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5516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2-07-30
土土
土土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增加用户黏着度的五个方法
增加用户黏着度的五个方法
互联网产品设计12个理念
互联网产品设计12个理念
让用户快速上钩
让用户快速上钩
用户投资
用户投资
了解网虫消费者
了解网虫消费者
碎片时间调研数据
碎片时间调研数据
美国青少年线上隐秘生活
美国青少年线上隐秘生活
眼球跟踪在流行
眼球跟踪在流行
用户运营
用户运营
SeeWhy
SeeWhy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让用户快速上钩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让用户快速上钩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广告中,营销人员通过将一个行为与某个奖励承诺相联系,来强化这一行为。他们会这样说,“使用我们的产品,你就能飘飘欲仙。”其实很多从肥皂到汉堡的广告推销,用的都是这一招。

但是在网上,这种“反馈回路”并不奏效。用户很容易被网上充斥的各种干扰分心,公司也发现,如果他们还想继续混下去,他们必须让用户快速“上钩”。现在,那些公司不单单在启用“反馈回路”,他们正在使用“欲望发动机”。

“欲望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它不单单是增强用户行为,而是创造用户习惯,驱使用户自发地行动,而不需要借力诸如广告这样的外部刺激。其实现在很多致力于塑造用户习惯的技术,其核心机制都是欲望发动机。不管是社交媒体,网络游戏,还是电子邮件,这些技术都是在利用欲望发动机,驱使用户去不断地使用它们。

无穷无尽的搜索

欲望发动机的核心,实际上是一个强大的认知上的怪癖。在19世纪50年代,B.F. Skinner将其描述为:可变报酬时间表(a variable schedule of rewards)。Skinner发现,实验室的小白鼠对于随机奖励的反应最为贪婪。小白鼠通过按压杠杆,有的时候会得到一小份吃的,有的时候有一大份吃的,还有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跟那些每次得到数量相同食物的老鼠不同的是,那些每次得到不同奖励的老鼠会不由自主地按压杠杆。

而人类就像这些小白鼠一样,天生就在追求一种可预测性。我们希望在各种事物中找到一种固定模式,即便很多时候没有模式可循。变化对大脑认知来说是一种克星,而我们的大脑将基于事物因果的推断能力看做比自我控制和适度原则还要重要的能力。

如果某个人在打游戏的时候你问他一个问题,他多半会回答你“好吧,随你,怎么样都行。”你肯定碰到过这种情况。那些游戏玩家几乎什么都能答应你,只要你别再吵着他,别再让他分心。可变报酬的出现让大脑一直处于忙碌状态,让大脑失去了原本的防御机制,而这提供了一个创建新的用户习惯的机会。

但是很奇怪的是,我们还会把这种恍惚的状态看做是一种乐趣。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处于这样一个状态:不断地搜索下一个奖励,永远不知满足。最近的神经科学研究显示,我们的多巴胺系统不是通过奖励我们的各种努力来工作的,而是通过诱导一种半紧张的状态,也就是俗称的欲望,来让我们不断地搜索,以完成它的工作。

尽管有些时候这让我们很痛苦,但是正是这种机制让我们人类这一物种得以生存下来。我们是这个星球上无可厚非的最好奇的物种,比任何物种都能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周围的环境。但是,也正是这样一股永不满足,无止尽地搜索的冲动,创作了人们对很多新技术的成瘾性行为。

实际上,可变报酬有三种形式,分别包含对:“部落”奖励,“狩猎”奖励和自我奖励的追求。尽管跟2000多年前相比,很多工具已经改变了,但是我们对各种奖励的的基本动机是一样的。

部落奖励

我们是一个仰赖其他人的物种。我们的神经经过不断进化,可以感知别人的心情,而这种对彼此的同情让我们得以存活。我们原本就是部落的一个成员,所以我们的大脑会不断地搜索那些可以让我们被别人接受,让我们感觉自己是重要的,有吸引力的,有归属感的奖励。

所从这个角度看,社交媒体在过去的几年大爆炸就不足为奇了。诸如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社交平台为数十亿的用户提供了可变的社交报酬。用户每发一条微博,或者每写一篇文章,就要想想这条微博或者这篇文章有多少影响力。我们甚至还会用Klout这一工具,来具体测算我们的影响力。

狩猎奖励

尽管我们是社会动物,但是我们个人对基本物质的需求更为重要。我们对食物和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也是大脑运作系统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这种冲动,我们早就灭亡了。过去我们是狩猎食物,现在我们是狩猎交易和信息。

我们的大脑过去驱使我们去搜索食物,现在驱使我们不断地打开Groupon和Appsumo网站的邮件。新开的购物公司通过引入可变报酬,即不断让用户期待下一个惊喜,让用户对产品的狩猎变得更为有趣。Pinterest 和Wanelo网站之所以可以让用户不断地搜索,就是通过为用户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琳琅满目的吸引物,让用户的多巴胺不断泛滥,不断产生欲望。

关于狩猎奖励的例子,你不用在别处找,看看36氪网站就知道。在网站上,你可以看到一个热门文章列表。通过各种引人注目的文章标题,这个列表本身利用的就是可变报酬机制,以驱动你不断阅读下一篇文章。

自我奖励

最后,就是我们所说的用于自我满足的可变奖励。从出生开始,那些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就一直在控制我们。那些初生的婴儿会把所有东西放到嘴里,这种诱惑跟拉斯维加斯忽闪忽闪的霓虹灯是一样的。我们就是喜欢那些刺激感官的东西。

我们也在寻求对世界的掌控。现在遍地都是的游戏机制,不管是Zynga的游戏,还是那些提高业务效率的to-do列表应用,都是利用了我们控制,主宰和战胜挑战的需求,来建立一个可变报酬系统。消灭收件箱的那些新邮件引起的那种兴奋劲,跟你打星际争霸是一样的。

一个强有力的组合

上面提到的技术几乎都是将这三种可变报酬机制结合应用以增加他们在塑造用户习惯方面的效率。电子邮件之所以可以让人成瘾,就是因为它随机结合了这三种可变报酬机制。首先,我们有一定的社会义务,来答复邮件(部落奖励)。而且,一封电子邮件也可能会包含潜在的商业信息和商业机会(狩猎奖励),最后,我们的邮件似乎在要求我们把所有没有处理的邮件都处理完,这是战胜自我,自我管理的一种表现(自我报酬)。有趣的是,这些动机在我们打开所有的邮件之后,随着那股神秘感的消失也跟着消失了。但是,如果还有可变报酬时,也就是还有某些邮件没有查看时,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查看邮件。

正如B.F. Skinner在50年前发现的一样,可变报酬是塑造用户自觉行为的一个强大驱动。现在,科技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欲望发动机”,来创造新的用户习惯。而且,可变报酬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当我们理解了是什么在驱动我们的行为时,我们就能更好地创建迎合用户兴趣的产品,并对我们自己的各种行为获得更大的控制权。

via TC   图片来源于电影《色戒》


来自36氪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让用户快速上钩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