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目标2020的框架包括拟议愿景“由互联世界赋能的信息社会,在此社会中电信/信息通信技术促进并加速人人共享的社会、经济和在环境方面可持续的增长和发展”,以及以下四个相辅相成的总体目标和相互关联的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1:增长-促成并推进电信/ICT的获取与普及
鉴于电信/ICT在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国际电联将努力促成和推进电信/ICT的获取并加大使用。更多采用电信/ICT会对短期和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国际电联及其成员,致力于与电信/ICT环境中所有利益有关方协同合作,实现这一目标。
总体目标2:包容性-弥合数字鸿沟,让人人用上宽带
努力确保人们无一例外受益于电信/ICT的国际电联,将努力缩小数字差距并实现面向全民的宽带提供。缩小数字差距工作的重点是实现全球电信/ICT包容性、在所有国家和区域以及包括妇女、儿童不同收入水平的人们、原住民、老人和残疾人等边缘和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人当中提高电信/ICT接入、无障碍获取、价格可承受性和使用率。国际电联将继续为促成向全民提供宽带以使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而努力。
总体目标3:可持续性-管理电信/ICT发展带来的挑战
为推广电信/ICT的有益使用,国际电联认为有必要管理电信/ICT高速发展带来的挑战,强调与所有组织和实体密切合作,使电信/ICT的使用更可持续和安全。因此,国际电联将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安全威胁等有害伴生物重点对儿童等社会最脆弱群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以及电子废弃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体目标4:创新和伙伴关系 -领导、完善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电信/ICT环境
国际电联2016~2019年战略的第四个总体目标是创新:强化创新生态系统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电信/ICT环境。国际电联针对快速变化的环境确定的总体目标是,推动建设足以推动创新的环境,使新技术的进步和战略伙伴关系成为2015年以后发展议程的主要驱动力。国际电联意识到在全球不断调整适应系统和做法的必要性,因为技术创新正在改变电信/ICT的环境。国际电联认识到,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与其他实体和组织的接触与合作。
各项总体目标间相辅相成;ICT获取的增长,国际电联成员致力于提高电信/ICT应用,积极促进从短期到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包容性,使电信/ICT惠及所有人-弥合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间的数字鸿沟,使被边缘化和弱势群体同样受益。要使电信/ICT的巨大裨益保持可持续性需要认识到增长还会带来挑战和风险,需要进行管控。通过创新和推进合作伙伴关系才能确保不断沿革的电信/ICT生态环境适应瞬息万变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
构成连通目标2020的愿景、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是通过历时一年多、由所有利益攸关方参与制定完成的。国际电联通过公开磋商收集民意,除成员国,努力促使主要机构实体积极参与,其中包括电信/ICT设备商、电信运营商,以及国际、区域和各国协会组织、民间团体和其他私营行业组织。
在2020年前连通未连接者 编辑本段回目录
2016年1月21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举行的联合国宽带促进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特别会议上,开展了一场侧重于将15亿未连接者连入互联网的新全球对话活动。此次会议是委员会向全球领导人宣传推动将宽带连接问题列入全球议程榜首工作的一部分。这是第一次有如此之多的全球领导人承认各国围绕共同的宽带愿景以宽带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出席会议的不仅有委员会的重要成员,也包括来自政府、业界和世界银行等金融行业的知名领导人。
国际电联提交给委员会会议的一份新讨论文件预测,要连通全球15亿未连接者,全球需要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投资4500亿美元。该文件研究并确定了基础设施不足、价格可承受业务不足、缺乏在线技能及缺少适当的数字内容等连通性匮乏的主要原因。该文件预测的全球宽带连接费用基于委员会自身开展的研究,欧洲委员会等政府机构、世界银行等全球各组织以及GSMA(该协会代表了许多世界级移动运营商)等行业组织近期开展的研究。该文件正在征求各专业利益攸关方的意见。
会议发布的一份名为《在2020年前携手为15亿人提供互联网接入》的联合声明是会议的重头戏。声明指出,目前只有32亿人可以上网,仍有42亿人与互联网无缘。在联合国认定的48个最不发达国家中,互联网普及率低于10%,而在全球最落后的六个国家中,这一比例还不到2%。联合声明呼吁全球同心协力,在2020年前将世界60%的人连入互联网,这符合国际电联193个成员国于2014年通过的“连接2020议程”。声明还强调了努力提供有用接入的重要性,以便所有联网的人均可充分利用在线世界的力量。声明指出,目前,在线使用的语言只占全球语言总数的5%,估计有7.81亿成年人属于文盲,1亿儿童还不能获得完整的初等教育,这产生了为数众多的“数字化被排斥者”。
委员会2015年版《宽带状况报告》证实,全球互联网的发展未能连接那些能最大限度从互联网获益的人群,世界最富裕国家的互联网接入已接近饱和,但这一发展速度并不能使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几十亿人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