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圣贤
 
- 发短消息
- 用户积分:
- 人气指数:
- 创建词条:
- 编辑词条:
- 注册时间:
- 个人介绍:
|
创建的词条
编辑的词条
- 混元圣纪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混元圣纪
摘要: 混元圣纪简介 《混元圣纪》为南宋谢守灏编。书前有陈傅良序云:谢守灏“尝为举子,已而脱儒 冠,去为道士,以推尊孔氏者尊老子。”此书是谢守灏为老子所写的传记。因宋真宗改 上老子尊号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故书名乃取《混元圣纪》。据《历世真仙体 道通鉴续编》卷五《谢守灏传》称,此书又名《太上老君混元皇帝实录》,共七卷。而 谢氏在书成“进表”中称此书十卷,现存《正统道藏》本则为九卷。 内容介绍 全书取编年体例, 记叙自开辟以来,迄北宋徽宗间,老子灵迹变化,世[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混俗和光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混俗和光
摘要:混俗和光 拼音: hùn sú hé guāng 简拼: hshg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解释: 同于尘俗,不露锋芒。谓不求特异,与世无争。 出处: 例子: 谒后语: 谜语: 成语故事: 相关成语 和光同尘浑俗和光混俗和光 [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三空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三空
摘要:介绍三空 "三空"为八卦掌姿势术语。指手心空、足心空、胸心空。 内容 "手心空"是由于五指扣劲促成的掌心内凹涵空状。"足心空"是由于脚掌落地时五趾抓地促成的脚心(足弓部)上凸涵空。"胸心空"是由于两肩下松微扣促成的胸部微含涵空。[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三种精进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三种精进
摘要: 名词解释 【三种精进】 【出菩萨善戒经】 一庄严精进庄即端庄。严即严饰。谓菩萨发心时。精勤修习一切梵行。庄严道果。复为化诸众生。于三界中示现受生。乃至为慈悲故。入地狱中。代其受苦。心不休息。是名庄严精进。(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二摄善法精进谓菩萨既修六度梵行。不为烦恼恶业邪见之所倾动。摄持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心不放逸。是名摄善法精进。(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三利益众生精进谓菩萨于一切时。修习圣道。利益一切众生。以种种法而化导之。咸使断[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三种禅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三种禅
摘要: 名称 三种禅定 介绍 1。世间禅,乃色界、无色界之禅定,有二:①根本味禅:有四禅、四无量、四空等三品,合称十二门禅。乃厌离欲界之散乱而修四禅,欲求大福则修四无量,厌色笼者修四空。②根本净禅:逢佛出世,闻佛说法,则得依之而直发无漏智,故称净禅。有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禅三品,分别为慧性多、定性多、定慧均等所修。 2。出世禅:观、练、薰、修四种:①观禅:观为观照。明观谛照不净等境,故称为观。有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四种。②练禅:练为锻炼,即指九次第定,此禅由浅至[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洪崖先生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洪崖先生
摘要:人物介绍 洪崖先生又称“洪涯先生”、“洪先生”,即青城真人, 史书记载 《真诰》云:“洪崖先生,今为青城真人,墓在武威。”相传为轩辕黄帝的乐官,名伶伦,后来修道成仙。《目氏春秋·古乐》称其曾为黄帝作律,于是他从大夏之西走到昆仑山脚下,根据凤凰的叫鸣区别了十二律,后铸十二钟,以和五音,以施英韶。《列仙全传》则称其修道成仙,被尊称为“洪崖先生”,并称帝尧时已经有三千岁,汉朝时仍在,尝与仙人卫叔卿在终南山巅下棋遣兴。晋人郭璞《游仙诗》中说:“左揖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希望能与仙人共享长寿[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活子时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活子时
摘要: 概念 活子时是指小周天功法中该起火的时机。 由来 所以称它为活,是因为要等待身体中自然景象的产:生,而不是固定的时刻。正如《入药镜》中说的, “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小周天功法,通过摆好姿势,排除杂念,让形神安静,集中意念,然后一念归中,凝神入气穴,缓缓调息入细:引短令长,丹田中的精气渐渐旺盛。当静极之时,正有动象,于恍惚杳冥之中,觉丹田气动,即为活子时,此时的精气称为“小药”。活子时的景象,气功古籍中常用《入药镜》中的一句话予以概括,就是“先天气,后天气,[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洞霄宫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洞霄宫
摘要:洞霄宫 正文 道教宫观。在浙江余杭县南大涤、天柱两山之间。《舆地纪胜》载,汉武始建宫坛于大涤洞前,以为祈福之所。唐弘道元年(683)建天柱观;乾宁二年(895)重建,改称天柱宫。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今名。宋南渡后,常以去位之宰执大臣提举洞霄宫。元世祖至元(1264~1294)年间,几经毁兴,规模愈益壮观,并以该宫总摄江、淮、荆、襄诸路道教。至正(1341~1368)年间毁于兵。明洪武(1368~1399)初年重建。清乾隆(1736~1795)中又毁于火,唯存方丈三间及斗阁、[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洞灵真经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洞灵真经
摘要:名称 洞灵真经 相关内容洞灵真经《 洞 灵 真 经 》 即 《 亢 仓 子 》 , 又 称 《 庚 桑 子 》 、 《 亢 桑 子 》 , 旧 题 周 庚 桑 楚 撰 。 唐 玄 宗 崇 道 , 於 天 宝 元 年 ( 7 4 2 ) 封 亢 仓 子 为 洞 灵 真 人 , 尊 称 其 书 为 《 洞 灵 真 经 》 。 《 汉 书 · 艺 文 志 》 、 《 隋 书 · 经 籍 志 》 不 录 , 《 新 唐 书 · 艺 文 志 》 存 王 士 元 《 亢 仓 子 》 二 卷 。 [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洞天福地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洞天福地
摘要:词 目 洞天福地 发 音 dòng tiān fú dì 释 义 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出 处 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列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名称。” 示 例 如此~,倘得几间幽室,在此暂住几时,也不枉人生一世。(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三种相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三种相
摘要: 概要说明 【三种相】 【出成实论】 一发相发即策发。谓心昏沉时。应用精进之行而策起之。故名发相。二制相制即禁制。谓心掉动时。应用寂静之法而禁制之。故名制相。(掉者举也。)三舍相舍即舍置。谓心不沉不散。调适之时。即舍前发制二相。故名舍相。 【三种相】 【出大智度论】 一假名相谓世间一切事物及以众生。虽因众缘和合而有种种名字。皆无自性。虚假不实。众生迷故。于此假名起执取相。故名假名相。二法相谓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诸法。以肉眼观故。则见是有。以慧眼观故。则见是无。众生迷故。于此等法起执取相[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洞仙传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洞仙传
摘要: 洞仙传介绍 《 洞 仙 传 》 , 作 者 不 详 。 道 教 神 仙 传 记 。 一 卷 。 《 隋 书 · 经 籍 志 》 收 录 , 不 著 撰 人 , 十 卷 。 《 旧 唐 书 · 经 籍 志 》 、 《 新 唐 书 · 艺 文 志 》 、 《 宋 史 · 艺 文 志 》 、 《 通 志 · 艺 文 略 》 都 记 载 为 见 素 子 所 撰 。 《 崇 文 总 目 》 道 书 类 《 道 藏 阙 经 目 录 》 卷 上 录 九 卷 , 不 著 撰 人 。 则[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泥丸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泥丸
摘要:简介指脑或脑神。《黄庭内景经·至道章》:“脑神精根字泥丸。”务成子注:“泥丸,脑之象也。”一说为上丹田异名。一说百会为泥丸。 其他相关领域 文化 科技 人文 烹饪 钓鱼 休闲 娱乐[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河车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河车
摘要:河车 拼音: 解释: 1.指铅。道士炼丹的原料。 2.即紫河车。中药"人胞"的别名。[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三种清净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三种清净
摘要:名词解释 【三种清净】 【出大智度论】 一心清净谓修学般若 菩萨。不生染心。不生嗔心。不生桥慢心。不生悭贪心。不生邪见心。是名心清净。(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二身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心既清净。再后受身。常得化生。是名身清净。三相清净谓修学般若菩萨。身心既皆清净。则能具足相好。庄严其身。故名相清净。 相关词条 宗教[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沈阳太清宫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沈阳太清宫
摘要:沈阳太清宫太清宫又名太清丛林,位于沈阳市沈河区西顺城街16号。为道教十方常住从林,也是东北第一丛林,太清宫是清代道教建筑,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概述 沈阳太清宫,又名太清丛林,位于沈阳沈河区西顺城街16号。始建于1663年(清康熙二年)。据《太清官丛林历史志略》和《太清官特建世系承志碑》记载: ''康熙癸卯春,奉省畿内,旱且甚。祖师郭守真,迎请至奉,尊为师长,择省垣砖城西北角楼外水泡一段。撤水填平。特建道庙一区,本慈恩寺名三教堂",至1779年(乾隆四十三年),房屋计三十五楹。翌年,赵一尘任监[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沈羲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沈羲
摘要:沈羲 拼音: 解释: 1.传说中的仙人名。[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汉天师世家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汉天师世家
摘要:名称 汉天师世家 相关资料汉天师世家《 汉 天 师 世 家 》 , 明 张 正 常 撰 , 作 者 为 第 四 十 二 代 天 师 。 四 卷 。 本 书 实 为 张 天 师 家 谱 。 第 一 卷 为 序 , 有 明 太 祖 洪 武九年 ( 1 3 7 6 ) 宋 濂 、 洪 武 二 十 三 年 ( 1 3 9 0 ) 苏 伯 衡 以 及 王 德 新 、 喻 文 伟 、 周天 球 等 序 。 第 二 至 第 四 卷 记 载 第 一 代 天 师 张 道 陵 至 第 四 十 九 代 天[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三种有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三种有
摘要:介绍【三种有】 【出大智度论】 一相待有待即对待之义。谓如长短彼此等。实无长短。亦无彼此。以相待故。乃有长短等名。是则长因短有。短因长有。彼亦因此。此亦因彼。东西南北。皆亦如是。故名相待有。二假名有假即虚假不实也。谓如毡因毛缕而成。若无毛缕。毡则何有。是知毛缕因缘和合。假名为毡。一切众生。四大和合。假名为身。亦复如是。故曰假名有。(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三法有谓一切诸法。皆从因缘而生。缘合则成。缘散则灭。本无自性。虽无自性。非如兔角龟毛。有名无实。故名法有。相关条目宗教,佛教[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毕元帅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毕元帅
摘要: 简介 雷部天神之一,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四载:“东乡间姓田名华者,乃正东二七神也。 传说 雷藏地中,寄胎于田间,千年石乳钟气而生。诞时白昼凭空霹雳,火光照天,风雨骤至,帅膝坐,大蛇围其外,群蜂哺英以哺,至长遂因田为田,指华为毕,修炼于漉沪岩下。时女娲氏五色土补天,百计不成,帅助木火之精,霹碎玄精之石髓,嘘 南之气一燃曙铸之冶,声吼天地,乃塞天漏,又炼五色火雹风雷阵,上助轩辕击死 尤,轩辕氏拜以龙师之职。帅日:“余方以外人,岂以[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殿主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殿主
摘要:殿主 拼音: 解释: 1.僧门中掌管神佛殿堂的职事人员。[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武火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武火
摘要:①中药学名词。指火力大而急。煎药时多先武后文,即先急火后慢火。有些不宜久煎的药物只用武火,如发散药、芳香药等。 ②气功内丹术术语。指炼功中用意重紧急运之谓。与文火相对而言。《金仙证论》:“紧重谓之武火。”用武火时须配合舐吸撮闭四诀。《海琼传道集》以“奋迅精神,驱除杂念”为武火之要。采药及昏沉时需用武火。《性命圭旨》:“未得丹时籍武火凝之。”用武火采炼,称为武炼。[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步罡踏斗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步罡踏斗
摘要:步罡踏斗步罡踏斗是道教斋醮仪式组成中常用的仪式元,是斋醮时礼拜星斗、召请神灵的法术。罡,原指北斗星的斗柄。步罡踏斗又名步罡蹑纪、步罡履斗、步纲蹑纪、飞罡蹑纪、踏纲步斗等。步罡踏斗首见于战国诸子的记载,其步伐又称为禹步。它是在醮坛上占方丈之地,铺设罡单,罡单以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二十八宿和九宫八卦组成,象征九重之天,高功脚穿云鞋,在罡单上随着道曲,沉思九天,按星辰斗宿之方位,九宫八卦之图,以步踏之,即可神驰九霄,启奏上天。道教的步罡踏斗,是道教斋醮的常行法术,其宗教意义值得探讨。&nb[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正统道藏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正统道藏
摘要:书籍简介 正统道藏:中国道教史上重要道藏之一,明代编纂。明成祖即位之初(1403),曾令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重编《道藏》,永乐八年(1410),张宇初去世,又令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继续主持编藏。到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始行刊板,又令道士邵以正督校,增所未备,於正统十年(1445)校定付印,名《正统道藏》,共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采用《千字文》为函目,自「天」字至「英」字,每函各为若干卷,颁之天下,藏於各名山道观。到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命第五十代[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正一道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正一道
摘要:正一道正一道是道教教派。以中国江西龙虎山天师道为首,融合上清、灵宝等符箓道派而形成的一个大道派。相传东汉天师张陵创教之时,太上老君降临蜀郡鹤鸣山,授以“正一盟威之道”,让他伐诛邪伪,教化民众。南北朝时,南方天师道徒造作《正一经》和《正一法文》 ,后编入《道藏》 ,列为三洞四辅七部经典之一。隋唐五代,天师道在道教诸派中地位不甚彰显。至北宋真宗朝以后,龙虎山历代天师嗣位,皆受朝廷赐号,赏给钱物,扩建宫观,天师道逐渐上升为江南诸符箓道派之首。简介正一道是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正子时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正子时
摘要: 概念 正子时是指在小周天功法纯熟之后,要进入大周天过程,在这一由量变到质变的时刻,产生的一定景象。所以称它为正,是因为只有在小周天积累的基础上才产生的。 由来 当小周天精气,在任督脉运行过程中,心息相依,气息微绵,好似无息;脉搏正常,好似无脉,全身酥松柔和的情况下,出现了正子时,在气功古籍中一般称为六根震动,即“丹田火炽,两肾汤煎,眼吐金光,耳后风生,脑后鹫鸣,身涌鼻搐”(《丹道九篇》)。此时的精气称为“大药”。[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正一威仪经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正一威仪经
摘要: 书名 《 正 一 威 仪 经 》 介绍 作 者不 详 。 一 卷 。 收 录 一 百 三 十 二 条 正 一 威 仪 , 假 托元 始 天 尊 於 玉 清三 华 便 殿 授 太 上 老 君 , 而 老 君 又 将 此 授 张 道 陵 , 称 一 切 男 女 有 善 心 者 皆 传 与 之 。 内 容 有 正 一 受 道 威 仪 、 法 服 威 仪 、 入 靖 威 仪 、 启 奏 威 仪 、 读 经 威 仪 、 讲 经 威 仪 、 事 师 威 [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三种忍行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三种忍行
摘要: 名词解释 【三种忍行】 【出诸经要集】 一身忍行谓菩萨 修行时。舍身命财无有恡惜。虽被割截身体而能忍受。是名身忍行。二口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轻嫌打骂。闻已能忍。不起鬭诤。是名口忍行。三意忍行谓菩萨修行时。虽被人毁訾骂辱。嗔恚呵责。闻已能忍。不起忿恨之心。是名意忍行。 相关词条 教义[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橐籥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橐籥
摘要: 词语 橐籥 解释 橐龠: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此喻肺主气,司呼吸,调节气机的功能。[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楼观派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楼观派
摘要:楼观派 正文 道教教派。显于北朝及隋初,至唐尤盛。元代并于全真道。据《楼观本起传》谓:“楼观者,昔周康王大夫关令尹之故宅也(故址在今陕西周至县──引者),以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因以名楼观。”《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三国魏咸熙(264~265)初,道士梁谌事郑履道法师于楼观,至晋永兴二年(305),老君命真人尹轨降于楼观,授梁谌“炼气隐形之法”、“水石还丹术”、“六甲符”及采服日月黄华法。至南北朝时,北朝道士多止于楼观,为当时道法重地,遂形成楼观派。该派宗《老子五千文》,尤尊灵宝部经,[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楼观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楼观
摘要:楼观 正文 道教宫观。在陕西周至县。相传周尹喜在此“结草为楼,精思至道”,后人乃于此创立道观。至南北朝时,北朝道士多栖止于此,而成为当时道教重地。隋末,李渊起兵晋阳,楼观道士歧晖曾以粮资其军需,后获赏并受敕修葺楼观。唐武德三年 (620)改称宗圣观。北宋端拱元年(988)改称顺天兴国观。元中统元年 (1260)改称宗圣宫。金、元、明诸代屡有修葺。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建。其制前为四子堂和文始、三清二殿,再进为望气楼和景阳、宝章二殿,后为宗圣宫。宫后有台踞高岗上,名说经台,又名升天[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桐柏宫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桐柏宫
摘要:桐柏宫 桐柏宫在县城西北12.5公里的桐柏山上,九峰环抱,碧溪前流,是中国道教南宗祖庭。三国吴赤乌元年(238),高道葛玄来此炼丹,建法轮院,唐景云二年(711),睿宗下诏在法轮院墟址上建立桐柏观,拥有一堂(黄云)、二台(凤轸、从妙)、三坛(元晨、朝真、朝斗及炼形室、龙章阁)严禁填充内四十里不得樵猎,五里不许迁葬。元和年间(806-820),冯惟良又建降真堂、白云亭、悠闲亭、上清室。太和、咸通年间,徐灵府、叶藏岳先后重修,元稹、刘处静[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析疑指迷论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析疑指迷论
摘要:名称 析疑指迷论 相关信息析疑指迷论《 析 疑 指 迷 论 》 , 元 牛 道 淳 撰 。 一 卷 。 前 有 大 德 二 年 ( 1 2 9 8 ) 刘 道 真 跋 , 大 德 三 年 ( 1 2 9 9 ) 王 道 亨 序 , 元 贞 二 年 ( 1 2 9 6 ) 作 者 自 序 。 全 书 分 为 《 析 疑 》 、 《 指 迷 》 两 篇 , 采 问 答 体 。 前 篇 回 答 什 麽 是 「 全 真 」 、 「 心 性 」 、 「 性 命 」 、 「 体 用 」 、 「 [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三种常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三种常
摘要: 释义 【三种常】 【出佛地论】 一本性常本性常者。即法身也。谓法身本性常住。无生无灭也。二不断常不断常者。即报身也。谓报身常依法身。无间断也。三相续常相续常者。即应身也。亦名变化身。谓应身于十方世界没巳。复现化无穷尽也。 参考 百度百科、雅虎百科、GG百科、114百科[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李道谦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李道谦
摘要: 简介 [金]道士。书林藻鉴云:世宗时人。工书,犹伟有法。密国公(完颜)璹(一一七二―一二三二)所撰金重阳王真人碑,为其所书。 著作 《弇州山人稿》 相关条目 李长 李安车 李八师[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李弘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李弘
摘要:简介 李弘[清]奉天(今辽宁 沈阳)人,一作三韩(今内蒙喀喇沁旗西南)人。世倬姪。 内容 亦能书、画,笔致颇似其叔。《读画辑略》[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李家道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李家道
摘要:李家道魏晋时的一个道派,活跃於江南一带。据《抱朴子?道意 》记载:吴大帝时, 蜀中李阿穴居不食,号称八百岁公,後不知所在。此後有一个叫李宽的人,到 了吴国而操蜀语,能祝水治病,病者多愈,於是远近都说李宽即李阿,共称他为李八百。自公卿以下都云集其门,後来者不能得常见,但拜其外门而退,避 役的吏民依宽为弟子的恒近千人。宽所奉的道室叫做「庐」,宽後得病,托 称入庐斋戒,遂死於庐中。信徒称其化形屍解,并非真死。李家道起源於四川,三国时在吴国广泛传播 。以祝水神符为人治病,与张陵天师道相类似,李家道比起早[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三种世间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三种世间
摘要:简介1【三种世间】 【出大智度论】 隔别名世。间差名间。谓十界假名五阴国土三种。一一差别不同。故名三种世间。(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五阴即众生身。以此身是色受想行识五阴所成故也。)一假名世间(亦名众生世间。)假名者。于十界名世间。(实法者。谓十界五阴皆实有也。假立名字者。谓十界名字。非实有也。既有十界五阴实法。谓十界名字。非实有也。既有十界五阴实法。即有十界众生假名。且如人界中各各有身。即各各有名字也。余界亦然。)二五阴世间(亦名五[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朝天宫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朝天宫
摘要: 区位简介上湖北 十堰的武当山 金顶的人,在走过黄龙洞后,将开始越攀越高的路程。虽然这段路林荫蔽日,景致奇特,仍不免让人感到登临的艰难。但也就在这时,人们会发现一片醒目的红墙碧瓦隐在树丛中,这就是建在武当神道上的朝天宫。 历史及景点概况传说,朝天宫是是天庭与人间的分界线,古时朝山进香的人走到这里,就认为是走进了天界,因此,他们都要在这里先礼拜后再继续登金顶。武当道教认为,这里是神仙云游观视人间的最低界线,也是凡人登临的最高境地。 朝天宫主殿内供奉玉皇、真[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三福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三福
摘要:三福 拼音: 解释: 1.佛教语。求生净土者应当修行的三种福业:世福?p戒福和行福。[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服气精义论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服气精义论
摘要:名称 服气精义论 相关信息《 服 气 精 义 论》 , 唐 司 马 承 祯 撰 。 一 卷 。 分 为 五 牙 论 、 服 气 论 、 导 引 论 、 符 水 论 、 服 药 论 、 慎 忌 论 、 五 脏 论 、 服 气 疗 病 论 、 病 候 论 九 篇 。 记 载 服 真 五 牙 法 、 太 清 行 气 符 、 服 六 戊 气 法 、 服 三 五 七 九 气 法 、 养 五 脏 五 行 气 法 等 静 功 功 法 , 在 保 持 身 体 姿 势 不 动 的 情 况 下 控 制 [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服气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服气
摘要:服气 拼音: 解释: 由衷地信服:两个人都很自负,互不~。[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晨钟暮鼓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晨钟暮鼓
摘要:词 目 晨钟暮鼓 发 音 chén zhōng mù gǔ 释 义 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 处 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示 例 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杳霭罗幡幢。(宋·欧阳修《庐山高》诗)[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三禅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三禅
摘要:三禅 拼音: 解释: 1.佛教谓色界之第三禅天。此天名定生喜乐地。[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易外别传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易外别传
摘要:名称 易外别传 相关信息易外别传《 易 外 别 传 》 , 元 俞 琰 述 。 一 卷 。 前 有 元 世 祖 至 元 二 十 一 年 ( 1 2 8 4 ) 序 。 全 书 阐 发 魏 伯 阳 《 参 同 契 》 之 学 , 描 述 先 天 图 环 中 之 秘 , 反 而 求 之 自 身 , 认 为 此 是 养 生 之 切 务 , 不 可 不 知 。 内 收 邵 康 节 「 心 为 太 极 图 」 , 朱 紫 阳 「 太 紫 虚 中 先 天 图 」 , 「 先 天 六 十 四 卦 [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无量劫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无量劫
摘要:无量劫 拼音: 解释: 1.佛教谓计数不尽的时节。佛经言天地从生成至毁灭为一劫。[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无上秘要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无上秘要
摘要:名称 无上秘要 相关资料无上秘要无 上 秘 要 , 道 教 类 书 。 北 周 武 帝 宇 文 邕 ( 5 6 1 - 5 7 8 在 位 ) 令 通 道 观 学 士 所 纂 。 《 旧 唐 书 · 经 籍 志 》 、 《 新 唐 书 · 艺 文 志 》 、 《 宋 史 · 艺 文 志 》 录 存 七 十 二 卷 , 今 《 正 统 道 藏 》 太 平 部 目 录 止 於 一 百 卷 , 但 缺 佚 一 至 二 、 十 至 十 四 、 三 十 六 、 五 十 八 至 六 十 四 等 [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方术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方术
摘要: 中国古代用自然的变异现象和阴阳五行之说来推测﹑解释人和国家的吉凶祸福﹑气数命运的医卜星相﹑遁甲﹑堪舆和神仙之术等的总称。 方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巫术。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知识所限﹐人们相信天主宰着一切人事﹐人间的统治者受命于天﹐把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风云雨雪﹑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等的变异﹐视为灾异和祥瑞的征兆。相传有“明堂羲和卜史”等官吏专门观天文﹑察时变﹑纪吉凶﹐用卜[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方仙道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方仙道
摘要:方仙道 正文 见道教。 配图 相关连接[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斗姆元君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斗姆元君
摘要:斗姆斗姆,又称“斗姥”。斗指北斗众星,姆即母也,斗姆即北斗众星之母。《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生心经》称斗姆尊号曰:“九灵杰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精祖母元精”,又曰:“中无梵炁斗母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后金真圣德无尊”,又化号:“大圆满月光王”;又曰:“东化慈救皇君天医大圣”。道教尊称为“圆明道母无尊”,简称“先天道姥”,谓之“象道之母”。斗姆是道教所尊奉的一位与众不同的神,在汉语里,“斗”的意思是北斗星,“姆”是母亲的意思,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诸多星星的母亲,所以她的地位很尊贵。  [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斋法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斋法
摘要:简介即修斋方法,道教修炼仪式。分斋法和斋醮。斋醮科仪(一)在中国的道教宫观里,道士们有时穿着金丝银线的道袍,手持各种的法器,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跳着一种有趣的舞蹈,这就是道教的斋醮科仪,也称“道场”、“法事”。 按照道教的解释,“斋”的意思是斋戒、洁净,就是在祭祀前,必须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以表示祈祷祭祀者的庄严和虔诚。“醮”的原意是祭祀,本来是中国古代礼仪后来被道教继承并发展。斋法与醮法来是不一样的,后来才相互融合,到公元7世纪以后,“斋醮”逐渐合称,流传到现在,成为道教科仪的代[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文火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文火
摘要: 医学术语 ①中药学名词。指熬药时的火小而缓。药物煎沸后,一般用慢火、微火煎煮。味厚滋补药宜文火久煎。 ②气功内丹术术语。指练功中用意轻柔缓行之谓。与武火相对而言。《金仙证论》:“微缓谓之文火。”《海琼传道集》以“专气致柔,含光默默,温温不绝,绵绵若存”为文火之要。《性命圭旨》:“得丹时藉文火养之。”此时须意随气转,微微观照。用文火温养,称为文烹。 气功术语 气功术语:是相对武火而言的火候,其重点在乎温养水活,意淡息微。《金仙证论·总说》:“……而呼吸乃采运元气之法则,逆吹微缓,[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三相续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三相续
摘要:简介【三相续】 【出楞严经】 一世界相续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故名世界。由众生于清净心体。一念不觉而起妄明。妄明既立。空昧相形。形则摇动。故有风轮执持世界。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此之世界。同诸众生业力。依空安立。而有成坏之劫。坏而复成。成而复坏。终始相续。无有断绝。故名世界相续。(空昧相形者。空即明也。昧即暗也。明暗互相形影。动摇不定。故有风轮生也。执持世界者。金水土三轮。皆为所载[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文昌帝君阴骘文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文昌帝君阴骘文
摘要:简介 《文昌帝君阴骘文》简称《阴骘文》。作者不详。成书年代也难下定论。清代朱珪校定的《阴骘文注》认为:“《阴骘文》有宋郊之事,当作于宋代。”清代还有些学者也持这种见解。现代日本学者酒井忠夫则以此书为明代末叶下层士人所作。一般认为作者是道士,书成于《太上感应篇》之后,至迟不会晚于元代。《阴骘文》有各种手抄本、刊刻本,清代道士将其收入《道藏辑要》星集,为一卷。另外《昭代丛书别集》有《阴骘文颂》一卷,《三益集》有《阴骘文像》四卷。 原文 &nb[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三相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三相
摘要: 【词语】 三相 【注音】 sān xiàng 【释义】 多相交流电系统的一种。有三相四线星形(y形)和三相三线三角形(△形)两种结线方式。在对称的三相系统中,三根相线上的交流电各电动势的频率和电压都相等,彼此相差120°相位。是发电、输电、供电的基本方式。[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文昌帝君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文昌帝君
摘要:简介文昌帝君文昌帝君的来历: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一说在北斗魁前,一说在北斗之左。六星各有星名,称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等。文昌封为帝君,并且又称梓潼帝君,当是元仁宗时之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梓潼神与文昌神合为一神。《明史》的《礼志》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后人为纪念张育,即于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雷[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文子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文子
摘要: 文子 《文子》为文子所著。文子,姓文,尊称子,其名字及籍贯已不可确考。《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文子》九篇,班固在其条文下只注明:“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没有名字籍贯。北魏李暹作《文子注》,传曰:“姓辛,葵丘■上人,号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录其遗言为十二篇。”宋人南谷子杜道坚《通玄真经缵义序》则据此得出结论:“文子,晋之公孙,姓辛氏,名钅开,字计然,文子某号,家睢葵丘,属宋地,一称宋钅开,师老子学,早闻大道,著书十有二篇,曰《文子》。”现在[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三皈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三皈
摘要:简介三皈是佛教用词,也称三皈依。皈是归向,依是依靠,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详细信息 皈依佛,就以佛为师。永不皈依天魔外道和种种神仙。因佛为大觉悟的人。其他天魔神仙,皆是外道,虽有神通,也不究竟。 皈依法,就以法为师,永不皈依外道典籍。法是佛说的道理,如三藏十二部经文,都是无上的宝典,决不像外道偏僻和不了义的书籍。 皈依僧就以僧为师,永不皈依外道邪众。僧是指出家受具足戒的清净福田僧,跟他学习佛法,可以离苦得乐。决不像外道邪众,专门骗人谋利。 受了三皈的好处是:皈依佛就不堕地狱。嗔恨为[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散仙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散仙
摘要:散仙散仙道家中术语,其所说散仙:为修真者修炼到渡劫期,渡劫不成功然而实力雄厚者变化成散仙。散仙实力不可忽视,有可以和正规仙人相抗衡的实力。不过,散仙每1000年就要经历一次天劫,一次比一次厉害,多数最后都是被天劫打得魂飞魄散。个人理解先说正仙:就是升仙后有仙职比如经常说的位列仙班,也就是有官位的仙,相当于人间的朝庭。散仙:就是相当有隐士之类的吧。请点击图片访问出处:http://www.86bus.cn/doc/ysa324d924e2d80df1b687cc063656f49d9e00fa0e[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 摄养枕中方
- 词条创建者:admin 创建时间:
- 标签:
摄养枕中方
摘要:名称 摄养枕中方 相关资料摄养枕中方《 摄 养 枕 中 方 》 , 唐 孙 思 邈 撰 。 道 教 养 生 书 。 一 卷 。 收 入 《 云 笈 七 签 》 卷 三 十 三 。 另 外 《 正 统 道 藏 》 洞 神 部 方 法 类 收 有 《 枕 中 记 》 一 卷 , 旧 题 晋 葛 洪 撰 , 实 际 上 系 孙 思 邈 《 枕 中方 》 , 并 误 抄 入 符 度 仁 所 纂 《 修 真 秘 录 》 的 一 些 内 容 。 二 书 内 容 基 本 相 同 , 惟 《 枕中 [阅读全文]
- 编辑:|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