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富500强中国企业数量编辑本段回目录
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最新榜单揭晓,这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最著名、最权威的一份榜单。纵观今年的世界500强,无论是在上榜企业的数量上,还是在该国上榜企业的收入占500强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上,中国和美国的差距正在大幅地缩小。尽管中国公司今年显现出了结构失衡和杠杆率过高的问题。但按目前的势头,2015年中美大公司或将有可能在榜单上平分秋色。
今年,中国上榜公司数量(包括台湾在内)连续第10年增长,达到了95家,较去年的79家增加了16家,增长幅度达20%。中国上榜企业的总收入合计5.2万亿美元,占到了500强企业总收入的17%。
而与中国企业的快速增长相比,美国上榜公司数量在从2002年以来连续10年的缩水后,今年刚刚稳住阵脚,共计132家企业上榜,与去年刚好持平。美国上榜企业的总收入约为8.6万亿美元,占500强企业总收入的28%。这个数字虽然与去年的28.5%相差不大,但回顾一下2001年美国公司在榜单上创下的最高纪录:上榜公司197家,收入占500强企业总收入的42%,就可以发现,近10年来美国公司在世界500强中所占的比重正逐步下降。
美国老牌500强企业中,施乐、固特异轮胎、礼来、万宝盛华等6家公司在今年的榜单上名落孙山,能否重回榜单犹未可知。
反观中国公司,去年上榜的73家中国大陆(含香港在内,不包括台湾)企业无一家落榜,悉数留在榜单上,北京汽车集团、正威国际集团、山西焦煤集团、中国民生银行、江西铜业、中国医药集团等16家来自中国大陆的新公司又壮大了中国的世界500强阵容。台湾地区今年新上榜和落榜的公司各有两家,上榜公司总数保持不变,依旧是6家。

当我们倒着来看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时,第450名-第500名这个区间的变动情况尤为引人注目,每年新上榜和排名下滑即将落榜的公司通常都聚集于此。今年,美国公司在世界500强倒数50名中占了约三分之一的席位:西北互助人寿保险、TJX公司、安富利、来德爱、美国家庭人寿保险……这17家公司中扣除耐克等3家新上榜公司,排名较去年上升的有2家,排名较去年下降的达12家,总体势头低落。其中不乏一些行业翘楚的身影:零售巨头史泰博排名第475位,下滑了38个位次;全球最大的IT产品经销商之一Tech Data排名第463位,下滑了48个位次;艾默生电气排名第478位,下滑22位。
相形之下,中国公司在世界500强第450名-第500名这个区间显现出了更多的冲劲,上榜的8家公司中,以浦东银行领衔的6家新公司为主,排名较去年下滑的公司占2家,分别是:吉利汽车,排名第477位,下滑2个位次,鞍钢,排名第493位,下滑31位。
按照行业来看,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银行业独占鳌头,共有54家公司上榜。其中中国有9家银行上榜,美国有8家银行上榜。按收入计算,1999年首次上榜的中国工商银行目前正是世界500强银行业的老大,年收入1336亿美元。而另一家中国金融服务企业——排名第70位的中国银行,自从1995年以来,每年都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露面。
回顾1995年的排行榜,中国当时只有3家企业上榜,2000年增加到了10家。而今年,中国上榜企业的数量已经达到了95家,即将突破百位大关。1995年到2013年这十八年间,中国上榜企业的数量已经增长了30多倍。
再看收入,在1995年的世界500强榜单上,中国上榜企业占500强总收入的比例仅为0.4%,在2000年仅为1.6%,而在今年则占到了17%,也就是说,比1995年增长了4250%,比2000年增长了1062.5%。
《财富》高级排行榜编辑L. Michael Cacace曾预言,到了2014年,中国上榜企业的数量将达到100至110家。并且他认为这是一个保守的估计。事实上,中国如果保持现在的速度,上榜公司每年增长20%,到2015年,中国或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的第一大国。
今年世界500强的入围门槛再次提高12亿美元,达到232亿美元;总收入比上一年提高了2.77%,达30.3万亿美元;不过,今年总利润比去年下降约千亿美元,这说明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仍然不乐观。
中国大陆(含香港在内,不包括台湾)上榜企业再创新高,由去年的73家增长至89家,有16家新上榜公司,而且去年上榜的73家都保住了自己在榜上的一席之地。如果包含台湾在内,中国上榜的公司总数已经达到95家,距离百家仅咫尺之遥。与些同时,美国上榜公司为132家,与去年持平。
然而,中国大陆公司面临的形势并非像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上数量连年上升所表现的那样一片大好。就已经上榜的中国大陆公司看,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首先,上榜公司主要分布在钢铁、汽车、资源、化工、金融等领域,而来自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则较少——这是中国经济重投资而轻消费的必然结果;其次,上榜公司的主体是国有控股企业,其中的多数处于受管制的行业,而完全市场化经营的民营企业则较少——这说明中国经济通过改革开放提升效率的空间仍然很大;第三,利润在行业分布中失衡,上榜的9家商业银行占据了所有89家公司利润总额的55.2%。
银行业在整体经济中的利润占比畸高是最近的一个热点话题。与中国大陆相比,美国有8家商业银行上榜,利润则仅为其所有上榜公司利润的11.9%。我们还可以对比中美上榜的金融企业利润占上榜所有公司利润的情况:中国大陆金融业共有13家公司上榜,9家商业银行、4家保险公司,其利润占比为56.5%;美国金融业共有27家上榜,8家商业银行、4家多元化金融公司及15家保险企业,其利润占比仅为25.9%。我们总是说美国金融业发达,但这么一比,似乎应当是中国大陆的金融业更加发达才对。金融本是服务于实体经济,过度的金融化可能是一值得警惕的现象。
与此同时,另一件值得警惕的事是中国大陆企业的高杠杆率。今年《财富》世界500强的总杠杆率为8.35倍(以总资产除以总股东权益),美国企业总体为6.65倍,中国大陆企业总体为8.67倍。剔除掉金融企业,中国的非金融上榜企业的杠杆率为4.42倍,而美国同行则仅2.79倍。看来08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公司确实在去杠杆化,而中国大陆公司则仍然保持着高杠杆率。最近的“钱荒”透露出决策者去杠杆的信号,但是,中国企业的去杠杆之路必定走得不会轻松。
最后,我们来认识一下新上榜的这16家中国大陆公司吧,它们分别是:北京汽车集团(第336位)、正威国际集团(第387位)、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403位)、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407位)、中国民生银行(第411位)、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第414位)、兴业银行(第428位)、潞安集团(第430位)、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432位)、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435位)、中国医药集团(第446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460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464位)、百联集团(第466位)、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第482位)和广州汽车工业集团(第483位)。其中有两家民营企业,分别是总部位于深圳的正威国际集团和中国大陆首家、很长时间里也是唯一的一家民营银行——中国民生银行。让我们热烈祝贺这些新上榜的公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