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Kramlich先生现为NEA合伙人。加入NEA前,Richard Kramlich先生曾任职为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主席和总裁、Arthur Rock & Associates首席合伙人以及Gardner & Preston Moss执行副总裁。
Richard Kramlich先生拥有超过35年的风险投资经验,专注各类技术型产业的企业。他更是首位与Bob Metcalfe共同投资以太网的先锋者。他荣获了美国风险投资协会以及加州大学哈斯商学院的终身成就奖。
理查德和帕梅拉•卡姆里奇夫妇
理查德和帕梅拉·卡姆里奇夫妇(Richard and Pamela Kramlich)是全世界录像和新媒体艺术的最大收藏家之一,也是首批建立起多媒体艺术和装置的收藏家。理查德·卡姆里奇为美国硅谷风险投资公司NEA的总裁,从2002年起就入选福布斯财富排行榜的第40位。卡姆里奇夫妇从1980年末开始收藏以电影和录像为形式的艺术,这在当时从未有过也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收藏。1992年他们建立起了自己的收藏系统,都是由他们的私人策展人克里斯托弗·艾蒙(Christopher Eamon)梳理出来,加以管理。目前已收藏了国际艺术家60多位的作品多达300多件,这些收藏品中包括很多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艺术家,如维托·阿古奇(Vito Acconci)、达拉·贝恩堡(Dara Birnbaum)、马歇尔·布达埃尔(Marcel Broodthaers)、布鲁斯·纽曼(Bruce Nauman) 和白南准(Nam June Paik)等,也有当代艺术领域里的先锋代表人物,包括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斯坦·道格拉斯(Stan Dougles)、斯蒂夫·马昆(Steve McQueen)、凯斯·泰森(Keith Tyson)和杰夫·沃(Jeff Wall)等。
1997年,卡姆里奇夫妇建立了New Art Trust基金会,通过支持媒体艺术领域的研究并设立奖金来推动媒体艺术的发展,该基金会也为旧金山当代美术馆(SFMOMA)、纽约当代美术馆(MOMA)、伦敦泰特当代美术馆收集新媒体艺术,同时也为非盈利性的媒体艺术中心湾区视频联盟( BAVC )收藏多媒体艺术。
1999年旧金山当代美术馆为卡姆里奇夫妇的收藏作了一次大型展览(Seeing Time: Selections from the Richard and Pamela Kramlich);2002年11月P.S.1 当代艺术中心,MOMA的一个分支机构,也为其收藏做了一大型展览(Single Channel Works from the Collections of Pamela and Richard Kramlich and New Art Trust);2007年,卡姆里奇夫妇将所收藏的21件视频装置捐赠给了泰特当代美术馆。
他是如何创始和建立起NEA的编辑本段回目录
地点:史带楼205
活动:复旦硅谷银行管理大师论坛
嘉宾:NEA主席暨创始人之一Richard Kramlich
硅谷银行只有二十八年的历史,我五年前开始关注它,三年前成为他们的顾问。硅谷银行在美国有超过30%的风险资本。很多企业家不知道如何获得启动资金,视之有如登天之难。而硅谷银行却成为了他们现实的、负责的合作伙伴,帮助他们获得金融制度的信任,提供给他们获得资金的机会。事实上,在常规银行中(我指的是那些大型的信用机构),通常会有很多要求,比如抵押等等。而硅谷银行没有这么做,他们认为一方面要对企业家有合理的限制,一方面追求成为企业家的合作伙伴,并且帮助他们成功,因此是一桩很大的生意。所以我经常说,硅谷银行不仅仅是一个银行,而且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而后者总是关系重大。无论如何,我很自豪能够成为硅谷银行的一份子。
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其实,我的家族和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渊源。1929年金融危机时,还在弗吉尼亚大学读书的父亲通过了校内的甄选参加了一个可以去全世界各个大学的项目,从英国的牛津剑桥开始,一直到其他的许多学校。他们还到了香港,又北上来到了上海。我父亲说,那一次全世界的旅行改变了他的生活。而在香港,我父亲碰到了一个香港绅士Henry,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是他们有种相逢恨晚的感觉。他邀请Henry在Captain’s Table饭店吃饭,并且许多年来始终保持通信。但是在动荡的二战期间,他们失去了联系。1956年,我的父母因为要参加慈善年会而去了香港。我父亲很想知道Henry的下落和近况,所以通过一些朋友积极去打听,终于再次取得了联系。Henry还特别邀请他们次日去家里做客,而我父亲并没有想到有幸要去的是Henry妻子的生日会。那天的宴会非常盛大、招待也非常豪华。Henry问了我父亲关于这次宴会的感受,父亲说,看起来不太“中国”。Henry笑称,这正是你在Captian’s Table招待过我的那样的宴会。这对我父亲来说,真的是一件很难忘的回忆。
我祖父是位成功的企业家,我的父亲也同样开了公司,成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我母亲学的则是工程专业,她掌握着技术,是班上唯一的女生。我从我的祖父、父母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我觉得我很幸运,父母给了我自由发展的空间。我上学期间在父亲的公司实习时,他总对我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比任何人都要努力地工作、聪明地工作。而当我要上大学以后,父亲说,你可以到餐厅洗盘子,这样可以存点钱,于是我听从了他的建议。后来,我上了哈佛商学院,那里过得很愉快,学到了很多东西,其中有一门课非常棒,我好不容易才挤进教室听这堂课,课的内容正是关于创业的。
当然创业是一个很难凭借几堂课就讲清楚的问题,不过我从中获得的启发确实非常之大的。如今,中国的发展也非常之快,有很多不错的企业,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也非常吸引我,所以一年半前,我和我的太太移居到了中国。
不断突破的职业经历
在90年代末期,我收到回学校演讲的邀请,在学校我发现了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内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开设了与创业相关的课程,二是有了技术研究案例课程。我认为这都是很好的发展趋势。
我的血液中一直流淌着从家族中继承来的创业的精神,NEA帮助有创业梦想的人建立了600家公司、帮助175家企业进行了IPO、帮助260家公司收购了270家企业。在创业环节中,有很多技巧,这并不是秘密,而是一些非常棒的收获。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做出决策、如何推动进程、如何与公司保持联系、如何增值等等都是创业者需要达成的事情。正是通过这些起步的步骤,我们变得越来越专业。我们从日本公司那里学到了一句话,就是每天变得更好(Better Everyday),这其实对每一个想获取成功的创业者而言都十分重要。
毕业后,我在一家大公司中工作了几年,从中学习到了如何建立高标准、如何决策、如何休息,我觉得这很重要,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9年,我非常迫切地想要进入风险资本行业,所以我去了加州,那时我深深的感觉到:有些时候,你必须跟着你的心、你的热情走。
我在加州第一家公司是一家大型技术公司,他们的创始人是诺贝尔奖得主——罗格。他曾在1968年的一篇杂志文章中提及希望找一个年轻的合伙人。而我早年在波士顿有着一些很幸运的经历,所以我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我表示自己想做一些重要的事情。之后的周一,我接到了
他很会管理企业,员工也都乐于听命,而且他们真的建设起了半导体行业,这样的经历对于我而言非常珍贵。70年代中期的经济状况很差,很多企业都没有IPO。后来,我们很幸运地成为了苹果公司的早期合作者。当时,我就非常关注各类已经初具规模的电脑公司。然而,我不得不说,苹果虽然是一款非常有吸引力的机器,但并不是当时最好的,不过它有着最好的前景。于是,我们就开始了最初的接触。之后发生的一切,你们已经在Steve Jobs的故事中知道了。
优秀公司的四点原则
所以从这些经历中去看过去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创业并取得成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其中会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和避免的问题。那么如何建立一个投资公司呢?
在我看来,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合作者。我的妻子建议我去选择那些倾向于作出改变的人。因为我们需要开拓更多一无所知的市场,并且随时对于任何变化做出最及时的应对。我们现在东海岸和西海岸都设立了办公室,并且有两个办公室在中国,两个办公室在印度。我们需要做很多的市场调研,时刻保持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包括那些还在发展中的市场。
创业者或者企业家通常都是终身勤勉的人,他们不断地工作,但是你要理解不可能要求他们一生都保持这样的状态。所以,如果你准备开设投资公司,那么你最好是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和他们面临同样的压力;同时,在压力面前,必须顶住压力,不要迷失自己的方向,始终牢记你最初的设想和使命。
同时,你需要一个团队。团队中的成员有不同的地理分布,并且在各个领域有所专长。一个成功的公司需要找到在各个领域中最优秀的人才,或是在学术领域,或是在公司运作方面。即使是这样,你也没有办法每次都挣钱,有30—40%的可能会输钱,有10%的可能会输掉所有的钱。所以,要对你的风险和回报摆正心态,保持一种冷静的态度,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都不要过分急功近利。
第三,对投资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是募集资金。我们获得的第一笔基金是在1978年。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那样,当时的情况很糟糕。虽然我们投资了一些我们非常了解的企业,但是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当时,因为金融制度上的变化,我们的资产缩水了将近一半。但到了1979年年初,市场出现了年金基金,允许资本投向个人资产层级以及投资公司。于是我们进入了高达个人资产5%的年金投资这块未垦地。就在那时,股票市场也开始反弹。一夜之间,我们投放在股票市场的五千万美元上升到了六千四十万美元。到2000年,我们得资产达到了三万亿美元。人们说我们这些人真是聪明;但事实上没有人预见到这点,只能说我们相当幸运。我们一直会保留两到三个基金,不断改善我们的团队,改善我们和企业家之间的合作能力。
在过去三十年中,我们一直采用这样的措施和方法,也是想告诉我们的有限责任股东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在支出过程中,我们承担其中的1%,有限责任股东承担99%;同时,获得收益的时候我们也取得其中的1%,有限责任股东得到99%。我们始终把费用控制在比较低的程度。所以我觉得,无论做任何生意,都应该将你的支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同时,你赚到钱的时候也应该是你的有限责任股东赚到钱的时候。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新技术的应用。新的技术每时每刻都在出现,没有人知道下一个转角处会出现什么。所以唯一能够解决这问题的方法,就是站在转角处,或许你就可以预见到未来。所以我觉得这之中有可以被称为建立在信息之上的直觉的因素。
我对技术、生命和能源三大板块很感兴趣,尤其是技术投资在所有证券中所占的份额比重较大的项目,因为这部分往往是长期项目。我喜欢投资公司的生意,我喜欢有关创业的部分,我很高兴见证创业者、企业家的成长。我们的客户中有超过40%的回头客,一些人说我们在他的人生中介入了很长时间,并且喜欢我们这种为资本服务的方式,这也是一种对我们的肯定和赞美,是一桩极好不过的事情了。
我没有那些创业人士所具备的才能,但我吸收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很强,我知道怎么和人打交道,我知道怎么去评判一个人,我还在工程方面有从母亲那里继承来的直觉,所以我觉得我非常适合我现在的工作。我不想再去从事其他的工作,我将一直把现在的工作视为创业的一种训练。我想生活最重要的,是从事你真正热爱的事情,而不是一份工作。
问答环节:
问:在你开始投资前,你是否仔细阅读企业的商业计划或检查商业模型?
答:是的。虽然在最早期,你很难做出判断。你只能预测这个商业模型是否会在将来生效。我会提醒我们的团队,和这些企业的经理人保持非常密切的对话。在苹果公司的早期案例中,大约是在1985年,当时我对他们持有一种批判的态度。而Steve却善于学习,在他的领导下,苹果成为了非常成功的企业。不过,在中国,基本很难去说服创业者,你不能以公司的创始人自居,而要抱着“考量公司决策的标准是对公司有益处”这样一种精神。
问:你如何判定哪些创业的想法会脱颖而出建立公司?如何在如此动态的投资界中成功?你刚才提到你们的公司投资IT、生命产业等,是否也投资绿色能源?
答:我倾听企业家的声音,并尽可能地广泛阅读,确保我对行业的了解。同时,我在工作上非常努力,我愿意接受世界上最大的挑战。当时诺贝尔奖得主邀请我和他一起为新技术工作,我向他提了两个条件:一是辅导我有关核物理的有关课程,二是没有考试。我们之间始终是平等的合伙关系,没有高下的等级之别,做同样的事情。
绿色能源的投资大约在我们的证券中占有12%的比例。我们也投资燃料,我们拥有最好的燃料公司。绿色产业是回报值很高的一个行业。
问:投资公司会干涉企业的实际运作吗?投资公司怎么处理失败的投资?
答:这是一个非常细致的问题。我们确实会参与到企业的运作中去。实际上,提供资金是工作中最为简单的部分,但是我们还必须跟进企业的发展,包括技术的更新、市场的调查等等,如果不参与运作过程,企业可能会陷入盲目无序的发展,而且企业家也会理解这一点,这就是开放性对话得以成立的原因。
而对于失败,你要做的就是尽早地发现这样的问题。可能某家公司不能实现原先的发展承诺,这时候你需要保持正确的态度,不要为这样的企业提供过多的资金。
问:你觉得中国的投资公司经理人能够在美国成功募集到资金吗?
答:我觉得可以。伴随着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拥有良好的学识背景、优秀的公司管理能力。我之前和中国某生物技术公司领导者有过接触,他很容易就在美国筹集到了资金,取得了很不错的成就。
问:你如何看待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前景?有人预测说该产业将从2011年起走下坡路,您怎么看?
答:半导体产业是众所周知的周期性行业,所以我认为在2011年或许会有所下滑。但是我觉得,它在中国正处于一个上升时期,因为现在的技术行业正在经历一些颠覆性的变化,包括三维技术等等。如果你切实跟进半导体产业的话,参与者的人数或许会变得越来越少,但半导体技术本身的成本是在不断下降的。
硅谷银行大师论坛:NEA创始人畅谈投资管理原则编辑本段回目录
2011年11月8日晚上,NEA主席暨创始人之一Richard Kramlich先生作为“复旦硅谷银行管理大师论坛”的主讲嘉宾,与现场近百名观众分享了他的人生故事和创业心得。Kramlich先生不仅创立了世界顶级的投资公司NEA,他还是硅谷银行财务部分的董事会主席,并被硅谷银行的主席Ken Wilcox评价为在硅谷最为成功的投资者之一。而同事眼中先锋、乐观、绅士的Kramlich先生在讲座中为所有听众带来了一场关于投资理念的盛宴。
Kramlich先生首先从自己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展开发言。他介绍自己和妻子在一年半以前已经移居到了中国,这一举动除了向所有人发出工作重心转移的信号外,还源于他对中国所抱有的异乎寻常的好感。1929年,他的父亲就曾因游学而到过香港和上海,并因这一次的游学改变了整个人生。而他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企业家精神以及对中国的感情,这种精神一直流淌在他的血液中,帮助他一次又一次地作出各种冒险而正确的决定。在这些充满刺激和挑战的工作环境中,他也大大提升了个人的职业能力,变得善于沟通、善于决策,事业也蒸蒸日上。
在讲述完自己的创业经历之后,Kramlich先生还和大家分享了如何建立一个优秀投资公司的四点原则。他表示选择正确的合作者是企业成功的先决条件。明智并且致力于作出改变的人是Kramlich先生最为期待的合作伙伴,虽然改变会带来风险,但是风险的存在也对投资公司提出了充分了解市场的要求。其次,面对压力的时候管理者需要保持方向继续前进。Kramlich先生表示,不论面临怎样的压力,都不能迷失自己的方向,坚持贯彻自己原先的想法和做法;但是对于风险和收益的预期,还是要保持客观。第三,获得资金对于企业而言至关重要。投资公司只有获得一定的资本,才能为企业家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扶植企业的成长。由此,他也提出的第四点建议,就是要及时发现新技术。股票市场的变化或许没有人可以精确预测,但谁都可以通过细致周密的考察获得对新技术的了解。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判,对市场需要的敏锐,都是把握和投资新兴技术时需要加以考量的。
Kramlich先生正是因为遵守了这些法则,从而带领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并和许多世界顶尖的企业获得了共同成长的机会。他指出,和NEA进行接触的企业不少都是二次合作的对象,在初次合作中,对方感受到了共同促进发展的诚意而发出了第二次邀约,这也令他倍感欣慰。他多次提到自己热爱着这份工作,以至于这对他而言已不再意味着一份工作。
精彩的分享之后,观众们纷纷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向嘉宾提问。针对如何把握市场动态和变化的提问,Kramlich先生根据个人经验表示,阅读广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此外,他还就中国企业和具体行业如半导体业等的投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为中国的职业投资经理人提出了一些建议。现场的互动气氛非常活跃,提问结束的时候,陈超教授代表学院向Kramlich先生赠送了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