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控制《纽约时报》? 编辑本段回目录
知情人士称,格芬曾出价竞购对冲基金持有的大额股份。
作者:Richard Siklos

好几个月以来,每天都有专家和市井小民讨论《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将如何自救这一问题。流行的看法是,《纽约时报》——可以说是全球最具影响力、最受尊崇的报纸——面临消亡之危险,哎呀,假如灰夫人(Grey Lady,《纽约时报》的昵称——译注)都不能存活,谁还能幸免?这对新闻业的未来预示着什么?但这有些小题大做——事实上,在媒体业危机中,《纽约时报》比很多竞争对手的情况都要好,而且该公司的问题本质上主要是运营方面的。所以更恰当的一个问题是:最终谁将主掌《纽约时报》,他们又将如何处置该报纸?
过去几周里的两个提议涉及了纽约时报公司(The New York Times Co.)最大一批售出股票以及媒体和技术界两位鼎鼎有名的大人物,由此可窥见围绕纽约时报公司的阴谋诡计。知情人士告诉我前好莱坞大亨大卫·格芬(David Geffen)上月曾出价竞购对冲基金Harbinger Capital Partners持有的纽约时报公司19%的股份,但未达成交易。(格芬与Harbinger拒绝置评。)而在此之前几周,网络企业家、纽约大学商学院(New York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教授斯科特·盖洛维(Scott Galloway)曾向谷歌(Google)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提议收购纽约时报公司,盖洛维是Harbinger指定的纽约时报公司两名董事之一。尽管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已公开对报业境况表示遗憾,并表明谷歌不可能投资此行业,但据相关人员称,谷歌在决定放弃该机会前曾认真进行考虑。

上个月,在于圣地亚哥举行的一次报业大会上,我与纽约时报公司董事长兼出版人小亚瑟·苏茨伯格(Arthur Sulzberger Jr.)进行了交谈(我在2005 至2007年间曾为《纽约时报》撰稿),并提到了盖洛维接触谷歌。苏茨伯格停顿片刻,说道:“该担心的事,不该担心的事。” 苏茨伯格也拒绝接受采访,而谷歌和盖洛维也拒绝置评。然而,几周之后,在该公司的年会上,苏茨伯格重申了其家族的立场,即不论他们的财富如何缩水,他们都无意出售《纽约时报》,家族信托通过一批超级投票股控制着该公司。
Harbinger Capital Partners于2007年购得纽约时报公司19%的股份,在威胁发起代理权之争后,该基金赢得了纽约时报公司董事会的两位席位。自那以后,这笔5亿美元投资的价值已缩水超过四分之三。
纽约时报公司正尽力克服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财务问题,另一个问题更为神秘。财务问题在于债务过多,以及一连串有问题的运营举措加之此前十年来被广为记述的错失机遇产生的后果。纽约时报公司自年初以来所采取的举措——将其建成两年的总部大部分出售;接受苛刻条件向亿万富翁卡洛斯·斯利姆(Carlos Slim)借款2.5亿美元;威胁终止《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出售持有的波士顿红袜队(Boston Red Sox)股份等——旨在保持公司的清偿能力。穆迪(Moody's)的约翰·普查拉(John Puchalla)表示,纽约时报公司上季度亏损7400万美元,假如该公司从现在起直到2011年间再亏损6亿美元(不计特别费用),其将面临最高信贷额度违约。
更宽泛的讲,纽约时报公司遭受着某种遗传性障碍,该障碍源自奥克斯•苏兹伯格信托高尚的公共目标——该信托的主要任务是保护《纽约时报》编辑独立性——以及运营上市公司的需求,纽约时报公司于41年前上市。

尽管苏兹伯格所有权最近未带来运营上的亮点,但近几年来,苏兹伯格对核心品牌采取了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举措,其中包括打造最受欢迎的在线报纸网站,以及强调全国性广告——而不是正在消亡的印刷分类广告——作为《纽约时报》最大的收入来源。该公司29亿美元的年收入中,约有三分之二来自《纽约时报》以及包括《国际先驱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在内的关联出版物,剩下的三分之一来自《波士顿环球》(The Boston Globe)及其他新英格兰资产、佛罗里达州的地区性报纸以及about.com网站。
其加分项包括:《纽约时报》在过去两年内增加了印刷版本发行收入,如今这绝非易事。它拥有超过830,000名订阅期为两年或更长的印刷版本订阅者,所以印刷不会马上停止。但网络导致的广告业低迷以及普遍贬值已严重破坏所有印刷出版物的成本构成,其中就包括《纽约时报》。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报业分析师克雷格·胡伯尔(Craig Huber)相信,在一年之内,该公司普通股的交易价将达到每股1美元(现价约为每股7美元)。
与此同时,该公司正审视专家的所有提议以及其他可能:通过其网站对一些内容收取费用;接受Kindle这样的设备;发行规模较小、范围较窄的报纸,甚或降低发行频率,减少撰稿与编辑人数,针对更狭窄、甚至更精英的读者人群。或者是像有些人建议的那样,设法使其整个或其中一些部门成为非营利性的。
几个月来,《纽约时报》两支由记者和业务主管组成的内部任务小组每周举行会议。其中一组负责审视在不同的情况下,新的部门将需要如何重新配置;而另一组探索Kindle等类似产品产生的每一个新的潜在收益流。执行编辑比尔•科勒尔(Bill Keller)向我描述该过程“集中且系统的调查了你如何面向长远的改造商业模式。而且我们没有5年的时间来寻找答案,我们只有一两年的时间。”
人们仍然认为卡洛斯·斯利姆处于有利地位,最终将控制《纽约时报》,假如它能摆脱苏兹伯格家族的掌控。为T. Rowe Price监督媒体与电信资金的亨利•埃伦伯根(Henry Ellenbogen)表示:“他本质上正试图迈出第一步,将自己定位为低价买主,并以友好的方式这么干。”(T. Rowe Price公司通过其他基金拥有纽约时报公司大额股份。)“假如经济没有好转,他们很可能需要巨额资金来源对其进行救助——而他正准备救助他们。”(为准确起见,斯利姆的发言人表示“我们唯一的愿望就是该公司获得成功。”)霍华德·米尔斯坦(Howard Milstein)是一名在纽约的金融家,他也在买入纽约时报公司的股票。而且虽然格芬的收购提议没有成功,但是他的兴趣表明还有其他亿万富翁可能会突然杀出来,出于财务上的或是无私心的原因。注意看头版吧。(译者:小熊)
传媒大亨大卫·格芬欲购纽约时报股权遭拒编辑本段回目录
曾与斯皮尔伯格和杰弗里·卡岑伯格联手打造梦工厂影业,一手打造格芬唱片公司的美国传媒大亨大卫·格芬,在告别梦工厂后,并没有收敛扩张自己的传媒帝国的野心。收购《洛杉矶时报》计划暂时无果后,他又瞄准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纽约时报》。本周一,有消息人士透露,大卫·格芬向对冲基金Harbinger Capital Partners提出要约收购纽约时报公司股权,但遭到回绝。

据《财富》杂志报道,格芬提出以市价收购纽约时报公司19.8%的股权,而Harbinger基金经理菲利普·法尔孔则希望溢价出售。尽管双方商谈未果,但有消息人士透露,大卫·格芬对收购纽约时报公司的计划非常热情,愿意当一名“耐心的买家”。
Harbinger基金经理菲利普·法尔孔目前尚未就此事发表评论。苏兹伯格家族执掌纽约时报公司大旗已经长达113年,在媒体业久负盛名,但近年来因报纸广告收入下降,且面临沉重偿债压力,不得不向墨西哥无线通讯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借款2.5亿美元,条件是提高后者的股份,可能会超出目前的6.9%,使之成为纽约时报公司的最大股东。包括《财富》杂志和《金融时报》在内的西方媒体均认为,格芬此次提出收购意向,将会令该公司的前景加倍复杂化。
据悉,Harbinger任命的纽约时报董事斯科特·加洛维曾接洽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试图说服谷歌收购纽约时报公司。《财富》杂志称,谷歌“认真考虑”了收购纽约时报的可能性,但后来还是放弃了。加洛维与纽约时报公司发言人均拒绝就此置评。谷歌发言人亦不愿置评。
业内人士估计,苏兹伯格家族可能宁愿出售《纽约时报》,也不愿眼睁睁看着自己家族一手建立起来的媒体帝国倒塌。如果出价诱人,苏兹伯格家族也许会接受收购要约。
◎链接

大卫·格芬:娱乐工业首富
除了曾是在好莱坞呼风唤雨的“梦工厂三巨头”之一,大卫·格芬更拥有净值65亿美元的身家,是全世界娱乐工业内最富有的人。这个早早公开自己同性恋倾向的犹太裔纽约人,在好莱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大卫·格芬的爸爸是波兰裔移民,母亲有着乌克兰血统。他学生时代读书不用功,先后从圣莫妮卡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辍学。后来他在好莱坞五大娱乐经纪公司之一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起步,进军娱乐工业。1970年创立了独立唱片厂牌“避难所”。1980年,他又创立了大名鼎鼎的格芬唱片公司,发行过埃尔顿·约翰,以及“音速青年”、“枪炮与玫瑰”、“涅槃”、“史密斯飞船”等乐队的专辑。1990年代该公司并入MCA集团,之后随MCA并入环球音乐集团。
1980年代起,格芬就以制片人身份参与电影制作,创立了格芬电影公司,出品过汤姆·克鲁斯男主角处女作《乖仔也疯狂》等卖座喜剧。
1994年,他与斯皮尔伯格、杰弗里·卡岑伯格创立了梦工厂电影公司。2008年,“三巨头”分道扬镳,斯皮尔伯格带着梦工厂电影公司投入迪士尼怀抱,卡岑伯格执掌梦工厂动画公司留在派拉蒙,格芬则宣布不再插手梦工厂相关事务。
2007年1月,格芬出价20亿美元欲收购《洛杉矶时报》,但后者迟迟没有接受要约,并与其他卖家商谈收购事宜。这一收购计划无疾而终。
Geffen或将《纽约时报》转型为非赢利机构编辑本段回目录
《新闻周刊》(Newsweek)援引了解媒体大亨David Geffen投资决策的两位知情人士的话报导,若Geffen获得《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控股权,他希望把该报转型为一家非赢利机构。
Geffen将效仿Poynter Institute for Media Studies对《圣彼得堡时报》(St. Petersburg Times)的经营模式。
知情人士向《新闻周刊》表示,Geffen希望《纽约时报》赢利,但他相信在不需担负派息及赢利责任的情况下经营《纽约时报》这样的机构是最好的选择。
Google与多家报纸洽谈合作 或投资《纽约时报》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京时间5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Google已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就在线新闻展开了合作商谈。Google甚至还与《纽约时报》探讨了入股事宜。
北京时间5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华盛顿邮报》和《财富》的报道显示,Google已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就在线新闻展开了合作商谈。Google甚至还与《纽约时报》探讨了入股事宜。
《华盛顿邮报》记者霍华德·库兹(Howard Kurtz)引述同事和前任总编菲力普·本尼特(Philip Bennett)的话称,Google已和该报高层进行过探讨,涉及“网络上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更佳方式”等。本尼特目前在《华盛顿邮报》集团分析研究该集团的新闻业前景。
库兹表示,目前还不知道Google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商谈的合作项目具体包括哪些,但提到的内容包括“为记者或读者提供新网页或是新技术工具”等。一位Google代表称,“这只是一次非正式的会议,我们一直在与出版商洽谈,帮助他们找到通过在线内容中盈利的创新模式。”
据《财富》杂志报道称,Google与《纽约时报》谈过入股一事。《纽约时报》雇员在本周一的公司会议上被告知,时报公司正与Google探讨合作事宜。
Google从未考虑过要成为内容提供者,这让许多人觉得它不大可能持有《纽约时报》的股份。不过Google显然有大笔现金在握,而它的兴趣一直是掌管全球对信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