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6957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1-05-01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明天
明天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鲁向东
鲁向东
张春江
张春江
王建宙
王建宙
王晓初
王晓初
黄章
黄章
叶兵
叶兵
邓元鋆
邓元鋆
万飙
万飙
田溯宁
田溯宁
李跃
李跃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邓元鋆先生于2004年5月加入诺基亚,现任诺基亚公司全球副总裁, 主要负责诺基亚在中国的手机业务,包括销售、市场及服务。在2004年,他成功地领导了诺基亚在中国四家合资公司的重组工作, 成立了中国移动通信行业最大的制造和出口企业: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05年,在他的领导下,诺基亚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目前,中国是诺基亚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市场在诺基亚全球战略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邓元鋆先生从事IT业务已有多年,在中国也有着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涉及市场销售、业务发展、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他曾在美国和亚太地区的几家著名公司担任高层职务。
    在最近的几年中, 邓元鋆先生曾荣获:
    2000年中国2000年IT十大精英;
    2002年度影响中国IT产业的十大人物;
    2003年度中小企业杰出贡献奖;
    2005年度中国消费电子十大年度人物。
    邓元鋆先生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 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同时还拥有加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
目录

辉煌战绩编辑本段回目录

  20多年来,从软件开发者到苹果公司,再到3COM公司,再到诺基亚,邓元鋆以10年一个跨越的速度,从计算机编程走到了全球最大手机厂商、转型为互联网服务的企业诺基亚中国区的核心。
人物性格
  在如此光辉的平台上,他仍旧低调而随和地与每一位认识他的人交流与沟通。业界的很多人,依旧清晰地记得他几年前牛仔装扮的演奏,那种张扬是平时难以见到的。
首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是做一个软件开发的工程师,因为他从小觉得自己的抱负、他的梦想就是影响世界、改变世界。
  那时候他觉得计算机会改变世界,所以他本科是学计算机的,计算机念完之后做软件开发,在开始的时候做的都是基于比较大型的电脑,后来就一直从大型电脑到小型的电脑,再到PC。他的事业从大电脑到PC到更小的手机。
  现在手机其实也是电脑了,但是它的影响力、计算的效果从大变小,越来越接近个人。事实上,越接近个人,它的影响力就越大。
IT行业的变化
  首先就是它的普及度,个人有电脑的在中国大陆非常少,现在拥有电脑的人非常多了,应用方面,以前的应用没有现在那么多,现在的应用就是无论你是在个人生活里面包括娱乐、学习等等,包括你在工作上面基本上所有的应用都非常丰富,这个方面来说更深地去影响人的生活。 所以电脑或者说计算机的发展从企业的应用到个人的应用,从一般比较专门的应用到普及的应用,所以这 个是对人的生活越来越影响。但是在中国,我觉得通信行业才是真真正正影响人们生活最大的,因为中国的地域比较广,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个名词叫数字鸿沟,有很多人由于他所在的地方没有电脑、没有一些工具可以跟世界上其它的人或者事物接触,所以很多时候封闭在自己的一个小环境里,所以它的竞争力、各方面的成长、发展方面机会比较少,但是有了通信这方面的发展,我觉得是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与事物的距离、人与知识的距离都拉近了,这个对于整个社会,我觉得影响是特别大的。
加入诺基亚
  其实我加入诺基亚,最近我跟同事分享,我们公司现在要转型,我五年多前参加诺基亚就是等待今天,因为我看到一个趋势,手机终端对于人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而且它越来越会变成一个智能化的工具。
  今天手机已经是一个多媒体电脑的终端,这样子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五年多前,我说那时候我参加诺基亚主要的手机行业应该是非常非常不错的。我做了那么多年IT,但是IT跟手机终端的融合应该是非常令人激奋的行业,所以我参加了诺基亚。诺基亚的理念终端从原来的听电话、发短信到今天,我们看到它已经变为一个多媒体的电脑终端,它的应用真是多元化的,跟电脑计算机的发展基本上是一样的,反倒它现在更有优势。
  现在的终端你拿出来可以打电话发短信之外,其实各种各样的应用都可以在那里提供。其实几年前,手机会代替MP3、代替数码照相机、代替摄录机等等,今天其实它都已经代替了,现在我们推出了八百万像素的拍照手机,MP3播放器绝对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功能,也可以摄像。好多好多的这些功能都是一个家庭里面以前要用很多种工具才能做得到,现在一个就可以了。
  那么另外最重要的一个发展就是互联网,移动互联会使将来代替在家里面的一个互联网的功能,一个人随时拿着一个终端,无论走到哪里,它要跟外面这个世界连接,经过互联网,它是随时随地经过终端是可以做到的,你不需要在网吧、不需要在家里或者在公司里面做这些事情,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做,这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功能。
  将来终端是每一个人不能缺少的,前一阵子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他觉得手机是一个人的器官,我觉得这个话说的是对的。一个人现在没有手机,他没办法正常去运作,因为你跟这个世界好像是已经断了连接。
  它所提供的功能是在娱乐、生活、工作甚至于学习等各方面都会有的,所以它这个发展确实是会绝对影响我们人的生活,把这个社会的整体完全有一个很大的改变,而且这个改变是从正面去改变的。诺基亚对于中国市场是非常重视,24年前1984年那时候我们就进入中国,那么进入中国我们要做的不但是在这里做销售,我们也参与整个社会的发展。
  比如说我们也做了大量的投资,建立工厂,建立合资企业,打造一个产业链。好像我们在2000年建了星网工业园区,我们招揽了20家全球性的供应商,供应诺基亚生产的供应商,在星网工业园区打造一个产业链,这些工厂包括诺基亚本身的工厂,在北京确实是制造了很多就业的机会,我们也成为全中国其中一个最大的出口企业。这些都是我们在投入中国这个市场的一些表现,我们在目前已经投入了43亿欧元的投资,出口也超过三百亿欧元。我们推动的这些就业机会有五万个,这些是我们作为中国一个良好的企业公民参与各方面的建设的情况。
  其实在中国这个市场上,我们有很多第一,好像中国的第一通GSM打的电话是我们手机实现的,是在1993年。中国第一个手机支持中文短信输入的,也是我们的手机。现在用短信的人是非常普遍的,假如你不能用短信,可以想像是怎么样的,这些都是第一。第一个推出彩铃的业务也是我们跟北京移动一起合作,有好多好多第一都是在中国,第一个照相机的手机等等。
  这些表明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我们一直都是在推出一些比较创新的比较第一的产品跟解决方案出来。
  未来我们觉得走向移动互联走向解决方案也会带给中国的消费者更多的应用、更多的价值,从而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达到了我们的目标。中国是诺基亚最大的市场,也是最重要的市场,我们对中国的承诺就是我们要做一个良好企业公民,为中国的消费者、为中国的社会尽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于环保手机
  无论是政府或者是企业都非常重视。我们觉得环保是我们做企业第一社会责任,第二,其实对整家公司整体的运作、包括我们的利润都会有正面的影响。因为我们在全球现在有13亿的用户,我们觉得现在我们的产品,我们在环保做一点点,假如说有十几亿的人去做,加起来效果就很大。所以诺基亚在去年被评为旗帜性最好的高科技公司,诺基亚全球排第一位。所以我们对环保、绿色方面是非常重视的。我们在绿色这方面,我们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到采购所有的原料、使用的服务、回收,我们一系列的产品周期,我们都把环保这个概念放在里面。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对环保这方面的贡献其实是有一定的规模。我们在北京亦庄的新馆工业园区,我们找了20家全球性的生产企业,我们共同打造了一个产业链,是一个工业园区,这样的话,整个生产的产业链让我们有很好的节能的经验。因为这方面我们可以省掉很多的运输,也可以省掉在操作上面很多能源的消耗,这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产业典范,所以诺基亚对环保、对旗帜性的社会、环境,我们把它放在我们每一个公司的房间里面。
联手移动
  “移动互联行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开放的生态环境,可以融入不同行业的创新想法。作为移动互联领域的领导 者,诺基亚希望通过打造‘互联应用 中国创造’的成长周期,推动国内移动互联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最终为中国人带来广泛的创新机会和满足本地需求的丰富解决方案。不仅如此,我们还在通过 诺基亚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网络,以及多达10亿的用户基础将‘中国创造’的价值传遍整个世界。”
3G业务
  目前,中国成为诺基亚全球最大的市场。3G元年,邓元鋆的目标是,完全支持三家运营商的各种标准,延续诺基亚在中国2G的领导地位,进而实现建立最大移动服务交付平台的理想。
市场运营理念以配合运营商为主导
  据Strategy Analytics称,第一季度全球手机销售量下降13%至2.45亿部,今年将是手机业自1980年以来年销售量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IDC数据也显示,今年手机出货量将下降15.8%。
  邓元鋆
  表面上看,这组数据仅仅是手机销售额的降低,而事实上,这是手机业发展模式面临危机的一个预警。单一的运营模式该如何改变?市场潜能该如何才能得到进一步挖掘?3G元年的到来,给彷徨中的手机业带来了一片曙光。
  在3G时代,运营商定制手机在全球都将成为最主要的模式,运营商也会大大加强对手机的掌控。早在上任之初,邓元鋆就表示,诺基亚中国的工作重点是加大移动终端普及,加快互联网步伐,并加强与运营商的合作。在三大运营商重组之后,诺基亚就马上成立了专门的销售团队。
  邓元鋆对中国3G市场信心满满,“我们全力与三家运营商合作,希望诺基亚在推广3G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配合运营商的各种活动,跟他们的整体计划,我觉得3G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
  金融风暴引发全球手机市场疲软,而诺基亚大中国区第二季度的业务表现稳健,不仅表明整体移动终端市场需求有触底反弹的迹象,更给邓元鋆打了一剂强心针。“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很多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会觉得没有必要去换机,假如我们真的能够提供很多新体验、新内容、新服务给消费者,他们就还会愿意购买。”
  按照思路,诺基亚将在2012年转型成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而3G时代的来临对诺基亚运营理念的转型提供了极好的契机。诺基亚结合自身的各种优势,势必能与运营商实现“强强联合”,最终实现完美蜕变。
战略适时调整发力TD和CDMA
  诺基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在全球手机市场份额达到38.6%。但据赛诺公司副总经理孙琦透露,今年1-7月国内3G手机销量为60万部,目前国内3G手机排名中,三星、LG分列前2位,诺基亚、摩托罗拉已经跌出前5名。为了在3G市场上继续保持优势,邓元鋆表示将加大对TD与CDMA两大标准的投入力度,这是顺应中国形势做出的必要调整,否则在大环境下,诺基亚还一意孤行将在竞争中被对手超越。
  邓元鋆同时也看到了诺基亚在3G市场的这个软肋。基于这些观察以及机会,诺基亚从年初开始制定新的战略,并创办了互联网服务的团队跟部门,在地图、音乐、讯息、游戏、应用商店五大方面注入更多的力量和专注。为了配合中国市场的战略,邓元鋆已陆续将公司大部分的资源从各个国家调到中国来,进行更多3G业务的本地开发和推广。
  针对日前中国移动推出的OMS平台并开始涉足WiMAX,诺基亚目前仍以CMDA为主流。但邓元鋆也表示,诺基亚年底会推出TD手机,明年、后年还将推出更多型号的TD手机。他还表明诺基亚在国内TD市场的决心:“诺基亚投入TD决心是非常明确的,而且我们的目标是在中国的TD终端市场,诺基亚要有一个领导地。”
  由此,邓元鋆在中国3G市场的“野心”可见一斑。
拓展思路以融合发展为目标
  在中国,移动互联是传统互联网用户数量的一半,它比传统的互联网发展更快。在未来,用移动终端上网的消费者会比在家庭上网的消费者多。邓元鋆现时工作的重点就是抓住市场的制高点,以融合终端为最终目标。
  诺基亚在中国是2G的领先者,诺基亚希望自己在3G领域同样能处于领先者的地位。邓元鋆说,“我们的目标是要让3G这个领域,也是诺基亚占有领导地位的领域。3G让消费者能够更快地、更适当地去尝试各种应用,也可以给他们带来生活各方面的一些改变。”
  此前,诺基亚和英特尔公司联合宣布长期合作;8月底,诺基亚推出了Booklet移动电脑——在国内,大家更习惯把这个产品称作上网本,这是诺基亚第一次推出这样的融合终端产品。研发出更加有超越性的产品,把强有力的计算能力加入到移动通信终端中,进一步丰富融合型的终端产品种类,这是邓元鋆的最终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3G让生活更丰富”的理想,诺基亚也才能利用3G带给消费者有更多元化、更丰富的服务。
  3G市场中的未知因素还有很多,在短期市场受到挑战、更长期的发展目标尚未明晰之前,邓元鋆和诺基亚都将接受更多的挑战,但他们对3G市场的信念,会让他们的3G之路走得更加坚定。
关于招聘
  希望能招聘到有能力、有创意的人。但是我本人更倾向于从他的价值观来看的。诺基亚公司的成功在于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价值观。我们在招聘的时候,我们需要经过一个比较严密的测试,这其中包括他的价值观、思维等等。我们是非常重视人的创意和激情,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团队精神,这些都体现我们公司理念与公司价值,这样我们希望找的人同样在这些地方有这样的信念。
工作态度
  他每年都会有不少时间与一线柜台销售员沟通交流,甚至直接向消费者推销诺基亚手机。与此同时,他体验到的是用户的需求和诉求,他最相信的就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工作领域
  邓元鋆先生从事IT业务已有多年,在中国也有着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涉及市场销售、业务发展、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他曾在美国和亚太地区的几家著名公司担任高层职务。
上网本市场
  诺基亚全球副总裁邓元鋆先生表示,“手机和IT的融合,各方面的应用,这是非常清晰的方向。作为移动领域的领导者,我们认为应该朝着IT的方向发展的更多。因为这方面计算的功能能够越来越强,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应用,更多的服务提供出来。”
  而诺基亚Booklet 3G是诺基亚第一款推出来的产品,表示诺基亚对走向移动互联的决心。同时也向消费者宣告,诺基亚的应用是主流的移动的应用,其实上网本与手机也是一个方向性的产品。邓元鋆先生也表示,诺基亚正在具体的筹划在中国应该怎样处理这个产品。
  邓元鋆
关于X系列的定位
  诺基亚全球副总裁邓元鋆先生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解释,“X系列确实是以音乐为主的系列,由于它本身的功能比较强,包含的诺基亚推出的各种的服务,包括Ovi商店、Ovi邮件等等,由于现在的平台本身是非常丰富的功能,除了音乐之外,也可以加上很多的各种服务。X系列通常我们都是在音乐方面比较重,在很多国家推出了音乐而来的服务,也会在X系列方面体现出来。”
博鳌亚洲论坛
  唱片商与互联网企业大打官司的新闻犹在眼前,而诺基亚8日宣布与合作伙伴携手各大唱片商,共同推出“乐随享”正版音乐免费下载服务。
  由于版权和收费问题,唱片商此前与互联网企业多有过招,官司不断。即使苹果iTunes音乐商店也收取正版费用,并进行DRM保护。
  据邓元鋆介绍,消费者通过8款诺基亚手机或者利用电脑登陆相关网站,即可下载和欣赏几十万首的正版音乐,并承诺一年之内免费并无限次下载。消费者还可在自己的多种设备之间自由分享,不会受到数字版权限制(DRM Free)。
  “在以前,很难想象唱片公司能够提供不包含DRM的音乐。从2000年开始,数字音乐的时代就已经到来,很不幸的是唱片公司和互联网没有达成协议,最后是‘双输’。”华动飞天董事长刘晓松在接受新浪财经独家专访时表示,“经过差不多有10年的努力,到今天我相信从唱片公司到互联网公司都能达成一种合作的模式。因为我们正在面对一个新的市场、一个新的机会,如果把握不好,市场就没有了。”
  邓元鋆称,诺基亚已在国外29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该类服务,但仅在中国市场取消了DRM保护,“我认为数字音乐进入到中国需要一些突破。目前中国是乐随享服务在全球首个取消DRM的市场。”
  通过乐随享音乐服务,消费者可免费获得正版音乐,音乐人也能真正获得应有的回报。“诺基亚现在在全球大概有超过13亿的手机用户,将来很多中国华语音乐创作人能够利用这个庞大的平台,把中国的音乐创作推到世界上去,国外音乐人同样可以在中国市场受益。”邓元鋆表示,对于诺基亚本身,“乐随享服务的推出也能够成为消费者愿意购买诺基亚产品的其中一个原因。”
成就
  除了超强的营销能力,他总是不失时机地发现着互联网机会,诺基亚转型成为互联网服务企业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心扉,热情地邀请伙伴们光顾并留下足迹。
  在经济危机阴霾尚未完全散去的2009年秋天,诺基亚已经准备好行囊,开始新的征程。而邓元鋆,驾驶员之一,跟着诺基亚全球浩浩荡荡的车队,驰骋在全球最大的3G和移动互联网市场上。
  他,20多年来经历了通信从PC到网络再到手持终端的演变,虽然终端越变越小,但威力却越来越大……他兴奋着这种变化,他说:这些都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小时候,他唯一的理想,就是做点变革性的事情,几十年来,他参与了三次大变革。

加盟AMD编辑本段回目录

    今日凌晨,CNET科技资讯网从消息人士处独家获悉,诺基亚全球副总裁邓元鋆已经从诺基亚离职,并加盟AMD,接替之前宣布年底离职的AMD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 对于邓元鋆此举,一位接近诺基亚的业内人士告诉CNET科技资讯网,“邓元鋆跳槽AMD,看中的是AMD在全球以及中国市场的发展空间。”
  AMD多年以来,一直在与英特尔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很像当年乐凯胶卷面对柯达的关系,但是很多人都忽视了,AMD虽然面对英特尔这样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但是,AMD一直以来在为PC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有了AMD的竞争,才使得电脑CPU价格不断降低,AMD对产业隐形的贡献远远大于了经济效益。
  这位业内人士认为,AMD在全球以及中国市场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新兴的移动互联网领域,还有很多与老对头英特尔分一杯羹的机会,这些都吸引了邓元鋆的加盟。
  这位人士提出,之前郭可尊在AMD表现出了很强的与合作伙伴沟通的能力,她成功将联想、方正等中国PC厂商拉进了AMD阵营。邓元鋆在诺基亚期间表现出了很出色的销售才能,在最近一年中,他在转任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期间,加强了在政府关系方面的能力。
  邓元鋆在诺基亚的任全球副总裁的几年时间里,完成了出口、投资、制造三大方向实现三个“50亿”的目标。
  加盟AMD,邓元鋆将直接向AMD总部汇报,他能够为中国市场调用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参与到中国区的决策。
  AMD全球CEO梅德克(Dirk Meyer)曾在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DEC)工作了将近十年。在此期间,邓元鋆在DEC亚太区PC部门出任市场及业务拓展总监,是DEC亚太区管理决策层的核心人物之一。
  “追随前老板,也是邓元鋆跳槽的原因之一。”这位业内人士说。

对话AMD大中华区总裁邓元鋆编辑本段回目录

AMD大中华区总裁邓元鋆
AMD大中华区总裁邓元鋆

  北京时间4月7日下午消息,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邓元鋆4月6日下午做客新浪访谈间,与赛迪网总裁李树翀、《IT经理世界》杂志社社长黎争一起聊PC行业的发展史及未来。

  邓元鋆表示,PC从一开始诞生,对人的生活改变很大,而这其中,“人机界面windows让一般人都能用电脑,不需要记各种很难记的指令,人跟电脑的交流,人能够怎么去用它,从而改变人的生活,这个过程里,人机界面是最重要的。”

  而对于PC发展的节点,李树翀认为,“有了windows以后,特别是进入后586时代以后,PC真的变得很简单、易操作,它真的可以走向千家万户。”

  黎争则认为,应用上的突破也是PC发展的大节点。

  对于这样的看法,邓元鋆强调了AMD推出的APU是行业的一大拐点,“把CPU跟GPU两个真正融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互相协同的计算,两个加起来互相加速,应用上就会非常非常流畅,APU是行业里面一个最大的突破,这30、40年最大的一个革命。”

  对于PC的未来,邓元鋆表示,“不管是移动互联的发展还是PC本身的发展,现在确实是到了一个融合应用的时代,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整体应用驱动技术创新的拐点。”

  黎争则表示,移动互联的发展是把在固定办公室做的工作转到移动互联上,移动互联本身创新的应用将对移动互联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能够支撑PC应用,同时还要面对很多新的应用。

  李树翀展望PC未来时表示,“未来需要移动,需要我们便携式产品的运算能力得到增强,加上结合我们现在的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技术,让我们能够享受到强大的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的智能的运算服务,这是未来的趋势。”

  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尹俊:各位亲爱的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浪科技面对面《总裁在线》。我们今天要和大家聊的话题是关于PC行业的30年以及PC业的未 来。给大家请来三位重量级的嘉宾和各位网友一起分享这个话题,马上介绍一下。第一位坐在我旁边这位,我们要欢迎的是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邓 元鋆邓先生,欢迎你。

  邓元鋆: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第二位坐在中间的是赛迪网的总裁李树翀,欢迎你。

  李树翀: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第三位是媒体的同业,也是领导,是《IT经理世界》杂志社社长黎争,黎先生,欢迎你。

  黎争: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真是一个高端对话,之前我们征集了网友在微博里想问三位老总的问题,其中有一位网友问的问题很有意思,不妨从他的问题开始。

  网友:我很感兴趣的是三位老总大致使用过多少台PC,不知道三位老总有没有思考过自己用过多少台,邓总用过多少?

  邓元鋆:我真的没法算出来,好几十台,因为现在我家里同时有5、6台电脑,我不知道一共有多少台。确实从非常大的电脑开始用起。那时在念书的时候,在学校用过大型电脑、中型电脑和PC。现在的手机其实也是电脑,里面都有芯片。所以,用了很多电脑。

  主持人:超过50台吗?

  邓元鋆:绝对超过。

  主持人:80台呢?

  邓元鋆:80台不知道,50台肯定有。

  主持人:李总用过多少?

  李树翀:我没有邓总资深,十几二十台肯定是有,很早接触电脑的时候并不是属于自己的电脑,在学校里有一些很原始的电脑,到现在工作以后也换了很多台电脑,十几二十台应该有。

  主持人:当时电脑是很珍贵的东西,一个学校就几台,大家都是共用的。

  李树翀:那时蛮奢侈。

  主持人:现在不是人手一台了。黎社长,您用过多少台?

  黎争: 也应该有几十台。

  主持人:我本以为传媒工作者应该会少一些。

  黎争:我们是最早一批放弃传统的笔改用电脑来写稿的人,我记得是93年,那时北京有一个换笔行动,开使用PC来写稿。

  主持人:您是最早的一批用户。我们设置的第一个问题,想请几位老总回顾一下自己用的第一台电脑,也是这么几十台当中第一台是什么样,可能问题的设计中已经发现,我们是想回顾一下发展,当然我们还是从第一台电脑开始聊起,邓总,您能想得起来吗?

  邓云鋆:我第一台真正自己用的电脑时候,是我在美国的时候,它也是一台图像显示能力非常强的电脑,那时还没有苹果的Macintosh,用过一 家自己内部做工程的电脑。也是一部视窗像windows的电脑。我印象特别深,它的字体可以随时变动,我第一次看到了一台电脑有着那么强大的字体功能,印 象非常深刻。

  主持人:那是很老,比苹果的Macintosh还老。

  邓元鋆:80年代。

  主持人:20多年,将近30年。

  李树翀:我用的电脑是在90年代,如果我没记错,好像叫中华学习机。我记不太清楚里面有什么功能,因为那时只能老师组织大家上课 用一下。用的功能只有打字,其它功能记忆不是很深,后来到大学,电脑还是奢侈品,买不起,只能宿舍的几个人凑一些钱攒一台电脑,那时已经进入了586后面 的时代,已经开始有windows,这时印象比较深刻。当然和现在的计算机比起来,显得那个有一点过于老土,而且功能差很多。

  主持人:那时随便一台电脑都能过万,而且当时的“万”和现在不一样。

  李树翀:大学时攒的电脑,那时主频是166的主频,2个G的硬盘,两条4M的内存,有一个4速的光驱,大概就是这样的配置,非常贵,是那种14寸的球面的CRT的显示器,价格比现在贵很多,当然性能跟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做任何比较了。

  主持人:当时绝对是奢侈品,一般的普通人家里是买不起的。黎总。

  黎争:用的第一台电脑应该是IBM小型机,只看得见终端,看不见主机,那时上学的时候学编程。当然如果说个人电脑第一台是486,那时486也很贵,但是当时体验很深是用486玩游戏体验非常好,我记得是93年486刚出来。

  主持人:通过比较,个人电脑产生后的30年,发展变化真是太大了,特别是邓总在电脑这个行业中20多年、30年一直从事在这个行业中,您可能对它的发展历程有更深刻的感受。您觉得这30年中有哪些科技的结点给您印象特别深刻的?

  邓元鋆:其实这30年,当然我今年才25岁(笑),我到了25岁年龄就没有再增长了。其实最重要,PC从一问世之后,对人们的生 活改变很大。一九八几年的时候,一家公司是把视窗人机界面推出来,后来苹果也开始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机界面越发重要。虽然PC在1981年推出时, 当时还只是使用DOS,那时的人机界面也非常差,都是只能打进去一些字。当人机界面windows推出之后,一般人都能够使用电脑,不需要记各种很难记的 指令,PC从此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这个过程里面人机界面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人机界面是最重要的节点。如果让另外两位领导选择很重要的科技节点,我不知道会选择什么。黎总您会选择什么?

  李树翀:Windows的出现,后半程应该是加速发展的十几年。PC的特点,PC应该叫个人电脑,但是在早些年的时候,由于价 格,由于专业化的要求非常高,PC没有完全发挥出它的作用,有了windows以后,特别是进入后586时代以后,PC真的变得很简单、易操作,它真的可 以走向千家万户,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后来进入到586以后,我们发现PC技术升级属于加速状态,刚开始是主频不断提高,后来主频基础上出现 64位,然后是双核,现在是多核,接下来可能有包括一些继续的集成化的趋势,所以这个可能成为大的趋势。

  主持人:一系列连贯的节点。

  黎争:刚才李总说他长到25岁就年龄就没有增长了,PC发展30年,我从接触PC到现在有20年。女朋友可能都换过,但是PC没 有换过,一直伴随到现在,越来越离不开。因为我们可能更多从应用角度接触PC,还是应用上的突破。比如我们最早在90年代,它可以帮我们进行很多工作的处 理,到现在可以进行很多娱乐的处理,进行更多付费应用的处理。由技术支撑的整个应用的突破交织在一块儿推动了PC产业快速的发展。

  主持人:应用方面的突破是黎社长的一个见解,不同的层面。邓总,还有一个问题要跟您探讨,20年前中国内地电脑的普及率是 0.7%,1000个人中间可能会有7台电脑这样一个数字,而现在在很多大中城市电脑成为每一个家庭都不只一台的东西,这是PC和芯片的发展所带来的,您 觉得科技创新这个层面怎么影响人们的生活?另外,哪些方面会影响或者带动处理器朝着未来的方向发展?

  邓元鋆:其实刚刚李总讲了,PC只是个人电脑,另外一位黎总讲的也非常好,应用才是重点。我在PC行业这么多年,刚刚我讲到人机 界面,主要是人跟电脑的这种交流是怎么样的。我们看到现在的潮流和应用,假如说你在家使用电脑,很多人都用它来看视频、看电影,听听音乐,玩玩游戏,上网 跟人交流、进社区、偷菜,但电脑里面实际上有些什么变化?

  我讲一个新的概念,我们叫APU,就是加速的处理器架构,这个有些什么不一样呢?因为现在大家都在说PC越来越快了,但是我们要看到背后的应用 是什么,无论是高清视频,还是3D的游戏,其实在CPU跟GPU几方面协同的功能才是重要,其实我们传统的看法,一般是一个CPU速度多快,其实在它里面 怎么去操作是不一样的,当CPU和GPU各自为政的时候,其它整体功能、效能不是那么好。

  AMD现在推出来一个APU,把CPU跟GPU两个真正融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互相协同的计算,什么应用需要GPU就用GPU来算,什么应用需 要用CPU就用CPU来算,两个加起来互相加速,应用上就会非常非常流畅,所以你看高清真的是高清,你看视频的时候没有干扰,玩3D游戏非常好,而且是多 种应用同时都在做的时候,效果很好。APU是行业里面一个最大的突破,这30至40年最大的一个革命。

  主持人:可能会带来一个新的拐点。

  邓元鋆:非常大的拐点。

  主持人:刚才我们用了10分钟时间跟大家回顾了CPU发展的历程,我们从最早的中华学习机一直说到最先进的GPU和CPU合在一 起,叫APU,发展历程真是太迅速了。回顾了30年发展回顾之后进入今天第二个探讨的点,就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真是太火了,同样还是要从三位老总的 日常生活谈起。三位老总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电子设备,这是肯定的,像我们用电子设备一般都进行哪方面的应用?又可能涉及到部分的隐私,咱们就说说大概, 比如工作、生活会用到哪些电子产品?

  邓云鋆:我主要使用两种电子产品,一种是手机,手机现在其实也是电脑,因为它里面也有芯片,基本上上网、使用邮件、玩游戏、听歌,都可以。

  主持人:我看到邓总的手机了。这是您的(手机)。

  邓元鋆:是。当然另外一个就是笔记本,笔记本也是把刚刚我讲的那些应用放在更比较适合人的方面,比如你看字大一点,打字快一点。 所以,上网、听歌、看视频、处理公司各种事务都可以。我们现在也是把APU放在里面,它可以看高清视频,玩3D游戏。与人随时随地连接,所以24小时都是 在线的。

  主持人:您手里的电脑已经是CPU和APU结合,已经做出产品拿出来了。

  邓元鋆:产品现在有许多款,而且在不断更新,所以这款革命性的产品现在已经出现在市场上,3月1号已在中国发布,而且在之前已经有很多厂商应用。我的生活离不开笔记本跟手机这两种产品。

  主持人:在这些日常的应用中您最看重的是它的哪个方面或者哪些方面?

  邓元鋆:其实在工作方面当然看重的是邮件,这是离不开的。个人方面我比较喜欢跟我的朋友联系。

  主持人:社交。

  邓元鋆:可能是在社区里跟很多人交流。

  主持人:主要是应酬还有e—mail两个应用。李总,您日常用的电子设备有哪些?您最看重的是哪些方面?

  李树翀:说到电子设备,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当中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电子产品,邓总讲到PC是一个概念,很多人把PC就简化成电脑的 概念,我们需要用它办公,需要用它进行娱乐,我们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电脑的影子,昨天我去买一个电压力锅,都是电脑版本,带电脑控制,我们家里的空调、 冰箱、洗衣机都是电脑控制,包括现在的汽车,因为我们现在提“两化融合”的概念,所有传统的一些产品都开始和信息化的产品结合,和电脑,当然我们不敢说它 一定叫PC,这个概念有问题,它和电脑计算的融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以,信息化的产品,电脑、PC这种产品正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

  消费者可以从应用的层面考虑,之前可能和PC不完全一样,之前用PC大家可能过分关注PC硬件的配置和性能。比如它的主频多高,有几个核、几级 缓存。但是作为消费者,随着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各个产品充斥着电子产品,大家可能更关心的是它的功能,或者它能够完成什么样的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是 大家最关心的。很多消费者开始不再关心我的手机里用的哪块芯片,用的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主频是多少,这个不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这是未来PC产品或者是电 脑产品发展的趋势,之前是技术主导,大家关心这个产品用的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工艺、什么样的主频,未来大家可能不会关心盒子里面的东西,而只关心它呈 现在消费者面前的东西。

 主持人:用着好就行,不管多大。

  李树翀:所以很多消费者,除了特别专业的消费者,很难有消费者说得出来我的手机里用的谁的芯片、谁的解决方案,很少有人说得出来。

  主持人:未来我用着好就行。

  李树翀:对,大家只要看用户体验更重要一些,可能由于跟互联网接触,现在讲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让大家随时随地可以在网上,这样PC、电脑产品的作用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

  主持人:李总更加看重的是体验,包括自己的体验和用户的体验。黎社长,您比较依赖的电子产品有哪几样,同时您最看重是它的哪几个方面。

  黎争:反过来讲,现在哪些东西还有不被电子产品所覆盖,是否能够逃离电子产品的陪伴,现在应该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实 际上电子产品是缺不了的东西。像我们尤其是做媒体,没有PC没法工作,我们所有的稿子、所有的编辑流程全部都是在PC上面的。包括刚才邓总也讲,我们做媒 体一定需要很好的广泛的联系,跟我的读者、采访对象,利用各种各样的社交手段来进行连接,这也是必然的,这也是必须的。

  我自己家里也有好多游戏机什么的,小孩玩,也有这样一些电子产品。当然手机在某种程度上现在是跟PC同等重要的东西。刚才邓总讲得非常好,它背 后不管是PC也好,手机也好,背后都是24小时在线,24小时无处不在的应用的连接。这种连接使你的工作生活和你整个互动社交圈子都能够互动起来。

  主持人:黎社长比较看重移动互联的功能,您的工作用的最多,移动互联好像是稍微工作跟它沾点边的人都离不开,甚至娱乐也离不开移 动互联,基本上科技频道做很多访谈,涉及“移动互联”的词汇越来越多。移动互联发展如此迅速,一方面它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另一方面也给厂商提出了 很多要求和挑战,给邓总提出了很多要求。我知道AMD是做硬件的,硬件厂商通过哪些技术创新能够满足移动互联层面的,像李总刚才说的那些用户体验方面的要 求,如何来满足,您如何来满足李总?

  邓元鋆:我非常赞同李总刚才讲的,其实用户根本不管背后的芯片是什么,主频是什么,他看重的是体验。在AMD公司,我们也是专注 于用户的体验,我们应该做什么才能让用户的体验更好。APU其实真正的发展就是看到未来,未来用户需要什么,希望体验什么。现在用户第一要快速。第二,需 要什么资料,把它很好的体现在人们的面前。我们除了看到这些之外,还看到未来无论是政府还是用户,看重的都是环保、低耗能。

  我们在设计芯片时,看到整个市场的未来发展是怎么样的,所以我们这个APU,第一是协同计算,然后互相加速,这样针对互联网的体验,它可以很快 就把一个非常复杂的、很多图形,甚至视频各方面的东西,很快的显现出来。这一点对用户来讲非常好。第二,它因为在设计上面把很多功能放在一个很小的芯片上 面,已经不需要几个芯片互相交流。所以,它的耗电量也非常低。这样用电低,环保、低碳这方面也兼顾到了。第三,现在用户的整个环境很复杂,我要听听音乐, 我要看一些新闻,可能我在背后还在做一些其它的处理。各方面的应用需要很大计算的能力。大的计算能力就要求我们把很高的性能放在很小的体积上面。

  所以,在这方面APU就是把GPU跟CPU计算的性能放在一个很小的地方,这样随时去到哪里都可以有很高端的应用,这些就是兼顾到未来用户整体 的体验。其实APU现在发布,我们也已经看到,比如说好像IE9、flash、暴风这些应用已经大量在提高用户的体验。但是现在才是一个开始,因为有这样 的设计、架构,我们更看到的是未来的应用,未来的应用在图形的处理、视频的处理和速度的协同计算,未来更多的应用出来,才能真正从更大程度会改变我们人的 生活。

  主持人:是不是未来GPU和CPU是融合的趋势。

  邓元鋆:没错。但是现在很多厂商都说我们要整合CPU跟GPU,但是我们要看到它是一个真正的融合或者是整合,我们APU是一个 真正的融合,一个芯片有两个协同的功能,它的显卡功能好像是一个独立显卡,甚至是高端显卡的功能,CPU也是非常高端的,这样加起来真的是融合。有些是把 CPU跟GPU放在一个地方,这不是真正的融合。

  主持人:我们现在已经聊到未来PC的方向。这里有一个网友看到直播之后有问题,要问一下邓总,他说我想知道APU能给中国市场和中国的PC厂商带来哪些创新的优势。

  邓元鋆:其实我刚刚大概讲了一下,在中国,我们的网友、用户其实需要的应用也是非常多元化的。但是我们看到,从入门级的PC到非 常高端的“超级电脑”,在APU的架构上面,我们可以兼顾到价格低廉的入门级PC,也可以看到真正的高清视频,玩3D游戏,进行各方面的应用。针对超级电 脑,现在的APU也已经可以兼顾到超级电脑这样一个级别。

  为什么?因为GPU本身的计算能力非常快、非常高,当我们更加看重GPU的角色,然后我们有CPU这样的协同计算,就能兼顾到超级电脑。整体来 讲,我们对中国市场,从入门级到超级电脑,都会有各种针对性的产品出来,这些应用也会不断涌现,这些应用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刚才李总也讲到,其实现在的电 脑已经不单纯在笔记本或者是PC上,而是存在于电视和各种家电上,而在这方面,APU也会进入到各种家电领域,会大大影响整个中国市场。

  主持人:接下来就要问问您的APU的两位用户或者是潜在用户。因为刚才两位其实也提了需求,移动互联和生活的智能化,提了这两方 面的需求。我们知道PC30年的发展中有很多产业的拐点,特别是刚才邓总说到APU也算是拐点之一。这种拐点,两位一方面从消费者的角度,一方面从IT、 PC这个行业工作者的角度来看,都是如何看待这些拐点的,黎社长先来说。

  黎争:移动互联的发展,包括应用的发展有几个趋势。第一,移动互联的发展是把在固定办公室做的工作转到移动互联上。第二,移动互联本身创新的应用,这样对移动互联本身这些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你既能够支撑传统的PC做的事情,同时还要面对很多新的应用。

  第二个特点,不管现在是PC还是移动互联,我们定发式的处理要求越来越多。邓总讲了,我们现在自己想一下上班的时候会开很多窗口,有的是互动的 窗口,有的是网页的窗口,有的可能是电子商务交易的窗口,有的可能是数据库等等互联窗口。这样要求设备计算功能的并发处理,而这些并发处理形式也不一样, 原来是网页,但是现在有流媒体,有3D,有网页,有数据等等,可能还有办公软件这些复杂的不同的表现形式,要同步去支撑这样并发的需求和并发不同的表现形 式,这样对整个计算的要求非常高。

  不管是移动互联的发展还是PC本身的发展,现在确实是到了一个融合应用的时代。这种融合应用就要求我们背后看不见的东西也能够支撑融合创新的要 求、融合应用的要求,让消费者在处理所有这些并发应用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能够体验到他想要的速度,能够体验到想要的质量,能够体验到他想要的快感,这样就 能很好推动产业的发展。如果说这是一个拐点,现在确实到了一个整体应用驱动技术创新的拐点。而这种拐点一定是混搭的,一定是跨界的融合创新。

  主持人:黎社长说的跟刚才李总说的有一点是相似的,消费者不看里头到底是什么样的技术或者说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样的东西,但是我注重我的体验,我注重它整体带给我的感受。像PC30年历程的发展,以及当中很多拐点,包括APU,您是怎么看待这个拐点的?

  李树翀:从产业来看,CPU加GPU肯定是未来发展绝对的趋势。其实它的影响非常深远,相对整个产业链形成一个非常重大的影响。 刚才主持人用拐点定义,我也不排斥。刚才邓总也介绍,首先从比较简单的概念来讲,什么是IC,IC就是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化。所以,追 求集成化一定是IC产品发展的永远的趋势。CPU加GPU就是很好的融合,未来可能包括一些芯片组可能都是走集成化的趋势。

  邓总介绍,第一是IC小,小了以后应用范围会广。还有就是小了以后会非常节能,符合目前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还有就是小了以后,对整个产业链产 生的影响在于比如说对下游的OEM厂商来讲,它的解决方案相对来讲简化了好多,不需要把很多芯片用一个解决方案来做。然后降低了成本,让消费者可以用更低 廉的价格享受很好的产品。大家讲PC和移动互联网,现在出现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慢慢要取代PC,我倒不这么看,不一定是谁会取代谁。

  黎总也在讲,其实融合是双向的,我们看到一些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开始部分的替代PC部分的功能,甚至冲击到这个市场,反过来我们也看到PC产品通 过它的简化也可以慢慢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融合。邓总讲CPU加GPU的产品,因为它很小型化,耗电量很低,我们刚才讲移动互联网,移动很重要,移动就要求一定要小型化,而且一定要节能。CPU加GPU的解决方案这种产品刚好适合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它的应用很广,不一定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PC,包括很 多产品,现在所有汽车里面的电子产品,据统计其实电子占整个汽车成本的比重已经超过30%,里面有非常强大的处理器。未来这些产品都可以用CPU加GPU 的技术实现。

  主持人:不光用在PC上。

  黎争:我补充一下,现在汽车的革新,70%来自于电子的革新。

  李树翀:对,因为发动机技术和变速箱的技术已经差不多了不起加个T加个什么,但是主要现在卖车基本的卖点都是在电子产品上。之前 我记得几年前有个ABS都要在后面打个LOGO,证明那个车很高端,现在哪个车没有ABS?现在有ABS、ESP、自动泊车,全都是自动化,靠电子产品实 现这个产业的革命和升级。CPU和GPU对整个产业链甚至更大的产业和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主持人:没想到邓总你们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这么巨大。接下来时间想请三位老总给我们预测一下,未来这种计算将会是什么样的?

  邓元鋆:未来由于CPU和GPU的融合,在用户跟PC本身的交流界面上可以做到更多的突破。而且PC会更加人性化,具备更高的智 能,PC针对用户的应用,很多都是很简单的。我们希望在未来能够做到,从小孩到老年人在用计算机的时候,可能以后不叫计算机,作为这样一种家庭的工具,它 其实是非常方便的,可能是在语音方面,可能是在一些动作方面,或者是眼神、表情方面,都因为处理器的高效能,处理技术的协同,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应用,并且 能被更加容易的应用。而且这些应用也非常广泛,并且因为先进的处理器技术,可以使得更多的3D、高清、和图形应用,变得分外简单,在很小的体积上都可以实 现,并且使用户随时随地实现相互连接。我在小的时候常常想念书那么辛苦,要是有一个东西放在我的脑子里面,我就不用学了,所有的东西就会相应的出现在脑子 里了。

  主持人:直接存储了。

  邓元鋆:就可以了,其实现在离那个时刻很近,因为处理器越来越小,这方面的工具也可以越来越小。你现在随时可以拿一个手机或者是 拿一个笔记本,你想要的信息都在里面,你不懂的随时可以有,你可以找朋友问,你可以在网上查询。未来它可以大大丰富你的智慧、知识和想要做的事情,在各方 面都可以帮助你。

  主持人:未来运算无所不在,这是邓总给我们的展望。

  李树翀:我同意邓总的说法,未来的运算可以基于网络云计算的智能应用。未来云计算肯定是发展的趋势,因为你想获得海量的资讯,用 云平台是比较实际的。邓总提到智能运算,当然现在比较火的是物联网的概念在里面。计算机的特点就是它的运算能力非常强,我们多少人加在一起也算不过一台计 算机。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它没有人智能判断的能力,它没有触觉,没有味觉,没有听觉。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包括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未来可能会有像邓总提的智能运算,当然里面需要传感器的技术,当然很核心还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处理功能。我可以搜集很多信息,我可以把很多图像搜集起来,但是能否对这个图像进行分析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处理器进行支撑。

  目前看来很多硬件产品,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硬件产品还有升级的必要,现在可能我们的手机很强大,我客观的说,如果从性能的角度比,手机和我们的 PC比起来,起码里面的硬件产品还远远谈不到强大。它要升级的空间很多,未来需要移动,需要我们便携式产品的运算能力得到增强,加上结合我们现在的云计算 和物联网的技术,让我们能够享受到强大的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的智能的运算服务,这是未来的趋势。

  主持人:黎社长,未来的计算是什么?

  黎争:未来的计算可能是看不见的计算。为什么这么讲?在消费者的体验来看,现在有时我们还能感受到计算机在计算,因为感受到它的 速度可能有点慢了,清晰度不够高了,反应速度比较滞后了。但是随着芯片功能融合能力越来越强大,有可能你就感受不到计算机在计算,感受不到这些电子设备在 计算,那时可能我们的计算能够发挥到一个非常好的状态。当然这要得益于类似于像CPU和GPU的融合所能够产生强大的计算功能,才能支撑这种看不见的计 算。

  主持人:就跟开汽车一样,不知道这个汽车一直在算,它有一套电子系统,其实已经无所不在了,这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网友:为什么AMD的Fusion APU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这个革命性在哪里?

  邓元鋆:第一,全球只有一家公司即是CPU技术的领先者,也是图形这方面的GPU技术的领先者。我们同时把这两个领先的技术放在 一起,而且是真正的融合,这个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革命。因为我们现在都看到未来的应用确实是需要两种处理器共同的去处理很多数据、很多应用计算,但是怎么能 做到真正的融合?其实刚刚讲到,CPU跟GPU整合已经是一个方向,但是你要把CPU、GPU实现真正融合,把中间组件也放在里面,这是一个很大的革命。

  其实AMD在过去很多年都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领先地位,实现了突破,2003年,AMD发布了首款支持64位计算的处理器,改变了IT产业的历 史。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多核的计算机,其实在2005年首款双核x86处理器,也是AMD推出的。在2006年我们收购了ATI,把GPU这项技术也融入其 中,第一次提出“Fusion”融聚理念。2009年,AMD推出首款支持DirectX11的GPU产品,引领新显示时代。到今天APU这个革命性产品 的发布,带领行业跨入加速计算的全新时代。其实真的看到创新是AMD的文化、是我们的理念。我们看到APU确实是从最大程度上把我们未来的应用变成可能, 真正做到了看不见的计算,因为只有真正的融合才能做到看不见的计算。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如果APU被广泛的采用,可能未来APU很普及的情况下,整个这个行业以及整个信息产业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邓元鋆:其实这个广泛的应用已经在进行当中,因为当我们在推出APU之后,现在基本上所有全球的OEM都对这个产品非常认同。在 笔记本方面,基本上各种品牌都在用APU。我们看到未来基于APU的产品也会不断推出,从入门级到非常高端的超级电脑都会使用APU,这种应用一定会实 现,并且会给用户带来非常好的体验,在高清视频、3D游戏、各方面的处理方面都会具备超强的能力。所以,老百姓从入门级PC到超级电脑,从云计算到移动互 联领域都会使用APU。

  主持人:两位用户,如果真正普及APU,会给两位的工作或者整个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两位能设想到吗?

  李树翀: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消费者比较简单,不要增加我的成本,让我能享受到更优质的产品,还是同样付出的代价,能够有更好的性能,能够满足在生活娱乐各方面的需要。

  产业角度来讲,下游OEM厂商可能有相关的考核,他们推出这款产品能够更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同时CPU加GPU的解决方案对OEM厂商来讲,整 个产品的设计周期和成本方面会有节约,能够设计出更节能、更小巧、更符合消费者应用的一些产品出来。所以,未来对大家生活的改变就是,可能这些超级的运算 渗透领域会更多。

  其实我个人倒觉得,在PC里面只是一个应用,未来在其他更广阔的领域也能够发挥更好的优势,因为PC本身已经蛮强大。但是如果我们让我们的移动 互联网终端,包括手机这些产品也变得这么强大,而且在不增加成本,不增加功耗,不牺牲待机时间的前提下能够做到,我觉得未来的手机真的可以完成电脑的一些 功能。

  主持人:未来我坐的这个沙发也在运算。

  李树翀:可以根据你的体重,根据你的体形调节舒适程度。

  主持人:这里面也有一个APU。

  黎争:从产业角度来说,能够带来产业竞争的均衡性。

  主持人:产业竞争的均衡性。

  黎争:对。第二,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应该是消费者体验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凸现。

  主持人:产业竞争的均衡性,太专业了,翻译一下。

  黎争:就是两家企业。产业只能够通过比较良性的竞争才能很好的去发展,才能够推动产业的革新。消费者体验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凸现,厂商不管是做什么样的产品和应用,如果置消费者的体验而不顾最终会失败,只有把消费者的体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才有可能在市场的竞争中取得领先。

  主持人:黎社长比较宏观,站在整个IT界来看。

  网友:我的第一台电脑是小学6年级买的大块头,第二台是大一买的笔记本,现在打算买一个平板电脑,我想问AMD什么时候能够推出专门为平板电脑设计的APU?

  邓元鋆:现在AMD确实往低耗能这方面继续发展,目前已经有两家OEM利用我们的芯片来做平板电脑,我们还会继续在这方面发展。今天还不能告诉大家具体时间,但我们一定会朝着这个方面不断发展。

  主持人:很期待。今天跟三位聊得非常开心,做客我们新浪的科技面对面总裁在线,跟大家分享了很多技术领域,带给大家很兴奋的一些东西。谢谢邓总、李总、黎社长,希望三位以后还有机会能够做客我们新浪的直播间,感谢收看我们的直播,再见!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tech.sina.com.cn/it/2011-04-07/15535378459.s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邓元鋆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