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迅:纪念田健编辑本段回目录
九年前,田健是我老板,我记忆最深的事是他提拔我为Yahoo3721市场总监,月薪11000元,那时我刚大学毕业三年。在他手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跟他学会了之后赖以谋生的几个方法论,于是我一辈子都感激他。直到今天,每当我负责一个新业务,自然而然的用到他的方法论时,我对他的感激就涌上心头。2004年7月的一天,他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禁止我说话,在痛斥了我一小时后,对我说:“你走吧”,从那以后,我没和他说过话,甚至离开3721后再没见过面。昨天早上,我在大雪里最后送他了最后一程,我很后悔,自己过去为什么没当面告诉他我的感激,那怕只是一个电话。
田健是少年天才,毕业于中科大,三十岁不到就做到方正电脑总经理。他跟我说:“我三十岁就有个大办公室,自己问自己难道未来就这样过了吗,于是跳槽来做互联网,决心挑战自己。”1999年,田健加盟263,出任263在线总裁,后来因为3721销售业绩遇到瓶颈,被同是方正出身的周鸿祎请来做高级营销副总裁。田健一到任,没两个季度,3721业绩就上去了,每个人都佩服他。他不喜欢管具体的事,喜欢放权,成天躲在办公里抽烟,最讨厌没事加班。04年高考刚过,他告诉我,他自己在办公室闲着没事,把当时的高考数学题做了一遍,结果一对答案,竟然错了一道。3721和雅虎中国合并后,来中国的老外开始多了,他跟我说自己买了个小霸王复读机,每天在家学英语。那年是他本命年,36岁。
田健对业务和管理都有一套自己独有的方法论。做一个新产品时,他最关心定位和品牌内涵,而且他只关心这个。做一个新业务时,他最关心组织结构和分工,而且他本人只盯这个,其它都交由手下去做。他总是说:“这些你们比我强,我不懂,就少管点”。除了对产品和业务进行梳理的方法论,他教会我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关注重点:什么是最重要的一个事?我只关心这个。
田健成天笑呵呵的,他不允许我们叫他田总,让我们直接叫他名字,普通员工都觉得他平易近人。他喜欢公开表扬基层员工,但跟随他多年的心腹都被他骂哭过。我第一次见他时,他笑呵呵的给我泡了杯茶,还问我喝什么样的茶,当时我受宠若惊,因为过去从来没领导给我泡过茶。但之后可没被他少骂,写邮件写错字挨骂,迟到挨骂,处理事情不当挨骂……不过还好当时周鸿祎脾气比他更大,我早就习惯了。他把自己喜欢的下属称作自己的徒弟,每当和我聊起这些他喜欢的人时,他都忘不了得意的备注一句:“这是我徒弟”,于是我就很自卑,觉得我是个外人。他最后一次骂我时,对我说:“我从来没带过你这么差劲的徒弟”,那时我才第一次明白,噢,原来他曾经也把我当过他徒弟。
我离开3721后,看到他在媒体上和周鸿祎交恶。我当时想这应该不是他本意,他本人是个很低调的人,特别不喜欢和媒体打交道。记得有一次我带他在上海请媒体吃饭,结果吃到一半他竟然溜了,让我十分尴尬。听说他在去年罹患癌症时,和周鸿祎又和好了,其实人的一生什么是最重要的呢?田健是抓重点专家,可我没机会再去问田健这个人生最重要的问题。
纪念田健,我觉得除了健康、亲人、朋友是最重要的事情之外,善待他人,让人受益,是真正值得去做的事。我们纪念田健,是因为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终生受益的东西。
2013年2月6日
作者简介:
舒迅:曾担任百度的贴吧事业部总经理,企业市场部总监,公关部总监,现在负责百度直销职能体系。
百度销售副总裁助理、综合业务管理部总监
2008年:互联网老将田健重操旧业编辑本段回目录
1月15日,BONO在北京举办的“BO爱行动”网络慈善义卖的发布会上,现为BONO总经理的田健并没有出现在发布会现场。
从互联网转身进入BONO这个具有传统行业背景的服装网络直销公司以来,田健对一切采访谨慎而低调。
1个季度前,田健加盟报喜鸟集团,并出任该品牌总经理一职,直接负责该品牌的整体运作。类似于其他很多的IT行业经理人,田健转向了传统行业的公司。
现在,田健正在用自己丰富的互联网“实战经验”帮助报喜鸟这家老牌服装公司,打造自己的商务平台,并取名BONO。
互联网老将
田健的职业经历了263到3721,再到后来的雅虎中国和阿里巴巴,这些都是国内IT领域耳熟能详的网络公司。
199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田健,毕业后被分配到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工作。尔后,田健下海进入了四通软件,2年后又进入方正电脑,而且一干就是6年。“这期间,我主要从事的是营销工作,从销售软件,到后来负责方正电脑的销售业务。这些都是传统业务。”田健这样告诉记者。
1999年,田健转型。加盟263网络集团,曾担任集团副总裁、263在线总裁;2003年7月,田健出任3721副总裁,负责3721整体营销平台建设、运营和管理;2003年11月,随着雅虎收购3721,田健开始负责雅虎中国渠道和营销的副总裁;2年后,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田健担任雅虎中国执行总经理;2006年11月起,担任阿里巴巴投资部副总裁。
田健在公开评价这段经历时说,3721是个充满“冒险精神”的公司,雅虎中国很“规矩”,而阿里巴巴则是个“疯狂”的公司,虽然风格不同,但是他感觉每一次 “空间和舞台更大了一些”。
“这3年太累了,做了很多事情,想休息一下。”田健正式从阿里巴巴离职之后如是说。
雅虎中国总经理职位是座活火山,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此前雅虎中国在短短几年间已经换了数人。从雅虎收购3721开始出任中国总裁,到阿里巴巴与雅虎中国的合并案后田健的出任,随后谢文出任执行总经理,仅仅40天就宣布辞职,此后由曾鸣出任代理总裁。
田健履新
离开阿里巴巴的田健并没有离开他心爱的互联网事业,不过此次他选择了更加“脚踏实地”的B2C。
“现在我正在做我喜欢做的事情。”田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田健所说的事情就是报喜鸟集团最近推出的一个名为BONO的网络直销品牌。而他并不把自己加入BONO看作是一次转型。“事隔8年后,我又重操旧业了。”田健这样定义。
2007年9月,他正式加盟了报喜鸟集团,全力推出一个全新的网络男装品牌BONO。田健也是BONO主投资方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亲自挖来的互联网高手。“在离开阿里巴巴后,报喜鸟公司找到了我。跟我谈了这个项目,而这种‘立体+网络’的营销模式,我很感兴趣。”田健说。
他同时带来了一个团队。现在BONO的副总经理高峰,之前在北京一家知名的3C行业专业咨询公司工作,目前负责BONO产品、营销与市场工作,二人之前在北京就相熟。
在田健的领导下,BONO网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原先的公司类网站附带直销的方式,转变为专业的网上直销网站,售有衬衫、T恤和商务装,其定位明显比其它同类企业高端。
BONO新网站于10月15日正式上线。10月18日,BONO进行了第一次广告投放。
自8月份对外宣称建立男装直销的消息后,BONO的第一批订单9月初就在上海总部发出,现在销售数据每天都以令人振奋的速度增长。“BONO目前日销售量在千件左右。”在正式上线发售一月后,该公司副总经理高峰曾对记者透露。
田健认为,之前互联网领域的概念多于实质,他个人看好B2C领域的前景,选择B2C领域是希望有一个更脚踏实地的环境。“8年的传统行业经历,加上8年互联网,我要做的是将二者进行结合。”田健告诉记者。
1月16日,BONO上海总部,田健和管理团队正在召开重要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对BONO的用户人群做出分析并确定今年的产品规划框架。在1-2年的时间内实现预期销售规模并盈利,则是田健和他的团队所要为之努力的方向。
田健的雅虎生涯编辑本段回目录
雅虎搜索正式起跑
“雅虎中国减肥计划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一个月,现在我们启动了第三阶段的整形工作,而这也意味着雅虎中国完成了系鞋带,开始起跑。”雅虎搜索执行总经理田健日前如是说。似乎是为了和起跑时间配合,3月10日,雅虎和阿里巴巴、淘宝在北京的所有员工将全部搬到距离原和乔大厦不到500米的新办公楼温特莱中心。
相约第二季度
此前的6个月中,雅虎完成了对3721网络实名的改造,并且将3721渠道调整完毕,重置邮箱和即时通讯等业务,推出雅虎助手、搜索“知识堂”等新业务,大搞雅虎搜星娱乐选秀,都在整个业界引起不俗的反响。但这些举动在田健看来,都属于热身运动,阿里巴巴入主后雅虎中国的真正威力还未施展出一二。
田健乐观地告诉记者,“雅虎搜索真正让人刮目相看的时间大约会在今年第二季度中。”他认为,那个时候雅虎在技术和体验上都会焕然一新,并且有一个质的飞跃,而彼时的雅虎搜索也将进入中途跑的阶段。
摒弃跟随策略
在美国市场,雅虎和Google厮杀正酣,为此美国雅虎在搜索上推出很多新举措。但雅虎中国CEO马云在从美国归来后最近的一次员工大会上却告诫员工:“雅虎中国不要一味copy美国雅虎的东西。”田健对此解释说,“美国雅虎是根据美国客户的需求做的,阿里巴巴雅虎也将根据中国客户的需求来定制,不能模仿。一味模仿,在中国市场是没有出路的。雅虎中国更不会和美国雅虎开展升级版本竞赛,升得再快,你也永远是追随者,而不是领导者。”
田健称:“搜索是种工具,但不该冷冰冰。如果从用户满意度来讲,不光是现在的雅虎搜索,就是百度、Google,所有的搜索都不合格。因为这些搜索引擎的表现,更多是出自工程师的脑袋,而不是从用户出发。”言下之意,是说雅虎搜索将首先穿上被同行忽略了的用户感受这双“跑鞋”出发。
锁定生活品牌
此外,田健在有意无意之间,透露了雅虎中国酝酿中的品牌口号———中国第一生活品牌。
田健称“这跟雅虎搜索的出发点一脉相承”。“今后6个月,雅虎中国的战略重心是从集团层面对多条业务线进行融合,充分共享资源,进而打造雅虎在中国第一搜索和生活品牌的形象。”
在业内看来,这一口号无疑是放下身价贴近用户的一个最大象征,毕竟此前雅虎门户主要定位于高端白领人群。田健认为,生活品牌拼的就是服务,服务有时候产生最大价值,雅虎门户会承袭雅虎搜索的观点,强调基于客户需求的人性化、个体化服务。
奖不离运动
正如名字中的“健”字一样,田健是个酷爱运动的人。从学生时代开始,就露出了明显的运动天赋,从6岁多开始进入青海省体校,一直到11岁,田健的专业是乒乓球。上初中之后又以校篮球队长的身份勇夺西宁初中组冠军。
田健从没让运动的乐趣离开自己片刻,“后来我又开始打羽毛球,再加上现在我喜欢打高尔夫和爬山,总之从乒乓球的球台开始,运动的场地是越来越大了。”场地大小的变化,也能透视出那种骨子里的运动精神。
高尔夫可能是现在中国的管理者们最喜欢的运动了,也许因为它是贵族运动,也许因为它是商务谈判的催化剂,在蓝天碧草中间挥动球杆,把白色的小球打得高高远远的,也许真的有那么大的魔力。但对于田健来说,它只是一项“容易让人上瘾”的运动。田健极少在高尔夫球场谈工作,以致我们甚至无法得到他在球场上的照片。
“我是从2002年才开始打高尔夫,可能我算是有点运动天赋吧,我现在最好成绩是87杆,还不错吧。”经常在位于亦庄的鸿禧高尔夫“作战”的朋友肯定见过这位爱好者,“来3721之前,做263集团副总裁的时候,每周我甚至能去打四五次,现在刚刚投入新的工作,每周最多只能打一次了,所以现在水平有点下降,老是90多杆了。”
“和朋友打球的时候我们也有点小娱乐,刚开始,我水平比较臭的时候,他们特愿意和我比赛,不过我提高得很快,现在基本上不会输了。”说这些话的时候,田健很是得意。
对于球杆,田健有一套自己的想法,“我有两套杆,一套自己用,一套招待朋友。我自己的杆是自己拼的,既有耐克、卡拉威,也有红马的。我不是太重视品牌,只要用着顺手就行。”
“除了在北京,我只在广州和大连打过球,主要是出差的时候都很忙,没时间打球。上次有朋友请我去深圳的观澜湖,虽然我当时就在广州,也还是没去成。”
除了高尔夫,田健对于爬山也很有兴趣,只要有时间就去爬山,“我这可不是什么‘登山’,完全不是张朝阳、王石那样去珠穆朗玛峰什么的。就是一些小山,比如北京周围的山我都爬过了不止一次,像香山是经常去的。”
喜欢爬山的田健也从爬山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和做工作一样,刚开始不能冒进,不能太猛,不然后面就没劲儿了。”
除了喜欢运动以外,外表儒雅的田健也很喜欢看书,不过工具书明显难以占据他的时间,“我喜欢看的书一般是文学小说和历史感强的书。小说嘛,就是一些比较流行的,如果有什么小说炒得很热,那我??的,除了一些比较传统和写实的历史书,像二月河的历史小说我也喜欢看,当然像金庸的武侠小说也不能放过了。”
开吉普出去玩
也许是为了工作之便,田健目前开的车是奥迪A62.4,但提到心仪的车,“那还是越野车”,这和他喜欢运动的性格绝对合拍。
“我喜欢路虎。”田健一点都不掩饰对于路虎的喜爱,甚至对于像悍马、牧马人这些越野车中的梦幻分子都没有更高的评价,“我喜欢开车出去玩,国内很多地方我都去了,只要条件允许,我都是开车去的。”
1997年,一年之内,光是五台山,田健就开车去了四次。“其实不是因为五台山是佛教圣地,只是希望能开车出去玩,而那是个不错的目的地,就这么一年去了四次。其实国内的很多地方都去了不止一次,像佛教四大名山,都是开车去的。”
2000年,田健的下一代诞生,立刻占据了他的很多时间,“从那以后,好长时间没有出远门,毕竟孩子还校等他两三岁了,我们开车去过大连和青岛这样比较近的地方,不过不能像以前那样开车了,孩子小,事情比较多,中途必须经常停车休息,几乎每个高速休息站都要停一停,像去大连正常开可能也就8个小时左右,我们那次去用了十几个小时。”
喜欢开车出游也许是一件很费钱也很费时间的事情,但田健明显乐此不疲。“明年我打算去趟西藏,好几年没休过假了,这次准备彻底放松一下。我还没去过西藏,开车去也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从北京到郑州,再到西安,再到兰州、天水、格尔木,走青藏线,一直开到拉萨,把西藏的好地方都看一看,还可以再走一段川藏路,肯定特有意思。”看来这个计划他惦记了不是一天两天了,连路线都打听好了。
“以前出去玩,经常是开切诺基,如果去西藏的话,还要多找几辆吉普车,叫几个朋友一起去。不过我不喜欢赶路,一天开1000公里的旅游我不喜欢,要走走停停,既能玩得尽兴,也能慢慢适应高原的稀薄空气,不过再去之前也要先锻炼一下身体。”
轻松是一种态度
作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一般人都是在喊忙,但田健的平和心态让自己有了其他人难以达到的空闲时间。
“我觉得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能也不应该把自己搞得很忙,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那样不仅让自己成了工作的机器,对于下属的工作也会造成影响。我喜欢把工作的方向和基本原则告诉下属,至于到底应该如何完成目标,则交给他们去办,这样他们既有工作的积极性,也能有一定的权利和创造性,这对于整个公司的发展是很有益处的。”
接触田健几年的时间,发现他绝对是那种“不善将兵善将将”的人,他总能把手下的中层管理人员调教得很好,并用其所长,在把自己从烦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的同时,也把工作做得很好。这种本事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而且也给部下更多的空间发展,从方正开始,不少田健的老部下都已经成了能独当一面的人物,还有不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创业,这和田健的领导习惯也许分不开。
在采访田健的时候,至少有4次,他提到了“轻松”这个词。“我不是工作狂,不会为了工作放弃自己的生活。我可以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很好,这样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去爬山或者打高尔夫。”
一直在IT圈里打拼的田健对于这个产业有着很深刻的认识,而且像他这样既在传统的IT行业里做到高管,又在互联网行业里做到高管的人非常少见。而不管是在哪个圈子里,田健一直都是游刃有余。
“其实从一个硬件厂商到互联网行业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主要是因为容易有留恋感,我原来的一些部下一直还在那个圈子里,确实很难割舍,那里有很多的关系和资源,不是说能放下就能放下的。像我进了互联网业,原来的资源和人际关系基本上都没有什么用了,一切要重新来,但我适应了,而且干得不错。”
从传统IT企业到互联网,田健认为二者从营销的角度看没有什么不同,“其实工作的方法没有什么两样,所不同的只是平台而已。但互联网有互联网的乐趣,首先是互联网行业是中国目前与世界水平差距最小的,很有成就感,而且互联网的个人业务也是最直接与用户沟通的业务,我认为这是最有趣的一点。”
“生活和工作其实必须要均衡,不能透支,和爬山开车一样。态度决定一切,轻松就是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