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9766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9-27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
清华大学与中国计算机业
清华大学与中国计算机业
哈工大与中国IT
哈工大与中国IT
哈军工与计算机业
哈军工与计算机业
毛泽东时代计算机发展
毛泽东时代计算机发展
50年代中国计算技术
50年代中国计算技术
新中国的计算机技术与清华大学
新中国的计算机技术与清华大学
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拓荒史
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拓荒史
参观新建北京电信博物馆
参观新建北京电信博物馆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哈工大与中国IT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哈工大与中国IT编辑本段回目录

——我校计算机学科创建50年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6周年纪实

马洪舒 童志祥

哈工大与中国IT共同成长、共创奇迹、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60年前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问世,50年前中国最早的计算机专业在哈工大等3所高校建立。50年来,哈工大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奋在我国IT领域创造出一项又一项奇迹,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如今,哈工大计算机学科已从一个专业发展成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有过20世纪50年代首台结构式模拟计算机和首台数字下棋机的辉煌;有过60年代小磁芯存储器的荣耀;有过70年代容错计算机的名望;更有过80年代以来声图文智能接口的地位;90年代以来,在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跻身于我国一流的计算机学科行列。

中国IT品牌人才的摇篮

中国IT领域活跃着一大批哈工大毕业的高端人才:国家“863计划”计算机软硬件专家组组长、副组长都是哈工大校友;在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中有1/4是哈工大校友;中国高校计算机学院的院长、系主任、学术骨干,IT企业的领军人物中有相当一部分也是哈工大校友;在北京中关村的IT圈,聚集了一批哈工大毕业的佼佼者,有学者称这是“中关村的哈工大现象”。他们见证着中国IT的历史,使哈工大成为中国IT品牌人才的摇篮。

半个世纪以来,有6000多名计算机专业的学士、硕士、博士从哈工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哈工大培养的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全国最多。

他们当中有许多活跃在学术界、教育界的院长、主任,国防科技系统的领导和骨干,工业界的骄子和海外的学子们。

具有“哈工大品牌”的精英人才们,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第一位院士——王天然院士

王天然院士  博士生导师,1943年3月7日生。196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计算机专业。一直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工作。其中1982-1985年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进行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他主持完成了国家“八五”攻关和学院重大项目,开展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了系列机器人产品,并大量应用,实现了产业化,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该项成果获中科院1999年度科技进步特等奖、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主持完成了“九五”攻关项目“新一代全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开发成功了基于FF协议的控制系统,并成功应用。该项目获中科院2001年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提出一种新的将时间与功能划分原则和事件响应机制相结合的智能机器人体系结构,发展了分层递阶体系结构思想。他主编了《机器人》一书,参加编写《机器人学导论》。他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有6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曾荣获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他是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方滨兴教授

方滨兴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生,他是哈工大77级本科生、86级博士生。他毕业留校后,曾任哈工大网络中心主任,计算机系计算机系统结构教研室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编委、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总工,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组专家,国家863计划信息安全技术专题专家、亚洲PKI论坛副主席,中国PKI论坛主席,中国信息学会常务理事,网络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并行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他负责完成了30项国家及部级科研任务,总经费过亿元,其成果有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在《计算机学报》等学术刊物与会议与发表论文300余篇。他在并行阵列机、并行编译与群机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他的学术梯队规模达40多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博士生10多人。他的主要合作伙伴有:美国塞瑞克斯大学、日本京都工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系等。

方滨兴院士从事的并行处理技术是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性技术。美国在此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我国也有许多大学研究所对此有突出的研究成就,如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总参56所等等。而方滨兴院士所领导的课题组在并行阵列机、并行FORTRAN编译技术研究方面有其特色。他基于性能先进的支持存储器无冲突访问的互联网络提出并开发了并行阵列机ABC-90系统,从中产生出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成果;研究并开发了HPF核心编译器及其程序分析工作。这些成果均被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方滨兴院士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方面也取得一系列成果,在国内学术界也有较高的知名度。

近年来,方滨兴院士和胡铭曾教授等一起所承担的国家计委重大项目“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在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域投资最大的、水平最高、政治影响最大的项目,这项成果获得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方滨兴院士先后十余次分别亲自向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讲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方滨兴院士获得中组部、中宣部、科技部、人事部联合授予的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颁发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证书;信息产业部颁发的“在信息产业部重大工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特等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是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05年12月因在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方面成就被评为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院士目前是多个学(协)会网络与信息安全二级机构的负责人,包括: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兼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通信学会会士、常务理事兼通信安全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兼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兼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同时也被多个部委聘为咨询专家,包括全国人大常委、解放军总后勤部、财政部、国税总局、国家认证认可委、中国网通、邮政总局等。

◆第一位博士——张大鹏教授

张大鹏教授是哈工大计算机学科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现任哈工大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兼职博士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香港生物识别技术研究中心主任,IEEE高级会员,国际图像图形学杂志创建人、主编,国际模式识别及人工智能杂志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VLSI系统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在国际刊物和会议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多篇。

张大鹏于1985年,在哈工大计算机系陈光熙、李仲荣教授指导下获博士学位;1994年,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电气与计算机系获博士学位,成为双博士学位获得者。

张大鹏教授长期从事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的研究,尤其在基于人体生物特征的自动识别技术,神经网络系统与应用以及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并行算法等方面有很深的学术造诣。自80年代以来,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150篇,出版专著4本,具有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因此,数次被邀请在国际会议上作专题报告,并担任程序委员会组织委员会成员,担任《国际图像与图形学报》主编和国际刊物《模式识别》、《国际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学报》等刊编委,为美国IEEE高级会员。近年来,他创建了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香港理工大学Biometrics研究中心,还创建了哈工大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心,他作为两地的中心主任,在生物测定学(Biometrics)这一国际前沿研究方向承担了多个项目,并与密执根州立大学,悉尼大学以及滑铁卢大学都建立了合作关系。他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很大的发展潜力,学风正、工作勤,善于合作。

张大鹏教授在科研中取得突出成果。“掌纹识别系统”荣获2000年汉城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2003年第14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在张大鹏教授的积极倡导下,哈工大成立了人体生物识别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已聚集了四个教授、五个副教授,以及七个博士和多个硕士生的较强实力的研究队伍。

哈工大生物识别技术研究中心与香港的生物识别技术中心(也由张大鹏任中心主任)构成两地模式,在同一大方向,不同的侧重面进行研究,起到了两地优势互补的功效。哈工大的研究成员可以经常到香港去做短期访问,充分利用香港在国际上的地位,了解世界前沿的最新科研信息,使哈工大科研水平与世界直接接轨。

◆第一位青年博导——李晓明教授

李晓明教授是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一位青年博导。

博士生导师李晓明教授出生于1959年,是湖北沙市人。1977年,他成为粉碎“四人帮”以后第一批通过考试录取的哈工大计算机系学生。1982年,他从哈工大毕业后赴美国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6年,在美国斯蒂文斯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哈工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李晓明学成归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他领导完成航天部“七五”项目“分布式体系结构和分布处理”,居国内领先水平,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工委“八五”项目“多机系统性能评价方法与技术研究”,通过专家鉴定,具有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李晓明教授主要讲过如下课程:

1.计算机数学;2.计算机体系结构;3.操作系统;4.并行程序设计;5.编译技术;6.FORTRAN;7.FASCAL等课程。

李晓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Web及其信息处理,并行与分布计算,互联网信息体系结构,搜索引擎,网络与分布式处理,网络与高性能计算。曾荣获周培源国际学术交流奖。

李晓明教授现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网络与信息研究所所长、哈工大兼职教授。他是国家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运筹学会可靠性学会常务理事、美国IEEE资深会员、《Concllrrency》国际编委。他还曾任1991年“北京国际青年计算机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曾被评为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之一。

李晓明于1995年1月“二次出国”。在美国从事计算机前沿课题并行处理技术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他把这项研究发展成为中美合作研究课,同时带动国内的工作和国际水平接轨。虽然身在国外,他仍然与国内的助手和学生保持着密切联系。他通过国际电子通信线路,及时提供国外最新技术资料,指导国内课题8名博士生、4名硕士生与部分青年教师开展研究工作。他领导的课题组,几乎每天都收到他来的电子邮件。研究生经常向他汇报课题进展情况,请他审查研究方案,解答疑难问题。他每天收到电子邮件,第二天就给予回答。哈工大并行处理研究工作在他的指导下,进入了这一领域的国际前沿。

◆中科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高文教授

博士生导师高文教授出生于1956年。他是哈工大校长助理、哈工大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带头人,国家863计划智能计算机系统(306)主题专家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科院计算机所所长、《计算机学报》主编,香港城市大学名誉教授,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ACM会员、IEEE会员、国家教委、中科院与航天工业总公司跨世纪人才,黑龙江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他还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

高文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计算机接口技术、多功能感知与多媒体技术、图象处理与数据压缩、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他负责30多项国家级或部委级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获国家863计划15周年杰出贡献奖;在国内外重点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7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7部。

90年代初,高文教授在图象处理、医学图像辅助诊断、图像数据库等方面的研究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在学术上与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计算机专家有密切联系。他在医用数据库研究中取得突出成果。他所提出的方法以及软件算法均被日本富士通用公司所采用,已经做成硬件,装在富士通的医疗图像计算机接口设备中,成为网络接口一个组成部分。

在数据压缩技术方面,国际上主要工业国家都加强了对数字化潮流的引导,国内在这方面也投入了较大的力量。国际上主要的研究机构集中在大公司,如IBM、ST、C-Cube、LSI等,这些机构除了进行算法的研究之外,在芯片实现等方面也具有很强的力量。国内目前大多限于算法研究,在芯片和系统实现方面的工作较少。在国家“九五”攻关项目支持下,高文教授在数据压缩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MPEG-2实现技术”项目主要研究基于数字存储、传输的各种软硬件实现技术并将形成相应的产品,其目标是要解决我国在数字化视、音频领域中的设计和产业化能力的问题。目前在系统级实现方面先后已成功地完成了DVD解压缩卡、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MPEG-2实时压缩系统的研制并在进行基于MPEG-2的VOD系统、CATV数字电视接收机的研究。在97年完成的“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系统”被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成果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目前,该成果已实现产业化,有厦华公司等10多家企业将该技术用于生产。

1993年1月17日,高文教授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留学回国人员迎新春联欢会,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接见,合影时坐在第一排。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院长——徐晓飞教授

徐晓飞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晓飞教授于1978年进入哈工大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学习,并分别于1982、85和88年获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6月留校任教至今,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教研主任、系主任、院长。目前,他还兼任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家863计划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攻关计划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工程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SME高级会员,德国运筹学会会员;《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制造业自动化》、《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等期刊编委;黑龙江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组长,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黑龙江省政协委员,黑龙江省高校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徐晓飞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分布式信息处理、数据库、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知识工程等。他曾负责或参加过20多项科学研究项目。尤其是近年来,他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和研究项目、部委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省科技攻关项目等10多项课题,总经费超过500万元。他有4项研究成果获奖,其中,国外刊物与一级刊物及SCI/EI/ISTP检索论文36篇;还著书一部。

他有一支实力委强学术梯队、规模达30多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生10多人。他的主要国际合作伙伴有:德国柏林工业、法国波尔多大学、英国拉弗堡大学和爱尔兰戈尔韦国立大学等,负责着一项中欧政府间合作项目。

为了加强哈工大计算机重点学科建设,支持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也为了与国际一流大学建立密切联系,向这些大学学习创办一流学科的先进经验,并使哈工大计算机学院成为国际知名的学院,徐晓飞教授和杨孝宗教于200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出访美国。对卡耐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一伯克力大学、华盛顿大学等美国一流大学计算机学院或系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访问。此次主要访问目的为“开阔思路,广交朋友,宣传工大,开拓合作”,即:

◆通过深入交流,了解美国一流大学方式、人才培养、科学方向与研究方法、技术开发与成果转让、学科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重点访问与我院关系密切的卡耐基——梅隆大学(CMU)计算机学院,全面建立两院的合作关系;

◆通过广泛访问交流,宣传哈工大计算机学院,扩大哈工大计算机学院与学科的知名度,交结新老朋友;

◆通过访问,建立与美国一流大学计算机系的密切联系,探讨科研合作与联合培养人才的途径。

2001年6月22日至25日,新世纪全国科技工作者的首次盛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同与会代表合影留念。此次大会是团结和动员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继续奋斗的一次重要会议。

出席此次大会的代表来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在内的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地区的正式代表1000名、列席代表200名、特邀代表300名。徐晓飞教授作为正式代表出席了大会。此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科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300名。徐晓飞教授当选为第六届全国科协委员。

徐晓飞教授是留德归国学者。1993年从德国回校工作;1994年10月出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2000年10月担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徐晓飞教授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坚持“求实创新,探索进取”的精神,按着“高起点,高速度,高水平,超常规”的发展思路,带领全院师生奋力拼搏,使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总体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知名度。

◆第一位重点大学的副校长——怀进鹏教授

怀进鹏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是本专业培养的第一位重点大学的副校长。怀进鹏教授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数据库及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现任国家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专家组组长、国防科工委军用软件专业组成员有北京市政府顾问。主讲《高级数据库技术》研究生学位课,担任《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编委,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霍英东基金、国防预研、北京市新星计划、航空科学基金等十余项国家科研任务,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93年评为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95年获茅以升青年科技奖。

◆第一位国外大学的院长——周万雷教授

周万雷教授、博士,1957年出生,现任澳大利亚Deakin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1982年和198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别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于1991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周万雷教授现为澳大利亚Deakin大学信息技术领域主席教授,在任信息技术学院院长之前,周教授曾作为美国曼彻斯特Apollo/HP公司程序师、澳大利亚悉尼高技术计算机公司首席软件工程、新加坡国立大学讲师以及澳大利亚墨尔本Monash大学讲师。周教授还是IEEE会员、IEEE计算机学会会员、计算机协会成员、澳大利亚Unix用户团体成员以及澳大利亚信息安全团体成员。

周万雷教授的研究领域涵盖分布式系统理论及应用、基于互联网及网页的计算、电子学习及虚拟社区、移动及普适计算、容错计算、分布式及并行处理系统性能评估、分布式及异类型数据库。目前,他已经完成了分布式系统在理论上、实验上以及实践上的研究,并致力于可靠性全球计算的研究以创建一个稳定、可靠的计算能力资源,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仓库。为了此目标,周教授还创建了新的容错计算模式,并将现有的模式进行改进。此外,为了克服发展可靠性分布式系统的复杂性,周万雷教授还开发了创建可靠性分布式系统的新工具,并且创立了许多作为“观念试验”或实际应用的可靠性分布式系统。周教授的科学研究在可靠性全球计算领域中形成了新的理论,并丰富了现有的知识。周万雷教授是国际上公认的分布式系统的杰出科研专家。

周万雷教授在国际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了15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5本专著。自1997年以来,他曾作为40多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成员、主席、分会主席等。周教授曾担任2000、2002IEEE算法与并行处理结构国际会议(ICA3PP 2000、ICA3PP 2002)的程序委员会主席、第二届基于网络学习国际会议(ICWL2003)的程序委员会主席等。

◆中科院最年轻的所长——李明树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明树,是陈光熙、胡铭曾教授指导的87级博士生。他出生于1966年,是中科院最年轻的所长。

1995年,李明树又获得哈工大经济学硕士学位(在职第二学位)、导师是彭瑞玲教授。

1993年至1996年先后在中科院软件所及英国爱丁保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在多个国家进行过讲学和交流活动。现为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还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兼职教授、全国青联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与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政府科技顾问及国家863计划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

主要研究兴趣为智能软件工程(特别是软件过程和需求工程)、实时系统、Internet/Web技术及应用等。近年来在研究和工程两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担任若干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或委员,以及学术期刊编委及《软件学报》主编。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十余个,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和合作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撰写和编辑学术专著、论文集10本。已培养毕业(含合作培养)博士10人、硕士16人,出战博士后3人。

其科研成果“软件过程服务技术与集成管理系统”,被中科院推荐申报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初评通过)。

其经济学研究论文“技术教育引进与电子产业外向化”于1996年10月被黑龙江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为一等奖。

◆北大最年轻的博导——程旭教授

程旭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生,现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他于1984年至1994年在哈工大计算机系学习并取得博士学位。

程旭教授是北京大学最年轻的博导。他是国家“863计划”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专项总体组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集成电路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本科生教学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成员(1999年至2001年任“理科召集人”)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学学部学术委员等。

程旭教授所领导的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MPRC)研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套支持微处理器正向设计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环境和自主指令系统的16位微处理器(1999)、第一种支持32位和16位两套完整指令系统的微处理器(2001)、目前国内集成度最高的CPU系统芯片一北大众志-863及配套系统软件(2002)。负责完成的研究成果被评为“1999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

近五年来,作为课题组负责人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等支持的20余项国家重要科研项目,经费累计逾3000万元。

2003年,程旭教授在北京大学第九届“我爱我师——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评选活动中获“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称号。

◆第一位女将军——黄永勤研究员

计算机专业培养的第一位女将军——黄永勤,是7843-2班毕业生,1955年出生。1982年从哈工大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奋力拼搏。

黄永勤研究员是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计算机软硬件主题专家组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总参56所所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高性能计算机禁运,我国开始研制巨型计算机系统。从80年代末参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某巨型计算机系统研制,再到90年代初参与主持某可伸缩的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机系统的研制,作为副总设计师兼信息处理主管设计师参与主持总体设计和全系统的联合调试,主持并成功完成了信息处理机的攻关,直到90年代末担任总设计师参与主持超大规模计算机系统研制,近年来担任新一代巨型计算机系统的总设计师,黄永勤为中国高性有计算机的历史性突破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立两次一等奖,一次二等功、1994年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当选为总参谋部优秀中青年专家、1999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2年获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黄永勤研究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获得者、是中共“十五”大代表。她曾被评为江苏省的“三八”红旗手,目前担任国家重大项目的总设计师。

◆第100位博士——韩纪庆教授

韩纪庆教授是哈工大计算机学科培养的第100位博士。2002年一桩一桩好事接踵而来,可谓四喜临门:破格晋升为博士生导师,被任命为院长助理,荣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的资助,被评为哈工大2003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韩纪庆教授出生于1964年,1987年7月从哈工大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专业毕业,被评为校优秀毕业生。1990年3月哈工大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研究生毕业,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1996年6月至1998年1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韩国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所从事合作研究工作。1998年6月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博士毕业,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韩纪庆自1990年毕业留校后,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出色地完成了教学科研任务。在教学方面,曾多次主讲本专科、研究生的“计算机原理”、“语音信号处理”等课程。在教学的同时,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多次受到了学校的嘉奖,曾荣获校“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称号。在科研方面,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完成了国家“七五”、“八五”攻关项目和国家“863”计划等项目。1998年回国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信息安全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已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

1982年以来培养的毕业生代表人物还有:

◆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数学所副所长冯琦研究员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尹宝才教授

◆成都电子科大计算机学院院长吴跃教授

◆中山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常会友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中文信息处理学会理事、哈工大王晓龙教授

◆总参二部总装备局副局长罗为高工

◆航天部23所副所长、国家863/CIMS主题专家组成员全春来研究员

◆航天数控集团总经理张强研究员

◆微软中国研究院主任研究员周明博士

◆MY8848网站总裁王俊涛

◆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王丽薇(21岁获博士学位)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为什么能培养出如此众多的高端人才呢?这主要归功于计算机教育金字塔体系,即“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品牌人才的教育体系。

“研究型”素质教育体现在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工作上。计算机学院的很多学生从本科生开始就进入实验室。长期以来,这个学院一直有由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学术梯队,共同参与科研项目,例如智能接口与人机交互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数字视频广播编码传输与接收系统”、“个人计算与移动计算机结合的算通用技术”、“基于多功能感知理论的中国手语识别与合成研究”等3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这些项目的研究中,学生不仅经过了一个科研全过程,也使他们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本科生开始参与科研工作,也延长了 研究生的培养周期。目前,这个学院正在成立“本-硕-博”跨年级的学生学术俱乐部,从而更加充分调动学生在学院10个研究中心搞科研的积极性。

“个性化”成才教育是在整个教学中突出因材施教的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创造精神。在研究生培养中,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教师就把他培养成工程型的人才。如一个学生在大四时,就在两名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个30多万元的科研项目。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便鼓励他朝着软件工程师的方向努力。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个性化”培养有利于学生成才,可以让学生较早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是做研究人员、工程人员还是管理人员。

“精英式”品牌人才培养是按“学科带头人、技术负责人和政府领导人”的培养目标培养品牌人才。为保证精英式人才的质量,计算机学院制定了博士生的中期评估制度。在中期检查时,对没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劝其退学或进行淘汰,从而保证了博士生的高质量。

计算机教育金字塔体系之所以培养出众多综合素质高,学术能力、领导能力和协作能力强的高端IT品牌人才,是因为计算机学院在“金字塔”体系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观,把调和分为精品课程、优秀课程和一般教学课件三个层次进行建设。同时强调创新意识和丰富想象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终生学习能力;坚持“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求新求实,探索进取”的教学指导思想,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3个方面的培养融会贯通于教育的全过程。在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上,把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体系和我国的课程体系结合起来,制定最新的教学计划;采用案例教学、实验型教学、课程大作业、累加式考试、综合设计等方式和英文教材、双语授课、国际化管理等方式开展课程建设,与国际接轨。这些都是品牌人才培养的保证。

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坚持将院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求实创新、探索进取”落实在各类学生的培养上。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注重对科研能力、组织能力、把握与开拓研究方向能力的培养,特别强调博士研究生专业知识的“新与博”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深与实”。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按照一级学科培养模式制定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在本科生教育中,以培养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行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所培养的学生以基础理论扎实,工作塌实和动手能力强而在国内同行中享有盛名,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目前,已出站博士后80人、已土状博士生231人,硕士生1411名,本科生4745名。许多毕业生活跃在国内外的学术界和工业界,并已在各自的岗位上承担重要工作。

中国最早的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科学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和应用程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它将促使科学技术发生深刻的变化,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创于1956年,是中国最早的计算机专业之一。2000年10月,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院成立。

哈工大计算机学科不仅历史长,且实力雄厚,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我国唯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学科。微软中国研究院李开复院长多次称哈工大是中国CMU(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在哈工大-微软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上,他说,“我一来到哈工大就会联想起我的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别人问我,如果说,清华大学是中国的MIT,那么,美国有一个更出色的CMU计算机系,中国有谁?我说,中国有哈工大,哈工大就是中国CMU!”

1956年,哈工大正处于大建设、大发展、大提高阶段。学校已发展成为土木、机器制造、电机、机械制造工艺、工程经济、仪器制造、动力机械7个系27个专业的多科性工作大学。这个专业体系的形成为哈工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的哈工大为学习苏联经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每一个新专业的建立都要聘请一位苏联专家,并带来一套相关的教学资料。同时,调配一批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新专业的筹建工作。

成立计算机专业时,由于未聘请到苏联的计算机专家,哈工大依靠自己的力量,由两位青年教师挑起大梁开始筹建计算机专业。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的这两位奠基人,一位名叫吴忠明,一位名叫李仲荣。他们都是1955年6月从电机系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毕业留校任教的青年教师。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创建于1956年2月。1956学年开始招收新生一个班。这是全国计算机专业的第一次正式招生。

1957年8月,哈工大从北京聘请陈光熙教授来校成立计算机教研室。学校任命陈光熙教授为主任,吴忠明为副主任,李仲荣为实验室主任。

中国第一台结构式模拟计算机就是于1957年由吴忠明和李仲荣研制成功的。

1955年10月至1956年5月,青年教师吴忠明和李仲荣在专业筹建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摸索研制出了高增值直流放大器,能作加减和微积分运算,并初步掌握了结构式模拟计算机的设计及制造方法,掌握了模拟计算机的原理与结构。

高铁副校长了解此情况后约吴忠明前去汇报,并当场拍板立项,找有关部门负责人确定经费,批准他们到南方去采购器件。

利用模拟计算机可求解各种线性、非线性常系数及变系数微分方程,可用不同的时间比例系数来观测物理过程。由于电子模拟计算机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虽然其计算误差较大(达5%~10%),但在工程设计及科学研究工作中仍有很大的价值。

模拟计算机按其结构分为矩阵模拟计算机和结构模拟计算机两种。后者与前者相比有很多优点,如解同一阶次的微分方程所需直流放大器的数量少、结构灵活、便于接入特殊的模拟环节(如非线性及迟后装置等),同时也便于试验实际的调节器。吴忠明、李仲荣研制的就是后一种。

1956年6月至9月,他们深入研究结构模拟计算机主要部分的各种线路,阅读相关研究的文章。同时,开始在实验室中对各种线路进行实验,选择在当时条件下最合适的直流放大器线路及结构设计。

1957年1月,实验及安装非线性部分已完成大部分。接着他们经过深入研究,解决了制造结构模拟计算机的理论及实际问题,制成我国第一台比较完整的结构模拟计算机。

这台模拟机制成后在教学工作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开出电子模拟计算机部件及解题实验8个,参加实验的学生人数达1000人次。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王广雄还曾利用这台模拟机进行毕业论文中的自动调节系统的模拟。

中国第一台结构模拟计算机在哈工大研制成功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苏联模拟机专家科甘等科学家先后参观并指导。

在这台模拟机的基础上,1958年,哈工大又研制成功了一台采用自稳零式运算放大器的电子模拟计算机。其总结资料曾在1958年全国模拟机会议上发表。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于1957年2月来哈工大讲学,与哈工大计算机专业的青年教师及651班30多名学生进行了座谈,给全校师生作了一次十分精彩的报告。华罗庚先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将老师的军”,他们提出:“我们专业向国庆节献礼献什么?”根据学校当时的实际条件,青年教师吴忠明拿出了一个三堆棋专用计算机的设计方案。这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1957年访问哈工大时建议设计的,这一方案很快得到校、系领导的批准。

那时,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共有十名教师和两个年级的学生,大家同心同德,白天上课,晚上利用业务时间刻苦攻关。

计算机专业的吴忠明、李仲荣、朱志莹、胡铭曾、李性存、梁蕙荃、肖哨牧等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一起,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研制成功了能说话、会下棋的数字计算机。

当时,学校领导非常关心计算机专业建设。李昌校长每次从北京出差回来总要到实验室看望师生。时任副校长高铁同志经常到实验室指导研制工作,从精神上给师生很大鼓舞,在物资上也总是多方支持。他曾专门批示,为保证下棋机供电,变电所推迟停电检修。

1958年9月1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等同志视察哈工大。当时,这台智能下棋计算机正在研制,邓小平同志怀着极大兴趣地在实验室里参观了这台机器的表演。

不久,这台能说话、会下棋的智能下棋计算机终于研制成功,并在北京全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上展出,受到热烈欢迎。

这台会说话、会下棋的数字计算机在我国尚属首创,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史上也可以写下一笔,在全国科技界影响很大。尤其是计算机界同行们,对哈工大计算机学科更感兴趣。受中国科学院党组委托,哈工大计算机专业于1958年秋天开办了一个计算机训练班,培养急需人才。来自山西太原工学院、兰州大学以及辽宁沈阳和河南等地高校的30多人参加训练班培训。陈光熙、吴忠明、李仲荣等计算机专业和有关教研室教师为训练班开出了全部课程,深受欢迎。哈工大计算机专业二、三年级同学也一起听了专业课,收获很大。

1960年初,哈工大计算机专业研制成功能够进行三角函数运算的小型通用数字计算机601机,属中国领先。4年后,兄弟院校才开发出同类型机器。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从1956年创建以来,走过了50年光辉历程。陈光熙教授等老一辈学科带头人在专业的创建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光熙教授

陈光熙教授是浙江省上虞人,出生于1903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当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赴欧洲寻找马克思主义的时候,陈光熙和他的伙伴们怀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远涉重洋,留学法国和比利时。回国后曾在北京辅仁大学担任教授。

上个世纪50年代,电子计算机刚刚在国外兴起的时候,陈光熙教授就以他对科学的敏感,注视着这门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学科。

自从1957年陈光熙教授来到哈工大,历任计算机教研室主任、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理事、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市电子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精密仪器研究所所长;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计算机专家,而且是深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好领导。

1957年,当李昌校长派人到北京招聘一批教授创办新专业时,陈光熙教授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北京那优越的工作条件和舒适的家庭环境,来到北国冰城,在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塞外北疆扎下根来。

在哈工大这座科学殿堂里,陈光熙教授带领青年教师创建了计算机专业,成为我国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奠基人之一。

在陈光熙教授组织领导下,1958年秋天,哈工大研制的“能说话会下棋”的数字计算机,在北京举行的教育革命展览大厅展出,在科技教育界引起很大震动。敬爱的周总理以及朱德、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这台机器的表演,非常高兴,特别赞赏。

60年代,我国计算机缺乏快速存贮元件,为了提高计算机的存贮速度,缩小机器体积,陈光熙教授大胆提出一种小型磁芯的研究方案。并于1964年荣获国家新产品二等奖。

正当陈光熙教授在计算机科学事业中大展宏图时,一场摧毁文化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乱套了,一切都被颠倒了,重大科研项目被迫停止。像千百万知识分子一样,陈光熙教授在10年动乱中遭受到严重迫害。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特务”,被捕入狱一年多,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受到严重摧残。

然而,对于打击、诬陷、迫害,陈光熙教授不屑一顾,最使他痛心的是中止了他的科学研究。世界上,计算机科学正以惊人速度向发展,中国又要被远远地抛在后面。他焦急,他不安,因为他不是站在看台上的普通观众,而是参加竞赛的“运动员”。“中国计算机落后,就是我们这些人的耻辱!”这比对他个人的人身折磨更难以忍受!

粉碎“四人帮”的伟大斗争胜利了,陈光熙教授又可以甩开臂膀大干一场了。他心头充满了激动和欢乐。

70年代,陈光熙教授主要从事“容错技术”的研究,并取得可喜的成果。航天部某单位按陈教授的容错技术原理制造的计算机,在军舰上工作,运算非常可靠。

80年代,已进入耄耋之年的陈教授,仍然指导研究生向更先进的领域进军。他涉足于计算机系统结构及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计算机及数据库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三大分支。这些分支都是当代计算机科学的前沿课题。

陈光熙教授甘为人梯,培育高才,是中青年教师和博士生的良师益友。他以自己的心血,让年轻人一批又一批破土而出,甚至让他们踩着自己的肩膀,向新的高峰挺进。在他的带领下,一支实力雄厚的计算机科学队伍,在哈工大发展、壮大、前进着。他培养的一批又一批计算机高级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国防、科技、教育等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

陈光熙教授对中青年教师和博士生总是非常热情地指导。他愿意把自己掌握的全部知识给年轻人,把自己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变成计算机专业全体同志的财富。他作为一个老教授,时刻关心中青年教师的提高问题,经常了解他们。希望怎样提高?自己有什么打算和要求?并主动给他们出主意,当参谋。

陈教授经常告诫中青年教师要重视外语学习。他说:“掌握好外语就好比打开科技大门的钥匙拿到自己的手里,特别是计算机学科汉语资料太少,多掌握一门外语就好像多长了一只眼睛。”陈教授自己是非常重视外语学习的,他早年留学法国、比利时,精通法语、英语。他开始学习俄语的时候已经52岁了,尽管俄语非常难学,而他却掌握得很好。

陈光熙教授对中青年教师和博士生认真负责,精心培养。已经80多岁高龄,博士生的博士报告、研究论文,他总是一个一个审查,一篇一篇阅读,一个字一个字地帮助修改。哈工大原校党委书记李生同志曾是他指导的博士生。有一次,李生准备撰写一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数据库计算机方案探讨》论文时,陈教授和他讨论了两周,从中文到英文,从头到尾帮助修改。李生在学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是按陈教授的思想写成并经陈教授一字一名加以推敲修改,陈教授却不允许将自己的名字放在前面,并为此动了肝火。这些年来,谁也数不清陈教授究竟为博士生和中青年教师审查、修改、润色加工多少篇文章。

陈光熙教授关心中青年教师在业务上的提高,对他们的生活也是关怀备至的。60年代初,物资供应紧张的时候,他经常邀请年轻的教师们在自己的家里开茶话会,彼此谈心。一次,他买到了鱼虾,做得喷喷香的,亲自跑到教师宿舍,给那些家不在本地的教师送去。一天夜晚,有位年轻教师突然患病住进了医院,急需一套行李。陈教授得到消息后,立刻从自己家里抱起一床被子和一个枕头,送到医院去。

年轻的教师们十分爱戴、尊敬陈教授,愿意到他家里做客,有的还常在他家里自修。而每当同志们到家里去的时候,他总是在读书或写讲义,哪怕是星期日也是如此。一位青年教师经常在他家里自修,他说:“我早上6点钟去时他在看书,晚上10点回来时他还在看书。每当我从陈教授窗前经过,望着那深夜灯火,望着那熟悉的身影的时候,感情的洪流在我的心中翻滚,他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力量。”

陈光熙教授常说:“我愿做一块‘垫脚石’,让年轻人踩着我的肩膀去攀登科学高峰。”

所谓‘垫脚石’,用陈教授的话来说就是:“这好比上树摘桃子,我是想把自己当成一块‘垫脚石’,为年轻人打一个基础,让他们把桃子摘下来。‘垫脚石’有高有低,低了够不着桃子;‘垫脚石’要牢固,否则登上去就要踩垮。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多摘桃子,我要做一块又高又牢的“垫脚石”。

陈光熙教授热爱党,对党有浓厚的感情。他经常和系党总支书记韩瑞金同志在一起讨论有关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问题。他们成为一对好朋友。刘栋锡同志自1957年任仪器系党总支副书记至1984年任控制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系党总支书记,前后28年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上级领导,经常和陈光熙教授打交道。陈教授对这位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敬重,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愿意请刘栋锡书记协助解决。党支部书记黄铁梅同志工作深入细微,对陈教授特别体贴和关心。有时在陈教授家里研究专业建设工作,陈教授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黄铁梅因爱人身体不好,家中有困难,要求调回南方工作。陈教授找党委副书记李东波,请示学校领导挽留黄铁梅同志。一位党外人士挽留党支部书记,在哈工大传为佳话。

1991年12月6日,在哈工大计算中心会议室里,88岁高龄的陈光熙教授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宣读入党申请书,表达了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心。党支部大会经过认真、充分讨论,一致同意他为中共预备党员。

在讨论陈光熙同志入党的庄严的支部大会上,这位88岁的老教授,在40余位20多岁、30多岁、40多岁、50多岁、60多岁党内外同志面前,在自己的学生及学生的学生面前,激动得两次流出热泪。

1992年6月20日,我们敬爱的陈光熙教授一步一个脚印地度过89个春秋,在他的人生之旅划上句号。

◆李仲荣教授

1991年4月11日,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创始人之一,老一辈学科带头人、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博士生导师李仲荣教授,永远闭上了他那放射智慧光芒的双眼。

他的确需要休息,但却不该永远地休息啊!

他亲自参加制定的我国863高技术发展规划,还有些工作等着他去完成……

他创建和领导的哈工大计算机应用博士点——全国计算机应用唯一的一个重点学科,还需要他来运筹帷幄……

他指导的一批博士生,还等待着他来答辩……

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计算机学术会议,还等待着他去宣读论文……

在美国匹滋堡大学,一位计算机专家还等待着和他共同进行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方面的研究……

可是,在与病魔顽强抗争了200多天之后,死神终于夺去了他宝贵的生命。

李仲荣教授呕心沥血、顽强拼搏,将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计算机科学事业。

李仲荣教授是辽宁省阳县人,生于1931年。1955年毕业于哈工大后留校任教,在哈工大学习、工作42个春秋。从创建专业到获取计算机应用博士点,从争取到全国计算机应用唯一的一个重点学科到获取博士后流动站、全国重点学科建设中的专业实验室,他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人生三十而立,李仲荣教授研制成功全国第一台会下棋专用机时还不足三十岁啊!

五十年代末,他领导和研制结构模拟机及全国第一台会下棋专用机。

六十年代初,他参加领导和研制超小型磁芯及多孔磁芯。

七十年代,他参加领导和研制我国第一台容错计算机;以他为会战技术负责人研制成功一系列援外体育场馆电子显示设备,已援建非洲、亚洲18个国家,为我国节省上千万元的外汇,并扩大了国家的声誉和影响。

八十年代初,当国际上刚开展智能机研究时,他以极大的热忱投身于我国高技术发展规划工作,起草了国家的信息领域智能机发展规划,并带领我校中青年教师在科研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李仲荣教授曾荣获国家科学进步奖1个,国家发明二等奖1个,国家优质产品银牌奖1个,国家“七五”攻关集体荣誉将1个,航天部科技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航天其他一等奖2个,电子部科技一等奖1个,国防科工委重要科技成果三等奖2个,省优秀软件二等奖1个,共获15项奖励。在国际会议和国内刊物上撰写学术论文45篇,并编一本170万字的《实用微机大全》。

李仲荣教授领导的博士点被评为我国计算机应用唯一的一个重点学科;在计算机应用博士点评估中名列全国之首。他几十年如一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本科生,指导硕士研究生20余名,并先后指导博士生19名,有8人已获博士学位。他培养的大批计算机专业人才,如今已成为我国计算机战线上的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李仲荣教授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微机学会常委,中国宇航学会计算机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国防科工委计算机专业组专家。他曾到美国、加拿大、日本、苏联进行学术交流,在国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

李仲荣教授在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方面,始终在学术前沿,带领中青年教师奋力拼搏。他为发展我国计算机事业谱写了壮丽的篇章,曾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分子、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航空航天航天部科研工作者、黑龙江省先进工作者、哈尔滨劳动模范、哈工大优秀教师。

李仲荣教授的生命和发展祖国的计算机科学事业紧紧融合在一起。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不管节日还是假日,他不是工作在实验室就是奔忙于祖国各地,常年累月废寝忘食。学校几次体检,他都顾不上参加。

李仲荣教授不仅承担着极其繁重的科研任务,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模式识别、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原理、脉冲数字电路、程序设计语言以及操作系统等多门课程。学校进行教学工作量检查时,发现他是全校超学时最多的教师之一。一位博士生导师竟能有那么多的教学工作量,这是何等的毅力,又是多么大的超负荷啊!

作为共产党员,李仲荣教授一心扑在党的事业上,常常忘了自己。他的牙坏了一颗又一颗,却抽不出时间去医院诊治。他常常感到腰疼,而且一天天消瘦。他爱人多次催他去看病,他总是没有时间。病重住院时,校医院发现,他病历是一片空白。其实,他已经病入膏肓。

李仲荣教授的心里时刻装的是工作,是计算机科学事业,惟独没有他自己。当病魔已悄悄地向他袭来并不断吞噬他的躯体时,他仍然拖着疲惫虚弱的身躯,坚持登台讲课,开展科研工作,指导博士生,并多次出差开会。1990年5月9日连续参加国防科工委科技会议,航天部科技会议,“八五“规划立题、论证,在南京召开的二次重大成果鉴定会,博士生答辩会……直到10月,全身疼痛难以支持时,才在校、系领导的关怀及家属催促下到医院进行认真检查。

在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时,医生发现他的左肩、颈椎、胸椎、腰椎等11处呈入射点壮浓聚影。就是说在他全身的骨头上有11处癌病灶。在进行肺CT扫描时,发现其“两肺广泛多数圆形高密度灶,肺子的不同切面多处空洞,双肺三个肿瘤。”医生确认为病症晚期的晚期。

在这突然和致命的打击下,他以惊人的毅力和病魔顽强搏斗。医生要求他卧床绝对休息,但他仍利用有限的生命去思考,去工作,去拼搏。身卧病床,他还时刻关心着哈工大计算机专业今天和明天,关心着博士生培养工作。他经常和前来探望他的研究生及中青年教师探讨科研工作、梯队建设以及计算机未来发展的有关问题。在和大家谈话过程中,只见他时而皱皱眉,时而咬咬牙,时而用手揪着头发,额头上不时渗出大粒汗珠。可以想象,李仲荣教授在承受着何等难以言状的病痛啊!有时,他忍着剧烈的疼痛,坐在椅子上,询问博士生论文写得怎样?课题完成得如何?甚至还趴在病床上为出国进修的一些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写推荐信,积极支持和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

春节期间,同志们去看望他,向他介绍了杨士勤校长在新春茶话会上的讲话,他听了非常激动。虽然身体极虚,呼吸困难,说话吃力,但却硬撑起身子,拼足力气,气喘吁吁地谈博士点建设和进行高技术项目的研究,和同志们谈了很长时间。

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的心还维系着祖国的计算机科学事业。

1991年4月11日,李仲荣教授安详地永远闭上了双眼。一个多月来,计算机科学界、上级领导部门、兄弟院校及其生前好友纷纷发来唁电,表示深切哀悼。

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校长杨士勤教授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高度评价这位壮年早逝的计算机专家。

杨校长说:“李仲荣同志不仅是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创始人,而且也是国内知名度很高的计算机专家。他的一生是为哈工大计算机事业的创建、发展、成长做出重大贡献的一生,是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一生,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党、为人民工作的一生,是一位踏实工作的科学工作者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国计算机事业的重大损失。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知名学者、专家、教授、战友,深感无比悲痛。”

◆    胡铭曾教授

博士导师胡铭曾教授是老一辈学科带头人、我国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的著名专家。他从事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知识渊博、学术造诣深、教学质量好、学术思想活跃、治学态度严谨。中青年教师都愿意向他请教,他点子多,而且非常热情地指导帮助大家,被同事们誉为“高参”。

胡铭曾教授待人宽容,他为培养新生力量而呕心沥血的“人梯”精神尤其值得推崇。胡铭曾教授在我国计算机界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的研究方向涉及计算机学科多个方面,包括计算机硬软件及应用等。多年来,他主持过本学科大量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和国防预研项目,成果丰硕,德高望重。他培养出的博士生有30多名,他有不少学生目前已成为教授、博士和知名学者等,如“高文教授(博导)、李晓明教授(博导)、方滨兴院士(博导)、徐晓飞教授(博导)、李明树研究员(博导)等等。

胡铭曾教授是哈工大计算机专业的创始人之一,其专长是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1958年研究班毕业任教以来,在任实验室副主任期间带领年轻教师制造测试设备,建成了专业实验室,并开出了当时许多兄弟院校不曾开出的计算机实验。1963年,作为计算机小磁芯快速存贮器研制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日夜刻苦攻关。该项目荣获国家新工艺二等奖。1974年开始进行容错计算机的研制。研制成功的容错计算机可以比普通单机提高稳定工作时间6-7倍。总结报告于1979年在全国计算机会议上宣读。

胡铭曾教授先后于1978年12月、1979年9月赴西德慕尼黑西门子公司,1984年10月至1985年5月赴日本千叶工业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并被聘为日本千叶工业大学电子工科客座研究员。1989年应聘为加拿大空间与地面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兼任加拿大约克大学“阵列机”总设计师。

胡铭曾教授于1988年5月至1990年9月任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为哈工大计算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7年,他承担中科院和航天部下达的TDM数据库机模型系统,通过部级鉴定。该系统为国内首创,填补了我国数据库机研制的空白。在某些性能方面达到国际上同类系统的水平,获航天部科技二等奖。1988年,他参加航天部W-83M多处理器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研制,通过部级鉴定,获航天部科技三等奖。该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被航天部719厂投产。1989年以来,承担国家863项目:支持协同专家系统和经验学习的知识库机系统及装备机器人知识库系统等,通过国家验收。

近年来,胡铭曾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在国家重大005项目工程中日夜攻关。他们用不到一年的时间胜利完成一期、二期工程,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该工程,并多次表扬,称“责任重大,工作辛苦,成效显著”。该成果荣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计算机病毒攻防技术方面,胡铭曾教授和云晓春教授等在国防科工委95预研项目的支持下,研究开发了计算机网络病毒预防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基于网络级的计算机病毒预防,已通过国防科工委组织的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项目已被国家计委确定为国家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胡铭曾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深受中青年教师和博士生的尊敬与爱戴。胡铭曾教授与青年人的师生之情犹如父子之情。一位青年教师说:“胡老师对待我们就像父亲对待子女一样。他心中总是想着大家,时时刻刻关心我们的成长和进步,并千方百计地帮助我们提高业务水平。跟胡老师在一起工作心情特别舒畅。我们愿意永远和胡老师在一起工作。”

高速发展的哈工大计算机学科

自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问世以来,计算机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历了五代变化:第一代是电子管,第二代是晶体管,第三代是集成电路,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而现在的研究是以人工智能为主要方向。当前,计算机正向微型化、网络化、巨型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人类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正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信息技术IT产业成为了知识经济的主要产业成分。美国、欧洲IT产业的高速发展,印度、爱尔兰、巴西、以色列等国软件业的迅速崛起均对我国的计算机产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国对于计算机软件产业发展和大量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迫切性也给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如果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结构模拟计算机和中国第一台数字下棋机是哈工大计算机学科的第一次辉煌的话,那么80年代开展声图文智能计算机接口技术为最大特色的研究工作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则是哈工大计算机学科的第二次辉煌。

自20世纪70年代研制容错计算机在全国首开先河之后,哈工大计算机学科迅猛发展。“九五”期间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查,居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

1986年,经国家批准建立“计算机应用”博士点;

1987年,计算机应用博士点被国家评为唯一的计算机应用重点学科,并建立计算机接口技术与接口系统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

1988年,建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1995年,计算机应用学科被确定为我国“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

1998年,被国家批准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1999年,被批准为“国家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

1999年,被确定为哈工大“若干所重点建设一流大学”的重点建设学科;

2000年,建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00年,成立软件与网络技术学院,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0年,建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博士点;

2001年,建立“国家计算机信息内容安全重点实验室;

2002年,建立“生物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

2003年,计算机应用博士点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国家学科评估中列全国高校第四;

2003年,新增设“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博士点;

2003年,与哈工大在(威海)共建哈工大(威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04年,与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共建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计算机学部;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语言语音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

2004年,黑龙江省批准,建设“黑龙江省制造业信息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黑龙江省生物医学信息技术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5年,新增设信息安全博士点;

2006年,新增设数字媒体与艺术博士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科创建于1956年,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及博士后流动站。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为国家唯一的重点学科,也是“211工程”建设项目重点学科。该学科以声图文智能计算机接口技术为最大特色,并在此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计算机接口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该学科拥有一支中青年教师为主、结构合理、青年学术带头人比例较高的学术队伍。其科研教学实验基地具有国内一流水平,拥有各类计算机系统600多台套。目前,该学科已形成了方向稳定、实力雄厚、后继有人、由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学科带动整个计算机一级学科的良好发展局面。

经过多年积累,该学科已在计算机应用、系统结构、软件等方面形成了十多个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学术方向,形成了以图文声计算机智能接口技术为主导,以中文信息处理、并行处理技术、容错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为支撑的格局。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的主要优势学术方向包括:图文声计算机智能接口与多功能感知技术、计算机人体生物特征识别、主动计算机视觉、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机器翻译、机器学习与专家系统、智能机器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分布式系统集成、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虚拟现实及其应用技术、基于笔输入的掌上型电脑、数据库及其应用等等。该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某些方面已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如高文教授在多功能感知集成多媒体方面的研究被认为手势识别等人体语言理解上具有独创性,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舒文豪教授完成的“联机手写汉字输入分析系统”既有国际先进水平,又有产品推出,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洪家荣教授研究的通用知识自动获取系统AQ15被视为当今世界上两大著名归纳学习系统之一;其论文被10多个国家的学者在150多篇论文中引用。李建中教授在并行数据库的方面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内外影响较大,他有两篇论文为IEEE数据工程等国际会议评为最佳论文。该学科还有不少技术成果已产品化,如语句级汉字输入技术(用于“微软98拼音系统”)、中文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系统、英汉/汉英双向机器翻译系统、彩色打印匹配系统(用于佳能彩色打印机)等已商品化。该学科已与美、加、英、德、法、俄、爱尔兰、日、韩、港台等10多个国家、地区的20多所大学、研究所、公司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学术交流联系与合作关系;有3项国家级或政府间的国际合作项目。此外,还承办或参与组织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全国性学术会议。培养的学生以基础扎实、工作作风优良、学风正和研究能力、组织能力强而在国内同行中享有盛名。上述材料表明,哈工大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学科在总体实力上仍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目前,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有6个博士点和6个硕士点,其中,建于1986年的计算机技术博士点为国家重点学科;建于1981年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博士点是我国首批博士点,也是省部级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点建于1998年;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博士点建于2003年;信息安全博士点建于2004年;数字媒体与艺术博士点建于2006年。学院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基础系、计算机新技术研发中心组成。另外,与哈工大威海校区共建哈工大(威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共建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计算机学科部。

学院现有教职工204人,其中专职教师145人,中国工程院士1人,博士后导师30人,兼职博士生导师6人,教学名师2人,教学带头人5人,教授39人,副教授56人。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8岁。目前学院拥有学生1729人,其中本科生1001人,硕士生435人,博士生293人(含外国留学生13人),博士后14人。

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加强科学研究,重点抓好大项目、大成果、学科梯队建设。

学院于2003年进行机构改革,为办好研究型计算机学科,建立10个研究中心。分别为:

智能接口与人机交互技术研究中心、语言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智能计算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可穿戴计算机工程研究中心、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多智能体机器人研究中心、模式识别研究中心。

2000年6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在哈工大八十年校庆期间主办了“第三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系系主任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面向21世纪,探索未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方向,加速培养跨世纪高水平计算机人才。参加论坛的领导有国家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吕福源、国家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黑龙江省副省长马淑洁、哈工大党委书记李生、国务院学位办主任赵沁平等,有来自55个单位近80名计算机学院/系的院系/系主任参加了论坛。

国家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吕福源在论坛上指出办计算机教育要认清计算机产业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国的IT产业发展将面临两种局面,要么成为大的软件进口国,要么成为大的软件生产国。我们要从综合国力竞争需要考虑,办好计算机学科;我国计算机教育要突破原有模式超常规跨越式向前发展,加速培养IT尤其是软件人才。大学的计算机学科建设应具有教学、科研、产业等三维功能,,应支持计算机软件公司发展。对办高水平计算机学院的学校要支持,要办国际先进水平的计算机教育。国家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也在论坛上全面介绍了我国IT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战略,提出加快信息技术创新,加速IT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国务院学位办主任赵沁平也就计算机人才培养问题作了题为“加快步伐,加速培养高质量、高层次计算机人才”的报告。

因此,与IT产业密切相关的计算机学科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对于计算机软件产业发展和大量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迫切性也给计算机学科加快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哈工大计算机学科不仅历史长,且实力雄厚,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我国唯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学科。面对IT产业的巨大挑战和计算机人才的紧迫需求,哈工大应当不失时机地加速发展计算机学科。为此,就必须采取超常规的发展思路。

国家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吕福源在此次论坛上的报告中曾主张,具有计算机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大学可以办计算机学院。国务院学位办主任赵沁平对办计算机学院的观点更加鲜明。他认为,我国实力强的高校计算机系应当办计算机学院(如哈工大),这些学校如果将计算机系混入信息学院就有些可惜了。显然教育部主要领导人是主张计算机系实力强的大学成立计算机学院的。

为了实现哈工大计算机学科的超常规发展,需要有广阔的、相对独立的特殊发展空间。最便利的措施将是成立哈工大计算机学院。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00年10月宣告成立。

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后,在学校给予特殊政策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若干所一流大学建设的机遇,在教学上改革原有模式,超常规发展计算机教育,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和渠道,同时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和信息技术产业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使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规模创品牌,为学校和计算机系创造更大的效益,学院从整体上大幅度改善教师待遇。在科研上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建设若干高水平研究中心,通过大项目和标志性成果提高学科水平和知名度,改善科研人员待遇。通过不断改善科研环境和提高待遇来稳定人才,重用年青杰出人才,并通过长短期结合工作方式广开渠道招纳天下英才。同时,将逐步实现成果转化,与我校高技术产业集团合作,利用自身优势大力支持我校的信息产业发展,形成教学、科研与产业三功能并重的局面。

关于加快发展计算机学科的科研工作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根据重点学科规划进行全局部署,重点突破。在“十五”期间在计算机智能接口、智能化中文信息处理、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及系统集成、可穿戴计算机及数字单兵系统、计算机网络与系统安全技术等方向有大的突破,整体上台阶。

多功能感知是利用类似于人类的视听能力从多个通道实现人机交互的综合技术。本学科带头人高文教授首先在国内提出这一概念,并由此带动整个声图文智能接口技术的发展。其中基于手语的人机交互系统已经较好地解决了大词汇量连续手语识别问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系统受到国家领导人李岚清的好评,称之是一项伟大的创举,解决了聋哑人与正常人沟通问题,发挥出了计算机真正地为人类服务的作用。在手语的合成,目前已经实现了能够适应网络环境传播的手语合成。此外,还研究利用人类语音、动作、姿态、面部等信息进行人机交互、噪音环境下的语音识别技术、多通道的融合模式以及多模式下可增强的系统抗噪能力,提高了各种环境下的识别率;推动了智能人机接口的应用和人类语言认知的研究。该方面的研究得到国家863计划的一贯支持,同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霍英东基金和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的支持;研究的多项成果通过鉴定,在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部分专项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获得航天部二等奖1项,部级三等奖3项。

国内外近年来对多功能感知(多模式接口)技术投入了较多的力量进行研究。国际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水平最高。他们在人脸的检测和识别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如Smart Room 和Hal智能感知系统等。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利用其在语音识别方面的优势,结合翻译及图象处理等技术在开展相关研究。西欧国家和日本等也在人的感知方面开展了不少工作。哈工大计算机系从1992年起率先在国内开始进行多功能感知方面的研究,并代表着我国的最高水平。目前已开始完成了支持多功能感知、多模式集成研究的平台,并在识别集实时扩充、手语识别、人脸识别、随机提示文本话者识别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创新,所取得的成果被认为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部分关键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我国已成功地发射和回收从“神舟”1号到“神舟”5号系列飞船。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环绕地球飞行14圈,次日在内蒙古安全降落。这次为期21小时的太空之旅,使中国继俄罗斯、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自主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博士生导师杨孝宗教授率领的课题组人员,负责研制的容错计算机是神舟返回舱的主机,返回舱能否精确地处理数据,准确无误地接收并执行地面指令,就取决于它的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

神舟数管容错计算机是专用计算机,它具有自检测、自纠错的能力,可为飞船提供高可靠性的数据管理。技术难度很大,靠进口是不可能的。1994年,航天总体部经反复调查,多方比较和考核,最终把样机的设计任务交给哈工大,这是哈工大接受“神舟”的第一个重大项目

杨孝宗教授说:“当时,我们的压力很大。按常规,这项研制工作应两年完成,但给我们的时间只有9个月。我们课题组5名教师带着12名博士生和硕士生,接受任务后,立即打包托运实验设备进京。在北京我们采取了超常规的工作方法,不分昼夜,从总体方案设计、具体软件设计到最后组装设计、焊接、调试,从三级通讯到电子盘应用等都是我们自己开发的。”

在这9个月时间里,杨孝宗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成员都以大局为重。在研制最紧张的时候,主抓硬件系统设计的崔刚老师的妻子生病了,但他妻子告诉崔刚“千万别回来,工作重要,我已找人照顾了”。接着负责软件开发的博士生汪东升的妻子摔断了腿,他家里没有人照顾。汪当时没说,后来课题组杨孝宗教授知道后,立刻坐飞机把他的妻子从哈尔滨接到北京。就在这时,杨孝宗的爱人要动一个大手术。杨教授在手术当天去照顾了一天又赶快跑回来。航天部的人看到该课题组每天工作到半夜,告诉课题组的人别太拼命,可不拼命干,怎么能在9个月内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

研制时间短,不允许走回头路,遇到了诸多关键性难题,如软硬件系统联调问题(它涉及到飞船行过程中的时间管理)、返回舱返回时的数据管理、关键操作的管理和控制等等。但是课题组的全体师生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逐个攻关,以确保万无一失。从调研、设计、组装、调试到最后的连调和验收,克服了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有些难题他们一直憋到年三十晚上才完全解决。大年夜,大家兴奋地欢呼起来……

1995年3月18日,航天工业总公司召开航天容错计算机鉴定会。专家们观看了容错计算机的示范表演,认为这个系统综合了多种容错技术,非常成功,其设计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了使系统更保险,课题组还研制了容错计算机的测试仪,也同时通过了鉴定。鉴定会上航天部的一位负责人跟杨孝宗教授开玩笑说:“你这是又做矛,又做盾啊。看来我们把任务交给哈工大是非常对的。”后来神舟一号到五号发射成功的事实证明,课题组研制的数管容错计算机样机是成功的。2001年,他们的研究成果与分系统一起获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杨孝宗教授说:“9个月的拼命,课题且超常规地完成任务,这里还包含了许多专家如胡铭曾教授等人的指点,也有家属们的大力支持。”

博士生导师王晓龙教授从事的中文信息处理是方便中国人使用计算机的重要人机交互技术,汉字编码及其输入技术又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中国、美国等在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研究开发的投入很大,并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在我国有许多大学、研究所和公司对于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许多成果。王晓龙教授从事汉字编码及其输入技术方面开展研究已有十六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早开展此研究的年青学者之一。其中早期的杰作——“音声系列汉字编码系统”以其独特的风格在国内中文信息处理界就比较有名声。近几年来,他成功地将自然语文理解、计算语言模型等理论方法用于汉字输入系统,提出并开发了“语句级汉字输入系统”,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王晓龙教授的工作一直得到国家“863计划”306主题的资助。他最大的研究工作特色是不仅取得了一系列先进的科研成果,而且还迅速地将成果转化,实现了高科技的产品化。其主要成果转化项目有:“四达863语音文字系统”因技术水平高和产品效益好而于1994年获得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拼音语句输入系统InSun”于1994年获得国家科委高技术金奖;与日本佳能泰克公司联合开发的“MAC机智能汉字输入系统”产品已经打入国际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与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开发的“WINDOWS智能汉字输入系统——微软拼音”已经在Windows’98 和Windows NT上运行,微软拼音输入法已成为众多微机用户的首选汉字输入方式。上述成果及产品标志着王晓龙教授的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外领先和先进水平。

在今后几年内,王晓龙教授将进一步改进其独创的“语句级汉字输入技术”,并将键盘输入与汉语语音输入和联机手写体汉字输入方法相结合,其研究工作正在取得重要进展,并开发出新一代的具有国际先进和领先水平的汉字输入系统软件产品,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道路上,曾出现过几个里程碑项目,其中最令人鼓舞的是“阿波罗计划”和“计算机象棋”。前者的最终目标是将人类送上月球,从而开辟宇宙航天时代,而后者是用计算机打败人类象棋大王,从而开辟信息化、智能化时代。

计算机象棋的伟大意义就在于,通过它证明了用计算机做成的专家系统(实际上是用上千名象棋大师策略集成的知识库)能打败人类的天才,展示了人工智能学的威力。它有力地推动了人工智能学领域中的搜索理论、产生式系统、知识工程等理论的发展,为人工智能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它不愧于发展人工智能的里程碑。但它只不过是在静态环境条件下,单智能体对另一个单智能体,以非实时方式处理的智力竞争,而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是在时时刻刻变化的复杂动态环境中,一群多智能体对另一群多智能体充满信息交互竞争与合作,以实时方式处理知识的动态社会,因此以计算机象棋为代表的传统人工智能学很难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

与计算机象棋不同,机器人足球是用机器人足球的比赛项目,它的最终目标不是机器人之间的比赛,而是用机器人足球队战胜人类足球冠军,其难度不亚于将人类送上月球的登月计划项目。机器人足球的出发点不是看“热闹”和“精彩”,而是克服计算机象棋中所存在的缺点,开辟一个面向实际世界的新研究领域,即它的目标是通过多智能体系理论来解决在千变万化的复杂动态环境中,群机器人中各机器人之间协调与合作及两个对抗的群体之间的竞争问题,也就是机器人足球不但是一个多智能体系统典型代表,又是一个机器人社会的缩影。机器人足球将过去的孤立的、封闭的、非实时的知识处理问题发展到开放的实际世界的知识处理问题,从而使人工智能学在应用中得到长足发展,因此可以说机器人足球是开辟机器人时代,发展人工智能的新里程碑。

为了发展中国的机器人足球,博士生导师洪炳镕教授于1997年7月在哈工大首次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机器人足球队,并成立了国际机器人联盟(FIRA)中国分会。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支持下,他从1999年开始至2003年每年举办全国锦标赛,如“德达杯”、“滨化杯”、“世界杯”、“大庆杯”、“哈工大杯”等全国锦标赛。在国内兴起了机器人足球热,使中国机器人足球队从零发展到50多支队伍,并率领中国机器人足球队多次在FIRA世界杯大赛中获得了冠、亚军杯,使中国机器人足球队冲出亚洲成为世界机器人足球中的一支劲旅。

为了更好地发展和丰富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组织的世界杯机器人足球水平,洪炳镕教授于2001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中首次推出了仿真机器人足球项目(SimuroSot)和全自主型机器人足球比赛项目(RoboSot),为FIRA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此在2003年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FIRA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中FIRA总部给洪炳镕教授授予FIRA特别贡献奖。洪炳镕教授开发的SimuroSot平台已获得了软件著作权,被100多个国内外大学使用。同时洪炳镕教授开发的全自主型足球机器人已获得了发明专利。不仅如此,洪炳镕教授作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人足球工作委员会主任,他高瞻远瞩,提出了我国发展机器人足球的最终战略目标和发展路线,使中国机器人足球稳步发展。

和计算机象棋一样,机器人足球也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没有有关部门的经费赞助情况下,他只能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研究工作。洪炳镕教授坚信机器人足球中所包含的计算机视觉、传感融合、嵌入式计算机、无线通信网络、行为决策、机器学习、战略战术、智能控制、机电一体化、对策论等关键技术,将一定会在国防、工业自动化等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因此他坚持不懈地艰苦奋斗了多年,现在他终于看到了机器人足球的曙光。目前他满怀信心带领20多名博士生用机器人足球中所包含的核心技术正在开发“机器人部队追捕目标系统”、“月球车自主导航系统”及“家庭机器人”国际合作项目。

博士生导师徐晓飞教授从事的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技术是计算机、自动化、制造、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的技术领域,也是计算机应用的主要方面。他所研究的敏捷虚拟企业组织方法体系与集成技术、企业动态组织管理技术、CIMS集成平台与集成框架技术等均是CIMS技术的前沿领域,主要是解决当前与未来制造企业信息化的组织管理问题与系统集成优化问题。美国和欧洲在CIMS、敏捷制造与敏捷虚拟企业方面研究开发的投入很大,并代表着世界高水平。近几年来,我国在863计划的支持下,也能在CIMS研究与应用方面在国际上居一席之地。清华大学在CIMS技术方面的研究实力基本代表了我国的最高水平、企业领导信息系统EIS、CIMS集成平台系统方面的研究水平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在CIMS集成平台系统方面,他通过改进欧共体CIM-OSA的先进方案,提出并率先于96年开发出了我国最早的开放分布式CIM集成基础结构HIT-HIS系统;在CIMS领导信息系统方面,他在国内较早提出并开发了基于面向参数企业经济模型的CIMS企业领导信息系统ROEM-EIS。他还提出并开发了基于知识的CIMS/FMS企业诊断方法及其模型系统KDS。该三项成果均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并获部级科技进步奖。他在敏捷虚拟企业技术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突破性研究工作,提出并开发了敏捷虚拟企业的组织方法体系DAM、敏捷虚拟企业模型VEM及其建模工具、敏捷虚拟企业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和仿真优化工具、面向敏捷虚拟企业组织管理的集成计算机支撑环境VOISE等等,其成果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中国机械工程》等一级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已发表论文多篇并被同行所引用。上述研究分别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的资助。此外,他在CIMS应用示范工程方面也做出了较大贡献,他不仅参与负责国家863计划CIMS应用工程的工作,还作为项目总工程师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CIMS重点应用示范工程”,其工程项目规模达1760万元。该项目不仅全面提高哈电机的产品设计、制造、生产管理的水平,给企业带来每年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还将支持我国重大工程-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及其水电机组制造。

由博士生导师李建中教授负责的并行数据库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他们提出了一整套并行数据库理论、技术和方法,包括并行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并行数据库分布方法、并行数据库操作算法、并行数据库查询优化与处理方法。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与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国际刊物20余篇,被EI等国外文献和文摘引用和收录50余次;尤其是在超大型数据库国际会议VLDB、IEEE数据工程国际会议等著名国际会议上多次发表论文,还有2篇被IEEE数据工程等国际学术会议评为最佳论文。同时,还研制出基于微机机群并行计算的并行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并行物理存储结构、并行存取方法、并行数据操作算法、并行查询优化技术,支持数据操作内的并行性、数据操作间的独立并行性、数据操作流水线并行性、事务间并行性等四种并行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于李建中教授在此方面的突出成就,他于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近年来,该方面研究先后得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省部级科研基金等10多项资助。尤其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课题“基于群集并行环境的并行数据库系统”、因任务完成出色,于2000年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奖励追加经费20万元。该项成果已用于黑龙江省地方税务信息系统、哈尔滨信息港、国家审计署信息系统,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在国家973计划项目“海量信息的组织、管理、实现机制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支持下,正在开展并行海量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数字图书馆及期刊检索方面的研究。

由李建中教授负责的课题“并行数据库系统研究”2000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又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博士生导师原哈工大党委书记李生教授,主要从事机器翻译研究,是中国最早进行计算机汉英翻译研究的学者之一,在词义消歧理论研究、网上在线翻译实用化等方面卓有建树。机器翻译技术是用计算机支持多语种的翻译问题的主要技术,也是计算机学院的优势方向;要研究英汉/汉英机器翻译、汉语计算语言模型、语音合成、汉语主料为多级加工、面向Internet的网上在线翻译技术、实用化机器翻译应用系统等等。李生教授在该方向上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等10多项课题,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其汉英机器翻译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李生教授于1989年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于语法分析的直接翻译系统CEMT-Ⅰ,1990年至1993年,先后研制出CEMT-Ⅱ和CEMT-Ⅲ机器翻译系统。1993年李生教授开始研制将自动翻译(词汇级)、机助人译和计算机辅助写作集成为一体的计算机环境——“达雅翻译工作站”,1994年开始承担国家“863计划”双向机器翻译课题,其中的研究成果“面向WWW浏览器的英汉机器翻译课题”已经集成在四通利方公司推出的中文平台中作为商品软件发售,现已完成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际合作等课题多项,“区域性西方期刊机读联合目录”、“汉英机器翻译算法研究与实践”、“科技文章汉英机器翻译系统”、“达雅翻译工作站”、“汉英双向机器翻译研究与实现”等多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先后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内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撰写专著2部,现任哈工大教育部-微软语言语音重点实验室主任,承担国家“863计划”、信息产业部等在研课题多项,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于199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997年年底,英汉机器翻译模块随当时的四通利方中文平台捆绑上市;2000年春,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机器翻译专著;2000年6月,与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了哈工大-微软机器翻译联合实验室。同时与国内外多家著名IT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校计算机学科发展争光。随着哈工大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计算机学院的飞速发展,学院的机器翻译研究也在不断扩展当中。目前机器翻译课题组已经发展到多个研究方向,包括机器翻译技术、资源、评价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面向互联网的语言信息处理研究;自然语言理解研究;机器学习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研究等。课题组的名字也随之更名为“机器智能与翻译研究室”,研究队伍已达到四十余人。

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智能人机交互与多功能感知技术、自然语言理解与中文信息处理、机器翻译、并行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技术、高可靠性与容错计算技术、企业智能计算与系统集成技术、智能机器人、移动计算等。近几年来,又发展了一系列新兴研究方向:可穿戴移动计算机系统,并行海量数据仓库技术、感知网技术、计算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移动商务与商务智能、虚拟现实及应用技术、智能化农业信息工程、卫星星载计算机系统等。

2000年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20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含重点项目3项)、国家863计划32项(含重点项目5项)、国防科技攻关重点项目2项、国家信息安全重大工程36项(含重大项目6项)、国防预研项目9项(含重点项目2项)、国防型号项目1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2项、奥运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项、省科技攻关重大/重点项目6项、其他省部委基金项目8项、国际合作项目16项。2000年以来,科研总经费达到4.5wnn元,平均每年9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论文100余篇,SCI/ISTP检索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50余部,获得软件著作权及专利40余项。

一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如:国家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数字视频广播编码传输与接收系统,个人计算与移动计算结合的算通机技术,基于多功能感知理论的中国手语识别与合成研究,大型腈纶装置智能自适应逆控制技术网络化操作系统,大规模网络特定信息获取系统,计算机机群并行数据库系统,并行数据库系统研究、神州号飞船数据管理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海洋平台结构检测维修,安全与实时监测系统,黑龙江省CIMS应用示范工程,人脸识别系统与应用,视频编码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对MPEG-4国际标准的贡献。

计算机学院办学及学科建设坚持走国际化道路。近年来,计算机学院一直倡导国际化办学,在实践中,不断拓宽国际化办学渠道,尤其是积极开展与国外知名大学及知名教授的合作,同时积极承办国际会议,为学科融入国际化环境创造条件,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开展项目合作及建立联合实验室。

目前,计算机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已经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爱尔兰、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高校及计算机科研机构建立较为密切的学术交流与长期的合作关系。

学院每年都请进或派出专家学者互访达30人次。自2002年3月以来,计算机学院共接待来访团体52个,来访外宾114人次,建立国际合作实验室4个,与国际知名大学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9个,承办大型国际会议6次,并聘请了一批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声望的专家学者来院讲学或兼职工作,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卡内基-梅隆大学的Daniel P.Siewiorek教授,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承恒达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的张大鹏教授都被聘请为我院的海外兼职博士生导师。

在计算机学院的国际合作项目中,有些已经成为国家或政府间的合作项目,其中包括中欧“计算机集成制造CIM合作项目”、中日“智能计算机网络合作项目”、中韩“究竟智能机器人合作项目”等。近几年又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爱尔兰教柏林工业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俄罗斯远东国立技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等著名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坚持“产学研”三维发展的模式,在建院之初即成立了计算机新技术研发中心,负责学院科研成果的展示和转化工作。2002年-2003年,为了进一步推进学院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学院组建了哈工大慧通计算机、慧通新意和慧通爱迪公司,在企业信息化、生物特征识别等领域把学院多年积累的关键技术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推进了研究的深化,拉动了学科的发展。目前,慧通新意公司已经成长为省内ERP行业的领头羊。在国内外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年产值近千万元。此外,指纹、话者、掌纹、人脸、笔迹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也陆续派生出“生物门禁”系列产品,中文信息处理方面开发出了“智能手机输入法”、“中英文例句检索”等实用化技术,民用可穿戴计算机、智能家庭机器人等产品也将陆续面世,在推进技术转化的过程中,学院积极开展同国内外知名计算机企业的合作,已经和IBM、微软、三星、金山等企业成立了联合实验室,部分技术将集成到这些企业的产品中进入市场,计算机学院已经逐步进入产学研良性循环之中。

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继承和发扬以陈光熙先生为代表的哈工大计算机人的“光熙精神”,即“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求实创新、探索进取、诲人不倦、甘为人梯、追求真理、坦诚待人”,正在努力实现着“办一流学科、出一流成果,建一流基地、育人流人才”的发展战略目标。广大师生正在瞄准国际,再接再厉,使计算机学科在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争取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和我国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哈工大与中国IT 哈工大与中国计算机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