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集资:推动科技创新的新动力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款安全的移动支付产品,一个基于手势,将你的电视跟电脑联通的鼠标,一款用于皮肤癌扫描的远程医疗app,一个跟卫星相连,专门用于观察南极企鹅的摄像头,所有这些都是最近希望通过大众集资获得资金支持的科技项目。大众集资,或者我们所说的众筹,允许任何人为有资金问题的项目资助几美元,通过公众的力量聚少成多,使得那些项目可以拿到足够资金顺利开展。这个行业目前的老大是 Kickstarter。尽管大众集资出现才几年,但是一方面,这一筹资形式的门槛很低,也迎合了很多项目团队的需求,现在可以说势头正旺。根据行业网站 crowdsourcing.org最新发布的报告,到2011年年底,在线的大众集资平台已经超过了450个,总共募集资金大14.7亿美元。而这个数字到2012年应该会达到28亿美元,增长了近一倍。
不过目前, Kickstarter上面大部分的项目都跟艺术相关,不管是音乐,电影,漫画书还是其他形式的项目。但是,Kickstarter上并没有为科技项目提供足够大的平台,这也是为什么像 FundaGeek, TechMoola, RocketHub ,#SciFund Challenge这些平台能够崛起。
大众集资如何运作?所有大众集资网站的运作模式都非常相似。需要集资的个人或团队把项目提交到众筹平台,然后这些平台会对项目进行相应的审核。一旦通过了,项目背后的个人或者团队就可以创建一个项目页面,描述一下他们的项目,又为什么需要钱。每个大众集资项目都有一个集资目标——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几千美元,还会有一个截止日期,一般都是30天。然后,他们就会借助社交媒体的力量吸引其他人的兴趣。
然后,那些项目支持者就可以开出资助的数额,最小是1美元。根据这些支持者实际支付的资金数额,他们也会收到程度不同的回报。大部分支持者承诺贡献的资金都少于25美元,但是也有一些人的资助会高达几千美元。
最后,在所有的大众集资平台上,只有项目募集的资金达到集资目标,所有支持者承诺给出的资金才会被划走。假如成功集资,这些众筹平台就会收取小部分的提成,而募集到资金的团队可以进一步开展项目。假如一个项目没有达到集资目标,支持者开出的资金就无效了,也不会被划走,但是,这些项目团队可以进行新一轮集资。
科技项目对大众集资的需求目前,在所有的大众集资项目中,科技项目还只占到很小的比例。但是,实际上,这些项目对大众集资的需求并不少。这一点实际不需深谈,不管是纯粹的科研项目,还是以创业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的项目,都可能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
大众集资平台TechMoola联合创始人兼COO Solomon Nabatiyan称,跟传统的风险投资相比,大众集资的方式可能更可取:“现在的投资人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投资人看得也比较短期。”而且现在也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你不能很快挣到钱,你就不能挣到钱了。”而大众集资超脱于风投界急功近利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创新项目的长远发展。
如何走出去目前,大众集资为科技项目拉拢的资金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但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那些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并不像有明星那么多的粉丝。举个例子,摇滚歌手Amanda Palmer就为自己的新专辑,新书和新旅行募集了超过1百万美元,大概有两千多名粉丝支持了她。Ranganathan鼓励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多写博客,创建在线的视频,参加各种大会,在社区中为公众做演讲,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因为,只有当你以一种常规的,稳定的频率来传播你的科学理念时,你才可能积累你的观众和听众,你才能募集到更多的资金。
此外,#SciFund Challenge联合创始人Ranganathan 称,现在的公众对科技和工程实际并不懂,而很多技术人员可能对项目很在行,但却不善于跟公众沟通。对科学家和工程师来说,他们必须思考,如何将科学化的语言转化成普通公众可以理解的语言并吸引公众的兴趣,如何做一次成功的媒体推销,如何为他们的项目制作一款引人入胜的视频。
而学会所有这些都需要时间,Nabatiyan称,TechMoola目前真正推向公众的项目只有8个,而其他15个项目还在筹备当中。“很多团队目前都还是自力更生,他们也有自己日常的工作。”这些团队需要经过TechMoola的一系列培训, 才会最终将项目推向公众。
不过,这些努力实际还是很有意义的。那些真正努力在做营销的团队,他们的项目会被传出去,他们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并最终拿到更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