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6622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01-14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Road Runner
Road Runner
drkoop.com
drkoop.com
人民计算机公司
人民计算机公司
ComputerLand
ComputerLand
美味书签
美味书签
贺氏
贺氏
Comdisco
Comdisco
Webvan
Webvan
AST
AST
利多富电脑
利多富电脑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1975年斯坦福毕业生梅隆(Roger Mellon)建立了克罗门克公司(Cromemco)。
目录

[显示全部]

简介与历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Cromemco was a Mountain View, California microcomputer company known for its high-end Z80-based S-100 bus computers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home computer revolution. The Cromemco Dazzler was the first color graphics card available for personal computers.

The company began as a partnership in 1974 between Harry Garland and Roger Melen, two Stanford PhD students. The company was named for their residence at Stanford University, Cro(thers) Mem(orial), a Stanford dormitory reserved for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 Cromemco was incorporated in 1976.

The first computer released by Cromemco was the Z-1 in August 1976. The Z-1 came with 8K of static RAM and used the same chassis as the IMSAI 8080 but featured the Z80 microprocessor rather than the IMSAI computer's Intel 8080 chip. The Z-1 was succeeded by the Z-2 in June 1977, which featured 64K of RAM and the ability to run CDOS, a variant of the CP/M operating system. The Z-2 also added a parallel interface in addition to an RS-232C serial port and no longer included the large panel of switches that had been part of the Z-1 model.

CROMEMCO C3 and Software Manuals 


Cromemco re-packaged their systems to produce the System One, followed by the larger System Two and System Three. The System Three, announced in 1978[4] was capable of running both FORTRAN IV and Z80 BASIC programming languages. The System Three was designed for multiuser professional use and included an optional hard disk, CRT terminal, printer and the main computer unit. In 1979, Cromemco released CROMIX, the first Unix-like operating system for microcomputers. CROMIX initially ran on the System Three and would later run on Cromemco systems using the Motorola 68K family of microprocessors.
 
Historical Cromemco logo, as used on many of their computers.Another re-packaging of the basic hardware resulted in the C-10, which looked more like a contemporary terminal than a microcomputer. The computer consisted of a keyboard attached to a monitor via a flexible cable, with an optional external floppy disk drive. Introduced in 1982 for $1785, this was the company's only attempt to break into the small office business.

In 1982, Cromemco introduced their 100-series of Unix machines, based on the Motorola 68000 family instead of the Intel 8080/Z80. The original CS100 was packaged in a relatively small case, while the CS200 was based on the larger Z-family case using MC68010, and the 400 was in a PC-style tower case with either the 68010 or 68020.

At its peak in 1983, Cromemco employed over 500 people and had annual revenues of US$55 million. The company was wholly owned by Garland and Melen until it was sold to Dynatech in 1987 as a supplier to their ColorGraphics Weather Systems subsidiary. The European division of Cromemco reorganized as Cromemco AG and is still in business.
The Software Update Service was a fee based subscription offering. Subscribers obtained software updates, usually on 5.25 or 8 inch diskette, together with a comprehensive update reference

酿造电脑的车库编辑本段回目录

家酿俱乐部第一次聚会后不久,史蒂夫·多姆皮尔总算等来了望眼欲穿的“牛郎星”。
耗费了整整30小时,他把MITS邮寄来的散件组装完成,开始进行测试。他必须编写一个很小的机器语言程序,因为“牛郎星”的内存容量只够运行这种二进制数字的原始软件。即使如此,为了输入这些代码,多姆皮尔也需要反复拨动“牛郎星”面板上的开关,直到手指痛得几乎要断裂。稍事休息,多姆皮尔打开收音机,准备一边收听天气预报,一边继续调试程序。突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牛郎星”刚进入运行状态,他的收音机就传出“滋扑,滋扑,滋滋滋滋扑……”的噪音。
多姆皮尔思考了一会,猛然一拍脑袋,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牛郎星”的内部的电信号可以通过发射被收音机所感应。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并且决心自己动手,让这个想法在他的机器里实现,给“家酿”的小子们一个惊喜。
接下来是一段艰苦的实验过程。在此期间,他也没有忘记按时参加俱乐部的第二次和第三次聚会。莫尔通知聚会地点改在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AI)实验室——由“黑客”先驱约翰·麦卡锡(J.McCarthy)“大叔”领导的技术中心,在帕洛阿托丘陵地带的一座平房里。参加这两次聚会的人数多了一些,讨论决定了俱乐部的正式名称为:美国海湾地区计算机用户组——家酿计算机俱乐部,并且一致同意,参加这个俱乐部不需要取得会员资格,也不收取会费。这些决定表明,家酿俱乐部在创建初期,就充分体现了“黑客”精神。
因为参加者越来越多,俱乐部的第四次聚会地点再次改在门罗公园附近的半岛中学。这是一家私立学校,四周没有其他建筑,显得十分僻静。4月16日,多姆皮尔带着他的“牛郎星”和收音机等一大堆物品,兴冲冲地赶到了会场。会场设在学校古老的木楼第二层,大约有400人赶来参加聚会。
晚上7点,多姆皮尔向主持人要求第一个发言,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获得答复后,他却沮丧地发现二层楼电源插座没有通电。情急之下,他从一楼拉过来一根电线,手忙脚乱地给“牛郎星”接通了电源。众目睽睽下,多姆皮尔花了好长时间疯狂地拨动开关,就在程序即将输入完毕前,两个孩子跑过来,一不小心把电源插头从墙上带了出来,简直气得他快发疯。没有办法,只得从头开始。在与会者们不断的嘘声催促下,他满头大汗地完成了程序的输入。
Cromenco Model Z-3

打开收音机,按下“牛郎星”的“运行”键,多姆皮尔洋洋得意地环顾四周,观察人们的反应。
收音机首先传来的是一阵刺耳的“吱吱”噪音,过了不久,喇叭里竟然响起了那首大伙儿都熟悉的“披头士”音乐——“山上的傻子”!一开始,俱乐部的家伙们没有反应过来,都惊愕地呆立着。紧接着,收音机里开始演奏另一首乐曲——“雏菊”(Daisy),这是1957年贝尔实验室让计算机演奏的第一支曲子,曾经被隆重记录在计算机发展的史册里;也是科幻电影《2001:太空史诗》里的计算机HAL死前播放的最后一支乐曲。现在,多姆皮尔不到400美元的“牛郎星”电脑,居然也能发出同样美妙的声音。整个屋子都沸腾了,响彻了一片跺脚声、欢呼声和疯狂的掌声。
在跺脚的人群里,多姆皮尔发现了一个新面孔,这人披着长发,蓄着浓密的八字胡,一身海盗的打扮,却不伦不类地戴一副宽边眼睛。他走上前去打招呼,得知这家伙名字叫约翰·达帕尔(J.  Draper)。不过,他并不知道,这家伙还有一个著名的绰号,叫做“嘎吱船长”(Captain  Crunch)。多姆皮尔转过身,向全体“黑客”们解释“牛郎星”发声的原理,最后说道:“和大家一样,我不是为了卖钱,而是为了向你们炫耀技术——这是一个新世界的开始。”
从第一次家酿俱乐部聚会归来,在伯克利一家电子元件商行里打工的鲍勃·马什(B.Marsh)就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中,大脑总在思考那位留长发的多姆皮尔无意中提供的消息:MITS的“牛郎星”的订单多的来不及制造。从这里,他的思路又跳到“牛郎星”机器本身:这台小电脑以小灯泡作为输出显示,把所有元件都装进了一个小铁盒,这当然很“酷”,但黑客毕竟是黑客,他们需要广泛尝试不同种类的设备,而这些东西罗伯茨是无法提供的。
那天他坐在弗兰奇家车库冰凉的水泥地板上,就已经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必然蕴藏着无限的商机。他才不管那位莫尔提出的不涉足商业的“伦理”,会议刚结束,他就来到“人民的计算机公司”,借来“牛郎星”电脑说明书反复琢磨,暗中决定自己动手制造一种存储器扩展电路板,直接插在“牛郎星”电脑里预留的插槽里。由于早期“牛郎星”的存储器仅有256字节,如果他的扩展板能提供2k字节的容量,一定大受欢迎,为他带来很高的收益。

CROMEMCO Display Cabinet

说干就干,1975年“愚人节”当天,“愚人”马什找到了另一位“愚人”盖里·英格莱姆(G.Ingram)开办了一家“处理器技术公司”,专门“酿造”扩展卡电路板。马什急需启动资金,连他的租的房子也快要到期了。于是,在家酿第二次聚会上,他散发了一份传单,声称预先订购扩展卡的人可以有20%的折扣。然而,一个星期过去,没有一个人理睬。马什后来回忆说:“我们绝望地坐在那里,感到就要完蛋了。然而,第一份订单来了,订单来自一个叫克罗门克的公司,仅仅是一块电路板、45美元的订单,而且还要求在30天后付款。我们不解地互相询问,克罗门克公司是谁?为什么他们不立即付现金?不过,好运在第二天开始降临,我们收到了三份订单;其后一个星期,我们有了2500美元的预付款。然后我们用其中的1千美元在《大众电子》上做了个广告,2个月后,我们的现金增加到10万。”
有了资金,马什的公司便转向“酿造”并出售自己的电脑。他请来“家酿俱乐部”首次聚会参加者、加州伯克利大学著名“黑客”李·费尔森斯坦(L.Felsenstein),帮助他进行技术开发,他们研制出基于8080芯片并具有彩色视频显示的新机器。鲍勃·马什如今越来越有了商业头脑,居然想到给电脑取名为“所罗门”(Sol),即以《大众电子》那位编辑的名字来命名,为的是让杂志为这种电脑作宣传。果然,“所罗门”电脑很快就刊登在1976年《大众电子》的封面上。
鲍勃·马什并非唯一想到为“牛郎星”添加扩展板的人。事实上,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年轻博士生,哈里·加兰(H.  Garland)和罗杰·梅伦(R. Melen)也在做着类似的工作。加兰和梅伦错过了第一次家酿俱乐部聚会,但从第二次聚会起,两人都成了“家酿”的骨干份子。1974年底,梅伦这位高大、机敏但有点口吃的家伙,甚至不远千里坐飞机到纽约求见所罗门编辑,恰好遇到了“牛郎星之父”罗伯茨。凭着一时冲动,他竟随着罗伯茨返回阿尔伯克基,为的是与罗伯茨作通宵长谈。
回到帕洛阿托,梅伦立即把他与罗伯茨会见后产生的灵感告诉加兰,两人决定为“牛郎星”设计一种新的扩展装置,用来连接家用电视机,使“牛郎星”也拥有彩色显示器。凭着电子学功底,他们很快制成了这种装置。当他们带着电视机前往家酿俱乐部时,所引起的轰动效果,丝毫不亚于多姆皮尔的电脑音乐。
雷斯·所罗门闻讯后亲自从纽约飞来帕洛阿托。加兰和梅伦告诉他,他们已经给这种扩展装置起名“眩目”,所罗门亲眼看到了,他极力鼓吹的“牛郎星”向世界展示出绚丽多彩的图形,高兴得与两位博士开怀畅饮。在几乎要喝醉的时候,所罗门还兴致勃勃地在“牛郎星”电脑上玩起了一个“生命”游戏,因为他可以通过屏幕来观察游戏的整个过程。
不久,梅伦和加兰完成了博士学业留校当了教师,两人拿出2500元积蓄,同样在汽车库里创办了克罗门克(Cromemco)公司,名称取自他们在斯坦福大学读书时居住的宿舍,正是在那栋克罗门克宿舍楼里,他们第一次萌生了创办高技术公司的梦想。以后的故事与鲍勃·马什十分相似——以扩展卡积累资金,然后,加兰和梅伦开始生产和销售自己的微型计算机。他们生产的Cromemco电脑在80年代中期曾率先“登陆”中国大陆,原因是在帕洛阿托工作的一位中国工程师,把加兰介绍给了他在北京的一位亲戚。中国老牌的“电脑迷”们可能都听说过这种机型。
加兰和梅伦把他们的显示扩展卡带到家酿俱乐部的那天,就像“链式反应”那样,又“触发”了另外两个“黑客”的创造灵感。其中之一正是俱乐部首次聚会参加者史蒂夫·沃兹奈克,另一位与沃兹奈克同名不同姓,名叫史蒂夫·乔布斯(S.Jobs)。

谭浩强的回忆文字片段编辑本段回目录

       我是1958年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毕业以后主要从事学生思想工作,从“文革”开始后整整10年未接触业务。1972年,我从江西农场回校后不久,就被派到绵阳分校工作,担任党委常委、政工组长。1975年底调回北京,因对“文革”的“政治”已十分厌倦,坚决要求到基层工作。
      1978年学校筹建计算中心,就派我担任计算中心党支部书记。我的计算机知识就是从我到计算中心工作后开始学习的,调到计算中心之前,还是一个“计算机盲”。当时计算中心先后拥有国产DJS130小型机、PDP11小型机、Cromemco微型机、北极星微型机。DJS130只有32K内存,用纸带输入,电传打字机输出,没有外存,体积和现在的电冰箱差不多,稳定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售价却达人民币30多万,在计算机运行时,打印机发出的响声高达60分贝。今天听起来好像天方夜谭,但这确实是我国计算机发展初期的记录。
      Cromemco微型机是1980年由一位美藉华人赠送给我校的,放在计算中心。这是进入我国的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由于我校有一台微型计算机,成了全国新闻,各单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回去之后也纷纷购置Cromemco微型机。后来许多公司看到我校的“橱窗效应”,也纷纷向我校赠送(或低价卖)仪器设备。为了帮助国内众多拥有Cromemco微型机的单位了解和掌握Cromemco的功能和使用,计算中心集中主要技术力量编译了“Cromemco微型计算机资料汇编”,共3个分册,100多万字,由我校出版社出版,第一次就印刷了10000册。
       也就在1978年,学校扩招了2个计算机专业大专班,临开学了教师还未落实。王耆副主任希望我去主讲BASIC语言程序设计课,我克服备课时间短的困难,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由于讲课效果比较好,很受学生欢迎。这是我在计算机教育中走出的第一步,也是对以后有重要影响的一步。 
       我在计算中心经历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学计算机,第一次讲计算机课,第一次上电视,第一次写书,第一次给教师讲课,第一次接触微型计算机,第一次接触中型机……这些都是我学习提高的好机会。

浙大计算机系建系之初编辑本段回目录

   建系之初,何志均教授就意识到要将浙大计算机系的相关学科建设成为国内外颇有影响的学科,关键是要解决的两方面问题,一是高水平师资队伍,二是支撑教学和科研的实验条件。因此,当时每年把科研经费集中起来,在财务制度许可的情况下,不断更新计算机。1979年何志均老师在随浙大访问团出访美国时,访问团用节省的食宿费用,带回了一台CROMEMCO八位微型计算机;1981年,又凑钱购买了4台CROMEMCO微机。这些CROMEMCO机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如:计算机系成为国内第一批在教学中使用UNIX平台和C语言的单位,潘云鹤等成功开发了“美术图案智能创作系统”。1982年,由世界银行贷款,学校购买一台Honeyell DPS8大型机,并由此成立了校计算中心。20世纪80年代中期,利用与天津市计算机公司合作的机会,大胆借款购置了当时很先进的高档小型计算机VAX11/785,使当时的科研实验条件和美国一般研究型大学的计算机系相当。另外,还购置了图形、图像处理机CBX-1600,开展图形学和图像处理研究,由此取得了国内领先的成果。由于有了VAX11/785和CBX-1600研究实验环境,浙大计算机系的科研和学科进入了一个高速的发展期。

产品与系统编辑本段回目录

Cromemco Z-1 
Cromemco Z-2 
Cromemco C-10 
Cromemco SCC 
Cromemco System Zero 
Cromemco System One 
Cromemco System Two 
Cromemco System Three 
Cromemco System CS100 
Cromemco System CS200 
Cromemco System CS300 
Cromemco System CS400 
Versions of Cromemco Software 
Cromemco Z-1 Monitor 
Cromemco Z-80 Monitor 
Cromemco CDOS version 1 
Cromemco CDOS version 2 
RDOS Initialisation and Bootstrapping Program 
Z80 Cromix 
Cromemco 68010 Cromix Administrators Guide 
XDOS Diagnostic and Bootstrap program for XXU 
V5.2 UNIX 

相关链接编辑本段回目录

  • Stanford University: "Cromemco History" page. The beginnings...
  • Marcus Bennett: "Cromemco Treasure Trove". Downloadable Cromemco S-100 Photos, Manuals, & Cromemco CDOS and Cromix software.
  • Cromemco Z-1 brochure (circa 1976).
  • "Cromemco Z-2D" (circa 1977) Zilog Z80, S-100 computer.
  • "Cromemco System One" Motorola 68000, picture & specs (circa 1982).
  • Another view of the "Cromemco System One".
  • The compact "Cromemco System Zero" 6-slot S-100 computer.
  • "Cromemco C-10SP" review from Creative Computing magazine, January 1984.
  • "Cromemco C-10" personal computer photograph, specs, & advertisement (circa 1982).
  • "Cromemco CS-100 & CS-300" computers (circa 1984–1985).
  • "Cromemco CS-250" (circa 1990), Motorola MC68020, S-100 computer.
  • "Cromemco CS-250" (circa 1990) Maxtor 190MB ST506 MFM hard-drive.
  • "Comprehensive Cromemco Part Number Xref" S-100 Systems, Boards, Peripherals, & Manuals (Hardware & Software).
  • Digibarn Cromemco Systems
  • Dave's Old Computers, pictures, disk images and manuals.
  • Early Hard Drive Ads
  • X:\static\S100\cromemco, software and various documents
  • The only CPU card to give you 4MHz speed
  • CROMIX Cromemco's outstanding UNIX like operating system
  •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en.wikipedia.org/wiki/Cromemco
    http://infolab.stanford.edu/pub/voy/museum/pictures/display/3-5-CROMEMCO.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Cromemco 克罗门克公司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克罗门克,克罗门克公司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