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之争 苹果VS谷歌VS微软VS惠普编辑本段回目录
苹果公司采用的是垂直一体化的模式,而横向一体化模式的规模经济市场出现了像微软和英特尔公司这样的巨头公司大概是在五年前。

随着苹果的成功,现在人们在质疑利润。有趣的是,这种改变与计算模式的改变是同时发生的,已经发展到并行处理阶段的计算模式与苹果炫耀的优势很相似。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微软/谷歌/英特尔模型:横向专业化模式
在横向专业化模式里,产品有一部分是由专家来完成的,其中可以有一些并行的工作,但只有各个部分都成熟才能建立起系统。
只要没有什么迅速或重大的变化就无需担心,这似乎也解释了微软、英特尔、OEM为什么主导了PC机领域。英特尔和AMD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12-24个月)保持了相对平稳的规格,微软的操作系统大约每3至5年更新一次,而OEM则考虑6个月适应变化,随后几年就可以一直出售。
相对于手机领域这是一个很悠闲的市场。例如Windows 7的发布到Windows 7.1释放就经过了一年的时间。而就是Windows 7发布期间,Android已经从Android 1.6版本更新到Android 2.2了。 X86是非常稳定地支持每一个ARM版本,也通常要求您重新编译与之有关的代码,每年你也能获得好几个ARM版本。
横向一体化模式明显承受巨大压力,因为需要的并不是简单的从产品的推出到该产品被市场抛弃的时间。
戴尔 Streak
让我们看看Dell Streak:它无论在处理器、规模上,还是用户体验上都并未标准化,只有完成其核心平台产品才能促进其他方面的专业化,它还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的联合认证,就算通过认证也只能说明它与谷歌 OS 1.6站在同一起跑线,而不是目前的2.2版本。
如果他们想要跟上Google OS 2.2得话,他们就不得不推出一个通用版Android手机,而且还必须在外壳设计,载体上、品牌上有所创新。对于一个刚进入市场的新公司来说,它会实现自我供应,但这样做也不好,而且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如果你对目前Android 产品有所了解的话,你会发现越老的操作系统越经典。这与我们看到的Windows Mobile没什么不一样。一般来说,新手机是在Windows Mobile平台推出后发布的,因为微软的合作伙伴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来等待操作系统的成熟和个性化他们的手机。
这些促使了谷歌和微软设置更严格的硬件规格,这样做就能使他们的合作伙伴更有效地追随他们得同时又能加速相关设计,OEM厂商也同样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惠普/黑莓/苹果:纵向一体化
垂直一体化模式允许手机的所有组件并行开发。苹果的软硬件开发人员基本上可以一起同时开发,共同努力以保证最终的功能。

正如我们看到的Google Nexus One还有现在停产的谷歌手机和微软手机特别是Kin,只要他们打破原有的模式,这两家巨头都有能力在最新的平台上开发新的功能,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惠普审视了错误的选择后,决定购买Palm实现自身的垂直一体化。
在bay上强烈支持苹果的RIM公司,唯一的智能手机厂商,同样也采取垂直一体化的模式,无论HTC、三星、索尼爱立信和LG是否与Google或微软一起合作,这种并行开发的能力都已让RIM公司、苹果和Palm比他们以更快的速度占领市场。
结束语:来回摇摆的模式
目前智能手机领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与PC机的差距所带动的。但这一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在某些时候,发展可能会大大减缓。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横向模式的规模经济可能会返过来加快垂直一体化模式的发展速度。但是这可能需要5到10年。
在此之前,除非平台供应商可以更好地将OEMs融入他们的处理器,以便可以并行开发个性化的产品,现在的市场模式更倾向于苹果,RIM公司和惠普公司而不是谷歌和微软,这就是智能手机市场不幸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