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智能手机崛起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语: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印刷版刊登题为《低价智能手机崛起》(The rise of the cheap smartphone)的评论文章称,随着智能手机的生产成本降低,低价智能手机也可以提供较高的配置,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逐渐对三星等市场霸主构成了威胁。
以下为文章全文:
低价智能机崛起
下个月,英国人将有更多的智能手机可以选择,因为刚刚成立两年的法国Wiko公司将在英国推出新品。Wiko在法国本土销售的手机起价为70欧元(约合96美元),他们希望该产品能够在英吉利海峡对岸延续本土市场的成功。
市场研究公司Kantar WorldPanel分析师卡罗丽娜·米拉内斯(Carolina Milanesi)表示,2013年,在第一次购买智能手机的法国消费者中,有将近7%的选择了Wiko。到2014,该公司甚至号称已经成为法国第二大手机厂商。
Wiko并非孤军奋战。无论是在富裕国家还是贫穷国家,价格更加低廉的智能手机品牌都在攻城拔寨。以发达国家为主的高价智能手机需求增速正在放缓,但低价设备却在蓬勃发展。现在购买第一部智能手机的人,或许是为了替换原先的功能手机,但与几年前的早期用户相比,他们并不太在乎品牌,而是更关注价格。
他们购买智能手机的价格甚至有可能比当初购买功能手机时更低,因为智能手机的生产成本已经大幅降低。厂商已经可以从高通、联发科和展讯那里购买标准化的处理器,这些芯片公司都在不遗余力地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他们还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摄像头和屏幕,然后将手机交给中国工厂组装。
市场研究公司IDC分析师弗朗西斯科·杰罗尼莫(fRancisco Jeronimo)表示,去年售价低于80美元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了3倍,低于100美元的产品已经占到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六分之一。
碎片化趋势
从全球来看,市场碎片化已经越发明显:IDC的数据显示,全球排名前五之外的企业在2013年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中的占比达到40%,达到2009年的两倍。从国家层面来看,缺乏国际知名度的企业主导本土市场的情况已经十分突出。例如,Micromax和Karbonn分列印度市场的第二和第三位;Symphony在孟加拉国占据过半份额;电子公司Walton也已经成功挺进了智能手机市场。
智能手机生产成本的降低,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买到更加物美价廉的商品。杰罗尼莫表示,2012年,售价低于80美元的手机中,有42%使用了速度高于1GHz的处理器,去年达到87%。廉价手机中采用4英寸以上屏幕的比例从不到8%,增长到38%。两年前,智能手机的中间价为325美元,去年降至250美元,今年可能只有200美元。
价格最低的智能手机还将进一步降价。Mozilla在今年的移动世界大会(MWC)上宣布,采用Firefox OS和展讯芯片的智能手机的目标价只有25美元。挪威移动运营商Telenor高管霍尔格·哈斯曼(Holger Hussmann)表示,这款产品的材料成本不到25美元。
不过,竞争并不仅仅局限于低端领域。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师C.K. Lu指出,尽管OPPO和Vivo两大本土品牌都瞄准了2000元人民币(约合320美元)或价位更高的市场,但他们的市场份额还是有所增加。昂贵的手机也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华为已经展开了这一尝试,而Wiko的高端手机价格也高达349欧元。
两大巨头受压
这对世界各地的智能手机消费者来说都是一大福音。但对苹果公司和三星电子两大市场领导者来说,却并非利好。苹果公司或许可以因为独特的操作系统和强大的品牌认同度免受其害,但该公司最近也开始销售价格稍低的iPhone 5c。但作为Android阵营的主导企业,三星可能更容易受到冲击。
这家韩国公司去年末遭遇了利润下滑。诚然,该公司也在同时销售低价和高价手机,而且能够承受微薄的利润率。发展中国家的人也同样喜欢国际品牌,因此三星在印度市场取得了不错的份额。但杰罗尼莫认为,三星的问题在于研发和营销环节的成本过高,而其他低价智能手机厂商却不存在这一担忧。“他们可以提供更好的产品:配置更高,价格更低。”他说,“这在发达市场尤其值得担忧。”
三星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因此,该公司才决定突破智能手机的局限,挺进智能手表、联网家电和企业市场。手机品牌之前就曾经历过一轮洗牌,爱立信、HTC、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就是很好的例证。三星已经花费大笔资金打造自己的品牌,它肯定不想被Wiko们篡权多位。(书聿)
2014廉价智能手机年:新兴国家成为主战场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语:美国科技博客ReadWrite周一刊登题为《为什么2014年是廉价智能手机年》(Why 2014 Is The Year Of The Cheap Smartphone)的评论文章称,随着成熟市场的日益饱和,新兴国家将成为智能手机的主要战场,而由于这里的消费者购买能力有限,所以廉价智能手机势必成为最主要的产品。手机零部件的成本降低也对这一趋势起到了推动。
以下为文章全文:
2014年,整个世界都将连通。廉价电脑和无处不在的网络将会改变世界,而智能手机——尤其是廉价智能手机——则会成为互联网普及的关键所在。
在美国和其他成熟市场,智能手机已经像电视机和PC一样随处可见,而智能手机制造商也深知,美国、韩国、日本和欧洲的消费者仍然愿意花大价钱购买最新、最好的消费电子产品。但这些成熟市场的增长已经停滞,二三线制造商挑战苹果(531.82, -6.97, -1.29%)和三星等行业巨头的难度也在加大。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数据,全美有65%的手机用户已经拥有智能手机。按照1.56亿计算,大约相当于美国人口总数的一半。
所以,为了保持活力,智能手机制造商必须通过低价手机展开竞争,从而吸引发展中国家的用户。占据数十亿消费者的口袋至关重要。中国是最主要的市场,但各大智能手机厂商还在挺进印度、亚太国家(例如印度尼西亚)、中东和东欧。
以前,最新一代消费电子设备始终是智能手机行业的焦点。Galaxy S5将具备哪些功能?iPhone 6何时上市?但如今,焦点已经转变。现在的问题变成了:“谁将在印度或中国实现卖出最多手机?”
在这一领域,竞争对手大有人在。
苹果做法令人费解
就这一趋势而言,苹果的做法令人费解。该公司去年打破传统,一次性发布了两款iPhone。其中一款是色彩多样、售价低廉的iPhone 5c,该公司希望借助该设备在全世界吸引更多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但问题在于,iPhone 5c的售价与iPhone 5s旗舰机相差无几,二者的差价仅为100美元:5c裸机售价550美元,5s为650美元。
苹果公司在最近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承认,他们对5c的估计失误,导致选购5s的消费者超出预期。即便如此,iPhone 5c的价格仍然过高,难以帮助苹果在增长较快的市场展开有力的竞争。
没错,苹果公司在中国的表现尚可,该公司上季度通过中国移动出售了大约100万部智能手机,这一合作今年有望帮助其实现大幅增长。不过,iPhone手机的主要销售对象还是中国的新富精英阶层,远远无法对数量庞大的中低收入阶层形成吸引。
苹果本周早些时候在欧洲推出了一款价格低廉的8GB iPhone 5c。根据英国官网的信息显示,该产品在当地的售价为429英镑(约合708美元),16GB版为469英镑(约合774美元)。但这可能还是不足以提升5c在中低端市场的吸引力。
苹果永远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对手,但由于该公司的最新一代产品并没有瞄准新兴市场的普通用户,所以他们不太可能在发展中国家的大众市场夺取太大份额。而这恰恰是其竞争对手的主要目标。
微软(39.87, -1.14, -2.78%)和诺基亚(7.35, -0.27, -3.54%)向下拓展
其中一个竞争对手就是微软及其即将收购的诺基亚手机业务。在今年2月的巴塞罗那移动世界大会(以下简称“MWC”)上,微软宣布新版Windows Phone系统将兼容价格更低廉的设备,以便帮助规模较小的区域型硬件厂商生产低价设备。本月早些时候还有传言称,微软可能在印度等地免收Windows Phone授权费。
“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进军关键市场,包括开发新的消息软件、提升新的语言能力等等。”微软Windows Phone高级产品经理格雷格·沙利文(Greg Sullivan)说。
诺基亚还推出了有些怪异的诺基亚X手机,这款产品虽然采用了Android系统,但外形却酷似Windows Phone,而且与微软的搜索、邮件等服务进行了整合,替换了Android内置的谷歌(543.14, -26.60, -4.67%)服务。诺基亚X的基本战略初衷似乎不错,而且价格也不到100欧元。
现在的重点是看消费者能否买账,以及这款手机能否像微软预期的那样成为Windows Phone的铺垫。“从手机行业的整体环境来看,它可以让人们使用我们的服务,然后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要使用Windows Phone手机。”沙利文说。
Android霸占新兴市场
任何针对新兴市场智能手机产品的讨论都会以Android作为开头,有时还会以Android作为结尾,毕竟它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逾80%份额。
谷歌推出最新版Android系统时,最明显的改动就是确保最新的功能都能兼容低端硬件。Android 4.4奇巧系统甚至能够在内存只有512MB的手机上使用。
谷歌之所以这么做,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说服硬件厂商停止在新款低价智能手机中使用旧版系统。但奇巧系统目前还不够普及,截至3月3日,该系统在Android阵营中的份额仅为2.5%,所以谷歌的这一战略能否收到成效还难以判断。
“我们看到一些新款智能手机搭载旧版Android系统,这在低端市场尤其普遍。”谷歌Android工程主管戴夫·伯克(Dave Burke)去年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投入了很多精力来确保奇巧系统可以在入门智能手机上使用。”
所有着眼于高增长市场的平台,都在努力与Android争夺份额。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谷歌的合作伙伴覆盖面极广,不仅包括LG、三星、HTC和索尼(19.03, -0.06, -0.31%)等高端手机厂商,还包括华为和中兴等中低端企业,后者在中国和印度等地获得了极高的销量。
小众平台兴起
在苹果、谷歌、微软这三大巨头之外,还有很多规模较小的企业也在瞄准增速迅猛的新兴市场。Mozilla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且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几家实现一定出货量的小众平台。
Mozilla的Firefox OS系统明确以新兴市场为目标,其合作伙伴包括阿尔卡特和KDDI,这些企业虽然并未进军美国市场,但在全球的触角却很广阔。
“我们发布该系统时,我花了很多时间到南美旅行。看看委内瑞拉这样的国家,我们有一些社区成员来到了委内瑞拉,并对当地销售人员进行培训,还设计了高度本地化的推广计划。”Mozilla COO杰·沙利文(Jay Sullivan)在MWC上接受采访时说,“Mozilla的理念是吸引真正喜欢我们东西的人,这样就可以挑战实力更强的对手。”
沙利文表示,分析师估计Firefox OS系统发布后6个月,搭载该平台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50万至75万部。Mozilla宣布,该公司今年将借助MWC上推出的7款新产品进入12个新市场,使得市场总数达到27个。其中的杀手级产品或许是一款售价25美元的SC6821,该产品采用了展讯的芯片。
除了Mozilla外,其他小众平台的竞争格局则显得有些不够明朗。作为MeeGo的后续产品,Tizen系统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开发,但仍没有任何搭载该系统的智能手机正式发货。事实上,目前支持该系统的产品只有1款三星数码相机和3款智能手表。目前为止,没有切实证据表明有哪家企业准备推出Tizen系统的智能手机,至于最终的上市地点和价位更是无从知晓。
零部件价格降低
2013年,高通(78.53, -2.02, -2.51%)骁龙600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的顶级处理器,三星Galaxy S4等旗舰机型均采用该芯片。今年,骁龙600成了中端处理器,被用在中端智能手机里。这是消费电子行业的特性:昨天的热门会成为今天的街机。
低端设备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源于功能多、价格低的硬件的普及。谷歌、三星、HTC、苹果和微软都在开发自己的智能手机和操作系统,希望能运行功能最佳、要求最苛刻的新应用。高通等零部件开发商也不得不迎合用户对新功能的需求。这一切都在塑造新一代低价智能手机的发展方向。
“我们在努力让自己的CPU和GPU融入低端设备。”高通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拉吉·塔路里(Raj Talluri)说,“当你这样做了以后,有趣的事情就发生了:人们原本希望高端设备才具备的应用和用户体验,在低端设备上也可以享受到。”
移动行业的发展逻辑是:零部件制造商和智能手机厂商最初都将高端摄像头、高清屏幕、大容量电池和优秀的数据连接整合到最好的智能手机中,但假以时日,这些功能将逐渐放下身段,融入中端,甚至低端市场。
“所以,一段时间之内,‘越多越好’都将成为一大趋势。你开始使用低分屏,然后是qHD屏幕,接着是全高清屏幕、2K屏幕,而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讨论4K屏幕了。接着是摄像头,从一开始的200万像素、400万像素,然后不断增加。”塔路里说,“正因如此,微软和诺基亚这样的公司才能在低端市场推出优秀的产品。”(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