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7391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9-12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保罗·高尔文
保罗·高尔文
海托斯顿·海因斯
海托斯顿·海因斯
罗伯特·加尔文
罗伯特·加尔文
拉尔夫·德·拉·维加
拉尔夫·德·拉·维加
埃尔文·雅各布
埃尔文·雅各布
兰德尔·斯蒂芬森
兰德尔·斯蒂芬森
本·韦华恩
本·韦华恩
Martin King
Martin King
帕特里夏·鲁索
帕特里夏·鲁索
桑贾伊·杰哈
桑贾伊·杰哈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艾瑞克·本哈穆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艾瑞克 探险变化

--------------------------------------------------------------------------------

  艾瑞克 生年:1956年/学历: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理科硕士/最想写的书:有关硅谷的历史/语言能力: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希伯莱语/每天主要精力:想一些大的远景规划、全部时间交给3Com。

                第一印象

  在企业家人群里,很难看到像艾瑞克这么心静的人。无论其演讲、还是与人交谈,他都静得像一片叶子。我采访过艾瑞克两次,1998年7月29日早晨7点40分,在艾瑞克第一次访华结束。准备坐飞机离开北京之前,特意挤出吃早餐的时间来接受我的个人专访。这时的艾瑞克脱去在正式场合下常穿的黑色西服,取而代之的是深蓝小格子、白底儿的长袖衫,半旧的牛仔裤及宽宽的综色皮腰带。艾瑞克这样的装束很像一位西部牛仔,显得很潇洒。坐在香格里拉21层高的大厅里,可以尽收北京的很多景观。坐在我对面的艾瑞克咬下一口面包后、又轻轻喝下一口泡有燕麦的牛奶,而后,他抬起头缓缓地对我说,他很小的时候便梦想着自己能有一天开办一家公司,13岁时他就做了一个business plan(生意计划)……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开始慢慢探进这一平静的大门,发现里面有一种精神荼荼奔突。但奇怪的是,即使他在交待这一精神流向时,也是那么不急不躁、好像在叙述一段例行公事的文字,那双阿拉伯式的大眼睛会静静地望着你,里面没有一丝浪花。我很难把他曾受过巴黎国家高等艺术学校生涯的背景及非洲人特有的浪漫潜质联系在一起,我也很难想像他会拉小提琴、吉它、甚至善长表演。
  第二次采访艾瑞克是在1999年9月下旬到上海来参加《财富》500大论坛之时,当时我们是在上海浦东最高的大楼金贸茂凯悦大楼第50层的一间小采访室里进行的。那天,艾瑞克出人意料地提前来到这里,当时我和另一位记者已在屋里等候,但艾瑞克走进屋里,没有看屋里的任何一个人,他直直地走到大落地窗前,向50层下面眺望了好一会,看来,他已被楼下美丽风光所迷住。
  当艾瑞克接受几家媒体的采访时,说话的声音仍然很小、也几乎没有什么表情。采访结束后,我以为艾瑞克会立即离开房间,但没有想到他拿出3Com的掌上电脑Palmp V指给我看,说这是送给江泽民主席的礼物。这时的艾瑞克脸上才露出一丝欢快表情。

  采访时间:1998年7月于北京,1999年9月于上海

              艾瑞克 探险变化

  1999年,网络界老大思科(Cisco)快速前进的步伐让作为老二的3Com公司显得有些过于寒酸,截止到1999年5月的上一个财政年度,3Com公司的销售额从去年的54亿美元慢升至今年的58亿美元,而思科却从85亿美元飞升到121.5亿美元。两年前,即在1997年的财年,3Com曾以近60亿美元的收入直逼思科,而思科当时的财年收入只有64亿美元。只有两年的功夫3Com竟被思科甩得这么远,令人产生不少疑惑:3Com的发展为何突然慢了下来?

                活得不痛苦

  然而,3Com首席执行官艾瑞克·本哈穆(Eric Benhamou)可不这么认为。这位有着非洲北部纯净血统的阿尔及利亚人,曾快速地打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而让3Com成为网络界的第二大厂商,他对3Com公司曾有着非常卓越的贡献。面对思科与3Com之间增长上的巨大差异,艾瑞克解释说:这主要是两家公司所面临的市场不同造成的。3Com没有在核心交换网络领域中进行竞争,3Com两大部分的业务互联网和调制解调器(Modem)在全球市场份额中位于第一,但该市场在全世界范围内则以5%的速度下降,3Com去年在这两个方面的增长也从50%下降到现在的35%,这影响了3Com公司的整体发展速度。
  “但我想特别强调的是我们的利润增长非常快,每年以38%的速度在增长,我们的财务达到历史上最好的水平,在银行里我们有20亿美元的现金,而且没有任何债务。此外,我们在其他方面也在极快地进行增长,我们在六个方面增长很快:远程接入服务,Palm业务,家庭网络、IP电话、无线连网等,我认为看一家公司业务成长不能笼统地来看,而是要按产品来划分业务。”
  艾瑞克所说的话都是实情。3Com在美国华尔街的股票市场上虽然不像思科那样风头出尽,但是它活得并不痛苦。
  3Com现在最核心的竞争是“产品更易于使用、更稳定而且是三网合一的产品,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理念:让用户更简单地使用,更简单地操作、更方便地配置他们的设备。我们产品的稳定性也非常高,如上海在线在选择3Com的产品时,要求99.9999%稳定性。特别要指出的是,3Com在网络融合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3Com通过IP网输出话音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另外我们的优势基础在于企业的创新能力,我们有246项专利,这在互联网公司里超过了任何一家公司。”

            我现在需要会做C工作的人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艾瑞克对3Com的发展速度感到完全满意,“我们对这样的增长速度并不满意,我们认为我们应该更快一些。比如,我们需要在产品线上做出一些变化,在快速增长的领域里会有更多的产业出来,同时我们还要减少那些增长缓慢或没有增长的领域。几个月前,我们对投资做出了重大调整,即我们在那些高回报率、高增长产品方面加重了投入,以使我们整个公司朝着更加赢利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对增长下降领域里的投入进行缩减。”
  为了更好地适应变化,艾瑞克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在过去18个月内,我们对高层进行了调整,有8位高级管理人员发生了变化,其中4位来自公司内部,4位来自公司外部,我们新进来的这些新人身上有这样的一些价值经验,即他们过去在一些全球大的跨国公司里工作过,同时也在快速增长的公司里工作过。我们以前的管理者,虽然他们也非常地好,但他们是跟着公司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他们缺乏大公司运作的经验。”
  艾瑞克有这样一个理念:“如果老是保持同样的高层管理队伍,是一种过时的做法,我们不断吸收新人进入管理层,他们会带来很多新的思维,会使我们有更多的、更强的、更好的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能力。”
  去年,艾瑞克从DEC挖来高级副总裁布鲁斯·克莱弗林(Bruce Claflin)做3Com公司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COO),布鲁斯曾在IBM工作了22年,历任董事长助理和营销集团总监、产品与品牌管理总经理。“他来了之后,雇了很多高级人才,这使我们公司充满了活力和创造性。”
  “当我们仅仅是一家4亿美元的小公司和我们已成为50亿美元的大公司时,我们所需要的高层管理人员是不一样的,因为情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我们90%的业务都在美国,现在我们却是一家全球性的大公司,因此我们需要我们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有全球性的眼光,并能非常自信地来进行全球运营。另外,对现代的高级管理人员而言则要更加勤勉并且首先能够自己解决属于自己的问题。”
  艾瑞克对一家企业的工作分为三个层次:A工作、B工作、C工作。A工作是基础性的工作,比如说像一些制造、设计、销售等;B工作能创造出一些技能来,人们能利用这样的技能进行A方面的工作,甚至能让员工运用最新技术来进行他们的工作,“如,建立一种反馈的机制使你会理解为什么B工作要比A工作更加重要”;C工作则比B工作更加重要,C工作就是要创造一种环境,这种环境能使企业建立一种强有力的文化。“今天,我们需要的高级管理人员是能够驾驭得了B工作和C工作的人,而我们在10年以前,则只需要一些能做A工作的人。”
  能做好C工作的人毕竟凤毛麟角,为此,艾瑞克说他现在所面临的一个最主要的挑战是:如何创立一个很大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不仅有很强的增长力和竞争力,还能吸引更多的、更好的高级人才。“在这个行业里,全球都面临着人才短缺的挑战,了解这个行业,并知道在这个行业里如何进行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并不会在今年或明年就会消失,它将会是长期的现象,会在10年或15年内持续下去,我的挑战是如何在人才短缺的情况下找到所合适的人才。”
  对高层领导进行大换血之后,艾瑞克还对3Com其他方面也进行了大手术。3Com在1999年提出以客户为中心,虽然这一提法比思科晚了许多,但已经落实到行动中,如对中小企业用户免费赠送光盘,告诉如何装、如何使用、如何保养,这使得中小企业在买完3Com产品后,在没有网络管理人员的情况下,也可以方便地使用3Com的)的产品。
  在销售模式上,3Com也积极向网络靠拢,“今年年底,我们有80%的销售活动是通过电子商务来做的,我们供货链也会变得非常快,在互联网供应链体系上,我们是最短的,也是反应最快的,现在思科供应链最快的时间是50多天,而我们是41天,我们和戴尔公司的反映速度是一样的。”

              13岁开始做生意计划

  艾瑞克很小的时候便梦想着自己能有一天开办一家公司,13岁时曾做了一个business plan(生意计划):17岁离开住了13年的巴黎,只身闯入美国。26岁时与别人一起在硅谷创办了第一个IP路由公司——Bridge公司,并任那里的副总裁;32岁时进入3Com公司,3年后,由于大环境原因,3Com工作站业务开始走向下坡路,而此时网络技术已开始悄然兴起。艾瑞克认为3Com公司应该放弃眼前的市场,而转向全面的网络通讯市场。董事会采纳了他的意见,还出人意料地让他来担任3Com的首席执行官,那年的艾瑞克35岁,“1990年是我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
  这样的决定对3Com公司来说,是一个极英明的抉择;对艾瑞克来说,他具有的各种综合才干、冒险家的风采,开始有了一个能充分展示的平台。上任后,艾瑞克为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成为一家成功的大公司。”
  艾瑞克第一个战役是开拓一个陌生的领地——集线器市场,在他的带领下,3Com公司很快成为令牌环和以太网集线器市场的主力军,并率先推出堆叠式集线器和交换机;随后,又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及时开发出了边界路由产品,并占领了市场。在其8年的掌门生涯中,艾瑞克带领3Com公司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成为年营业额高达60亿美元的全球知名的大公司。今天的3Com是世界上惟一拥有全线网络产品的厂商,从Modem、网卡。集线器、局域网和ATM交换机、网间互联产品、远程访问设备到网管软件,3Com一应俱全。
  艾瑞克的兼并艺术也让同行赞叹不已,他亲自凋度指挥兼并了14家公司,1998年他兼并了调制解调器和远程访问巨头U.S.Robotics公司,兼并后U.S Robotics产品不仅继续走俏市场,还合力开发出了Palmpilot掌上电脑,这是一个让3Com从网络厂商开始伸进PC领域里的开端产品,它的智能性、方便性已给3Com带来了不少的声誉。
  1998年7月28日下午5点,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我看到有趣的一幕,路透社记者斯考特·黑利斯(Scott Hillis)在采访完艾瑞克之后,要求与艾瑞克交换名片,艾瑞克愉快地答应了,俩人各自从兜儿里拿出一个烟盒大小的掌上型电脑,上面标着的品牌也都是3Com的Palmpilot,俩人面对面地在各自掌上电脑触板上轻点了两下,各自说了一声“OK”。在瞬间,Palmpilot为其自动交换了名片。
  “掌上电脑不只是一种附件,它是一种功能很强的新型计算设备,它可以完全集成到我们的生活中以及企业的业务活动中。”
  开发掌上电脑是艾瑞克的一个大胆尝试,当有位记者问他掌上电脑是否会因微软的介入而遭受网景公司的命运时,艾瑞克回答“不”字时非常自信。由于3Com掌上电脑过于成功,到2000年正月,艾瑞克把Palmpilot Computing分公司独立出去并在华尔街上市。这一策略的主要目的是想让3Com网络厂家的形象更加显明,精力也更加集中。

               提出统一网络

  敢于出人意料地冒险,又极为沉着冷静,是艾瑞克做事的一贯个性。艾瑞克第一个提出统一网络,即电话网、电视网、和数据网的统一,“我们将把电话机、电视机、PC机、家用电器甚至于我们身体上的某些部分联接到数据网上,……网络必须更便宜、更容易使用,更智能,必须能处理声音、视像、影像和数据。”
  统一网络其实就是信息产业界前几年提出来了的多媒体网络。然而,如果说多媒体网络是一个人们早已提出的一个梦想的话,那么把这个梦想拉向人们的门口及3Com门口的是艾瑞克。他用自己的积极实践告诉人们,这个多媒体网络时代已经来临,但前提一定要把IP网、电话网、有线电视网等并行的网络统一在一起。而这儿则需要很大的冒险及勇气,因为艾瑞克在炒作一种概念、一种潜在市场的同时,也让自己及他的3Com公司都挤进了“统一网络”这一冒险者的飞船,显然,他想借此让3Com公司飞向一个更高的高度。
  到了1999年,这种概念已逐渐为大家所广泛接受,3Com公司将公司年收入的大约10%的费用用在研究和开发上,每年要为推动统一网络发展的各项关键性技术的开发而花费6亿多美元,“如Voip、Voice over Cable以及LAN电话等都是我们为之进行投资的项目。”
  最近,艾瑞克又提出电子商务网络战略(E-Networks),这等于3Com已宣布加入电子商务的角逐中。3Com的观点是:电子商务网络的要求比对Internet解决方案的要求要多得多,也远多于对统一网络的要求。
  艾瑞克认为一家公司要想在数字大战时代里生存下去,最关键的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富于变化的时代。因此,要时时学习观察变化,要时时适应新的环境,并时时迅速地拿出变化的举措及行动。
  知变善变一贯是艾瑞克的拿手好戏,艾瑞克已习惯于在变化中探险。

  理念共享

                你无法选择

  IT业最让你受不了的是什么?给你带来的最大收益是什么?最让你无可奈何的是什么?3Com首席执行官艾瑞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答案,即没完没了的变化。他说:“过去更看重稳妥、现在更看重承担风险;过去看重稳定状态,现在更看重变化和发展;过去看重保护工作机会,现在更看重创造工作机会;过去看重给职工发工资,现在更看重让职工成为企业的一部分,让其参与企业,给其发股票;过去企业看重设备,现在企业更看重知识产权;过去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是管与被管,现在是合作伙伴的关系;过去重视本地观念,现在重视全球观念;过去标准是好,现在看重多种选择;过去信息是从上向下走,现在完全是分布式的;过去看重垄断,现在更看竞争……”
  变,变得越来越快,已成为IT界一个不争之事实。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只有那些很前瞻的眼光、并能做出快速反应的人,才有可能从胜利走向胜利,但回首IT界的几十年历史,那些大公司却有一个似乎不能根治的“县花现象病”。
  《IT经理世界》的执行总编王超先生曾写了一篇文章叫“领先的脆弱”,指出:“从IT历史来看,似乎没有能跨越两个技术时代的成功者,而这一“规律”今天并没有被完全打破的迹象。作者认为“懦弱、希望保住眼前优势的心底深处的保守,以及对过去成功的根深蒂固的留恋在导演着一幕幕悲喜剧”。
  这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话题。在技术转型期,并不是只有那些先锋们看到了先机,在工作站到来时,IBM很多人都看到了,由于一把手的原因,却没有去抓住机会。
  在个人电脑时代临近时,很多公司都看到了先机,康柏抓住了时机,发了起来,但真正拼得最赢的却只有戴尔公司。在Internet来临时,新的赢家不断涌现,但像IBM这样的大公司却早于一般公司的三年走在了前列,他的功劳全在于其后来居上的一把手郭士纳。
  企业技术上的落后并不只是技术上的单纯之事,它往往折射出一家企业深层次的内涵: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迟钝,管理体制老化,思想观念僵化,企业一把手的水准。
  艾瑞克认为一家公司要想在数字大战时代里生存下去,最关键的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富于变化的时代,因此要时时学习观察变化、要时时适应新的环境、并时时迅速地拿出变化的举措及行动。
  能获得成功的企业一般有两大状态:能抓住技术及市场先机,公司充满了活力与朝气。但成功者最易犯下的两个毛病是:一,在成功以后,便是忘了自己当初是怎样成功的。二,被自己以往的模式所套住,成功者往往爱用过去的思路来指挥现在及未来。
  这是一个二律背反式的矛盾,如果一个公司不能有意识地克服这一卢、,往往成为快速发展时代中的“燕赵悲歌”。恐龙虽大,但不能适应环境,所以死掉了;同样公司虽然很有实力,但不能适应环境,也会死掉。
  这是个说变就变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每个人都如坐在火山上,任何企业的“安”都是一个极为暂时之现象。知识力量的较量不仅体现在技术的强有力的获取,还体现在对市场格局的有力把握及快速反应,这是一个整体素质的较量。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艾瑞克·本哈穆 Eric Benhamou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Eric Benhamou ,埃里克·本哈默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