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7091 次
  • 编辑次数: 6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4-08-29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夏培肃
夏培肃
思想个体户刘军宁
思想个体户刘军宁
庄礼伟
庄礼伟
智效民
智效民
张海迪
张海迪
张放
张放
袁伟时
袁伟时
余习广
余习广
于丹
于丹
杨奎松
杨奎松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夏培肃
夏培肃
 夏培肃(1923年7月28日-2014年8月27日),女。电子计算机专家。四川江津人。1945中央大学电机系。1950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5赫里奥-瓦特大学名誉理学博士学位。后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五十年代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9107主持计算技术研究所第至四届计算机专业训练班的教学工作,促进了我国计算机科技队伍的形成。1982制成功150数组处理机。1983三八红旗手称号。主编有《英汉计算机辞典》。 人物简介

夏培肃(1923年7月28日—)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先行者,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23年7月28日生于四川重庆,原籍四川江津。1940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41年考入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1945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5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从1952年开始从事电子计算机的研究、设计和试制,是中国最早从事电子计算机的科研人员。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为中国计算机科技界培养了大批人才。1950年代设计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960年代开始在高速计算机的研究和设计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果。曾经创办《计算机学报》,并创办国际性期刊《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担任第一任主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夏培肃育人理念,是:做学问的人,做人做到什么境界,做学问才能做到什么境界。她和丈夫杨立铭为一对院士夫妇;杨立铭,理论物理学家,毕业于中央大学工学院机械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研究方向: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

人生经历

夏培肃
夏培肃
夏培肃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之家。母亲对她的教育非常用心。夏培肃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母亲在幽静的灯光下,一句一句地教她背诵《长恨歌》的情景,还能一字不落背诵此诗。夏培肃对数学仿佛有天生的兴趣,从上小学开始,她的数学成绩一直都非常优秀。她有时会在梦里得到解题的思路,一觉醒来,难题就迎刃而解了。枯燥的数字对于夏培肃来说,其乐无穷,这也为她日后的计算机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夏培肃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电机系。七年后,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师从塞伊教授。1950年,获博士学位,后又在该校做博士后

在英国留学的这段岁月里,夏培肃深感中国的贫穷落后,看着外国人对中国人嗤之以鼻,夏培肃义愤填膺。她讲到有几件事,让她深受伤害。每年,在英国的留学生都要去警察局登记一次,警察局居然把中国学生放到和杀人犯、抢劫犯一起登记。在房东太太女儿的地理书里,夏培肃惊奇地发现书上把中国男人描述成拖着长辫子,抽着鸦片;女的裹着小脚。他们解释中国人为什么睡觉睡得早的原因是中国人没有钱来点灯。夏培肃暗下决心:“可以让外国人恨中国人,也不要他们瞧不起中国人。”1950年,华罗庚教授在归国途中的一封致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再次坚定了夏培肃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决心。“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应当回去。”

1952年,夏培肃与丈夫杨立铭回到了祖国,都在清华大学工作。令夏培肃没想到的是华罗庚教授将会为她搭建更为广阔的人生舞台。这一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夏培肃、闵乃大、王传英三位年轻的科学家见到了华罗庚教授,谈起了在中国研制计算机一事。就是这一晚揭开了中国计算机研制的序幕。当时中国有关计算机的资料非常缺乏,计算机小组甚至找不到一本系统地完整地介绍电子计算机原理的书。当夏培肃他们找到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文章,需要人手一份时,却不能复制,因为没有复制设备;也不能打字,因为没有英文打字机。他们主要靠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录。小组还缺乏实验器材,他们就经常背着小包到城里去购买无线电元件、电表、电线、工具。夏培肃主要偏重计算机的逻辑设计方面,在国内搜集不到的资料,她就托在美国和英国的一些老同学替她买。艰辛的工作没有白费,计算机小组逐步形成了研制电子管计算机的技术路线。随着计算机小组的逐渐壮大,闵乃大教授和王传英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计算机研制,最初的三人小组只有夏培肃一人坚持下来,而这一坚持就是五十年。1956年4月,中央召集全国有关的知名科学家在北京制定了发展中国科学的十二年远景规划,计算技术被列为重点发展的学科。夏培肃参加了华罗庚领导的“计算技术的建立”规划小组,并成为规划起草人之一。1956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筹建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技术方面的研究机构,夏培肃参加了筹建工作。至今,夏培肃仍在该所默默地工作着。

研究之路
夏培肃
夏培肃
媒体记者在采访夏培肃时,总会问她为何走上计算技术研究之路。夏培肃总是说:“一个人在一生中,常常会有一些改变命运的转折点。对于我来说,这个重要的转折点出现在1952年我第一次谒见华罗庚教授时。”正是这个转折点,使她成为我国计算技术的开拓者。

1952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教授提出要在中国研制电子计算机,夏培肃积极响应,开始了电子计算机的研究。从此,她的命运就和中国的计算机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第二年年初,华罗庚领导成立了只有闵乃大、王传英、夏培肃3人参加的中国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始研究计算机。他们3人通过半年的调研和初步实验,提出了研制中国第一台通用数字计算机的设想和技术路线。

然而,因为诸多原因王传英、闵乃大分别在1955、1958年离开了研究所。最早的3人小组中,只有夏培肃一人坚持下来,这一坚持就是半个多世纪。1956年,夏培肃参加了周恩来总理主持制定“计算技术的建立”规划,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便是依照这个规划建立的。夏培肃参加了计算所的筹备和建立,专心研究计算机,并担任了新生力量的培养工作,创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计算机专业z

1960年,夏培肃所在的科研小组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计算机。夏培肃完成了该机的总体功能设计、逻辑设计、工程设计、部分电路设计以及调试方案设计,并参与电路测试和部件、整机调试。107计算机是一台小型的串行通用电子管数字计算机,被安装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我国高等学校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夏培肃精心设计的在计算机中起关键作用的触发器很稳定,使得107计算机的稳定工作时间比当时按照从苏联购买的图纸而加工的103计算机长几十倍。

不懈追求
夏培肃
夏培肃
在科学界,很多人都说夏培肃是一个典型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科学家。她总是念念不忘要使中国的计算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创新又是她一生的追求

107计算机试制成功投入使用后,电子管计算机缺乏生命力的弱点明显暴露出来。60年代中期,夏培肃对此问题进行了详尽的理论分析和大量实验,有效解决了大型计算机中的高速信号传输时出现的波形畸变问题。1968年,夏培肃提出最大时间差流水线原理,可以大大提高流水线计算机的时钟频率,或使用较慢电路实现过去只有高速电路才能实现的高速计算机。后来,夏培肃根据该原理设计试制成功16位算术逻辑部件芯片,1991年获国家专利。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夏培肃又主持研制了高速阵列处理器150-AP。该机的设计思想和国外的不同,受主机的影响较小,系统效率可以提高。她提出总体功能设计、逻辑设计和工程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思想,使运算速度显著提高,其最高运算速度高于美国当时对我国禁运的同类产品的运算速度。

80年代到90年代,夏培肃先后负责研制CF-10功能分布式阵列处理机系列和BJ并行计算机系列。90年代中期,她担任国家攀登计划“高性能计算机的若干关键问题的基础性研究”首席科学家

对于中国的计算机,夏培肃一直主张生产计算机的核心器件——微处理器芯片。早在80年代,她就设计试制成功高速算术逻辑部件芯片。90年代,她又负责设计试制成功两种高速运算器芯片。她热烈呼吁中国应该设计试制微处理器芯片,呼吁半导体科技人员应该和计算机设计人员相结合。建议我国开展高性能处理芯片设计,建议国家大力支持通用CPU芯片及其产业的发展,避免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技术领域守制于人。

现在,夏培肃年事渐高,但她的高性能计算机探索之路一直在她的学生脚下延续:她的得意门生李国杰院士、唐志敏研究员、胡伟武研究员等已挑起设计研制通用CPU芯片的重任,并取得可喜的成果,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逼近!中国的计算机领域,有一支突起的奇军

科研工作
夏培肃
夏培肃
20世纪50年代设计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计算机。

60年代解决了高速大型计算机中的信号传输的关键问题,其成果已成功地应用于国内的多台大型计算机中。

68年代提出最大时间差流水线工作原理,可以大大缩短流水线计算机的时钟周期。80年代根据该原理设计试制成功算术/逻辑运算部件芯片,已获国家专利。

70年代负责研制成功高速阵列处理机150-AP,使石油勘探中的地震资料处理速度提高10倍以上,为我国石油勘探做出了贡献。

从80年代到90年代,先后负责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等,完成多台不同类型的分布式计算机和并行计算机系统。提出基于反图拓扑的可伸缩的高速互连网络,已申请国家专利2项和日本专利1项。

在我国计算机事业刚起步时,曾负责计算机训练班的教学工作,为全国培养大学毕业生数百名,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我国计算机界的领军人物

50年代负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建立。

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40余名,其中3名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2名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主要论著
夏培肃
夏培肃
107电子计算机。第二届全国计算机会议论文集,汕头,1961,(与杨学良等合作)。

隧道二极管触发振荡电路。电子计算机动态,1963年9月,(与韩承德合作)。

电子管触发器的分析和设计。电子计算机动态,1963年12月,(与贾耀国合作)。


隧道二极管在快速计算机线路中的应用。第四届全国计算机会议论文集,哈尔滨,1965。

150-AP的设计特点。第六届全国计算机会议论文集,郑州,1982,(与方信我等合作)。

150数列处理机。计算机学报,6(3),1983,(与方信我等合作)。

《英汉计算机辞典》。人民邮电出版社,1984,(与许孔时等合作)。

高速流水线技术。第七届全国计算机会议论文集,福州,1986,(与林琦等合作)。

DesignofArrayProcessors.J.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2(3),1987,(withX.Fang,etal).

一体化设计高速流水线技术。计算机学报,10(11),1987,(与林琦等合作)。

高速算术逻辑部件芯片的研制。高速高精度信号处理系统集成技术论文集,1990,(与王玉祥等合作)。

TheParallelArchitectureofBJComputerSeries.Proc.2ndGerman-ChineseElectronicsWeekCongress,Shanghai,1991,(withM.Zhu,etal),(invitedpaper).

BJ-01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硬件设计。计算机学报,15(12),1992,(与祝明发等合作)。

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的反图互连网络。香港—北京国际计算机会议论文集,北京,1997,(与韩承德等合作),(特邀报告)。

新型互连网络NIN研究。计算机学报,23(8),2000,(与周知予等合作)。
量子计算。计算机研究与发展,38(10),2001。

奖励荣誉
夏培肃
夏培肃
150数组处理机的研制,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1982。

全国“三八”红旗手,1983。

英国赫里奥-瓦特大学名誉科学博士,1985。

英汉计算机辞典,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1988。

用于混沌研究的并行计算机,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1992。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1994。

计算所研究生导师杰出贡献奖,2003。

人物评价

夏培肃今年已经80高龄了,但提到计算机事业时,她依旧充满激情。她说她自己这一辈子除了做计算机就什么都不能做了,她太喜欢计算机了,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计算机。从她五十年从事计算机研究这份坚持上来看,她是一个用生命来搞研究的科学家。她的得意门生、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称其为中国计算机之母,但她不同意这个说法。但人们认为她为中国计算机技术所做的贡献和她今天人才济济的学生队伍,这个称号是当之无愧的。甘为人梯

夏培肃
夏培肃

1985年英国赫里奥-瓦特大学授予夏培肃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图为与她的博士导师塞伊教授的合照

在繁重的科研工作之外,夏培肃为培养新生力量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因为她深知要使中国计算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需要一个个梯队。她愿意为下一代人搭桥铺路,甘做人梯。她希望她的学生能站在她肩上一层一层往上搭,人梯才能够通天。她强调做人梯的人必须有攀登的愿望,有攀登的能力,这样的梯子才够高,踩的人爬得才更高。

夏培肃一直强调对学生一定要有责任心。她力求从学生的角度去为不同的学生指明方向,传授学习方法。她鼓励学生立足国内,但要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国际上的动态知识。她经常为优秀的学生争取进一步学习的机会,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及早脱颖而出。夏培肃给学生改论文十分严谨,她曾给龙芯研制的功臣胡伟武的博士论文足足修改了八个月,一字一句地改,甚至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在成果和荣誉方面,夏培肃表现得十分的谦让。胡伟武刚入师门的时候,夏培肃主持的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并行计算机及并行算法”已接近尾声,胡伟武只参加了部分扫尾工作,在项目主要完成人员中排名十几位。后来,该项目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按规定有9人可以获奖。但胡伟武却意外地得到了获奖证书,后来才知道,在申报时,夏培肃觉得自己具体工作做得比较少,就把自己得获奖名额让给了胡伟武。一个项目获了奖,项目的主持人却没有获奖,这恐怕在科技界也是罕见的。

夏培肃的学生没有辜负老师的殷殷期望,他们接好了老师的“接力棒”,将中国计算机事业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在整个计算所,夏培肃的学生队伍是最强的,在计算所也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夏老师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在学术上,学生们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在做人和为师上,他们将一直向夏老师学习。

夏培肃常说:“做人做到什么境界,做学问才能做到什么境界。”夏培肃没有参与“龙芯”的开发研制,但她为他们搜集了不少的资料,包括国外最新的研究资料,并时时鼓励他们创新。她常说:“我们国家工业技术不如别人,起点低,不要立足于改进,要立足于创新。”整个“龙芯”开发组将夏老师作为他们的精神领袖,一面不倒的旗帜。是夏培肃教会了他们真正把国家的事当成他们自己的事。整个研制组形成了一种团队精神,培养了一种文化。这种精神正是开发组制胜的法宝。如今,很多学生都成为了老师,他们说他们追求的目标就是做像夏培肃一样的老师,他们希望能把夏老师的精神,品德没有变味承传下去。

夏培肃: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先行者

 提要:二十世纪50年代,一位年轻的女性设计出了第一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电子计算机;半个世纪过去了,她的学生又用一颗中国“芯”,结束了中国计算机产业“无芯”的尴尬历史。她就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计算机专家夏培肃。她曾参加我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筹建,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还负责研制成功多种不同类型的高性能计算机,为我国计算技术的起步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命运的转折点

  夏培肃,1923年出生于重庆江津市,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尤其在数学方面有极高的天赋。高中毕业时,她以数学满分的成绩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现东南大学)电机系,1945年考上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研究生。两年后,又自费考取了英国爱丁堡大学电机系。1950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做博士后,1951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的电讯网络研究室研究通信网络,后转到中国科学院从事电子计算机的研究。
  关于当年为何把自己的研究领域转为当今非常红火的计算机专业,夏培肃自己的回答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常常会有一些改变命运的转折点。对于我来说,这个重要的转折点出现在1952年我第一次谒见华罗庚教授时。”
  1952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在清华大学华罗庚教授接见了他从清华大学电机系物色来的闵乃大、夏培肃和王传英。他们一起探讨在工业技术相对落后的中国研制计算机的前沿话题。正是这一晚,揭开了20世纪中国计算机研制的序幕。这场谈话也被夏培肃认为是一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次会面之后,夏培肃从清华大学调到了中科院数学所,开始与计算机结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情缘。

  实现“零”的突破

  中国的计算机研究跟国际上相比是从零开始的,没有实验室,找不到任何资料,甚至连一本完整的介绍计算机原理的书都找不到。就连我国计算机科学最早的奠基人——华罗庚教授也仅仅在冯·诺依曼教授的实验室看过而已。但即便是这样,华罗庚教授很清楚新出现的这个庞然大物的巨大潜能,他认为我们中国搞计算机研究势在必行。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时任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所长的华罗庚主张从清华大学调一些人到数学所开展电子计算机研究工作。当时主持清华大学电机系的闵乃大教授是电讯网络专家,华罗庚希望闵先生出山主持电子计算机的研究工作。之后闵乃大教授和他的两个助手夏培肃、王传英组成了最早的计算机三人小组。1953年4月,由闵乃大、夏培肃和王传英组成的计算机小组提出制造一台串行的电子管计算机的设想,其规模与当时美国和英国分别完成不久的EDVAC和EDSAC相当,但不用国外采用的水银延迟线作存储器,而准备采用示波管存储器。
  1954年,计算机组转到钱三强领导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当时小组有两个部分课题,一部分是示波管存储器的研制,由吴几康负责;另一部分是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由夏培肃负责。1956年,夏培肃参加了周恩来总理主持制定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12年远景规划的“计算机技术的建立”部分,这使她对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了战略性的认识。就在这一年,夏培肃已经完成了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的设计,但是因某些原因她的方案被暂时搁置了两年。
  1958年计算技术研究所决定研制一台自己设计的小型通用计算机。夏培肃夜以继日地工作,对过去在近代物理研究所设计的计算机进行了修改,最大的改动就是将示波管存储器改为磁芯存储器。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她凭着坚实的业务基础和不懈的钻研精神,终于使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通用数字计算机——107机在1960年问世。1960年4月,107机通过考试并正式开始算题,这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接着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所按照107机的图纸仿制了一台,用于弹道计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107机为依据编写计算机原理和程序设计讲义,作为该校计算机专业、力学系、自动化系、地球物理系的教材。除为教学服务外,107机还接受了外单位计算任务,包括潮汐预报计算、原子反应堆射线能量分布计算、原子核结构理论中的矩阵特征值及特征向量计算、功率谱计算延迟线参数计算、爆破波传播计算、隧道二极管特性计算、自动控制中的最佳控制计算、单摆运动计算、建筑工程中的震动曲线计算等等。
  107机的研制成功实现了中国自主设计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零的突破,在中国计算机科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此后,夏培肃在高速计算机、并行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果,一直活跃在我国计算机科研的最前线。

  1400万次计算机赛过了美国

  在完成107机研制后,夏培肃一直在想怎么能够研制出国际水平的高性能的机器。有一年,石油部做勘探要用很高级的计算机,可是国外禁运得特别厉害。石油部就将买到的一台国外淘汰主机拿给夏培肃看,希望她能够在这个主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研制出满足石油勘探需要的计算机。夏培肃看了以后,觉得可以做得到。当时国家有100万次的计算机,夏培肃与她的同事们经过不懈努力,与石油部合作做成了1400万次的正面处理器,比原来机器的速度提高了14倍。他们还处理了石油部的好多机器,效果并不比外国差。
  后来卖淘汰主机给石油部的美国CDC公司知道中国能制造出1400万次的机器,就邀请夏培肃访问美国。到了美国后,夏培肃才知道她研制的1400万次的计算机比美国的1200万次计算机还快呢。当时,美国CDC公司主管国际事务的副总裁就跟夏培肃谈判,他们的设想是把自己公司的主机卖到中国,让夏培肃做更高性能的东西接到他们的主机上去。夏培肃觉得可以考虑,但她希望美国公司能将他们机子的接口情况告诉她,虽然硬件接口她已经找到了,可是软件接口太复杂了。美国副总裁请示过上司后说,上面规定任何接口都不能让中国知道,此次合作设想自然没有成功。

  甘为人梯 桃李满园

  在计算技术研究所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夏老师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夏培肃花大量的精力来培养计算机的新生力量。计算技术研究所在筹备时,高等学校还没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当时在有关高校的配合下,计算技术研究所举办了四届为期一至二年的训练班,培养了计算技术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约700余人。夏培肃是历届计算机训练班的业务负责人和主讲教授,训练班学员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所在单位的领导和业务骨干。
  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夏培肃说“研究生就是要攀登科学高峰的人,他要有攀登高峰的愿望,而且要有创新的能力。我觉得中国的计算机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一定要经过好多代人的努力,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完成的,要有一个集体一个梯队,而且是一个人梯,就是让年轻的站在上一代人的肩上一层层往上搭人梯才能够通天。我自己即使不能达到世界最高的顶峰,可是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达到。我给他们做人梯,我给他们铺路,让他们踩着我过去。”
  在她培养的4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3名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2名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目前,她的学生已经接好了老师的“接力棒”,将中国计算机研制工作带上了新的高峰。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计算机体系结构首席科学家韩承德,“龙芯一号”和“龙芯二号”CPU芯片的主要研制人唐志敏和胡伟武都是夏培肃的得意门生。他们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计算机研究领域都是一流的计算机专家。
  从2001年开始,在李国杰所长和唐志敏研究员领导下,胡伟武率领几十名年轻骨干日夜奋战,2002年9月28日成功发布中国第一枚通用CPU龙芯一号,终结了中国计算机产业“无芯”的尴尬历史。作为研制龙芯的功臣胡伟武博士成了所有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当媒体问起他最想感谢的人是谁?他的回答是:我的恩师夏培肃先生。他们把这个芯片命名为“夏50”,是为了纪念夏培肃从事计算机事业和从教50周年。
  在治学中,夏老师工作认真、一丝不苟。早年她在计算机训练班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课时,所讲内容虽已讲过多次,但每次在讲课前她仍像第一次讲课那样认真准备,而且每次都要增加新的内容。她进入古稀之年后仍未停止研究工作,在每周一次的内部讨论班上常作学术报告。例如她介绍“最大时间差”流水线加法器设计及其逻辑电路其思维之严密、构思之巧妙、设计之细致令人很难相信设计者已经年过古稀。
  夏老师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令她的学生至今难忘,且受益匪浅。据胡伟武回忆,夏老师对学生的论文要求非常严格。胡伟武的博士论文是1995年6月完成初稿的,一直到1996年2月29日才答辩,中间根据夏老师的要求修改了26次,历时8个月。他的论文是用英文写的,夏老师不顾年逾古稀,对他的论文从学术内容到章节安排、单词的用法,甚至标点符号,都进行了仔细的推敲和修改。一个在他看来理所当然的结论,夏老师都要求给出严格的证明。到答辩的时候,他的论文与初稿相比已经脱胎换骨了。
  夏培肃不仅教会了他们怎样做学问更重要的是教会了他们怎样做人。做学生的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在自己完成的每一篇论文中,都把导师的名字加上,这即使在国外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夏老师却不允许她的学生这样做,除非论文中的确包括她的实质性工作。不仅在论文的署名上,在成果和荣誉方面夏老师也十分谦让。例如她主持的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并行计算机及并行算法”,后来该项目获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在申报奖励时,由于获奖人数的限制夏老师觉得自己具体工作做得较少,就把自己的奖让给了年轻人。一个项目获了奖而项目主持人却没有获奖这恐怕在科技界是罕见的。遗憾的是这种普遍存在于老科学家身上的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学术界已经被严重地淡化了。
  夏培肃从事计算机研究事业近半个世纪,可以说,她以其赤诚的报国之心,严谨、执著的学术精神,为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奉献了整整一生,她是计算机科学家的楷模。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STS研究中心)

《世纪之约》:中国计算机的先行之师夏培肃
图为夏培肃留学期间的照片

  嘉宾:夏培肃

  主持人:曾涛

  编导:贾咏继彭媛媛

1952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在清华大学的寓所,回国不久华罗庚教授接见了三位年轻科学家。他们讨论的是一个前沿话题:研制中国的计算机。

  在美国,华罗庚与研制世界第一台可以自动编程的电子计算机EDVAC的冯诺依曼很熟悉,作为数学家,他清楚地了解新出现的这个庞然大物的巨大潜能。一回国,他就急不可待地召集一些年轻人开始研究。

  在这三个人中,有一位是读着华罗庚的回国呼吁信,从英国的爱丁堡大学回来的女科学家,她的名字叫夏培肃。

  在以后的2年时间里,夏培肃、闵乃大,王传英三人小组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开始了计算机的研制。

  可能当时连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个晚上成为中国计算机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

  曾涛:当时在谈的时候您还记得大家有特别兴奋的地方吗?

  夏培肃:当时华先生住家的地方就在数学研究所旁边,数学研究所在清华园里面,很近。我就记得进了门以后,他那个客厅比较大,当时那个房子是政府专门为华先生修的,一个平房,中间是客厅。客厅里面沙发上,所有的桌子,台子上面全是书,像那种台子上面翻开的杂志期刊,满屋子书我就觉得华先生是个做学问的人。后来就坐下来聊,问我们学过些什么,背景,愿不愿意搞计算机?当然很愿意,因为我在英国的时候,我已经了解计算机了,所以我们国家要搞的话我特别愿意搞,所以我当时就愿意到华先生手下做电子计算机,就是这么开始的。

  曾涛:那时候您已经就是说看到了可能是未来会非常好的一个发展的……

  夏培肃:是,是那样。因为美国计算机出来以后他们宣传得非常厉害,英国也宣传得很厉害。所以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学科。后来华先生他倡导那个事情,我马上就到他那儿去了。

  曾涛: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中国的计算机在你们决定开始发展那个时候,跟国际相比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

  夏培肃:没有啊,从零开始,什么都没有!那时候实验室都没有。那些数学所的人根本不知道电是什么东西,电线都害怕,怕触电。后来我们说要电表,因为我们要做无线电实验,结果就请他们采购员,其实是管生活的采购,他也不懂那些,说给我们买电表,结果他买了一个电力方面用的电表,多少安培多少安培,就是那种,我们都觉得很可笑,因为我们用的都是毫安什么什么的,都是无线电用的电表。就像他买那个,反正不是一回事情,完全是外行,所以很费劲,后来都是我们自己去买。而且那是刚解放时很多东西都没有,有时候就在旧货摊上去收一点东西。

  1954年,计算机小组从华罗庚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转到了钱三强先生领导的物理所。到了1958年,闵乃大教授去德国定居,王传英也改行去了苏联。最早的三人小组只有夏培肃一人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50年。

  曾涛:夏教授我听出来您在计算机事业上面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

  夏培肃:是,我整天都想着计算机。

  曾涛:因为我知道在当时第一个研究小组成立的时候只有三个人,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那么到后来这三个人只剩下你一个人了,我觉得几十年,而且在那种很波折的这样一个发展当中,您自己一个人怎么可以一直坚持下来呢?让您坚持的理由是什么?

  夏培肃:那个时候,以前那种科研体制总是会给你派人来的,每年都会分配很多大学生来,分到各个室组什么的,不会我一个人老这么干的了。我要做什么项目什么的,就是会安排人的。

  曾涛:可是在这么应该说都有50年多了这样一个过程,我觉得对于一个人来讲,这样一种坚持去做一个事业。

  夏培肃:我只能搞计算机,我还能搞别的吗?我不能搞别的了。

  曾涛:您认为什么都不能做吗?

  夏培肃:我怎么也不会了别的好像,我觉得不行了,我觉得我简直太着迷了,太喜欢计算机了,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计算机。

  1956年,夏培肃参加了周恩来总理主持的发展我国科学十二年规划中,负责“计算机技术的建立”部分的规划工作,这次参与使她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具有战略性认识。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计算机研究正式展开。

  曾涛:那时候规划的结果是什么呢?要怎么样发展?

  夏培肃:规划的结果最主要的就是要成立计算机研究所,成立我们国家第一个研究所,规划讨论了很多久,开了相当多的时间,做了好多报告,钱学森都到我们那儿做报告,讲他们那个航天事业对计算机的需求,讲那种报告,还有方方面面的人来做报告,因为在那以前,我们从52年开始搞,到56年已经好几年了,我们也到那儿去报告,而且那时候我们已经培养了一批干部了,已经有一点基础了,当时国内大概在做规划以前,搞计算机搞得最厉害就是我们科研所了,多少有点实力了,而且我的计算机已经快设计完了。

  对夏培肃来说,1960年4月107机的研制成功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它在中国计算机科学发展历程中是个里程碑,实现了中国自主设计的通用数字计算机零的突破。

  在以后的岁月里,夏培肃先后在高速计算机、并行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并且与丈夫杨利民教授一起较早提出量子计算机的设想。到今天,她仍然活跃在中国计算机科研的最前线。

  曾涛:当时您在研究107的这个过程里面您认为当时自己碰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夏培肃:我们没有器材,没有器材没有人给你加工,而且我们好多实验有些线路还设计得不是很理想,一个电路设计的话要花很多时间,反复地测试,我设计107计算机里边一个最核心的就很不稳定,他们的机器只能工作半小时就得坏一次,那时候电子管机器很不稳定的,不像现在的机器了,可是我设计的计算机,我的107,我第一次开机运行就20.5的小时,连续工作,而且是人工给它停下来的,后来就非常稳定,为什么?就是因为我设计了非常稳定的储化器。为什么就是一定要电路非常稳定?因为你在室内一开灯,一开日光灯你机器就要跳,当时机器就这么一个情况,可是我设计的那机器就很稳定,所以我为了设计那个稳定的电路我花了很多很多时间,而且也做了很深的研究,还专门写了论文,后来都发表了,那些都已经公开了,而且后来别人用我的设计方法设计机器也很成功了。

  曾涛:那么当时您做出107机的那个时候,国际上最进的计算机是什么水平?

  夏培肃:那就太远了。我做出107的时候是1960年,国际上就像我这种类型的机器那是很简单的机器,我当时做的话就是按照国际上能够做出来,就是冯·诺伊曼最初做的那种机器,就是刚刚华罗庚看的机器,那种类似的机器,1949年英国做出来了,美国在1951年做出来的,我是1960年做出来的,比他们相差差不多10年,可是我中间停顿了几年。

  曾涛:那有没有觉得遗憾呢?

  夏培肃:不遗憾,为什么遗憾?因为中间我培养了很多接班的干部,为国家那贡献比一台计算机贡献大多了,现在国家的计算机领域里面的各级业务骨干和领导干部,那个电子工业部那个专门管计算机的司长叫杨天行的,在计算机界挺有名的,他都是我学生啊。那就是全国主管计算机最高的了好像是。很多了,像大学里什么什么系主任计算机系主任,什么研究所的所长什么的,我的学生太多了,所以我觉得那样对国家贡献可能会更大一些,当然机器还是要做的,不过你不做机器不知道教书怎么教得好,你不知道那个是什么问题,光是按书本照本宣科那是没有用的。

  夏先生今年已经80高龄了,可是当我们一提到计算机这份事业的时候,她就会充满了激情,而且很明显的是一种跟年轻人一样的激情。

  在我们做这个节目的时候,我们曾称他是中国计算机之母,他反对这个说法,但是,如果想到她为培养几代计算机人才所献出的心血,以及他今天人才济济的学生队伍,这个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曾涛:就是在为去教这么多计算机方面的学生的时候,像您一开始讲的,您也把这个看成是您自己对计算机的一种喜爱的另外的一个表现,是吗?

  夏培肃:是的。一方面因为开始的时候我培养学生是大学毕业水平的那种,后来就带研究生,不在大学里教书了,研究生那就是要攀登科学高峰的了,所以我要找那种人,就是要培养那种人,他能够攀登高峰的人,他有那种愿望,而且他有那种创新能力的那种人,我要那种学生。因为我觉得中国的计算机要达到世界领先,一定要经过好多代人的努力,不是说一个人两个人就可以完成的,要一个集体,一个梯队,而且是一个人梯。就是让年轻的站在肩上一层层往上搭,人梯才能够通天。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人梯的,他自己要有攀登的愿望有攀登的能力的人他才能够够条件做人梯,然后要一梯梯上去才能够攀登,我是这么一个观点,所以我觉得我自己即使不能达到世界最高的顶峰,可是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我给他们做人梯啊,我给他们铺路,让他们踩着我过去。

  曾涛:您知道您的很多学生都说他们的心里有挫折,碰到困难的时候都可以来找您聊天,好像跟您聊过天以后就会觉得很舒服。

  夏培肃:我不知道他们什么感受,不过有的学生是愿意来跟我聊。

  曾涛:各式各样的问题都会跟你聊吗?

  夏培肃:可以,都可以,工作的个人的什么生活的都可以。有一个学生还把她男朋友照片拿来给我看,她要我帮她出出主意,到底跟不跟他好啊。

  曾涛:在您带过的这么多学生当中您有没有自己认为是最得意的学生?

  夏培肃:我得意的学生太多了,各有各的特点,不好说最的,因为现在还没有盖棺定论的。有些学生都非常优秀,有的现在还有好多在国外也非常好,也有在国内也不错,也很好,很拔尖的,有的学生现在我觉得在国内的跟国际上的第一流的计算机专家相比并不比他们差,我认为是这样的。

  夏培肃在繁重的科研工作之外,为培养新生力量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培养了几代计算机专家。夏培肃的学生很多都在计算所工作,在计算所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夏老师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夏培肃不仅教会了他们怎样做学问,更重要的是教会了他们怎样做人。她的学生接好了老师的“接力棒”,将中国计算机研制事业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工程院院士,计算所所长李国杰,计算机体系首席科学家韩承德,“龙芯一号”CPU芯片的主要研制人年轻科学家胡伟武都都是夏培肃的得意门生。

  从2001年开始,在李国杰所长和唐志敏研究员领导下,胡伟武率领几十名年轻骨干日夜奋战,2002年9月28日,中国第一枚通用CPU龙芯一号成功发布,终结了中国计算机产业“无芯”的尴尬历史。作为研制龙芯的功臣胡伟武博士成了所有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有媒体问起他最想感谢的人是谁时,他的回答是:我的恩师夏培肃先生。他们把这个芯片命名为“夏50”,是为了纪念夏培肃从事计算机事业和从教50周年。

  曾涛:他们都觉得好像跟您在一起的时候会是一种精神领袖的感觉?

  夏培肃:他们有那种感觉我还不知道。

  曾涛:就是您这种去关心他们或者您认为自己能够去吸引这么多学生您自己没有想到过吗?

  夏培肃:是的,我现在这些学生都非常争气,这是我事先没有估计到的,而且他们就是一代代传下去都很厉害,那我都非常高兴,现在我们的集体非常理想。

  曾涛:您觉得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师,真的是培养了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这么多学生,在这么一个培养和教育的过程里面,您觉得作为老师您的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夏培肃:我觉得很重要一点,那也是我经常跟大家讲的,就是你培养学生是干什么?是为了完成你的工作任务,还是你为国家培养人才?虽然表面上学生是来做你的项目,可是你思想里面是怎么想的,是作为他完成你任务的工具还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思想要是不一样的话,那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就觉得首先我们是要为国家培养人才,而不仅仅是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有些学生就当导师的助手,可是导师并不爱惜他,并不是说是国家人才你才培养的。我觉得那样就不好。有些导师还要讲多少钱,而且每个月还克扣学生的钱。学生一般来讲对导师有一定的尊重,所以就应该珍惜那份尊重。我的学生也不是所有的都非常好,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跟我关系非常好,可是我没有不好就是。即使那个学生他不怎么样,或者他也不好好念书,一心进来就想做个跳板出国什么的,那我也不得罪他。你想想看假设它论文做不出来,按照过去规定的话,做不出来的话就毕不了业就得送回原籍,他可能是农村里来的,他就得变成农民去,他后来找工作怎么办,户口问题都解决不了,那我何必为难他呢,那就让他出国吧,反正他能够到美国去找个什么学校上上就算了吧,那他就很吃亏了,他在我这儿白念几年了,都不算数,到国外从头念起。那种学生他要走我不留,我推荐他出去。好的学生就不一样,好的学生不走,因为他觉得他在这儿有奔头,他有出路,他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归宿,他可以达到他的目标。他有他的事业,因为我老跟他们讲,你在国内做事情的话是给自己工作,你到美国去,你在人家公司里干,钱挣得很多,可是你是打工的,加入美国籍你顶多也是二等公民。

  曾涛:您有没有去统计过到现在为止您教过的学生有多少?

  夏培肃:具体的我也不太记得清楚,我想可能研究生有40来个吧,不过有的还没毕业,有的是毕业的,有的念了一半就走了,出国了,那种比较多。大学的那里好像有几百人,训练班办了四届,总共培养了七八百人。

  夏培肃和丈夫杨立铭邂逅于浪漫的大学校园,从此开始了他们半个世纪的情缘。双双留学英国,又一起回来报效祖国,一个是著名物理学家,一个是计算机研究领域的泰斗,1991年,同时成为中科院院士,被尊称为“科苑双星”。

  2002年1月12日,杨立铭在妻子的精心照顾下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旅。

  每一次我提到杨立铭先生,夏先生的眼睛都会很快地湿润了,我能感受到他们相濡以沫的半个多世纪给人生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

  曾涛:那么在您刚才讲的这个过程当中,就是说投了很多的事业,很多的精力在自己的事业上面,那么那个时候对自己的丈夫,我知道您的先生杨立铭也是非常著名的科学家,那么那个时候就是您在你们的家庭当中,您觉得您这个角色做得怎么样呢?

  夏培肃:我觉得我们互相理解,互相支持,非常好!我们从来不会为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会去争吵,从来不会,因为大家都非常珍惜那点时间。

  曾涛:您觉得一生跟杨先生走了一生,那么您觉得他对您最理解最支持的地方您的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夏培肃:他从来没有怨言,对我工作花这么多时间,从来过怨言。

  曾涛:对孩子呢?

  夏培肃:我们尽可能管,可是管不到的也没办法了。

  曾涛:那您第一次做母亲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对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多少精力呢?

  夏培肃:就是因为管的太少了,孩子死了。

  曾涛:是因为是生病还是意外的事?

  夏培肃:掉的,淹死了。

  曾涛:是多大的时候?

  夏培肃:就是大跃进的时候,没有菜吃,家家户户都种菜什么的,我们院子后面有一个下水道,粪坑,旁边就种菜他不知道,走那儿就滑下去了,还很小。实在是没有时间来管孩子。

  曾涛:那时候您觉得您跟杨先生在碰到当时那样一个情况的时候。

  夏培肃:我们都很伤心。不过后来又生了一个,后来又生了一个,就现在的小儿子。

  曾涛:那时完全管不到自己的孩子。

  夏培肃:顾不到,因为要上班也没有办法,而且好像工作为主的了。家里有一个阿姨给看一下,她也管不了这么多,给他喂牛奶什么的,管不了这么多就是。

  曾涛:是不是包括在生命中遇到这样一些大的挫折的时候,杨先生都非常能够跟你……

  夏培肃:很内疚,觉得对不起他。

  曾涛:在发生过这个事情以后,你们两个人之间有过交流,谈到过这个吗?

  夏培肃:大家都避免谈,省得伤心。

  曾涛:一直都没有再谈过?

  夏培肃:不谈了。反正后来又有那个孩子了,又补上那个了。

  曾涛:那么后来在自己再有这个又生了一个孩子以后,您是不是就有很强的这种去补偿的心理?

  夏培肃:有那个心理,不过工作还是最主要的。小孩也照顾不好,老生病,因为生的时候我年纪比较大了。不过还好,现在他身体挺好了。我们知识分子对孩子都很宽容,像我们从来不会打骂孩子什么的,都是好好讲,就是他们觉得好像他们受的教育主要就是那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不是那种面提耳令的那种。但就是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他们,只是礼拜天有时候可以在校园里玩玩什么的,都很少。我那小孩都是很早就送幼儿园了,全托,我小儿子一岁半就上全托幼儿园,大的三岁上全托幼儿园。

  曾涛:您觉得在这样一个,就是说当时那样一个环境里头,我觉得无论是家庭还是自己的工作里面,都会碰到很多的这些挫折或者是波折。

  夏培肃:当时我们很难受,后来60年我去四清了,了解到农民的情况,他们农民很苦,农村里边生十个孩子要死掉5个,大概往往就是那个情况,看看他们的生活情况,我觉得我们比他们已经幸福多了。所以在心情上还好一点。

  曾涛:那么碰到那么多波折和困难的时候,杨先生一直是不是一个您心里面最大的一个支持?

  夏培肃:是这样的。

  曾涛:这种支持会是一种语言呢还是完全是一种感受?

  夏培肃:不讲话,我们,他很不会讲话,他也没有多大话吧就是。我们聊天的时候也很少,大家都很忙,的确是很忙,所以有些人家里老吵架我都不能理解,我觉得为什么要那样呢?太不值得了,一个人有这么多事情要做,生命又不是很长,为什么不珍惜自己的时间呢?去吵架干什么?

  曾涛:您觉得这么多年你们都特别地和谐、幸福?

  夏培肃:我觉得我们互相支持互相理解,那样就是在做工作或者处理家庭的事情的时候是必要。我觉得很关键一点,就是我们的想法都一致,就是夫妻两个人只要是说都愿意献身科学的话他就没有太多的矛盾。曾涛:那您在您自己的心里面您自己有特别崇拜的人吗?

  夏培肃:我有。

  曾涛:是谁呢?

  夏培肃:我觉得只有对我启发最大的就是江姐。

  曾涛:给您什么样的启发?

  夏培肃:我想到她就会激动。我看过一本小册子最早的时候,那时候回国还没有多久,就叫《烈火中永生》。一个共产党人的那种高尚的品格和思想,我第一次接触。当然我们那时候有一些老干部,就我们单位好多老干部都长征了什么的,他们也都非常好,可是要了解一个人他的那种心理思想那种,我觉得给我的印象非常深。你看到她以后你就不能不去想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比如说过去我从来没想过一个人到底活着为什么,到底他活着的目标干什么,一个人活的目的是什么,看到江姐你要去想这个问题。所以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应该向她学习。我原来对党也不了解也不清楚,可是从了解江姐的情况以后我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

  曾涛:我听说后来江姐的儿子是不是也到你们那儿去学计算机?

  夏培肃:是,到我们那儿去学习,我就觉得他非常亲切,就是那种感觉,我觉得假设我能帮他做点事情我就非常愿意。

  曾涛:您觉得您对江姐的这样一个人物的这种或者说是崇拜或者说是这样一种感动一直持续到现在吗?夏培肃:我觉得是的,不过后来有很多人我也非常崇拜的,有很多人我也非常喜欢,有很多人我也非常喜欢。

  曾涛:能再讲一个您非常喜欢的人吗?

  夏培肃:有些人并不是很了解,有些人可能只看到表面,比如说吴仪我就非常欣赏。曾涛:吴仪?

  夏培肃:非常欣赏,我当然不知道她以后会怎么样,我也不了解她前面的情况,可是的吴仪非常喜欢。曾涛:您欣赏她什么?

  夏培肃:我觉得她非常能干,非常果断,她办事情雷厉风行的,只要她一抓的事情就行,我觉得就行了。你看抓反走私的还有非典什么的,那个很了不起。她的气质也非常好,给人看了以后印象也很好。

  曾涛:您觉得您内心里面欣赏这样一些女性,您有没有想过自己就是也会在你的工作当中去会是那样的一种表现呢?

  夏培肃:我不会像她,我没有她厉害,我做不到她,我也没有掌过权,我不会像她这么泼辣,不过我喜欢那样的,我做不到。因为我们干的行当不一样,她太精彩了我觉得。

  曾涛:那您觉得为中国计算机的事业可以说是整整奋斗了一生,那么您对您这一生您认为在计算机事业上的这种付出或者是自己的这种风险也好,您认为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吗?

  夏培肃:不满意。我觉得自己做的太少了,我应该还做得多一些,我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的工作,做得很不够,觉得很不够,跟有些人比起来。

  记者:跟谁比?

  夏培肃:比如说邓稼先我跟他还比较熟吧,我觉得他很了不起,我跟他还比较熟的,我们在一起工作过。近代物理研究所,他比我还小,邓稼先,比小一岁可能,我们还是校友,中学校友,不过以前不知道。

  记者:夏老师您刚才讲,其实在你们的周围当中很多人都跟您叫夏先生这其实是表示一种尊敬啊,您和杨先生,你们两个人很多人都会觉得不是像很多的科学家很出名。实际上你们两个似乎生活工作都特别地低调。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态度吗?

  夏培肃:我们都不希望的好像炒得很热,不太希望了,就希望安静一点,就是有很多人来采访什么的,我都不太愿意,介绍他去找别人吧。

导师的责任——记我的导师夏培肃院士

  胡伟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并不是所有研究生都能碰上好导师,而我是他们中比较幸运的一个。

  1991年9月,我在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被推荐免试进入中科院计算所读研究生,后于1993年3月转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计算机事业的重要创始人、著名的计算机系统结构专家夏培肃院士。1996年3月获博士学位。我的博士论文曾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并入选“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可以说,我的每一点成就的取得,都凝聚着恩师的心血。

  夏老师是真正把培养人才作为己任的导师,不是把学生招来就是为了干活并在毕业前给学生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做论文的那种。她曾多次说过“我们对学生是有责任的”。而这种导师的责任心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十分有幸,成为夏老师学生中的一个,感受夏老师对学生的责任。

  在学习上,夏老师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十分关心。在我攻读学位期间,夏老师经常告戒我,一篇博士论文一定要有明显的创新,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否则,即使有很大的工作量,可以算若干篇硕士论文,也算不了一篇博士论文。我的博士学习生涯中,有近两年的时间就是在怕毕不了业的压力下度过的。直到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对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研究有了深刻的了解,自然地就有了一些新想法。我在1995年6月完成博士论文的初稿,一直到1996年2月29日才答辩,中间根据夏老师的要求修改了二十多稿,历时8个月。我的论文是用英文完成的。夏老师不顾年逾古稀,对我的论文从它的学术内容,到章节的安排、单词的用法、甚至标点符号,都进行了仔细的推敲和修改。一个在我看来是理所当然的结论,夏老师却要求我给出严格的证明。到答辩时,我的论文与其初稿相比已经是脱胎换骨。在这8个月的论文修改过程中,我受益非浅。可以说,是导师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如何做学问。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我很难相信,那些被导师的与论文无关的项目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只在毕业的前一年(有的只有半年)才开始做论文的学生能作出合格的博士毕业论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治学中,夏老师虚怀若谷、实事求是。做学生的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自己完成的每一篇论文中,都要把导师作为作者之一。这即使在国外的许多地方也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但夏老师却不允许这样做,除非论文中确实包括她的实质性的工作。这一点在我入学之初,我的师兄就提醒过我,夏老师也亲自跟我说过。在这方面,作为夏老师的弟子,都是十分小心的,并且我们也同样地要求我们自己的学生。不仅在论文的署名上,夏老师在成果和荣誉方面一贯都是十分谦让的。我刚入师门的时候,夏老师主持的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并行计算机及并行算法”(该项目原是由冯康院士和夏老师共同主持的,由于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冯先生不幸逝世,就由夏老师一人主持)已接近尾声,我只参加了部分微不足道的扫尾工作,在项目主要完成人员中排名在十几位。后来,该项目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按规定有9人可以获奖。但我却意外地得到了获奖证书,后来我的师兄告诉我,在申报时,夏老师觉得自己具体工作做得较少, 就把自己的获奖名额让给了我。一个项目获了奖,项目的主持人却没有获奖,这恐怕在科技界是罕见的。从此也可窥见夏老师注重培养年轻人之一斑。遗憾的是,这种普遍存在于老科学家身上的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学术界已经被严重地淡化了。现在学术界确有不少把学生独立完成的工作窃为己有的人,有些人总是怕别人不知道他,怕别人不知道他在国外知名的大学呆过。其实,一个人越是谦虚,别人越是觉得他深不可测,这一点我在当夏老师的学生得过程中体会得非常深刻。

  在科研工作中,夏老师以古稀之年,身体力行,令人十分敬佩。我们有一个每周一次的内部讨论班。记得刚入学的时候,夏老师在讨论班上介绍了“最大时间差”流水线加法器的设计。她介绍了该加法器设计的所有逻辑电路,其思维之严密、构思之巧妙、设计之细致令我很难相信该加法器的设计者已年近古稀。1997年,夏老师和周毓麟院士、金怡濂院士一起主办了题为“高性能计算技术展望”的第九十四次香山科学会议,在会上夏老师作了主题评述报告,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就是为了这个不到一小时的报告,夏老师用了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通过网络亲自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并亲自制作每一张报告胶片。直到会议的前两天,还对报告内容作了大幅度修改。2000年, 量子计算成为研究热点, 但研究量子计算的多是物理学家, 难以与计算机研究人员沟通. 为此, 夏老师看了近一年的文章, 从计算机研究人员的角度给出了关于量子计算的介绍和评价. 在量子计算领域为计算机研究人员与物理学家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在夏老师研究量子力学的过程中, 经常与她的爱人, 著名量子物理学家, 中科院资深院士杨立铭先生一起探讨, 成为学术界的一段佳话.

  夏老师的鼓励是我们立志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强大动力。夏老师是五十年代初响应党的号召回国投身于国家建设的留学博士。在同学纷纷出国或下海的环境下,要甘于清贫、克服种种生活上的困难留在国内,既有来自社会的压力,也有自己内心的矛盾。夏老师总是鼓励我们立志服务于祖国,并千方百计创造很好的研究环境。夏老师鼓励我们留在国内并不是反对国际交流,她经常为我们创造出国交流的机会。只要我们的论文在国际会议上录用,即使经费十分紧张,夏老师也会资助我们出国开会。同时夏老师也十分关心我们的生活,帮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正是夏老师的人格力量,把她的学生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科研队伍。

  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学生。每次当他们叫我老师的时候,我总是感到一种责任,生怕误人子弟。我希望,夏老师对学生们的责任心,不要终止在她的学生身上,而是通过她的学生们,一代代地发扬光大,为祖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目录

中国计算机之母夏培肃逝世 研制中国首台计算机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计算机之母夏培肃逝世 研制中国首台计算机
中国计算机之母夏培肃逝世 研制中国首台计算机

  2014年8月29日下午消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27日发布讣告,中国计算机之母、著名计算机专家和教育家夏培肃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辞世,享年91岁。夏培肃曾主持研制中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

  以下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讣告内容

  著名计算机专家和教育家、我国计算机研究的先驱和我国计算机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培肃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时间2014年8月27日11时10分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夏培肃1945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1945-47年攻读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研究生,1947年赴英国留学,195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51年为该校博士后。夏培肃1951年秋回国,任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网络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52年秋开始研究电子数字计算机,1953年至1956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和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56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1952年,夏培肃和闵乃大、王传英组成了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开拓了我国计算机起步发展的道路。1956年,夏培肃参与筹建作为国家四项紧急措施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当时计算所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我国计算技术的专业人才,夏培肃作为计算机训练班的业务负责人,培养了700多名计算机方面的科技人员,奠定了中国计算机事业的人才基础。她在训练班主讲《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课程时,重新编写了《电子计算机原理》,这是我国在这方面第一本正式的讲义。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术语和名词本来都只有英文,她在编写这本讲义时都意译为中文,在全国一直沿用至今。

  夏培肃一生强调自主创新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坚持做中国自己的计算机。1958年,她负责设计研制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这是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用事实和行动证明了当时中国人有能力、有志气设计和研制自己的计算机。

  夏培肃一生奋战在科研一线,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她提出使计算机大幅度提高运算速度的最大时间差流水线原理,大大缩短了流水线计算机的时钟周期。她负责研制成功高速阵列处理机150-AP,150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100万次/秒,而150-AP的运算速度达到了1400万次/秒,用低成本实现运算速度高于美国当时对我国禁运的同类产品的运算速度,在国际上受到了巨大关注,为我国石油勘探作出了重大贡献。她主持功能分布式计算机系统,领导团队研制成功了GF10系列计算机,使该方向后来成为计算所一段时间内的研究重点。

  夏培肃认为研究工作一定要有很强的超前性,她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即深深体会到高性能计算机的开发和应用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实力,在推动相关工作的同时提出国家应该大力开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否则将永远受制于人。后来,她培养的研究生在这两个领域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夏培肃开始培养研究生,她根据研究生的能力和兴趣,引导他们从事科研工作。她不但对研究生在业务方面严格要求,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要求研究生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她一共培养了60多名研究生,其中有两名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三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不少人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除了科研和培养人才外,夏培肃还创办了在中国计算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学报》和对国外发行的《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并担任主编。她和许孔时等合作,主持编写《英汉计算机辞典》;担任《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副主编等。

  夏培肃是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5年获英国赫里奥-瓦特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1年获首届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终身成就奖。

  夏培肃工作认真踏实,平易近人,为人低调,淡泊名利。她为人的主导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作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奠基人之一的夏培肃,她身上所体现的积极倡导和推动计算机事业,逆境励志,自强不息,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严谨治学、创新求实的思想,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品质,为晚辈树立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楷模,是晚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夏培肃的一生是为科学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她的逝世是科学界的一大损失,我们深切怀念夏培肃!沉痛悼念夏培肃!

  夏培肃治丧委员会决定于2014年8月28日-9月1日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301会议室设灵堂供各界人士吊唁,并于2014年9月2日上午9时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相关词条
梁思礼匡定波李衍达雷啸霖林尊琪
干福熹黄宏嘉李启虎陆汝钤刘盛纲
郭雷黄民强李未侯洵刘永坦
郭光灿黄琳简水生李志坚刘颂豪
高庆狮何积丰侯朝焕林惠民阙端麟


参考资料

1、tp://www.cuaa.net/cur/xyb/yuanshi/kxjj.jsp?id=643
2、tp://www.jjnews.net.cn/news/index_news.asp?items=4&NewsID=16946&BigClassID=20&SmallClassID=0
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3-09-22/1347236850.s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夏培肃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