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sbook国内航线体验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今年6月WWDC2012开发者大会上,苹果更新了iOS系统。新加入一项名为Passbook的功能。 这是一个聚合票券的应用,在印刷品开始数字化的年代,使用电子优惠券或电子机票其实是很平常的事。不过这些电子券一多,就很容易出现管理上的问题。Passbook正是一个将电子券集合的功能。简单比喻:它是一个盒子,将其他应用所产生的结果收集于其中,便于管理。
不过…在国内,你们懂得,这类新兴的应用通常总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顺畅使用。为了验证Passbook是否也是如此,最近笔者就在搭乘国内航班的时候进行了Passbook电子登机牌实测。现在来详细说一说。
本次乘坐的是国航北京至上海的航班,Passbook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应用,它必须与其他应用搭配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这次测试登机牌用到的是国航手机客户端,这个应用最近更新加入了Passbook的支持,登陆之后选择办理乘机,填入身份证或护照号即可完成,包括选择座位,最后将登机牌添加入Passbook,整体比较流畅,不存在使用障碍。
此时登机口尚未确定,右上角显示未定字样。我原以为Passbook中的信息会随着时间刷新,但事实上并没有,直到现在,此处还显示的是“待定”。
打开Passbook可直接显示这张登机牌,我拿着手机先到服务台询问是否还需要打印纸质登机牌,工作人员的答案是“不需要”。鉴于本次体验者有强迫症倾向,仍然在自助终端上打印了一张纸质登机牌。
坐过飞机的人都知道需出示登机牌的几个地方:入口、安检处、登机口。入口处似乎对这种电子登机牌已经习以为常;在我最担心的安检处,居然也十分顺利,安检人员只是拿过手机扫了一下,之后查验一下身份证即可。以往在登机牌上盖章的过程当然就不需要了。
一个小插曲是,通过之后安检人员又把我叫了回来,问时候否打过纸质登机牌,之后把我刚打印过的那张登机牌收了回去。“这个撕掉了”她没有作其他解释。大概是安全问题?
Passbook唯一的障碍留在最后,登机口的扫描仪只能扫条形码(下图中长条状那个),而对国航手机客户端输出到Passbook的正方形二维码无能为力。
登机口的工作人员似乎并不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核对了我的身份信息之后予以放行。正常情况下一位旅客只需要2-3秒时间。看着后面那一大长队,可以想象,如果每个人都举着iPhone过来扫描,恐怕登机过程会格外漫长。
我不认为Passbook是一个新的东西,就像iPhone 5,它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将使用体验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苹果用一种“借力”的方式把移动支付挪到了自己的平台上,并与iPhone紧紧绑定。
依托于苹果的强大号召力和数量众多的使用人群,Passbook作为一个平台的前景十分光明,只不过它还需要更多时间让世界各地的应用开发者、支付流程、最终商家等等各方面适应。就像本文开头提到过的,Passbook只是个装着结果的盒子,而这其中的每个因素都可能决定最终结果是优秀还是不及格。
(郭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