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0516 次
  • 编辑次数: 3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2-07-31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符绩勋
符绩勋
吴家驎
吴家驎
羊东
羊东
陈宏
陈宏
王功权
王功权
周全
周全
阎焱
阎焱
阎炎
阎炎
《福布斯》2007年全球风险投资家TOP 100排行榜
《福布斯》2007年全球风险投资家TOP 100排行榜
尽职调查
尽职调查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阎炎 软银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总裁。软银亚洲(赛富)投资基金(SAIF)是一家拥有10.4亿美元创业投资基金,主要致力于投资亚太地区的电信业、传媒业以及IT高科技领域。
目录

[显示全部]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祖籍河北,1957年生于安徽。 1975年入安徽安庆潜山县插队三年。 1977年,阎焱考入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毕业后进了当时三机部下属的合肥的一家工厂。1984年,考入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攻读费孝通老先生的研究生。1986年,阎焱获得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奖学金,只身赴美。1990年底,圆满结束普林斯顿学业的阎焱进入了位于华盛顿的世界银行的大门,成了一名专事研究工作的经济学家。1992年底,加盟美国当时知名的“思想库”“HUDSON INSTITUTE”,成为该机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成员,研究美国对北亚和中国的外交政策。1994年底,加盟AIG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主管在东北亚及大中国地区的投资业务。2001年,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总裁及执行董事总经理。

生平编辑本段回目录

1978年至1982年就读南航飞机系飞机设计专业。

1982年至1984年间担任江淮航空仪表厂工程师。

1984年至1986年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1986年至1990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国际经济政治学博士博士学位。

1989年至1991年间,在世界银行的政策、计划、研究部从事中国企业和福利制度改革等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并曾在享有盛誉的美国华盛顿Hudson Institute 担任研究员,从事美国对中国、日本韩国的外交政策研究。

1991至1994年间,阎先生在Sprint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担任亚洲区策划及业务拓展董事。

1995年1月至2001年10月,阎先生任美国拥有27亿美元资产的AIG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主管在东北亚及大中国地区的投资业务。

2001年10月至今,阎先生任职于软银亚洲投资基金。阎先生曾获得多项荣誉,其中包括“2004年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2005年中国十佳创业投资人”。其所领导的赛富(SAIF)基金也被中国风险投资协会评选为“2004年度最佳创业投资机构”,“2005年最活跃创业投资基金”,“2005年最佳融资基金”。SAIF在盛大娱乐互动有限公司的投资于2003被评选为“年度最佳投资案例”,并于2004年被评选为“年度最佳退出案例”。2006年二月,SAIF更被世界著名的Private Equity International 评选为“2005年亚洲最佳投资基金”。2007年阎先生获得全国最佳风险投资人的称号,同时获得亚太风险投资领域内十项奖的其中六项。

投资偏好 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阎炎阎炎

拥有广大的消费者市场而又具有可扩展性服务的企业;消费电子行业;以芯片为代表的半导体业。

2005年来投资项目

银河网络电台(1000万美元) 2006-03 在线影音
58分类网(1000万美元) 2006-02 互联网
磊客网(1000万美元) 2005-12 互联网
再次投资世芯电子(330万美元) 2005-12 半导体芯片
投资士康(1000万美元) 2005-12 半导体芯片
再次投资移数通(750万美元) 2005-12 移动增值
浩天(1250万美元) 2005-11 移动增值
太合传媒(上千万美元) 2005-10 传媒娱乐
与GGV/Mobius/Bessemer共同投资博客网(900万美元) 2005-09 互联网
投资杰得微电子(1100万美元) 2005-09 半导体芯片
与凯雷投资顺驰(4500万美元) 2005-08 互联网
投资铭万(1000万美元) 2005-08 电子商务
欢乐传媒(2000万美元) 2005-07 娱乐传媒
橡果国际(3500万美元) 2005-01 电视购物
与华登投资青牛软件(3150万美元) 2005 通信软件
263集团(1400万美元) 2005 网络通信
投资ATA(1400万美元) 2005 考试服务软件

个人业绩编辑本段回目录

五七年出生的他,人生的阅历可谓丰富多彩,与大多数同时代人一样,有过知青下乡的经历,之后七七年高考,南京上本科后再去北大读社会学,而后再出国去普林斯顿读博士,这个过程可谓是顺中之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比较会考试。一考就考到世界银行做分析员去了,再之后就开始介入风险投资界,在这个业界,他绝对是长辈与老人了,十五年的风投经验在中国可谓无人出其右了。

关于做投资,他的业绩,就不用多说了。单看看软银从赛富的三期基金,我们就不难发现,退出业绩在全国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从盛大到完美,他的基金造就了很多中国式的创业名人?说到业绩,说到从盛大的16倍退出再到完美10个月80倍的回报,可以看到他那份自豪不言而喻。

在谈到项目时,他是一个很有激情的投资人,上来不谈事情,先谈经历,再谈模式,再谈关键点,没有流程,但作为懂行的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每一句话都是这十几年经验的积累”,如同一个高手,任何一个项目在他的眼中,他都只会找到个性化的问题所在,而很多不用担心的事情,他也是根本不会问的。读人看人的基本功出神入化。当然,阎先生也是商人,既然是商人,当然就得做生意有利润,所以谈到具体的条件,他已不再是讨价还价的范畴,而是早已站在创业者的立场上,站在能否将企业做成百年老店做成IPO后继续发展的角度去分析项目的融资要分几步怎么走。也就是说,他的投资理念在投资前就已站在被投企业角度去思考问题了。

如果将投资圈比喻成武林江湖,阎先生绝对是大家眼中的大侠级存在,做人做事大家风范,自然值得我们小辈学习。

成功经验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阎炎阎炎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风险投资无疑是在沙子里面找金子,这取决于风投家的个人实力。要做好这个伯乐,作为国内最成功的风险投资家,阎炎的经历能给立志成为风投人的创业者许多有益的启发。

总结阎炎的成功经验,可以寻找到一系列的关键词:早期投资、感觉、诚信、信心、胆量。这些关键词,犹如一把把旺火,锻炼出了阎炎这块好钢。

阎炎很少失手。原因之一是他与很多VC喜欢做项目早期投资不同,他主要投后期,80%以上是投资已经盈利的公司,只有10%投早期的。所以相对来讲,当他投盈利公司本身的时候,那些不太成功的都已经被淘汰掉了。

投资早期有许多不可控因素,这是阎炎一般不投资项目早期的一个原因,但也取决于基金的规模。假如基金规模比较大的话,比如有6亿多美元,那么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就会要求比较大,否则,一个项目投一两百万美元,要投三四百个项目,没办法去管理。从软银目前巨大的基金规模出发,他们要求每个项目投资也要有相应的规模,要求不少于1000万美元。而早期项目,资金需求大都不多,因而资金需求量较大的晚期项目就成了软银的首选。

但对于为什么软银的每次投资都精确无误,阎炎却说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他打了个比方:数学上的二元一次方程你可以解出来,有一个精确解,当方程加上一个平方关系以后,永远就没有确定解了。可是你投资的时候要考虑的变量是有几十个、上百个,所以你没有办法给出一个精确的数量性的回答。

很多东西是一种感觉,就跟艺术一样。你说你现在技术发达了,难道我写的诗就比李白好吗?

而感觉这种东西,又是与一个人的个性和经历有关的。基本上能这么说,经历越复杂,人生跌宕越多,做创投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当然必须有个性,其实成功更多是与个人的个性有关,而不是与他的知识水平有关。

曾经变换多重身份的生活履历对阎炎后来的成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尽管商学院可以教给学生很多理论和案例,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商学院毕业的学生都能成为好的投资家。很多好的知识,是很难从课堂上教出来的。做学问做到高端的时候,只能靠天分去悟。很多时候是凭感觉对一个项目进行判断,但是在这之前,要有很多理性的东西作基础,比如建立财务模型,每一个字、每一种假设都要通过验证。刚入行时,阎炎做得很累,那时计算机还没普及,他是拿张大纸趴在地上用大格子画模型,经过了很严格的训练,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也正是因为经过了这样的训练,看问题才会很准。

选择项目,阎炎凭借的是感觉,把握进入和退出时机,阎炎凭借的也是感觉。

风险投资人的目标很简单,在上市之前,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以风投的资金和市场声望帮助公司上市,但是公司上市之后,风投商能够发挥的作用就比较小,这时就是该考虑退出的时候了。

说到底,感觉还是建立在经历之上的,正所谓熟能生巧,做投资做多了,面对大项目就会凭直觉去判断,事实上,大项目存在的变数并不比小项目多甚至要远远少于小项目。这也是阎炎一直在强调做风投要靠感觉的原因。

软银基金每年都能收到来自中国最好高校——清华北大成百上千人的申请。风险投资业是高智商人的游戏,不是人人都可以玩的。中国作为制度化的风险投资还没有,所以很多人要先付学费,先烧钱,等钱烧完了就学会了。这是一个很专业的行业,一些好的投资,更要找一些专业人士来管理。

在考察申请者的时候,阎炎最看重HONEST(诚实)和DOWNTOEARTH(实事求是)。阎炎注重从细节观察人,一个人要想成功,不仅要看这个人具备的素质,还要看他的团队,需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基本上无论做什么事,学问也好,商业也好,投资金融也好,杰出的人都有很多共同特点:人品、诚实、讲信用,一定要有宽广的胸怀,没有这些做什么都很难成功。

就以盛大这个项目为例,阎炎最初是从他一个普林斯顿的同学那里得知的。在初步了解情况后,他觉得很不错。他看了盛大的财务状况,觉得很好,它的商业模式他也很喜欢,是有可扩充性的盈利模式。举例来说,钢铁生产线受很多因素的制约,产能扩张时边际产量非常低,而盛大的商业模式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它的边际可扩充性非常好。而软银恰好对网游这一块非常熟。在盛大之前,他们已经看过两家韩国的网络游戏公司。

当时很多人都问:盛大为什么值得投资,为它赚钱的唯一的游戏都不是它自己的,而是从别处租赁来的,它的什么业务值得你投?

阎炎就对他们说,我是投他的服务。盛大的服务和管理是非常出众的。比如说,陈天桥桌子上的计算机一打开,全中国的《传奇》服务器中哪一台有多少人在线上、在看,都知道了。他们的曲线波动做得非常细致,服务中心的管理很有效率,交接班都是军队化操作。

这就涉及投资人在考察企业管理者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了。阎炎认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管理者第一要非常诚实,这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第二要有PASSION(激情);第三要有韧劲;还有一个要有深度。中国现在很多人都是侃爷,喜欢忽悠,跟人家讲这个也知道,那个也知道,再多问几句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这种人很难做好一个企业。做企业、做商业其实是一个非常需要耐力的事情,要有毅力,要有韧性。

作为风险投资人,必须对自己决定要投资的企业充满信心。当然,这种信心不是凭空而来的。在最后决定投资盛大之前,针对盛大与某韩国公司的纠纷,软银请了美国、韩国的律师,作了很详尽的法律方面的尽职调查,认为某韩国公司违约在先,赢不了这一单官司,所以阎炎很有信心。

而当时盛大最大的困难不在于资金,软银投资时它手上有2亿多元现金。盛大寻求融资最主要是想为其在海外上市作准备。盛大上市之后,市值一度高居中国互联网企业之首,软银亚洲在市场行情高涨的时候逐渐退出,获利5?5亿美元。

投资行业比较确凿的一件事情是看投资有没有回报,能不能赚到钱,光说是没用的,这个行业特别实在。软银每次都能踩到互联网的热点,对此,阎炎依旧特别强调非人力因素——运气。你撒网,每个地方都撒一点,你看到成功的,没有看到失败的,怎么可能每项投资都这么好?实际上,一个成功的项目后面可能有90个失败的。盛大是阎炎的团队投的,雅虎和阿里巴巴是孙正义投的。孙正义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人,全世界亿万富翁中间,他也是最有胆量的人,从某种角度上讲他甚至比比尔·盖茨还要有胆量。

胆量是不是一个成功的风险投资家必须具备的?

答案是肯定的。其实一个有胆量的风险投资家失败的案例远比他成功的案例多。

此外,风险投资还是个注重个人综合能力的行业,要做一个好的职业投资者,要有管理经验,要能看出一个公司管理的毛病出在哪里。在此基础上,投资商还要把握亲和力,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既不能让人觉得你特别容易接近,又不能让人觉得高不可攀。这样才能站在一个最好的角度帮助创业者管理好公司。同时,这也是最不能作假的一个职业,投资商都是真金白银地投钱,一下子就几千万,而阎炎原来的基础设施投资,每单都是上亿美元,一旦出错就是血本无归。同时,有些行业,要看到投资的结果是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的,所以,作判断时往往带有非常强的主观性,比如对所投资企业的创始人、管理团队的人品、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主观的判断。

归根到底,VC也遵从着一个老理——实践出真知。感觉要靠在实践中寻找,诚信要在实践中检验,信心要在实践中培养,胆量要在实践中磨炼。

人物故事编辑本段回目录

安庆是有着丰厚历史积淀的古城,尤其是文化内涵深厚,从古至今文人辈出。可在近日公布的“2007年胡润百富榜”上,文墨之乡却走出了一位风险投资业的“大佬”,他就是毕业于安庆一中的阎炎。

考试迟到仍得满分

说起阎炎,担任他初中班主任的王用权老先生一脸笑容。“做阎炎的班主任那会儿,我才三十多岁,对他们这个班的孩子印象都很深,尤其是对阎安庆(阎炎原名)”,现年已69岁的王老师对记者说,对阎炎的深刻印象是在一次考试后形成的。当时阎炎读初三,一次英语考试前,他和几个男同学在走廊里闹着玩,全然没有注意到学校领导正打身边经过。“你们在干什么?”学校领导带着责备的语气问闹得正在兴头上的阎炎。随后,这位校领导便将阎炎带到办公室。而此时,英语考试的铃声已经响了。王老师回忆说,在考试开始半个小时之后,阎炎才回到考场。可让王老师至今仍觉得不解的是,那场考试阎炎却提前交卷,最后还得了满分。“平时没有发现他比别的同学更用功,可考试却难不倒他。”王老师说。

专业的排球扣球手

不管是在初中班主任老师还是在高中体育老师的口中,阎炎都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除了学习成绩优异外,作为一名普通学生,阎炎还在体育方面有专长。肖国泰老师是阎炎的高中体育老师,他觉得阎炎不仅是体育积极分子,在一些方面更是学生中的佼佼者。肖老师回忆说,当时,安庆一中在体育教育方面被定为排球重点学校,学校在学生中成立了男子队和女子队,而阎炎就是男子队中的主力扣球手。大约在1975年前后,包括阎炎在内的安庆一中男子排球队,代表安徽省基层队赶赴湖南常德,参加了全国排球比赛。此外,在当时所有教授的体育项目中,阎炎总是表现得十分活跃,更为肖老师称道的是,在体育训练的同时,他的学习一点也没有耽误。

多样经历打造成功条件

安庆一中周诗长校长说,阎炎和很多从该校走出去的优秀学子一样,身上有着一些特别的地方。而有着40多年教龄的王用权老师则对记者打了个比方:学知识和挖井有点相似,一开始开的口子越大,挖得就越深。学知识涉猎范围广,最后就能各科打通,受益良多。阎炎就是如此。王老师至今还记得,阎炎在读研究生前去他家里拜访时的情景。当时,阎炎既接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也接到了社科院的调令。可最后,他告诉王老师,他选择继续求学。王老师说,本科学理工科,继续求学又转文科,这样丰富的学习经历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人生也正是多了几道这样的精彩轨迹,才为以后的成功做好了积累。

软银赛富阎炎:强势投资人编辑本段回目录

 阎炎欣赏杰克·韦尔奇的睿智、坦率和勇气,当面对不赞成的看法时,他往往会直面反驳而不是口是心非地应付。

  作者:张晓洁

阎炎阎炎

  过去10年里,阎炎带领软银赛富成为亚洲回报最好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有媒体称他投资的成功率高达90%,而这些企业中还包括盛大、完美时空、橡果国际、环球雅思等知名企业。阎炎自己分析说,软银亚洲资金规模高达22亿美元,要求项目投资规模不少于1000万美元,多投资于晚期项目,并非有什么神奇秘诀。

  事实上,阎炎说自己很多的投资和退出都是靠感觉的。2003年,阎炎决定投资盛大公司的时候,创始人陈天桥已经四面楚歌,除了与 ACTOZ公司的纠纷,更多的游戏公司也在兴起,此前很多考察过盛大的VC都对盛大继续盈利能力存在怀疑。但是阎炎却非常相信自己的眼力,他不仅看好陈天桥,更认为盛大对游戏的运营经验和市场网络营销能力远远超过后来者。事实很快证明了阎炎的直觉,软银投入盛大4000万美元,仅两年就获得了5.5亿美元的回报。而让阎炎印象更深的是完美时空的池宇峰,本来在投资盛大之后,他就拒绝找上门来的游戏公司,尤其是还没有收入的公司,但池宇峰的坚持和团队的创业热情打动了他,在半个小时的交谈之后,他马上就决定投资了。这次投资成为了软银的又一次经典投资案例,投资仅10个月,完美时空就完成了上市,股价在上市的一个月内涨了80多倍。

  当然,没有人会把阎炎的成功简单地归结为幸运,事实上,阎炎是个工作狂,做事的目标性非常强,他曾表示要使自己成为每个目标项目领域的专家,不放过每个技术焦点问题。他每天看上千封邮件,每年看三四百个项目,参加会议论坛无数。他会反复审视投资的项目是否达到自己的要求,不管是行情火热的时候还是金融危机之时,投资赚钱始终要遵守基本原则,阎炎从不跟风打价格战或者犹豫观望。

  阎炎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创业者的人品,他会特别注意考察公司的创业团队,因为“投资即投人”,他也一直相信“财富多不多,和人品成正比”。他自身丰富的经历,让他成为一个好的伯乐,也直接保证了投资项目的成活。

  在很多人眼中,阎炎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一位曾经与阎炎进行过合作谈判的国企高层就描述他在“谈判时很强势”,还有人说“只有阎炎搞定别人,没有别人搞定他的时候”。阎炎觉得能够给对方留下自己强势的心理畏惧感对谈判很有用,而且投资公司之后的工作更需要重新划定股权结构,并且建立财务制度、用人制度、管理制度等公司制度,甚至要讨论公司的管理团队设置和发展战略等问题,这都需要一个强势的投资人来引导。

阎炎主要投资案例阎炎主要投资案例

  阎炎承认自己是一个相当自负的人,当然这是一个成功投资者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的个性。阎炎很欣赏杰克·韦尔奇的睿智、坦率和勇气,当他自己面对不赞成的看法时,往往会直面反驳而不是口是心非的应付。

  不过,了解阎炎的人会觉得他是个容易合作,甚至有些热心的人。当年投资盛大,陈天桥最需要的不是资金而是公司管理方面的帮助。因此,阎炎不仅帮助公司找到上市需要的财务、法律和投资银行的专业人士帮忙,还承担了大量繁杂的工作,当时软银的代表干脆就在盛大办公,一年多的时间里吃住都在盛大。但阎炎从来不会过多地干预创业公司的管理,只会为企业要求的“增值服务”有求必应。

  阎炎是个有野心的人,他曾经怀有的最大目标除了“赚钱”就是“改变这个社会”,现在看来风险投资正适合他,尤其是在今天日新月异的中国。

狂人阎炎:骄傲的资本编辑本段回目录

 阎炎更火了。

  只不过这一次,不仅仅是在创投界“火”,甚至是整个互联网圈,似乎是一夜之间,这位在创投界呼风唤雨的商界奇才成为人们眼中的恶霸。

  逼走创始人、资本集权、被合作伙伴吐糟以往“不光彩事件”……坏事总是一件接着一件。这个52岁的河北男人并没有慌张,也许是经历的事儿太多,也许是个性使然,他有条不紊地在微博上回应,接受媒体访问。最后,还在诸多压力下,面色不改地接管了“雷士照明”。

  许多人相信,这不会是“雷士照明”事件的最终结局,而对于阎炎来说,或许只是他漫长人生经里的一声叹息,在他过去的大半个人生中,有经历过比这更多更重的坎坷与挫折,而又是什么样的性格,使他不惧与合作伙伴撕破脸,使中国创投界诸多矛盾与争端从此曝光于台前,引起一场又一场的争辩与讨论。

  这样能动荡行业的事儿,并不是第一次在他身上发生。

  曾经的理想是做官 目的要改变社会

  阎焱是文革结束后第一批考试录取的大学生,上大学的时候,由于受中国传统“修齐治平”思想的熏陶,他的理想就是要做官。后来他考入北大读硕士,第二年就被选派到当时的国家体改委任兼职。后来到海外留学,毕业后被世界银行录用。在那里,阎炎感受到官僚机构的沉闷与低效,这让他十分压抑,所以就毅然放弃了丰厚优渥的年薪,离开了世界银行。

  他在后来的回忆中说道,“总体来讲,我这个人不适合做官。我觉得那是对我人性的压抑。准确地讲,我的目标是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社会。”从世界银行辞职两年后,阎焱原来的老板也离开了世行,创办了美国国际集团(AIG)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基金,邀请阎焱担任大中华区董事兼总经理。

  在AIG期间,阎焱负责在中国的投资,每年平均一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在两亿美元的规模。投资回报的高收入以及精神上带来的愉悦感受,让阎炎热切地爱上了这个职业。他觉得没有一项工作像投资这样适合自己,“我做了十年,没有一天是感到厌倦的。每天起来我都觉得是精神抖擞,觉得又是一个新的一天开始了,世界上哪有一个职业能 带来精神上的回报,收入又非常好。”

  2001年,阎焱已经是AIG最年轻的合伙人。当时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成立,在全球招聘总裁,要求是亚洲人、懂IT,有10亿美元以上基金管理经验。在通讯公司工作过的阎焱在七八十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于2001年10月上任。

  “财富多不多,和人品成正比”

  成为软银亚洲的掌门人对阎焱而言是在投资领域的一次攀升。而借由这次攀升,他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辉煌——投资盛大。盛大的14倍投资收益,使阎焱一炮而红,成为亚洲最炙手可热的投资人。

  在盛大身上,阎炎的团队花了将近20个月的时间和精力。当时的盛大已经四面楚歌,除了与 ACTOZ公司的纠纷,更多的游戏公司也在兴起,此前很多考察过盛大的VC都对盛大继续盈利能力存在怀疑,认为巨额资金恐难收回。但阎炎相信自己的眼力,他看好陈天桥,更认为盛大对游戏的运营经验和市场网络营销能力远远超过后来者。

  事实证明了阎炎的选择,软银投入盛大4000万美元,仅两年就获得了5.5亿美元的回报。而让阎炎印象更深的是完美时空的池宇峰,本来在投资盛大之后,阎炎就拒绝找上门来的游戏公司,尤其是还没有收入的公司,但池宇峰的坚持和团队的创业热情打动了他。在半个小时的交谈之后,他决定投资。10个月后,完美时空就完成了上市,股价在上市的一个月内涨了80多倍。这次投资也再次成为软银的又一个经典案例。

  阎炎曾说,在多年的投资经历中,他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创业者的人品,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他会特别注意考察公司的创业团队,因为他认为“投资即投人,财富多不多,和人品成正比。”

  强势阎炎不做打工者 分拆软银独立塞富基金

  盛大上市后,软银亚洲立刻成为亚洲历史上最成功的投资基金,而且成为自2001年以 来全世界投资回报最高的基金之一,一时间名声四起。但是,按照行业惯例,投资基金的投资回报是二八分成,即其中 20%归 GP(负责基金 管理的普通合伙人),而软银亚洲当时的GP是软银,以阎焱为首的管理团队只是软银的“打工者”,因此只能拿到很少的一部分利润,这让阎炎团队中的很多人都觉得心里不够甘心。

  事实上在别人眼中,阎炎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一位曾经与阎炎进行过合作谈判的国企高层就描述他在“谈判时很强势”。还有人说“只有阎炎搞定别人,没有别人搞定他的时候”。而阎炎自己则认为,谈判时能够给对方留下自己强势的心理畏惧感很有用处,而且投资公司之后的工作更需要重新划定股权结构,并且建立财务制度、用人制度、管理制度等公司制度,甚至要讨论公司的管理团队设置和发展战略等问题,这都需要一个强势的投资人来引导。

  2005年,在经过与软银的艰难谈判之后,阎焱带领着周志雄、羊东等人设立了第二只基金——赛富基金,阎焱出任公司首席合伙人,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GP。目前,赛富基金已成为以中国本土为主体进行独立运作的最大基金。而由阎焱主导的这次事件,更被业界称为“VC 独立运动”。阎炎也正式在中国的创投江湖中确立了自己的领袖位置。

  “雷士照明”事件缘起 涉及政策后果严重

  从北大毕业后,阎炎就留学海外,之后也在世界银行、AIG和软银等国际金融企业任职,受到的都是西方规范式经济管理。而吴长江敢拼敢赌,上市后在公司里愈加强势,经常一时兴起就“越了红线”,阎焱对于吴长江种种“非规范”行为很排斥,两个强势的人碰到一起常常产生分歧,火药味十足。

  而这场雷士照明的导火索,正是来源于吴长江的一件私事。据阎焱透露,5月23日他在香港接到吴长江的电话,告知中纪委要吴谈话,要求他协助调查在重庆南岸区的一些事情。“当时他说他要在香港躲躲,暂时不回去。我们一点不知道事情到底怎么回事,律师称这是会影响股票价格的重大敏感信息,必须尽快通知会联交所并披露。”

  阎炎称,因为吴长江牵扯到重庆方面南岸区的政策性问题,他才召集董事会紧急商讨,要求他辞去雷士照明的全部职务,不再具备董事和高管的法律责任能力。为什么阎焱对这件事会如此紧张?据阎炎称,在AIG期间曾遭遇过类似的事,AIG与加拿大贝尔一起第一批投资联通,两年后被政府叫出。他还记得当时投资了四川一条路叫成绵高速路,公路公司的董事长是由四川省公路厅厅长兼任的,后来也因为此事被判处死刑。

  “最大的风险不是被分一杯羹,而是政策方面的。”阎焱表示自己是因为看到了政策性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才果断让吴长江暂时先离开雷士照明,避免因为他的私人问题,影响到雷士照明整个公司的未来发展。

  事件后续:表现淡漠 要罢工请随便

  2012年的7月9日 阎焱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对吴长江的回归“约法三章”:第一,吴必须向董事会和股东解释清楚被调查事件;第二,吴须处理好所有违规交易;第三必须严格遵守董事会决议。

  三天后,力挺前董事长吴长江的雷士员工、经销商及供应商,与投资方赛富阎焱及施耐德于召开内部会议。员工和经销商方面提出的要求包括:第一,改组董事会,不能让外行领导内行,赛富阎焱不能干涉公司经营管理;第二,争取更多员工期权;第三,要让吴长江尽快回到雷士工作;第四,让施耐德退出雷士;第五,选出两位经销商代表进入董事会。

  同日,吴长江返回重庆并发布微博回应,称绝不接受阎焱的“三点条件”。7月13日,因沟通未果,雷士照明员工和经销商开始全面停工停止进货,同日,雷士照明股票于香港联交所停牌。第二日,雷士照明风波三方召开面对面的沟通会议,无果。

  阎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吴长江已答应三个条件,很快就会回归雷士照明董事会。对当前关注的施耐德退出问题,阎炎称从来不会退出,“施耐德有股权,怎么会退出?”而针对于雷士工厂是否恢复生产,阎炎表现的比较淡漠。“who care!I don't care。该开就开,到时候就开呗!不开就开,要罢工他们就罢呗!那还能怎么着。”(薛莉)

风暴之外的阎焱编辑本段回目录

风暴之外的阎焱

雷士照明[1.41 0.00%]之争,让投资人阎焱从幕后走上了前台,这位有着“中国VC教父”之称的投资人从事风险投资业19年了。此前,他的职业是飞机设计工程师、社会学学者、世界银行研究员,此外他还是研究外交政策的博士

持续了一段时间的雷士照明与软银赛富之间的纷争,使得创始人吴长江与投资人阎焱之间的矛盾昭示于众。吴长江离职背后的因素错综复杂,阎焱坚守了华尔街冷酷无情的规则,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的加入让这场公司控制权之争多了更多话题。

这是一个创始人与投资人之间的恩怨故事,但故事并不止于此,民族企业概念被提出、经销商逼宫、员工罢工等诸多因素混杂在一起的时候,事情更为扑朔迷离。

这场争斗也让投资人阎焱从幕后走向前台。在中国风投界,软银赛富的首席合伙人阎焱有着独一无二的轮廓。

2011年岁末,CCTV年度人物揭晓,获得提名奖的是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关建中。2011年,大公国际作为国内的评级机构,因下调美国评级、给铁道部和城投债高信用评级引起了广泛争议。

评选结果刚刚揭晓,阎焱在转发一条相关微博时评论说:“我是评委,但我今年没有投票而且以后也不会了,因为我觉得再投票我自己就成为笑话了!”对此,易凯资本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冉,以及鼎晖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及创始人之一的王功权都在微博中力挺阎焱,称其退出评选的行为是坚守良知的表现。

《福布斯》2012年全球最佳投资人榜单上,阎焱名列27位,而在《福布斯》2008年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中,阎焱居首。日本首富孙正义和亚洲首富李嘉诚,都是阎焱的朋友兼商业伙伴。

阎焱非常低调,甚少在媒体上抛头露面,但他的一些言论被媒体广泛引用。去年,他在微博上就某视频网站创始人在上市不久后抛售股票一事发表观点,“创始人套现是投资之大忌,更不用说如此之大。此股应避之!”

他极不喜欢媒体采访,尤其是纸媒。他坦陈:“不专业,事先不做功课,接受采访跟去学校上课差不多。”与阎焱共事过的人点评他是一个很“强势”的人,一位与其谈判过的国企高层描述他“谈判时很强势”,还有人说“只有阎焱搞定别人,没有别人搞定他的时候”。一位朋友眼中的阎焱,则是“够贪婪,够冷酷”。

曾经的投资界大佬,现已退隐江湖的王功权评价:“在中国投资界,阎焱是我最敬佩的重量级投资家之一。我敬佩他不仅仅是因为他高超的专业能力、骄人的成功业绩,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有谦虚的为人态度、深刻的思想水平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商界江湖上的领袖心怀。”

今年是阎焱从事风险投资业的第19个年头。此前,他的职业是飞机设计工程师、社会学学者、世界银行研究员,此外他还是研究外交政策的博士。

贪婪与冷酷的投资人

1994年下半年,阎焱成为AIG旗下的AIF (Asia Infrastructure Fund)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公司的北亚和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成为在海外进入风险投资行业最早的中国人之一。

2000 年,中海油第一次纽约上市失败,一时间出现了很多传言,再加上市场条件不好,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中海油一定有什么问题,对其前景表示悲观。在此背景下,阎焱和中海油的管理层有了第一次的接触。

阎焱跟卫留成(时任中海油董事长兼CEO)、傅成玉(时任中海油执行总裁)在高尔夫球场见了面,一场球打下来,重要的条款几乎全定下来了。中海油的项目报上去,被AIG的投资基金委员会给否了,9个投委会成员反问阎焱,“你说这么好的公司,为什么上市失败?”阎焱非常郁闷。

临近岁末,AIG在新加坡开年会,基辛格(AIG基金的工委会主席)对阎焱说:“你看起来不太高兴啊!”阎焱讲了中海油的事情。“如果有一家美国石油公司拥有全美国所有的沿海石油开采权,你认为它的发展前景如何?”阎焱说。中海油在中国,就拥有这样的实力。基辛格很震动。此后,阎焱在两个月内完成了对中海油2 亿美元的投资,李嘉诚跟入。一年后,中海油在纽约成功上市,AIG的2亿美元投资,不到两年,就变成了6亿8000多万美元。

那时候的风险投资在中国还处在早期阶段,“十多年前我最早在中国做风险投资时,人家常叫我们皮包公司,因为我们既没有办公室,也没有钱,老背着一个包游说别人投资。”

阎焱在AIG呆了8年之后,才来到了软银赛富基金,这是美国的思科集团和日本的软银共同成立的一只面向亚洲市场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总共有10亿美金,有4亿美金放在了中国,这是软银赛富一期基金的全部来源。

2004 年,软银赛富投资盛大网络成为中国投资行业最经典的案例。当时的盛大,由于投资者撤资风波、与韩国Actoz 公司的私服纠纷,正在风雨飘摇之中。当阎焱决定投资盛大时,外界都惊呼“看不懂”。

两年后,软银赛富退出时,4000万美元的投入狂赚了5.5 亿美元,得到了15 倍的回报。对此,阎焱认为,盛大上市之前,全世界尚无一家在线游戏公司上市,它创建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2005年7月12日,软银赛富独立,募集第二期基金6.4亿美元;2006年,阎焱募集的第三期基金是11亿美元。李嘉诚曾主动表示要向阎焱投资3 亿美元,却被婉言谢绝。最后,阎焱只接受了李嘉诚的 1800 万美元。

软银赛富独立后,原软银亚洲的团队成员都留在了赛富。阎焱做到了成功独立,又与老东家不伤和气。以阎焱为首的管理团队取得赛富的全部GP股权。这意味着,新基金的投资回报中的20%将全部归阎焱等管理人员。

赛富十年,从最初两个员工,到2011年的78人。阎焱归纳赛富创造了两个第一,“赛富是第一个从国际投资机构中作为中国人的团队独立出来的,也是第一家中国人的团队在国际资本市场突起的,赛富的第一只独立融资基金比IDG和鼎晖都募集得早。”

因此阎焱被称为中国的“VC教父”。他每天查阅上千封邮件,每年看三四百个项目,参加无数的会议论坛。分众传媒、百度、阿里巴巴[13.44 0.00%]、巨人网络等都是他的作品。

阎焱认为:“在风投业,真正看重的是机构是否作为领投人进入一家企业,特别是第一轮。一定要做出有开创性的投资,而不是做跟随者。如果只在第三、四轮进去就无任何意义了。”他很少跟着市场热点走,这两年很热的团购,赛富都未投。

成就阎焱的,则是他的“够贪婪和够冷酷”。“贪婪就是充满希望,下注在一个看起来只有万分之一可能的事情。冷酷就是同时要保持非常冷静和高度理性,不能为某些表面的东西所诱惑。”阎焱的一位朋友诠释道。

阎焱隶属于“投资家”这个群体,成为财富和资本的代言人。这个群体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企业家,他们游走于实业和资本之间,以“拼缝者”的精神、掠食者的残酷围猎财富;他们比企业家获利更多、更快捷,付出的代价也更大。他们成为富人的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也因此被天然地当作了“暴发户”和贪婪的“秃鹰”。

海外岁月

经济学家金岩石称阎焱为“中国投资行业中最牛的一个人”。这指的是阎焱对行业判断的前瞻性和判断力,也与其过往的经历密不可分。

阎焱祖籍河北,1957年生于安徽。1975年在安徽安庆潜山县插队3年。1977年,阎焱考入南京航空学院飞机设计专业,毕业后进了当时三机部下属的合肥的一家工厂。1984年,考入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攻读费孝通的研究生。

两年后,阎焱考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国际经济政治学博士学位。他喜欢这个国家:“我记得特清楚,坐飞机在纽约降落的时候,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车。高速公路上全是车,晚上,车灯都开着,就像一条长的光带,非常壮观,我长这么大没见过。”

在他看来,80年代初的理工科留学生居多,这些学生们时常聚在一起,吃中国饭,说中国话,英文又一般。毕业后,大部分人的前途就是拿绿卡,找一份工程师的工作。

阎焱走的是另外一条路。他深知在美国社会,英文的重要性。初到美国,他搬到了一个美国老夫妻的家里,交了一年房租,那段时间,他不和任何中国人来往,也不看任何中国文字,一年后,他发现自己做梦都在说英文。他知道,英文过关了。

普林斯顿给的奖学金够多,阎焱不用去打工。到美国的第一件事,阎焱就花了600美元,买了一辆二手车。接下来则是心无旁骛地读书,他对自己未来的定位是做研究,回国当教授。在普林斯顿,有两个人让他印象非常深刻,一位是余英时,一位是杨小凯。

阎焱跑去上余英时的课,余先生乡音未改。课后,阎焱跑去跟余英时交流,“余先生你是安徽人,他说是的;你是安庆人,他说是的;你是潜山人,他大为诧异。”有一位普林斯顿的校友捐了100万美元用于公益事业,这笔钱由余英时、阎焱和另外一位校友管理。

这笔钱资助的第一个人是画家张朗朗。张朗朗的父亲是国徽设计者张仃。“文革”时,张朗朗因反对江青,被判死刑,在秦城关了7年。

多年后,在众人悼念已故经济学家杨小凯时,阎焱在微博上写道:“小凯曾告诉我,最聪明的人都死在监狱里了。”

杨小凯是高阎焱几届的师兄,出现在普林斯顿的他,不是特别合群,显得非常冷静。阎焱记得,一群中国留学生聚在一起,高唱“一条大河波浪宽”,几乎每个人都非常激动, 但杨小凯只是很冷静地在旁边坐着。在阎焱看来,他是人群中的鲁滨逊,独立,冷静,是经济学界的王小波。

毕业后,阎焱来到了世界银行的政策、计划、研究部,邮轮泄笠岛透@贫雀母锏戎卮笙钅康难芯抗ぷ鳌I缁嵫Ш途醚У乃匮醣尘埃灾泄缁岬某て谒伎己褪煜ぃ顾ぷ髌鹄吹眯挠κ帧

他做了两个研究,一个关于全球的人口生育模型,他把统计学上的高斯模型,用于人口统计;另一个则是关于中国的保障性制度改革。研究背景是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一大问题就是企业办社会,企业既有电影院,也有托儿所,还有医院。研究到最后,他的结论是企业一定不能办社会,要把这些福利性的功能推向社会。这个结论由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最早提出,阎焱是这个研究的参与者之一。

在世界银行呆了两年,阎焱跳槽去了智库哈德森研究所,他是第一个去该研究所的大陆华人。尽管收入低了一半,还要交税,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因为他的同事有美国副总统、美国副国务卿。

“在那里,你所积聚的是最顶端的东西,你将来要干什么,从那儿作为起点就很容易。这个是我当年插队时想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你在农村最底层的时候,再有本事,想做成一件事,难得不得了。但是如果你自上而下,就易如反掌。”阎焱总结道。

他所追寻的价值

本刊记者问阎焱,如何理解“价值”这个词,这触动了他的神经,早年的求学经历与频繁转换的工作轨道,他始终没有成为他想成为的那种人(当官,走仕途,改变社会),不过当下,他早已释然。

早年,他所认同的价值是入仕改变社会。在普林斯顿的阎焱,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想法和在北大校园一致,并未改变。他寄希望于中国民主化的进程,希望自己在政治序列里能有一席之地,去做点事情。

有一件事情解开了他的心结。有一次在华盛顿参加聚会,有人对他说,你的书我看过。阎焱很激动,端酒杯过去,聊起来才知道,只是看了书的简介,他当时特别失望。在阎焱看来,自己写的书和论文,世界上大概有不超过20个人读过。1992年,在哈德森研究所潜心做了一年研究的阎焱,出版了新书《胜利后的尝试》,内容是冷战之后的东亚战略军事。

这种遗憾在几年之后才释然。在AIG时,最初投的项目多为基础设施。有一次他的颈椎病犯了,滞留杭州,在床上躺了一个月,下属说:“老板,别总躺着,我开车带你出去转转。”他们本想在高速路出口的收费站旁边吃个饭。阎焱看到周边的山特别像他插队时候的潜山县的山,就想去山里走走。当地农民知道他是投资人,就特别真心地留他吃饭。因为高速路修好之后,山里种的菜、茶叶、竹笋和山货,都能运到杭州去卖,生活改善了,生活也方便了不少。

阎焱觉得挺好,在他看来,做投资不仅仅是赚钱,还能切实改善很多人的生活,创造就业机会。他第一次觉得,目前做的事情,比过去写学术文章要强很多倍。

这么多年,阎焱做的事情就是把美国投资者的钱拿到中国来,然后把中国的企业运作去美国上市,钱的流向就成了一个圈。撒切尔夫人曾总结说,为什么欧洲在高新技术方面落后于美国?并非由于欧洲技术水平低下,而是由于欧洲在风险投资上落后于美国。

在阎焱看来,77届这批人经历了时代的动荡和变迁,作为幸存者和过来人,不再为钱操心之后,应该做点什么。

2006年9月7日,央视大型励志节目“赢在中国”将进入决赛阶段。向来甚少接受采访的阎焱,竟然作为评委从幕后走上前台。

其实,之前阎焱就深度参与了“赢在中国”的策划活动。不仅如此,赛富还与IDGVC、今日资本一起,为最终的胜出者提供3000万人民币的创业资本。

对此,一贯低调的阎焱解释说:“我们参与这个节目,主要是为了公益目的,因为它可以起到一个全民普及的作用,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VC,进而鼓励中国人的创业精神,现在的中国社会太需要这种生生不息的创业精神了。”

阎焱觉得,人有两种活法,一种是平平淡淡、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这是母亲特别想让他过的生活;另一种是大起大落、大波大澜地过。他认同第二种活法,哪怕40岁就会崎岖,他也会选择第二种,就是要与众不同地活着。

2011年夏天,一千多名学生参加了“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阎焱、柳传志、宗庆后、陈志武等人被邀请前去演讲。演讲环节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设置,那就是让大学生给演讲人打分,其中阎焱的得分最高。

事后,阎焱分析他的得分为什么会比柳传志高许多?“这是有原因的,他们对老柳,对宗庆后可能会很尊敬,但是并没有认同感,觉得他们高高在上;但在我的身上,他们能看到自己未来可能的路径,柳传志和宗庆后所走的路,对于这一代中国的大学生来讲,是不可复制的。”

尽管不喜欢接受采访,但在微博这个工具诞生之后,他却非常认真地写着,在他看来,微博的作用一半是搞笑,一半是发泄。网络上90%的东西都是无价值的,他觉得通过这样一个自媒体,能够引导年轻人如何去看待问题,怎么更能接近问题的本质。

阎焱在公司里经常说“做一个有思想的投资人”,在他看来,思考的深度和投资的规模是成正比的。“拒绝平庸”是他在微博上的签名。

风投界的犀利哥

做了19年的风投后,阎焱对记者说他很庆幸自己做了商人。尽管当下,这个族群在他眼中不是那么完美。“经过了太多的事情,慢慢你就会知道,中国民营企业家这个族群整体的道德水平是非常低下的,但是在中国当下的这种环境,也可以理解,因为他们不这样做的话,他们就不能够生存到今天。”

在去年的博鳌论坛,阎焱说,“我去过第一次博鳌会议,以后再也不去了。中国的会,绝大多数去与不去是没区别的。看到很多企业家热衷于开会,热衷于演讲,好为人师,并且愿意付很高的费用去演讲,真不理解。特别是那些企业做得很烂的企业家,开会几乎成为职业。企业家的天职是创业、赚钱。天天开会的企业家一定是烂企业家!”

“在美国大家都知道,博士后就是找不到工作给教授当一廉价的劳力,然后再苦着找工作。不知何时起,国内的人们和媒体把博士后当成学位的最高段位来吹。有些博后也乐此不疲,真是大家彼此忽悠,人人快乐。只是学位这神圣的东西就这么给亵渎了。”

中欧陆家嘴[11.22 -0.71% 股吧 研报]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曾做了一个点评:企业界的犀利哥任志强、风投界的犀利哥赛富阎焱、80后的犀利哥韩寒、经济学界的犀利哥许小年、媒体界的犀利姐胡舒立 、八十后的犀利哥吴敬琏,他们的共同点是“讲真话”、“不畏权势”、“心系苍生”。

刘胜军称阎焱为老愤青,这位具有悲悯情怀的“犀利哥”,也并非总是板起面孔说话,也有特调侃的时候,如微博上一堆女孩在讨论长头发好还是短头发好时,他就回了一句,“长发为君留;短发为君剪!”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阎炎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