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961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4-28
方兴东
方兴东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黑崎夏梨
黑崎夏梨
高良美幸
高良美幸
高町奈叶
高町奈叶
高木泰士
高木泰士
飞世巴
飞世巴
雾雨魔理沙
雾雨魔理沙
雏森桃
雏森桃
阿散井恋次
阿散井恋次
间桐樱
间桐樱
间桐慎二
间桐慎二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变形金刚(The Transformers)一词泛指1984年开始于欧美贩售的玩具系列以及相应的动画片,在动画中则是指生活在塞伯坦行星的超机器人生命体的总称。1984年开始的元祖“变形金刚”动画(现在统称为Generation One,简称G1)一共有四季,也包括一部电影。故事主要描写擎天柱率领的汽车人与威震天率领的霸天虎)之间的战争。

   《变形金刚》,原本只是一部为促销玩具广告动画片,自它诞生起,它的影响力就已远远超乎了始创的预想,整整影响了一代青少年,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商业动画片之一,时至今日,新作、续作层出不穷,魅力之大,活力之强,可见一般。 但由于种种历史与商业化的原因,变形金刚的发展历史充满了波折与分歧。
  日本人最初创造了它的玩具雏形,而美国人则彻底改造了它,赋予它与众不同的灵魂,超凡脱俗的魅力。曾经的美日商业合作,如今导致双方的变形金刚历史设定完全地分道扬镳,而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美版设定也产生了诸多变化,引发了广大的变形金刚爱好者不少的争论与认知矛盾。

《变形金刚》G1时代


  1983年,在日本诞生了一部机器人的动画片,主角是一群可以变换为汽车、飞机形状的机器人,设计者日本TAKARA公司推出了MICROMEN和DIACLONE两个系列玩具,只是依靠漫画、玩具广告宣传。
  美国孩之宝(Hasbro)公司注资日本的TAKARA株式会社,挑选出MICROMEN和DIACLONE两个系列中一些出色设计,并分为两派机器人创作故事,于1983年推出了新玩具形象广告。这种机器人玩具沿袭了最初的构思,可以从机器人形态变成汽车、飞机、坦克甚至录音机等,是有独立思维能力的智能生命体。这些机器人一经推出,立刻风靡整个美洲大陆。
  1984年初,孩之宝公司终于正式推出了《变形金刚》动画片的第一季。最初的变形金刚动画是由乔治·亚瑟·布鲁姆作,卡通形象设计来自于迈克·达拉斯,此二人奠定了变形金刚动画最初的风格,饱满的色彩和并不苛求细节的画面,构成了所有人对变形金刚美国版动画的深刻烙印。

目录

[显示全部]

1984年《变形金刚》第一季编辑本段回目录

 《变形金刚》
1984年《变形金刚》第一季
 《变形金刚》第一天

  为了更好的在美国推销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玩具,孩之宝公司制作了TRANSFORMERS--MORE THAN MEETS THE EYE(国内译名为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共三集的广告商业动画片,并付费在美国各大电视台上播出,同时,MARVEL COMICS也于1984年9月推出了THE TRANSFORMERS的美版漫画以便与动画相呼应。(早期的美版漫画几乎是与动画并行的,当时为月刊发行,从第四集开始改为二月刊,基本上每期为22页左右,B5纸,四色印刷,共发行了80集但是,好像是为了区分与动画的差别吧,MARVEL版的漫画在内容上与动画有着本质的差别,除了主线均为汽车人霸天虎之间的战斗外,在情节上可以说是绝对走着自己独立的路线。不过,早期的美版漫画制作之粗糙,画风之差实在不敢让人恭唯。
  所以,在宣传上,还是动画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变形金刚一度成为美国收视率最高的动画片。于是,借着这股热潮,孩之宝又在1984年当中陆续推出了十三集动画,加上之前的三集,共十六集,史称第一季。(现已由RHINO公司发行了相关的DVD)

1985年《变形金刚》第二季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动画片成功的带动下,玩具的销售自然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于是,到了1985年,孩之宝继续引进了日本企业旗下的其他机器人形象,并在《变形金刚》第一季动画的基础上更换了片头动画制作了《变形金刚》第二季49集的动画。(同样已由RHINO公司发行了DVD),另外,开始将玩具产品向国外输出,英国欧洲国家的玩具公司先后参加了进来。同时,日本于本年度的6月以戦え!超ロボット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战斗!超机器人生命体变形金刚)的形式开始在日本正式发售。

 《变形金刚》

1985年 《变形金刚》第二季


  日本当时在引进过程中曾发生过疑虑,TAKARA不舍得放弃自己已经成熟的DIAKRON及MICROMAN等产品,但当TAKARA的上层人员看了当年的美版动画之后,立刻意识到自己的产品已经没有任何发展意义了。不过,日本在人物名称上面,还是保留了以前的DIAKRON时期的叫法,比如说,擎天柱美版叫做OPTIMUS PRIME,而日本方面则还是沿用CONVOY的名字。
   在漫画方面,MARVEL仍然继续销售着漫画,且故事发展完全偏离了动画,比如震荡波是作为威震天的对头来到地球的,并与之争夺霸天虎的宝座等等。另外,MARVEL在英国的一家分公司在美版漫画的基础上稍稍加以改进,以英国版(UK)漫画的形式在英国发售,(UK版漫画为A4纸,11页左右,其实是将美版漫画拆成半分,内容上除包括全部美版漫画外,还有与英国有关的大量原创故事等等,所以说UK版漫画要超过美版漫画,共发行了318集)而在漫画大国日本,讲谈社的电视杂志上也首次连载了与变形金刚有关的开场白式的介绍性篇幅,虽说只有三页而已。另外,说一下变形金刚在世界各国的另类发展情况:在新西兰,故事主线与MARVEL版漫画基本一致,但是唯一不同的是没有擎天柱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汽车人的首领为天火,且形象为超时空要塞(太空堡垒)中的骷髅战机版。在法国,高傲的法国人没有采用英文的TRANSFORMERS的译法,而是采用了日本的DAICLONE的译法,故事以擎天柱(法国译为TRUCK)对抗GUTSBLOCKER而展开。


 

1986年《变形金刚》电影版编辑本段回目录

 《变形金刚》
 1986年《变形金刚》电影版
到了1986年,孩之宝开始了自己原创玩具形象的开发,同时,另一个里程碑诞生了,那就是《变形金刚》电影版的上映。(RHINO公司发行了DVD)这部由孩之宝与MARVEL/SUNBOW PRODUCTIONS联合推出的作品可以说是整个系列中最为出色的一部。剧情以擎天柱战死,火棒无意中成为补天士而成为第二代领袖,威震天被宇宙大帝改造成惊破天,能源宝与五面怪的首次出现等等将原先略显苦燥的单一剧情引向了另一个更高的境界。
  另外值的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原声配乐也是相当耐听的,孩之宝当年也发售了这部电影的电影原声乐--THE TRANSFORMERS THE MOVIE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的CD。遗憾的是中国当年并没有引进这部电影,至使剧情上与《变形金刚》第三季动画有些无法连接。同样,日本方面也没有直接引进这一部伟大的作品,取而代之的是,由TAKARA与东映公司联合推出了一部商业用广告片--SCRAMBLE-CITY(大都市)来做为第二季与第三季动画的过渡。
  由于在变形金刚电影版制作过程中启用了大量的日方动画制作人员,加之日本本身做为动画生产大国,因此很轻松的就模拟美版的风格制作出了这部带有日本风味的动画。

1986年《变形金刚》第三季编辑本段回目录

又名《变形金刚》2010

 《变形金刚》
 1986年《变形金刚》第三集,又名《变形金刚》2010
  紧接着,可能是由于电影的高成本制作但却没有赢得足够的收益吧,接下来的第三季动画仅制作了30集,不过集集精彩。尤其前五集(五面怪)可谓是合理过渡电影版的佳作,另外,最后两集描写擎天柱复活的剧集把整个动画系列完美的画上了句号。日本在第三季的引进上面采取了将其独立为一个系列的做法,并将其命名为2010。在漫画方面,MARVEL版漫画没有像动画一样很快收尾,而是继续着双方的战斗,当然了,擎天柱的死同样流行在漫画中,只不过比起电影版来说死的毫无价值。同时,为了与电影呼应,MARVEL也推出了电影版的漫画。而在日本,由讲谈社的电视杂志上共推出了8话的黑白漫画,内容是以前两季为参考,描述金刚们在日本发生的故事。

1987年《变形金刚》第四季编辑本段回目录

 《变形金刚》
 1987年《变形金刚》第四季
  到此为止,变形金刚最辉煌的时代其实就已经结束了,1987年美国方面拍摄了第四季最后3集的动画--重生。其实这部动画完全就是为了推销当年新推出的玩具款式--HEAD MASTER(头领战士),TARGET MASTER(目标战士),CLONES(克隆部队)等而制作的,因此制作方面颇为草率,片头更是用当年的玩具广告动画与第三季的片头拼凑而成的。另外,由于短短三集,根本看不出新登场人物的任何个性,许多人物,比如六面兽只不过登场一面就结束历史使命了……随着美版动画系列的结束,北美方面的玩具推广转为纯电视广告与MARVEL版漫画。也就是从那时起,变形金刚玩具渐渐地转变为非主流玩具了。

1987年《变形金刚》头领战士编辑本段回目录

 《变形金刚》
 1987年《变形金刚》头领战士日版

  变形金刚动画在另一个国家--日本获得了新生。日本TAKARA公司向孩之宝公司购买了动画的制作版权后,独自展开了新的动画系列的创作,并再一次与东映公司合作,制作了第一部纯日本金刚动画--ヘッドマスターズ(头领战士)。这部动画的人物是以当年推出的头领战士为主打,另外,TAKARA又将自己本公司以前的玩具形象,比如飞车队等搬入了进来,组成了一个新的变形金刚世界。但是,日本人毕竟是日本人,那种日本动画固有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说,动态画面的简陋,登场人物单一,世界观人物观日本化太严重等等让老观众们一时还不太适应。但不管怎么说,这部作品还算保留着早期美版作品的影子,算得上是一部合格的续集。(PIONEER公司于2002年推出了日语版的DVD),而在漫画方面,MARVEL推出了共4集HEAD MASTER的漫画。日本讲谈社的电视杂志上则是连载了以2010为主题的两部共8话的黑白漫画,并在年末连载了头领战士漫画的第一话。在日版漫画中,同样也是以介绍那些平时在动画中不怎么或者完全没有露过面的人物为主,另外日版黑白漫画的制作水平可以说是大大的超越了美版彩色漫画。

1988年《变形金刚》隐者战士编辑本段回目录

 

 《变形金刚》
 1988年《变形金刚》隐者战士

  到了1988年,本年度的热门话题为擎天柱的复活与隐者战士的出现。这首先要提到MARVEL版的漫画,为了让擎天柱大哥复活,HI-Q博士(漫画版中的人物)在那比罗斯星球,为擎天柱制造了一个复活用的身体,但是那个星球的人似乎很讨厌金刚,为擎天柱提供了有毒的能量,这当然无法使用,为了给擎天柱提供能量,HI-Q博士将自己改造为能量人(变形为能量胸板)为擎天柱提供了生体能源,从而使擎天柱以POWER MASTER(能量战士)的身份复生。这便是当年的主流玩具形式。
  另外,当年的另一大主流玩具为PRETEND(隐者战士)。说到隐者战士,就是说以正常人类形态,正常动物形态,或者机械形态而出现的人物,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是,身体外壳可以打开,里面隐藏着机器人,而机器人当然也可以变形。可以说,这些都是纯粹美国风味的玩具。但是,日本人还是有办法将其纳入自己的帐下,日本TAKARA公司于同年又与东映公司参照美版人物形象推出了第二部日本动画--超神!マスターフォース(国内译为隐者战士,其实这个译法是错误的,因为在动画中不光出现了隐者战士,还有能量战士,头领战士等各种金刚。这个译法真正应该直译为各种各样的力量,但可能是由于这样翻译存在着困难,于是便将剧中的全部人物都译成隐者战士了)。这部动画描写了从远古时代来到地球的金刚,已经进化成为和人类一样的模样,另外剧中登场的汽车人新一代领袖ZILLA(国内译为超能量人)在日版设定中仅是使用了擎天柱的身体,而并非美版中的超能擎天柱。
  从这一部作品开始,日本制作的变形金刚已经开始脱离了早期作品的风格,开始走向了自己的风格发展路线(糟蹋东西路线)。而日版漫画方面则在1988年至1989年内连载完了8话的头领战士黑白漫画与12话的隐者战士黑白漫画。

1989年《变形金刚》胜利之战编辑本段回目录

 《变形金刚》
1989年《变形金刚》胜利之战
  到了1989年,北美方面除了超能擎天柱与各种各样傻乎乎的隐者战士还在大热卖外,又多了一样新的玩艺--大型的变形基地以及基地附带的MICRO MASTER(微型战士)。而MARVEL后期漫画方面几乎就是隐者战士的天下了,连钢索,爵士大黄蜂,甚至红蜘蛛都被改造成了隐者战士。而霸天虎最后的首领居然是一个日本鬼武者之类的玩艺儿,早期的优秀作品如今已演变成了人类与机器人结合体的怪物大战了。总之汽车人最后在不知道怎么又复活的擎天柱的带领下稀里糊涂的胜利了。 
  日本在这一年也没有闲着,不过没有再去将美版的人物形象移花接木,而是第一次正经的进行了原创人物的开发。于是,一部有点回归原点味道的作品诞生了--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V(ビクトリー)(胜利之战)。本作重新回归到了两派之间为了能量争夺而展开的战争为主题的故事,在玩具的设计方面也是独具创新,几乎所有的人物形象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比如说能从胸甲变成武器的(BREAST FORCE)胸甲部队 (组合成煞星) ,能变成机器人脸部的(BRAIN MASTER)智慧战士 (组合成陆上王) ,能两两合二为一的(MULTIPLE TEAM)多重战队 (组合成为飞遥翼)。除了霸天虎的恐龙组合--怪魔是改自美版隐者战士;汽车人的四个拯救队员取材于美版微型战士之外,几乎所有的玩具形象都是日本原创,因此这部作品也是在日本人气最高的一部。但是对于我们这些老观众来说,这部作品就像是一部机器人版的魔神坛斗士,只不过披了一件变形金刚的皮罢了。与这部作品相关的漫画同样连载于日本讲谈社的电视杂志上,共10话。并且内容首次与原著有了巨大的差别,比如说狮王是本身就存在着的角色,另外结局是双方以和平的方式握手言和而告终。这在变形金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1990年《变形金刚》地带编辑本段回目录

  随着MARVEL版漫画系列的完结,北美方面迎来了无聊的90年代,也是美版G1时代的最后一年。而孩之宝更是在这一年中推出了违反常规的玩具--不能变形的ACTION MASTER (动态战士)。这个系列主要描述了变形金刚们吸收了新的能量--纽克利昂,从而失去了变形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能够变形的各种辐助工具。不过这一系列中登场的角色几乎都是84,85年中登场的老角色,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另外机器人的关节可以灵活的活动。同时,孩之宝还继续发售了新一批的微型战士。当然了,微型战士同样也逃不过被日本人改编的命运,看好了微型战士还有钱可挣之机,TAKARA与日本コロムビア公司又联合推出了当时最后一部汽车人与霸天虎之间战斗的动画片--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Z(ゾーン)(微型地带)。但由于当时变形金刚已经越来越没有影响力,所以这部原本计划拍摄两集的OVA动画片只拍摄了一集就宣告结束了。本片描述了汽车人的微型战士们在新一代的领袖DAI-ATLUS的带领下击败了BIORANGER率领的九大魔神将军。 从本部作品中可以看出,TAKARA似乎有着要回归DIARKON的意思,新登场的角色完全就是当年日本机器人风格的再现,至于我们熟悉的美版风格……算了,不说了,就算把他当作日本战国武士片好了。本作相关的漫画当年出自讲谈社一本介绍金刚的小册子中。

 《变形金刚》

 1990年《变形金刚》地带


  由于美国方面G1时代的结束,欧洲方面的玩具公司得到了抬头的机会。到了1991年,以欧洲的英国德国为中心的一些公司又继续继承美国推出了新的一批动态战士,并适当的仿制了一些日版独有的玩具样式。而在日本,本年度没有任何新动画推出,只推出了一本相应的漫画--バトルスターズ(BATTLESTAR)美版名为RETURN OF OPTIMUS PRIME(擎天柱归来)。描述的是复活的星之擎天柱与超级威震天之间的战斗。本年度日本只发售了与汽车人有关的玩具,没有发售任何有关霸天虎的玩具。唯一一款计划中发售的超级威震天也中途死于胎中。
  1992年与1991年同样,仍然是以欧洲玩具厂商为主导的市场,并且欧洲的厂商们不再继承美国的玩具设计路线了,这一年欧洲主打产品以汽车人的涡轮战士和霸天虎的锻造战士为主。从这些新设计的玩具上来看,多多少少能找到一些早期产品的影子,而两派的首领也终于不再叫擎天柱与威震天了。同时,日本方面也推出了最后的G1玩具系列,即合体大作战系列(OPERATION COMBINATIONS)。遗憾的是这一系列没有推出任何相关的宣传作品,因此对其剧情也是一无所知,只知道大体情况是GUARDCITY(玩具原形为守护神)领导下的四个由微型战士合体而成的机器人对抗霸天虎新首领BATTLEGAIA(玩具原形为混天豹)的简单设定而已。至此,日本的G1时代也宣告结束,而整个辉煌的G1时代也由此收场。

《变形金刚》G2时代


  《变形金刚》动画片沉寂了几年。到了1996年,孩之宝重出江湖,推出“野兽版”变形金刚——《超能勇士》(Beast Wars)。采用3D动画片形式,讲述发生在未来的故事。战斗在黑猩猩领导的“巨无霸”和霸王龙领导的“原始兽”之间展开,他们是汽车人和霸天虎的后代,穿梭时空来到地球的史前时期。为了抵御地球上的能量干扰,他们都把自己变形成野兽和恐龙。
  《超能勇士》的变化巨大,很多人一开始无法相信这就是《变形金刚》的正统续集。但是,当剧情发展到霸王龙发现坠毁的“方舟”和沉睡其中的擎天柱时——我们的眼眶湿润了。
  《超能勇士》系列反响不错,一共播放了三季,其后又在1999年推出续作《兽械争霸》(Beast Machines)。后来国内也将《超能勇士》三季共52集引进,但在宣传时并未突出“变形金刚”的概念。很多对前作背景不太熟悉的观众,直到看完都不明就里。
  日本方面也引进了《超能勇士》,但他们更偏爱2D动画。2000年,《新世纪金刚》(Car Robots)播出,后来美国引进后改名为《变形金刚Rid》(Transformers Robots in Disguise)。进入21世纪,《变形金刚》动画片更加炫目、华丽,节奏明快,情节上则不太并在乎传统意义上的严谨,即便美日两个版本互相矛盾也无所谓,反正可以用“平行世界”来搪塞一切。2003年,孩之宝的《变形金刚》雷霆舰队(Transformers Armada)让微型战士成为正邪之间有权衡作用的新派别。该片被日本引进后更名《微型传说》(Micron Legend)。
  2004年,运用最新动画渲染技术的日版变形金刚《超能合体》(Super Link)成为系列大家族的最新成员,该片在美国引进后的译名是《变形金刚:能源核心》(Transformers Energon)。

 《变形金刚》 《变形金刚》 
 1995年《变形金刚》野兽战争
又名:《变形金刚》超能勇士
 1999年《变形金刚》野兽机器
又名:《变形金刚》猛兽侠

1995年《变形金刚》野兽战争编辑本段回目录

又名:《变形金刚》超能勇士
  非正统《变形金刚》续集。名称改为《Beast War》后,中国大陆译《变形金刚》超能勇士,由全3D制作,与变形金刚紧密联系的美版续集,不过与以前的《变形金刚》的确差异较大。相信不少玩家也看到过这款作品。

1999年《变形金刚》野兽机器编辑本段回目录

又名:《变形金刚》猛兽侠
  本作为BW的正统续篇,完全以塞博特恩(电子星)为蓝本展开。讲述超能勇士们回去后发生的事,有很强的原创性。人物设定上迷友评价仍是褒贬参半。中国大陆译名为《猛兽侠》。

2007年《变形金刚》真人版编辑本段回目录

  《变形金刚》真人版电影依然显示出了强大的王者之气,7月4日北美上映首日票房即突破了800万美元,而包括已提前上映的地区在内,全球票房现在已经达到近5千万美元,就一部投资仅1.5亿美元的影片来说,这样的成绩相当值得骄傲。难能可贵的是,从试映场到全面公映,《变形金刚》一直是叫好又叫座,一向苛刻的北美影评人们,也对这部电影非常赞赏,普遍认为这是今年目前为止最好的商业电影。

《变形金刚》在中国的影响编辑本段回目录

  1987年初,由上海电视台翻译的变形金刚动画片开始出现在中国各大城市电视台的黄金时段试播放,当时只播放了很少几集。同年中旬由孩之宝授权的广州白云山玩具厂制造,鹏利公司负责经销的变形金刚玩具在广州各大商场首发,当时玩具的推出不亚于Microsoft推出Windows98时的壮观场面,各大商场玩具柜台被挤得水泄不通,人们争相购买变形金刚玩具送给自己或是亲友的孩子,当时能如何能叫家长排队去买一个变形金刚玩具,也几乎是每个孩子都在盘算的问题。1987年底上海电视台终于译制完前三季共95集的《变形金刚》,尽管当时孩子们并不明白变形金刚那句〝More than meet the eyes〞宣传口号到底什么意思,但是在见到变形金刚动画片中插播的玩具广告,还是不由得感到兴奋。变形金刚玩具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称为这一代儿童最衷情的玩具。 然而到了1990年变形金刚玩具已经不像从前那样疯狂了,美国变形金刚产品停止生产,1992年后在中国的各大商场只能见到为数不多的孩之宝变形金刚。到了90年代的末期,变形金刚基本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而当时的孩子已经在研究电子游戏机,而不是传统的电动玩具了。

《变形金刚》游戏编辑本段回目录

 《变形金刚》
  《变形金刚》游戏截图
  以《变形金刚》如此高的人气,推出游戏版是意料中的事。Activision公司将紧贴电影上映日期发售以电影版为蓝本的同名动作游戏,发行平台包括PC、PS2、PS3、Wii和Xbox360。剧情上也与电影相同,玩家可以选择博派或狂派进行游戏,既可保卫地球,也可践踏宇宙。真想早点试一下在自己控制下的变形过程。比起老版本的简单动作,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变形金刚》游戏,将被叫作《Transformers:The Game》,会出现在几乎所有平台上,PCPS2PS3Wii、Xbox 360、PSP、DS等等。PSP版可以控制20个汽车人或霸天虎,不过Activision确认擎天柱、大黄蜂、铁皮、威震天、红蜘蛛都在其中。
  战斗模式方面,可以近身搏斗,也可以远程对抗,而各个机器人的形状和重量都会影响其飞行。当然,从电影预告片上我们可以看到,改造后的变形金刚的形象已经和动画片里大不一样了。
  玩家在游戏中既可以选择扮演正义的汽车人,也可以成为邪恶的霸天虎,保卫或毁灭地球都由玩家自己掌控。与原作一样,游戏中的所有角色都对应不同的攻击、移动动作和特殊技能,各自的变形手段和形态也不一样。

《变形金刚G2》
  这是一款第三人称的射击游戏,开始时从三位战士中选择一位挑战任务,第一感觉是:变形战士的确描绘得比TAKARA的精细多了。
  开始操作后,发现人物的控制也是典型的FPS式:左摇杆控制跑动,但要瞄准和拐弯时要用右摇杆。R1是开枪,L1是跳。L2和R2是配合小金刚后使用的辅助攻击。虽然控制起来困难重重,但机器人的移动还算流畅(比起TAKARA那款)
  按下三角键变形成为汽车后,按X键是油门,方键是倒车。显然这样的设定更像赛车游戏,也更合理。

变形金刚相关玩具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变形金刚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