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编辑本段回目录
内容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从用户的角度来思考设计初衷、追求简洁、钟爱白色、提高科技产品的亲和力,这些都是乔纳森灌输给苹果公司设计部门的新元素。他与乔布斯的想法不谋而合,并自始至终得到了乔布斯的大力支持。二人默契配合,最终将苹果从一家单纯的设备生产上改造成了一家以设计时尚配件的新公司,并赢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年轻人的尊重和狂热崇拜。从这一点来说,乔纳森不仅改变了苹果公司,改变了整个设计行业,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乔布斯的去世对于苹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最明显的表现在顾客对于苹果最新设计产品的诟病上,但这一错误的“心理定势”基于一个错误的认知:iPhone和iPad不是乔布斯设计的,而是乔纳森领导的团队设计的。没有了乔布斯的苹果也因为有了乔纳森,才能在后乔布斯时代继续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者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作者简介
卡尼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做关于苹果公司的报道,并在很多场合采访了乔纳森,卡尼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向大家展示这个人如何做出了如此具有杀伤力的设计,并吸引了如此多狂热的追随者。
推荐编辑本段回目录
编辑推荐
这个苹果背后的灵魂就是——乔纳森•艾夫。
名人推荐
——陈向东
终于有一本书能够如此地接地气:它不再关注那位神一样的乔布斯,而是关注那位站在神的背后,同样具有神一样光环的乔纳森。
——孙陶然
乔纳森•艾夫把他自己对科学、人文、艺术,乃至整个世界的感知尽数渗透进苹果的设计和审美之中,他是苹果设计的灵魂与图腾,乔纳森之后,再无那时的苹果。
——优酷总裁 魏明
媒体推荐
——陈向东
终于有一本书能够如此地接地气:它不再关注那位神一样的乔布斯,而是关注那位站在神的背后,同样具有神一样光环的乔纳森。
——孙陶然
乔纳森艾夫把他自己对科学、人文、艺术,乃至整个世界的感知尽数渗透进苹果的设计和审美之中,他是苹果设计的灵魂与图腾,乔纳森之后,再无那时的苹果。
——优酷总裁 魏明
目录编辑本段回目录
第一章 学生时代//001
第二章 英国的设计教育//015
第三章 伦敦的生活//033
第四章 初到苹果//065
第五章 乔布斯重返苹果//103
第六章 捷报频传//141
第七章 铁幕背后的设计工作室//165
第八章.iPod的设计之道//179
第九章 生产、材料和其他事//195
第十章 iPhone的诞生//219
第十一章 iPad//245
第十二章 一体化无处不在//253
第十三章 苹果公司最有价值的专家//265
致 谢//287
秘密和信息来源//289
序言编辑本段回目录
那是在2003年麦金塔世界展览会(Macworld Expo)期间一个傍晚的聚会上。作为一名为《连线》杂志(Wired)东奔西跑的临时记者,我当然清楚他的身份:乔纳森•保罗•艾夫(Jonathan Paul Ive)——全球设计界的顶尖人物。
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他竟然乐意和我聊天。
我们很快发现了彼此的一些共同点:都爱喝啤酒,都为文化冲击感所困扰,还都是住在旧金山的英国移民。乔纳森的妻子希瑟(Heather Pegg)也在场,我们三个人共同追忆了那些英国的小酒馆,谈论了那些了不起的报纸,还一起对英国音乐[尤其是时尚舞曲(electronic house music)]唏嘘不已。然而,几杯酒下肚,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有一个约会,而且已经晚了。我匆匆离开,完全没有意识到背包落在了那里。
过了午夜,我在城市另一头的一个酒吧里找到了乔纳森。看见他时,我竟然发现他的肩膀上挂着我的背包,这让我又惊又喜。
全球最著名的设计师竟然会把一个丢三落四的记者的背包随身携带一整晚,这着实让我吃了一惊。然而今天再次回想这件事,我明白这就是乔纳森•艾夫的行事风格。他专注于整个团队、他的合作者,尤其专注于苹果公司。对于乔纳森来说,工作就是一切——然而,每当他谈论起工作时,提到的总是团队,而不是自己。
几个月之后,2003年6月,在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Apple’s 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上,我再次遇到了乔纳森。当时,史蒂夫•乔布斯正在推广Power Mac G5——一款采用了铝制外壳的高性能台式电脑,而乔纳森正在和两三个看起来很八卦的女公关代表聊天。乔布斯的发言结束之后,我走到了乔纳森的身边。
他微微一笑,然后对我说:“很高兴再次见到你。”
我们握了握手,他用和善的语调问我:“最近不错吧?”
而此时此刻,我实在不好意思再提及那个背包。
最后我问他:“我能采访你一下吗?”听到这句话,站在一旁的公关代表们齐刷刷地摇了摇头——苹果一向是以保密性著称的,而乔纳森却回答说:“当然可以。”
他带我去了一个附近的展台,并给我展示了一个模型。实际上,我只不过是想做个简短的片段式访谈而已。然而,乔纳森就自己最近的成果,做了长达20分钟热情洋溢的独白,这期间我几乎一句话都插不上。他滔滔不绝,因为设计正是他的热情所在。
Power Mac G5的外壳由一整块巨大的厚铝片制成,看起来就像一个用灰色金属制成的隐形轰炸机。这种准军事化的外表非常切合那个时代:那时正逢“兆赫战争”(Megahertz Wars),苹果和英特尔正为高速芯片互相竞争,制造商们纷纷推广自己产品的计算能力,而苹果则声称自己的这款产品卓越是其中最强的。但乔纳森却没有提到芯片的问题。
“这一款可费了我们不少劲儿,”他说,简约是设计这些机器时要遵循的总原则,“除了绝对必要的配件,其他的东西我们一概不要,但是,消费者们不会留意到我们为之付出的努力。”
“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回到起点:我们需要这个部件吗?能让这个部件行使四个部件的功能吗?就这样,我们一遍一遍地重复着简化的过程。如果这种设计可以达到预期效果,不仅设备的生产过程能够得到简化,人们使用起来也更方便了。”
简约与简化?在当时的高科技行业里,这可不是轻松趣谈。在新产品中,生产商们都在努力添加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而不是把它们都去掉。但是,乔纳森的想法却完全相反。虽然简化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方法,而且是设计的基本理念之一,但在2003年,乔纳森的想法听起来有点不切实际。后来我才意识到,在旧金山6月的那个早上,乔纳森向我透露了揭开苹果创新秘密的重要线索。正是基于简化理念,苹果才完成了这么多奇迹般的突破,变成了领航世界的企业之一。
当史蒂夫•乔布斯将两人的合作成果——包括苹果的标志性产品iMac、iPod和iPad推广给大众时,乔纳森从来都只是心满意足地站在一旁。他的思维与设计方式给苹果带来了巨大突破。作为公司工业设计部的高级副总裁,他已经变成了塑造信息化社会,重新定义人们工作、娱乐和交际方式的无与伦比的力量。
那么,这个毕业于英国艺术学校、患有阅读障碍的英国少年是如何变成世界顶尖的技术创新者的呢?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才华横溢又不失谦逊的人,一个沉溺于设计以至于废寝忘食的人。毫无疑问,他深远的洞察力让你我的生活模式焕然一新。
文摘
一起日日夜夜工作了8年后,乔纳森和乔布斯建立起一种特殊又亲密的关系。他们两个几乎形影不离,一起参加各种会议,一起共进午餐,在很多个下午,他们一起在工作室研究未来的项目。
在接受第一次手术之后,乔布斯没能痊愈,他在2009年5月请假前往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市进行第二次手术,接受肝脏移植。乔布斯和妻子搭乘私人专机飞回家时,乔纳森和蒂姆•库克就在圣何塞机场等候他们。乔布斯请假的这段时间,众多媒体都在猜测没有了乔布斯,苹果公司是不是就完了,关于苹果公司未来发展的问题悬而未决。公众似乎一致认为,苹果公司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乔布斯的手上。
乔纳森驱车送乔布斯回家。从机场返回的途中,他对乔布斯坦言,新闻报道称苹果公司的存亡取决于乔布斯,这一说法让他焦虑不安。
乔纳森对乔布斯说:“我真的感到很痛苦。”他为乔布斯的健康担心,同时也为他们两人深爱的公司的状况而担心。乔纳森跟《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说,乔布斯就像苹果公司追求创新的发动机,但这一看法是很危险性的。他说:“作为一个公司,这种观点使得我们很脆弱。”
乔纳森并不总是高尚到为了乔布斯或是苹果公司牺牲自己,这种想法不足为奇。还有一次,乔纳森抱怨乔布斯经常盗用他的想法。乔纳森告诉艾萨克森:“他会再看一遍我的想法然后说,‘这个想法不好,很不好,我喜欢那个想法。’然后我就会成为一个观众,听他在那里高谈阔论,就好像那是他的想法一样。我会狂热地关注一个创意源于哪里,甚至会让整台电脑都装满我的各种创意。所以当他因为我的某一设计而受到赞誉时,我真的很痛苦。”
尽管如此,乔纳森还是承认,如果没有乔布斯,他不可能拥有现在的一切。他说:“在许多其他的公司里,伟大的想法和设计往往在创作过程中就迷失了。如果不是乔布斯一直支持着我们,跟我们一起工作,冲破层层阻力让我们的想法变成产品,那么我和整个团队的想法就完全没有意义,也没有用武之地。”
2011年,在乔布斯休假期间(结果这成了他最后一个假期),大量的新闻报道声称乔纳森威胁说要在股票交易3年期满之际离开苹果公司。据报道称,乔纳森和他的妻子想让他们的双胞胎儿子回英国接受教育。英国的《卫报》发表了一篇关于乔纳森即将离职的新闻报道,题为“苹果公司最糟糕的噩梦”;伦敦的《星期日泰晤士报》也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乔纳森想从库比蒂诺回到英国萨默塞特的家,原因是与苹果公司不和。一篇报道暗示乔纳森经常在英国和加利福尼亚州之间往返。
“威胁”这个词用得很准确,因为乔纳森并没有真正辞职。根据英国新闻报道中所引用的一位未透露姓名的朋友所言,乔纳森“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太重要了,他们明确地告诉他,如果他重返英国,公司不会为他保留职位。”据报道,为了巩固乔纳森和苹果的联系,公司给了他3 000万美元的奖金,另外给了他市值2 500万美元的股票。据估算,乔纳森那时候的个人资产约为1.3亿美元。
现在回想起来,事实上乔纳森并没有离开苹果公司的打算。他卖了位于萨默塞特的别墅,这栋别墅虽然离父母家很近,但是他很少去住。乔纳森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忠于苹果公司。乔纳森经常接到其他公司和猎头的电话,为他提供很有诱惑力的机会,邀请他设计各类产品,从汽车到鞋子。但是对于他离开苹果公司的问题,他断然否认。他说:“问题在于,就算你可以把我和整个设计团队移到另一个地方,我们也无法正常工作。”
2011年8月24日,苹果公司宣布史蒂夫•乔布斯辞去首席执行官一职,但将继续担任公司的董事长。蒂姆•库克正式接手公司的日常运营工作。
《乔纳森传》序言编辑本段回目录
那是在2003年Macworld 大会期间一个傍晚的聚会上。作为一名为《连线》杂志(Wired)东奔西跑的临时记者,我当然清楚他的身份:乔纳森·保罗·艾夫(Jonathan Paul Ive)——全球设计界的顶尖人物。
他竟然乐意和我聊天,这让我很惊讶。
我们很快发现了彼此的一些共同点:都爱喝啤酒,都为文化冲击感所困扰,还都是住在旧金山的英国移民。乔纳森的妻子希瑟·佩格(Heather Pegg)也在场,我们三个人共同追忆了那些英国的小酒馆,谈论了那些了不起的报纸,还一起对英国音乐[尤其是时尚舞曲(electronic house music)]唏嘘不已。然而,几杯酒下肚,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有一个约会,而且已经晚了。我匆匆离开,完全没有意识到背包落在了那里。
过了午夜,我在城市另一头的一个酒吧里找到了乔纳森。看见他时,我发现他的肩膀上竟然挂着我的背包,这让我又惊又喜。
全球最著名的设计师竟然会把一个丢三落四的记者的背包随身携带了一整晚,这着实让我吃了一惊。然而今天再次回想这件事,我明白这就是乔纳森·艾夫的行事风格。他专注于整个团队、他的合作者,尤其专注于苹果公司。对于乔纳森来说,工作就是一切——然而,每当他谈论起工作时,提到的总是团队,而不是自己。
几个月之后,2003年6月,在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Apple’s 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上,我再次遇到了乔纳森。当时,史蒂夫·乔布斯正在推广Power Mac G5——一款采用了铝制外壳的高性能台式电脑,而乔纳森正在和两三个看起来很八卦的女公关代表聊天。乔布斯的发言结束之后,我走到了乔纳森的身边。
他微微一笑,然后对我说:“很高兴再次见到你。”
我们握了握手,他用和善的语调问我:“最近不错吧?”
而此时此刻,我实在不好意思再提及那个背包。
最后我问他:“我能采访你一下吗?”听到这句话,站在一旁的公关代表们齐刷刷地摇了摇头——苹果一向是以保密性著称的,而乔纳森却说:“当然可以。”
他带我去了一个附近的展台,并给我展示了一个模型。实际上,我只不过是想做个简短的片段式访谈而已。然而,乔纳森就自己最近的成果,做了长达20分钟热情洋溢的独白,这期间我几乎一句话都插不上。他滔滔不绝,因为设计正是他的热情所在。
Power Mac G5的外壳由一整块巨大的厚铝片制成,看起来就像一个用灰色金属制成的隐形轰炸机。这种准军事化的外表非常切合那个时代:那时正逢“兆赫战争”(Megahertz Wars),苹果和英特尔正为高速芯片互相竞争,制造商们纷纷推广自己产品的计算能力,而苹果则声称自己的这款卓越产品是其中最强的。但乔纳森却没有提到芯片的问题。
“这一款可费了我们不少劲儿,”他说,简约是设计这些机器时要遵循的总原则,“除了绝对必要的配件,其他的东西我们一概不要,但是,消费者们不会留意到我们为之付出的努力。”
“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回到起点:我们需要这个部件吗?能让这个部件行使四个部件的功能吗?就这样,我们一遍一遍地重复着简化的过程。如果这种设计可以达到预期效果,不仅设备的生产过程能够得到简化,人们使用起来也更方便了。”
简约与简化?在当时的高科技行业里,这可不是轻松趣谈。在新产品中,生产商们都在努力添加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而不是把它们都去掉。但是,乔纳森的想法却完全相反。虽然简化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方法,而且是设计的基本理念之一,但在2003年,乔纳森的想法听起来有点不切实际。后来我才意识到,在旧金山6月的那个早上,乔纳森向我透露了揭开苹果创新秘密的重要线索。正是基于简化理念,苹果才完成了这么多奇迹般的突破,变成了领航世界的企业之一。
当史蒂夫·乔布斯将两人的合作成果——包括苹果的标志性产品iMac、iPod和iPad推广给大众时,乔纳森从来都只是心满意足地站在一旁。他的思维与设计方式给苹果带来了巨大突破。作为公司工业设计部的高级副总裁,他已经变成了塑造信息化社会,重新定义人们工作、娱乐和交际方式的无与伦比的力量。
那么,这个毕业于英国艺术院校、患有阅读障碍的英国少年是如何变成世界顶尖的技术创新者的呢?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看到一个才华横溢又不失谦逊的人,一个沉溺于设计以至于废寝忘食的人。毫无疑问,他深远的洞察力让你我的生活模式焕然一新。
《乔纳森传》书摘:乔纳森和乔布斯的特殊关系编辑本段回目录
编者注:这是第一本聚焦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夫的传记。乔纳森将自己独有的乔纳森式设计理念带到了苹果,帮助乔布斯在最艰难的时期完成了复兴。每个人都认为苹果的核心在于乔布斯,但镁光灯背后的乔纳森才是苹果走出困境的关键先生。
你对这位苹果首席设计师有何评价?欢迎在本文的评论中发表你的见解,我们将选出三位评论最为精彩的网友赠送这本《乔纳森传》。
乔纳森和乔布斯:一种特殊又亲密的关系
在苹果,他比除我之外的所有人管理权都大,没人能指使他或干预他做任何事。我就是这么规定的。
——史蒂夫•乔布斯
2004年7月,史蒂夫•乔布斯因胰腺肿瘤接受外科手术。在他跟癌症斗争完第一个回合还在恢复期时,就要求见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妻子劳伦•鲍威尔•乔布斯,另一个就是乔纳森•艾夫。
一起日日夜夜工作了8年后,乔纳森和乔布斯建立起一种特殊又亲密的关系。他们两个几乎形影不离,一起参加各种会议,一起共进午餐,在很多个下午,他们一起在工作室研究未来的项目。
在接受第一次手术之后,乔布斯没能痊愈,他在2009年5月请假前往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市进行第二次手术,接受肝脏移植。乔布斯和妻子搭乘私人专机飞回家时,乔纳森和蒂姆•库克就在圣何塞机场等候他们。乔布斯请假的这段时间,众多媒体都在猜测没有了乔布斯,苹果公司是不是就完了,关于苹果公司未来发展的问题悬而未决。公众似乎一致认为,苹果公司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乔布斯的手上。
乔纳森驱车送乔布斯回家。从机场返回的途中,他对乔布斯坦言,新闻报道称苹果公司的存亡取决于乔布斯,这一说法让他焦虑不安。
乔纳森对乔布斯说:“我真的感到很痛苦。”他为乔布斯的健康担心,同时也为他们两人深爱的公司的状况而担心。乔纳森跟《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说,乔布斯就像苹果公司追求创新的发动机,但这一看法是很危险的。他说:“作为一个公司,这种观点使得我们很脆弱。”
乔纳森并不总是高尚到为了乔布斯或是苹果公司牺牲自己,这种想法不足为奇。还有一次,乔纳森抱怨乔布斯经常盗用他的想法。乔纳森告诉艾萨克森:“他会再看一遍我的想法然后说,‘这个想法不好,很不好,我喜欢那个想法。’然后我就会成为一个观众,听他在那里高谈阔论,就好像那是他的想法一样。我会狂热地关注一个创意源于哪里,甚至会让整台电脑都装满我的各种创意。所以当他因为我的某一设计而受到赞誉时,我真的很痛苦。”
尽管如此,乔纳森还是承认,如果没有乔布斯,他不可能拥有现在的一切。他说:“在许多其他的公司里,伟大的想法和设计往往在创作过程中就迷失了。如果不是乔布斯一直支持着我们,跟我们一起工作,冲破层层阻力让我们的想法变成产品,那么我和整个团队的想法就完全没有意义,也没有用武之地。”
2011年,在乔布斯休假期间(结果这成了他最后一个假期),大量的新闻报道声称乔纳森威胁说要在股票交易3年期满之际离开苹果公司。据报道称,乔纳森和他的妻子想让他们的双胞胎儿子回英国接受教育。英国的《卫报》发表了一篇关于乔纳森即将离职的新闻报道,题为“苹果公司最糟糕的噩梦”;4伦敦的《星期日泰晤士报》也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乔纳森想从库比蒂诺回到英国萨默赛特的家,原因是与苹果公司不和。一篇报道暗示乔纳森经常在英国和加利福尼亚州之间往返。
“威胁”这个词用得很准确,因为乔纳森并没有真正辞职。根据英国新闻报道中所引用的一位未透露姓名的朋友所言,乔纳森“对于苹果公司来说太重要了,他们明确地告诉他,如果他重返英国,公司不会为他保留职位。”据报道,为了巩固乔纳森和苹果的联系,公司给了他3 000万美元的奖金,另外给了他市值2 500万美元的股票。据估算,乔纳森那时候的个人资产约为1.3亿美元。
现在回想起来,事实上乔纳森并没有离开苹果公司的打算。他卖了位于萨默赛特的别墅,这栋别墅虽然离父母家很近,但是他很少去住。乔纳森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忠于苹果公司。乔纳森经常接到其他公司和猎头的电话,为他提供很有诱惑力的机会,邀请他设计各类产品,从汽车到鞋子。但是对于他离开苹果公司的问题,他断然否认。他说:“问题在于,就算你可以把我和整个设计团队移到另一个地方,我们也无法正常工作。”
2011年8月24日,苹果公司宣布史蒂夫•乔布斯辞去CEO一职,但将继续担任公司的董事长。蒂姆•库克正式接手公司的日常运营工作。
这一新闻本不应该让人们意外,但人们对此还是很吃惊。从1月份开始,乔布斯就一直在休病假,而且显然病得很重,在那一年仅有的几次公开露面中,他看上去特别憔悴。但是,即使面临着这样严峻的现实,大家还是难以想象苹果公司没有乔布斯会是什么样子。
许多权威人士都对此进行了权衡,他们认为更应该由乔纳森来接任公司CEO一职。因为他具有很好的公众形象(而库克并不具备):这一方面是由于他经常出现在各种宣传视频中,另一方面是由于他获得了各类设计大奖。但是,几乎没有一个苹果公司的观察员会认为他将成为公司的下一任CEO——甚至就连他自己也从来没有这样想过。正如一位乔纳森设计团队的前成员在谈起乔纳森接任CEO一事时说的那样,“乔纳森根本不关心如何去经营一家公司”。他解释道,乔纳森对于苹果的商业经营活动根本不感兴趣,正如之前在橘子设计公司一样,他很讨厌商业活动。这位设计师总结道:“他只想将精力集中在工业设计上。”
乔纳森对一位采访者说:“我一直想做的就是设计和制造,那才是我真正喜欢做的事情。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这非常棒。但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码事,能够全神贯注地不断进行实践则是另外一码事。”
事实上,作为苹果公司全球供应链的领导者,蒂姆•库克理应成为公司的继承者。仅仅13年间,库克就已经为公司建立起了十分复杂的机构,可以让公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和效率来生产极其出色的产品(尽管产品是乔纳森设计出来的),并使其获得高额利润。库克可能没有乔布斯那种非凡的领导力,但他绝对是一个后勤管理天才,在乔布斯因病离开苹果的时候,他一直使公司保持着高效运转。库克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在2004年和2009年乔布斯不在的时候,他曾临时担任CEO。根据接受本书采访的苹果内部人员透露,一般情况下,库克都是个和蔼可亲的人,他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并希望得到每一个人的理解,这使得员工们跟他一起工作更简单,因为他不像乔布斯那样固执。
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与世长辞,这距离他辞职仅有一个多月。他曾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说“死亡可能是生命唯一的最好发明”。他享年56岁,受到了人们的交口称赞。两天之后,他的葬礼在Alta Mesa纪念公园举行,只有4位苹果公司的同事参加,其中包括:副董事长埃迪•克尤(Eddy Cue,软件部门)、凯蒂•克顿(Katie Cotton,通讯系统)、库克(CEO)和乔纳森。10天之后,斯坦福大学举办了乔布斯追悼会,虽然这只是一个私人追悼仪式,还是吸引了包括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比尔•盖茨、谷歌CEO拉里•佩奇、U2主唱博诺和新闻集团CEO鲁珀特•默多克在内的知名人士前来参加。在乔布斯去世三周之后,乔纳森终于有机会公开悼念他的导师兼好友。在苹果公司库比蒂诺园区举行的员工追悼会上,乔纳森发表了最真诚的(也是最轻松的)演讲,演讲长达8分钟,通过一些私人轶事,向他“最好最忠诚的朋友”——乔布斯致敬。乔纳森讲述了乔布斯的激情与热忱,他的幽默感,还有他把事情做到极致时表现出的极大愉悦感。演讲时而风趣幽默,时而感人肺腑,时而发人深省。
乔纳森的悼词以一段旁白开始,他说:“史蒂夫跟我说得最多得就是,‘嘿,乔纳森,你这个主意太笨了!’有时,那些创意确实太笨;有时候,那些想法简直糟糕透了;但是有些时候,这些话好像抽走了整个屋子的空气一般,让我们彻底无语。”
乔纳森记得乔布斯“经常质疑他的作品,‘这样够好吗?这样对吗?’”,他把乔布斯的胜利看作是“庆祝为全人类制造出伟大产品,享受击败冷嘲热讽的快感……拒绝人们说了上百次的‘你不可能做到’的否定评价”。
在演讲的最后,他对参加追悼会的苹果公司员工说:“我们在一起工作了近15年,在我说‘铝’这个字时,他还是会嘲笑我的发音。最近两周内,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一个合适的告别方式。最后,我只想说,‘谢谢你,史蒂夫。感谢你非凡的想象力,团结并激发了我们这个杰出团体的所有成员,感谢我们从你身上学到的一切,感谢我们将从彼此那里学到的一切。史蒂夫,感谢你。’”
苹果首席设计师传记《乔纳森传》出版编辑本段回目录
低调的人创造高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