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7060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29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
问卷
问卷
易燃品防护原则
易燃品防护原则
平均收发货时间
平均收发货时间
农产品收购牌价
农产品收购牌价
农产品收购价格
农产品收购价格
个体工商户管理
个体工商户管理
单纯移动平均法
单纯移动平均法
农产品议购价格
农产品议购价格
低温冷藏防霉腐
低温冷藏防霉腐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农产品收购牌价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国家牌价是由国家各级有关部门制定和管理,买卖双方不能讨价还价,市价则由买卖双方商议确定或卖方自行确定,可以讨价还价。国家牌价属于平价,市价一般高于牌价,但供过于求时也可低于或等于牌价。国家公布牌价的目的,在于便利群众对价格进行监督,控制物价水平,更好地贯彻国家的价格政策。

目录

[显示全部]

定义编辑本段回目录

国家牌价(state-fixedprice),中国国营商业企业供销合作社用牌示方式公布的国家规定的价格。简称牌价。牌价的使用范围,只包括国家规定的农产品收购价格消费品批发和零售价格以及饮食服务业价格,一般不用于称呼工业品出厂价格。


由国家用牌市的方法公布的价格。简称牌价,市价的对称,又称平价。牌价由国家各级物价部门制定和管理,因而具有计划性、稳定性、统一性、指令性,未经批准,不得变动。国家牌价,按流通环节分:有收购价格、批发价格、调拨价格、供应价格、零售价格等。按商品、劳务类别分:有工业品价格农产品价格交通运输价格饮食业价格、各种劳务收费等。牌价与市价的区别不在于形式上是否挂牌或用标签公布,而在于价格确定的方式和价格水平。

物价调查统计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物价调查统计内容主要包括商品价格的调查统计,整理编算各种商品的差价资料,计算各种商品的比价资料,开展市场物价专题调查研究,编制各种物价指数。1956年6月前,物价调查统计由省商业厅及其所属专业公司负责,1956年7月1日移交省统计局负责。1958年1月,贯彻“全民办统计”方针,紧缩机构人员,物价调查统计工作由省计划委员会负责。1960年重归省统计局负责。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撤销机构下放人员,再度归并省计划经济委员会负责。1980年恢复由省统计局负责。1984年6月,组建福建省城市抽样调查队(1989年改名为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物价调查统计划归城调队负责。

1.物价指数编制范围与内容
为控制私商投机倒把,稳定社会,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1949年底,福建省人民政府在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南平建瓯6个重点城市开展批发物价调查与指数编制,1950年在各专区、市调查计算主要农产品平均价格。1953年底,省商业厅派员在福州试编零售物价指数。1955年,在福州试编职工生活费价格指数,开展工农业商品比价问题调查研究,搜集主要工农业产品价格,相继编制出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工农业商品价格类指数、总指数、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1956年,编制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增编职工主要消费品地区差价率指数,将工农业单项商品比价列入定期物价制度。1958年,继续开展零售物价统计指数和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以及农村集镇零售价格指数的编报。1959年,增加主要商品零售(农产品收购)混合平均价格调查、主要商品价格调整情况综合表以及工业品地区、农产品地区、批零、购销、季节差价的编制。60年代初,增加职工生活费价格指数,工业品购进价格指数,国营商业零售牌价指数,平价、高价、议价、市价总指数,小农具、日用小商品价格指数的编报。1961年,调查集市贸易价格指数、高价商品指数。1963年起,编制农村零售价格指数,同时国家为扶助生产,开展对私营商贩代替业务采取议价方式收购部分商品,相应地编制议价指数等。1964年,职工生活费指数与零售物价指数合编,在零售物价指数基础上增加服务项目,由城市编制,农村不编。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1966~1974年,物价统计制度中断。1975年,恢复零售物价总指数电讯季报,按1972年全国统一布置的14个主要商品类编报,为制订第5个五年计划及时提供基础资料。、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恢复物价统计年报工作。1980年恢复定期编报制度,开展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及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指数、国营商业零售商品牌价和服务项目指数、集市贸易价格指数、主要商品零售(收购)混合平均价格、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等13种定期编报制度。1981年,增加农民出售农产品价格总指数编报制度;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增设牌价、议价与牌价差、超购加价;恢复议价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以及鲜菜零售指数的单编制度。1984年,建立国营商业主要商品零售牌价调整情况和建筑业价格统计制度,停止议价指数单编制度。1987年,建立直接调查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编报制度,并在福州、厦门、泉州、三明市进行主要工业品价格指数试编报。1990年,增加编报城镇职工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1991年下半年,相继建立工业品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编报制度。1992年停编工农业产品综合比价指数。1993年,停编主要商品零售混合平均价格查报和单项比价制度。


1994年,消费价格指数商品类包括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和文化用品、居住、服务项目等8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既包括城乡居民从商店、工厂、集市所购买商品的价格,也包括城乡居民从餐饮行业购买商品的价格。改变过去长期来按吃、穿、用、住、烧的简单分类。、


同年起,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改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实行分编,集市贸易价格指数改称农贸市场农产品成交价格指数,物价指数编制范围、内容得到完善,包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贸市场农产品成交价格指数、城市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包括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1983年以前,物价指数汇总点变动较大。1983年,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市县普遍开展城乡人民生活调查,国家城调总队要求住户、物价调查资料配套,凡开展居民生活调查的市县都进行物价调查。至1987年止,全省已有17个调查市县既是零售物价指数调查点,也是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点。6个地级市为生产价格调查点。1989年底,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同时下达编制与经费,继续扩充22个县、2个市为省调查点,至此全省共建立41个市县调查点和9个地级市汇总点,调查点分布逐步配套完善。

2.物价指数价格资料
1956年前,计算物价指数的价格资料是由市场调查直接取得的。1956年起,国营商业价格资料改为向商业部门布置报表方式取得,集市贸易价格仍继续通过直接调查取得。1979年以后,市场出现多种经济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多种交易价格形式等新情况,由商业部门各专业公司提供价格资料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职工生活费价格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准确性、时效性的需要,通过直接调查收集价格资料势在必行。1982年下半年,在福州采取派人直接深入商店、农贸市场和单位食堂进行价格调查。1984年起扩大调查城市和调查商品项目。首先,在各市县对零售店、农贸市场和服务网点的基本情况、经营品种项目、零售额或营业额等情况进行摸底基础上,采取划类选样方法确定经营品种齐全、零售额大的中心市场和农贸市场为商品价格调查点。根据编制物价指数的统一目录,结合本省的实际,选择销售量较大、供应量比较稳定、价格变动趋势有代表性的商品规格品进行调查。对每一商品零售价格,每个中等市确定3~5个商店(或门市部)、3~5个农贸市场进行调查;小市县确定2~3个店(或门市部)、1~2个农贸市场进行调查。其次,对规格等级复杂多变的商品,适当多选几个店为辅助调查点。物价调查网点数量按中等城市选50~70个、小城市40~50个、县城25~35个调查商店(市场)为原则确定。1988年,全省汇编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的必报商品相应增至444种,包括消费品363种,农业生产资料52种,服务项目29种。全省41个市、县合计建立1240个商店(市场)商品零售价格与服务项目的固定调查网络。聘请兼职调查联络员1500多名,协助调查登记工作。

物价调查采取定点、定时、定员、定品种规格的直接调查方法,注重重点调查与一般调查相结合。区别不同商品固定调查日期,巡回登记商品价格,对价格变动频繁且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商品进行重点调查,至少每5天调查一次,一般性商品每月2~3次或按旬调查;价格较稳定的食、房租水电每月或季调查一次;鲜菜每月调查8次以上,餐饮业价格每周定时采价4次。

3.物价指数权数
1957年之前,福建省采用1952年固定权数。1958年,根据全省经济情况变化较大,增加些价值小、价格变动多、关系民生的小商品及农副产品中三类物资,调整类权数,进一步规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权数资料的搜集。各种物价指数的权数一般每年调整1次,鲜菜、鲜果权数每月调整1次,餐饮业商品价格指数的编制采用固定权数,每3年调整计算1次。

权数资料来源与计算。195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权数以城市职工家计调查消费构成确定。1956年改以商品零售额为主确定。1983年起,恢复以住户调查的居民实际消费构成为主计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类权数与大部分商品和项目的权数。在住户调查中不编码汇总计算的部分商品和服务项目,根据典型调查资料推算其权数。1994年,全省抽中的20个城市分别按各抽中市非农业居民相应的类商品及服务项目消费额(即非农业人口和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乘积)分别加权汇总计算;21个县城按简单平均计算。全省权数在11市6县计算基础上按城乡居民相应的类商品及服务项目消费额比重分别加权计算。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大类商品权数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权数依据商品流转统计中商品销售构成资料计算,零售物价指数具体商品权数根据典型调查推算。1994年后,权数分别由抽中的11个城市、6个县城计算,城市按各抽中市相应的类及商品零售额分别加权平均计算,农村按抽中县简单平均计算。在此基础上全省权数按城乡相应的类及商品零售额分别加权平均计算。农业生产资料商品的权数根据典型调查计算,由抽中的6个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相应的类及商品权数用简单平均计算。

4.物价指数的变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物价统计指标逐步健全配套。1981年,在继续加强职工生活费价格指数编制的同时,加强与农民生活有关的各种物价指数编制工作,增加农民用牌价、议价、超购加价出售和在集体市上出售农产品价格指数。1984年,增加编制农民生活费价格指数,恢复建立1964年停编的农村零售物价指数制度,续编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配套形成与人民生活有关的各种物价指数,比较充分地反映市场物价变动以及对城乡人民生活影响程度。1984年、1987年先后在部分市开展建筑业、工业品生产价格指数的试编,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提供参考数据。1991年下半年,正式建立工业品价格和建筑业产值价格、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调查统计制度。1981~1994年,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成熟、物价统计指标体系不断完善前提下,先后取消以农村零售物价指数为基础调整计算的“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以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计算的“农产品与工业品的综合比价指数”以及“农产品与工业品单项比价”。自取消各种形式价格后,原以各种形式价格计算“农副产品收购混合平均价格”、以国营商业价格计算的“零售混合平均价格”等的定期报表也相继取消。现行物价统计制度包括编制全省及分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县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城市农贸市场农产品成交价格指数、城市居民基本生活费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以及工业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9项制度。

5.物价指数编算方法
1954年前,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批发、零售物价指数,以类指数之和除其项数求得总指数。1954年起,全国统一物价统计方案,1957年采用综合法公式计算农产品采购价格指数,1958年采用固定消费数量的总值法计算零售物价总指数和职工生活费价格指数,1959年采用加权混合平均价格计算季节性蔬菜、水果等价格指数。60年代起,批发、零售物价指数改用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采用调和平均公式计算,工业品购进价格指数采用综合公式简捷法计算。经过30多年的实践总结,80年代各种物价指数的编算,基本仍以综合物价指数公式计算。1983年前,由于受人力、经费限制,物价指数汇总计算不具备采用包括牌价、议价和市价的综合平均价格直接计算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的条件,采用“指数体系”原理在牌价、议价、市价指数的基础上间接换算出包括这三种不同性质价格的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1983年起,调查三种不同性质价格的综合平均价格,直接计算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的条件初步具备,1985年起正式改用“价格法”汇总计算物价总指数。

1985年以后各种物价指数的编算:
全省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在各抽中市(县)单项服务项目或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基础上,根据抽中市(县)居民消费额或商品零售额资料分别确定每种商品市(县)间的比重,加权计算出市(县)单项商品价格指数,然后按加权算术平均公式分别汇总计算全省物价指数。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分别在全省城市和农村居民单项消费价格指数,或城市和农村单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基础上,根据城乡居民消费额或城乡商品零售额资料,确定每种商品城乡间比重,分别加权计算出全省单项商品的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然后按加权算术平均公式分别汇总计算。

城市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包括居民购买或获得的用于基本生活消费的日用生活消费品和主要服务项目。根据各种商品和服务项目在居民生活消费中的地位和作用,挑选群众经常购买且供应量充足的商品。全国统一分为吃、穿、用、烧、居住、服务项目等47类69种,作为计算指数的代表商品。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的平均消费数量系根据全国城市居民中等收入户每人每月生活消费水平及构成统一确定。对所选代表规格品调查其相应的平均价格,以住户居民购买各种商品的数量加权平均计算。

农贸市场农产品成交价格指数。1994年起,与集市贸易价格指数分编。主要调查粮食、油脂、鲜菜、干菜、肉禽蛋、水产品、鲜果、干果8大类60种商品,商品成交额资料取自各抽中城市工商局统计表。总指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年度价格指数以12个月指数简单平均计算。

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调查范围包括各种经济类型的工商企业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直接从农村农业生产单位、农民个人收购农产品的价格、数量和金额。调查县(市)各调查商品的平均收购价格系根据各抽中乡(镇)调查点相应的收购价格及其收购额或比重加权计算。全省各种调查商品的平均收购价格,根据调查县(市)相应的平均收购价格及其收购量或比重加权计算。收购价格指数根据各调查商品的平均收购价格指数和各种类调查商品的计算期收购额采用调和平均公式计算。

工业品价格指数。1995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统计的平均价格中均包括增值税。全省被抽中企业300多家,调查品种600多种。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调查品种130多种。工业品出厂价格调查的产品分类为:(1)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分为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2项;重工业分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和加工工业3项;(2)按部类分,生产资料分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和加工工业3项;生活资料分食品、衣着、一般日用品、耐用消费品4项;(3)按工业行业分,共3大类20项。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品种分类包括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其中:钢材)类、有色金属材料类、化工原料类、木材及纸浆类、建筑材料类、非金属矿类、农副产品类、纺织原料类9类11项。向代表企业搜集各种产品(规格品)的销售量、销售额、销售单价,以及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品种的实际购入量、金额与平均购进单价。工业品价格总指数、各行业的价格指数以及特定分组的价格指数,均为加权算术平均数。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所涉及的价格是构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实体的结算价格或实际购进价格。调查内容包括建筑施工企业产值,构成当年建筑工程实体的钢材、木材、水泥、油毡、玻璃、砖、瓦、灰、沙、石等主要建筑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和各种费用的收费标准。调查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和其他费用投资等三部分。先编制各部分投资的价格指数,然后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总指数。1995年,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调查制度取消主要标准设备、工器具购进价格调查表和主要设备工器具投资价格指数表,原则上以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中的机械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代替设备、工器具价格指数,增加其他费用投资价格指数调查项目。


 

问题与趋向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市场物价出现苗头性、趋向性和普遍性问题时,及时开展定期跟踪或不定期专题调查是物价统计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1957年4月,国家在福州、泉州、厦门、漳州、南平5市开展职工主要消费品地区差价调查,结合本省情况,在四类工资区长汀、福鼎,五类区福安,六类区南平,七类区福州、泉州、漳州,八类区厦门,统一进行20种商品等级规格牌号调查,整理计算研究1952~1956年每年12月及1957年4月职工主要消费品地区差价、差率变化以及地区差价变化对职工生活水平的影响。1958年下半年,增加价值小、价格变动多、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小商品”和农副产品中部分商品牌价、市价差距较大的“三类”物资进行专题调查。

1960年,为全面了解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品供应情况,以副食品、日用小百货的生产销售、调运、库存情况为重点,就商品价格构成以及是否合理、市场价格自发上涨与商品质价不符变相提价现象、主要工农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农产品地区差价、经营费用、利息、利润情况、主要副食品的价格变动和产供销情况、主要消费品价格调整变动后的连锁反应等,及时进行调查研究。1961年市场放开后,对国营与供销社、集市贸易、货栈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货币收支、国家财政收支增减、货币购买力与实际工资的变化影响进行调查。

80年代,先后开展商品一次性削价处理对国家商业零售牌价变动的影响程度调查、贵重耐用消费品的价格变动和市场需求情况变动调查、彩色电视机专营后按税后实际销售价格计算价格指数问题调查以及农资等专营商品的调查。

1992年11月,开展独特产品的出厂价格调查,分别在福州调查水产类头、厦门调查水产加工、漳州调查乌龙茶、安溪调查铁观音茶。1994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物价指数控制目标,福建省在41个物价调查城市与县城实行定期调查监审,对全国规定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及服务项目21个品种价格进行调查汇总,研究物价变动对各种职工户的影响,并提出调查分析报告。1994年,针对税制改革后实行增值税等,对价格的采集、确定以及运费结算滞后问题、税率不一问题、产品目录不满足需要和电力出厂价格计算等问题,深入工业企业进行调查,收集基础数据和基层看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统一方法规则,统一贯彻执行,保证资料的可比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数据实例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8年9月6日山西运城收购牌价


 山西运城皮棉收购价格 5.8元/市斤,皮棉出厂价格12000~12200元/吨,水分13左右,杂1.6~2.2,净重无票。
棉籽收购价格1.27元/市斤,棉籽出厂价格1.3元/市斤。籽棉水分16~17,超一个水分扣3分,实际水分25~26损耗4%~6%。
皮棉单价*Y% (1-Y%-4%)*棉籽单价=籽棉到厂价格。
多个衣分加0.0453元/市斤
衣分 到厂价格
31 2.6235 31.5 2.64615
32 2.6688 32.5 2.69145
33 2.7141 33.5 2.73675
34 2.7594 34.5 2.78205
35 2.8047 35.5 2.82735
36 2.85 36.5 2.87265
37 2.8953 37.5 2.91795
38 2.9406 38.5 2.96325
39 2.9859 39.5 3.00855
40 3.0312 40.5 3.05385
 

资料来源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农产品收购牌价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