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4年1月27日晚间消息,盛大游戏刚刚宣布,已经收到由控股股东牵头的一家财团的私有化要约,价格为19亿美元。
盛大游戏在一份声明中称,盛大互动娱乐有限公司和投资公司春华资本(Primavera Capital Ltd。)旗下的一家附属公司总共持有盛大游戏76.2%的股份。盛大互动娱乐是盛大游戏的母公司。
上述两家公司提出,以每股6.9美元的价格收购盛大游戏所有的ADS(美国存托股票),比盛大游戏上周五的收盘价高出22%。
声明称,盛大游戏董事会正在审阅私有化要约,并将成立一个由独立董事组成的特别委员会进行评估和谈判。该公司也会考虑“其他战略选择”。
盛大游戏称,私有化要约的资金来源包括股权资本和第三方债权。这意味着,盛大互动娱乐和春华资本将通过增发新股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完成私有化。
该公司在声明中称:“董事会刚刚收到要约,尚未作出任何决定。上述财团或任何个人并不保证会提供任何决定性的报价。”
今天美股早盘交易中,盛大游戏股票大涨12.39%至6.35美元,市值达17.18亿美元。今年以来,该股累计上涨23%。
盛大游戏私有化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1月初的游戏产业高峰会上,曾有媒体问到是不是现在美国资本市场的不认可,迫使中国网游公司必须在资本运作上采取行动?当时手持话筒的盛大游戏CEO张向东,立马将手中麦克塞到身边的巨人CEO纪学锋手中,笑称“这个问题纪总比较有发言权”。时间来到半个月后的今天,想来当时的张向东也能把中国网游公司应对美国市场考验的种种策略详细解读一番。
就在27日晚间,盛大游戏宣布已经收到由控股股东牵头的一家财团的私有化要约,价格为19亿美元。此时距离盛大网络(盛大游戏母公司)宣布启动私有化,相隔2年零3个月。
私有化早有准备
私有化究其本质,就是一次并购。上市公司或者公司大股东并购其他小股东和个人股东手中的股份,把这家公司由证券交易市场公开交易、由全体股民持有的“公众”公司变成一家“私人”公司,并最终退市。
根据盛大游戏官方声明,盛大互动娱乐和春华资本将通过增发新股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完成私有化,上述两家公司将以每股6.9美元的价格收购盛大游戏所有的ADS(美国存托股票),比盛大游戏上周五的收盘价高出22%。
近期盛大游戏的股价逐步攀升应该也与此有关。自1月16日开始到1月24日(上周五),盛大游戏已经连涨6个交易日,股价也从4.23美元拉升到5.65美元,累积涨幅33.6%。在公布私有化消息后,盛大游戏股票大涨12.39%至6.35美元,市值达17.18亿美元。
2009年9月25日,盛大游戏登陆纳斯达克,以每股12.5美元发行8350万股美国存托股份(ADS),当时市值为10.4亿美元。不过随后股价逐年下挫,最低曾探底至2.68美元,在去年的7月份,由于手游《百万亚瑟王》的成功发行,股价曾一度攀升至6.25美元,但随后迅速回落至4-5美元之间。
其实,陈天桥早在半年前就为盛大游戏私有化做好了准备。2013年7月29日晚,盛大游戏以8.115亿美元的价格,从盛大互动娱乐收购两家附属公司:上海盛展网络技术公司和天津盛景贸易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主要负责用户账号管理、支付渠道、客服和技术保障,与其说是独立的两家公司,不如说一家游戏公司不可缺少的两个部门。
交易时,盛大游戏的市值为12.6亿美元,当初IPO时为10.4亿美金,8亿美元的收购价掏空了盛大游戏。在剥离了服务支撑部门后,盛大游戏为潜在的接盘者或私有化扫清了关联交易的障碍。
出售还是国内上市
如果盛大最终完成私有化,将成为继巨人后又一主动退市的网游中概股(149.1, 0.00, 0.00%)。2013年11月25日,巨人宣布拟以每股11.75美元的价格回购股票完成私有化。
巨人、盛大相继宣布私有化,再次印证:虽然眼下是中概股海外上市窗口期,但海外对中国网游企业的模式依然没有认可,网游企业在快速循环与规模化后,市盈率和股价也不断下降。私有化的成本可能比当初向银行借款还要划算。
而反观国内资本市场对游戏题材的关注却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与海外不到10倍的市盈率相比,国内动辄百倍的市盈率对于巨人、盛大这些公司更有诱惑力,很难讲盛大没有动国内上市的心思。此前有消息称,巨人网络私有化后将转到国内或香港重新上市。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前盛大游戏曾与360接触过,但最后并没有实质性结果。分析人士指出,盛大游戏私有化后打包出售的可能性,但考虑到盛大游戏的体量和整合难度,可能很难有公司接盘。
此外,早在2011年盛大董事长陈天桥就曾有意申请盛大游戏国内上市,只不过当时的前提是上海证交所的国际板到位。
盛大游戏私有化:市值偏低 陈天桥资本善舞编辑本段回目录
盛大游戏日前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已接到由控股股东牵头的一家财团发来的私有化要约,对方给出交易价格为19亿美元。
截至2014年1月,盛大互动娱乐和春华资本旗下附属公司共持有盛大游戏76.2%股份,这意味着一旦进行私有化,财团只需回购剩下23.8%股份,面临的投资者阻力不会太大。
盛大游戏为何会选择退市呢?腾讯科技总结原因如下:首先,盛大游戏目前在资本市场估值偏低,其次,退市后盛大游戏卸掉财报披露压力,可以更好应对移动互联网布局。
游戏分拆上市后估值长期偏低
财报显示,盛大游戏去年第三季度净营业收入1.83亿美元,同比增长3.3%;净利润尽管较上季度4.86亿元下降18%,较去年同期4.05亿元下降1%,依然高达6490万美元。
盛大游戏是盛大当之无愧的现金奶牛,但在资本市场,盛大游戏估值仅17亿美元,还是在宣布私有化消息,股价暴涨15%之后获得的估值,上涨之前不足15亿美元。
反观新近上市的去哪儿去年第三季度营收3940万美元,净亏损800万美元,同期市值却高达26亿美元。另一企业58同城营收为4160万美元 净利润为850万美元,市值达到27亿美元,唯品会 净营收3.837亿美元,净利仅1200万美元,市值超过50亿美元。
大型客户端游戏公司市值在美国市场很长时间基本都不被看好。当初盛大网络分拆游戏业务上市后,感觉到两个上市公司业务重叠,彼此影响市值,盛大网络也有更多企业业务需要处理,因此选择盛大网络退市,但盛大网络退市后,盛大游戏的市值并未有明显好转。
巨人去年就组建一个3人特别委员会,评估由巨人董事长史玉柱(微博)和霸菱亚洲投资等组成的收购财团提交的私有化方案。另一网游企业完美世界也一度传言准备退市。
陈天桥资本善舞
盛大游戏的公司结构已发生急剧变化,其概念不再是单纯的大型客户端游戏厂商。手机游戏成重要利润来源。盛大游戏去年第三季度手机游戏收入2490万美元,占比超10%。
这个时候再以大型客户端标准要求盛大游戏有些勉为其难。实际上,在大型客户端市场,盛大游戏在节节败退,相继被腾讯、网易、畅游超越,想进行反超面临很大挑战。
去年第三季度盛大游戏通过并购盛大互动旗下附属公司盛展和盛景,勉强与畅游营收持平。这笔花费8.115亿美元交易,让盛大和盛大CEO陈天桥背负骂名,遭遇信任危机。
当时分析人士指出,一家总市值13.50亿美元的公司,拿出8亿多美元收购两家关联公司,是“肥”了大股东,陈天桥此举让中概股形象受到破坏,甚至有人将盛大游戏此举与马云(微博)修改支付宝VIE结构给中概股造成的影响相提并论。
在排名已经落后的情况下,盛大游戏的重心也已进行调整。一位盛大高层曾对腾讯科技表示,游戏的本质是一场生意,对游戏业务最核心的目标不再是规模,而是利润。
而随着盛大游戏私有化,陈天桥和盛大游戏管理层再进行业务调整不会受到外界那么多质疑,也不会面临每个季度的财报压力,资本高手的陈天桥也可以更好的长袖善舞。
一位游戏行业人士指出,盛大游戏的退市就是一场财务安排,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盛大旗下核心业务游戏和文学都面临巨大挑战,但都没有盈利压力,如同当初盛大文学取消IPO申请一样,退市后的盛大游戏也可以卸掉包袱,更好的进行手游业务布局。
当然,盛大游戏这场私有化进程才刚刚开始,盛大互动娱乐和春华资本在邀约函中表示,该要约仅构成初步意向,在签订和执行正式的交易协议前还需进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