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3589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3-05-03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Facebook微信化
Facebook微信化
扎克伯格入华公关
扎克伯格入华公关
Facebook市值超通用
Facebook市值超通用
Facebook市值突破3000亿美元
Facebook市值突破3000亿美元
Facebook新闻快读
Facebook新闻快读
Facebook无人机计划
Facebook无人机计划
Facebook社交集团平台
Facebook社交集团平台
扎克伯格30岁
扎克伯格30岁
扎克伯格30项成就
扎克伯格30项成就
Facebook完善生态圈
Facebook完善生态圈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Facebook浴火重生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Facebook浴火重生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语:2013年4月29日出版的美国《财富》杂志印刷版刊登署名杰西·海佩尔(Jessi Hempel)的封面文章称,为了在移动市场取得优势,Facebook最初决定为所有平台开发统一的网页版移动应用。但事实证明,这是一项糟糕的决策。为了尽快顺应潮流,不被对手甩下,Facebook展开了一次浴火重生的自我革新之旅,不仅完全修改了移动应用的底层代码,还利用Android的开源特点推出了Facebook Home,希望彻底改变既有的移动平台使用模式。

  以下为文章全文:

  勇于纠正错误

  2010年,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做了一个十分糟糕的决定。他没有分别为iPhone、Android、黑莓、诺基亚以及微软的手机单独开发应用,而是让工程师设计了一个能够兼容所有智能手机的版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认定,随着不同的操作系统不断争夺对移动设备的控制权,独立应用迟早会消失,我们都将直接用手机访问网站,就像使用PC一样。

  扎克伯格错了。谷歌Android和苹果公司的iOS很快主导了移动操作系统市场,而那款以网络为核心的Facebook的应用却并未很好地兼容这两个平台。这个统一的网站不仅漏洞频出,而且运行缓慢,甚至经常崩溃。2011年更新后,第一个星期就在苹果App Store收到了1.9万条“一星”差评。“这可能是我犯过的最大错误之一。”扎克伯格3月末在Facebook门罗帕克总部接受采访时对我说。

  成立短短6年,曾经引领社交网络浪潮的Facebook就错过了新一轮科技变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在纷纷抛弃笔记本,转而购买移动设备,然后争先恐后地下载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应用。这些应用都是专门针对小巧的触摸屏设计的,可以方便出门在外时使用各种功能。你可曾见过有人在桌面上玩《愤怒的小鸟》?与此同时,Facebook却只有一名专职的iPhone工程师,多数的移动团队都在为移动浏览器编写代码。

  在硅谷众多引人惊叹的成功故事背后,总是隐藏着成百上千因为未能顺应潮流而灭绝的企业。扎克伯格显然不想成为其中的一员。但要解决Facebook在移动领域遇到的难题,这个少年得志大男孩不得不直面自己的失败,而且必须痛下决心对这家年轻企业的组织架构和公司文化展开改革——其中的很多举动都有违他的直觉。

  Facebook以往一直看重速度,但为了顺应趋势,该公司的移动开发者在推出新版本时必须要再三考量,放慢速度。他们不再对移动网络加倍下注,而是转而融入应用开发趋势。不仅如此,Facebook不再奢望通过一款杀手级产品接触到尽可能多的用户,而是选择其中一个平台展示他们在移动领域的实力和潜力。“我对整个公司的开发流程展开了全面的调整,幅度之大令人难以置信。”他说。

  4月初,扎克伯格亲自发布了Facebook Home。这种新的模式可以在手机上为用户提供丰富的Facebook体验。在全面发力移动应用业务的过程中,该公司已经成功改版了iPhone和Android应用,但Facebook Home的野心更大:它其实是对Android设备进行了一些深入调整,以便在用户打开手机屏幕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状态更新、News Feed、聊天等Facebook的核心功能——甚至无需解锁设备,就能使用和浏览这些内容。扎克伯格坚信,优秀的编程技能将成为Facebook真正的优势,其重要性远胜于开发自己的移动设备或移动平台。

  但风险同样巨大。Facebook Home导致扎克伯格加大了对Android的依赖,而这款系统的真正所有者正是Facebook最大的敌人之一——谷歌。与此同时,由于Android与苹果公司的iOS是移动市场的一对宿敌,因此他的这一举动也疏远了苹果公司。而由于放弃了自主开发操作系统的计划,Facebook也将无法从中收获任何潜在利益(主要是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不过,倘若用户和广告主认可这款产品,扎克伯格便有机会证明他有能力重塑移动体验,并改造Facebook。

  接纳大胆建议

  2011年10月的一个午后,克里·昂德莱卡(Cory Ondrejka)把他的老板拉到了一边。彼时,扎克伯格刚刚完成了每周的例行问答会议,并与Facebook CTO麦克·斯克洛普夫(Mike Schroepfer)一同走进了一间会议室。昂德莱卡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应该彻底抛弃现在的iOS应用,得重新设计一个。”

  这个建议很大胆,但扎克伯格和斯克洛普夫当初让昂德莱卡负责移动技术时,就是看中他的魄力。头发灰白的昂德莱卡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拥有武器和系统工程学位。他不仅技术实力过硬,而且创业经验丰富。(昂德莱卡说:“典型的Facebook员工要么刚刚从斯坦福或哈佛毕业,要么从斯坦福或哈佛毕业后去了微软,然后又去了谷歌。”)他参与创办的林登实验室(Linden Lab)曾经推出了著名的虚拟世界《第二人生》。他还曾经在百代唱片短暂负责过营销工作,后来离职创办了一家公司,并于2010年被Facebook收购。

  尽管昂德莱卡很受信赖,但他的计划还是让扎克伯格感到不安。昂德莱卡希望Facebook能够蛰伏一年,不要理会用户的抱怨和投资者的谴责。但这一年可不同寻常——正是在那一年,外部投资者将得以首次通过IPO(首次公开招股)对该公司公开下注。他希望扎克伯格不要再浪费时间改善糟糕的应用,应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一款新的iOS应用上。如果能够成功,他们还准备重新编写Android应用。斯克洛普夫和扎克伯格向昂德莱卡抛出了很多问题。“重新编写代码通常会失败。”昂德莱卡记得他的老板曾经如是说,“你凭什么认为这次能成功?”

  他早料到扎克伯格会这么问,所以便拿出了自己搜集的数据——这是Facebook员工的典型工作方式。为了改善移动业务,斯克洛普夫已经汇集了一批产品设计师和工程师探索在移动市场“成就伟业的渠道”。这个团队认为应当加大对既有战略的关注力度。Facebook的iPhone和Android应用都是“混血儿”:将刚刚诞生不久的移动网络语言嵌入到苹果和Android专用程序中。但问题在于,专门针对iOS和Android开发的原生应用,远比Facebook的“混血儿”漂亮得多,也酷得多。

  该团队考虑了很多补救措施和临时方案,但道路却越发明朗起来:Facebook必须要从头重写应用。但昂德莱卡却不准备改变应用的任何设计。他坚信,改版应用界面将会分散精力,导致他们难以全神贯注地提升速度和易用性。换句话说,此后大约一年时间内,Facebook用户仍将继续使用原先那款蹩脚的应用;而等到项目完成时,新应用的界面也几乎与原先完全一样——前提是他们能够获得成功。“我同意了,”扎克伯格说,“但这不符合我的直觉。”

  扎克伯格明白,Facebook的第一要务是理清移动战略。他对此非常痴迷。2011年12月,他便对公司进行了重组,在所有的产品团队中都安插了移动工程师。2012年,他又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强调,Facebook最迫切的任务是成为一家移动公司。他对Facebook的一众程序员、设计师、销售员和招聘人员说,如果他们能把iPhone换成Android设备,将对公司的发展起到帮助。

  逐步落实计划

  随后,扎克伯格开始落实计划。他的办公桌夹在斯克洛普夫和昂德莱卡中间,上没有电脑显示器。他的“水族馆”里同样没有电脑。这其实是一间坐落于Facebook总部园区中心的大会议室,扎克伯格经常在里面评估产品,由于四面都是玻璃,所以得了一个“水族馆”的雅号。当设计师和工程师向扎克伯格提交自己的产品时,他的第一个问题几乎千篇一律:“在移动设备上效果怎么样?”

  为了让工程师更加全面地理解Facebook,昂德莱卡和斯克洛普夫开始将移动开发者安插到产品团队中。在Facebook,程序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加入哪个项目,而各个项目组也会相互争夺人才。管理人员会在报告中重点突出表现好的产品团队。很快,所有团队都发现,如果想在每周的备忘录中受到表扬,就必须招募移动开发者。

  昂德莱卡和几位同事还为移动产品的开发制定了几条额外的规定。在网页中,很容易更新或修正错误,而且速度极快,所以工程师都会不遗余力地加快速度。但移动平台的模式却截然不同。首先,作为系统的所有者,苹果公司和谷歌会对调整后的应用进行审查,这需要一些时间。而且必须让用户主动更新应用,但这却不常发生。如果开发者犯了错,调整起来就要花费更长时间。这绝不是几分钟能搞定的事情,Facebook用户有可能要在几周时间内深受这个错误的困扰。

  随着Facebook对移动开发的理解逐渐加深,对移动工程师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这些工作起初进展得十分困难——Facebook甚至没有什么人能确定他们究竟需要哪些人才。经过了几次关键并购后——包括荷兰设计公司Sofa,以及由两名苹果前员工创立的电子书公司Push Pop Press——Facebook的移动开发实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2012年,Facebook启动了移动开发技能培训项目。工程师可以参加为期一周的iOS或Android课程,很多人刚刚结束新员工的培训,就来上这些课,还有人选择项目间隙来听课。当然,没有人能用短短一周成为专家,但斯克洛普夫解释道,这些接受培训的员工智商都很高,他们只要接受一点培训,就能释放无穷的潜力。这种课程每个班从12人到23人不等,目前已经在门罗帕克、纽约、西雅图和伦敦开课。大约已经有600多名员工接受过培训,他们随后加盟了各个产品团队,并将新学到的技能付诸实践。

  这项措施收到了成效。2012年8月,Facebook推出了新的iPhone应用,据称速度达到上一代的两倍,在App Store中获得了大量的四星和五星好评。对Facebook高管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要知道,他们整个夏天都在应对Facebook 5月份的IPO失利所造成的影响。纳斯达克市场的技术故障、选择性披露的指控以及各种炒作的推波助澜,导致散户无所适从,对Facebook倍感失望。Facebook股价目前大约为28美元,较38美元的发行价低了整整10美元。

  当我问起IPO将给Facebook带来什么改变时,扎克伯格说:“我们转型为一家上市公司,同时也转型为一家移动公司。转型为移动公司给我们带来的改变可能十倍于上市所带来的改变。公司过去一年的确发生了变化,但我认为这不是上市造成的。”

  Home应运而生

  近几年来,坊间疯传扎克伯格计划开发一款Facebook手机,毕竟苹果公司、谷歌和亚马逊等领先的互联网巨头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手机。扎克伯格也考虑过这种方案,但他认为这不适合Facebook。该公司拥有10亿用户,如果成功推出一款硬件,可能会吸引3000万用户。“我不会为了一款只能帮到3%用户的产品,而让整个公司围着它团团转。”扎克伯格说。

  但扎克伯格相信,用户的确希望在手机上集成更加深度的Facebook使用体验,而数据表明,他的这个想法很可靠。在美国,Facebook用户使用手机时大约有五分之一的时间用在这款服务上。所以,扎克伯格开始考虑与iOS和Android进行深度整合。

  苹果公司牢牢掌控着自家的操作系统。早在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去世前,扎克伯格就开始通过谈判加强二者之间的合作。如今的iOS版Facebook应用也的确内置了通讯录等其他功能。但作为外部开发者,Facebook在苹果公司的平台上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于是,扎克伯格开始将注意力转向Android,这个平台拥有更大的定制空间。在Android上,一切都以应用的形式存在,有创意的开发者甚至连短信通知也可以定制。

  去年,扎克伯格让一支设计师和工程师团队研究Android手机上的其他可能。“我们希望重新思考那些核心功能,希望能够抛弃现有的系统模式,通过Facebook长期以来秉承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改进这些元素。”他说。到了2月,这个团队已经扩大到20名男性和4名女性,他们搬到了一间“作战室”。这个小房间有一面玻璃做成的车库门,直接面向Facebook的庭院。扎克伯格每周二都会与该团队共事2个小时,但他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其中。晚饭时,当团队开始布置晚上的工作时,他经常会来转转。

  最终,Facebook Home应运而生。从4月12日起,用户便可直接到Google Play商店下载这款应用。作为该项目的开端,这款应用将预装到HTC First手机上。总共有6款Android设备可以使用该应用。接下来的几个月,Facebook工程师还将对这款应用进行调整,以便兼容更多Android手机。

  Facebook Home有三大元素。首先是Cover Feed,可以方便用户直接在主屏上浏览News Feed信息流,并对帖子发表评论或“赞”。其次是聊天头像(Chathead),扎克伯格希望以此围绕人来构建信息。无论何时,当用户收到Facebook的消息或是常规短信时,都会出现在屏幕顶部,而且还会配上发送者的头像。用户不必离开正在运行的应用也可以阅读和回复。第三个则是“应用启动器”。这项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早已熟悉的网格式应用布局,其中包括Pandora、谷歌地图、Facebook主应用等热门程序。不过,如果要发布自己的更新和照片等内容,Facebook Home用户也必须要打开Facebook主应用。

  意义非同凡响

  Facebook Home绝不仅仅是一款普通的产品,而是打响了Facebook争夺移动网络霸权的第一枪。有人认为,这是Facebook对谷歌的公开侮辱:用谷歌开发的系统,帮助Facebook保留用户。

  在我们的交流中,扎克伯格认为Facebook Home对谷歌是件好事。“我认为谷歌有机会在今后一两年内,借助他们平台的开放性超越iPhone。”他说。他预计Facebook的优雅设计将吸引很多最铁杆的Facebook用户放弃iPhone,转投Android阵营。

  但谷歌也会因此面临不利局面。这家搜索巨头的目标是将用户留在它的生态系统内,让他们不断使用谷歌的产品。但Facebook Home却在Android用户与应用之间硬生生插上了一个“Facebook层”,而且简化了Facebook信息和短信的使用方法,侵扰性也有所降低。相比而言,谷歌却需要用户解锁手机,启动应用列表,然后点击Gmail应用才行。

  鉴于Facebook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Facebook Home以及其他与Facebook Home类似的软件可能会彻底接管一款设备,导致用户根本不知道系统的底层代码完全是由谷歌无私贡献的。Facebook就像是“无花果杀手”,这种附生植物会围绕着其他植物生长,与宿主争夺养分。(谷歌并未参与Facebook Home的开发,也拒绝发表评论。但扎克伯格证实,在该产品发布前,谷歌已经了解了它的特性。)

  能够便利地访问Facebook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那里可能会成为Facebook下一个十亿用户的来源地。但他们才刚刚开始上网。在这些地区,数据套餐极其昂贵,因此Facebook与一些运营商达成了交易:只要用户购买了装有Facebook Home的手机,便可以免费使用一段时间的数据,并浏览网络,或者至少是Facebook的网站——由此产生的流量费用都由Facebook买单。当然,这些用户可能会购买HTC或三星的手机,系统可能是Android,但他们上网的第一体验却来自Facebook,而且很快就有可能通过Facebook Home来实现。

  倘若Facebook Home成功,也将对苹果公司产生影响,毕竟是苹果公司一手缔造了当代智能手机的模式。目前还没有人能够颠覆这种在窗口中填充应用的模式,尽管微软等很多企业都曾做出过尝试。最近的黑莓Z10手机采用了新颖而直观的方式来引导用户使用移动网络,但尚未获得青睐。但通过将设计焦点从手机上使用的服务名称,转移到与我们有联系的人的图像,Facebook推出了一种全新的平台导航模式。“我们也希望能在iPhone上实现这种模式。”扎克伯格说,“但现在还不行……”

  尽管Facebook Home发布之初没有附带广告,但却不难想象出现在Facebook Home主屏上的News Feed广告所蕴含的巨大价值。扎克伯格说:“多数广告只是赞助内容。我们现在还没有投放广告,但以后会。”

  即使是Facebook的拥趸,也难免感觉被Facebook包围得有些过度。可能还有一些用户更加偏向独立的应用,并不看好扎克伯格鼓吹的这种深度整合模式。又或者,要成为21世纪伟大的科技公司,Facebook仍然要展开革新,开发自己的设备和操作系统。幸运的是,扎克伯格已经带领Facebook展开了一场自我革命。是事实证明,他的确能够做出这样的艰难抉择。(鼎宏)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Facebook浴火重生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