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35469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0-09-06
chinalabs
chinalabs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商业周刊》封面文章:预测 抑或占卜
《商业周刊》封面文章:预测 抑或占卜
《商业周刊》封面文章:墨西哥湾灾难的深层影响
《商业周刊》封面文章:墨西哥湾灾难的深层影响
《商业周刊》封面文章:个人投资者究竟依靠谁
《商业周刊》封面文章:个人投资者究竟依靠谁
《商业周刊》5月24日封面文章:消除分歧 共度危机
《商业周刊》5月24日封面文章:消除分歧 共度危机
《商业周刊》5月17日封面文章:世界杯将提振南非
《商业周刊》5月17日封面文章:世界杯将提振南非
《商业周刊》5月10日封面文章:必须汲取的教训
《商业周刊》5月10日封面文章:必须汲取的教训
《商业周刊》5月3日封面文章:通用汽车将重获新生
《商业周刊》5月3日封面文章:通用汽车将重获新生
《商业周刊》4月26日封面文章:高盛应自省
《商业周刊》4月26日封面文章:高盛应自省
《商业周刊》4月25日封面文章:通用电气应如何自救
《商业周刊》4月25日封面文章:通用电气应如何自救
《商业周刊》4月19日刊封面:奥巴马的经济政策为何有效
《商业周刊》4月19日刊封面:奥巴马的经济政策为何有效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商业周刊》封面文章:预测 抑或占卜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商业周刊封面图片

商业周刊封面图片


  本期《商业周刊》封面文章对未来持悲观看法的经济人士进行了评论,认为他们对后市的悲观看法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投资者对此应有自己的判断。

  全球信贷市场在发生金融危机的2008年的前5年内炽热的让人癫狂。仅少数经济学者和投资者对此感到迷茫。而正是这种困惑才得以他们在暴跌的市场中保全自己。他们的质疑因此也遭到人们的痛斥,被笑为傻瓜。

  熊市观点在经济下跌时可被视为一种反周期性的资产。成功预测风险者的职业声望会大幅飙升。其中一些人因在判断市场见顶时成功脱身而弹冠相庆。个别分析师因当时戳穿花旗集团(Citigroup)假面具而遭同行们的讥讽而离开服务机构,扯起了自己的字号。纽约大学唱衰的经济学教授鲁里埃尔•鲁比尼( Nouriel Roubini)成为了当时各国际会议上的明星,引起人们高度关注。

  然而,这批市场唱衰者有人在转向。美国经济在去年的大多时间内缓慢复苏。尽管形势不很乐观,但去年未出现像一些持极端熊市观点者所言的,必将出现的糟糕局面。劳工部(U.S.Labor Dept。)最新公布的5月就业数量增加了43.1万个,延续了第五个月的增长。此外,4月零售同比增长8.8%。一些主要大型投资银行的收益超过了分析师的预期,市场在1年时间内也上涨了80%。消费者信心在高位。尽管并不抢眼,GDP还是增长3%。熊市观点已没有了市场,唱衰者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尽管因欧洲主权债危机让市场目前出现一些新恐慌迹象,但人们还是会重新聚焦于市场亮点上。市场环境改善的证据虽已很明显,但大多数熊派人士的看法变化不大。由此会让人在问,这些人持续的悲观看法是否代表着一种勇敢的非传统思维方式,或这类消极观点已变为一种借危机进行炒作的噱头(crisisschtick—contrariness for the sake of notoriety)。

  为彻底搞清楚他们的观点是值得关注,还是不屑一顾,《商业周刊》汇集了一批在2008年中表现最抢眼的熊派人物,理清他们悲观看法的发展路径,以及评判他们认为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看法。

  鲁比尼早在2004年就预测美国经济会因巨额贸易逆差、疯涨的油价和利率上行而进入衰退。预测的确兑现。他2005年再次宣称衰退会到来,但这回不灵验。他此后对2006年的预测做了调整,并在当年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 Fund,IMF)会议上称,“美国可能会遭遇史上最大一次不动产市场泡沫破裂,……最终导致深度衰退”。

  尽管不动产市场随后的确应验了鲁比尼的预测,但他所说的当年油价会维持在每桶30-40美元的低位,以及标普500指数跌至600点的预测都未出现。当年11月的油价跃升至每桶70美元,标普500指数最低也只跌到676点。然而,鲁比尼对全球各地经济的看法仍不乐观,甚至包括像巴西这样去年经济表现尚佳的国家。他上月在圣保罗的会议上表态认为巴西的经济已过热。

  鲁比尼近期发表的对美国经济的看法也不乐观,对银行业的健康状态和联邦政府为振兴经济而筹措的高额债务提出质疑。他在新近出版的大作《CrisisEconomics: A Crash Course in the Future of Finance》的第一章中称,金融危机是能够预测的,而非随机性事件。他对政府购入像破产金融企业贝尔斯登(BearStearns)的400亿美元之类的坏账感到担忧,并称政府挽救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做法是错误的,批评美联储的零利率政策会让全球资产形成更大泡沫。

  鲁比尼是 “市场占卜者”的领袖级人物,他们对自己置身于华尔街机构之外的地位感到骄傲。他们认为,正是独立性才能让自己看清体系内编造的虚假故事。他们之中大多数认为经济必定会构筑双底形态,其第二跌远较第一跌的杀伤力大。

  这些局外人士中另一位最著名的是罗伯特·普莱克特(RobertPrechter)。他以艾略特波浪理论(Elliott Wave Principle)指导投资活动。他曾以该理论预测自1993年起的6年内都是大熊市,因此他在这段时间内决从不入市。他2002年曾宣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将回跌到1000点以下,但当年却上涨了25%,并持续上涨直到2007年。

  他辩称市场未出现像他预测的崩溃,是因市场至今尚未迎来更大危机。他在今年3月正确地判断了市场触底的一轮反弹行情。但他随后认为标普500指数将跌回去年3月的低位,并称股市应从今年的高位起连跌6年。

  尽管他的悲观看法依旧,但市场的基本面发生了变化。政府在以大手笔推动经济,且势头相当猛。不过,根据普莱克特的观点,未来的危机还是在不动产市场和股市,而且危机还会波及到企业债、市政债、资产支持债(asset-backedbond),甚至影响到多个主权债。

  美林证券前首席经济学家,现年73岁的Gary Shilling认为,美国经济会长期处于一个通缩阶段,各种债券将被证明是比股票更好的投资品种。他既不承认自己是熊派,也不承认是牛派,而称自己是现实主义者。

  一直对亚洲经济高度关注的摩根斯坦利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与大多数2008年的熊派人士不同。他现在一方面要在耶鲁管理学院教书,一方面还要为公司工作。64岁的罗奇在2004年就对华尔街发出了危机即将来临的警告。他认为,不动产市场价格疯长推动了难以为继的消费者开支狂潮。

  尽管他承认当前世界经济处在较好阶段,与Shilling一样,罗奇认为欧洲的债务危机无可避免地会对美国经济形成冲击。尽管无人愿意谈论未来经济的双触底形式,但现实情形发展下去必然如此。欧盟拿出的9620亿欧元的挽救计划不足以解决问题。未来多方面的收缩无可避免。他对政策制定者们已经出台的,以及充分考虑从零利率和大规模赤字政策退出的政策没有信心。

  大多数久经世故者很难改变已形成的世界观,特别是自己的观点曾得到过证实。有心理学者认为,人们的观点一经形成就易变得根深蒂固。市场悲观主义者主要关注那些有负面性的,而非正面作用的信息。这就是他们看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但也有熊派人士懂得此道理,并试图改正看问题的角度。他们现虽还算不上牛派人士,但对未来美国经济趋势的看法变得更温和些,称未来不会出现灾难性的结果。(皖东)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商业周刊 经济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