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3261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01-25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李克强经济学
李克强经济学
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
自由竞争
自由竞争
春游经济
春游经济
婚姻经济学
婚姻经济学
裙摆经济学
裙摆经济学
牛肉饭经济学
牛肉饭经济学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股票过户
股票过户
上市品种
上市品种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经济学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经济学人》《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在全球发行。
《经济学人》网站:http://economist.com/

中文名称:经济学人
英文名称:The Economist
版本:2007年更新完毕
发行时间:2007年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资源格式:PDF
制作团队:
ECO PDF TEAM出品 制作人: David.Soros lanmaomao

目录

[显示全部]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的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经济学人》《经济学人》的发行人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是经济学人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而经济学人集团则是一家私人企业,一半的股份由私人股东控股,另一半则由《金融时报》拥有。在2002年,经济学人集团的营业额达到2.27亿英镑,赢利1500万英镑。其收入大约一半来自读者订阅,另一半则是广告收入。

《经济学人》以鲜明的观点,置疑的眼光,深度的调查分析,独立和全球化的视角,博得了全球超过100万读者的信任。其中大约一半的读者群在北美,20%在欧洲大陆,15%在英国,10%在亚洲。《经济学人》有意识地将自己看作是一份国际性杂志,因此报道不仅仅局限于或偏重于英国或欧洲,因此其80%以上的读者是在英国以外地区。

杂志最早于1843年9月由詹姆士·威尔逊创办,创办的目的是“参与一场推动前进的智慧与阻碍我们进步的胆怯无知之间的较量”,这句话被印在每一期《经济学人》杂志的目录页上。一直到今天,《经济学人》始终坚持着经济自由主义、政府不干涉主义、平等竞争主义,始终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时事,关注自由和个体的权利。

真正使《经济学人》发扬光大的是杂志的第三任主编、威尔逊的女婿沃尔特·白居特(1861-1877),他使杂志的触角向政治问题延伸。如今,《经济学人》的文章不仅涉及时事、商业、金融和经济,还涉及到科学,技术和艺术。无论主题是什么,经济学家的独立、坦率、简练和尊重事实的品质使其与众不同。

2006年3月,49岁的比尔·艾默特辞职,43岁的约翰·麦克列威特接过“方向盘”,任《经济学人》的第十六任主编。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的写作风格编辑本段回目录

《经济学人》中的大多数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即使光翻看杂志里的插图,也会发现,这是本带着英国式的幽默,但又处处用事实说话,比如曲线图,比如表格……严肃又不失诙谐的时事经济杂志。《经济学人》主要关注政治和商业方面的新闻,但是每期也有一两篇针对科技和艺术的报导,以及一些书评。除了常规的新闻之外,每两周《经济学人》还会就一个特定地区或领域进行深入报道。

《经济学人》的文章一般没有署名,而且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杂志的写作风格十分有特色,注重于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内告诉读者最多的信息。在杂志创刊之初,“经济主义”(economism)意思是经济保守主义,但是今天该杂志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政治上的立场都是倾向自由主义的,反对政府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过度的介入。不过当然不同的作者立场也会有所不同。《经济学人》的文章也以妙语闻名,几乎每一篇的口吻都带嘲讽与幽默。一些人甚至说,只要作者知道如何开玩笑,无论其政治立场,他的文章都可以在《经济学人》上发表。

《经济学人》刊题的白色字体和鲜红的底色,秉承了杂志创始人詹姆士·威尔逊一贯倡导的朴实无华的作风。《经济学人》中的文章干练、精简、诙谐,杂志中所有文章都不署名,主编认为,“写出来的文章,比出自谁的手笔更重要。”

《经济学人》读者定位为高收入、富有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的社会精英。杂志认为自己的读者都受过高等教育,因此对很多经济名词、专业术语,从不屑于做解释,比如“看不见的手”、“微经济理论”,有时候,大段地引用“法文”,使用拉丁语,也不翻译。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的立场编辑本段回目录

《经济学人》坚守超党派的立场,不怕得罪大人物,比如,近期出版的杂志中,封面标题是“托尼·布莱尔的末日”,“布什做对的唯一一件事”,用蒙着眼睛公鸡代表法国的将来……

《经济学人》一直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支持同性恋婚姻,支持合法的“卖淫”,支持土耳其加入欧盟,支持免费的教育,支持私营组织探测宇宙的计划,倡议美国加强对枪支的管理,反对死刑,反对一周工作35小时,反对英国规定工资的最低标准,反对任何场合条件下,对个体精神或者肉体上进行折磨……

《经济学人》又以发明巨无霸指数(Big Mac Index)而闻名,他们通过比较麦当劳在各国的快餐店销售巨无霸的价格来比较国与国之间的购买力平价。这个指数不仅有趣,而且被证明是十分准确的计算购买力平价的方法。 2006年5月,《经济学人》纪念巨无霸指数创立20年,并指出美国不少政客不时滥用巨无霸指数。

内容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经济学人》《经济学人》—“在文章中提出的任何争论和主张必须要经得起事实的考验”

The Economist字体和鲜红的底色,秉承了刊物创始人James Wilson一贯倡导的朴实无华的作风

1843年创刊于英国。是一份包含新闻、政治经济观点和深度分析的周刊。该杂志所有的文章都不署名,皆由集体创作。

《经济学人》在20世纪20年代发行量仅有3700份,直到1970还未能突破10万大关。如今,杂志分别在7个国家印刷,其发行量已超过70万,其中有4/5的发行是在英国本土以外,单独在美国的发行量占总量的1/3。

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人》始终恪守创始人James Wilson的办刊思想:“在文章中提出的任何争论和主张必须要经得起事实的考验”。

《经济学人》读者定位为高收入、富有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的社会精英,与此相适应,文章始终保持了一种独特的格调:不拘一格、叙述朴实、用词准确和忠于事实。

“经济学人”概念编辑本段回目录

这个问题常常引起一些误解。 或者说大家看到这个杂志名,就会自然的有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这里有两个问题我想给大家沟通一下。

一 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
首先,这是一本国际性的杂志。据我所知,许多重量级人物在看它。
其次,它是一本有趣的杂志。很多人一听到经济学这几个字就会退避三舍。其实,读读你就会发现,除了一些我们不熟悉的题材外,其中的大多数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

二我适不适合看它?。答案是当然适合。别的我不说了,单说许多教高级口译和高级阅读的老师的推荐。这上面的文章文笔犀利而不乏幽默,是阅读的很好的材料。恐怕其简捷,朴素的风格是别的任何一家英文主流所不能比拟的。只要你有4,000到20,000词汇,读起来都不会有太多的不适应感。

经济学人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经济学人于1843年在伦敦建刊,以独立和全球化的视角着称。说它是杂志,其实它是以报纸的身份注册的。经济学家每周四晚上在世界六个地方同步印刷,同时于当天晚些时候在网上更新最新一期的内容。经济学家是一本完全国际化期刊,其中80%的发行量来自英国之外。

自建刊以来,经济学家一直秉承其创建者James Wilson的办刊原则。在创刊计划书中James Wilson写到:“我们真诚的相信,自由贸易和自由交往在全世界传播文明和道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现有的媒介无法比拟的” 。但杂志的第三任主编Walter Bagehot(1861-77)才是使经济学家发扬光大的人。他使杂志的触角向政治问题延伸。现在,经济学家的文章不仅涉及时势,商业,金融和经济,还涉及到科学,技术和艺术。无论主题是什么,经济学家的独立,坦率,简练和尊重事实的品质任使其与众不同。

客观公正是经济学家杂志的的生命所在。公司的构成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获得杂志半数以上的持股权。经济学家的文章都为匿名写作,就象它的主编们认为的那样:写出了什么东东,比出自谁的手笔更重要。

《经济学人》简介——风格、信仰、历史及其他编辑本段回目录

本文译自"The Economist"网站上的"About our history"。文中谈到了《经济学人》的风格、信仰、历史等等,对了解这份著名刊物非常有帮助。

让人感到困惑的不仅仅是“经济学人”这个名字,这里也有其他一些常见的问题。

首先,为什么它自称为一份报纸?甚至早在1845年到1932年间,经济学人和Bankers' Gazette以及Railway Monitor合作的时候,它就已经自称为“一份政治性、自由并面向普通大众的报纸”了。

它现在依然这样做,是因为除了提供分析和观点之外,它也试图在每期报导里覆盖到当周的主要事件——政治和经济方面。它在每周四出版,同时在六个国家印刷,全世界绝大多数主要城市都能在周五或者稍晚一点的时间看到。

世界各地的读者得到的都是同样编辑的内容,不过广告是不同的。章节的次序,封面有时候也会不一样。但是文章是一样的,除了每周英国的读者还会得到几页专门报道英国新闻的文章以外。

为什么它是匿名的?很多人为经济学人撰稿,但是它是以一个统一的声音说话的。社论在每周全体编辑会议上被公开讨论,而且经常引起争执,在文章上记者们也经常帮忙,所以某些文章会被修改得很厉害。匿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一种信念,“认为写了什么比谁写了这个要更加重要”。比如Geoffrey Crowther,从1938年到1956年的编辑,说,匿名性可以让编辑保持“成为比他伟大的多的某些东西的奴仆而非主宰。如果你愿意,可以称之为祖先崇拜,但是这给了这份报纸在思考和原则方面惊人的气势。”

谁拥有经济学人?从1928年开始,半数的股份被Financial Times(金融时报),Pearson集团的一家子公司所拥有,另外一半股份在一群独立股东手上,包括许多公司的雇员。编辑的独立性由广泛的持股人背景所保证——他们任命了他,并且在没有他们同意的情况下,编辑不可能被解雇。

除了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之外,经济学人还信仰什么?“最根本的是,经济学人仍然偏爱于将自己视为附属物,而真正中心的是这份报纸的历史定位。”Crowther在1955年说了这话,现在仍然是正确的。经济学人将自己视为特权、浮夸和预言家的敌人。它支持过保守主义者,例如罗纳德·里根和玛格丽特·撒切尔。它支持过美国入侵越南。但是它也赞成哈罗德·威尔逊和比尔·克林顿,拥护一些自由主义的主张:从它早期的反对死刑,赞成刑法改革和非殖民化,以及最近的枪支管制和同性恋婚姻。

最后,经济学人信仰平实的语言。Walter Bagehot,我们19世纪最著名的编辑,努力“像日常谈话那样;用最直接和最生动的风格来写东西,就像人们用普通的语言交谈那样;要记住和使用口语化的语言。”这种风格一直保留到今天。

创办于1843年的经济学人,是为了参与当时最大的政治问题而建立的。直到两个世纪之后的今天,经济学人依然保持着当时创办者的信念。James Wilson,一个苏格兰小镇Hawick的制帽工人,信仰自由贸易、国际化和政府的最小程度干预,尤其是与市场相关的事情上。尽管刺激Wilson创办经济学人的贸易保护主义法令——《谷物法》在1846年被废除了,但是这份报纸继续了下去,从来没有放弃对它创办者的19世纪古典自由理念的信仰。

使用赋税和限制谷物进口的方式导致面包涨价、饥荒扩散的谷物法,对英国是不利的。自由贸易,在Wilson看来,对每个人都有好处。在他创办经济学人的计划书里,他写道:“如果我们看得更远些,就能看到我们的贸易,已经使得整个岛屿和大陆,拥有了通往文明的珍贵曙光;并且我们严肃的相信,自由贸易会比任何可见力量都要更快的推动整个世界的文明和道德规范的建立——对,并使奴隶制本身消亡”。

因此,Wilson的观点是道德的,甚至是教化的,但不是说教的。他相信“那个让我们坐在法庭里听命于自己感受的理由”。这个理由能够说服他,尤其是因为他确信,亚当·斯密是对的。通过那只“看不见的手”,市场可以让追求利润的个人(他就是其中之一)和社会受益。他自己是一个手工业者,特别希望影响 “商人”。于是,他坚持他报纸任何的争论和建议都应该服从于事实的检验。这是他为什么称之为The Economist的原因。

从才华来说,Wilson不是经济学人最伟大的主编。那项称号或许应该给他女婿,1861年至1877年间的第三任主编Walter Bagehot(发音为Bajut)。Bagehot是一个银行家,但是最为人知的是他的政治评论,尤其是他关于英国宪法的文章。他主张君主是宪法中“威严”部分的首领,“使人民感到兴奋和敬畏”;首相是“实干”部分的首领,“实际上操劳统治的人”。即使是在现在,其中的差别也经常难以划清。

是Bagehot将报纸的内容扩展到政治范畴。他也该对经济学人总是显现出的对美国的强烈兴趣负责。在Bagehot担任主编的时候,他主张“经济学人的目标是照亮它涉及范围之内的题材”,使得报纸的影响力大大增加。一位英国外务秘书,Granville爵士,说当他感觉有些不确定的时候,就想等着看看下一期经济学人说些什么。另一个稍晚一点的Bagehot的崇拜者,是Woodrow Wilson,1913年到1921年间的美国总统。

尽管如此,这份报纸还要再等几乎半个世纪才能迎来下一位非凡的主编。他在1922年以Walter Layton的形式到来。他的成就,用经济学人的历史学家Ruth Dudley Edwards的话说,是使得这份报纸“不仅在权力机构的办公室被阅读,还被在家里阅读”,即使有评论家说这“有点偏向了愚钝的一面”。这当然不是能被他的继任者,可能是自Bagehot以来经济学人最伟大的主编,Geoffrey Crowther所能瞄准的批评。Crowther的贡献在于开拓并改善了对国外的经济与事务的关注,尤其是美国事务。它的权威性从没有比那时更高过。

在早期的日子里,经济学人就关注外面的动态,为了寻找撰写的主题,也是为了发行量。早在19世纪40年代,它在欧洲大陆和美国就有了读者。到了1938年,它的半数销量来自海外,不过由于二战,这没能持续多久。Crowther进行了一项伟大的改革,在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开辟一个板块专门报道美国事务。“美国观察”(后在1997年该名为“United States”)的目标读者并不是美国人,而是那些Crowther认为想要对自己的新盟友了解更多的英国人。尽管如此,它还是慢慢吸引了一些美国的追随者,他们成为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美国发行量暴涨的基础。

从它自身的生存状态来看,经济学人已经满足于小规模的发行量。当Bagehot离开主编的位子的时候,发行量为3700份,而到了1920年,仅升高至6000份。二战以后,发行量急速增加,但是仅仅只有18000份的基础,而到了Crowther离开的时候它才稳定在55000份,直到1970年才达到十万份。今天的发行量是100万份,其中五分之四以上都是在英国以外的地方。美国的发行量占到了总发行量的一半以上。

近期的一个编辑,Rupert Pennant-Rea,曾经这样描述经济学人:“一份周五的报纸,拥有着收入高于平均水平,脑子好于平均水平,但时间少于平均水平的一群读者。他们可以拿他们的观点来测试我们。我们希望把关于世界的事情告诉给世界,引入观点和证据,来说服专家和接触外行。”有着这样的一群读者,以及这样的目标,经济学人毫无疑问会发现在英国提升销量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英国的日报开始刊载更多的解释、辩论和分析性文章,而这些正是原来周报的保留项目。经济学人幸存了下来,而且由于它基于世界范围内的视野和海外销售的良好,实际上它更繁荣了。

经济学人因为对商业和经济事务的报道而受益良多。Wilson相信即使是统计数字,也远不是枯燥无味的,而可以是“提供最深的以及经常是最令人兴奋的兴趣”。今天,很多读者,例如1974年至1982年间的西德总理Helmut Schmidt,都同意这一点。但是仍有读者购买经济学人只是为了其中的某一部分,所以近年来报纸增加了专门板块,用于报道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国际事务以及科学技术。它现在同样也覆盖了书籍和艺术,还引入了一个新的专栏,Buttonwood,用于报道金融市场。

经济学人上的文章都是不署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编辑独自工作的结果。最初的时候,文章主要是依靠国外商人的报道,在英国写成的。过了几年,兼职的特约记者可以把他们的报导通过海运或者空运寄过来,之后就是用电报。今天,如果加上世界范围内的兼职特约记者网络,一篇文章一般会有20人左右在海外协助完成。撰稿人从曾为苏联当过间谍的Kim Philby,到曾是本报首席记者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H.H. Asquith,曾担任过爱尔兰首相的Garret FitzGerald,以及在1948年到1955年间任意大利总统的Luigi Einaudi。还有更多显赫的名字在这个名单里,尽管如此,写作依然是匿名的;只有特殊的报道,以及关于各种问题或者国家的一年约发行20次的增刊,是署名的。

《经济学人》简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1843年8月1号刊




2010年1月16-22号刊


(跟“下一个达沃斯”类似,这同样不是一篇直接翻译原文的文章,成文期间学习参考了相关的书籍文章,也通过对《经济学人》现任主编、执行主编、其他工作人员、同行、读者的采访交流,有了这样的帮助,才有宝贵的收获。将来也许会有更多的分享。)


危机带来的好处之一是让人追问和反思。在这场全球的经济危机仍然尚未尘埃落定之时,那些能够帮助人追问和反思的组织正在继续成为萧条中的例外。 


在英语世界的媒体中,《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也译作《经济学家》)周刊——它自称为报纸——是平日就在帮助人们辨清世界方向的少数新闻杂志,到了危机的时刻,它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在《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这样的传统主流媒体继续缩减发行量以及广告额不断下跌的时候,《经济学家》却截然相反。从2008年1月到10月,它的零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以上,到2008年8月中旬,它的北美版广告页数增加了7.2%,访问其网站的人数在7月份达到350万人,比2007年同期多了45%,2009年以来的月访问人数超过了400万,而评估世界媒体和广告业的美国《广告时代》(Advertising Age)机构评选这份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周刊为2008年度最佳杂志。 


其实,距离华尔街危机的最终爆发还有10个多月的时候,《经济学人》就曾预测自己的读者很可能因为危机的加剧而变得越来越多。2007年12月,时任《经济学人》集团总裁的海伦·亚历山大(Helen Alexander)对《卫报》说:“还是回到我们如何理解世界这个基本点,这绝对是这个品牌的亮点:形成判断和拥有观点。是观点纸(viewspaper),不是新闻纸(newspaper)。” 


随便拿来一期《经济学人》跟同类的新闻和商业杂志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其他的媒体在相当程度上跟娱乐业没有太大的区别,差不多都以所谓名人的一举一动为焦点,只是名人所在的领域不尽相同,多是就人论人、就事论事,封面和内容自然也就多是各种名人的照片和故事,即使涉及观点,也多是这个名人说了什么那个名人发表了什么见解。 


在《经济学人》那里,名人、不出名的人、公司、国家、非政府组织和新近发生的事件被置于广阔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中,读者从中看到的是比较清晰的事态分析,是鲜明的立场,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如果考虑到这本杂志的使命,有这样的风格就不奇怪了,很难找到还有另外一本周刊在它每一期的首页印上这样的话:加入“一场严肃的竞赛:让奋力前行的智慧战胜阻碍我们进步的卑劣而心虚的愚昧。” 


不仅如此,自从1843年由一名苏格兰做帽子的商人詹姆斯·威尔逊(James Wilson)创立以来,《经济学人》一直实行文章匿名制度,除了专题和约稿之外,所有的文章都没有记者编辑的署名。在这里,人们会清楚地看到,这份在意识形态上以传播古典自由主义闻名的刊物跟个人主义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像他的前任们一样,《经济学人》现任主编约翰·米克尔斯维特(John Micklethwait)认为,这是品牌比个人才华更重要的办刊立场的体现,用他自己的话就是:“个人崇拜是危险的。” 


而他的副手,执行主编丹尼尔·富兰克林(Daniel Franklin)进一步解释这样的立场时说,他们注重的是有“好的人”,就是这些人要独立,不受各种势力的左右,对世界怀有好奇心,致力于寻求对世界的真正理解,而不是自己的名利,所以《经济学人》从来不去打造“明星记者”、“明星主笔”之类的光环,因为每一篇文章都“不是哪一个人的,而是反映了辩论的过程,不是哪一个记者个人的观点,有整个《经济学人》的力量在背后支撑。” 


对大部分同行来说,这个《经济学人》的力量恐怕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它不是在短时间内由某些精英竭力拼搏而获得的名声,而是经过漫长的年月不断长大的生命。 


漫长的长大


在它的早期,如果有人认为这本杂志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甚至不会存活多久,估计会有很多人认同。在《经济学人》纪念创刊30周年的时候,它的发行量才大约3000多本,而这本杂志自己对当时的记录是:“1876年,发行量达到3690份,之后逐渐下降,直到1881年。” 


早在1711年,当现代媒体的先驱约瑟夫·阿狄森(Joseph Addison)和理查德·斯蒂尔(Richard Steele)创办《旁观者》日报(The Spectator)的时候,那份读物的发行量最高时已经达到一万四千份,但《旁观者》日报却只维持了两年。如今在英国政界和思想界还很著名的《旁观者》周刊是在1828年创办的,而它的创建者是一直都没有多少名气的英国记者罗伯特·润特尔(Robert Stephen Rintoul)和他的那些更加不为公众所知的朋友们,这份刊物已经成为英语世界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杂志,刚好度过180年。 


与《旁观者》这样重点关注本国事务的媒体不同,《经济学人》从一开始就是超越一时一地的视角。它的创立者威尔逊在最初介绍《经济学家》的使命时就明确指出:“我们严肃地相信,自由贸易、自由交流会比任何其他可见的动因都更加促进文明和道德在全世界的扩展。” 


这个全世界当然包括威尔逊所在的国家,“如果我们在国内举目观看,”威尔逊在他那篇发刊词中继续写到,“我们看到的是愚昧、堕落、败坏、不信神,这些现象充斥的范围之广已经足以让任何一个文明国家丧失脸面了。”虽然身处被很多史书赞誉的工业革命的浪潮之中,《经济学人》创立者笔下的英国却可能更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在世界历史上更糟糕的社会。事后的历史表明,这份由英国人办的杂志并没有随着英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这样的眼界和使命感是《经济学人》不局限于就事论事就人论人的原因所在,威尔逊在1843年8月5日发表的声明值得在今天继续引述:“我们的眼光不仅仅在于议会中通过的各种法案的效力,甚至也不在于好善乐施者的努力,尽管值得称颂,我们关注的是如何治愈这个国家的大麻风病,我们主要关心的是民众状况的改善。” 


1938年,在创刊差不多100年之后,《经济学人》的发行量终于达到一万册,其中,海外的读者占了一半。又过了32年,到了1970年,突破了10万,1992年,达到50万,同年收购专门报道美国国会动态的《点名》(Roll Call)日报,到2002年,《点名》取代《华盛顿邮报》成为国会山最受欢迎的出版物,而这显然也为《经济学人》进入更多美国政治人士的视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今,无论是国会山还是白宫,官员的办公桌上可以见到《点名》和《经济学人》,而不一定有别的刊物。 


2005年,仅仅在1992年的13年后,《经济学人》的销量超过100万。第二年,专门观察媒体产业动向的英国杂志《推广》(Campaign)将年度世界最佳媒体的头衔颁给了《经济学人》,谷歌(Google)位列第二,评审团给出的理由是:“在数字媒体占统治地位的一年,《经济学人》却证明,富于洞见的时事评论加上敏锐的市场定位仍然能够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收益。” 


这里所谓“敏锐的市场定位”就是指《经济学人》对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不断拓展。目前,《经济学人》大部分的读者来自英国本土之外,它在美国最受欢迎,那里的发行量占据这份周刊全球总发行量——2007年超过130万,2009年达到140多万,前面提及的《旁观者》也在增长,但不足10万——的一半以上。 


在《经济学人》的执行主编富兰克林看来,是英语以及英语文化所重视的自由价值于1990年代以来在世界上更为广泛的传播,推动着《经济学人》获得了全球的知名度,它在美国的流行正是因为美国已经超过英国成为这种文化和价值最重要的承载者,《经济学人》所要做的不过是利用包括互联网这样的新技术推广它对这种文化和价值的阐释。 


而根据美国亚马逊公司(Amazon)旗下的Alexa网络浏览系统在2010年1月19日的统计,《经济学人》网站的访问者有将近40%来自美国,其次是中国(9.5%)、印度(8.0%)、杂志总部所在的英国(6.1%)、德国(3.4%)、加拿大(3.2%)、法国(2.7%)、日本(2.5%)。这显示《经济学人》正在亚洲的新兴社会中找到不断增多的爱好者,虽然比例还较小,但也许已经开始帮助这少部分中国、印度、日本的公民在各自的国家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时候增进对国际社会的理解。 


除了《经济学人》的使命和立场,它对分析工具的运用也值得人们学习。经常阅读《经济学人》,你会发现,它十分重视跟踪各种有关趋势和民意的调查统计,而这常常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弥补记者编辑和其他撰稿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眼界缺陷,因为在这样巨大和纷繁的世界中,个人所接触的世界样本都是很有限的,往往以偏概全,这方面的资源包括以反映政治和社会民情著名的盖洛普调查(Gallup Poll)和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以反映商业活动效果特别是公布电视节目收视率闻名的尼尔森市场调查(Nielsen Ratings),还有各种组织的统计报告。 


当然,《经济学人》毕竟也只是一家媒体,不足百人的采编团队远远不足以给读者解释清楚这世上的一切,按照它自己的原则,既然个人崇拜是危险的,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也不足以让人去崇拜。如果《经济学人》有些像给人提供坐标系帮助人反观地球的卫星地图(Google Earth),那这个地图更加展示了地球只不过是宇宙的一角,人就更不是什么中心了。 


而尽管《经济学人》在全球经济危机下继续成长,这并不等于它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比如,这个强大的品牌在2008年11月也加入裁员的行列,该集团北美分部的大约15个工作岗位被取消。 


虽然如此,《经济学人》仍不失为那些试图理解世界真相的组织和个人效法的榜样,毕竟,这样的组织和个人多了,个人崇拜就会不像现在那么多,人们对经济危机的到来会比现在更有准备,经济危机本身也许就不会如此严重,人的眼界会开阔得多,人的追求也不会像经济危机和历史上的种种危机所表现的那么低,在这世上,文明和道德很可能比如今扩展的要宽广、深沉和真切的多了。

杂志封面编辑本段回目录

《经济学人》

ECO论坛编辑本段回目录

ECO论坛是《经济学人》爱好者的家园,凝聚了世界各地的华人力量翻译每期《经济学人》的精彩文章。网站:http://www.ecocn.org/forum/

ECO论坛
ECO论坛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经济学人》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