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背景
国际互联网协会 (ISOC) 是一个非营利组织,成立于1992年,为互联网的相关标准、教育和政策提供领导。国际互联网协会是互联网首要技术标准主体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IETF) 的组织总部。国际互联网协会在华盛顿特区和瑞士日内瓦设有办事处,致力于确保全世界人们都能够从互联网开放的开发、演进和使用中获益。
2012年4月,国际互联网协会(Internet Society, ISOC)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该组织成立2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建立“互联网名人堂”(Internet Hall of Fame)这一活动。首批入选的人士都是互联网的缔造者。
二、活动宗旨
互联网名人堂活动旨在纪念和感谢那些获得了全世界认同的、为全球开放的互联网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ISOC拟每年发布一批入选者名单。
三、入选条件(必须满足三项中的一项)
1.互联网创始人/先驱
对早期互联网的设计、规划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个人。
2.互联网创新者/改革者
对互联网技术、商业和政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并推动、扩展了互联网的链接的个人。
3.推动互联网“世界互联”
无论是在全球领域还是在具体地区或社群范围内,在互联网发展、连接和应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个人。
国际互联网协会第一批名人堂名单编辑本段回目录
北京时间2012年4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本周一互联网协会(The Internet Society)发布了第一批进入“互联网名人堂(Internet Hall of Fame)”的名单,以纪念互联网发展早期的天才、变革者和各行各业曾经资助过互联网的人、互联网精神布道者以及将全球互联网演变成巨大经济效益的人们。
互联网协会将候选人的分为了3个类别:1)先驱者、2)创新者和3)全球联络者。第一类别主要被阿帕网(Arpanet)的创始者所占据,一些家喻户晓的名字如:文顿-塞弗(Vinton Cerf)、罗伯特-卡恩(Robert Kahn)、李奥纳德-克兰罗克(Leonard Kleinrock)。在创新者类别中,主要是在纯文本网络演进到万维网时期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米切尔-贝克(Mitchell Baker)、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克莱格-纽马克(Craig Newmark)、雷-汤姆林生(Ray Tomlinson)、李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而在全球联络者类别中,主要是像艾尔-戈尔(Al Gore)、南希-海芙金(Nancy Hafkin)、高桥彻(Toru Takahashi)这样各行各业的名流。
以下是互联网协会2012年入选者的名单:
先驱者
文顿-塞弗:TCP/IP协议的联合发明人
丹尼-科恩(Danny Cohen):阿帕网实时飞行模拟器的发明人
史蒂夫-克罗克(Steve Crocker):早期互联网标准的制定者
唐纳德-W-戴维斯(Donald W. Davies):分组交换网的联合发明人
伊丽莎白-“杰克”-冯勒尔(Elizabeth "Jake" Feinler):网络信息系统中心的主管,该中心曾开发出了顶级域名系统
查尔斯-赫茨菲尔德(Charles Herzfeld):DARPA主管,负责监管互联网前身——阿帕网的开发。
罗伯特-E-卡恩(Robert E. Kahn):TCP/IP协议的联合发明人
彼得-柯尔斯顿(Peter Kirstein):网络互联专家,文顿-塞弗的同事
李奥纳德-克兰罗克:分组交换和层次化网络路由技术的开发者
约翰-克莱辛(John Klensin):DNS和SMTP协议的联合开发者
乔恩-波斯特尔(Jon Postel):互联网协议的发明者,曾运营过互联网命名系统
路易斯-普赞(Louis Pouzin):数据报(datagrams)技术的发明者,该技术是TCP/IP协议的基石
劳伦斯-罗伯茨(Lawrence Roberts):阿帕网程序经理和设计师,数据包(data packets)的开发者
创新者
威妮弗蕾德-米切尔-贝克(Winifred Mitchell Baker):Mozilla基金和Mozilla公司的主席
蒂姆-伯纳斯李:万维网、Web服务器、Web浏览器、HTTP和HTML的发明人
罗佰特·凯拉德(Robert Caillau):和伯纳斯李联合创建了万维网,并为苹果Mac电脑开发了第一款Web浏览器
范·雅各布森(Van Jacobson):TCP流量控制算法的提出人,该算法使得网络规模可控
劳伦斯-H-兰德韦伯(Lawrence H. Landweber):阿帕网替代网络CSNET的开发人,CSNET在全球180所高校被广泛使用
保罗-莫卡派乔斯(Paul Mockapetris):开发了互联网分布式及动态域名系统
克莱格-纽马克:Craigslist网站的创始人
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阿帕网第一个电子邮件系统的发明人
李纳斯-托瓦兹:自由和开源Linux内核的开发者
菲尔-齐默尔曼(Phil Zimmerman):隐私和安全倡导者,电邮加密系统优良保密协议(Pretty Good Privacy)的开发者
全球联络者
兰迪-布什(Randy Bush):网络创业资源中心(Nsrc)的创始人
Kilnam Chon:互联网布道者,为亚洲互联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艾尔-戈尔:美国前副总统、参议员,在国会时期曾积极支持并资助过互联网的发展
南希-海芙金:联合国经济委员会非洲代表,积极推动计算机和互联网在非洲的发展
杰夫-休斯顿(Geoff Huston):澳大利亚互联网之父
布鲁斯特-卡尔(Brewster Kahle):互联网档案馆技术的发明者
丹尼尔-卡伦伯格(Daniel Karrenberg):欧洲网路协议中心(RIPE Network Coordination Center)的创始人,该中心是第一个地区性互联网注册机构
高桥彻:日本互联网发展时期的记者和布道者
Tan Tin Wee:多语言互联网域名系统的创始人
第二批互联网名人堂入选者名单(2013年)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互联网创始人/先驱
(对早期互联网设计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
1. J.C.R. Licklider(已逝):提出“人机共生”、“全球计算机联网”的思想
2. David Clark:主持设计全球互联网架构
3. Robert Taylor:阿帕网计划负责人
4. Stephen Wolff:推动互联网由一个政府项目向全球商用的转变
5. Bob Metcalfe:以太网的发明人
6. Kees Neggers:推动建设荷兰国家计算机网络(SURFnet)
7. David Farber:Interesting-People.org创始人
8. Nii Narku Quaynor:“非洲互联网”之父
9. Howard Frank:联合设计并优化了网络拓扑结构和经济性
10. Glenn Ricart:搭建首个互联网交换点
11. Kanchana Kanchanasut:把互联网引入泰国
12. Werner Zorn:德国“互联网之父”
13. Jun Murai:日本“互联网之父”
二、互联网创新者/改革者
(对互联网技术、商业、或政策发展以及帮助扩大互联网的延伸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1. Marc Andreessen:网景浏览器创始人
2. Henning Schulzrinne:会话发起协议(SIP)的主要设计者之一
3. John Perry Barlow:电子前线基金会创始人之一
4. Richard Stallman:通用公共许可协议以及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创立者
5. Anne-Marie Eklund Lowinder:瑞典网络安全领域的先驱
6. Aaron Swartz(已逝):Reddit联合创始人、RSS规格合作创造者
7. Francois Fluckiger:欧洲核子研究组织计算机院主任、《网络多媒体开发与应用》作者
8. Jimmy Wales:维基百科创始人之一
9. Stephen Kent:BBN公司首席科学家、网络安全专家
三、推动全球互联者
(在全球范围内对互联网普及和使用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士)
1. Qiheng Hu(胡启恒):推动中国接入互联网并促进其发展、创立中国互联网协会
2. Steven Goldstein: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际联网部负责人,协助推动多国接入互联网
3. Karen Banks:通信促进协会创始人之一,积极推动妇女上网
4. Anriette Esterhuysen:通信促进协会执行主任,长年推动非洲及南非的ICT发展
5. Ida Holz:推动乌拉圭接入互联网并促进拉美互联网的发展
6. Gihan Dias:斯里兰卡“.lk”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创始人
7. Barry Leiner(已逝):创建互联网活动委员会(Internet Activity Board),后IETF在此框架下成立
8. Teus Hagen:推动UNIX网络及互联网在欧洲的发展
9. Haruhisa Ishida(已逝):把UNIX和网络互联技术带入日本的先驱
10. George Sadowsky:ICANN理事会成员,曾协助推动多个发展中国家互联网的发展
2013“互联网名人堂”授誉仪式在德国柏林举行编辑本段回目录
2013年8月3日,国际互联网协会(InternetSociety,ISOC)在德国柏林举行“互联网名人堂”(InternetHallofFame)授誉仪式,为2013年度(第二批)的入选者颁发荣誉。
6月26日,ISOC已经通过互联网发布了2013年度的“互联网名人堂”入选者名单,中国互联网协会前任理事长胡启恒院士以及包括提出“人机共生”理论从而为互联网诞生奠定思想基础的J.C.R.Licklider教授(已逝)、阿帕网计划负责人RobertTaylor、以太网发明人BobMetcalfe、网景浏览器创始人MarcAndreessen等32位国际互联网先驱、专家和精英被入选。胡启恒院士是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胡启恒院士出席授誉仪式并发表感言,她表示首先要感谢缔造互联网的先驱们,他们创造的互联网正在对今天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其次是感谢ISOC作为全球互联网社群的领引者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互联网发展做出的特别贡献;最后感谢那些早期曾经一起工作过的中国科学家、工程师、高校老师、政府领导等,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把互联网迎入了中国。
胡启恒院士还表示,这个荣誉对于中国互联网社群来说是一个珍贵的礼物,它对广大年轻的互联网创业者来说将是个莫大的鼓舞。相信互联网全球多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能够营造一个美好的明天,中国互联网社群也将积极参与为此倾尽所能。
“互联网名人堂”活动由ISOC发起,以纪念和感谢那些在互联网的诞生、创新、发展、普及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这也是全球互联网社群的最高荣誉。
授誉仪式现场
ISOC主席LynnSt.Amour女士发表大会致辞
胡启恒院士发表感言
入选嘉宾合影
入选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