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佳能 日本电子制造商
Canon -佳能名称源于观音大佛。佳能公司的创始人是位医学博士,取此名的灵感出自他抬头眺望天空而来。佳能公司原来的名字叫生本·古岳·橙久城(SEIKI KOGAKU KENKYUJO),是一个精密光学仪器研究所。佳能原有一个十分英语化的名字KWANON,意为一位仁慈佛教女神的名。公司以此名,命其第一架35毫米测距式相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唯一一架KWANON相机幸存。大约在1936年,公司用汉莎·佳能(HANSA CANON)为品牌的相机正式上市了。从此,佳能成为举世闻名的相机品牌和公司的象征。毫无疑问,响亮的名字与日俱增,目前使用的 EOS(Electronic Optical System)不仅仅表示电子光学系统英文字首字母的缩写,也是一位在希腊被称作黎明的女神。
佳能成立于1937年,2003年公司实现净销售额 298.89 亿美元及净收入 25.77 亿美元。在 2004 年全球财富 500 强的营业额排名中列第 165 位,
目前,佳能已在中国大连、珠海、苏州等地拥有12家独资公司和4家合资公司,其中包括2001年在苏州新区成立的耗资1亿美元的佳能(苏州)有限公司。佳能在中国现拥有员工约13,000人。
1997年,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开始负责佳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及其它所有业务。
佳能是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自1937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将自己的业务全球化并扩展到各个领域。目前,佳能的产品系列共分布于三大领域:个人产品、办公设备和工业设备,主要产品包括照相机及镜头、数码相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广播设备、医疗器材及半导体生产设备等。佳能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并在美洲、欧洲、亚洲及日本设有4大区域性销售总部,在世界各地拥有子公司203家,雇员约 93,000人。
佳能在2001年全球财富500强的营业额排名中列第190位,并在计算机及办公设备行业类公司的排名中名列第六。2002年,佳能公司实现净销售额245.01亿美元及净收入15.89亿美元,双双刷新其历史新高。
1937年,凭借光学技术起家、并以生产世界一流相机为目标的佳能公司成立。此后,佳能不断研发新技术,并在20世纪70年初研制出日本第一台普通纸复印机。80年代初,佳能首次开发成功气泡喷墨打印技术,并将其产品推向全世界。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和投入,使佳能数十年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同行业的领导者。去年,佳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的2002年在美专利注册数量排名中名列第二,至此,佳能已第十年连续进入该排名前三名。
佳能是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自 1937 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将自己的业务全球化并扩展到各个领域。目前,佳能的产品系列共分布于 3 大领域:个人产品、办公设备和工业设备,主要产品包括照相机及镜头、数码相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广播设备、医疗器材及半导体生产设备等。佳能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并在美洲、欧洲、亚洲及日本设有 4大区域性销售总部,在世界各地拥有子公司 200 家,雇员超过 10 万人。
佳能在 2004 年全球财富 500 强的营业额排名中列第 165 位,并在计算机及办公设备行业类公司的排名中名列第五。2003年,佳能公司实现净销售额 298.89 亿美元及净收入 25.77 亿美元,双双刷新其历史新高。
1937年,凭借光学技术起家、并以生产世界一流相机为目标的佳能公司成立。此后,佳能不断研发新技术,并在19世纪70年初研制出日本第一台普通纸复印机。80年代初,佳能首次开发成功气泡喷墨打印技术,并将其产品推向全世界。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和投入,使佳能数十年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同行业的领导者。去年,佳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的2002年在美专利注册数量排名中名列第二,至此,佳能已第十年连续进入该排名前三名。
2003年,御手洗社长被聘为广东省经济顾问。同年,被大连、苏州市评为荣誉市民。
2001年 耗资1亿美金在江苏投资的第一个生产性项目——苏州工厂落户苏州新区,主要生产复印机和软件
这是佳能在全球投资建成的最大的工厂,也是佳能进入中国20多年来最大的一笔投入。 设立佳能(中山)办公设备有限公司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被大连市授予荣誉公民称号 2002年设立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03年后开始承担华东区域总部的职能) 佳能将亚洲营销总部迁往北京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对所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开始内销 设立佳能物流(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时任国家副主席)来访佳能大连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被苏州市授予荣誉公民称号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获得江苏?敖�沼岩杲薄?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就任辽宁省政府经济顾问设立佳能(苏州)系统软件有限公司 2003年 设立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同时承担华南区域总部的职能设立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同时承担华北区域总部的职能 佳能产品旗舰展厅“佳能影像广场”在北京宣布开业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接受广东省政府的邀请,成为广东省省长经济顾问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大连、济南、西安、上海、武汉、南京、杭州、郑州、广州、成都、重庆、深圳在内的15家分公司全部注册成立。基本形成覆盖全国的销售及服务网络 2004年 首次自营进口货物入库仪式在广州举行,至此佳能(中国)可以直接进口和销售境外产品在北京建立全国(除港、澳、台地区)统一热线中心 佳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在京建立
2004年4月29日,经合资双方友好协商,北京北佳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进行了股权变更,成为由佳能(中国)有限公司100%出资的外商独资企业,并更名为佳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继续汇集中国优秀人才,致力于研究开发国际水准的软件产品。 2005年在北京中关村设立第一个佳能快修中心——“QR中心”
QR中心(Quick Repair,迅速维修;Quick Response,及时应对),它在原有的佳能客户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提供规模更大,产品维修更全面,更快捷的快速维修服务。 广州“佳能影像广场”宣布开业.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六十四,在《巴伦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五十四。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八十二
![]() |
佳能 |
名称来源编辑本段回目录
![]() |
佳能 |
公司规模编辑本段回目录
![]() |
佳能 |
佳能成立于1937年,2003年公司实现净销售额298.89亿美元及净收入25.77亿美元。在2004年全球财富500强的营业额排名中列第165位,前,佳能已在中国大连、珠海、苏州等地拥有12家独资公司和4家合资公司,其中包括2001年在苏州新区成立的耗资1亿美元的佳能(苏州)有限公司。佳能在中国现拥有员工约13,000人。1997年,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开始负责佳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及其它所有业务。佳能是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自1937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
![]() |
佳能 |
佳能在2001年全球财富500强的营业额排名中列第190位,并在计算机及办公设备行业类公司的排名中名列第六。2002年,佳能公司实现净销售额245.01亿美元及净收入15.89亿美元,双双刷新其历史新高。佳能是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自1937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将自己的业务全球化并扩展到各个领域。目前,佳能的产品系列共分布于3大领域:个人产品、办公设备和工业设备,主要产品包括照相机及镜头、数码相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广播设备、医疗器材及半导体生产设备等。佳能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并在美洲、欧洲、亚洲及日本设有4大区域性销售总部,在世界各地拥有子公司200家,雇员超过10万人。
发展前景编辑本段回目录
![]() |
佳能 |
2003年,御手洗社长被聘为广东省经济顾问。同年,被大连、苏州市评为荣誉市民。2001年耗资1亿美金在江苏投资的第一个生产性项目——苏州工厂落户苏州新区,主要生产复印机和软件这是佳能在全球投资建成的最大的工厂,也是佳能进入中国20多年来最大的一笔投入。设立佳能(中山)办公设备有限公司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被大连市授予荣誉公民称号2002年设立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2003年后开始承担华东区域总部的职能)佳能将亚洲营销总部迁往北京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对所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开始内销设立佳能物流(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时任国家副主席)来访佳能大连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被苏州市授予荣誉公民称号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冨士夫先生获得江苏?
![]() |
佳能 |
2004年4月29日,经合资双方友好协商,北京北佳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进行了股权变更,成为由佳能(中国)有限公司100%出资的外商独资企业,并更名为佳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继续汇集中国优秀人才,致力于研究开发国际水准的软件产品。2005年在北京中关村设立第一个佳能快修中心——“QR中心”QR中心(QuickRepair,迅速维修;QuickResponse,及时应对),它在原有的佳能客户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提供规模更大,产品维修更全面,更快捷的快速维修服务。广州“佳能影像广场”宣布开业.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Brand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六十四,在《巴伦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五十四。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八十二。
佳能在中国编辑本段回目录
![]() |
佳能 |
1997年,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开始负责佳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及其他相关业务。2002年,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逐渐加强和各项政策法规的实施,中国的个人消费品市场、办公设备市场愈发活跃起来。与此相对应的是,佳能将亚洲营销总部从香港迁入北京,并正式开始行使中国国内销售权。同时,佳能大力加强在华机构,在中国市场增设华北,华东和华南三大区域总部,并授权北京、上海、广州分公司对所在区域的财务、物流、销售和服务进行管理。至2003年底,佳能在中国的15家分公司已全部注册成立完毕,佳能(中国)实现了从第一阶段的生产投资转向第二阶段的销售服务的重大战略推进。佳能(中国)最重要的工作是中国市场的构建,即调整在中国市场的管理结构和商业结构,逐步建立更为高效的营销体系,以满足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佳能已经成功运用其世界顶级的影像技术,为中国市场提供了照相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投影仪等诸多产品,并开始向耗材,医疗设备等领域进行积极的拓展。
![]() |
佳能 |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
佳能的中国事业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从最初的技术合作到独资建厂再到成立销售公司,经历了多种经营模式的探索。经过20多年的不断努力,佳能在中国的事业已涉及照相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投影仪等多项领域,近几年正积极向耗材及医疗器械等新领域开拓。1997年3月,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并为现地法人,全面负责佳能在中国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迄今为止,佳能在中国市场已基本建成包括3大区域总部在内的16家分公司、2家常设办事处及1家培训中心组成的销售服务网络。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新的中国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已经发挥出越来越关键的领军作用。
佳能亚洲营销集团
![]() |
佳能 |
佳能集团全球
佳能自1937年创业以来,始终以创造世界一流产品为奋斗目标,积极推动事业向多元化和全球化发展,努力成为全球优良企业集团。佳能在全球个人产品、办公设备和工业设备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在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和日本地区建立区域性总部,佳能加强了全球化多种经营的战略。2006年佳能集团营业额达到349.31亿美元。由于连续几年的出色业绩,佳能于2006年被《商业周刊》杂志列入"全球最佳品牌"第35位。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控股子公司已达219家公司,员工118,499人。
佳能连获2008年度 跨国企业贡献大奖编辑本段回目录
12月6日,由21世纪报系主办的“2008年第五届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佳能(中国)第四次荣膺“中国最佳企业公民”殊荣。前一天,佳能(中国)还荣膺由中国国务院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这是今年以来,继荣膺“2008跨国公司中国贡献奖”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杰出贡献企业奖”等奖项之后,佳能(中国)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再次获得中国政府、各界机构和人民的极大肯定。
![]() |
佳能 |
在佳能集团的带领下,2008年佳能(中国)一如既往地在CSR方面积极投入,及时帮助中国政府和人民应对各种灾难与困难。“中国最佳企业公民”奖的主办方表示,该奖项旨在倡导企业实践和承担社会责任,佳能(中国)作为企业,不仅积极做好自身的经营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还从1995年开始支持“希望工程”,多年来以“共生”理念为基础做了许多关于人道援助、环境保护、教育支持、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公益活动,佳能(中国)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最佳企业公民的优秀代表。
由中国国务院民政部主办,代表中国政府官方奖项的“中华慈善奖”也给予佳能(中国)充分肯定,佳能(中国)成为获得该殊荣的跨国企业之一。据悉,该奖的获奖者都是在助学、社会福利、支援农村、环境保护、以及支持文化艺术等慈善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企业、团体以及项目等,佳能(中国)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的投入,特别是在今年的四川赈灾中表现突出,在经过一翻公平的投票评选后,以较高票数脱颖而出。
此前,由跨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研究专家委员会、《中国企业报》、中国企业联合会跨国经营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8跨国公司中国贡献榜”中评出跨国公司中国贡献奖100家。佳能名列榜单第43位,同入榜单还有微软、可口可乐、三星、西门子、摩托罗拉等。该榜单力图把跨国公司对中国贡献的抽象概念分解、量化为具体数字,便于中国公众直观了解各跨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和对中国的贡献,以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更加重视并投身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
在由《东方企业家》杂志主评的“2008第六届全球华人企业领袖(北京)峰会暨东方企业家高峰论坛之30年杰出贡献奖”中,佳能与AMD、惠普、飞利浦、诺基亚、通用电气等世界知名跨国企业同时荣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杰出贡献企业奖”。据组委会介绍,此次颁奖,旨在借此机会表彰各界杰出企业,为我国改革开放30年做出的贡献,并以此为契机带动更多企业及个人投身于我国的建设之中,佳能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自1979年步入中国起,佳能就着力在中国实践“超越文化、习俗、语言及民族差异,使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够长期共存、共生、共荣的和谐社会”的“共生”理念。始终坚持与中国人民“共生共享,共创理想”,以重信守责、热心公益、回馈社会为行为准则,积极回报中国社会,回报中国消费者,从而全面促进中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为此,也获得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与认可。
作为一家年营收创10亿美元的高速发展中的在华企业,今年以来,佳能一方面持续推出更为先进的产品与优质的个性化服务,一方面在一场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下,仍在今年1月至9月保持了28%的销售额增长。与此同时,勇担社会责任,继续全力加强对中国环保、教育、体育、文化以及人道援助等领域的支援。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中国企业公民。同时,我们相信在佳能等重信守责、热心公益的优秀企业带领下,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积极为社会做贡献的行列。
佳能的发展历程编辑本段回目录
1933~1939年
1933年
在东京麻布六本木设立“精机光学研究所”,开始研制高级小型照相机
1934年
试制日本第一台35毫米焦平面快门照相机“Kwanon”
1935年
推出35毫米焦平面快门照相机“Hansa Canon”
申请注册商标“Canon”
1937年
佳能公司的前身“精机光学工业株式会社”成立
1939年
开始自家生产镜头(命名Serenar)
1940~1949年
1940年
开发日本首次的X射线间接摄象机
1945年
恢复生产焦平面快门照相机“普及型(JII)”
1946年
开设银座照相机维修服务站
推出战后首次的相机新产品“Canon SII”,博的驻日美军及外商的好评
1947年
社名改称“佳能照相机株式会社”
日本恢复国际贸易。当局指定佳能牌照相机为最佳出国商品
1949年
日本恢复证券交易所,与此同时,佳能股票上市
Canon IIB型照相机荣获全美照相机展览会(旧金山)一等奖
1950~1959年
1951年
总公司和工厂集中到东京都大田区下丸子
1952年
推出世界首创同步闪光高级照相机“IVSb”
1954年
与NHK(日本广播协会)技术研究所联合开发电视摄象机,以配合日本筹备播放电视
1955年
开设纽约分支机构
1956年
吸收“佳能电子”(原“秩父英工舍”)为关联公司
推出8毫米电视摄象机“8T”
1957年
在日内瓦开设欧洲总代理店“佳能欧洲”
照相机“L1”和电视摄象机“8T”被选为日本首批最佳设计商品
1958年
推出电视摄象机专用现场变焦镜头
1959年
与美国Documat公司合作,开发微缩设备
发展磁头产品
推出同步读出器
1960~1969年
1960年
开发录象机磁头
1961年
推出“Canonet”,创空前畅销记录,掀起“傻瓜”相机热潮
完成日本首次的“转轮式缩微胶片”系统
1962年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全力发展办公设备
在巴拿马开设中南美总代理店“佳能拉丁美洲”
1963年
设立“佳能SA日内瓦”。撤消总代理店制,建立佳能总公司直接管辖的销售体制
推出X线镜面反射式高速摄象机
着手开发光纤维
1964年
推出世界首创10键式电子计算器“Canola 130”
1965年
推出电子传真方式复印机“Canofax1000”
1966年
设立“佳能美国”
1967年
设立当地法人“佳能拉丁美洲”
出口比率超过50%
1968年
设立“佳能办公设备销售”
设立“佳能阿姆斯特丹”(现在是“佳能欧洲”)
推出独创的电子照相技术“佳能NP系统”,开拓普通纸复印机(PPC)市场
推出行业首次的4磁道4通道记录磁头
1969年
社名改称“佳能株士会社”(佳能公司)
设立中央研究所
设立“佳能照相机销售”,加强日本国内的照相机销售体制
1970~1979年
1970年
设立海外第一个生产据点“台湾佳能”
推出日本首批普通复印纸“NP-1100”
涉足个人计算器市场
推出日本首批半导体曝光装置“PPC-1”
1971年
“佳能办公设备”与“佳能照相机销售”合并,成立“佳能销售株士会社”
推出最高级单镜头反光照相机“CanonF-1"及FD镜头
推出会计机“BP-100”
1972年
设立欧洲第一个生产据点“佳能吉森”
推出世界首创的液干式普通纸复印机“NP-L7”
1973年
推出日本首批全彩普通纸复印机
佳能35毫米电影摄影机超近摄影镜头荣获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颁发的科学技术奖
1974年
设置视听觉辅助器具事业部
推出办公室计算机“Canonac100/500”
推出残疾人便携式会话辅助器“Communicator”
推出盲人电子阅读器“Optacon”
1975年
开发成功激光打印机(LBP)
1976年
第一次优良企业计划开始实施。设置佳能式开发、生产、销售体制研讨委员会
推出内置微机的照相机“AE-1”,掀起AE(自动聚焦)单反相机热潮
涉足传真机领域
推出世界首创的免散瞳眼底照相机“CR-45NM”
1977年
佳能35毫米电影摄象机镜头K-35系列荣获美国电影艺术科学院颁发的科学院技术奖
1978年
开展彩色复印服务
推出世界首创记忆式复印机“NP-8500”
推出摄象机镜头
推出备有激光自动对准机构的掩模对准仪“PLA-500FA”
1979年
海外销售额首次突破1,000亿日元
推出内置半导体激光器的打印机“LBP-10”
推出全自动照相机“Auto Boy”
推出小型软盘驱动器
1980~1989年
1980年
吸收“可比雅”为关联公司
推出首次采用罗马字输入的日文文字处理机“Canoword 55”
推出日本首次的G2标准传真机“Telefax B-601”
推出自动眼球折射能力测试仪“Auto Ref R-1”
1981年
设立元件开发中心
推出每分钟135张的超高速复印机“NP-8500SUPER”
在世界上首次开发成功气泡喷墨打印技术
推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New F-1”
推出CVC录象系统
1982年
第二个优良企业计划开始实施
推出世界首创暗盒方式小型复印机“PC-10/PC-20”
推出彩色喷墨打印机
推出手持终端“HT-3000”
推出16位个人计算机“AS-100”
推出西文电子打字机“AP400/500”
推出40倍电视变焦镜头
开始销售婴儿听觉检查仪“Crib-O-Gram”
1983年
推出个人文字处理机“Canoward mini5”
推出信用卡尺寸计算机“Mycard”
推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T50”。该产品荣获1983年最佳设计大奖
1984年
与中国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在湛江和天津生产复印机
推出数字式“激光复印系统NP-9030”
推出世界最小最轻的激光打印机“LBP-8/CX”
推出世界首创COM用普通纸阅读打印机“PC Printer 70”
推出工作站“AS-300”
推出西文个人电子打字机“Type Star5”
推出步进缩小曝光装置“FPA-1500FA”
推出高品位电视变焦镜头“PV 14x 12.5B HD”
1985年
与美国惠普公司建立计算机领域的业务协作关系
佳能中央研究所建成
推出单触式自动双色复印机“NP-3525”
推出气泡喷墨打印机“BJ-80”
推出电子文件归档系统“Canofile5500”
推出电子编辑印刷系统“EZPS5300”
推出摄录一体型8毫米摄象机“Canovision 8 VM-E1”
开发成功世界首次的“光卡读写器”
1986年
与西德西门子公司签定ISDN适用传真机接口技术合作协议
与美国柯达公司建立最尖端医疗设备领域的业务协作关系
推出便携式复印机“Family Copier FC-3/5”
推出与美国惠普公司联合开发的办公室文字处理机“System 3000”
推出G4标准传真机“Canofax-L3100”
推出世界首创,兼备传真机功能的多媒体电话“MMP-10”
出气泡喷墨桌上计算机“Canola BP1210-D”
推出电脑化高级单镜头反光照相机“T90”
推出静止录象系统
推出可兼测眼球折射能力和角膜形状的“Auto Keratometer RK-1”
“紫阳花”号地球探测卫星采用了佳能开发的直角反射镜
1987年
在意大利设立合资公司“奥利维蒂佳能工业”
设立“佳能欧洲财团”,支援旨在促进日欧相互了解的研究工作
首次参加通信奥林匹克“Telecom'87”
与KDD(国际电信电话公司)联合开发高画质数字符号化装置
向韩国金星精密社提供照相机制造技术,并开始生产
推出全彩色数字复印机“CLC-1”
推出可印制在普通纸上的电子黑板“Board Copier A-1”
推出文字处理机“Canowordα系列”
推出可对应日文的LBP“Laser Shot”
推出内置无镜头接触传感器的传真机“Canofax 100”
推出多功能拨号器“DF-100”
推出自动聚焦单镜头反光系统“EOS”及EF镜头系列
推出世界最高倍率的50倍电视摄象机变焦镜头
开始对外销售注射成形CAE系统软件“CAPLAS”
1988年
宣布第二次创业。以“共生”为企业宗旨,开始实施第一个全球企业计划(五年)
设立海外第一个研究所“佳能研究中心欧洲”(英国)
与北京大学合作兴办合资企业-——北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日本企业中,第一个获准实施“CSA”标记(加拿大电气安全标准)自家公司认证制度
推出“彩色气泡喷墨复印机A1”
开始销售光磁盘(MOD)系统
推出内置“GENESIS”的“Canofax 705”
推出个人工作站“NAVI”
推出内置世界最高60万象素CCD的静止摄录机“RC-760”
推出软盘照相机“Q-PIC”
1989年
投资入股美国NeXT,获得远东地区销售权
与NTT(日本电信电话公司)Internet公司等合作,成立提供国际传真服务的合资企业——FastNet公司
推出彩色工作站“CLC-500”
与美国惠普公司联合开发软件“NewWave”日文版
推出可以手写输入的Ai笔记本“IN-3000”
推出最高级AF单镜头反光照相机“EOS-1”
推出高频带规格8毫米摄象机“Canovision 8 A1”
推出55倍电视摄象机变焦镜头
1990~现在
1990年
设置“环境保证推进委员会”
设置开展生态保护事业的“E事业中心”
“暗盒回收再生系统”投入运行
推出世界首次以模糊逻辑控制的复印机“NP9800”
推出笔记本尺寸的气泡喷墨打印机“BJ-10”系列
推出采用BJ暗盒的“Canowordα50”
推出采用光磁盘的电子文件归档系统“Canofile 250”
推出i线步进曝光装置“FPA-2000il”
1991年
与德克萨斯仪器公司、惠普公司及新加坡政府联合设立半导体制造合资公司“高技术半导体新加坡”
开发成功世界首创强介电性液晶显示器“FLCD”
由于暗盒回收再生产事业卓有成效,荣获“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第一届会长奖。
推出自动双色普通纸复印机“NP4080”
与东京电力公司联合开发全彩色普通纸传真机
开始销售超轻小型8毫米摄录机“Video i”系列
推出适用统一规格VL座的交换镜头方式8毫米摄录机“LX-1”
“佳能研究中心欧洲”开发的“宽域均质立体声扬声器”(Wide-Imaging Stereo)开始在英国生产销售
1992年
经营计算器事业的佳能电产(香港)有限公司开业
推出世界首创备有防伪装置的彩色激光复印机“CLC-550”
推出以保护生态环境观点设计的复印机“NP6030”
LBP产量突破1000万台大关
推出600dpi的“LBP-A304E”
推出全彩色气泡喷墨打印机“BJC-820”
暗盒产量突破一亿只大关
推出世界首创视线输入方式“EOS5”
推出内置防止手颤变角棱镜的电视摄象机镜头
与“NHK(日本广播协会)工程服务”联合开发高画质高速摄象机
1993年
生态研究所开始工作
与钟纺株式会社联合开发“气泡喷墨印染系统”
与日本IBM联合开发世界首创内置打印机的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
复印机累计产量突破1,000万台大关
推出气泡喷墨全彩色复印机“Pixel Jets”
1994年
与美国IBM公司合作,联合开发生产Power PC小型计算机
佳能独创的“BJ打印机装置”荣获日本发明协会颁发的天皇发明奖
推出世界首创全彩色自动两面拷贝复印机“CLC800”
推出备有视线输入和光学手颤补偿功能的摄象机“MovieBoy E1”
掩模对准仪的累计产量完成5,000台
气泡喷墨打印机的累计产量突破1,000万台大关
推出备有传真功能的数字复印机“GP30F/20F”
35毫米照相机的累计产量突破8,000万台
推出“EOS-1N”
1995年
设置CS(客户满意)推进委员会
在日本企业中,阿见事业所和上野工厂首先获得英国环境管理标准“BS7750”的认证
相隔34年,重新将望远镜投放市场。推出采用独创的变角棱镜方式手颤补偿技术的“12*36 IS”
暗盒回收累计数量达成1,000万只
推出数字照相机“EOS.DCS3”
推出世界首创的强介电性液晶彩色显示器(FLCD)
推出世界首创的手颤补偿变焦镜头“EF75-300mm F4-5.6 ISUSM”
推出4连感光鼓高速彩色复印机“CLC1000”
推出世界首创的全自动太阳能照相机“Autoboy SE”
推出世界最轻小最高速的光卡读写器“RW-50”
推出采用激态激光器的步进曝光装置“FPA-3000EX3”
1996年
全球优良企业集团构想开始实施
富士裾野研究所开业
佳能等五家公司发表先进摄影系统,推出超小型照相机“IXY”
1997年
推出具备因特网功能的日文文字处理机CanoWordJIVC。
制定并发布旨在优先购买环保型零部件的“绿色采购规范”。
为了扩大独连体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市场,在芬兰设立佳能东北Oy公司。
推出高附加价值、高速、按需即时、数字化超前相片编辑系统。
在业界首先实现喷墨方式LCD滤色器的产品化。
推出全面实现了动态和静态的高清晰度录放的数字摄象机Optura(在欧洲是MV1)。
照相机累计产量突破1亿台大关。
1998年推出画质、便携性及操作性均不亚于袖珍相机的数字照相机PowerShotA5及内装168万象素CCD和2.5倍变焦镜头的PowerShot Pro70。
1999年设立大分佳能原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各种办公设备产品所需化学制品的综合生产基地。
为强化在南美洲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制,设立了佳能阿根廷股份有限公司。
设立绫漱事业所,以强化半导体设备方面的研究开发体制。
推出了小型、轻巧的数字摄影机“ELURA”(在其它地区的型号为“MV20”),它能提供高质量的静态与动态图像。
在日本推出GT270显示器,在它的小型眼镜式显示器屏上能够显示清晰的大屏幕画面。
推出具有7点自动对焦功能的普及型单镜头反光照相机“EOS Rebel 2000”(在其它地区的型号为“EOS 300”)。
推出继承了IXUS设计风格的选进照相系统的小型变焦照相机“ELPH”(在其它地区的型号为“”IXUS II)。
推出了可以打印A3+尺寸的超高质气泡喷墨打印机“BJC-8500”。
佳能与东芝股份有限公司缔结了研究与产品化的技术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开发SEDs(表面传导射电显示器)。该种显示器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一代大屏幕平面显示装置。
佳能的光学技术为世界最大口径的天体望远镜“昴”做出了贡献。
推出具有211万像素CCD的数字照相机“PowerShot S10”。
推出了完全消除颗粒感的全彩色气泡喷墨打印机“BJF850”
2000年开发了Salutation规格数字复印系统。
推出300万像素级的超高画质数字照相机“PowerShot S20”。
推出了具有优异的彩色还原功能的袖珍型数字报像机“OPTURA Pi”(在其它地区的型号为“MV30”)。
推出为摄影师设计的顶尖级自动对焦单镜头反光照相机“EOS-1V”。
增设了新的绝缘硅(SOI)晶片生产线,使生产能力扩大了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