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斯诺登时代编辑本段回目录
成也信仰,败也信仰!美国有今天的伟大,是信仰使然;美国出了斯诺登和曼宁这样的人,也是信仰然!斯诺登绝对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
基督教源自中亚,传到欧洲,后由更激进的一批教徒带到了美国;据统计,美国43位总统中有39位是基督教教会成员,其余的4位也与教会关系密切。几乎每位美国总统在宣誓就职的典礼上都要手抚《圣经》;在做公开演讲时,他们常会说的一句话是“愿上帝保佑美国”。
美国“棱镜门”揭秘者爱德华·斯诺登
美国许多总统都常去教堂。自詹姆斯·麦迪逊以来,每位美国总统都会穿过拉法耶特广场前往白宫对面的那座浅黄色圣约翰教堂做礼拜。圣约翰教堂是1816由一群圣公会教士创建的,除了教堂外的牌匾“圣约翰教堂———总统的教堂”外,它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按当时的习俗,教堂的座位是要租赁或是购买的,但教会人员免费为当时的总统麦迪逊提供了一个座位。以后,这个惯例便适用于美国每任总统。历届美国总统都坐在教坛后第9排54号座位上,这个位置最初是由麦迪逊选的,差不多是教堂的中心位置。麦迪逊希望自己被视为一个普通信徒,而不是一个特殊人物。今天,这个位置的扶手上上专门有一块小铜匾,上面标着“总统专座”。
其他曾被美国总统光临过的教堂也都会很自豪地标出“华盛顿座椅”、“林肯座椅”或是“罗斯福座椅”。尼克松更是张扬地将教堂搬进了白宫,就设立在白宫的东厅。
而且总统多是虔诚信徒;
林肯总统在南北战争期间,常独自一人悄悄走进圣约翰教堂祈祷。伍德罗·威尔逊自小就在家庭的宗教氛围中养成了勤读《圣经》的习惯。他本人曾读破两三本《圣经》,每顿饭前必先祷告。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一位圣公会的教徒,他十分重视宗教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
克林顿在任时,曾穿着法兰绒衬衣和牛仔裤,冒着暴风雪去圣约翰教堂参加礼拜仪式。据说在性丑闻案曝光后,他经常去做礼拜。1998年克林顿访华时,他们一家都曾在北京的基督教堂里在翻译的帮助下听牧师传福音。克林顿是继老布什后,第二位在那个基督教堂里做礼拜的在职总统。2001年1月7日,克林顿出席了最后一次以总统身份参加的礼拜,做了一次以“回顾与前瞻”为题的13分钟的证道,感谢他的教友们8年来对他在“风暴与阳光”岁月中的支持,尤其感谢牧师在他受弹劾期间对他的精神辅导。
布什称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信教者。任总统后,布什仍沿袭以前的传统,每到周末早上8点,只要不外出,都会前往教堂做礼拜。他会像所有前任那样坐在“总统专座”上虔诚地领圣体,听布道。而他的保镖则坐在附近;手里拿着核战发动密码手提箱的军事助手会坐在布什后面。布什每天都要虔诚地诵读《圣经》,在椭圆型办公室里祈祷;即便在戴维营度假期间,也要到当地的小教堂做礼拜;他甚至在白宫会见马其顿总统特拉伊科夫斯基时,还邀请这位总统与他一同在椭圆型办公室里祈祷。
中国寻解“后斯诺登时代”编辑本段回目录
斯诺登能否前往厄瓜多尔“避难”尚属“谜题”,但如同这个谜题一般的则是斯诺登事件后,中国受到来自境外网络攻击的下降。这个谜题对于中国来说,似乎到现在还难以解开。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中国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所的有关人员,在斯诺登事件爆发后,已经就中国信息主权安全问题向中央政府提交建议。而在此之前,美国电讯设备供应商几乎垄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石化等要害企业和部门的信息交换硬件设备供应的局面,已经引发了对信息主权安全的担忧。
在斯诺登出现之前,国家网络安全部门就已经开始为频繁遭遇高水准的黑客攻击以及过度依赖国外通讯设备而呼吁。斯诺登的出现,使得这一系列问题从幕后走向前台。棱镜事件的对外披露,中国受到的攻击虽然出现减少,但是隐患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中国网络安全堪忧
据了解,国家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中国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所是应对网络安全的主要部门。国家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的上级单位是工信部。
“我知道,有人正在写建议,应对棱镜事件,内容还不能对外公布。”中国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所高层向记者透露,“就目前常规的工作而言,还没有特别大的改变。”
上述人士同时还透露,“除了建议之外,已经有人就棱镜事件开展了工作。”
一位曾经在国家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任职,目前在国内重要科研部门主管网络安全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从棱镜事件爆发之后,我们发现我们的网络遭遇攻击的安全事件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至于安全事件明显下降的原因,“我们也在寻找原因,网络攻击在减少,同时,我们的安全措施也在加强。”
该人士同时还透露,“以往,很多攻击都来自美国,而且都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攻击。”
“从2010年开始的网络攻击,在技术的角度,是远远超出我们过去所能够想象到的手段,不可能是一个民间机构来组织的,背后一定有国家意志在作祟,完全超出我们过去所能想象到的攻击水平和攻击能力。”中国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所高层在斯诺登事件发生之前,就对外表示。
棱镜事件主角斯诺登曾声称美国政府监控的网络触及香港中文大学和清华大学。
棱镜只是美国庞大的网络监控计划的一部分。
美国政府正在采取“星际风”计划,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星际风”被拆分为4个项目:“棱镜”“主干道”“码头”以及“核子”。“棱镜”和“核子”以截取内容为主,“棱镜”主要用于互联网信息截取,而“核子”则用来截获电话通话内容和关键信息。“主干道”和“码头”规模相对更大,“主干道”以电话监听为主,而“码头”则以互联网监视为主,两者皆依赖对“元数据”的处理。
电脑被国外控制,在网络安全工作人员看来已经司空见惯。数据显示,国内的计算机被国外控制,2012年的数据是超过1400多万,2011年的数据是超过890多万,“我们看到很多的计算机被人家控制,我们也能够看到实施控制的IP来自什么地方。”上述人士表示,多数IP地址来自美国。
未来应对目前十分复杂的通讯和互联网安全问题,一些重要的政府机构也采取了特殊措施。
“比如重要部委,都拥有自己负责安全的通话系统。”通讯公司人士透露。
此外,记者了解到,涉及国家经济生产的重要数据,一些央企也都积极采取保密措施。
例如,中石化负责设计建设中国绝大多数石油储备设施,核心部门的计算机硬盘都在使用过后进行集中销毁,而不是简单格式化。
粮食储备信息和储备任务下达通常有专人采取纸质信函的方式送达。
同样,地震系统信息属于国家机密,尤其是地震预警内容不允许对外公布,国家地震局和遍布全国的台网中心,也针对外界窃取信息,进行了特殊的网络安全维护。
设备“隐患”
虽然来自美国的攻击出现了减少,但是根本上的隐患并没有消失,即通信设备过度依赖国外。
香港《南华早报》6月22日晚报道称,该报从斯诺登处获取了一系列文件资料,这些资料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持续入侵中国多家主要电信公司,获取用户手机短信信息。
数据显示,仅在2012年,中国内地的短信发送量达到9000亿条。中国移动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用户达7.35亿人,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居二、三位。
上述之一的通讯公司一位中央机房工作的人士向记者透露,“整个机房的绝大多数设备都来自思科,只有少部分采购自华为,中兴的使用率更低。”
移动通讯公司的短信平台还分为东区和西区,东区和西区的交互设备分别采购自诺基亚和爱立信,全部是国外品牌。
“思科这样的国外设备和软件,使用起来非常稳定,但是,他们是否留有后门,我们根本无法察觉。”上述人士表示,“国外设备的使用率太高。”
而通讯公司的权限非常大,“如果入侵设备,可以强制终止对话,窃取短信信息,窃听通话内容都非常容易。除非是密语,其他都能听到。”
据了解,在金融行业,中国四大银行及各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中心全部采用思科设备,思科占有金融行业70%以上的份额;在海关、公安、武警、工商、教育等政府机构,思科的份额超过了50%;在铁路系统,思科的份额约占60%;在民航,空中管制的骨干网络全部为思科设备;在机场、码头和港口,思科占有超过60%以上的份额;在石油、制造、轻工和烟草等行业,思科的份额超过60%,甚至很多企业和机构只采用思科设备;在电视台及传媒行业,思科的份额更是达到了80%以上……
国家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和中国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所都曾呼吁使用国产设备。
“实际上,思科的产品类型我们国家自己也都有。”该人士表示。
但是通讯公司则对中国产品多有抱怨,“国内的设备,稳定性比较差,一旦发生故障,将影响很多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