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素兰编辑本段回目录
星座:天蝎座
兴趣: 画漫画、写生、水彩、编故事、写小说、唱歌,最近迷上油画……
喜欢: 家人、朋友、狗、水晶、古玉、漂亮的人、事、物,心地善良的人、香菇……
学习: 因为是个很忙的人,所以常会用匪夷所思的方式犟迫自己学习!最近想学3D~~^^b(已付诸行动,想继续学3DMAX~)
华特豪斯、佛林特、沙金、泰德玛、雷顿、布格罗、刘其伟、谢明锠、林顺雄、冉茂芹、庞均~~
还有很多咩^^(这些大画家的图素兰几乎都摹拟过喔!)
喜欢的漫画家也很多,版面不够写,省略下来吧!
喜欢的小说也非常多,家中藏书在清掉约2000本漫画後,现在小说已经到达了400本,快跟剩下的漫画差不多了。^^~~
主要作品:编辑本段回目录
大纪年:编辑本段回目录

●1990 发表「火王」,人气度空前绝後,改写臺湾漫画记录。
●1993大陆盗版素兰「倾国怨伶」。
●1994 第一个在韩国汉城举办漫画签名会的漫画家。
日本秋田美术馆收藏「火王」彩稿一张→司徒奉剑。
●1995 全国漫画博览会签名会与伊甸园原稿拍卖会,素兰的产品与後援会产品的总义卖金额达二十五万,募款所得尽数捐出。
授权大陆「卡通王」杂志连载"火王"。
●1996 日本亚洲漫画高峰会,与会、原稿展。
授权大陆"火王"单行本。
大陆盗版素兰「火王」,印量众说纷纭!(最红却最穷的人b)
●1997 完成了长篇漫画共2400页左右的火王,同年在中国时报读者票选为年度最受欢迎的国内漫画家榜首第一名。 (连著第二年也佔据第一名。第三年依然独霸最受欢迎的国内漫画家第一名。)
因理念不合,离开合作多年的出版社,自己成立工作室。
●目前朝小说与插画的部份伸出触角中,屯积已久的创作慾再度升起
1982~1999~~
其间的事省略,因为这已经是一个世纪前的事了!(汗)
2000:「钢铁天使」停载、翔龙记於奇幻馆连载、「钢铁天使」出版单行本两本。
2001:「天使迷梦」停载,十月於北京少年漫画復载。「天使迷梦」漫画出版单行本四本。
2002:翔龙记出版单行本四本,因奇幻馆停刊而停载。出版天使迷梦小说第一集,春天出版。
2003:出版天使迷梦小说第二集,春天出版。「宠物本」诞生。魔戒「Legolas」原画复制自费出版。首度自己设计网页。网路游戏「神州」海报。日本PowerTone光碟材质片。春天出版社「魔幻学园」奇幻书系封面。
※文章有部份是初代版主小雷所整理,感谢他!祝小雷於德国工作顺利!^^2003.5
2004年记事──编辑本段回目录
「天使迷梦」小说第三集,春天出版~
「天使迷梦」小说授权大陆北岳出版社,在大陆上市後造成轰动。
「夏茵王」 小说授权大陆北岳出版社一个月,便上了凤凰杂志排行榜。
长篇奇幻小说「黑公主」,狂龙出版。
「黑公主」小说授权大陆北岳出版社,在大陆上市後造成轰动。
「天使迷梦」小说自费手工本「光之折翼」、「银月黑翼」~
「天使迷梦」漫画第五集、第六集,狂龙出版。
「捡到一个金髮王子」小说授权大陆北岳出版社,上市半个月书商即追加数次。
「甜美的回忆」两本,重新改写、出版。
学习3D,首先用在春天「魔幻学园」封面。
中国台湾著名漫画家:游素兰 编辑本段回目录
眼前的游素兰漂亮活泼,时常耸一下肩膀,或者像外国人那样摊摊手。已经画了10多年漫画的她,被称为台湾少女漫画天后,而直到现在,每个看过游素兰漫画的人见了她本人依然会说“你长得真像你笔下的女主人公”。游素兰的经典作品《倾国怨伶》、《火王》等十年前就在内地有盗版,但最近她的中文简体版才由“漫友文化”独家引进,日前,游素兰悄悄到京,没想到等待她的是热情的漫画迷和对她很感兴趣的记者。
■“少女漫画天后”并不喜欢爱情主题
初次来到北京,感觉怎样呢?游素兰说想象中的北京应该是古色古香的,结果到了才发现原来北京非常现代化,但随后又到了菖蒲河,突然又找到了想象中的那种古色古香。“我其实是个很矛盾的人,既喜欢古色古香,也喜欢现代化。”
游素兰的矛盾不只是体现在这方面,她被称为少女漫画家的代表,代表作品就是唯美的少女,而她却不喜欢零食及甜品,更钟情男孩喜欢的运动,她的作品中有很多的爱情故事,可她认为那只是为了吸引读者去看才加进去的作料,她并不很喜欢以爱情作为主题,反而比较偏爱的是具有宇宙观的大主题,譬如科幻、灵异等。
游素兰上初三时开始接触漫画,因为喜欢,所以就开始自己画,随后参加学校比赛得了一些小奖,这对她来说是很大的激励。当时的台湾和现在的内地一样,许多家长认为漫画是“毒物”,不愿意让孩子看,怕把孩子教坏,游素兰说幸好自己的父母很开通,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就可以,游素兰也很听话,还采取了一点小策略,“我每次考试都前进两名,不能前进太快。”因为父亲是雕刻家,爷爷做神龛、捏面人,所以受家庭影响,游素兰学了国画、水彩、白描等。上学时,虽然成绩是中等,但老师都很喜欢她,所以当她说自己要主攻漫画时,别人都感到无法理解,认为是不务正业。
游素兰正式发表她的作品则是1987年刊登在《欢乐》杂志上的《埋葬记忆》和《惊魂》 。同年,她还在《公主》杂志上刊登了《幻象之女》 。这时游素兰这个名字已经开始被台湾漫画读者所接受。1989年,在台湾漫画市场出现低潮的情况下,游素兰的首部长作《倾国怨伶》开始在《周末》杂志上强档推出,她也因此而被封为“漫画女王”,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少女漫画界最有创造性和想像力的代表作。
■台湾漫画家同样生存艰难
提起国内的漫画爱好者没有发展平台,没有人可以光靠漫画维生,游素兰对此非常认可,她介绍说,以前的台湾也是如此,引进国外漫画的版权,本土漫画作者的作品只能属于垫档。所谓垫档就是这期杂志少几页,才由本土作者的作品来补充,“我做了两次这样的垫档,到了第三次,已经开始上封面了,这说明本土的漫画作者同样可以受欢迎。”
游素兰说,几年前,当台湾本土漫画进入繁荣期时,曾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漫画家,他们的收入非常高,以至于每次要交很高的税,惊动了税务部门。那时也有很多漫画家到国外发展,但发展得并不顺利,在本土很棒的作者到了国外,人家只付你最末流作者的稿费,而且没有人愿意租给你房子,有很多困难。后来台湾经济也出现问题,小孩没有那么多钱买漫画书了,现在的漫画市场也不如以前。
■未来的世界是创意的世界
谈及内地和台湾的漫画发展现状,游素兰说,漫画人才并不缺少,最欠缺的是一个好的机制来扶植漫画人才。所以现在最普遍的现象是,当一个人出名了,大家才纷纷去找他,可当他还是无名小卒时,没有人会理会他。
漫画市场不注重本土人才的创意,也让游素兰感到痛心,她说:“现在我们只知道买进别人的作品,让外国人赚走外汇,而我们自己呢?我有一个朋友是做漫画加工业的,她每天的工作就是重复地画一个漫画卡片,就两个动作,却做得很精细,但是作品出来署的是人家国外作者的名字,她只是一个做加工的工人,现在因为台湾人力成本高,所以很多厂商又把加工业拿到了内地。其实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世界是创意的世界,有创意才可以出售版权。”所以,游素兰表示,现在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建立良好的机制,让本土人才有上进的力量,而不是让他们在心怀理想与才华的同时却在为生存而苦苦煎熬。
对于漫画从业人员,游素兰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她给新手的建议是强健的体魄是一切之本,要做漫画这一行,一定要时常注意健康,不要酗酒,不要介入八卦与谣言———因为这很浪费精神浪费时间。而对于职业画手,游素兰认为必备的素质是爱创作、爱画图、会说故事、会导演……最重要的是创作力与责任感(职业道德),此外,游素兰强调,一个好的漫画作者一定要多看书,不过绝对不能只看闲书,那对创作没什么帮助,必须是有知识性的书才能充实,很多画漫画的人只看漫画,写小说的人只看小说,那样绝对是不够的。
■国外漫画其实吸收了中国画的很多技巧
有人认为游素兰作品造型还是或多或少可以看到国外漫画的影响,游素兰并不否认,但她也指出,其实漫画发展的最初是受到了中国画很多技巧的影响,而这一点现在却很少被人们注意。“我们所说的东方漫画是有两种,一种是很夸张很卡通的漫画,一种则是讲究线条,像典型的少女漫画,其实这种画法是受到了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影响,而欧洲新艺术运动则受到了中国工笔画和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画了这么久的少女漫画,游素兰不想改变一下吗?游素兰表示很想,所以现在除了画漫画、写小说外,她又把油画捡了起来。游素兰说自己很喜欢水彩画,因此她的作品很喜欢重叠地画,但也正因如此,她的作品都非常繁复,以至于拍成动漫很困难,成本太大,尤其是发展成三维就更复杂了,而一直以来,游素兰对特效持怀疑态度,总是不太放心,因此将她的作品搬上荧屏还处于漫长的洽谈阶段。
游素兰——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编辑本段回目录
游素兰
生日:11月19日
出生地:台湾省南投县
爱好:运动、打网球
成名作:《倾国怨伶》
代表作:《倾国怨伶》、《火王》、《魔王传》、《天使迷梦》、《龙女》
漫画新人
游素兰出生于台湾南投县,在家中排行老大。她从小就非常喜爱美术,在国中时候就先后以《夜》和《和平》获得第四届、第五届小米漫画新人奖,在漫画界崭露头角,之后开始在《漫画之友》同人刊物上发表她的作品。
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日本漫画的大量涌入,台湾本土漫画出现了罕有的低潮。这个时候素兰的《倾国怨伶》异军突起,成为台湾本土漫画的一个转折点,也成为她个人漫画事业的一个里程碑。之后该书在香港、新加坡、韩国都被热销,单行本以10万册的销售额打破了少女漫画“销售毒药”的状况,成功地将本土少女漫画真正地与商业利益挂起钩来,真正地成为少女漫画的国货精品。
含苞待放的美丽
游素兰的画风细腻温柔,在细节处华丽铺陈,人物造型漂亮秀气,较多采用柔和鲜亮的颜色,仿佛是含苞待放的花朵,带着露珠的清新和朝雾的朦胧羞涩,虽然不是盛放,却让人沉醉。
她的故事也如画风,温柔含蓄,充满了想像力,是少女漫画中的惟美派。一般以古代中国为背景,在复杂的衣饰中将古典的美丽发挥得淋漓尽致。情节瑰丽奇异,叙述华美铺陈,仿佛是梦境般,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低头一转身的温柔,让人久久回味。整个作品有了一种独特的诗意氛围,这或许和游素兰同时作为小说家的文字功底分不开。
永恒的爱恋
如果要在游素兰的作品中提取一个主题的话,那应该就是—永恒的爱恋。她曾经说过:“有感情剧情才会深刻,读者身边的情感经验也才能投射出来;我相信这也是所有漫画家都必须专注的课题。”所以,她笔下的人物总是充满了感性,刻骨的爱恋也经常绵延千年,无论生死都难以忘怀,在前世今生、尘世轮回中萦绕不去。

《倾国怨伶》、《火王》
——亘古不变的爱恋
爱情是小说家们永恒不变的主题。到了当今这个速成年代,人们不禁怀疑起爱情的保质期:爱一个人究竟能爱多久?在游素兰的《倾国怨伶》与《火王》中,爱情已经不仅仅是一辈子的事,而是从上古绵延至今永恒不变的眷恋。
咏倩从小一直梦见一个古装的少女。16岁时偶然跟随父亲来到中国考古,见到一座轶史的公主陵,竟然发现陵墓的主人就是梦中少女。此后石棺被运到了美国的研究所,公主却意外地复活,开始追杀咏倩。咏倩无奈之下,找到一位先知—尚轩(本来以为先知是个老头子的,没想到竟是个如此俊俏的少年)帮忙:原来公主李盈竟是咏倩的前世,而李盈的前世却是天地七神的婳。原来在远古时,世界进入了衰败期,婳、昊玥、仲天、千湄、优河都先后消逝,只剩下尚轩与帝昀。尚轩独立支撑起了天地,并将复活因子种于转轮当中,等待同伴们的复活。可是投生为唐朝公主李盈的婳琤失去前世的记忆,爱上了与她一起投生到唐朝的昊玥,而仲天则爱上了男扮女装的千湄,几个人在爱恨情仇中难以自拔,自觉不自觉地抗拒着觉醒……
《倾国怨伶》(古镜奇谈之一)与《火王》(古镜奇谈之二)就在这样纷繁复杂的时空交叉中展开,几代人的恩怨情仇,几千年的挣扎纠缠……

游素兰并非以BL著称的,但似乎有这方面的倾向。且看她对天地七神的安排,只有婳琤是个女人,但已名花有主,而且还是归了他们的老大尚轩。老大的女人不能碰,那你叫剩下的五神怎么办?不搞同性恋才怪!
在远古时代,大家还秉持着神仙的身份不敢胡来,等到转生以后,神仙们仗着前世的记忆尚未复苏,开始胡天胡地起来:仲天(《火王》的主角)找了看起来柔弱像女人的千湄(连名字都有点像女人),优河老是横插一脚呷醋喝;帝昀索性就打起了老大的主意,爱上了尚轩;昊玥在与婳琤转生到唐朝时,忍不住监守自盗,和老大的女人爱得死去活来……
总而言之一句话:六个男人一个女人,想不复杂都不行!
总觉得咏倩不过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不管她是李盈也好,是婳也好。作为七神中惟一的女性,她大概是被男人捧惯了,实在是有点朝三暮四的味道:在唐朝时和昊玥相爱,到了现代,又和仲天转生的特莱斯相恋。
而尚轩为了她,耗尽了自己最后的力量,在同伴一一觉醒的时候,消失在了茫茫的宇宙间。
直到尚轩消失的那一刻,咏倩才终于能够体会尚轩的心情,才明白尚轩在她生命中的位置:“什么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重要的是……我的神……已经不在了……”
也该她,去为这份爱,守侯千年了……
《火王》的故事是接在《倾国怨伶》之后的,只不过重点放在了仲天上,回顾了他和千湄从远古到古代然后再到现代的痴恋故事,是个不折不扣的BL故事。而尚轩,在孤独地守候了千年万年之后,终于在新的天地之神仲天觉醒的时候,消失了。千年的守候,千年的重担,这是一个怎样寂寞而彷徨的灵魂啊!
所以,在他消失的那一刻,相信他必然是平静的,甚至是欢喜的,因为,他终于可以卸下他背负了数千年的重担了,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了。
“我所爱的人,所爱的世界……我已化为天空,化为云朵,化为空气,化为火焰,化为水流……只为永生永世守护着你们……”
花絮
游素兰在画《倾国怨伶》的时候曾经一天只吃一包泡面,非常辛苦,几乎就要坚持不下去,幸而最终守得云开见日出,《倾国怨伶》大获成功,成为她事业的一个转折点,也成为台湾本土漫画创作的一个契机。
游素兰的弟弟夫妻自组狂龙出版社,为姐姐的漫画事业打造坚强的后盾,是典型的“家族企业”,难怪游素兰总是这么充满自信与旺盛的精力,是否与她身后这些默默支持的家人有关呢?
游素兰很注重亲情,在家中她是老大,从小就背着弟弟妹妹们到处跑,对弟妹们很是照顾,还曾因为父母的健康问题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学校去继续学业,但她却认为并不遗憾,因为“真正想学东西,那里都可以学的,父母亲却是走了就不再回来的,很庆幸那几年有多陪他们”。
游素兰自称喜欢暗恋的感觉,不觉得暗恋会辛苦,却可以当成一个惟美浪漫的心灵享受而已。“我觉得我还蛮能享受那种暗恋人家,而这个当事者却不知道的浪漫呢!”
游素兰是个喜欢自由的人,因此很难接受别人对她的束缚。而且她是个工作至上的人,“我很视重创作,因为这样我损失了不少东西,不仅是一些时间或是爱情、健康等等……”
游素兰网络采访录
问:你对动漫的定义和看法,动漫在你心目中到底是什么?
答:漫画对我来说是一位好朋友,我喜欢它到我自己觉得光看不够、自己跑下去画的程度。漫画是这样满足我想像的东西,因此今世不可能当科学家的我,就在漫画创作的天地一圆自己的梦。
然而,虽然我喜欢,但也不是什么都看。一般来说我喜欢有深层涵意的、能感动人的,既然有图像,我就会要求作品画面一定要美要赏心悦目,太没气质太粗俗的我也不看,因此我喜欢的大多是属于美型的漫画。
漫画也是我的想像窗口,所以看的、创作的都以“创意、创造”的故事,“魔幻、科幻”为主要对象。我不爱坊间流行的爱情漫画,一本也看不下去,所有以爱情为主的漫画(包括小说)我都不碰。
因此爱情故事在我自己的作品里大多是调味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看我的书的读者会那么专注在我故事里的爱恋,舍其他部分视若无物……
问:在动漫创作中,你自己的心得,自己的感觉如何?
答:创作是我最大的喜好,与纯粹的画画并列第一名。漫画则如音乐家看着乐谱(创意)选择乐器一般,是我某一阶段觉得最容易表演的工具。
有时候我就是什么都不想,一整天、一整个星期地一直画、一直画。人总有许多情愫不是这个有形的躯壳能够涵盖的,所以我觉得懂得创作的人很幸福,任何在物质世界所受的伤害都可以在心灵世界得到复原,而创作其实是最贴近心灵的!
爱画画的人都是痴人,爱画画的人或许都有点自闭,不过,只要不忘创作的初衷,爱画画的人都不会是坏人。
问: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创作《火王》和《倾国怨伶》的灵感?
答:高中时学了易经,对宇宙天地的道理很感兴趣,许多卦象的解释也很有意思。往大了说可解析世界局势,从小处着眼可行之自我本身。
我喜欢跟同学讨论,谁知道没有一个同学对这种东西感兴趣,他们整天脑筋里想的全是男女两性关系、谁爱谁、谁喜欢谁……因此我就自己耍聪明,编了一套故事,将这道理弄进故事里,他们才很给面子地听我说、思考我的问题、回答我。这就成了这篇故事的雏型。
我能理解许多创作的人最后逃离了创作的原因,多数是因他们终于知道现实社会的人们果然眼中只有爱情剧,谁爱谁的话题永远比天地自然更加能吸引消费者。
毕竟能够跟着市场导向,讲自己也不认同的话、说自己也觉得荒谬的故事的,也只有对创作不是那么爱恋和执著的人才办得到吧?
故事如人生,本来就只有两种,一种是“虚幻里的写实”,一种是“现实中的虚伪”,我只是爱前者多一些。
问:在你创作动漫的这几年里,最支持你的人是谁,获得了些什么帮助?
答:幼年期:爷爷。
中期:父母。
近期:家人。
他们给予我的帮助之大之深是没有边际的。
而我,终于也到了要靠自己思索继续创作的年龄了!
问:创作动漫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否有停止画动漫的念头而改行去做其他?
答:困难倒没有,有的只是想转型转不了(哭),“少女漫画家游素兰”给人的印象根深蒂固,害我想做别的事都会被评为“不务正业”。
不过我对创作一直很任性,多少年来我听够了人家对我说“这样做不行”、“那样画会死”的话,然而我努力朝着我的信念去做而成功的事不胜枚举。
大众与口水都是跟着潮流走的,但创作者不能跟着潮流走,要说有困难,对抗潮流就是最大的困难。当有一天每个创作者都不敌烂泥潮涌,那创作就死了。
想到我画《火王》之初,那时完全不知道何谓BL,这样的故事一出来,不免被大家声讨一番,但是我就是觉得非这样画不可(我想表达的不过是:当一个人真爱另一个人,就算对方是石头也不在意,不过石头不能当少女漫画的主角─会被编辑开扁,所以我改为当时最禁忌的话题─同性恋,如此而已)。
问:对于今后的创作是否有个大致的方向,是延续过去的风格还是会寻找新的风格?
答:或许会寻找新风格,也或许长篇故事画完就不再画漫画(同样是创作,画漫画辛苦得多,我的身体太糟了)……
一切都还不知道,或许会回到只画油画、水彩的日子也说不定(如果这个能赖以为生)。
问:觉得你的漫画风格与日本少女漫画家的漫画风格最大的区别是在哪里?
答:日本漫画讲究速度重于画面效果,我则喜欢每一页图都美美的,当然,最大的不同在于谁也改变不了的思想观念。
因为民族性不同,对于很多日本的习性,并不是太能接受……(如弑师弑母弑父以求升华和进步……这种观念我完全无法接受,如果真要有这种角色,在我故事里一定是反派!)
游素兰:飘落凡间的唯美漫画天使编辑本段回目录
游素兰,人如其名,画也如其名。她的画面总是那么细腻唯美,淡淡的味道于动情处仿佛一首小诗,让人忍不住浅吟低唱。以古代中国为背景的题材,以及扉页中提写类似“柔情似水,缠绵绯测”的词语,颇有讲究的人物取名,华丽铺陈的叙事风格,使人仿佛置身梦境,整个作品洋溢着独特的诗意氛围。她给我们提供了一双唯美的眼睛。
矛盾的个性和爱创意的头脑
游素兰是一个可爱的天蝎座女生,不乏古灵精怪的矛盾个性:既喜欢古色古香,也喜欢现代化;被称为台湾少女漫画的代表,创造的人物形象是唯美的少女,却不喜欢零食及甜品;有着成熟的爱情观,却钟情男孩喜欢的运动;作品中有很多的爱情故事,可她认为那只是为了吸引读者去看才加进去的作料,她并不很喜欢以爱情作为主题,反而比较偏爱的是具有宇宙观的大主题(譬如科幻、灵异等)。
对于职业画手,游素兰认为必备的素质是创作力与责任感(职业道德),她强调,一个好的漫画作者一定要多看资讯类等有知识性的书,才能充实头脑,衍生创意。画漫画的人只看漫画,写小说的人只看小说,是绝对是不够的。
素兰把创作与纯粹的画画并列为自己最大的嗜好,她还经常说自己创作时因为点子太多不知道用哪一个。因为漫画对漫画家来说,就如音乐家看着乐谱选择乐器一般需要思考和创意。她说,人总有许多情愫不是这个有形的躯壳能够涵盖的,所以懂得创作的人很幸福,创作能使任何在物质世界所受的伤害在心灵世界得到复原,创作是最贴近心灵的一剂膏药。游素兰还表示,“其实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世界是创意的世界,有创意才可以出售版权。”创意是本土人才生存的唯一良方。我们不能老引进别人的作品,让别人赚钱,然后又署上别人的名字。她认为产业会朝两方面发展:一种是有知识,可以写剧本,你可以写东西给人家做,另外一种就是人家给你东西,你照着画,匠跟师是不一样的。她指出现在急需建立良好的机制扶植更多的人才,让本土人才有上进的力量,激励他们的创新意识,而不是让他们心怀理想与才华却为生存而苦苦煎熬。
授人画技 手有余香
游素兰说,大陆的绘画人才非常多,他们也和她小时侯一样需要支持和引导,如果因为不懂得编剧和导演的技术,一幅一幅很漂亮的图接不起来就太可惜了。因为漫画是有剧情、有镜头,有画面和内容的,光是看图说故事,也无法和国外的镜头感很强的漫画竞争。因此她希望能够有机会或者是开设一个学校专门教这个东西,虽然短期之内实体教学比较难,且将自身的技法理念传授,需要投入长远的时间与精力,但随着《素兰和她的漫画学园》 、 《色彩高手》 、 《photoshop画漫画》系列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的推崇和喜爱,表明了孩子们还是喜欢学习漫画技法的。从而,更加坚定了她技法教学的想法。她把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平面的出版的东西;第二阶段是做一个互动的学园,另外再做一个函授的方式;最后阶段才是真正的直接的教学,就是漫画班。希望能通过这样的过程,不只是培养人才,培养漫画家,而是培养很多即会画,又会讲故事的专门人才。素兰还强调教材出版的针对性,比如前不久出版《photoshop画漫画·入门篇》针对入门者,即将出版的《photoshop画漫画·进阶篇》会成为学过入门篇或拥有基本技能的读者的进阶良伴。
不遗余力探索唯美路
据说,游素兰在画《倾国怨伶》的时候曾经一天只吃一包泡面,非常辛苦,几乎就要坚持不下去,幸而最终守得云开见日出,《倾国怨伶》大获成功,成为台湾本土漫画创作的一个契机,也是本土唯美漫画在台湾的一个大翻身。
她从成功中吸取了勇气,看到了希望。她开玩笑地说道,“少女漫画家游素兰”给人的印象根深蒂固,害她想做别的事都会被评为“不务正业”。她对漫画的创作一直很任性,不顾及别人对她说“这样做不行”、“那样画会死”的话,而是努力朝着自己的信念去做而成功的事不胜枚举。她说大众是跟着潮流走的,但创作者不能跟着潮流走,要说有困难,对抗潮流就是最大的困难。当有一天每个创作者都不敌烂泥潮涌,那创作就死了。
她在坚守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延伸唯美风格。我们看到最近的《天使迷梦》就有特殊风格,它比较西洋,是流线性的,引起了读者的一些争议和不解,但也位居国内众多杂志原创漫画排行榜上第一名的成绩。她说她要感谢漫友文化对她的信心,因为他们同样相信没有色情、没有暴力,同样能够运作得很好,与漫友文化合作的主题是健康的,也是唯美的,做出来的作品比如《倾国怨伶》、《天使迷梦》都很受读者欢迎,她相信靠本土力量做出的漫画会更适合大家的口味。
唯美的爱情是游素兰漫画中不可分割主题。她笔下的人物总是充满了感性,刻骨的爱恋也经常绵延千年,在前世今生、尘世轮回中萦绕不去。可她却说她作品的主菜是讲环保、讲自然界的东西,爱情让作品看起来觉得很香,逼读者把营养吃下去。比如最近推出的《天使迷梦》,就是通过美丽的画面、生动的故事讲述了天使的创世纪神话,用神话来比喻人类幻想中的“美丽”、“善良”、“德行”、“奇迹”、“救赎”、“融合”……的立体成型,小朋友看了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因为其中隐喻了什么是美丽,什么是善良,什么是真爱。看过《天使迷梦》后,可以感受到罪恶和正义的双重性,可以相信总有一个天使在跟着我(即使那个天使仅仅只是你的信念),《天使迷梦》中那些平凡的人们也可以拯救全世界让人动容,我们从《天使迷梦》中收获乐观和勇气。虽然她的漫画里写的是奇幻和流行,但蕴涵的全是现实和感悟,对年轻人的价值观有着颠覆或重新建购的作用,作品中有一种唯美的思想在闪光。
谈到今后的发展,游素兰更想追求创造的是一部能不受时间、读者年龄影响的经典,也就是“全面性”的唯美漫画,她表示这要从拓展自己的生活层面做起。
对中国漫画颇有信心
游素兰曾多次在媒体中强调, “其实日本漫画主要是学习了欧洲的新艺术运动,而新艺术运动学习了大量中国的工笔画技法和日本浮士绘的方法。可能是中国人都不太擅长宣传,所以到最后都认为漫画是日本独创的,其实,日本漫画、特别是少女漫画很多技巧都源自中国画的功底!”她特别强调笔下的古装美女并非“日系”风格,而是“中系”,因为日本少女漫画的线条式画风,也是来自于中国素描的。
她说并不是全盘否定日本及其它国家的漫画,他们拥有的深远历史和合理产业链条,我们还需要去取经,但是问题是必须要过滤,什么适合,什么不合适,不能照单全收,要思考为什么坏的东西人家觉得比较好看,这里有个国情和年龄限制的问题。她认为国内的漫画界注意个人的特色发展,注意市场走向,才能打造更多的国货精品。因为潮流和趋势有着区别。国内的漫画家要跟着趋势走,而不是跟着潮流走。
素兰是一个有着极唯美漫画思想的人。她认为如果国内的漫画家能更加努力和挖掘个人魅力,媒体能更加了解产业、对国内外漫画去粗取精地报道,出版社能更重视本土作家,漫画编辑们善于为漫画家找出特色,读者能够以实际行动支持盗版,中国的漫画前途将一片大好。她说中国的漫画会真正发展起来,美美的东西会以最好的状态呈现在大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