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835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3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最大最好的前卫电影资源库
最大最好的前卫电影资源库
百老汇
百老汇
三一律
三一律
小仲马
小仲马
《哪吒劈天救母》
《哪吒劈天救母》
弗拉季米尔·谢苗诺维奇·维索茨基
弗拉季米尔·谢苗诺维奇·维索茨基
舒桐
舒桐
潮剧
潮剧
徽剧
徽剧
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广州海珠戏院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海珠大戏院编辑本段回目录

广州海珠戏院海珠大戏院,广州上了年纪的老戏迷没人会不知道。虽然今天,走在酒吧灯红酒绿、酒店鳞次栉比的长堤路,外表古朴典雅、门厅稍显冷落的它,很难吸引人太多的注意。可是它却是一个相当有“故事”的戏院———今年已经104岁的海珠大戏院,是广州现有剧院里首屈一指的长者

  清末民初,它的名号曾经作为“戏霸”响彻珠江两岸,当时的粤剧名伶———白驹荣、马师曾、薛觉先、上海妹、半日安、廖侠怀、何非凡———无一不以在此表演作为一种荣耀和身份的象征。

  查阅史料,有关“海珠大戏院”的资料并不很多,最详尽而集中的记载,要数《广州老字号》中林巨波的文章了。根据其考证,海珠大戏院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坐落在珠江北岸从五仙门到西濠口的路段上,前身是同庆戏院。当时院内设有座位五六百个。两年后,戏院易手经营,并从此改名为海珠大戏院。而根据《广州市志》记载,海珠大戏院前后,珠江两岸曾先后出现了几间戏院,有江南的大观院,乐善、关东和广舞台戏院,几大戏院夹江对峙,共同见证了清末民初,广州戏院发展极度繁荣的一个历史年代。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广州戏迷们的心中,到“海珠”看一场“大戏”,是他们心中至为隆重的娱乐和社交活动。曾经的年代里,几乎是每一夜,戏迷从全城各个角落赶来,各个阶层的人们在这里聚集一堂,品茗、看戏,台上的一唱三叹、台下的喝彩叫好,汇成一幅最生动的市井画面。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是海珠大戏院“一院独霸”的长堤大马路,练歌房、酒吧、豪华酒店拔地而起,粤剧观众日渐稀少,戏院惨淡经营。世界越来越热闹,而海珠大戏院却是越来越冷清。三年前,海珠大戏院终于走到了“关门大吉”的地步,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神秘”改建。

  最近在长堤大马路走过,人们惊讶地发现,神秘的“面纱”终于被揭开了———经过改造的海珠大戏院去年年底重新开门纳客。不过,观众在那个似曾相识的舞台上看到的将不再是“栋笃撑”的粤剧大戏,而是一台时尚前卫的蒙太奇多媒体戏。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戏院将秉承前卫理念,着力缔造广州乃至全国最先进的“商旅剧院”,重新上演“大戏”(粤剧),基本上已无可能。

  晚上7时45分,全场灯熄,演出正式开始。舞台上的“南越王”和“巫格格”,在“魔立方”的引领下,穿梭时空、寻觅爱情,极度炫目的声、光、电将整座剧院烘托得如同一个梦境,全场的年轻观众不断发出阵阵惊叹,而老戏迷的眼神里却是一片越来越浓重的迷惘……

 

复活方式编辑本段回目录

 2 百年舞台以魔幻的方式复活

广州海珠戏院  整饬一新的海珠大戏院在去年年底开始重新开门纳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揭开神秘面纱的海珠大戏院改换了名字,叫“魔立方国际商旅剧院”了。在1500多万元的重金打造下,曾经让老戏迷们熟悉的那座简单而朴实的舞台,现在已经幻化成为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可伸缩、可升降式舞台,在这里上演的,也不再是粤剧大戏,而是一台时尚前卫的蒙太奇多媒体戏———魔柜迷情。

  “我们要把最多的好东西都装到这个‘壳子’里!我们的故事情节很炫,而讲故事的手段更是大家前所未见的:特殊装置以及声、光、电、水幕、烟雾、特效等现代化手段的融合运用,可以使‘海珠’的舞台变得立体化、多维化,独创大型水幕、全息投影,观众会在这里感受到唯美、浪漫、娱乐、惊险……我相信,这出戏会非常好看,从5岁到80岁的人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快乐,都会被它所迷住的。”广州演出公司的负责人张丽霞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她告诉记者,虽然刚刚起步,可她深信这样的一种尝试是非常有价值的。海珠大戏院的定位已经确定无疑,就是“商旅剧院”。近年来,到广州商务考察、旅游观光的人数逐年增多,单凭传统的“卡拉OK夜总会”、“珠江夜游”等文化娱乐消费项目,已难以满足高层次的需要,广州急需发展更高品位、更高水准的文化娱乐项目。“让客人在欣赏精彩的舞台剧的同时,领悟岭南文化的内涵……难道不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吗?”

  “可以肯定地说,今后在海珠大戏院上演粤剧的可能性不大了,因为我们要考虑上座率,我们要考虑到观众的喜好。”

  也许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改变,但是拨开霓虹闪烁的炫目光华,回望过往,这座百年大戏院曾有过怎样的辉煌呢?

 

盛极时期编辑本段回目录

  3 百年成戏霸 盛极在一时

  海珠大戏院历史上曾经历了几次改建,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是1926年的第一次改建。因为是这次改建使“海珠”最终崛起为广州“”。“海珠”最具特色的主建筑顶部半球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与中山纪念堂的圆顶相似),就是在当时形成。一直到今天,走入海珠大戏院,首先吸引人视线的就是这个巨大穹顶。建筑学者会说,它是海珠大戏院整体建筑中最让人称道的一部分。

广州海珠戏院  在没有先进的扩音设备的年代,穹顶实际上起到了一个“共鸣箱”的作用,保证了整个戏院良好的音质效果。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它还是一个巨大的“空调”。想当年,这个现在已经被全封闭起来的“半球”屋顶上有无数密密麻麻的小窗户,在闷热的夏夜里,从戏院后部穿堂而过的热风从这里扶摇而上,屋顶清凉的晚风顺势而下,形成“对流”,两千多个座位的戏院就算是坐得满满当当,也不会让人感觉憋闷。甚至在某个晴朗的夜晚,看戏的人们一抬头,还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星。无论从实用还是美观的角度来看,它都实在是一个聪明到家的设计

  虽然并无照片存证,可是据老人家回忆,当年的珠江边上,海珠大戏院的豪华指数还是相当之高的。除了在舞台口的正上方镶嵌有一块凸形的二龙戏珠的彩色图案外,在大门口和戏院的正面,还安装了当时罕见的霓虹光管招牌,对外宣传或登广告,则以海珠大戏院或“海珠院霸”号召,从来不隐晦要成为戏院之王的决心和信心。每到夜幕降临,“海珠”绚烂的霓虹灯就开始眨巴它诱人的“大眼睛”,照亮门前很长一段街道,也把全城戏迷的心撩拨得痒痒的。地理环境优越,再加上座位多,海珠大戏院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名扬粤港澳,大家都在口耳相传,任何戏班只要来过“海珠”演出,便“一登龙门,身价十倍”,当时粤港“大班”、“猛班”都极力争取到“海珠”来演出,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也曾在此表演过。

  根据有关记载,“海珠”过去演出的台期是7天,每台演出13场(日6场,夜7场)。当时演出比较有名的省港“大班”和影响比较大的剧目,有觉先声剧团薛觉先、上海妹主演的《胡不归》、廖侠怀主演的《甘地会西施》、花锦绣剧团马师曾、谭兰卿主演的《璇宫艳史》、大龙凤剧团新马师曾主演的《桃花扇》等。在海珠大戏院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无论是什么剧团上演什么剧目,首场必须是上演例戏《六国大封相》。不过,要说到当时最火爆的剧目,还得数非凡响剧团演出的《情僧偷到潇湘馆》,据说连演14天场场爆满,成为当时广州城轰动一时的娱乐事件。

  上世纪30年代的广州,戏院共有海珠、乐善、太平、宝华、民乐、河南六家,连同西堤大新公司、惠爱大新公司、长堤先施公司、十八甫安华公司这四处天台剧场,总共算起来一共有10个演出场地,根据1934年《广州年鉴》的记载,当时各戏院的营业额比例,按照1933年戏院缴纳戏捐金额来推算,“海珠”一家独占鳌头,占到总数的45%。霸主地位,无与争锋。

 

戏里戏外编辑本段回目录

  4 戏里演百态 台下观世相

  上世纪30年代前后,海珠大戏院的规模达到了鼎盛。拥有三层楼的观众厅里,共有座位2005个,容量之大为广州戏院之冠。而且它的全部座位都是活动的,可移动摆设。不仅是座位多,“海珠”的经营者为了招揽戏迷、雅俗共赏,还开创性地将戏院的票价和座位分为了5等座,不加编号,戏迷可以自由选位入座。最贵的贵宾席价格不菲,而最便宜的票价可以低廉到只有“几毫子”。达官显贵们固然可以选坐最舒适的位子,品茗看戏之余谈谈公事,进行社交活动。而菜市场的小商贩、每天在大街上奔跑的脚夫也同样能掏几文钱在夜幕降临之时,来此欣赏心中明星的风采。海珠大戏院的大门向芸芸众生敞开,人们在这里聚集一堂,品台上大戏的同时,也在偷眼观看着身边的人间百态。

  可是这种自由之外却有着另外的一种“不自由”———戏院当中以过道为界分东西两边,男女观众要按分界线归边就座———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上世纪30年代。其实这也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上世纪30年代的广州,正是“南天王”陈济棠主粤的时代,清王朝覆灭没有多久,一般市民头脑里的封建意识还相当浓厚,男女同乘一辆单车上街也会遭到无数白眼,男女混杂在一起看戏就更让人无法接受了,有趣的是,就算是一家子来看戏,男女主人也要各就各位,小孩子也要依照性别选择跟随爸爸或者妈妈看戏,成为一道独具历史特色的别样风景。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几天时间里,广州粤剧界与全国人民一样义愤填膺,在海珠戏院举行了广州第一次筹款劳军义演,会场内气氛热烈,“百粤民众,誓以热血同赴艰危”之类的标语随处可见。演出收入尽汇前方29路军,感人肺腑。以后,靓少佳和廖侠怀都上演过激励民众抗日、讽刺汉奸的剧目,令当局暴跳如雷下令禁演。

 

大戏的寂寥编辑本段回目录

  5 影画方登场 大戏渐寂寥

  罢我登场。就是在表面的繁盛达到极致的年代,粤剧以及专营粤剧的海珠大戏院也在越来越近地走向自己的“秋天”。

  1930年1月,广州放映了第一部有声电影,到1934年,广州已经有21个电影放映场,总座数已逾两万。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天一公司的《唐伯虎点秋香》,甚至还有美国好莱坞的《驯悍记》陆续上演,全城轰动。对于那些已经对粤剧剧情倒背如流的市民来说,如此这般光怪陆离的事物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听惯了“伊哑哑”的耳朵也在对比之中渐渐产生了另一种萌动———千回百转的一唱三叹,“女声似乎过于尖锐了、而男声似乎又过于本色”,剧情是不是也太拖沓了呢……

  并不是没有经过努力与挣扎,为了在日复一日的演出中增添新鲜的因素,上世纪30年代的“海珠”已经开始使用射灯、布景、麦克风……力图通过这些改变,继续吸引住那些曾经堪称“死忠”的戏迷;名伶薛觉先开始出演根据美国电影《君主与伺者》改编的《白金龙》,甚至在演出中免费派发香烟来招揽观众,让从来没有接触过“软广告”的市民一时之间趋之若鹜……

广州海珠戏院  但在花花世界一天热闹似一天的时代,这些努力与挣扎就算有一些作用,也注定只能是强弩之末。根据有关记载,当时广州各个电影院一天放四场(白天两场、晚上两场)、而包括“海珠”在内的10家戏院不仅总座位数只有电影院的一半,而且只有日、夜各一场,曾经门庭若市的大戏院,开始经常因为营业不佳而不定期地停业了。

  1934年《广州年鉴》记载:“本市幅员广阔,人口众多,而戏院之家数甚少,生意本可维持而有余,故平日各院生意均极畅旺。唯近数年来,大有江河日下之趋势,迄至本年,更为寂寞。盖以生活程度日高,所收票价太低,则无以维继,稍昂则无人过问,且自影画之声片流行之后,市民多趋重之,舞台剧受其影响至大。”“近日戏班之衰落,已如肺痨病焉。欲图挽救,群医束手,兼之环境不佳,屡生险阻,尤令努力挣扎者亦感无可奈何。”

  盛衰之势,至此昭然。

抗战胜利广州光复之初,海珠大戏院曾一度因为税重而停业。到1948年,因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百业萧条,少人看戏,“海珠”的日子更不好过,一度改作夜总会。声沉影寂,令人叹惜。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广州海珠戏院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