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1734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10-07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信息哲学
信息哲学
科学史上的“电流大战”
科学史上的“电流大战”
皮埃尔·迪昂
皮埃尔·迪昂
卡尔·皮尔逊
卡尔·皮尔逊
保罗·费耶阿本德
保罗·费耶阿本德
产业哲学
产业哲学
阿诺德·盖伦
阿诺德·盖伦
亨利·庞加莱
亨利·庞加莱
技术哲学研究
技术哲学研究
技术控制主义
技术控制主义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阿诺德·盖伦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阿诺德·盖伦(Arnold Gehlen),也译为阿诺德·格伦,全名Arnold Karl Franz Gehlen(January 29, 1904 - January 30, 1976 in Hamburg) ,是现代德国著名生物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和哲学人类学家。

盖伦1904年生于莱比锡,早年就读于莱比锡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相继在莱比锡、哥尼斯堡、维也纳、斯培尔、亚琛等各大学及瑞士高等工业大学任教,1976年汉堡去世。盖伦一生著述颇丰,除了这里提到的《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主要还有:《意志自由的理论》;《国家与哲学》;《人——他的本性和他在世界中的地位》;《社会学》;《原始人与后来的文化》《时间——图像》《人类学研究》《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道德与超级道德》等。 

著作:

Der Mensch. Seine Natur und seine Stellung in der Welt. (1940) (Translated as "Man, his nature and place in the world")
Urmensch und Spätkultur. Philosophische Ergebnisse und Aussagen. (1956)
Die Seele im technischen Zeitalter. (1957) (Translated as "Man in the age of technology")
Moral und Hypermoral. Eine pluralistische Ethik. (1969)

阿诺德·盖伦从人类学视角对技术本质问题进行了独特尝试。通过人与动物比较,指出人是有缺陷的存在,技术不过是人的先天缺陷的一种必要补偿。 对于技术本质特征的分析,格伦从三方面进行了系统概括,即技术形成一种人为的性质;技术背后运转的是无意识冲动;技术与文化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附。其中,他所提到的“器官强化”、“器官代替”理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格伦对现代工业社会的分析,无不折射出他对技术的批判思想。他指出,技术的冲击迫使人类意识的被动接受;技术的专业化导致当代现实感的丧失;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的稳定性需要相冲突。格伦将现代工业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归因于人、技术、社会三个因素发展的不平衡性,是贯穿其整个技术哲学思想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对由于技术的高速发展给现代社会整个文化体系所带来的危机的阐释,足以引发人们的深切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然,由于时代及自身发展的局限性,格伦对于技术的研究仍然算不上十分的全面,甚至有些观点尚有偏颇之处。然而,在当今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生活中,各种类型的技术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格伦的论述并不能解决技术发展带来的所有问题,并且有些问题也不是格伦所能预料和分析到的。事实上,在技术发展更多依靠科学知识的今天,格伦给人们所带来的沉思本身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他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价值尺度,重视技术伦理建设,从而建构新的文明坐标体系。

目录

盖伦:哲学人类学视域中的技术编辑本段回目录

        Der Mensch. Seine Natur und seine Stellung in der Welt . by Arnold Gehlen

        (英译本译为: Man, his nature and place in the world)

        阿诺德·盖伦,《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环顾各种关于技术的研究,德国哲学家阿诺德·盖伦(Arnold Gehlen)的技术人类学思想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并颇具声誉的研究纲领。他在这方面的经典之作《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中译本已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其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阿尔诺德·盖伦(Arnold Gehlen,1904年1月29日-1976年1月30日)是德国重要的而且富有争议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是哲学人类学的主要代表,其立场被认为保守。盖伦受到尼科拉·哈特曼和马克斯·舍勒的影响。

  一般认为,盖伦是西方哲学人类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体系实质上可以区分两部分:关于技术的理论与关于人类社会体制的理论。两个部分是紧密联系的,这不仅是因为两者都是建立在一个关于人性的基本特点的特定解释上,而且也是因为技术理论是社会体制理论的支撑甚至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部分。《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大致反映了盖伦的基本思想框架。 

    盖伦认为,从人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来说,人是一种“尚未完成的”动物。在人类的进化中,人是未经特化的。人类缺少特定的器官,使他们适应于他们的特定的生活环境。他们缺乏战斗性的器官与保护性的器官。他们的器官配备不能使他们能够本能地反应他们的生存环境。与人不同的是,动物能够利用它们的器官配备本能地反应它们的生存环境,具有与生俱来的生存能力。因此,作为一个极为脆弱、赤手空拳的物种,人类需要凭借他的智力与思想的力量,创造一个他能够在其中生活的生存环境,改变他原来的境遇来适应他。在盖伦看来,正是在这里,便有了技术的诞生。 

    从人类身体潜力的限度,可以推导出技术的必要性,这是盖伦技术理论的核心。事实上,有很多学者都持有这种观点。如德国技术哲学卡普早在1887年就提出,工具是人的体外器官,它们是人的自然器官的模仿与延伸。但盖伦进一步发挥了这样的观点,并提出了技术三种形式:增加与延伸人类已有技能与能力的强化技术;使人类能够完成一些以前靠天然的器官配备所不能完成的操作的代替技术;以及减少能量与解放器官的省力技术。盖伦这种把技术视作人的延伸的观点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它把技术与生物与生命联系在一起。人类的文明就是能够在体外完成一些仅凭他的自身器官所不能完成的任务。今天,人类已经建立起一个相当完备的人造体外器官。如一位学者曾这样说过,炉子是外部的胃,烹饪是是一种预先消化的方式,使食物易于消化,甚至使不能吃的坚固纤维也能消化得掉;图书馆是外部记忆银行,它们存储着比人脑能够管理的更多信息;计算机是外部心灵,他们计算得更快,思维更敏捷;汽车与飞机是外部的肌肉,提供比肢体更有效的外部运动;望远镜与显微镜是外部的眼镜,它们显著地延伸了人的视力。 

    盖伦认为,如果我们把技术理解为人类由于认出自然的性质与规律,以便利用它们与控制它,从而使得自然能为人自身服务而具有的各种能力和手段,那么技术在这种高度普遍的意义上,就是人类自身本质的最重要的部分。在盖伦看来,近代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在与自然科学和资本主义生产式的紧密联盟中达到的,但却给人类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那么,这种冲击的表现在那些方面呢?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盖伦的社会体制理论。 

    在盖伦看来,既然人类是一种“尚未完成的”动物,那么他们也是处于一种“敞开于世界的”状态中。然而,在“敞开于世界的”状态中,人类心灵表现出一种半本能式的对于环境稳定性的需要。既然现实无可避免地要服从时间与变化,所以人们所希望的最大稳定性就在于,同样的效应要自动而周期重复它们自身。这是人类原始的“先天”世界观。世界是有规则的、有节奏的、自我维持的、周而复始的。人类文化要求这种稳定性与秩序,事实上也曾形成了这种稳定性与秩序。盖伦认为,在近代技术出现之前,巫术,这种超自然的技术曾占据着中心的地位。巫术,按照盖伦的理解,就是要确保自然的规则性,并且以抚平不规则性以及例外现象来稳定世界的节奏。当生育畸形、日月有蚀等需要巫术进行干预的时候,人们所追求的便是恢复自然界的整齐性,正如用巫术来呼唤未能及时出现的风雨一样。而在史前期从狩猎——采集文化向定居文化的过渡后,人类更是建立了一套稳定的制度及其信仰。 

    然而近代技术文明摧毁了传统制度得以生存的根基,破坏了原有的稳定性与秩序,因为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于是人类就不得不告别以往基本上是稳态的、常规的社会,而步入一个急剧变化着的社会。随之,人类以往备受尊敬的、习以为常的而且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种种制度、习俗、规范、思想、理论乃至感情和心态,也就被迫不断地要改变自己去面迎这种日新月异的挑战。于是,人类心灵的最大的危机出现了,他被抛入到不稳定性的漩涡之中。盖伦认为,现代人类文明社会的一切问题、一切矛盾和冲突,或都源于此。它不是人类文明某个方面(哲学的、艺术的、政治的、经济的等等)的危机,而是整个人类文明坐标系的危机。至于如何化解这场危机,根据盖伦的思路,就是重建一套稳定化的制度来抚慰现代人的心灵。然而,盖伦提供给我们的与其是一张药方,倒不如说是一张诊断单。

阿尔诺德·格伦的生物哲学人类学编辑本段回目录

生物哲学人类学(biological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简称“生物人类学”,是哲学人类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在整个哲学人类学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的产生一方面与通过人与动物的比较来研究人类自身的传统有关,另一方面直接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体质人类学、生物学、生理学和考古人类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生物哲学人类学的基本特征是以生物学领域对人的研究作为出发点,把人的非专门化和非确定性作为人的根本特征,以此来解释完整的人的意义及其创造性活动,并以生物性为基础来确定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生物学家、社会心理学家阿尔诺德·格伦(Arnold Gehlen,1904~1976)。其主要著作有:《人,他的本性及其在世界中的地位》(1940)、《原始人类和早期文化》(1956)、《科技时代的人类》(1957)、《人类学研究》(1960)、《道德与超道德——多元伦理学》(1970)等。

对格伦而言,生物人类学的首要问题是确定人本身存在的领域是什么,然后才能从这个领域中来理解人。关于这点,格伦运用生物学的材料,在对宗教人类学、达尔文主义以及理性人类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认为:人既不是生活在生命之外的神的天国,也不是生存在周围环境的动物乐园里,而是存在于人自身所特有的生物领域之中。宗教人类学和达尔文主义的错误之处就在于:不是从人本身存在的领域出发,而是在人之外的领域去寻找人的基本特征与结构,用神学或动物学的概念来描述人。因此,生物人类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从人自身的生物领域出发,通过与动物比较的方式,去发现人存在的特殊结构,并借此结构来说明人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全部内容。

从人的生物学领域来看,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非专门化(Unspecial ization)。动物的专门化在体质上表现为动物的器官适应于每一种特定生活条件和需要,例如,虎食肉、牛吃草、狗的嗅觉、鹰的视觉等等,动物的专门化与本能一起规定它们在确定的环境中活动。相反,人的器官并不趋向某一特定的状况,主要是非专门化的,这种非专门化在形态学上表明人是以“匮乏”为其特征的。人没有像动物那样的天然毛皮层或皮肤去对付恶劣的天气,人没有锐利的攻击器官(爪、角、齿等)去获取食物,人没有适应快速奔跑的肌肉组织去逃避意外的伤害,人天生的本能缺陷使婴儿绝对软弱无力。

人的这种非专门化最初完全被看做生命成长的不利因素,人这一生物比起世界上适应环境的其他生物要难以生存得多。在这个意义上,格伦将人称为“有缺陷的存在”。但另一方面,非专门化特征又恰恰蕴含着人不为环境所封闭、面向世界开放的可能性。动物由于它们主体的专门化世界决定了一个客体的专门化世界,这两个专门化互相渗透而联结成一张封闭之网,因此动物是以封闭性为特征的;而人则相反,人的非专门化结构中包括了人的感知能力和活动,非专门化的感知能力使人面对一个开放的世界。人的开放性首先表明了人和动物与环境有完全不同的关系,动物与环境浑然一体,无主客之分,无内外之别;而人与世界的关系则是以主客相分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为标志的。其次,更重要的在于,人的开放性使人所面对的世界远比动物的环境宽广和复杂得多,这是一个多种刺激、印象混合的知觉世界,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灾难的世界。于是,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启动人性的发明与创造活动,“通过他自己的努力,人从压迫中获得解脱,并试图把他存在的匮乏转换成一种被改善了的生存条件”。这种反对人自身生物性匮乏的斗争,不仅提供了人在生物领域内同动物相区分的关键点,而且这种补偿人生物性不足的活动,又构成了人类实现文化的全部前提。这样,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便联系并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舍勒的二元论哲学人类学。

在格伦看来,“文化”,指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活动所产生的巨大成果,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指人在活动中产生的主体经验结构,包括知觉、意识、语言等;另一方面,指与人相关的历史条件,它包括家庭、民族、部落、国家、社会、制度、传统、法律、科学、技术、风俗、习惯、艺术以及道德、伦理等等。如果说动物面对的只能是由它本能所确定的自然环境,那么人的生物的非专门化决定了人所面对的是文化环境,这种文化环境能补偿人的自然缺陷和生物匮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格伦认为文化是人的第二本性,也是人能实现自身本质的惟一领域。这样,格伦就在“回到文化中去”的口号下,对人的解释由生物世界进入到文化世界。格伦认为,文化世界虽然是人在生物匮乏下所创造的产物,但文化世界一旦形成又有其自主的客观性。文化世界作为一种稳定的习惯为人类提供了类似动物的环境,为个人超越自身的经验提供了条件,为人摆脱本能的压制以及获得支配自己的自由创造了前提。生物人类学这种“回到文化中去”,把人放到文化中加以考察的思想倾向影响到了文化哲学人类学的形成和发展,它成了文化哲学人类学的出发点和前提。

总的来说,心理和生物哲学人类学通过把人的本质还原为人的心理失常态度或生物学上的非专门化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舍勒以生命和精神二元对立为特征的哲学人类学,并进而抛弃了传统理性人类学将人分裂为肉体和精神两个领域的老路。但是,这种克服和抛弃是以片面性和忽视人的社会性为代价的。在心理和生物哲学人类学那里,人是片面性的人,而不是完整的人;是抽象的人,而不是具体的人。

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问题编辑本段回目录

社会心理学,研究丛 书 名: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作  者:(德)阿诺德·盖伦(Arnold Gehlen) 著出 版 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4-01 页  数:163页 I S B N :9787542845412 版  次:1版 印  次:1次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纸  张:普通 适读人群:心理学研究人员、爱好者 定价:¥18.00 

 内容简介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问题
  本书中作者以社会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独创性地提出了一套社会心理学理论,并把他的理论有效地应用于当前社会,透彻分析了人类当前所处的立场。

 作者简介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问题
作者姓名:(德)阿诺德·盖伦(Arnold Gehlen)
相关作品:《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问题》

 目录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问题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中译本修订再版赘言
中译本序
英文版前言
第一章 人与技术
第二章 新颖的文化现象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的发现
第四章 新主观主义
第五章 世俗的视野
第六章 文化发展中的危机
第七章 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分析
第八章 自动作用
第九章 人格

 书摘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问题
  第一章 人与技术
  有机物及其代替品
  自从尼采和斯宾格勒的时代以来,与批判当代社会和文化有关的文献就一直在德国流行,其中一个持久的主题就是反对技术*的论战。 这一点正是我们自己的社会尚未结束它对于与工业化的进展相联系的根本性质变化所进行的那种内部争论的一个征兆。 在德国,公众的讨论往往会引出对未来的国家可能有似于一座蚁丘、对被编排好的头脑的操纵问题、个体的惶惑和文化的衰颓的焦虑。 在这种思路上,技术往往是在扮演着一个被告(defendant)的角色;然而它在美国和苏联,却似乎引入瞩目地风行一时。 美国人有着广泛流传的科学幻想文学,它们在热心地勾画着技术的乌托邦,它们喜欢构想各种狂幻出奇的概念,诸如驾驭了时间就能使人像旅客一样地漫游到各个过去时代的社会里去。
  现在有一点都不明白,为什么在德国,我们始终迟迟不肯对于技术也像对于其他的文化领域那样,认可它那同等的公民权,尽管我们在技术创新上有许多成就。 其原因可能部分地在于人们坚持理论优于实际、纯粹科学优于应用科学的传统观点。 也许是有一种古老的观念依然活跃着,即唯心主义的思想力量可以和人类所有的问题达成协议;然而事实上,它们面临技术时是茫然失措的。 的确,我们的哲学概念整个说起来一点都不适合于我们的时代。 然而我们的工作并不是一项巨大的、要弥补这种事物状态的工作,而只是一项较为平凡的、要在哲学人类学之内进行的工作。 我们将探求可以使人类心灵的这一惊人的领域--技术--对于我们理解自己都能起什么作用的那些客观观点。
  ……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3

标签: 阿诺德·盖伦 阿尔诺德·盖伦 Arnold Gehlen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Arnold Karl Franz Gehlen,阿尔诺德·盖伦,Arnold Gehlen,阿诺德·格伦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