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小米衰华为兴:背后的差距在哪里?编辑本段回目录
近期,调研机构IDC发布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小米第二季度出货量1050万部,市场份额为9.5%,同比下降高达38%。与此同时,华为以1910万台的出货量稳坐中国市场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头把交椅,市场份额17.2%。
如今小米衰、华为兴,背后的差距在哪里?
小米衰、华为兴
小米在中国手机市场扮演了“黑马”角色,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新来者,赢得全球媒体关注,成为获得显著市场份额的主导型厂商。
2014 年,小米公司销售手机6112万台,较2013年的1870万台增长227%;含税销售额743亿元,较2013年的316亿元增长135%。同期,华为手机销售7500万部,两者差距1388万部。
2014年,小米销售业绩达到顶峰,公司估值450亿美元,雷军春风得意。
仅仅一年之后,小米的衰落期似乎过早地到来了。
2015年小米营收出现下滑,相关机构数据显示小米可能下滑14.4%左右,达到99.4亿美元,而华为手机营收暴增73%,达到199亿美元。两者营收差距扩大到99.6亿美元,而且华为手机业务的营收已经是小米的2倍。
同时,2015年,华为手机超过销量1.06亿部,小米7000万部,两者差距扩大到3600万部。
这意味着,仅仅一年时间,小米与华为手机的营收差距从5%扩大到100%,销量差距从27%扩大到超过51.4%。而且2016年第一季度,华为智能手机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的实际销量为1657.7万台,高居第一名。
背后差距原因分析
1.华为手机实现高、中、低全面突破
仔细分析,可以看到,华为手机近几年的成功在于三条战线都取得突破:
定位中低端市场的荣耀系列:荣耀系列在2014年独立一周年销量达到暴涨到2000万部(销售额比此前暴涨了30倍),2015年则再度翻倍,达到4000万部。
定位中端市场的P系列:前期也是历尽坎坷,在P6手机成功实现了中端市场突围,攻下了2500元市场,奠定了在业内的影响力,且销量达到500万部,一举确立了华为手机在中端市场的地位,而后P7手机发扬光大,达到700万部,而到了2015年发布P8组合系列,再次实现了大跨越,总量有望达到2000万部。
定位中高端的Mate系列:前期同样历尽艰难奋战,到Mate7一举成名,攻下3000元市场,并且销售超700万部。而2015年11月发布的Mate8同样发扬光大,相对比的就是,此前Mate7半年销售400万部,而去年底发布的Mate8手机4个月销量已经突破400万部,而且每月保持百万部增长。
这其中,荣耀4X、4A、4C销量均已破千万、2015年推出的P8系列的P8青春版也破千万,中高端Mate7也突破了700万部,高、中、低三线全面飘红带来的不仅是销量的提升,更有业绩的翻倍。
2.小米中高端突围乏力
相对比,小米更多的主力集中于中端及低端市场,最初成名于性价比市场1999元价位的小米系列,但是从2013年开始发布的低端红米系列后,红米系列成为了其走量的主力,在2013年和2014年实现了小米整体销量的爆炸式增长。
近两年千元机竞争已成激烈的红海,中高端利润雄厚,但是,小米向上进军中高端的行动始终没有取得成功,2015年发布的小米Note一降再降,超过2500元的市场没有取得不俗成绩,而3000元以上市场基本上没进展。
究其原因,一方面,小米手机因为低端走量过大,导致产品均价不断降低;另一方面,中端和低端市场又受到荣耀、魅族、乐视等一批企业的冲击。如上面所说,华为荣耀系列2年时间跨越到了4000万部,目前仍在高速增长,而魅族2年时间从300多万部飙升到2000万部。此外,还有最新加入纷争的乐视、奇酷,其很大主力也是千元机市场,中低端市场中这种激烈竞争冲击下结果就是,导致竞争加剧,僧多粥少的局面极大影响了其增长速度,从以前动辄超过100%的增长暴降到2015年的15%,同时又导致业绩的下滑。
中高端突围不利,中低端市场又面临竞争对手的激烈争抢,在营收、利润和业绩上都受到影响,这就是今天小米主力业务上面临的情况。而小米为了提升业绩、保持高估值就要扩充产品,扩充产品又会分散原有精力,影响主业的竞争力,这样似乎进入一种非理想状态的恶性循环。
3.华为的研发实力和专利库
在这场龟兔赛跑中,华为最终将小米抛在了身后。更深层的原因是,华为胜在遥遥领先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专利库。
在产品研发和工业设计方面,华为的进步十分明显,开始从塑料机身演进到金属机身,2015 年下半年,作为其研发和设计实力的最直接证明,华为和谷歌合作,研发了本年度两款诺希斯(Nexus)品牌高端智能手机中屏幕更大、价格更贵的一款。
此外,华为之前一直是一家世界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这使得华为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专利数量,远远超过小米在内的中国其他对手。
资料显示,华为仅2015年就申请了3898项专利技术,蝉联专利技术条约第一,甚至能够起诉三星,每年向苹果公司收取数亿美元的专利许可使用费。目前,华为累计中国申请专利52550件,华为消费者BG去年共申请专利9000件。其中,中国申请6200件,境外申请2800件。
而专利申请数量并不意味着一家企业在专利上面的积累和优势,被授权的专利才可以拥有真正话语权,根据华为最新披露的数据,截至去年年底,华为累计已授权专利30924件。
小米成立之初仅有35项发明专利,而截止到今年6月小米公司的专利数量已经达到了7171件,而且92.55%是发明专利。这对于一家刚刚成立6年的公司来说已经非常客观。不过,小米绝大部分专利还处于申请阶段,实际已经授权的比例仅占12.62%。
虽然近两年小米申请的专利数量很多,但大多数专利技术还停留在用户界面和使用体验上,真正核心的硬件/芯片及底层通讯协议方面的技术还十分欠缺。
2014年年底,因专利侵权,印度法院作出裁判,禁止小米手机进口并在印度销售。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公开演讲中,指责小米侵犯别人专利,并称这是“小偷”行为,再次将小米公司推上了风口浪尖。
专利,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财富也是如此。刚刚成立6年的小米很明显和华为不是一个等级,雷军自己也承认如果要和苹果、三星以及华为这样的优秀企业相比较,小米的确是有差距的。
小米优秀但华为更卓越
即使小米被华为超越,也不能否认小米在最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在短短几年时间做到几百亿的营收,是绝对的传奇!
但市场竞争实际是实力的比拼,是实力大PK,市场赢家总是属于综合实力更强的企业!
小米过去的胜出是它的优势,在一段时间内领先国内一些企业,到现在为止,它也相对国内一些同行保有很大的竞争力。而华为的胜出是因为技术更加领先,综合实力更强!只有产品力、推广力、品牌力三个方面都领先的企业,才能成为王者!
华为,深耕细作,用了近30年时间成就今年的自己,而小米从无到有仅用了4年时间就做到了全国销量第一。小米有很多地方都值得肯定,但要想长远的发展,华为很多地方都值得借鉴。
2015年:小米衰落论背后 自己未弱 对手已强编辑本段回目录
小米最近公布了上半年销售成绩,其上半年手机销售量为3470万台,同比去年增长33%。成绩还是不错的,依然是国内第一,比去年也有很大增长。但为什么很多人说最近小米的势头有所减弱呢,恐怕这并不是用一个销售量就可以说明的,而是人们另有担心。
小米最近公布了上半年销售成绩,其上半年手机销售量为3470万台,同比去年增长33%。成绩还是不错的,依然是国内第一,比去年也有很大增长。但为什么很多人说最近小米的势头有所减弱呢,恐怕这并不是用一个销售量就可以说明的,而是人们另有担心。
小米未弱对手已强
小米实际上并没有变弱,而且比之前越来越强。比如手机的产品线从499元拓展到2999元,领域范围大幅扩大。手机销量大增,全年有望8000万台。从空调到电池,到电视到插线板,涉及产品线广大,新品迭出。
是的,小米没变弱,但对手变强了,比如魅族上半年销售890万台,很多手机一发布就洛阳纸贵。比如华为的P系列和荣耀系列,这个月这条线发声,那个月那条线发声,层出不穷。比如云里雾里的大神,现在最低399元,499元也很有性价比。比如vivo,比如oppo,也没有一点削弱的迹象。
当然,那些杂牌,山寨品牌,以及经销商,都没落了,但通过模仿小米,很多对手都变强了,并且也可以嘻哈调侃发段子了。
实际上,以强大的华为为例,其资金、技术、品牌投入等各方面都十分具有优势,并且2015年在没有把价格做低的情况下,实现了销量的大幅增长。这应该是比销量更好的一种发展状态。
同时,华为的CPU也与中芯、高通合作,为未来的制程瓶颈找了一个方向,这也是其它手机厂商尚不具备的。总之,对手很强大。
小米的方向在哪里
现在小米在其它电器产品领域进行拓展,比如突破的插座,比如美的的空调等等,但这些产品其实都是成熟市场,原有的品牌也有很大销量,能和小米合作到多深,依然很难,总不能把自己原有的市场冲击不管,都用来给小米供货,这样也不现实,所以最终难以产生爆炸性的效果。
有鉴于此,小米必须改变产品思路,调整产品线,从而生产更多有特色的产品。想想凡客当年,盲目扩张产品线,但都是拖把等,明显是低价值产品线扩张,并没有多大好处,再便宜,能有五金市场的便宜吗?
而如今,小米也不应该围绕低附加值产品,而是要扩展高附加值产品,哪怕用户很少,但至少每个产品线可以持续发展下去,并且获得利润。举个例子,甩脂机OSIM价值4000多元,国内也有很多1000多元的,但大家都担心坏。如果小米能出个1799元,同时长时间质保的产品,肯定会受到用户的欢迎(当然要客攻克技术难关,企业的价值不在营销,而在于对技术的突破)。
同时,小米在咖啡机、榨汁机等方面,也可以发力。小米比较令人满意的产品是空气净化器,虽然销量并不如那些产品,但确实获得用户的认可。接下来,小米在家装、安防等方面,都可以如此操作。像暴利行业进军,比如带保护视力的护目镜,等等,这是小米的一个方向。
第二个方向就是进军汽车领域,主要是电动车领域。我相信有一天,手机和互联网公司肯定会进入汽车领域,而电动车也会更好买,同时更便宜。这一方面,小米不做,乐视也会做,乐视不做,华为也会做,总之会有更多的品牌进入。
手机的问题在于已经饱和,就好比当年冰箱想、洗衣机、电视的饱和一样,现在谁会讨论自己买了个什么冰箱呢,因为都很稀松平常,都很熟悉,所以没有话题性。虽然手机不断的更新,但我们难道没发现,今年6月30日的手机在新品特色上已经没什么可以大说特说的了吗,基本上都不出消费者的意料了。
这里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索尼,当其产品在手机、电视领域,都没有足够多的特色以支持其高价格时,其转向了摄像头传感器领域,并计划融资40亿美元继续扩大传感器研发生产,这足以帮助其占领手机摄像头、车载摄像头、单反及无反相机市场。
小米今年还要发布小米5,以及小米5plus,这依然是重点,但重心显然要向下一个将热门的产品迁移了,大家也期待小米能给出更新的事物,附以更便宜的价格。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shumapingjia.baijia.baidu.com/article/10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