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o加盟小米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语:《纽约时报》网络版周五刊登题为《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招聘谷歌高管》(Chinese Smartphone Maker Hires Google Executive)的文章称,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小米周四宣布,已聘请谷歌Android业务高管雨果·巴拉(Hugo Barra)负责该公司的国际业务发展。这表明,中国手机厂商希望更多地出口手机。
以下为文章全文:
雨果·巴拉在加入小米消息宣布后,第一时间开通了个人的新浪微博。分析师指出,巴拉是加入中国科技公司的最著名欧美人士之一。在谷歌(871.63, 11.25, 1.31%),他作为副总裁负责Android系统的产品团队。目前,中国市场的大部分智能手机都采用该系统。
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分析师皮特·康宁(14.18, 0.26, 1.87%)汉姆(Pete Cunningham)表示,巴拉是智能手机行业以及谷歌公司内部的知名人物,推动了当前的市场发展方向。而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希望在对行业未来的定义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多家国内智能手机厂商正在抢夺苹果(498.69, 10.11, 2.07%)公司和诺基亚(5.33, 0.21, 4.10%)的市场份额,小米是其中之一。直到最近,这些中国厂商对国内的销售情况都感到满意。不过目前,类似小米、联想和华为的厂商开始关注国际扩张。
根据Canalys的数据,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5%,落后于三星的18%,但略高于苹果公司的4.8%。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
Canalys的数据显示,尽管主要市场在国内,但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的销量已占全球的约1/5。而如果考虑中国工厂为苹果公司等国外厂商的代工,那么中国的智能手机产量已占全球绝大部分。
巴拉在谷歌社交网络Google+上表示,他希望帮助小米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产品线和业务。他表示:“我期待这一新挑战,并对继续推动Android生态系统发展的机会感到兴奋。”
中国厂商智能手机的一大卖点在于价格。根据Counterpoint科技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小米的手机价格约为180至300美元,比三星和苹果公司的高端手机价格低一半,但略高于其他中国品牌同类产品的价格。
Counterpoint分析师汤姆·康(Tom Kang)表示,小米的手机并无特别亮点,但吸引了大量关注。小米已经意识到,智能手机硬件和软件的差异化未来将很小,而营销将成为重点。
小米CEO雷军借鉴了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风格,多次举办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发布会,而他本人则身着牛仔裤和黑T恤。雷军此次在新浪(79.43, 1.01, 1.29%)微博上表示,欢迎巴拉来到中国。他发布消息称:“雨果·巴拉将于10月初加盟小米,将负责国际业务的发展。”
尽管小米手机的外观类似iPhone,但至少有一点完全不同:前者采用订制版Android系统。尽管谷歌3年前从中国大陆撤走了大部分业务,但Android系统目前已被安装在中国的超过90%智能手机中。
小米近期上调了销售预期,目前预计今年将售出2000万台智能手机,高于此前预计的1500万台。雷军本月表示,小米将从外部投资者处获得新一轮融资,对小米的估值达到100亿美元。
谷歌在一份公告中表示:“我们对巴拉致以最好的祝愿。谷歌会想念他,我们很高兴他仍留在Android生态系统中。”(维金)
前谷歌全球副总裁雨果·巴拉:小米的重量级外援编辑本段回目录
无论是对于谷歌、小米,还是雨果·巴拉本人,他的离职都是一条重磅消息:小米正计划拓展中国以外的其他市场,成为一家全球性企业,而巴拉极有可能在其中扮演“关键先生”。
8 月的最后一天,巴拉辞别谷歌,被小米任命为全球业务掌门人。
“来让我们从名字开始说起吧。”
9 月 10 日,刚刚被任命为小米副总裁的前谷歌安卓营销副总裁雨果·巴拉(Hugo Barra),接受了科技博客 AllThingsD 记者卡拉·斯威舍的独家专访:“‘小米’这两字念起来就像是英语里的‘给我看’(show me)。”
8 月的最后一天,巴拉辞别谷歌,被小米任命为全球业务掌门人。10 月,他将正式来到中国,成为小米的第一位重量级外援。
“我主要负责小米国际业务的拓展,以及与谷歌安卓的战略合作。”巴拉表示,“加盟小米是计划已久的事情,并非一时兴起,希望能帮助小米成为全球性企业,挑战谷歌和苹果。”
巴拉于 2008 年加入谷歌,在今年的谷歌 I/O 开发者大会上,他正是新款 Nexus 7 的发布者。有分析称,小米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苹果,在巴拉加盟之后小米势必将会更加强势。
无论是对于谷歌、小米,还是巴拉本人,他的离职都是一条重磅消息:小米正计划拓展中国以外的其他市场,成为一家全球性企业,而巴拉极有可能在其中扮演“关键先生”。
有趣的是,这条重磅消息却与另一条传闻撞个满怀:巴拉最近结束了与谷歌眼镜市场经理阿曼达·罗森博格的恋爱关系,但阿曼达目前正与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打得火热,而布林又与妻子分居多月。
根据 AllThingsD 记者卡拉·斯威舍的表述,巴拉此次离开谷歌并非像此前谣传的一样,是由于和另一位谷歌员工存在“浪漫关系”导致的,“完全是因为巴拉的个人原因,并且早在这些传言开始散播之前巴拉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打算。”
巴拉并不愿正面回应这一传言,他多次强调,自己与小米的谈判“至少持续了一年多”。
此前,这个巴西人曾在 Nuance 通讯公司从事了 5 年的移动语音搜索工作。2008 年加入谷歌后,在较短时间内便接手安卓产品的全面管理,长于现场演示与演讲,被同事形容为“睿智而拥有非凡设计天分的明星级高管”。
9 月 5 日,小米 2013 年度发布会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前谷歌全球副总裁、安卓产品副总裁雨果·巴拉现身小米 2013 年度发布会时说,他将在今年 10 月份加入小米,担任国际业务副总裁。
结缘小米
巴拉与小米的结缘,事实上可以追溯到他刚刚加盟谷歌之际。
当时,巴拉在谷歌移动业务部门的欧洲办公室工作。谷歌在全球都布有团队,且每个季度都要召开移动领导人峰会。
巧的是,在他加盟谷歌的第二天,就被派往北京参加峰会。就在这次峰会上,巴拉遇见了小米现任总裁林斌。彼时,林斌负责谷歌移动部门在中国的工程业务。此后,俩人一直在工作上保持着合作关系。
2010 年年底,巴拉调到谷歌美国总部的安卓团队,成为“安卓之父”鲁宾的得力助手。当时,林斌以及部分谷歌工程师和产品经理已经离开谷歌,转投小米,成为后者的联合创始人。
林斌在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他和雷军多次邀请巴拉加盟小米。
“因为我是安卓团队成员,我对他们(指小米)正在做的事情十分感兴趣,他们的表现相当出色。由于被他们的创新深深吸引,我经常在北京和他们会面,也会把他们的手机带回谷歌给大家看。”巴拉告诉记者卡拉·斯威舍。
此外,安卓设计主管马蒂亚斯·杜阿特对于小米的定制版安卓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迄今为止最出色的定制版之一”。
这一评价也让巴拉对小米更加感兴趣。“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刻。杜阿特的评价对我的影响很大,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小米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
和巴拉关系密切的天使投资人罗宾·陈也是促使巴拉和小米走到一起的幕后推手。罗宾·陈是小米的早期投资者,并最终促成小米和巴拉的实质性接触。双方的谈判始于 2012 年夏天,并于今年年初开始升温,时值小米 2s 受到市场追捧。
一开始,小米抛给巴拉的问题是“你认为我们该如何拓展国际市场”,到后来慢慢变成“或许你应该过来帮我们”。
最吸引巴拉的,是林斌希望他能接管小米的国际业务。林斌希望找到一个擅长产品管理的人来领导全球拓展。
“对我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我真正梦想的工作:白手起家,建立一家可以与谷歌媲美的全球科技公司。这也是我从未体验过的事情。除此以外,我还要在亚洲生活一段时间。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吸引力。”巴拉这样解释与谷歌分手的决定。
9 月 5 日,小米公司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介绍小米手机 3。新加盟的雨果·巴拉将主要负责小米国际业务的拓展。
谷歌和苹果的挑战者?
对谷歌而言,眼下它需要在中国市场拥有足够强大的安卓合作伙伴,尤其是 HTC 在中国遭遇滑铁卢之后。而在未来的小米管理层里,有一位对安卓了如指掌的内部人士,显然是一大利好。
巴拉不认为自己的出走对谷歌而言是种损失: “如果一家公司不得不失去团队成员,那么最好让这位成员加入合作伙伴。”
安卓最新版本“奇巧”(Kit Kat) 推出后,巴拉就将真正成为一名“小米人”。
“这是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我根本没有时间想太多。不过现在,我必须学习如何经营一家公司,并让它鹤立鸡群。”他说。
巴拉的求胜欲望或许也成为小米力邀其加盟的重要内因。这家公司的 8 位创始人,人人拥有强烈的进取心与竞争意识,且目前均在公司担任要职,其中包括林斌以及明星创业家、CEO 雷军。
但小米毕竟尚未经受国际市场的考验,巴拉面临的挑战并不小。
在前述采访中,巴拉拒绝透露将率先把哪款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我认为,小米的竞争优势在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拉丁美洲和泰国等市场会表现得比较明显。但小米也必须要在美国和欧洲这样的‘趋势流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毫无疑问,未来的小米无法避免进入欧美市场搏杀。巴拉的挑战在于:能否协助小米发展成为一家全球性企业;几年后,全世界能否像谈论现在的谷歌和苹果一样,谈论小米。
小米去年的手机销量达到 700 万,今年预计将达到 2000 万,预计营收将达到 40 亿美元。目前,小米的市值已经达到 100 亿美元。
这种业绩增长意味着,小米需要与配件商维持良好关系,同时还要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产品。
“目前他们做得很好,比如鼓励用户自行设计手机,让设计师和工程师时刻关注身边用户的使用习惯,听取他们的反馈。”巴拉对于自己的新东家充满信心“,小米手机大量的新功能都是从用户意见中获得的开发灵感。”
在 9 月 5 日的小米 3 发布会上,巴拉出现在了现场。也许他目前还不知道如何运营一家充满活力的中国公司,他打算“先向中国同事学习”。
下个月,他就要来到北京工作。第一个挑战已悄然到来——他正未雨绸缪地开始学习汉语,对此他感到非常头疼: “汉语的四声太难学了。”
评论:Hugo加盟小米属中国科技业重大利好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语:美国科技博客PandoDaily周四刊登题为《雨果·巴拉从谷歌离职对小米是重大利好,对中国科技行业利好更大》的(Hugo Barra’s departure from Google is huge news for Xiaomi. It’s bigger news for Chinese tech)的评论文章称,巴拉加盟小米具有重大意义,不仅给小米公司带来了一位重量级的高管,还标志着中国科技公司开始加快国际化进程。
以下为文章全文:
小米谋划海外扩张
Android的雨果·巴拉(Hugo Barra)从谷歌(871.63, 11.25, 1.31%)跳槽小米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样重要的是,他还将在这家虽然仅成立3年但估值已经达到100亿美元的公司,负责全球扩张。
与多数中国公司一样,小米之前的重点一直放在中国大陆,只是偶尔涉猎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中国拥有13亿人口,网民达到5.9亿,智能手机用户也高达4.64亿。如此庞大的规模足以让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忙碌一段时间——尤其是考虑到中国独特的市场特点。这会对方方面面产生影响,从设计和价格到卖点和推广。
但部分中国科技公司已经表现出冲出国门的意愿,尤其是向移动互联网市场增长迅猛的东南亚挺进,但也包括印度和美国等规模庞大的地区。小米此次大手笔的挖角表明,该公司有意成为这为数不多的扩张主义者中的一员。
对小米来说,走出国门的确具有很高的商业吸引力。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小米以低廉的价格通过互联网出售高配置的手机。例如,该公司的小米2手机配置堪比顶级Android产品,但价格仅为240美元,比iPhone在中国的价格便宜了400美元。该公司最近还推出了售价仅130美元的红米手机——最初的10万部在短短90秒内就被抢购一空。与亚马逊一样,小米的硬件利润率也很微薄,他们的重点是通过软件服务创收,其中一部分与为Android手机赋予全新设计元素的MIUI有关。
然而,尽管小米价格低廉,广受关注,粉丝众多,但它终归只能与中国企业分食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该公司最近在中国的份额超过了苹果公司,这甚至登上了美国媒体的头条。但整体来看,小米仍然位列中国第6,份额也只有5%,远远落后于三星(17.6%)和其他本土品牌,包括联想(12.3%)、宇龙(12.2%)、中兴(8.7%)和华为(8.6%)。即使小米的机顶盒和智能鞋有朝一日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但为了支撑100亿美元的估值,小米必须证明它的手机和软件能够销往其他市场。而身为Android高管的巴拉,已经成为谷歌移动部门最重要的公众人物之一,所以,他的加盟不仅会成为小米国际化的重要象征,还将给这家野心勃勃的公司带来很多资源。
巴拉将为小米增加一支具有国际经验的重要团队。他在巴西长大,并在那里接受了教育,随后来到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硕士学位。他2008年加盟谷歌,担任移动团队产品经理,之前还曾在语音识别公司Nuance Communications担任类似的职位。巴拉在谷歌任职的前三年在伦敦工作,后来调到加州山景城。
引入巴拉后,小米的高管团队将增加一位会说葡萄牙语,而且曾经在英国和美国担任过行业高管的巴西人。据《中国日报》报道,巴西与俄罗斯和印度一样,都是小米的重要市场。根据美国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Score的统计,拉美已经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互联网市场。而巴西则是拉美增速最快的市场。
中国企业野心加大
巴拉跳槽的新闻传出前,UCWeb旗下的UC浏览器刚刚夺下印度第一大移动浏览器的桂冠,成为首家在两大重要市场同时占据市场头把交椅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与此同时,UCWeb还宣布,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已经加盟该公司董事会。马云曾经试图将阿里巴巴引入美国,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迄今为止最具野心的国际化扩张。马云可以为UCWeb贡献宝贵的经验,尤其是考虑到该公司最近在硅谷开设了办事处,并且瞄准了东南亚市场。
通过与中国互联网业内人士的沟通,我发现他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跨国运营的文化差异。这种意识体现在方方面面,他们不仅承认中国的商业领域仍然很年轻,成功打造国际品牌的中国公司寥寥无几,还亲眼目睹了美国互联网公司在新千年的头十年,屡屡折戟中国的悲惨遭遇。eBay、雅虎(28.07, 0.29, 1.04%)、Groupon便是其中最著名的几个失败案例。有些人可能也会将谷歌归入其中,毕竟,该公司的中文搜索已经跳转到中国香港。
当这些美国企业在中国遇困时,当今的许多中国科技公司高管都曾经在那里任职,或是与之存在竞争关系,所以他们深知适应新的商业文化所面临的各种困境。UCWeb创始人对我说,该公司将“像学生一样”进军美国市场。UCWeb已经在印度证明了它对国际市场的领悟能力,他们设在当地的办事处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者,基本都由当地人构成。他们还针对印度市场对浏览器展开了本地化。
腾讯(387.6, 8.60, 2.27%, 实时行情)的移动聊天应用微信目前已经拥有7000万海外用户,该公司也具有相同的国际野心,并且开展了类似的全球化措施。这一点在美国体现得尤为明显,腾讯设在帕罗奥尔托的办事处主要由美国人组成。该公司还通过投资和收购韩国的KakaoTalk、印度的Redbus和MIH,以及美国的Riot Games来扩大国际影响力。
与此同时,百度(134.49, -1.68, -1.23%)也已经向进军巴西、越南、泰国和埃及市场迈出了最初的几步。
小米仍是一家年轻的创业公司,但它显然与已经成熟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一样,不仅着眼于海外市场的机会,而且有充足的自信来拓展这些市场。这种自信一定程度上源自其投资者的国际化背景,包括俄罗斯DST和美国高通(67.28, 0.57, 0.85%)。但与此同时,中国科技公司的人才和商业技能的加强,也增强了他们进军其他市场的信心。由于东南亚、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等市场都面临着与中国类似的基础设施挑战,所以他们比美国公司更容易在当地取得成功。
对中国科技行业来说,巴拉加盟小米是一颗重磅炸弹。巴拉的跳槽不仅表明一位顶级高管离开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公司,加盟了一家热门的创业公司和潜在的竞争对手,还标志着中国科技公司已经开始加大国际化力度,严肃地对待扩张问题。(书聿)
彭博商业周刊:谷歌Android高管为何跳槽小米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语:《彭博商业周刊》周五发表题为《前谷歌高管雨果•巴拉能为小米带来什么(What Ex-Google Exec Hugo Barra Can Do for China's Xiaomi)》的评论文章称,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逐渐向低端转变。谷歌(871.63, 11.25, 1.31%)Android产品开发副总裁雨果•巴拉(Hugo Barra)转投小米后,将能利用自身经验,拓展海外业务,实现跨越性发展。
以下是原文主要内容:
前谷歌Android产品开发副总裁雨果•巴拉(Hugo Barra)即将前往北京,负责管理小米的国际业务拓展部门。目前,小米的产品在中国国内市场上十分受欢迎。
为什么巴拉要放弃谷歌,转投到一家成立不过几年、在中国市场份额很少的私人控股公司呢?有人猜测,巴拉离职的原因在于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与同为谷歌员工的巴拉前女友的新关系,但美国科技博客AllThingsD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这两件事并不相关。
估值100亿美元
尽管小米目前在中国还未成为一个大品牌,但该公司创始人兼CEO雷军深得众投资者的信任,如启明创投(Qiming Venture Partners)和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等。
雷军曾创办电子商务网站卓越网,并于2004年将该网站卖给亚马逊(293.64, 4.84, 1.68%)。此外,他也是金山软件及纳斯达克(3649.04, 36.43, 1.01%)上市公司欢聚时代(40.91, 0.61, 1.51%)(Nasdaq:YY)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小米最近刚完成一轮融资,该公司目前估值已达到100亿美元。雷军曾在6月预测,小米今年手机销售量将突破1500万台,比去年增长两倍以上。
低价智能手机需求增长
同时,小米还搭上了低价智能手机全球需求增长的顺风车。目前,中国本土品牌手机在国内市场所占份额已超过70%,远高于两年前的28%。
金融研究机构Sanford C. Bernstein驻香港的资深分析师马克•李(Mark Li)8月1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智能手机用户在中国移动市场占比仅为27%,因此,智能手机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马克•李预计,今年中国智能手机销售量增幅将高达50%至60%,并且到2016年前,销售量还将以约20%的速度继续保持增长。
不过,巴拉是否能在这一新兴市场上有所作为,还是个未知数。尽管小米的估值已经很高,并且也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但该公司仍未达到较大规模。
市场研究机构IDC和彭博产业研究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仅为4%,虽然略高于去年的3%,但仍远落后于三星的18.3%和联想的12.6%。此外,酷派、中兴、华为和天语这4家中国本土品牌的份额也高于小米。苹果(498.69, 10.11, 2.07%)公司去年在中国业绩表现不甚理想,但其份额也略高于小米。
拓展海外市场
正如咨询公司BDA中国区董事长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所言,小米的问题在于:“把小米当作小公司,但却又过大;当作大公司,但却又过小。“克拉克认为,如果小米想要成为三星那样的大企业,那么就需要把眼光投向更多市场。
除中国外,其它新兴市场也将出现迅速增长。根据马克•李的预测,明年新兴市场将会超越发达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销售地区,并且截至2016年,新兴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5%。
彭博产业研究部分析师约翰•巴特勒(John Butler)表示,智能手机市场最大的增长点在于低价手机。巴特勒在8月21日发布的报告中称:“智能手机市场正逐渐向低端产品市场转变。”根据IDC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内,价格低于250美元的智能手机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占比达到49%,高于去年年初的31%。巴特勒表示,这一发展趋势的最大受益者将会是中国和印度的低价智能手机制造商”。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中国研究总监尼可•彭(Nicole Peng)表示,巴拉作为前谷歌Android高管,将能利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小米拓展海外市场业务。尼可•彭表示:“如果小米能做好这一点,那么该公司将会实现跨越性发展。”(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