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4G制式悬念编辑本段回目录
工信部部长苗圩曾透露4G牌照有望今年发放。除了发放时间,业界更关注的是4G牌照为何种制式?目前,中国移动计划将于年内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联通仍按照既定的FDD战略方向做准备,电信则大力呼吁政府发放牌照为其“指明方向”。更有业界人士提出“三大运营商都应发放TD- LTE 牌照”。制式之争已成为了4G发牌的最大悬念。
TDD,还是FDD?
目前,我国三大运营商各自运营一张3G网络,且三张3G网络采用了三种完全不同的技术制式。中国移动承建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中国联通采用最为成熟的WCDMA,中国电信运营CDMAEVDO。这也为4G牌照制式留下了悬念。
去年10月,我国首次公布了2.6GHz全TDD频谱规划方案,无线电管理局决定将2.6GHz频段的2500-2690Hz,全部190MHz频率资源规划为TDD频谱。一时间,三家运营商都将使用TDD制式的消息不绝于耳。但一周后,工信部又宣布明确了在1800MHz和2100MHz频段中未分配的2×60MHz、共120MHz频谱用于FDD频率。无论TDD还是FDD,这么宽的频谱都足够三家运营商同时使用。
虽然业内几乎已经一致认为,中国联通的WCDMA演进到FDDLTE 是顺理成章的事情,TD-LTE 花落中国移动也已成定局。但坊间则流传着各种不同的发牌版本2家FDD-LTE 运营商、2家TD-LTE 运营商、3家TD-LTE 运营商到各种混合组网牌照,都有人提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教授李进良提出“三大运营商都应发放TD-LTE 牌照”,他认为在网络商用方面,TD-LTE 大约落后FDD两年,如果给运营商发布TD-LTE+FDD的混合牌照,则TD-LTE 发展形势将发生极大的逆转,网络部署与业务商用必一边倒向FDD,TD-LTE 很难在短期内快速成为事实上的国际主流技术。
但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则表示,从技术角度看,电信和联通的现有3G网络和TD-LTE 并不是兼容性升级,未来投入必然巨大,而且网络运营也存在众多困难,而从经济角度看,对于经济实力较弱的联通、电信,目前的3G投资还没有开始实现回报,就要重新投入兴建TD-LTE,也将是不能承受之重。
融合的可能性
三大运营商已明确表态:中国移动肯定选择TDD,中国联通为FDD,中国电信存在变数:不是TDD就是选择TDD/FDD双网双模。
TDD/FDD双网双模融合网络也有先例,去年12月,中国移动联合爱立信与中兴通讯采用TDD/FDDLTE 融合组网的方式在香港正式启动TD-LTE商用网络。
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Hi3G公司已在瑞典、丹麦部署并商用了TDD/FDDLTE 融合网络;日本软银公司在已经商用TD-LTE 的基础上启动了FDDLTE 商用网络,开始融合经营两张独立的LTE网络;欧洲的Vodafone和E-Plus 等公司也都同时拥有并开通TDD和FDD融合测试网络。
业内人士表示,FDD同时兼容CDMA网络在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成熟,如美国第一大运营商Verizon今年中期就将完成对美国本土的4G网络覆盖,由爱立信和阿朗提供设备和技术服务。但是如选择TDD/FDD双模,除技术上存在不确定性,中国电信还必须为CDMA/TDD/FDD选择3个或2个(FDD使用目前的CDMA频谱)不同频谱。同时,就实际情况而言,单个TDD基站相比 FDD基站覆盖范围小,中国电信在基站部署方面将“疲于奔命”。
随着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都在近期为4G频频表态,表明4G牌照的发放将快于之前年底的时间点预期,业界预测,很可能TDD牌照或先于FDD牌照发放,这对于各方来说都是一个“优选”:中国移动拿到了“出身证”,中国联通准备 FDD网络升级,中国电信可以则“左右逢源”。
三大运营商4G建设近况
中国移动:拟建最大TD-LTE网络自3G发牌以来,受困于TD-SCDMA产业链不完善,中国移动相比于其他两家运营商明显缺乏3G明星终端,大量传统全球通用户被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蚕食”。中国移动目前虽然官方数据称TD用户超过1亿户,但3G网络使用率并不高,很多省份甚至低于15%。
3G网络建设花费巨大但收益有限,中国移动最终选择在今年4G“抢跑”。中国移动在年初宣布推动TD-LTE“双百”计划TD-LTE 网络覆盖全国100个城市、采购超过百万部TD-LTE 终端,建成全球最大4G网络。并在广深两地启动4G规模体验。中国移动表示,2013年有关4G的资本开支将从去年的50亿元增长至417亿元人民币。据透露,中国移动今年TD-LTE 终端的采购计划为124万部,其中90%为MIFI和CPE,另10%为数据卡,TD-LTE 手机因技术还不成熟而未列采购数量。中国联通:将选择FDD
拥有快速3G网络的中国联通,曾对4G有过多次反复。由不愿意上4G,到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两会期盼发放4G牌照,到终于表明态度。常小兵近日在2012年业绩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经过管理层的研究,中国联通将坚定不移走现有技术路线,即FDD制式的4G网络”。他认为,中国联通没有理由要同时经营FDD与TDD两种制式的4G网络,联通会透过技术平滑演进,将现有3G基站升级至4G。
从2010年开始,中国联通就要求新增的WCDMA基站必须支持平缓演进至FDD-LTE。中国联通目前3G基站总数达 33.1万个,已在去年全部升级至HSPA+的3.75G网络,下行峰值最高速率达21Mbps。由HSPA+基站向FDDLTE 升级,只需增加一块主板、更新一下射频天线和软件,“一个基站升级2个技术人员一晚上就能搞定”。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联通4G投资每年维持50-100亿的建设规模,目前有两个预选方案,即投资100亿元建设3.1万个4G基站或者投资50亿元建设1.6万个4G基站。
中国电信:或向移动租用4G最“纠结”的莫过于中国电信。由于其采用的CDMAEV-DO 3G制式并不支持向FDD和TDD进行平滑过渡,中国电信如选择建网,就必须新建。不过,中国电信3G网络目前还未盈利,如继续投入巨资在全国新建一张 4G网络,压力无疑将会十分巨大。
中国电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晓初近日公开表示:“中国电信希望获得FDD-LTE 牌照,如果政府部门不发给FDD-LTE 牌照,中国电信会考虑向中国移动租用网络,甚至与其他具备TD技术的运营商共建TDD网络,因为相信合作较单独建设更具效率”。
他同时指出,中国电信将作出必要的4G开支以保持竞争力,特别是在大城市建设4G网络,而非在全部地区同步开始,故资本开支会控制于一定范围内。资本开支将由上市公司承担,但预算开支计划将视乎发牌时机公开。
逼上4G 三大运营商各怀算盘编辑本段回目录
随着近日三大运营商2012年业绩的集中发布,运营商高层们对4G的态度也开始明朗。特别是之前尽量对4G避而不谈的电信和联通,都表态希望获得FDD LTE牌照。在推动运营商网络由3G向4G升级的力量中,中国移动无疑是那条搅动池水的“鲶鱼”。由于TD-SCDMA网络只有移动一家独立承担,相对薄弱的产业链支持使得其体验落后于另外两家运营商的3G网络。

于是,中移动希望尽快推动4G来挽回局面。而电信和联通显然希望晚点上4G,以便他们利用3G的网络优势来赢得更多的市场。
真正的变化从去年开始。
2012年10月,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2012世界电信展”上披露,中国政府已经明确将2.6GHz频段(2500-2690MHz)共计190MHz的频率采用TDD方式划分。这是中国首次明确TD-LTE频谱的规划方案。
今年3月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4G网络全面商用至少还要一年,4G牌照发放的时间安排取决于客观条件和进展情况,预计2013年将发放牌照。
形势逼人。电信和联通的心态,开始由前两年的“不着急”,变成了不能在4G上落后于中移动。他们的诉求,也变成了希望采用国际上更主流的LTE FDD标准,而非TD-LTE。
因为根据工信部宣布的频段规划,TD-LTE频谱资源达到了190MHz。业内普遍认为,这么宽的频段肯定不止中移动一家使用,预计至少还有一家运营商也会拿到TD-LTE牌照。
运营商们除了对4G制式以及发牌时间的纠结,还有一块压在心头的大石就是:大家普遍没有在3G上赚到钱(建网以及终端补贴投入巨大),4G时代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特别是随着微信等OTT业务的普及,运营商如何才能避免沦为管道?
中移动的孤注一掷
3G的羸弱已经开始影响中移动这只“大象”。
根据中国移动不久前公布的年报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营收为人民币5604亿元,同比增长6.1%;净利润为1293亿元,同比增长2.7%。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刨除利息等其他收入贡献,中移动的营运利润为1505.2亿元,比2011年下降了0.5%。这也是中国移动首次出现主营业务利润的下滑。
造成这种反转局面的原因,与中移动3G“不给力”有很大关系。由于中移动承担了建设TD-SCDMA网络的任务,而TD-SCDMA制式的3G网络在全球也只有中移动一家运营商部署,产业链支持程度、用户体验等都不如电信的C网和联通的W网。
从目前来看,相比于TD-SCDMA的艰难,中移动面向4G的TD-LTE标准所获得的产业链支持前所未有,特别是国际厂商的支持。
设备商方面,通信设备巨头爱立信不久前在巴塞罗那通信展上抱怨的是:在中移动的TD-LTE规模试验中,爱立信没有得到足够的份额,希望在下一阶段招标中表现更好。
在终端方面,移动芯片巨头高通也明确支持TD-LTE。高通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Anand Chandrasekher 3月20日向记者确认,未来高通所有的LTE芯片都会支持TD-LTE以及LTE FDD的多模。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移动开始一再扩大TD-LTE的建网规模。根据中移动今年初提出的“双百计划”:2013年中国移动4G网络覆盖将超过100个城市,4G终端采购将超过100万部。
奚国华在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未来一年,中移动计划资本开支1902亿元人民币,其中417亿元人民币用于20万个4G网络基站的建设。
中移动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要孤注一掷上4G。这样压力就传递给了电信和联通。
电信、联通的微妙心态
两年前,联通和电信对4G的心态是“不着急”。
而现在,随着4G年内发牌的呼声越来越高,电信和联通明显比中移动更加“焦虑”。他们的焦虑有两个方面:一是中移动已经把规模试验网越建越大,再拖下去的话,移动的4G将积累巨大的先发优势。
焦虑的第二点在于,很有可能会有第二家运营商得到TD-LTE牌照,悬念拖得越久,对电信和联通未来的战略也越不利。所以,我们看到电信和联通都开始对外表态,希望自己采用LTE FDD标准,而非中移动主导的TD-LTE。
3月21日,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香港明确表示,市场预计内地4G牌照有可能在今年发出,经中国联通管理层研究,决定将坚定不移走现有技术路线,即FDD制式的4G网络。
而之前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也表态,中国电信在4G技术选择上,更加倾向采用成本较低的FDD网络,若日后4G牌照需要规定使用TDD网络,中国电信会考虑向中国移动租用网络,甚至与其他具备TDD技术的运营商共同建造运营网络。
据记者了解,目前电信和联通都在部分城市进行4G网络测试,但并未像中移动一样大规模建试验网。
有设备商人士告诉记者,其实之前工信部公布4G频谱反而给业界带来了更多不确定的猜测。因为划给TD-LTE的频段很宽,究竟中移动用多少频段,是否还会有新的运营商加入,都让运营商还有产业链合作方心生疑虑。
而这样的不确定性让电信和联通,比中移动更加希望明确4G牌照的归属。在这样的“纠结”中,他们对外的态度也发生转变。
事实上,参照美国经验,Verizon由于CDMA的演进路线无路可走,于是它较早部署了LTE网络。而AT&T由于WCDMA可以向HSPA+提速,并不急于上LTE。但是在Verizon通过LTE快速发展之后,AT&T也被迫将4G提上日程。
运营商如何转型?
可以说,三大运营商是在互相“纠结”的博弈中,即将从3G迈入4G时代。
但是除了互相之间的竞争,他们在4G时代又将集体面临一个更加纠结的难题,那就是OTT业务。4G带宽更宽、速度更快,OTT业务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如果运营商找不到好的盈利模式,是不是反而得不偿失?
最近微信冲击运营商传统业务的话题已经被媒体炒得火热,似乎运营商的管道化命运已不可避免。
不过,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用担心运营商未来的生存空间。“只要把移动网络做好,就能生存下去。如果进一步在互联网上有所突破,就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从目前来看,微信等业务冲击的是运营商的短信和语音业务。但是,我们看国际主流运营商目前提供的4G套餐就能发现,短信和语音已经不是收入构成的主流。
根据中国移动研究院资费研究团队的一份统计,美国的Verizon、日本的NTT DOCOMO等提供的4G套餐中,已经提出了语音、短信不限量,或者网内不限量的服务。所以即使没有微信的替代,运营商自身也必须完成从传统语音向数据业务的转型。
黄晓庆表示,运营商未来ARPU(单用户单月收入贡献)的增长,一定是来自于数据。比如Verizon在启用4G之后,网络流量、ARPU和整体收入也都获得了快速提升。
这一点可以归结为流量经营。奚国华也明确提出,未来中国移动将着力于“流量经营”,希望以此应对来自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并确保自身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