团购寻求毛利出路编辑本段回目录
11月28日凌晨消息,起伏不定的团购行业似乎再次遭遇“寒流”。据团购导航网站团800最新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10月份主流团购网站总成交额为17.8亿元,购买人次3478.4万人次,继9月下降之后继续小幅环比下跌4.3%和3.1%。截止10月底全国团购网站总量继续减少至2908家,较9月份又减少11家。
据连续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个月内,团购市场月度总成交额已经较8月的峰值连续下跌了3.3亿元。与此同时,大型团购网站正在通过提高产品单价和优化运营来改善毛利不佳的现状,而一部分中小型团购网站尝试以住宅小区为服务圆心,为当地居民提供每日生鲜、周边餐饮的团购服务,展现出全新的活力。
分流、涨价导致10月业绩下滑
团800报告指出,团购市场10月份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与当月特殊的大环境有一定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月业绩的下跌是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根据全国假日办公布的数据,今年中秋国庆的八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25亿人次,比去年增长40.9%,许多消费者在假日选择了出游,再加上长假期间快递服务处于半歇业状态,使得本地服务类团购和实物类团购的销售都受到一定冲击。
此外,从10月底开始电商网站们纷纷备战“双11”大型促销预告活动,许多消费者已经决定“看好荷包坐等双11”。10月份的团购消费力被以上两个渠道分流,导致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的团购销售周期只有三周。
此外,愈发常态化、价格悄然上浮的团购产品也逐渐在消费者眼中失去吸引力,吸金能力不复以往。据团800统计,10月份团购服务单和实物单的客单价分别为62元和16元,而在今年1月份分别为55.6元和14.1元,平均折扣力度从2年前的3折升至4折。
消费专家、团800联合创始人胡琛分析指出,团购价格上涨与团购网站从今年下半年调整策略寻求盈利有一定关系,在普遍失去新一轮资本注入的现状下,团购站都在努力控制运营成本,而折扣力度会涨到一个消费者尚能接受、团购站自身也有一定盈利的最佳平衡线上,团购运营重心也会向客单价更高的服务品类逐渐转移。
一边是月度成交额与购买人次双双环比下跌,另一边则是10月在售团单数量再创新高,达到31.6万单。这个数字意味着正反两重信号:
其一,大量商户已将团购视为常规的新客销售渠道,目前团购产品的在线售卖周期一般都超过7天,目前销售周期长达3个月、6个月的本地服务类团购屡见不鲜;其二,用户的购买行为目前还主要集中在优质团单上,即便每月团单总量不断跃升却不能带来同比例的购买人次和成交额增长。
据统计,一单团购从上架到下架,成交额超过1200元的团单数量不足一半,购买人次大于17人的只有50%。尽管少数团购产品能成为万人抢购的当日人气单,但大多数团购往往需要在线销售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才能收获为数不多的消费订单,可以说地面商户们人气爆棚与惨淡冷清的局面同样出现在虚拟世界的网站页面上。
团购再现生活半径价值
持续了两三个月的下滑似乎使得团购行业在第四季度复苏的希望黯淡,但从年度数据比较中仍可发现团购已从浮躁泡沫走入现实生活并发挥出自身的独特价值。
据团800统计,2011年10月,服务类商户在线销售的团单个数不足7.4万个,而到今年10月已经增至29.4万个,服务类商户参团数量同比近三倍增长,说明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多服务类商户理解了团购的商业模式。
近半年来,每月团购消费人次都维持在数千万人,并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甚至选择到店附近再实时通过手机下单团购,这使得团购从基本的拉新客作用演进到以优惠折扣改变消费者选择的引导。团购已融入消费者日常生活,并为服务行业的营销发挥出多重价值。
在大型团购站流血鏖战的同时,一批以居民社区为半径生长的“小而美”本地团购网站正在悄然兴起,呈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它们往往脱胎于小区业主论坛,并通过团购频道的方式为小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周边餐饮服务、生鲜蔬果和地方特产等。
除了标准的团购预付模式外,消费者白天上班时在网站下单选择自己家附近蔬菜生鲜,下班路过团购站提货店自行带走。目前,北京已经有多个初具规模的社区型团购站,如“回龙观团购网”、“天通苑团购网”等,在当地居民小区内形成了良好口碑。
团购行业难道经过3年发展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集体采购?胡琛分析指出,与大型团购站相比,“小而美”社区型团购站由于根植于本地社区,所以用户忠诚度高、黏性更强,定位于区域居民服务,不需要有太大的拓展及运营成本,这类似于小区周边的超市和便民食品店,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提供不同的价值形成足够的差异化而生存。在团购将近三年的发展后,这种回归服务本源的方式也为O2O行业整体进程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崔西)
团购网站相较鼎盛期减少42%:倒闭速度放缓编辑本段回目录
团800监测数据显示,相比鼎盛时期的5058家已减少2150家,团购网站倒闭引发大量投诉
新京报讯 (记者 刘夏) 根据团购导航网站团800监测的数据,2012年10月份共有11家团购宣告关闭,这已经是连续6个月团购网站减少数量基本在两位数。
此前1-4月,团购网站净减数量都在100家以上。据统计,相比鼎盛时期,团购网站已减少42.5%。
倒闭降至每月两位数
据独立导航网站团800数据,今年10月份,共有11家团购关闭,团购网站整体数量降至2908个,相比去年8月份鼎盛时期的5058家,已经减少了2150家,减少了42.5%。
2011年9月,团购网站突然开始掀起“倒闭潮”,当月净减超千家。此后每月都有大小团购网站宣告关闭,多则几百家,少则十余家。
自今年5月份开始,团购网站数量已经连续6个月每月净减数量基本在两位数。此前的4个月中,基本上每月净减数量都在100家以上,其中3月份净减357家,4月份净减217家。
团800联合创始人胡琛表示,真正大型团购网站目前仅剩下8-10家。
他认为,此前大批倒下的是希望复制大型团购网站美团、拉手等模式的地方团购网站,但由于资本寒冬、流量因素死掉了。
现在减少变缓的因素,一是剩下的团购许多属于便民服务类小型电商,不受大环境影响,仍能很好存活,二是近期摄影写真类团购也在不断兴起,抵消了下降的趋势。
团购网品牌可信度受损
与团购网站过冬相伴而来的是商家、消费者大量投诉。一位曾进驻24券的商家告诉记者,去年年底开始被拖欠款项,合计5000元,至今“赖账不还”。而其他倒闭的团购网站也面临类似的窘境。
对此,胡琛称,由于目前整体毛利率的低迷和相互竞争,导致团购网站的收益一直上不去,在这种情况下对运营和现金流控制的要求就变得更高。
“团购是连接着团购网站、商户和消费者三方关系的新兴业务,不能解决好和资方的矛盾,不但会损害商家和消费者的权益,也会对团购网站自身品牌的可信度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胡琛表示。
■ 案例
午饭团不再更新
昨日,网友wxd-raul在团购论坛上发帖称,很久没有看到团购网站午饭团更新团购内容,“估计午饭团是在这个寒冷的秋天倒下了”。他还表示,自己账户余额为70元,却联系不到商家。本报记者昨日登录午饭团首页,发现最新一期团购已在2012年10月24日结束,此后再无更新。另外,午饭团客服热线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QQ客服、MSN客服也显示离线。
据该网站简介,午饭团成立于2010年夏季,定位于中高层消费者,是国内第一个提供中英双语服务的精品团购网站。对于是否关闭,午饭团没有在官网页面上做任何标记。
24券“放长假”
知名团购24券目前处于“长假期”,不再提供团购服务。
在去年年底,24券销售仍排名国内团购网站前十,今年上半年每月成交额超过1000万。自去年年底至今,24券团购网站的开办单位北京红微博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被指无法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引发了一连串的纠纷。
目前红微博因合同纠纷陆续被20余家商户及消费者诉至海淀法院,法院认定的债务已高达百万余元。
今年10月20日,24券声明进入“长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