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973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1-02-21
土土
土土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重新定义公司
重新定义公司
学术自由的宪法基础
学术自由的宪法基础
TED中国化之路
TED中国化之路
智慧经济
智慧经济
学习方法论
学习方法论
山寨文化与社会解构运动
山寨文化与社会解构运动
互联网思维经济学逻辑
互联网思维经济学逻辑
互联网与资本主义
互联网与资本主义
集体智慧
集体智慧
可删除互联网
可删除互联网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对话凯文·凯利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凯文·凯利编辑本段回目录

你心中互联网预言家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把玩着最先进的手机、电脑,他们穿梭在互联网巨头中间,谈笑风生地告诉人们下一步什么技术最赚钱……事实上并非如此,硅谷最著名的预言家和思想者凯文·凯利更像一位隐士。他住在远离硅谷的郊区,他很少用手机,因为那里没有信号。在祖父辈都会用手机上网的年代,这位互联网先锋甚至没有一部智能手机。他很少上网,因为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两层楼高的书房里阅读。他还养蜜蜂,通过观察蜂群,思考生物进化与互联网演进的共性。

uploads/201102/12982653142rsAZGQK.jpg

不久前,他穿着破旧的桔红色羽绒服出现在中国,嘲笑着每一个人都成了手机的俘虏。

凯利最早来亚洲还要追溯到他大学刚辍学的时候,他花了8年时间游历亚洲并思考人生。回到美国,他创办了《环球概览》,这曾是乔布斯最喜欢的杂志。随后他参与创建了硅谷最有名的杂志《连线》,担任主编多年。

凯 利这次来中国是为了推广他的旧作《失控》。之所以说是旧作,因为这本书写于20年前,出版于1994年,全名为《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在 这本超过700页的大部头中,凯利从生态系统着眼,运用包括蜂群思维等一系列的例证,阐述了技术进化和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意义。他在书中认为,互联网的前 景,类似于生物系统的复杂进化,而非可进行中央控制的简单模式。在书中,他还预言了社交网络、维基百科、云计算等的出现,如今这些一一变成了现实。

1994年,这本书在美国出版后并没有立刻引起巨大反响,因为当时主流舆论并没有看到互联网的价值。1994年,《时代》杂志还发表了封面文章《互联网为什么永远不会成为主流》。

《失控》的价值是在互联网真正成为主流后被发现的。正如深受《失控》影响的《连线》杂志主编、《长尾理论》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所说,“这是一本随着时间流逝而光芒倍增的书。”而在16年后的今天,这本书的价值又被中国出版商重新发掘。

凯利最酷的预言出现在2007年的娱乐信息收集大会上,他做了一场关于《未来网络5000天》的演讲。当时万维网诞生不过5000天,但却以奔跑的速度在演化,那未来会是什么样?

凯 利认为,互联网的未来是个更加值得依赖的统一体(The One),更加可靠的“大机器”(One Machine)。只有一个统一体,网络就是它的操作系统,全世界所有的显示器都将连为一体。手机、电脑、鞋、汽车,所有的东西都能实现互联。这就是现在 热议的“物联网”的概念。

数十年前,《环球概览》杂志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前出版的最后一期上出现了这样一句话:“Stay Hungry,Stay Foolish”,后来这成了乔布斯的座右铭。在北京,凯利告诉李开复(微博),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渺小。如果我们不学习,科技发展的速度会让我们五年后被清空。我们必须用初学者谦虚、饥饿者渴望的求知态度,拥抱未来的知识。”

B=外滩画报

K=凯文·凯利(Kevin Kelly)

网络终极的形式可能是人工智能

B:很多人说你的这本《失控》是比较难理解的。在这本20年前写的书中你提出了很多概念,比如云计算、网络数据库和社交网络等等,许多已经成为了现实,因此你也被称作互联网预言家。

K: (笑)其实你还少说了一个。我在书里也预言了电脑特效的大规模使用,好莱坞电影里经常使用的电影特效,它们基本上都是使用电脑软件制作出来的。很多大场面 不是用动画来生成的,而是用电脑制作的。二十年前人们很难想象可以用电脑直接模拟出很多人的大场面的效果。那时都是动用群众演员,而现在只要用电脑把每个 人的动作直接编写出来就够了。

B:现在网络的超速发展是否超出了你的想象?

K:有两点我没有想到,一个是人们利用蜂群思维来创造新的事物。另一个是我当时写书的时候网络并没有大规模普及,而网络能像今天这样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

B:你在这本书里一直在谈“去中心化”,但是2007年你在TED上那段著名的演讲中预测互联网最终会形成“the one machine”。这听起来有点矛盾。

K:这两者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并不是。“一台机器”这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就好像巴西的热带雨林一样,这本身就是一片森林,但是它又分为不同的区域、由不同的物种组成。这里说的“一台机器”是由许多机器组成的巨大的网络。

B:现在距离2007年你的那次预言又过去了1000多天,而互联网已经诞生6000多天了。如果现在让你预测6000天以后互联网的发展,你还有哪些更新?

K: 现在互联网的基本模式主要是基于信息处于静态的网站的模式,有一个新的趋势是信息开始出现流动,比如twitter、facebook或者视频网站。所有 信息包括个人的信息在这些网站中都是流动的。所以我认为今后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就是所有信息在网络中自由流动,而不是传统的静态页面的模式。

因为现在的信息都储存在电脑里,将来信息将会以一种云的方式成为信息库,世界上所有的信息包括个人信息或者财经数据等,都会在这样一个信息库中流动,被人们使用。这种情况下的网络和现在是不一样的。

B:有没有一种更直观的描述?

K: 比如在手机上接受的电话和短信,实际上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流。在使用手机时人们不会把它们存在手机里,而是让它们通过流动的形式在我们面前呈现,当我们使用 完这些信息就没了。如果想找回这些信息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找回来,但是在这种信息流动过程中没有经过任何网络形式的存在。这可以看作是未来信息流动的一种形 态。

B:现在我们讨论很多关于Web3.0、Web4.0等等,一般大众很想知道互联网最终形式是什么样子的?

K:网络终极的形式可能是一种人工智能的形式。这种形式足够复杂,有足够多的层级,能够产生自我思考的能力。

五年前我曾问过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谷歌以后发展的方向,当时佩奇回答说:“以后会向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谷歌的方向和Web的终极形式是有些类似的。

下一个技术:语音识别、面部识别

B:你的新书发布会是在微博上直播的,微博在中国非常流行。大家很好奇,微博之后下一个好玩的技术是什么?

K: 下一个更高级的技术是我们不需要动手输入,根据我们的地点、表情、动作、神态就能产生语句。像现在的手机都有摄像头,它可以识别我们的面部表情,自动向外 转发信息。比如说看到我在笑,就会向外转发信息“我现在很高兴”,再比如通过识别我的语调来判断我现在高兴还是难过。当然现在twitter也有这项 check-in的功能,但这依然是用键盘来输入。未来技术可能根本不需要我们输入就能直接产生信息。

B:这种技术推广需要多长时间?

K:语音识别要取代twitter可能需要三至五年的时间,面部识别可能需要十年或更长。

B:你认为社交网络的未来会怎么样?

K: 现在的社交网络,有一点是当中的社会关系不像现实这么明确。现实中我们有特别亲近的朋友,有关系一般的朋友,还有一面之缘的朋友。但是社交网络在这方面没 有得到一个很好的体现,所以社交网站未来发展的趋势应该跟现实生活更为类似。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关系有不同的层级,不同层级信息交流上也会有不同的体现。在 这种情况下网友不成为真正的朋友就不会再出现。我们可能没有见过对方,但还是能通过社交网络建立起一些实际的关系。

B:在网络的发展中,个人的影响力不断增加,比如博客、twitter等等,这种个人的影响力还会继续增加吗?

K: 个人的影响会随着技术的改进变得越来越重要。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是个人能力的增加和选择。这种选择为我们带来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大的影响力。但是还要注意,技 术带来选择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它还会给一个国家、一个地域带来选择。所以在技术的发展中个人和集体的影响力都在增加。

B:20年前你就提到了互联网经济,后来出现了亚马逊,包括中国的淘宝。你认为未来的互联网经济是什么样子的?

K: 现在的互联网经济没有看到两点,一个是实时动态价格显示。比如现在在淘宝上买东西价格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商品在市场上销售时会根据情况不同产生不同价格, 现在没有这种实时价格的机制。另外一点是现在的网络经济中没有点对点的银行机制,这种机制类似于把手机作为一种银行机制,价格本身是一种信息。手机也可能 成为未来网络交易的中心,所有的交易、所有的借贷、所有的偿还都可以通过手机来操作。以后,像价格这样的信息可以公开显示,也可以像之前说的成为信息流在 手机里处理。所以未来手机有可能成为有取代性质的设备。

B:刚才提到手机互联网应用,你觉得智能手机的未来前景如何?

K: 生活中有很多电子设施是相互冲突的。比如现在的一些智能手机已经能够跟电脑相媲美。未来很有可能手机会取代一部分桌面电脑的功能。我在麻省理工学院时见过 一种设计,利用手机上投射出来的影像进行操作,比如打在桌上形成键盘。随着手机的发展,很可能以后一部分人就不再使用电脑。这只是一种趋势。

另 外一种趋势是移动设备不在我们身上,可能我们身边的设备就是随时能上网的设备。比如当我使用一部公用电话,它能立刻识别出我的身份,默认信息等,这时就成 为一部私人电话,当其他人使用又变成那个人的电话了。像墙壁、桌子等这些物品随时随地都可以成为我们使用的电脑,我们身边到处充满了电子产品。这种情况下 我们就没必要用移动的智能手机了。

我认为微软会第一个消失

B:现在ipad让出版界看到了希望,你对纸媒的未来是怎么看的?

K: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复印机,任何东西只要沾上互联网一下子就被广泛复制了,导致这样的复制品已经没有价值了。当复制品大量存在时,它们便会变得没有价值。当复制品大量存在时,无法复制的东西便会变得罕见而有价值。

那什么样的东西是不能复制的?我脑子里面就有八种想法。如果你把它嵌入你的作品当中,就可以让你的作品产生难以复制的东西。第一是即时性,第一时间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宁愿花大价钱去看首映,而这些电影以后可以免费下载; 个性化,一本免费的图书也可以经过出版社的个性化定制,反映出你的阅读品味;实体化,如果想达到阅读印刷品那样的享受,我们需要更好的显示技术;易用性, 我们可以用手机、电脑等随时随地地观看免费的东西,但搜寻、管理信息要花不少时间,所以免费产品会因为搜索繁琐慢慢风光不再;但是可以赞助,我个人相信, 粉丝愿意为创作者买单。其他特点诸如解释性、可靠性、可寻性等。

B:如今的这三大巨头苹果、微软和谷歌,你认为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之后,谁会第一个消失?是苹果吗?你说过苹果的产品很美丽,但是和革新是不同的概念。这是不是说明你认为苹果不会生存很久?

K: 不,我认为微软会第一个消失,因为微软本身是以PC为中心的,但是PC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十年前,《连线》杂志曾经讨论过PC的面貌,PC的时代终结了, 而微软还是一个以其为中心的企业,而且目前没有对这种现实做出任何改变。另外一个原因,苹果和谷歌的创始人还在,微软的创始人已经离开了(笑)。

B: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看来这种危机感是很正确的。回顾历史,很多曾经辉煌的公司退出历史舞台,你认为在未来什么样的公司才能保住不败的地位?

K: 一个公司的观念和想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决策能力,比如对于公司制度的改变、对于现金的管理等等,这些要重要得多。打个比方,亚马逊不是第一 家网络书店,谷歌也不是第一个搜索引擎,这两个公司成为互联网领域行业巨擘是因为他们重要的决策能力。在公司发展的几个方面里,决策能力比时机、环境甚至 公司的理念都重要得多。

B:你认为未来能取代目前这些大企业的后起之秀会出现在中国吗?目前像腾讯、百度等已经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他们会成为行业巨头吗?换句话说,如果想成为巨头,还需要哪些条件?

K:我对于这些公司还不是太了解,但是中国将成为未来创新大国这是必然的事情,从人口比例上讲中国也没有理由不成为创新大国。而且中国在进入科技时代以前的成就是非常辉煌的,人类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发明都是在中国产生的。

另 外,关于创新,并不只是在计算机方面。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是计算机电子产业的集中地,洛杉矶又是娱乐产业的集中地,纽约是金融产业的集中地。扩展到欧洲, 米兰是时尚的集中地。每一个集中地都有不同的创新形式。所以中国成为创新大国不一定会拘泥于计算机。更实际的是中国会成为哪一方面的创新大国。

B:许多人说《失控》影响了《黑客帝国》,它也被列为这部片子的演员必看的三部书之一。在你看来,这些电影想要表达什么内容?你如何评价这部电影?

K:知道《黑客帝国》用了我的理论时我感到十分惊讶,特别是到第三部的时候最为明显,因为那里面展现的网络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也正是书里面谈到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不会成为现实。

《外滩画报》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凯文·凯利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