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1931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09-03-11
admin
admin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夏培肃
夏培肃
思想个体户刘军宁
思想个体户刘军宁
庄礼伟
庄礼伟
智效民
智效民
张海迪
张海迪
张放
张放
袁伟时
袁伟时
余习广
余习广
于丹
于丹
杨奎松
杨奎松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图)孔宪武孔宪武
孔宪武,植物分类学家教育家。长期致力于中国植物分类、区系和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在藜科植物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执教50余年,培育了一批植物学教学和科研人才。
目录

[显示全部]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孔宪武,字毅亭,1897年6月25日出生于河北省高邑县武城村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正在清末民初,启蒙教育以读古书为主,具有坚实的文学基础。在中学时代接受了有关数、理、化和生物学的教育。和当时的有识之士一样,认识到中国之所以受列强的欺凌、掠夺和瓜分,主要原因是政治上的腐败,科学技术上的落后,要使民族复兴,国家昌盛,必须走“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之路。因此,1917年他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系。博物系是以研究大自然的生物和非生物为主要目标,开设有植物、动物、生理和矿物学四门课,使他入迷的是植物学。积极地参加了有名的五四运动

(图)兰州百合兰州百合

1921年,孔宪武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高师毕业,在校刊上发表了《植物之群落与其适应》和《我国北方之五大杂草》两篇论文,他在植物学上的研究才能初露端倪。毕业后,先后在山东第七中学和山西第一师范任教两年。1923~1925年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系研究科学习。1925年发表了《Canegica gigantea(仙人掌科之一种)花之分布与发展次序对日射之影响》。将光照和植物形态建成联系起来的研究,这在当时国内外并不多。1925~1926年任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助理员。1926~1929年任河北大学教授,讲授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并编写植物生理学讲义,供学生使用。他在教学中最感痛苦的,就是所有的教材都是讲外国的植物和外国人的研究工作。在大学里,一些留学归国的教师,在讲课中也多以外国植物作例子,没有反映出中国丰富的植物资源。1929年秋天,他毅然放弃了教授头衔和高薪待遇,到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作了一名练习生。他决心要从头做起,作一个中国植物科学界的小卒子,全力开拓和研究祖国的植物宝库,为建立中国人的植物学奉献一切。植物研究所所长刘慎谔对他的学识和志向非常器重,不久就提升他为助理研究员,以后又晋升为副研究员。

孔宪武进入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如鱼得水。1929~1936年,尽管国难当头,军阀混战,盗匪遍地,他却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做了大量调查和采集植物标本的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时,他正在吉林长白山一带考察,深入原始森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采集了大量植物标本运回北平。日本侵略军入东北后,孔宪武便在河北山西河南一带采集标本,不仅采集林区植物,也采集田间杂草,将采到的标本及时整理和鉴定,并以论文形式发表。1933~1937年共发表论文和专著12篇(部),重要的有《中国北部的藜科植物》(英文,1933)、《吉林小白山的松柏科植物》(英文,1934)、《小五台山有花植物志》(与王作宾合著,英文,1934)、《中国北部植物图志》第四册(1935)和第五册(1936),《中国北部的几个新种》(英文,1936),《北京之禾本植物》(1937)。这些论文和专著都是中国植物分类学的重要文献。他所发现的植物新种有河南蓼、太白蓼、细叶蓼、细穗藜、东亚市藜、硬枝盐蓬以及新属苞藜属等。

随着东北的沦陷,华北和北平的形势越来越紧张,实在难以继续工作。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决定将部分人员西迁陕西武功,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为邻,因而,1936年孔宪武随所来到武功。不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研究所经费无着落,便和西北农学院合办西北植物调查所。这个调查所事实上也不能开展工作,孔宪武不得不去西北农学院教书。他于1936~1939年受聘为该校副教授,西北农学院院长辛树帜也是一位植物分类学家,他们两人友情甚笃。他在辛树帜授意和支持之下,利用课余时间跑遍了陕西关中18个县和秦岭、太白山,采集了大量标本。1938年在该院学报上发表了《陕西渭河流域之杂草》。这是一部对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的著作。1954年该院又将此文抽出印成单行本,作为教学参考书。

1939年,在兰州成立了西北技艺专科学校,教师主要来自西北农学院,孔宪武亦被调入该校任教授。学校位于远离市区的西果园,是一个南北走向的狭长山沟,生活非常不便,但因其靠近林区,孔宪武亦乐于在此工作,并且开始了他对兰州地区植物的调查和研究,为编写《兰州植物通志》打下了基础。

1941年,西北师范学院开始从陕西城固搬迁到兰州,1942年孔宪武受聘为该校博物系教授。从此,他再也未离开这个学校,共43年,并曾先后长期担任生物系系主任和校植物研究所所长,还担任过代教务长、副校长等行政职务。195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30多年中,曾被选为甘肃省第一届至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主席团成员。另外还有着不少的社会兼职,如曾兼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甘肃植物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志》编委、《甘肃植物志》主编等。

孔宪武进入80高龄之年,还亲自领导并参加《甘肃植物志》的编写工作,病笃时尚关心此事。1984年10月16日,终因年老体衰长期住院医治无效而逝世,享年87岁。临终遗言“丧事从简,不保留骨灰”。遵照他的遗言,于1984年10月20日将他和夫人的骨灰撒于兴隆山的东山坡上,让松涛、花香、鸟鸣永远陪伴着他们。

为了纪念这位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孔宪武的生前友好及学生集资于1987年他逝世三周年之际,在西北师范大学树立塑像,并出版了纪念文集和学术专刊。

简历编辑本段回目录

(图)孔宪武孔宪武

1897年6月25日 出生于河北省高邑县。

1917~1921年 就读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系并毕业。

1921~1923年 任山东第七中学、山西第一师范教员。

1923~1925年 北京师范大学博物研究科学习,获理学士学位。

1925~1926年 任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助理员。

1926~1929年 任直隶省立河北大学教授。

1929~1936年 任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助理员、副研究员。

1936~1939年 任西北农学院副教授。

1939~1942年 任西北技艺专科学校教授。

1942~1949年 任西北师范学院博物系教授(1946年后兼任系主任)。

1949~1984年 任西北师范大学(原名西北师范学院)生物系教授、系主任、植物分类研究室主任、植物研究所所长、兼教务长、副校长、顾问。

1984年10月 逝世于兰州。

主要论著编辑本段回目录

1、孔宪武.植物之群落与其适应.博物杂志.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出版,1921,4:15-22.

2、孔宪武.中国北部之藜科植物.北平: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出版,1933.

3、孔宪武.小五台山有花植物志(英文).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丛刊,1934,2:227-421.

4、孔宪武.中国北部植物图志第4册.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出版,1935.

5、孔宪武.陕西渭河流域之杂草.西北农林,1938,3:1-22.

6、孔宪武.兰州植物通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62.

7、孔宪武等.中国藜科植物.植物分类学报,1978,16(1):99-123.

8、孔宪武编著.中国植物志—藜科,25卷2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9、孔宪武.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藜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10、孔宪孔.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第1册(藜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11、孔宪武编著.中国植物志—紫草科,第64卷2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科学成就编辑本段回目录

坚持科研,孜孜不倦
无论是在科研机构,还是在教学岗位,孔宪武都是孜孜不倦地坚持科研工作。在兰州,他的科研重点可粗略地分为两个段落:1939~1959年从事甘肃及毗邻地区的植物调查和分类;1959年以后则以参加编写《中国植物志》中的藜科、蓼科、紫草科等科为主要活动。1939~1949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又紧接着是解放战争,政局动荡,经济困难,民不聊生,几乎没有搞科研的条件。可是孔宪武凭着一根采集杖,一副标本夹,踏遍了兰州的河湾滩地、平川农田和南北两山,并把距兰州百余里的兴隆山当做植物宝库,10年中去了多次。因而,他在1946年前就完成了《兰州植物通志》的初稿和《兴隆山木本植物》的手稿。他并不满足于对甘肃中部植物的了解,而要掌握整个西北地区的植物,1946年秋,他派张鹏云去青海林区采集标本。1948年夏,他和张鹏云参加裴文中王德基等著名学者组织的河西综合考察团,考察了武威、民勤、张掖、临泽、酒泉、敦煌等地的森林、草原和荒漠植物,行程西达阳关。此行,他的收获很大,并把研究的重点转向荒漠植物。1950年夏,甘肃解放后约有半年多,他就带着西北师院和兰州大学的师生10余人,徒步300余里去洮河中游的莲花山实习,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都压抑不住他解放后喜悦的心情。同年秋,为了探明中国西北橡胶植物的资源,欣然接受国家委托,独自一人远赴新疆昭苏地区调查橡胶草,并携回种子试种。1957年,孔宪武年已花甲,但仍然带着学生去天水地区实习,根据所采集到的标本写出了《麦积山植物初步报告》。

1959年,学校及省领导得知孔宪武早已完成《兰州植物通志》的初稿,便一再敦促及早付印,经过他认真地修改,这本50余万字的巨著终于在1962年面世,为甘肃的工农业生产及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1959年以后孔宪武参与《中国植物志》的编写工作。他认为这是关系到国家学术水平以及国际声誉的头等大事,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一再教育与其共事者千万马虎不得。1966年他所承担的藜科部分终于定稿,1978年出版《中国植物志》第25卷第二分册。他写的《中国藜科植物》一文于1978年登载于植物分类学报上。60年代初,他数次带领王庆瑞等前往甘肃河西走廊考察治沙工作,采集了大量的沙区植物标本,并对治沙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图)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认真教学,师德高尚
从大学毕业到逝世,孔宪武在学校里生活和工作了50年,凡是和他接触过和受教于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位最受爱戴的老师。这种发自肺腑的赞扬,不仅仅是因为他学识渊博,态度和蔼,教学方法精湛,更为重要的是他师德高尚。他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他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刚直公正,不畏强暴;他处世谦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最厌恶自我吹嘘、阿谀奉承、尔虞我诈的丑行;他对待学业和工作总是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孔宪武的道德观的形成与其家庭影响和幼年所受教育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受父兄的熏陶,以孔夫子的后裔严格要求自己,绝不做有辱于祖先之事;另一方面,他幼年所受的教育,使他接受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道德概念,用这些概念规范自己的行动,时间长了就自然地表现在待人接物上。他以身作则,时时处处给学生作出了榜样。“身教重于言教”,自然地受到学生的敬仰和热爱。

孔宪武对待教学工作非常认真,尽管他学识渊博,造诣很深,植物分类学讲了多遍,但是在每次上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写出详细的讲授提纲,然后安排教法,在讲台上他会把那些枯燥无味的科、属、种特征生动地介绍给学生,正如吕忠恕回忆文中所说的:“孔老师教这门课时并没有用传统的‘满堂灌’的老方法,而是首先引导学生同大自然接触,熟悉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植物,观察其特点,了解其生活。教师重点介绍其特征,并附带介绍这种植物的功能、用处、医药价值及有关的故事、传说等,使大家感到有意思,而且产生进一步研究它的决心”。凡是听过孔宪武讲课的人都有同感,认为他把植物分类学教“活”了,时隔四五十年回忆起来犹如昨天。他的教学效果所以能如此之好,正是他付出了巨大劳动和心血的结果。

孔宪武教学还有一个更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把自然界作为课堂,让学生自己学,互相教。往往利用上课或课外时间,有目的地将学生带到野外,让他们采集标本,进行细心的观察研究,比较其异同,自己先进行分科、分属或分种,最后由教师或其他同学给以订正。这样的活动充满情趣,获益不少。因而在历届学生中对植物分类学产生浓厚兴趣的人很多,有的人把植物分类作为终身研究的目标,有的人已成为分类学方面的知名人物。

孔宪武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知识分子,他认为生命对一个人来说是短促的,一个人对社会来说所起的作用是微小的,要使人民的事业兴旺发达,必须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因此,他把培养人才看得比个人成名成家更为重要,他以铺路石子的精神用自己的躯体为后来者铺平了前进的道路,他像明烛一般,点燃了自己,而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1945年兰州大学成立了,生物系没有植物分类学教师,希望他去兼课,他慨然答应。当时市内没有公共交通车,学校里也没有车接送,因此,他去该校上课不是乘马车、坐羊皮筏子就是步行,行程10余里,风雨无阻,连续达六七年之久,此时他已年过半百。他为兰州大学的教学和植物标本室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增强了两校两系之间的友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学校中缺乏教师,为此,他一个人担起了几个人的工作,支持青年教师去外校进修提高,任课最多时间每周达到27学时,还要做繁杂的行政工作。为了事业的兴旺,尽管很累,但他总是说:“这是我当系主任应该做的。”这种甘当人梯的精神是多么宝贵,使闻之者无不为之感动。

孔宪武性格内向,面孔严肃,不苟言笑,使一些初识之人感到拘束。事实上他非常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直来直去,从不以势凌人。所以师生们都乐意和他谈心。在交谈中他会慈祥地肯定对方的长处,诚恳地指出短处,使听者心悦诚服。他生活简朴,从不乱花一分钱,但当师生们因经济困难向他伸出求援之手时,他总是慷慨解囊相助。孔宪武是位坚持原则嫉恶如仇的人,如果谁真的做了错事丑事,他批评起来也是很严肃的。说他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是当之无愧的。

扎根西北,无私奉献
孔宪武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他承认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他更承认科学家是有国界的。当一个科学家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国家,用自己的知识才能为人民服务。因此,他在青少年时忧国忧民,“五四”运动挺身参与斗争,义无反顾地投身科学事业,继而又以执教为生,立足西北原野,通过科研和教育开发这一地区。这些具体活动无一不说明他是多么地热爱自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他认识到中国从此得到新生,因之以千倍万倍的热情迎接解放,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1956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以一个共产党人的心胸和实际行动来实现强国富民的愿望,奋斗终生。

他认为做一个中国人是光荣的,在外国人面前应是扬眉吐气,不要妄自菲薄。他一生从未出国,与他同龄的植物分类学家几乎都是留过洋的。和这些科学家在一起共事,他从不自卑,由于他的学问和人品也受到这些专家的敬重。

中国的西北地区历来被人们看成是落后之地,很多人不愿意去那里工作。可是孔宪武1936年到西北后,就扎根在这块黄土地上,发誓要为建设大西北贡献自己的一切。抗日战争胜利后,有人动员他回北京,他摇摇头,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他认为自己的事业是在西北。他用50年的时间基本上摸清了西北的植物资源,并为西北培育了大批人才,奠定了这一地区现代植物学发展的基础。

孔宪武对事业可以用“刻苦、务实、严谨”几个字概括。所谓刻苦就是学习和工作上总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孜孜不倦、锲而不舍。他认为学问到处有,只要钻研探索就会有收获;工作条件固然很重要,但人的主观能动性更为重要。因而他走到那里就要熟悉和调查那里的植物。1942年在城固任教时,对每天所走过的道旁、地埂和田野上的植物开花期作了观察记载,写成了《城固植物开花随记》。孔宪武生平无特殊爱好,几乎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于看书和研究上。他很重视知识的积累,所以学识渊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所谓务实就是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科研和教学上孔宪武总是真实无伪,他最讨厌的就是有弄虚作假的行为。1939~1949年间他在兰州工作,因参考文献缺乏,对许多植物他只鉴定到属,学生问他为什么不定种名,他说:“在没有充分的依据下,我是不能乱定的”。所谓严谨就是对科研成果的发表特别慎重。他一贯认为科研成果一经发表就要和广大读者见面,如果其中有不成熟甚至错误之处所造成的影响将是非常恶劣的。《兰州植物通志》的初稿于20 世纪40年代中期即已完成,迟迟未发表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考证清楚其中的一些植物学名。直到1959年,在大家一再敦促下,他才对初稿经过认真修改之后交去付印。当时有人问他,书名为什么不写成《兰州植物志》,却叫《兰州植物通志》?他解释说:《通志》在内容、编写规格及文献引证等方面均不如植物志全面,其收载的植物种类是以地区性为主。由此可以看出孔宪武治学态度的严谨和谦虚。

孔宪武从来不把知识私有化,只要那里需要,他就会非常乐意地奉献出来。解放前后,经常有学者、学生和生产部门将采到的植物标本送来让他进行无偿的鉴定,他从来未推辞过,总是送多少鉴定多少,为此而占去了他很多的时间。有人劝他少做这样的事,他总是说:“人家送上门来的活儿怎么好意思推辞,再说我通过鉴定也认识了一些从未见过的植物,对我也有好处”。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孔宪武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