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清口是一种带有浓郁海派特色的单人表演形式,其语言以上海话为主;以方言及普通话为辅。表演内容涉及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应景、应时是它的一大风格,不求妙语连珠亦当喜话连连。在保留和传承滑稽说、学、做、唱风格的前提下,以一种清新智慧的表现形式,传播一种快乐的思维方式和幽默的人生态度。虽说是形式独到,却需要人生阅历作为积淀。这一艺术形式的代表人物是有“上海活宝”之称的周立波。
代表人物编辑本段回目录
周立波不存在集中创作,每天都在学习;他的演出没有排练、没有剧本,全靠周立波平日里每天三个小时的坚持网络阅读和现场寥寥三四张提示纸,与时代流行的节奏保持同步。“我所有的彩排就是阅读,以及随时随地的'灵光一闪',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随时把笔记本带在身边,想到什么'绝妙好词',就把车停到一边,赶紧记下来。”
在周立波的概念中,站在舞台上,就需要有“让观众听我的”自信:“观众不需要你告诉他已经知道的东西,很多滑稽、相声演员一个段子一说三十年分毫不差,我的段子,每一季都不一样。在互联网时代,演出是很难的,一再吃老本,观众是不会买账的。见识决定意识,做吃山空,冷落是必然的。”常换常新,让表演更贴近生活,更贴近观众,更贴近时代,受追捧成为理所当然。
另外,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滑稽,将其重新定位成为周立波在逆市中创造票房神话的又一驾马车。逐渐为上海人和新上海人们熟悉了的"海派清口",而今已逾越了简单的传统滑稽范畴,按照周立波的“野心”,就是要将自己的这块招牌,打造成“滑稽中的交响乐”:“一些演员错把庸俗当'亲民',以丑化自己去取悦观众,这不但是对自身的羞辱,也是对观众智慧的不恭。低档,其实从来就不是滑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