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圣贤
发短消息
用户积分:580873
人气指数:275416
创建词条:73742
编辑词条:308
注册时间:03-10 14:16
个人介绍:
创建的词条
编辑的词条
长春观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8
标签:
长春观
摘要: 长春观位于湖北武汉市武昌大东门东北角双峰山南坡,黄鹄山(蛇山)中部,是中国道教著名十方丛林之一,为历代道教活动场所,称“江南一大福地“。观内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创始人重阳祖师门人邱处机道号"长春子"命名。 北宋期间,双峰山建有元庆观,嗣承江西阁皂符箓金丹教义,布施于鄂州,为天师道扬,元初在此建长春观.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和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曾进行维修和重建,咸丰二年(1852年)毁于战火.同治二年(1863年),龙门派十六代传人何合春自武当山来此,发愿重修长春观.他得到[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789次
不受福德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8
标签:
不受福德
摘要: 【不受福德】 《金刚经》 《金刚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意思是说,菩萨虽然做了许多功德善事,但他不能因此贪求果报或骄傲自满,否则反而成为修行的障碍,所以说不受(执着)福报和功德。以后引申为不会享福。《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这个女儿不受福德,却跟一个碾玉的待诏逃走了。【「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初句言作福德,使知雖不受而應作。不可因不受之言,誤會修福可緩。當知作福德,即是修六度,是從大悲[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807次
长春子磻溪集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8
标签:
长春子磻溪集
摘要: 名称 长春子磻溪集 相关信息《长 春 子 磻 溪 集 》 , 元 邱 处 机 撰 。 六 卷 。 简 称 《 磻 溪 集 》 。 作 者 道 号 长 春 子 , 居 磻 溪 学 道 , 故 以 此 名 书 。 书 前 有 金 世 宗 大 定 二 十 六 年 ( 1 1 8 6 ) 胡 光 谦 序 , 大 定 二 十 七 年 ( 1 1 8 7 ) 毛 麾 序 , 金 章 宗 泰 和 六 年 ( 1 2 0 6 ) 移 剌 霖 序 , 泰 和 八 年 ( 1 2 0 8 ) 陈 大 任[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936次
长春真人西游记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8
标签:
长春真人西游记
摘要: 长春真人西游记 记载长春真人丘处机西行经过的著作。全书二卷,李志常(1193~1256)撰。1219年冬,成吉思汗遣侍臣至莱州(今山东掖县)传旨,敦请丘处机赴西域相见。次年正月,丘处机率领门徒十八人启程,在燕京(今北京)等地逗留多时。1221年春,离宣德(今河北宣化),取道漠北西行,当年11月抵撒麻耳干(今苏联乌兹别克撒马尔罕);次年4月于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晋见成吉思汗;10月离撒麻耳干东还,1223年秋回到宣德。李志常为随行弟子之一。李志常字浩■然,号真常子,又号通玄大[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244次
铅汞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8
标签:
铅汞
摘要: 铅汞 拼音: 解释: 1.铅和汞。道家炼丹的两种原料。 2.指炼丹。 3.道教语。指先天元气。[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4114次
钟吕传道集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8
标签:
钟吕传道集
摘要: 《钟吕传道集》《钟吕传道记》,内丹术经典著作。3卷。又名《真仙传道集》。五代,施肩吾撰。全书以钟离权与吕岩师徒问答的形式,论述内丹术要义共18卷论真仙、大道、天地、日月、四时、五行、水火、龙虎、丹药、铅汞、抽添、河车、还丹、练形、朝元、内观、磨难、征验。全书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炼形炼气炼神为方法,系统完整地论述了气功学说的精华—内丹学说。建立了钟吕派内丹体系,对后世影响甚大。简介《钟吕传道集》属钟吕内丹派早期着作, 《钟吕传道集》极受后世推崇,在内丹史和道教宗派史上具有不容[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4093次
金鼎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8
标签:
金鼎
摘要: 名 称: 金鼎经营特色: 电 话: 地 址: 朝阳樱花西街大都酒吧街 地 段:国展、西坝河地区、香河园地区、太阳宫地区营业时间: 10:00-2:00 服 务 费:乘车线路: 419经贸大学下车客 容 量: 人均消费:50停 车 位: Go2map地图位置图 河北金鼎粉末冶金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硬质合金...● 国外硬质合金技术发展特点 ● ● ● Copyright 2004-2005 河北金鼎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All Rights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914次
金莲正宗记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8
标签:
金莲正宗记
摘要: 名称 金莲正宗记 相关信息金莲正宗记《 金 莲 正 宗 记 》 , 元 秦 志 安 编 。 道 教 全 真 道 经 书 。 五 卷 。 樗 栎 道 人 秦 志 安 为 《 玄 都 宝 藏》 的 编 校 人 之 一 , 此 书 作 於 元 太 宗 十 三 年 ( 1 2 4 1 ) , 为 全 真 道 祖 师 的 传 记 , 记 录 了 全 真 道 的 传 授 源 流 。 相 传 王 重 阳 甘 河 遇 仙 , 神 人 示 以 「 七 朵 金 莲 」 , 暗 合 北 七 真 之 数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629次
金山派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8
标签:
金山派
摘要: 由来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因发源于山东崂山,又称崂山派。由龙门第四代孙玄清所创。 发展历程 据《玄门必读》等载,孙玄清,字元玉,号金山,又号海岳山人。山东莱州府即墨县崂山人(或谓青州府寿光县人)。自幼在崂山明霞洞出家,礼李显陀为师。后游铁茶山云光洞,遇通源予授以升降天门运筹之法(内丹法)。年十九,即墨县太和真人携住黄石宫,苦炼二十余年,颇有成就。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至北京白云观坐钵一载,大著灵异。赐号“护国师左赞教主紫阳真人”。卒于降庆三年(1569),寿七十三[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4750次
金浆玉醴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8
标签:
金浆玉醴
摘要: 【拼音】jīnjiāngyùlǐ【解释】浆:酒;醴:甜酒。原指仙药,后指美酒佳酿。【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朱草生名山岩石中,汁如血,以金玉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608次
金丹要诀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8
标签:
金丹要诀
摘要: 名称 金丹要诀 相关信息金丹要诀《 金 丹 要 诀 》 , 明 伍 守 阳 撰 。 一 卷 。 全 篇 由 《 金 丹 大 旨 》 、 《 先 天 契 後 天 说 》 、 《制 凡 银 凡 铅 真 诀 》 、 《 制 凡 砂 凡 汞 下 手 真 诀 》 、 《 筑 基 说 》 、 《 死 砂 接 生 砂 真 诀 》 、 《补 母 说 》 等 构 成 , 主 旨 为 论 述 内 外 丹 相 结 合 才 能 成 仙 。 认 为 内 丹 凝 成 一 点 纯 阴 之 体 , 外 丹 结 成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589次
金丹大要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8
标签:
金丹大要
摘要: 著作名称 《金丹大要》 道教论著。中国元代道士陈致虚撰。致虚字观吾,号上阳子,故该书又称《上阳子金丹大要》。 著作内容 原书10卷,每卷一篇:一虚无、二上药、三妙用、四须知、五积功、六累行 、七发真 、八图像 、九越格 、十超宗 。书后附《列仙志》 、《仙派》各一卷。此书专论述内丹修炼理论及功法。作者认为人身之精、气、神乃修炼内丹之上药三品。三物相感,顺则成人,逆则成丹。所谓顺,即“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所谓逆,即“怡神守形,养形炼精 ,积精化气[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878次
不即不离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8
标签:
不即不离
摘要: 词语解释 词 目 不即不离 发 音 bù jí bù lí 释 义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或用于文学艺术上,指既不着迹,又不离题.出 处 《圆觉经》卷上:“不即不离,无缚无脱” 示 例 刘本人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隐隐地以湖北的政治中心自命,对于南北两方都采取着~的态度。(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 相关条目 成语[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585次
不二法门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8
标签:
不二法门
摘要: 词 目不二法门发 音bù èr fǎ mén释 义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出 处《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示 例历观战史,水战用火攻,是颠扑不破的~。(高阳《清宫外史》下册)含义不二法门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显示超越相对、差别之一切绝对、平等真理之教法。即在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者。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载有三十三种之不二法门。今之[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959次
下根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7
标签:
下根
摘要: 下根 拼音: xià ?括?n 解释: 1.佛教语。犹钝根。下等根器者。 2.下面的根。[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604次
金丹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7
标签:
金丹
摘要: 基本资料图片姓名:金丹生卒:描述:籍贯:个人概述 职业生涯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姑娘,望着我 (1985) .... 蓉蓉 泣残慈母泪 (1955) .... 胡定邦参与制作过的电影:泣残慈母泪 (1955) .... 场记 风尘侠犬 (1953) .... 场记 个人荣誉 个人影响 人物评价 相关链接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526次
重阳立教十五论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7
标签:
重阳立教十五论
摘要: 《重阳立教十五论》 正文 道教论著。1卷。作者不详。一说为王重阳撰,一说为王之弟子据其语录编纂而成。王重阳为全真道创始人。该书概述其创教的基本思想,共论十五题,分为三类。第一类论述全真道士日常修习之准则,包括住庵、云游、学书、合药、盖造、合道伴和打坐等。第二类论述全真道内丹修炼理论,包括降心、炼性、匹配五气和混性命等。第三类论述全真道修真成仙的理论,包括圣道、超三界、养身之法和离凡世等。全书融合道、释、儒三家思想,提出“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性命是修行之根本”;倡导“心如泰山,不动[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737次
重阳宫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7
标签:
重阳宫
摘要: 地理位置重阳宫,位于户县西l0公里的祖庵镇,是道教全真祖师王重阳的修道和葬骨之地,为我国道教三大祖庭之最。金代即有“天下祖庭”之称,历来享有“全真圣地”之盛名。重阳宫,创建于元太宗十年,南接秦岭,北临渭水,东傍涝水,西以白马河为界,下院别业横跨今周至、户县两县9个乡镇。殿堂楼阁宫院计房屋5048间,道士近万人。玉皇阁高60余米,雄伟壮观。 王重阳,幼名中孚,字允卿,陕西咸阳大魏村人。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生,金天眷年,捐文场,中武举。因不满金人统治,乃出家修道取名哲,字明,道[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4742次
重玄学派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7
标签:
重玄学派
摘要: 重玄学派 宗教道 教 中 以 「 重 玄」 思 想 注 解 《 道 德 经 》 而 闻 名 於 世 的 一 个 学 派 , 并 非 有 组 织 的 道 派 。 所 谓 「 重 玄 」, 语 出 《 道 德 经 》 第 一 章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 重 玄 派 的 最 初 形 成 当 是 魏 晋 玄 学 的 产 物 , 魏 晋 时 孙 登 以 重 玄 为 宗 解 释 《 道 德 经 》 奠 定 了 这 一 学 派 发 展 的 基 石 。 魏 晋 以 降 , 陆 续 为 道[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862次
重阳全真集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7
标签:
重阳全真集
摘要: 名称 重阳全真集 相关内容《 重 阳 全 真 集 》 , 金 王 重 阳 撰, 十 三 卷 。 此 书 为 王 重 阳 的 诗 词 集 , 内 容 多 为 题 咏 , 述 怀 感 事 , 赠 答 应 酬 之 作 , 以 诗 词 言 志 并 宣 传 道 教 思 想 , 成 为 以 後 全 真 道 的 一 大 特 色 。 为 研 究 全 真 道 创 教 人 王 重 阳 生 平 思 想 的 重 要 文 献 。 收 入 《 正 统 道 藏 》 太 平 部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796次
采药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7
标签:
采药
摘要: 词语注音 采药。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539次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7
标签: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
摘要: 要典描绘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 要典说明《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中国道教正一派仪式要典,唐张万福撰。一卷。认为建醮应「尽诚」,若不精诚则不足以通感神;建醮对地点及器物供品等也很讲究。醮仪的过程为:第一设立坛位,第二洁坛解秽,第三入户祝,第四发炉,第五出灵官,第六请官启事,第七送神真,第八敕小吏神,第九内官,第十覆炉,第十一送神颂,第十二出户祝,第十三醮後诸忌。从设坛位开始,中经请神送神直到醮後诸禁忌都有明确规定,从中可见唐代道教醮仪的一般情况。此书为作者编[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153次
郝大通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7
标签:
郝大通
摘要: 郝大通(公元1149--1212)名璘,字太古,号恬然子,又号广宁子,自称太古道人,法名大通。宁海(今山东牟平)人。精通老庄易学,擅长卜筮占卦。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一说大定八年,公元1168)皈依全真教,大定十五年于沃州行乞时突有所悟,于桥下苦修六年,人称“不语先生”。九转功成后,往北传教。 崇庆元年(公元1212)于宁海先天观飞升。升天后元世祖赠号“广宁通玄太古真人”。“北七真”之一。以修炼、传承他的教理、思想为主的门人派别称为全真道全真教华山派。简称华山派。 思想与著述: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805次
下方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7
标签:
下方
摘要: 释义 1、方位词,表示在物体的下部,与上方相反的方向. 2、游戏.类似于跳棋或围棋,因其在地面上画的方格中进行游戏帮也称为下土方或下方格. 游戏一般两人进行.先在地面画棋盘大小的大方格,然后在其中画十字线等分为数块小方格,后用棋子或小石子有交叉线上进行游戏.每回合各放均只能下一颗子,然后根据规则吃掉对方棋子,直至棋子下满棋盘,谁盘面上的棋子多为赢家. 游戏规则多种多样,有的按围棋方法吃掉对手棋子,有的则按一条线上的[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644次
郁垒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7
标签:
郁垒
摘要: 简介 传说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每当清晨金鸡啼叫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必须赶回鬼域。在鬼域的大门两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将它们捉住,用绳子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所有的鬼魂都畏惧神荼、郁垒。这样在民间就流传开用降鬼大仙[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4025次
下地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7
标签:
下地
摘要: 释义 是指国际航行船舶船员离开船舶工作岗位向海关办理的一种手续。 相关条目 公休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699次
邓元帅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7
标签:
邓元帅
摘要: 简介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部下的天神,常以邓元帅为首。 记载及传说 《夷坚志补》卷二三:“宗室赵善蹈,少时遇九华周先生传灵宝大法,行持多显效。筑坛行法,见神人火焰绕身,曰:“吾天元考召邓将军也。”宋代称之为“天元邓将军”。明姚宗仪《常熟志》记载,致道观有雷神殿。前以“律令大神邓元帅”为首。另外,《封神演义》中称为邓忠,《西游记》中称为邓化,都是指邓元帅。[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597次
道藏阙经目录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7
标签:
道藏阙经目录
摘要: 书籍介绍 《道藏阙经目录》,上下两卷。不著撰人。《正统道藏》收入还一部。卷上书题下 小注云:“于旧目录内抄出”。据该《目录》最末所列为《烟霞录》《绎仙传》《婺仙 传》等书,是秦志安纂修元《玄都宝藏》时所增入,①可知上云“旧目录”系指元《玄 都宝藏》目录,而此《阙经目录》自是明刊《正统道藏》时,参校元《玄都宝藏》时所 得之缺经目录。陈垣先生说:“今本《阙经目录》,即明正统刊藏时校元藏所阙之目录, 其次第同也。”②明《正统道藏》于正统九年(1444)刊板,此《阙经目录》当成于此 前不久[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593次
道藏辑要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7
标签:
道藏辑要
摘要: 道藏辑要简介继明《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之后收书最多的道教丛书。纂辑者有二说:(一)清末贺龙骧校理《重刊道藏辑要》谓此书系清康熙(1662~1722)间彭定求撰辑;(二)《道藏精华录》称此书系蒋元廷编纂于清嘉庆(1796~1820)年间(经考查,以此说为是)。后书板被焚,书亦留存甚少。光绪十八年(1892),四川成都二仙庵住持阎永和首倡重刊,至光绪三十二年刊成《重刊道藏辑要》,板存成都二仙庵。近年巴蜀书社用二仙庵板重印发行。 道藏辑要版本《道藏辑要》系方册本,共二百一十八册,按二十八宿字号分[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930次
道藏目录详注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7
标签:
道藏目录详注
摘要: 主要简介 《道藏目录详注》四卷,明道士白云霁撰。白氏字明之,号“在虚子”,上元(治 所在今江苏南京市)人。明嘉宗时南京冶城道士。书成于天启六年(1626)。见收于徐 世昌退耕堂单行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和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道藏》也附此书,系据上海 图书馆藏缪荃孙旧藏清刻本补入。《四库全书》本无《道教宗源》《凡例》和《道藏总 目》三篇,而此本有之。此本与丁氏八千卷楼旧藏均题“明冶城白云霁详注”。而清刻 《道藏精华录》亦有《[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319次
道藏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7
标签:
道藏
摘要: 道藏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是按照一定的编纂意图、收集范围和组织结构,将许多经典编排起来的大型道教丛书。有某些学者认为他是模仿的佛教的《大藏经》而创制的。事实上,南北朝时陆修静公元471年编的道教《三洞经书目录》大大早于最早的佛教《大藏经》的编辑。现存最早的道藏是明朝的版本,原来收藏在北京的白云观,现在由北京图书馆收藏。道书之正式结集成“藏”,始于唐开元(713—741)时。此后宋、金、元、明诸朝皆曾编修《道藏》。清代编有《道藏辑要》。当代编有《藏外道书》、《敦煌道藏》、《中华道藏》。《开元道藏》[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231次
下乘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7
标签:
下乘
摘要: 概述 下乘xiàchéng【Hinayana】∶佛教用语,就是“小乘”【(of arts and literature) mediocrity (or inferior work)】∶借指平庸的境界或下品下乘之作 相关词条 小乘 下等品 劣质品 佛教[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195次
上界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6
标签:
上界
摘要: 上界 拼音: 解释: 天界。道教、佛教指仙佛居住的地方:上界投佛影,中天扬梵音|钟鱼闻上界,沆瀣吸中宵。[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809次
上根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6
标签:
上根
摘要: 上根 拼音: 解释: 1.佛家语。上等根器。指对佛法的领悟程度属于上等。 2.指具有上等根器的人。[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858次
道法心传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6
标签:
道法心传
摘要: 名称 道法心传 相关资料道法心传《 道 法 心 传 》 , 元 王 惟 一 述 。 一 卷 。 内 容 主 要 为 以 易 理 阴 阳 八 卦 解 释 道 教 心 法 , 认 为 卦 五 阳 生 , 乾 卦 六 阳 数 足 , 神 气 必 合 , 必 待 震 动 以 施 号 令 , 故 阳 极 则 阴 生 。 剥 卦 五 阴 生 , 坤 卦 六 阴 数 足 , 皈 根 复 命 , 保 气 养 神 , 阴 极 则 阳 生 。 周 而 复 始 , 生 生 化 化 之 道 , 未 尝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794次
道枢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6
标签:
道枢
摘要: 名称 道枢 相关资料《道枢》《 道 枢 》 , 宋 代 曾 慥 编 集 。 道 教 类 书 。 四 十 二 卷 , 一 百 零 八 篇 。 书 名 取 自 《 庄 子 · 齐 物 论 》 。 全 书 将 道 教 哲学 、 阴 符 、 黄 庭 、 太 极 、 服 气 、 炼 精 、 大 丹 、 呼 吸 、 胎 息 、 大 还 金 丹 、 金 碧 龙 虎 、 铅 汞 五 行 、 参 同 契 、 入 药 镜 、 灵 宝 等 列 为 专 篇 , 并 举 各 家 说 法 。 于 每 一 篇目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476次
道术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6
标签:
道术
摘要: 道术 道教的宗教活动十分庞杂,主要分两大类,道士的自身修行(称为道术)和道教仪式,内容包括道教经法、忏法、斋、醮、符咒、禁咒、隐遁、乘蹻、驱邪、伏魔、降妖、消灾、祈禳、房中术、神仙术、辟谷等。道士的自身修行成为道术,包括内丹,外丹,服食,房中等内容。外丹是指烧炼丹砂铅汞等矿物以及药物,制作能够使人长生不了的丹丸。现代科学认为这些丹药大多有毒,古人也有很多服食致死的。道教徒也赞同这种观点,但是认为这是由于服食的方法不对。外丹也被认为是现代化学的先驱。 内丹 内丹则是指通过行[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5079次
道服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6
标签:
道服
摘要: 道服 拼音: 解释: 1.佛教的事业。 2.僧道的服装。亦指家居穿的道袍。[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777次
道教灵验记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6
标签:
道教灵验记
摘要: 名称 道教灵验记 相关资料道教灵验记《 道 教 灵 验 记 》 , 唐 杜 光 庭 集 。 十 五 卷 。 自 序 称 二 十 卷 , 《 文 献 通 考 》 亦 录 二 十 卷 , 则 今 本 已 佚 五 卷 。 《 云 笈 七 签 》 卷 一 一 七 至 卷 一 二 二 节 录 六 卷 一 百 十 八 条 , 可 作 校 考 。 全书 以 道 教 罪 福 报 应 的 伦 理 思 想 为 依 据 , 叙 述 历 史 、 人 物 、 宫 观 、 经 像 、 天 师 等 灵 验 感 应[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885次
道教义枢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6
标签:
道教义枢
摘要: 名称 道教义枢 相关资料道教义枢《道教义枢》,唐孟安排集。道教教义书。十卷。凡三十七条教义,为剪辑《玄门大义》和集一百零三种道经而成,约成书於唐武则天时代。每条教义以「义曰」开始,而以「释曰」作解释,收集了当时道教的主要教义。有道德义、法身义、三宝义、位业义、两半义、道意义、因果义、三一义、二观义、混元义、理教义、境智义、自然义、道性义、动寂义、有无义等等。对每条教义作了系统地论述,使人能大体了解到这些教义的历史演变和道教中的各种不同解释,为研究南北朝到隋唐的道教教义提供了宝贵资料,[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068次
上方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6
标签:
上方
摘要: 上方 拼音: 解释: 1.前面。 2.古代阴阳五行家指东方和北方。 3.天上;上界。 4.住持僧居住的内室。亦借指佛寺。 5.上邦,大国。 6.上级。 7.同"尚方"。汉代官署名,主管制造?p储藏?p供应帝王及皇宫中所用刀剑?p衣食及日用玩好器物。 8.同"尚方"。泛指宫廷中主管膳食?p方药的官署。 9.上方剑的简称。[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050次
道化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6
标签:
道化
摘要: 道化 拼音: 解释: 1.阐明事物的变化。 2.道德风化。 3.以某种教义教化之。[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527次
通玄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6
标签:
通玄
摘要: 通玄 拼音: 解释: 1.通晓玄妙之理。[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652次
上座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6
标签:
上座
摘要: 上座 指法腊高而具德望的僧尼。又称长老、首座。 其它 文化艺术,生活娱乐,人物百科,社会人文,中外历史...[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430次
还丹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6
标签:
还丹
摘要: 还丹 还丹:道家术语,丹砂烧成水银之后,放置到一定时间水银又还原成丹砂,叫还丹。 相关内容 大还丹 大 还 丹 , 道 教 金 丹 学 术 语 。 「 还 丹 」 一 词 , 最 早 见 于 《 周 易 参 同 契 》 , 该 书 的 上 篇 末 了 部 分 谓 : 「 金 来 归 性 初 , 乃 得 称 还 丹 。 」 在 《 周 易 参 同 契 》 中 , 所 谓 「 还 丹 」 尚 无 大 小 之 分 , 也 无 内[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877次
返朴归真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6
标签:
返朴归真
摘要: 词 目 返朴归真 发 音 fǎn pǔ guī zhēn 释 义 归:返回;真:天然,自然。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出 处 《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示 例[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806次
辟谷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5
标签:
辟谷
摘要: 辟谷辟谷,bìgǔ,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等,主要为不吃五谷,方士道家当做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通过严格限制饮食并配合修炼气功以求延年益寿的特殊养生术。“辟”即避的意思,“谷”指五谷食粮。辟谷就是限制摄入米谷食物之意。辟谷术不是简单、被动地限制饮食,而是一种主动的养生保健方法,常与其他养生术(如练气功)配合进行。 起源辟谷道教从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黄庭内景经》云:“百谷之食土地精,五味外羙邪魔腥,臭乱神[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930次
辛元帅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5
标签:
辛元帅
摘要: 简介 雷神之一,《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五:“古雍州界地有神雷山,至惊蛰时雷气发扬,于二月为卯,于今为震,雷门布鼓之神威气闪赫,无物不折。 传说 至夏、秋,雷藏地中作鸡状,入于溪谷内。时八月,雍民辛姓名兴者,字震宇,母张氏,家贫,卖薪以养母,至殷苦。一日往雷山采薪计,值幽谷中成鸡形者五。帅喜,心曰:“可为进膳资耳。”竟获以归、进之母,母适哺,掇内衣授之。纳于鸡栅者四,随以内衣覆其上,而俗烹其一,神鸡作人言曰:“予雷耳,不可啖也,乞宥一剐之恩。”姬弗允,则雷霹雳而起。[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050次
上供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5
标签:
上供
摘要: 简介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尤其在大年三十,寺院中所有殿堂都要上供,几乎需要半天的时间,才能最后完成。 内容 首先,打板,大众集合于大殿。礼佛三拜后,维那举腔唱“炉香赞”或“戒定真香”。如果有斋主打斋,斋主随方丈拈香、礼佛。接着,诵持十方诸佛法僧名号,表示一心奉请莅临道场,接受供养。其次,念诵“变食真言”、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128次
踵息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5
标签:
踵息
摘要: 踵息指凭脚后跟呼吸。语出《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就是说古时候修道的人,睡觉不会做梦,醒来时不会忧愁,吃东西不求甜美,呼吸时气息深沉。修道的人呼吸凭借的是着地的脚后根,而一般人呼吸靠的只是喉咙。很显然,平常人用喉咙呼吸,吸入的是凡气,气只能到达肺,即为肺呼吸,稍用功夫,最多只能到达丹田;而修道的人用脚后跟呼吸,吸入的是仙炁,炁可以遍及全身,可见古时候修道的人已具有很深的功夫。[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170次
上乘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5
标签:
上乘
摘要: 概述 上乘,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指境界高妙的文学作品、造工精巧的工艺品和传世的美术作品。究其来源,出自一个佛教用语。 相关 书载,佛教是以车轮的道理来喻释佛法的,而在事实上拜佛修行的人接受能力不一,有高有低,佛门则把其接受能力分成三种不同的情况,称之为“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其中“声闻乘”是其中接受能力最优秀的,称为“上乘”,又叫“大乘”。[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010次
走火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5
标签:
走火
摘要: 简介词目:走火拼音:zǒuhuǒ英文/释义:1、【cook off】∶武器由于未关保险,不慎扣动扳机而发射2、【a leak in an electric circuit causes a fire;sparkling】∶电线破损跑电起火3、【go too far in what one says;put sth.too strongly;overstate】∶说话过头4、【catch;be on fire】∶失火 其他相关领域 文化 科技&nb[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297次
赤城山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5
标签:
赤城山
摘要: 赤城山 山名。在浙江天台西北,为天台山南门。因山上赤石屏列如城,望之如霞,故名。山有石洞十二以紫云洞和玉京洞最著。山顶有赤城塔,为南朝梁岳阳王妃所建。今“赤城栖霞起而建标。”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大清一统志.台州府一.山川》:“赤城山,在天台县北六里。’支遁《天台山铭序》:‘住天台者,当由赤城山为道径。孔灵符《会稽记》:‘赤城山,土色皆赤,状似云霞,望之如雉堞。’......旧志,一名烧山,西有玉京洞。道书以为第六洞天,名上玉清平之[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215次
谷神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5
标签:
谷神
摘要: 概述 出自《道德经》第六章原文是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即生养之神,他可称为是原始的母体。万物都从这原始母体之门产生,可以说他是万物的本根。他绵绵不绝,似亡实存,使用他永远不会穷尽此章阐述了本体论的道,老子把他称为谷神,认为他产生了宇宙的万物,是万物的本原,并认为他有绵绵不绝,永不 穷竭的特性 天文 另外近日美国天文学家在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时惊奇发现,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小行星“谷神”,在其星体外围覆盖有厚厚一层富含冰晶态[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384次
谭处端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5
标签:
谭处端
摘要: 谭处端(公元1123--1185)初名玉,字伯玉,后改法名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涉猎经史,善书法,为人慷慨重孝义。金大定七年,师从王重阳,于马钰后继任掌教,大定二十五年安然仙逝于洛阳乾元宫。 元世祖至元六年赠封“长真云水蕴德真人”。为“北七真”之一。号长真真人。以修炼、传承他的教理、思想为主的门人派别称为全真南无派,简称南无派 传奇与史实: 谭处端素患风痹,药石难愈。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闻重阳至山东,扶杖往求治疗之法,重阳扃户不纳,乃坚守终夕,[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966次
调药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5
标签:
调药
摘要: 介绍 药者,精、气、神也。以精、气、神三者来说,是以神来调精、气的药。精满化气,气满生精:故精与气是一而二,二而一。因此,调药的具体内容,就是如何使精、气旺盛。如果后天精气虚耗过度,或年老精衰者,其调药时间就相应要延长。 方法 调药的方法就是凝神入气穴(下丹田),“宗已清之心,而入其内者也”(明《张三丰全集》)。若以精神安宁为基础,入气穴为必然趋势;凝神只用意,守在—F丹田,以求意到气到,达其“入内者也”之效果,产生作用。但用意不能重,要若存若亡。[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137次
三颠倒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5
标签:
三颠倒
摘要: 简介【三颠倒】 【出宗镜录】 一心颠倒心即根尘相对所起一念之心。谓心为群妄之原。起惑之始。因迷自性清净之心。种种分别。起诸颠倒。是名心颠倒。(根者。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也。尘者。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二见颠倒谓眼是诸见之本。由不了外尘之境皆悉虚幻。是以妄生执取。起诸颠倒。是名见颠倒。三想颠倒谓想取六尘之想也。由不了六尘过患。伤失善根。是以妄生缘想。起诸颠倒。是名想颠倒。(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相关条目宗教,佛教[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520次
识神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5
标签:
识神
摘要: 识神 拼音: 解释: 1.佛教语。心识?o心灵。[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327次
西岳大帝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4
标签:
西岳大帝
摘要: 西岳大帝 乃五岳之一,西岳大帝的来历,《恒岳志》:“西岳华山,终华、太白二山为副。岳神姓羌,讳 。东方朔《神异经》又云:神姓善,讳 。《龙鱼河图》又云:“西方华山君神,姓诰名郁狩”诰即是昊。《隶释》卷二东汉光和二年《樊毅修华岳碑》载:“谓之西岳、祭视三公者,以能兴云雨,产万物,通精气,有益于人。其德体明,则有恢祥,荒淫臊秽,笃灾必降。因该祭地,岳以配天。” 西岳大帝的神职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三引《云发七签》:少笑为白帝,治西岳。上应井鬼之精,下镇秦之分野。《历代神仙通[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3380次
西山群仙会真记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05-09 07:54
标签:
西山群仙会真记
摘要: 书名 《 西 山 群 仙 会 真 记》 介绍 题 施 肩 吾 撰 , 李 竦 编 。 五 卷 。 简 称 《 会 真 记 》 。 施 肩 吾 为 唐 代 道 士 , 元 和 十 年 ( 8 1 5 ) 进 士 , 隐 於 洪 州 西 山 ( 今 江 西 新 建 ) 修 道 , 道 号 华 阳 真 人 。 或 云 施 肩 吾 似 有 二 人 。 《 四 库 提 要 》 认 为 此 书 系 金 元 [阅读全文]
编辑:0次 |浏览:284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