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本书是关于量子论的故事。量子论是一个极为奇妙的理论:从物理角度来说,它在科学家中间引起了最为激烈的争议和关注;从现实角度来说,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变化和进步;从科学史角度来说,也几乎没有哪段历史比量子论的创立得到了更为彻底的研究。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它的基本观点和假说至今没有渗透到大众的意识中去,这无疑又给它增添了一道神秘的光环。
本书将带你做一次量子之旅。我们从神话时代出发,沿着量子发展的道路,亲身去经历科学史上的乌云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辉光,穿越重重迷雾和险滩,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们并肩作战。除了回顾基本的历史背景,我们还将向着未来探险,去逐一摸索量子论面前的不同道路,闯入人迹罕至的未知境地,和先行者们一起开疆扩土。让你惊叹的,不仅仅是沿途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绚丽风景,更来自于你内心深处的思索和启示——那是科学深植在每个人心中不可抗拒的魅力。
本书适合任何有中学基本物理概念的读者。不管你的水平如何,只要对科学和历史有一点兴趣,我们都诚邀你同行。或许,你将收获一次人生中难得的奇妙体验。
作者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目录编辑本段回目录
序一努力言说不可言说之事
序二激动人心的量子史话
自序
第一章黄金时代
第二章乌云
第三章火流星
第四章白云深处
第五章曙光
第六章殊途同归
第七章不确定性
第八章论战
第九章歧途
第十章回归经典
第十一章不等式的判决
第十二章新探险
尾声
外一篇海森堡和德国原子弹计划
后记
参考文献
人名列表
书摘插图编辑本段回目录
这个闲话和今天的正文无关,不过既然这几日讨论牛顿,不妨多披露一些关于牛顿的历史事实。
牛顿最为人熟知的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IfIhaveseenfurtheritisbystandingonyeshouldersofGiants)。这句话通常被用来赞叹牛顿的谦逊,但是从历史上来看,这句话本身似乎没有任何可以理解为谦逊的理由。首先这句话不是原创。早在12世纪,伯纳德(BernatdofChartres,他是中世纪的哲学家,著名的法国沙特尔学校的校长)就说过:“Nosesseauasinanosgigantiumhumerisinsidientes”。这句拉丁文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都像坐在巨人肩膀上的矮子。这句话,如今还能在沙特尔市那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的窗户上找到。从伯纳德以来,至少有二三十个人在牛顿之前说过类似的话。牛顿说这话是在1676年给胡克的一封信中。当时他已经和胡克在光的问题上吵得昏天黑地,争论已经持续多年(可以参见我们的史话)。在这封信里,牛顿认为胡克把他(牛顿自己)的能力看得太高了,然后就是这句著名的话:“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结合前后文来看,这是一次很明显的妥协:我没有抄袭你的观念,我只不过在你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这才比你看得高那么一点点。牛顿想通过这种方式委婉地平息胡克的怒火,大家就此罢手。但如果要说大度或者谦逊,似乎很难谈得上。牛顿为此一生记恨胡克,哪怕几十年后,胡克早就墓木已拱,他还是不能平心静气地提到这个名字,这句话最多是试图息事宁人的外交辞令而已。
更有历史学家认为,这句话是一次恶意的挪揄和讽刺——胡克身材矮小,用“巨人”似乎暗含不怀好意。持这种观点的甚至还包括著名的史蒂芬·霍金,讽刺的是,正是他如今坐在当年牛顿剑桥卢卡萨教授的位子上。
牛顿还有一句有名的话,大意说他是海边的一个小孩子,捡起贝壳玩玩,但还没有发现真理的大海。这句话也不是他的原创,最早可以追溯到Josephspence。但牛顿最可能是从约翰·弥尔顿的《复乐园》中引用(牛顿有一本弥尔顿的作品集)。这显然也是精心准备的说辞,牛顿本人从未见过大海,更别提在海滩行走了’。他一生中见过的最大的河也就是泰晤士河,很难想像大海的意象如何能自然地从他的头脑中跳出来。我谈这些,完全没有诋毁谁的意思。我只想说,历史有时候被赋予了太多的光圈和晕轮,但还历史的真相,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不论真相究竟是什么。同时,这也丝毫不影响牛顿科学上的成就——他是整个近代科学最重要的奠基人,使得科学最终摆脱婢女地位而获得完全独立的象征人物,有史以来第一个集大成的科学体系的创立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牛顿毫无疑问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无论是伽利略、麦克斯韦、达尔文还是爱因斯坦,均不能望其项背。
……
名人评论编辑本段回目录
量子理论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题目,并非专业物理学家的曹天元却大胆落笔,一写就是40言。这本书有点像物理学史的《射雕英雄传》,各路高手络绎登场,展示自己的独门工夫,看得人眼花缭乱,一个回合一个回合演绎出来,其艺术效果直追金大侠笔下的“华山论剑”
——中华读书报
董光璧、江晓原、刘兵、武夷山、刘华杰等学者鼎力推荐!
本书适合任何有中学基本物理概念的读者。只要您对科学和历史有一点兴趣,我们都诚邀您同行。或许,你将收获一次人生中难得的奇妙体验。献给国际物理年不可多得的厚礼!
最伟大的人物、最动人的故事、最边缘的空间、最精微的体验从微观到宏观,从存在到坍缩,从科学到哲学,从严谨到幽默,你的极限、人类的极限、宇宙的极限,量子物理之旅,穷极你的想像力、判断力、认知力、忍耐力。
量子世界像骰子一样难以预测,迄今还没有谁敢说真正理解了它,任何科学探险都不如量子之旅惊险和神奇。
——重光璧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我始终觉得,要面向公众真正地“普及”量子力学,让公众真的搞“懂”量子力学,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在这种意义上,量子力学是不可普及,不可言说的……从我阅读此书的感觉来说,我相信它肯定能吸引许多对量子物理有兴趣的读者的。
——刘兵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苹果落在牛顿脑袋上的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它的确是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好故事。讲故事,有助于人们学习历史,有助于人们把握管理思想的精髓,也有助于人们理解科学。哪怕在讲的过程中或许有些偏差,仍旧功不可没。《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就是如此。
——武夷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
曹天元这部很特别的量子物理学史话,可谓献给国际物理年不可多得的礼物。它比起各地许多纪念性的仪式化(或者叫巫术式)的表演,要实在得多。我相信,相当多的理工科大学生读了此书后,会加深对量子力学以及整个自然科学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此书功德无量。
——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爱因斯坦:量子力学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一种内在的声音告诉我它并不是真实的。这个理论产生了许多好的结果,可它并没有使我们更接近“老头子”的奥秘。我毫不保留地相信,“老头子”是不掷骰子的。
玻尔:爱因斯坦,别指挥上帝应该怎么做!
霍金:上帝不但掷骰子,他还把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去!
读者评论编辑本段回目录
1.没有想到一本量子物理的史话会写得如此精彩,同时也没有想到一本量子物理的书籍读到最后竟然幻化成一本哲学的书籍!目瞪口呆之余,隐隐的竟有一丝感悟,虽然是那么飘渺,飘渺得连自己都说不上究竟领悟到的到底是什么!以前接受的教育,使我在骨子里面就深深的觉得唯物主义那是天经地义的正确。可是,那些量子力学大师关于意识在世界中的作用的推论,彻底地颠覆了我固有的理念。这份震撼远远大于当年读《时间简史》时的感受!这样的好书当然要和好友们一起分享,于是广而告之,逐个的给朋友们发短信。呵呵,希望他们都能开卷有益!而我目前是又在看第二遍,或许还会看第三遍还有第四遍吧······
2.书写得通俗易懂,还穿插许多物理史的轶事、典故,很有趣味性。比起其他的科普书,作者写作手法特别,看着看着就上瘾,欲罢不能。我学理工科的(非物理专业),印象中里面量子的知识大学的普通物理学课本从来没有学到(可能我记性不好),这么神奇的东西竟然大学课本不教,失望啊。希望作者能再写新书,我一定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