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40770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3-12-03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蓝色森林
蓝色森林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重新定义公司
重新定义公司
学术自由的宪法基础
学术自由的宪法基础
TED中国化之路
TED中国化之路
智慧经济
智慧经济
学习方法论
学习方法论
山寨文化与社会解构运动
山寨文化与社会解构运动
互联网思维经济学逻辑
互联网思维经济学逻辑
互联网与资本主义
互联网与资本主义
集体智慧
集体智慧
可删除互联网
可删除互联网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普适性计算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普适性计算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个趋势如果延伸得足够远,就能从根本上改变更大的自然秩序:谁来制定这些秩序和转变的规则呢?当所有的空间和大部分时间都变得十分合理,甚至极为智能,几乎可以让人做的每个决定都理智切合理,那样的世界会是什么感觉? ……这些问题可能让人退缩,但若用古代或近代人的角度来看,或许会对今天的世界同样惊讶:人们可以一整天都对着屏幕,在机器前说话、大笑大哭、还购物……乐此不疲。

科幻小说往往把世界描绘得夸张出乎想象,而真实世界里的科学家们则会告诉我们未来的一切都是基于人类自身的需求和欲望,和现在一定差不多或更美好。真相往往是在两极之间的地带—— 科技或许真的改变了我们的意识,但内心的需求和欲望本质上是不会改变的。

从几年前开始至今,包括科学家们在内的主流业界与学界不断提及“无所不在的网络”概念,技术上总称为“普适性计算”,这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在最大程度上达成共识的一个方向,并且在这一方向的进化路途中,诞生出各种各样的创新技术,正一步步地把” 普适性计算” 所预言的那个未来向我们推进。它究竟是怎样的?

通俗了解“普适性计算”

In memory of Dr.Weiser

时间倒流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的国际计算机界正走在虚拟现实(VR)如日中天的时期,每一个科学家都以谈论虚拟现实技术为荣。就在这样一个以虚拟技术为主流导向的时代里,Mark Weiser,施乐PARC研究中心的首席技术官,却冷静地预言,虚拟现实不可能受到用户的欢迎:“虚拟现实的目的是愚弄用户,使人远离真实的物理世界。这与计算机融入人类生活的方向是背道而驰的。”“我们不会消失在电脑空间中,而是电脑将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位就是集哲学家、艺术家和计算科学家于一身的“后PC之父”,也是最早提出并积极倡导 “Ubiquitous Computing 无所不在的计算” 概念的第一人。

当时,年轻的Mark Weiser得知自己身患癌症之后,立即投入人生的最后一项工程——写一本有关 “无所不在的计算” 的权威性著作。他拼命工作,不仅仅想让人们系统了解他的技术观点,还要向后来者阐述这场革命的精神核心和哲学灵魂——技术将如何和谐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

在Weiser看来,普适计算的本质不在于开发新的计算设备,而在于开发新的计算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计算机之间新的交互方式,使计算机真正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成为像空气、水电一样的生活必需品,并像笔纸、刀叉一样使用方便

在普适计算理念之下,Weiser认为21世纪的计算机会融入网络、融入环境、融入生活。为此,计算机会更小、更廉价;同时,它们会有网络连接、超越图形界面、可以与环境和人做更多的交互。他觉得最伟大的计算技术是那些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而融入日常生活用品当中,让人们意识不到计算机器的存在。这听起来有点老庄意味的观点就是普适计算的核心所指—— 也即Mark Weiser 对于智能机器设备在未来趋势的定义:”融入网络、融入环境、融入生活”, 具体包含三种形式:

Tabs :尺寸以厘米计算,可穿戴。

Pads :尺寸以分米计算,手持。

Boards :尺寸以米计算的大型设备

尽管,直到目前为止,对于Pervasive Computing、Ubiquitous Computing、普适计算、无处不在的计算机、智慧环境、Ambient intelligence、Calm computing…各地皆有不同的说法与描述,但是观念却相当一致,都视普适计算为新时代的信息技术趋势典范,无时无地影响民众生活、产业发展、政策规划。因此,未来社会可说是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Ubiquitous Network Society, UNS),计算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事情、任何人(Anytime、anywhere、anything、anyone)为人们所利用。

几个普适计算相关的基本概念区分

Ubiquitous Computing(无所不在的运算):

直译为无所不在的运算Ubiquitous ,在1991年由Mark Weiser所提出的一种简单的人机互动概念,定义是把资讯处理流程集成进一天中所有的事物(object)和活动(activities)当中的后台式模型(post-desktop model),主要观念在于把电脑计算内嵌入现实生活且并且可以融为一体的假设,以达到生活当中无所不在的运用到电脑的资源,U.C.也可以引入多种行动装置和同步系统,并且可以让人不自觉没有意识到这些装置的活动。

有两个例子为,像是电影关键报告中,一个顾客踏进一个服饰店中马上就透过生物辨识技术查出顾客以往的购买记录资料,找出顾客可能偏好的产品,并且透过虚拟投影技术推荐给顾客,这些计算都是顾客在无感知的情况之下达成。另外一个例子是应用在车辆交通上,在车上也会装有感应器(sensor),监控一路行驶情况,以免在道路上发生任何事故;又例如洗衣机有精密的程式控制,但是我们仍然还需要控制机器,但是在U化的世界中,洗衣机会自动侦测衣服上的传感器,来调整洗衣的参数设定等等。

Pervasive Computing(普适/普及的运算):

1991年Mark Weiser所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无所不在运算(Ubiquitous)的概念后,之后也常被称为Pervasive Computing,这两者之间看似并没有被十分明确的区別,但是事实上,Pervasive Computing可视为Ubiquitous Computing的延伸发展,两者都是大范畴的概念,引述Guruduth Banavar等的论文对Pervasive Computing的何新定义如下:

Pervasive computing的核心主要是指三个方面:第一是普及运算所关注的焦点是人们对于行动运算装置所见解的角度,并且可以利用这些装置在环境中实行任务,第二是是这些应用活动的建立和部署阶段的方法,第三是Pervasive computing如何达到提高资讯和服务功能的无所不在。

因此可知,Ubiquitous的目的在于利用嵌入式系统创造一个随时随地,无所不在的计算,而Pervasive又大大扩充了Ubiquitous的能力,Ubiquitous强调的是着重在嵌入式装置的功能,而Pervasive则是扩充行动装置的计算能力(mobile computing)以及分散式运算(Distributed computing)或Web-Based的功能等,让使用者的环境中执行工作时可达到更强大的效果,如结合Mobile、Wireless。例如:借由RFID传感追踪老人状态的智慧照护环境、居家环境的远距医疗服务都是Pervasive Computing的应用。

Mobile Computing(行动运算):

Mobile computing的意义在于当某人正在移动时所利用科技装置所展现出的计算能力,但是Mobile computing不一定是无线的,但也可以是无线基於无线装置发展出来的运算,比如Location-Based Service,主要强调的是点在点之间移动时的计算能力。例如手持功能强大的iPod就是一种mobile computing,或者是拿个PSP或手机趴趴走边打电动也是。

Wireless Computing(无线运算)

Wireless Computing强调的是利用无线技术来做资料存取与计算,如蓝牙、无线电、WiFi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Wireless也不一定是mobile,例如家中的防盗装置是固定不动的,或是智慧型家电但是这些都具有Wireless Computing的功能,例如我们可以在外面wireless computing做到远端遥控家里的智慧冰箱功能一般。

普适计算时代的主要技术特征

特征一:情境感知(Context Awareness)

说起情景感知计算,大家可能会觉得陌生,但说起实时路况信息提供,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种根据用户所在位置专门提供行动建议的应用,便情景感知计算较为常见的一类应用。情景感知计算最为通俗的解释,即是关于人及其所处环境、地点以及社交团体之间互动性的研究,可以想象有一个虚拟伴侣,能够无时无刻感知到用户当前的情境,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情境感知是通过传感器及其相关的技术使计算机能够自动感知。它的研究范围包括用户自身、用户活动以及用户所处环境。

尽管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情景感知计算就已经被提出,但是其应用还是在近些年才开始发展。目前较多运用于实时路况信息的提供服务,然而,情景感知的应用范围不仅如此而已,举几个例子来说吧

外出旅游

当我们外出旅游去到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具有情景感知计算能力的应用会起到旅行指南的作用。根据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偏好,将该地点邻近的酒店、景点、特色小吃等与旅行相关的信息提供给用户,还会结合当地的导航图为用户提供相应的交通指引。

购物

购物是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也正是情景感知计算应用很有潜力的方面,特别是在零售领域。一方面零售店记录每一位购买者购买频率及偏好等信息,然后用多个标签及视觉线索定义购物者,为其推荐有关的产品信息。另一方面,零售店将物品标注RFID编目,使得消费者可以直接从终端设备上取得商品信息,而在购买的过程中,智能货架系统则可以帮助消费者直接找到事先确定要购买的商品,最后由智能付款系统完成自动结账。甚至,商家会为每一位路过的顾客推出不同的商品广告。

家庭应用

当情景服务应用在家庭中的时候,主要起到帮助用户避免危险等作用。例如,当感知到危险信号的时候,家中的灯会自动打开,当洗衣机洗好衣服的时候,会自动响铃提醒。更多这方面的应用,对于独自居住的老年人来说是非常合适的。

电脑

情景感知计算在计算机系统里的应用可以根据系统配置、用户使用情况、用户偏好等自动在网络上搜索合适的软件,免去了用户搜索的麻烦,被称作是一项“解约注意力”的体验。此外,情景感知计算还可以根据发送人或词汇统计特性的不同,将邮件自动分类。此后的发展趋势则是进一步降低用户的分心程度,帮助用户将注意力放在重要的内容上。

说到这里,又让我不禁想起了当年的HTC,早年前,HTC曾在英国等地举办过一拨名为”You” 的Campaign,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You don’t need to get a phone. You need a phone that gets you 其实当时这种智能型情景感知的移动理念已经成为商界倡导的主流方向。而之后HTC相继推出的 HTC Sense概念,围绕各种定制化和个性化的菜单和操作,至少从理念上来说,已经是普适时代下的智能感知范畴了

HTC “YOU” campaign TVC宣传片

特征二: 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微型计算机

科学家表示,普适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小型、便宜、网络化的处理设备广泛分布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所,计算设备将不只依赖命令行、图形界面进行人机交互,而更依赖“自然”的交互方式,计算设备的尺寸将缩小到毫米甚至纳米级。

人机交互研究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微软首席用户体验设计专家比尔·巴克斯顿指出:“最终,我不会同计算机交互,我将同计算机提供的服务交互。未来,各种技术将糅杂在一起,出现一个无缝的设备生态系统,所有设备都能交互作用。”

在普适计算的环境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将广泛普及,在环保、交通等领域发挥作用;人体传感器网络会大大促进健康监控以及人机交互等的发展。各种新型交互技术(如触觉显示、OLED等)将使交互更容易、更方便。

正如巴克斯顿所说,消费者将不会再花大价钱购买那些拥有容量超大的存储器、运算速度超快的处理器、不同软件包的物理状态的计算机,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目前正在使用的、内置有计算机芯片的移动设备(包括照相机、智能手机和汽车)来获得这些服务。

为了让这一点成为可能,输入设备需要超越目前主板、鼠标等所硬件所强加的限制。触摸屏和iPad的多点触控在这方面算是先行一步,适应了人类本能性地希望以触摸的方式来感知实物,进行操作,所以,触摸屏在这方面是一种很微妙的回归;微软的一系列未来展望视频中,除了智能手机外,几乎不再有计算机的出现了,任何面板,墙面,桌面,都能够成为触摸操作界面,从计算机趋于不可见这一角度来说,微软也算是这一领域的成员之一了。

特征三:无处不在的传感器

除了无处不在的计算机,要真正实现普适性科学家所称的未来智能生活空间,各种隐形的甚至能够穿戴,或附于人体内以及空气中的各种微型感应器也将会在这股普适性计算时代的潮流中将迎来自己的喷井期。届时,用户不需要走到特定的地方与智能家电进行交互操作,也不需要穿戴特殊的设备或标志让智能家电设备知道他们在哪里。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与一系列动态智能家电进行不间断的交互,其中包括许多用户感知不到的设备。为了支持更多形式的智能交互,智能家电必须具备感知外部环境的能力,即“无所不在的感知”,这种感知体现在对环境、用户和设备的感知。

对环境的感知体现在物理应用环境建模以及智能家电对其自身位置的感知上。

不仅在各种外界环境中,未来我们的家庭将变得更加智能。智能家电将对对用户的动作,指令,生物特征,动作等进行感知与识别。提供全新的更融于生活的全新智能交互体验,它包括以下方面:

  • 用户识别 通过计算机视觉、指纹等方式对用户个体进行识别,从而根据用户的身份提供相应权限的服务和功能。
  • 用户方位感知 智能家电的许多行为都与位置相关,如自动打开用户附近的灯或将来电转接到离用户最近的电话,通过家庭网络将通过计算机视觉、位置跟踪设备等方法获取的用户方位在智能家电间进行感知。
  • 用户行为感知 用户总是在进行某种活动,只有能感知其活动,智能家电才能提供相应的服务。对用户行为的感知分为检测、识别和学习三个层面。
  • 用户表情感知 用户的表情是推断其需要的一种途径。例如,如果用户眨眼的时间间隔很长,那么可以推断他比较困倦了,继而可以自动调节灯光、温度等。

对设备的感知使智能家电具有自主性,能够自主地与其他家电设备协同,以完成某项功能。对设备的感知能力包括三方面内容:

  • 感知设备分布 对智能家居中其他设备的物理空间位置、网络分布以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感知与跟踪。
  • 感知设备能力 通过家庭网络,智能家电公布自己的服务能力并发现其他设备的服务能力。
  • 感知环境变化 例如在环境中增加新设备或减少设备。

MIT Ubiquitous Sensor Portals

此视频为MIT麻省理工实验室开发的普适化智能传感器的产品原型演示。

基于普适计的具体消费产品

Nike+iPod

Nike+iPod运动套件是测量和记录步行及跑步距离和速度的装置。它包含一个装在鞋底的微型计速传感器,通过和随身携带的iPod Nano或iPod Touch 2互相通讯,进行工作。连上iTunes,还能查阅曾经步行或跑步的历史记录。

Nike+iPod套件可以记录使用者在健身设备上的锻炼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力健跑步机、多功能训练鞋,和立式及卧式脚踏车。用户只需将自己的iPod Nano的连接到健身中心的心肺设备,无需体育套件即可实现这一功能。Nike+ 还能让用户把这些数据记录到专门网站上。

2008年苹果公司将Nike+功能内置整合到iPod Touch 2 代中,不再需要额外的套件接收装置

互联网电冰箱(Internet refrigerator)

互联网冰箱,是家庭厨房用具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的未来图景中的一个先行部分,冰箱能够直接与互联网相联,提供包括家庭/个人数字助理(PDAs)、智能电话等功能。

LG电子数字多媒体带有液晶显示器的并行电冰箱是最早使用的产品之一。它的特点包括:一个15.1英尺的液晶触摸屏(TFT-LCD)和自带的LAN(局域网)端口。这个电冰箱可以监测到它内部储存了什么食物以及他们已经存放了多长时间。有一个内置的录像机,因此你可以为其他的家庭成员留下备忘录,还有内置的数码相机,因此你还可以进行拍照并将它保存在相册里、发送到网站或者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出去。你还能够看电视、听MP3文件或者听收音机。

联网汽车—— Ford Evos

福特推出的高科技油电混合车Evos 最大的特色就是车上的云端智能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根据云端的个人信息来为驾车者规划行程。假设你的会议临时取消了,它会自动连到你房间的系统把闹钟往后调,让你多睡一会儿。在家里的音乐听到哪了,到车上就从哪开始继续听。它甚至可以根据你的行程和开车习惯自动帮你规划行车路线。最有趣的是它还可以帮你监控心跳率,一方面为你的健康把关,另一方面可以警示疲劳驾驶的状况。真的是好方便呢!

Withings Blood Pressure Monitor 苹果iOS血压计

Withings Blood Pressure Monitor血压仪是一款便携的iOS配件,帮助您自我测量血压!专为iOS设备设计,它完全适合您的iPhone,iPad或iPod touch。记录血压的长期趋势和演变,早期可以帮助你诊断,免费的Withings应用程序使用非常方便。而且最终结果可以分享或者递交给您的医生参考!

智能尘埃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日前宣布,他们已开发出一种新型侦察用微型探测器,取名“智能尘埃”。

智能灰尘就是典型的技术发明之一。智能灰尘是科学家发明的一些细小的,廉价的感应器。它们散布在整个环境中对各种物体进行实时监测,实时传输人和环境的数据信息。通过集群无线联网,不计其数的智能灰尘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进行数据分析,为人类搭建一个可定制化智能计算环境,帮助人类监测世界气候、地震、车流量等等。而这个环境就是普适计算环境。

RFID标签

无线射频识别标签,通常为一片半导体芯片,带有存储单元和天线。各种信息芯片的存储单元,通过天线与读取器进行非接触通信,而多数RFID标签并不需要电池。

就服装而言,带有RFID标签的衣服不仅能够在商场收银台显示商品的价格,还能够将衣服的布料成分传递给洗衣机和电熨斗,使洗涤、烘干程序和熨烫温度均可以自动设定。家庭计算机可以通过RFID信息了解到衣物的保暖、防风等性能,自动比较主人外出前穿戴衣物的保暖性能是否适应室外的气候,包括当时的气候和一段时间之后的气候。如果主人出远门,计算机还会通过订票信息了解目的地的气候情况并进行分析,这些分析会根据每个个体的衣着习惯进行

普适性的未来智能生活发展趋势

随着定位传感器、无线通信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分布式计算技术的进步,普适计算的实现条件越来越成熟,普适计算的概念得到了更多的认可。看来,普适计算的时代已离我们并不太遥远。

普适性计算,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呢?

智能的家庭生活

普及运算在各种家电和电子产品的设备中都有使用,如电锅、微波炉和冰箱等家电,以及DVD机、数位电视等影音产品。而在普适性计算之下的智能家居则是更进一步地更为消费者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系统性的无所不在的数字化生活方式。利用最新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RFID)、智慧设备管理技术、多媒体处理技术,将传统的家电、PC、手机等家用产品升级为网络家电产品,并构成一个连接家庭内部全部设备的家庭网络。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电脑、电视等,对家里的一切实施监控,并实现资讯共用与沟通,一切将尽在主人掌握之中。

同时,所有家电的零件都进入了数据库,透过家电内部的芯片模组和软件控制,当某一个零件出现故障或者需要更换的时候,不用拨打服务电话,零件可以自动发回指令给控制中心,如果只是一些简单的升级程式,控制中心一端的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可以维修完毕。

image source: Siemens Ubiquitous Computing

西门子创新技术中对于普适计算时代的家庭生活概念图,

所有计算器和传感器存在于家电和家具之中。

项目案例:微软 未来之屋

未来之屋是微软创新研究室中的一个重要的项目。其呈现的境况大致是这样的:联网的家中所有家电家居设备整合成为一个强大的云计算信息依托系统,同时,输入/输出设备多元化,最常见的输出设备即显示器会越来越大,而且出现在房间的很多角落,甚至可能直接融入墙面中。而输入设备,则从鼠标、键盘变成了语音识别、手机、投影仪、相机和无线射频识别标签。

听上去并无新意。但不妨看看巧妙联通后的效果。比如门铃,传统上只是一个声音提示工具,即敲门的延伸。可微软认为,门铃首先可以和锁结合起来,当门被锁起来,也就是房间里确认没有人的时候,有人按门铃的信息是可以传递到房屋主人的手机上的。其次,它装有摄像头,可以把按门铃的头像拍下传到主人的手机上。如果主人信任敲门者,可以通过手机把门打开,如果不行,则可以启动留言系统,甚至按下一个模拟狗叫的功能。

另一个微软构想中的人机互动是这样的:你的厨房天花板上有一枚机器眼的投影仪,当你把搅拌机和一些菜蔬放在它下面,它会自动对其进行信息处理,然后用投影仪在桌面上打出相应的菜谱。

大概处于科技业的思维惯性,微软希望任何信息都从“普适”的屏幕中显示出来(为了契合微软着力突破的各种界面产品…)。如邮筒可以配上一个超薄OLED液晶屏显示信箱里究竟有没有新邮件。而被用来钉放各种贴士的留言板也被充分电子化了:它具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可以检查每件摆放上去的物品的信息,比如,附近的便利店发的打折卡上有RFID磁条,你只要把打折卡钉在留言板上,留言板就可以自动扫描其中信息,然后把打折时间、折扣率显示于上面。

此外,云计算技术可以把全世界的电影、电视节目存储到一个或多个庞大无匹的数据库里,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接入到所有的内容里。其次,它应该能够根据每家人不同的信息加以分析,推荐相关信息。比如,今天是全家人前往拉斯维加斯度假三周年,则晚上就可能推荐一部《赌场风云》;而过去一周都在看乔治·卢卡斯导演、制作的《星球大战》,就可能在第二周晚上推荐乔治·卢卡斯监制的《印第安纳·琼斯》;甚至,如果你家有一辆卡迪拉克,则有可能推荐给你一部男主角开着同一车型的电影……也就是说,未来的电视频道的差异化也许并非取决于谁拥有更独特的节目,而是谁获得每个家庭的信息更多,分析得更为准确、有效。

智能办公

除了家庭生活,在办公环境中将更大化地促进办公效率,智能化办公时代必然已呼之欲出。

IBM的Watson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计算机的智能运算和与人之间实现人类语言的自然交流研究,即采用说话、做手势、眼神、移动、伸手等技能进行交流。。Watson计算机系统可以“听”声音命令,“看”手势和身体位置,像人那样进行人机交互。计算机能理解用户,用户可以自由地专注于对实际对象和信息进行理解和思维,而最小程度地被计算机所限制和分散精力。

所用的交互技术包括:

  • 声音输入:非特定人,连续语音。
  • 姿势和身体的视觉输入:摄像和机器视觉算法。
  • 墙面大小的立体三维显示。
  • 宽带网络。

计算机系统自动适应人,以优化使用、欣赏、信息的组织和理解。这种空间对许多应用是很理想的,例如,教育和娱乐、科学可视化、视频会议等。

普适计算下的未来医疗服务

植入RFID来记录老年人生活习惯的居家看护设备拐杖i-Stick、智慧餐盘,及使用手机提供随身健康餐饮的顾问服务,借由RFID传感追踪老人状态的智慧照护环境、居家环境的远距医疗服务HomMed、可携式小型医院MDkeeper等, 医疗与健康领域是智能普适计算中正在快速成的重要领域。预计至2025年的年成长率可达20%以上,其中,信息数据的有效分析与应用是其中的关键。

一个普适医疗服务系统,提供一种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医疗服务访问—一辆配备有无线定位系统的急救车,可准确定位突发事故现场,利用无线网络获取实时的交通信息。在事故现场,通过便携式和移动式设备监测病人的脉搏、血压、呼吸等数据,通过无线网络访问分布式的医疗服务系统,下载有关病历数据等必要信息。除了基于定位系统的应急响应机制,该系统的功能还包括基于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的远程医疗诊断、远程病人监护,以及远程访问具有患者病历信息的医疗数据库。

普适计算下的未来智能学习

在一个智能教室环境下,如果投影设备的显示效果不是很理想,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PDA向学生的PDA发送电子课件。当教师走近学生讨论组时,其PDA会动态加入该组,下载该组的讨论材料。 这便是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ASU)为代表的致力于普适智能学习与教育研究的先驱人士所描绘的未来智能教室环境场景。其普适环境由投影机、教师PDA、学生PDA组成,该系统通过可重新配置的上、下文敏感中间件,突出对环境的感知和动态自组网络通信的支持。

基于普适计算的个人移动体验——随身的世界

未来的移动设备,就像是一个中心枢纽控制器,可以通过手机,对办公室,家中的设备,汽车等个人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同时,你的生活轨迹,工作情况,甚至是个人喜好,习惯都会被计算机记录,从而会越来越了解你的需求,为你推送个性化和定制化的讯息与服务。

诺基亚移动智能机器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Nokia Beta Labs 曾推出过搭载N97智能手机的叫做诺基亚机器人(Nokia Bots)的内置应用,它可以让日常任务变得简单化。这个应用包含四个单独的机器人程序,每个机器人都设计用于学习特定的习惯,实现任务过程自动化,让移动生活变得更加简单。目前诺基亚N97和诺基亚N97 mini可以使用这个程序。

诺基亚机器人由情景模式机器人(Profile Bot)、闹钟机器人(Alarm Bot)、快捷方式机器人(Shortcut Bot)和电池机器人(Battery Bot)组成,这些程序在后台运行,学习用户的操作,然后给出最佳的建议。他们的功能依赖于了解和理解用户使用手机的习惯,所以在用户没有进行操作之前,这些程序是什么都不做的。

情景模式机器人在您开会的时候会自动将手机设定为静音模式,而电池机器人会在您上床睡觉之前提醒您对手机充电。闹钟机器人能管理您闹钟时间,在您睡觉之前提示您进行闹钟设定。并且,这个程序还会将您的手机情景模式设定为静音,以免有人打搅到您的美梦。而快捷方式机器人会记录您用的最频繁的应用,将最常用的应用的快捷方式放到主屏幕上,方便快速访问。不必担心主屏幕会变得混乱不堪,因为它会不断地进行更新,所以如果您的习惯改变了,主屏幕上的快捷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image source: Nokia Beta Lab

无处不在的数字化未来

Your Life, Uploaded! Automatically!

微软研究员Gordon Bell 曾写过一本大受欢迎的书名为《Your Life,Uploaded 上传人生,网络虚拟存在主义》, 描述的是十几年来他自己所作的一个惊人的项目“生命日志Lifelogger”,也就是利用信息设备辅助自己的记忆,例如利用挂在胸前的微软实验性摄影机SenseCam每隔一段时间就自动拍一张照片并记录拍照时的经纬度坐标等方式。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已经开始使用各种计算机软硬件与网络服务技术辅助自己的记忆,日志,博客,微博,Twitter…… 只不过并不是书中那些那么炫的设备而已,本质上没有区别。

网络尽管多年以来一直被成为虚拟世界,然而今时今日,网络为人类造就的价值却是实实在在的。尽管我们也会担心某一天,所有电脑里的数据都消失了怎么办,尽管我们也一直声称机器总是机器,肯定不比人类自身……可是,人会衰老,我们的记忆也会消退,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获缺的一部分。

普适性计算为我们更省去了“上传”这个步骤,完全不需要做更多额外的行为,吃饭,睡觉,起床,运动,工作,学习,喜,怒,哀,乐,所有一切生命体验在发生的下一秒时间里,已经自动上传至“云端”。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在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向观众介绍了智能电脑哈尔,至今智能电脑哈尔仍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设想:计算机对其本身和生活在三维世界中与其互动的人有知觉。此时此刻,我们已经实现了通过3D摄像头与动作来指挥设备,通过身体运动与声音命令来控制游戏,无需使用任何手柄或键盘,实现了屏幕里的游戏体验与真实世界一样自然。相信不久之后,我们或许真的能够与计算机“交谈”,届时,今天的移动智能概念将被彻底颠覆和革新——未来人们需要的不仅是更小的移动装备,而是不借助任何装备,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移动智能生活体验。

即便真的如此,然而我们都知道,在错与对之间选择也许并不算那么困难,若要在对和更对之间做出比较判断,或许才是更难的。在普适计算成真的那个时代,智能的空间,智能的机器和巨大的智能网络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更大的主动权和控制权,肢体和身心获得了更大的物理性解放,但同时,却也需要面对更多的选择和对自身决策能力与自主能力的更大挑战。 届时,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将不可撤销的。

image source:Economist

未来,无限接近的人机交互。不论你是否能够意识到,可一切都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资料来源:

Mark Weiser关于普适计算的文章(一)

Mark Weiser关于普适计算的文章(二)

In memory of Dr. Mark Weiser

IBM Watson And The Future Of Learning

Internet Refrigerator

Forbes

MIT Ubiquitous Sensor Portals

Nokia Beta Labs

CSDN

WIKI:Ubiquitous computing

资料编辑、作者: Vivian Peng @DamnDigital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自DamnDigita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普适性计算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