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3262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24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地球细胞与宇宙天体系胞说》
《地球细胞与宇宙天体系胞说》
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太阳磁场望远镜
太阳磁场望远镜
暗条
暗条
比较光谱
比较光谱
光年
光年
北半球
北半球
本轮
本轮
盖天说
盖天说
对流层
对流层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红外天文学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图)世界最大红外天文望远镜投入使用
世界最大红外天文望远镜投入使用
红外天文学是用电磁波的红外波段研究天体的一门学科。整个红外波段,包括波长0.7~1,000微米(1毫米)的范围。通常分为两个区:0.7~25微米的近红外区和25~1,000微米的远红外区;也有人分为三个区:近红外区(0.7~3微米)、中红外区(3~30微米)和远红外区(30~1,000微米)。温度4,000K以下的天体,其主要辐射在红外区(如图)。红外探测是观测被宇宙尘埃掩蔽的天体的得力手段;红外波段有许多重要的分子谱线;许多河外天体在远红外区的辐射较强。红外天文学正在成为实测天文学的最重要领域之一。

目录

[显示全部]

简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罗斯用热电偶测量了月球的红外辐射
罗斯用热电偶测量了月球的红外辐射
1800年,英国著名天文学家F·W·赫歇耳在观测太阳时,用普通温度计首次发现红外辐射。1869年,罗斯用热电偶测量了月球的红外辐射。对行星和一些恒星进行红外测量,是美国天文学家柯布伦茨等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进行的。

但在六十年代以前的一个半世纪中,红外天文学进展缓慢,这主要因为当时缺乏有效的探测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红外技术发展很快,各类高灵敏度的红外探测器相继问世,气球、火箭以及人造卫星技术也为红外天文观测摆脱地球大气的限制提供了方便。

这些都为现代红外天文学的兴起打下了基础。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诺伊吉保尔等人用简易的红外望远镜发现了著名的红外星,从此揭开了现代红外天文学的新篇章。

探测技术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红外天文学
为了摆脱大气的这种影响,必须到高空和大气以外去进行中、远红外探测
在地面上进行红外天文观测,受地球大气的限制很大。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臭氧等分子,吸收了红外波段大部分的天体辐射,只有几个透明的大气窗口可供地面观测使用,在这些窗口中被指定的红外测光系统为J(1.2微米)、H(1.6微米)、K(2.2微米)、L(3.6微米)、M(5.0微米)、N(10.6微米)和Q(21微米)。如要在这些窗口以外的波段进行天体红外观测,就必须到高空和大气外进行。地球大气不但吸收天体的红外辐射,而且由于它具有一定的温度(约300K),其自身的热辐射对探测工作、特别是对波长大于 5微米的观测,会造成极强的背景噪声。为了摆脱大气的这种影响,必须到高空和大气以外去进行中、远红外探测。

由于可能收集到的一般天体的红外辐射较弱,所以必须精选探测能力很高的红外探测器。用得较多的探测器是液氮致冷(77K)的硫化铅光电导器件,液致冷(从4K到小于1K)的锗掺镓测辐射计。从最早F.W.赫歇耳用简易温度计测量太阳的红外辐射到,红外探测器经历了很长的改善过程。典型的地面望远镜在10微米波长观测红外源时,探测器上接收到的源信号是10-14瓦的量级,而探测器上得到的背景辐射却高达10-7瓦。强的背景噪声淹没了微弱的源信号,所以红外天文探测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抑制背景噪声。红外探测器采取致冷措施就是为了减少元件自身的噪声。从事波长大于5微米的探测,望远镜系统中的一些其他部件(有时连整个望远镜)必须进行致冷。致冷技术在红外天文探测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

在红外天文望远镜中,为了从观测的源信号加背景的总和中减去背景,设置了调制机构。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仪器探测弱源的能力。表给出一般天体红外辐射的微弱程度和典型的地面红外望远镜所能探测到的极限星等

成果 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F.W.赫歇耳在观测太阳时,用普通温度计首次发现红外辐射
F.W.赫歇耳在观测太阳时,用普通温度计首次发现红外辐射
首次红外巡天普查是美国用波长 2.2微米的地面红外望远镜进行的。对-33°~ 80°的巡天探测结果,发现亮于40央[1央=10-26瓦/(米2·赫)]的红外源约5,600个。虽然其中大多数可证认为光谱型在K5型以后的恒星(见恒星光谱分类),即大多数是晚型巨星,然而,约有50个红外源在0.8~2.2微米有约1,000K的色温度,并且大多数不与光学天体对应。这项工作已由诺伊吉保尔等人整理成专门的红外星表。

美国空军坎布里奇研究实验所1971年和1972年共7次用火箭在波长4微米、11微米和20微米进行巡天工作,探测范围约占79%的天空区域。在4微米测到2,507个红外源,在11微米测到1,441个红外源,在20微米测到873个红外源。有的红外源在不同波段都测到了,所以探测到的红外源共约3,200个。以后又进行了几次探测,测到一些新源。在小部分天区做过更长波段的巡天工作。

美国红外天文学家霍夫曼等人在1970~1971年用一个小气球上的望远镜,在波长100微米观测到了极限通量密度104央的近百个红外源,这些源基本上沿着银道面分布。至今探测到的红外源包括太阳系天体、恒星、电离氢区、分子云行星状星云、银核、星系类星体等。在红外波段也对微波背景辐射进行过探测。此外,高分辨率红外光谱已在行星和某些恒星方面做出成果,在红外波段发现了新的星际分子谱线。

仪器编辑本段回目录

改造现有的地面望远镜使之适于红外观测,以及建造新的专用红外望远镜的工作一直在进行。美、英、法、加拿大等国1979年已启用装在夏威夷的口径3.6米的红外望远镜,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建造了口径10米的红外望远镜。气球啥10米的红外望远镜。气球上的1米红外望远镜和飞机载运的91厘米的仪器都已建成投入使用,并获得许多重要成果。

卫星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日本首颗红外天文卫星
日本首颗红外天文卫星
观测红外辐射天体的天文卫星。这类天文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用红外望远镜对宇宙空间的红外辐射源包括太阳系天体、恒星电离氢区、分子云、行星状星云、银核、星系、类星体等进行普查,并在普查基础上绘制红外天体图和对选定的天区和红外辐射源进行专门的观测。红外天文卫星一般选用近圆形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上最主要的专用观测仪器是大型红外望远镜,此外还配备有电子计算机、磁带记录器、遥测遥控设备和向地球发回观测数据的通信天线和转发器。

1983年1月25日荷兰、美国和英国合作,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红外天文卫星(IRAS)。卫星重1076公斤,取900公里近圆形太阳同步轨道,倾角约99°,周期103分钟。卫星装有一台重810公斤的用液氦致冷的大型红外望远镜,焦距为5.5米,初级反射镜直径60厘米,焦面上共有62个红外探测器。卫星还装有低分辨率红外分光计、短波和长波光度计等。它于1983年11月10日因液氦致冷剂消耗殆尽而停止工作。10个月的观测结果发现:①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有 3个都绕太阳旋转的尘埃粒子环,它们可能是小行星之间相互碰撞或与彗星碰撞所形成的碎片;②在行星际空间有巨大的飘游的尘埃云;③第一次通过卫星发现5颗新彗星,并借助卫星观测估计出它们的轨道;④在宇宙空间许多地方正在形成新恒星;⑤数十万个以上新的红外辐射源。这些发现增进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并推动了红外天文学的发展。

相关学科编辑本段回目录

天文学、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X射线天文学、恒星天文学、空间天文学、天体物理学、恒星物理学、太阳物理学、行星物理学、天体力学、天体动力学、宇宙学、宇宙化学、大爆炸宇宙学、天体测量学、实用天文学、天体演化学、天文史学、考古天文学。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红外天文学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