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产业大滑坡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京时间4月11日早间消息,市场研究公司IDC周三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全球PC销售同比下降了14%,创下20年来最严重的滑坡记录。平板电脑销量仍在增长,但消费者似乎并不青睐采用Windows 8产品。
今年第一季度,全球PC销量的同比降幅创下自1994年IDC发布PC销量报告以来的最大记录。这再次证明,PC的时代正在过去,而计算机行业正在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发展。IDC报告称,第一季度,全球PC销量为7630万台,同比下降14%,降幅高于IDC此前预测的7.7%。这已是全球PC销量连续第4个季度滑坡。
而根据另一家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周三发布的数据,第一季度全球PC销量同比下降11%,已跌回至2009年中期的水平。IDC和Gartner均指出,上网本的销售正严重滑坡。上网本受平板电脑的冲击最为严重,而越来越多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智能手机。
Gartner分析师北川美佳子表示:“消费者的内容消费正在从PC转向其他互联设备,例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即使在PC普及率较低的新兴市场,PC销售也不会出现强劲增长。”
IDC表示,微软最新发布的Windows 8系统实际上影响了用户购买PC的意愿。许多消费者认为,他们无力购买带触摸屏的Windows 8设备,但实际上在标准的桌面PC和笔记本上,Windows 8的性能同样很好。
IDC分析师鲍勃·奥多内尔(Bob O'Donnell)表示:“人们认为,他们必须拥有触摸屏,因此去了解触摸屏Windows 8设备的价格。这些设备的价格超过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因此他们选择观望。”他同时表示,另一些用户对Windows 8不满意,因为这一版本系统取消了熟悉的开始菜单,并使用彩色的“动态磁贴”来代表应用。
IDC分析师周杰(Jay Chou,音)表示,以往新版本Windows系统的发布往往能推动PC销售,但由于Windows 8未能获得用户的广泛接受,因此今年第一季度PC销量出现了更严重的滑坡。
他表示:“用户发现Windows 8提供了折中的体验,在移动界面和传统桌面界面两方面都不突出。因此许多用户认为,Windows 8削弱了传统PC体验,而触控操作等新功能也不算很大的优势。结果,许多用户都不愿升级至Windows 8,更不要说还有许多企业用户尚未升级至Windows 7。”
以厂商来看,第一季度惠普PC销量同比下降24%,仅仅以微弱优势保持着全球PC销量第一的地位,市场份额为15.7%。联想第一季度的PC销量同比持平,以15.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戴尔、宏碁和华硕的PC销量均出现了两位数的同比跌幅。
甚至苹果也未能在PC销售滑坡的趋势中幸免。第一季度,苹果在美国的PC销售同比下降7.5%,仍在美国市场排名第3,落后于惠普和戴尔。(维金)
当全能平板面对传统PC:是取代还是平行编辑本段回目录

Gartner分析师兼研究副总裁Carolina Milanesi语出惊人:“未来大部分人会满足平板电脑作为主导计算设备的体验。”
看去平淡无奇的一句话,却透露出了另一层意思:未来PC可能会被平板电脑所取代。就目前而言,要进行数据计算、图形渲染之类的工作,多数人的首选还是PC,它们的配置更适合这样的工作。但是,如果平板电脑的性能可以媲美PC的话,会是怎样?
也许,我们可以在平板电脑上欣赏《上古卷轴X》中的景色;也许,我们可以在平板电脑上目睹三维成像图的生成;也许,我们可以在平板电脑上……
当全能平板面对传统PC:是取代,还是平行?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PC对于我们的用处无非两大类:工作、娱乐,其后再能够细分为文字录入、图形渲染、3D制作、看电影、玩游戏等等。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绝大部分平板电脑的用处对于我们通常只有一种:娱乐,包含了影音、游戏、上网等等。
不过,当x86架构的全能平板诞生之后,现在以及未来,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这类平板电脑参与到我们的工作当中。
也许会有人嗤之以鼻:凭着Atom,也就是敲敲Word、看看网页而已。但是,谁规定了“全能平板”只能使用Atom处理器?即便是提出这一概念的Intel,也并没有为它制定硬性标准。
如果运行着Windows 8的平板电脑,将处理器换做了酷睿i5,带来的又会是什么?起码,在与性能相关的体验上,和传统超极本并无差异了:Photoshop当然无碍,即便是3DMax、CAD也可以跑上一跑——虽然会有卡顿,但这类软件要想真正流畅运行,大概也只有工作站可以做到。
除了工作之外的娱乐?硬要拉扯上《孤岛危机3》、《上古卷轴5》这样的单机游戏来说的话,未免显得没意思:这个水平的游戏,最低要求也是1GB显存的显卡(《孤岛危机3》更要求显存是GDDR5),即便是我们印象中“强劲”的台式机,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流畅运行,更遑论主流笔记本、超极本以及全能平板。
对于受众面更广的网络游戏来说,配置了Core i5的全能平板,却是没有太大压力:网游的特性决定了它们对硬件的要求不能太过苛刻,不是每一个网游玩家都拥有“外星人”级别的机器。只要不追求完美画质,譬如《剑侠情缘网络版叁》这样的游戏,在开启中等画面效果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流畅运行。
如此看来,对于你我这样的普通上班族,以Surface Pro为代表的全能平板或许真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取代我们现在使用的传统PC了:办公软件能够运行,跑跑游戏马马虎虎,携带起来更加方便。
与“全能”的优势相比,Surface Pro们的劣势也同样明显:摆在桌面使用时小尺寸屏幕容易造成眼部疲劳;扩展接口过少;使用时间一长机身会明显发热;价格对于传统PC而言过高;性能无法满足部分单机游戏玩家的要求……
不过伴随着硬件的发展,现在全能平板身上的一些缺点,或许会被逐渐“矫正”:全新Haswell架构在图形性能方面将会比IVB提升200%,ULV版本的功耗将降至10W以下;代号“Bay Trail”的下一代Atom处理器性能会有50-60%的提升、图形性能则会是目前SGX545的3倍,但功耗却只有Clover Trail的一半。而其他一些类似“扩展性弱”、“屏幕太小”的硬缺陷,也能够通过“外接HUB”、“连接显示器”来解决。
虽然成品流出的日子现在看来还遥不可及,但上面的数字似乎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美好的前景:未来的Surface Pro们、W510们将会走上性能功耗和谐统一的道路,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在二者当中选择其一。
可惜,希望与现实终归有着距离。有着“功耗”的限制,移动版的处理器也好、显卡也罢,性能上终究无法与桌面版的同胞们相比较。对于全能平板亦是如此:既然必须要对续航与发热妥协,性能便注定无法比肩传统笔记本、传统台式机。天生的差距,也就注定了,文章开篇的假设,也只能是假设。
如此,对于我们来说,有没有必要让它们替代手中的台式机、笔记本,也是能够轻易判断的事情了:看看有没有这样的需求。
如果你是“空中飞人”,显然这样的全能平板会为你的行李箱减重不少,也方便在飞机上修改文件;如果你希望“一机多用”,显然这样的全能平板既可以让你办公、又能够带着它躺在床上浏览。
如果你专注3D渲染,显然这样的全能平板会力不从心,除非你甘愿耐心多等几倍时间;如果你倾心各式游戏,显然这样的全能平板会捉襟见肘,除非你能够忍受无法直视的游戏画面。
需求决定市场。已经饱和的传统PC无法摆脱过上一段销量萎靡的日子这样的结局,但是很难说会因此被平板电脑所取代。毕竟,有的人还需要强劲的处理器、有的人还需要彪悍的独立显卡。全能平板更适合的,会是另一部分群体:他们需要一台极易携带的PC、他们需要一台身兼多职的平板。
至于平板电脑与传统PC之间的关系?平行,看起来是很好的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