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6969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3-02-08
土土
土土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图解中国互联网20年
图解中国互联网20年
互联网文明与中国制度转型
互联网文明与中国制度转型
BAT数据比较
BAT数据比较
互联网官方数字博物馆
互联网官方数字博物馆
网吧20年浮沉录
网吧20年浮沉录
互联网十大约炮圣地
互联网十大约炮圣地
中华网兴衰史
中华网兴衰史
科技大佬的神秘圈子
科技大佬的神秘圈子
网络作家生存现状
网络作家生存现状
环首都经济圈的互联网
环首都经济圈的互联网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互联网公司年终奖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国内互联网公司年终奖斗法折射转型之痛编辑本段回目录

 编者按

  华为年终奖发了125亿元!按照其14.6万名员工数量(2011年),人均年终奖约8.5万元。这条消息再次引爆大家对科技公司年终奖的关注。

  腾讯这家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理所当然首当其冲:LOL(英雄联盟)游戏团队的员工年终奖最高拿到了60个月的工资。阿里巴巴财大气粗,被员工戏称派发了史上最丰厚的年终“红包”。

  但百度员工就没那么幸运:由于传统PC搜索业务疲软,业绩增速放缓,年终奖也缩水30%。网易门户事业部干脆取消了年终奖。

  处在PC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过渡期,“几家欢喜几家愁”年终奖斗法背后,折射的则是各个科技公司的转型之痛。

  阿里巴巴:总监级年终红包15万起步

  黄远

  不知何时起,年终奖变成电商业内“不能说的秘密”。偏偏阿里集团在官方微博“一声吼”,宣告今年向员工派发史上最丰厚的“年终大礼包”:“有年终奖够不够?有13薪够不够?阿里集团全体同学:现在去公司内网参加嘉年华答题活动,准确答对所有题目,就可得到公司给大伙准备的‘特别支付宝红包’!……”

  在阿里集团,年底特别红包被称为“惊喜”——只有在公司取得特别成绩的年份才会有。此前,因为2010年业绩突出,阿里巴巴于2011年初向全体员工发放过特别红包,当时不少阿里员工微博上惊叹红包金额相当“给力”。再刷一刷这几天的微博,阿里人各种感谢“组织”,甚至有员工称这是最好的新年礼物,不知是指红包的象征意义还是指具体数额呢?这一切,仿佛有昨日重现之感。

  马云在内部邮件中这样解释发红包的初衷:“2012年我们收获了很多的惊喜,雅虎股权的回购,“双十一”的精彩,一万亿网购销售的突破等等。我们也经历了很多艰难的挑战,例如B2B公司在香港的退市,组织的快速变化,25个事业部的迅速调整等等。这一年发生的很多事情会在阿里发展史上可圈可点。所以,今年我们有理由给自己发个红包!”

  按照规定,阿里巴巴的“特别红包”的发放原则和“13薪”一样,都是人人有份;但其金额主要根据员工在阿里巴巴贡献的年份多久而定,以鼓励员工持久在公司里长期发展。马云认为,奖金不是福利,不可能人人都有,也绝不可能大家都一样,“奖金是靠努力挣出来的,是需要超越公司对你的期待才能获得”。有接近阿里的人士向记者透露:阿里总监级的年终奖以15万元起。

  阿里的年终红包被直接发放到每个人的支付宝账户。

  而红包的发放流程亦带有典型的阿里特色——全体正式员工只要参加支付宝红包阿里用户体验嘉年华活动,回答9个关于公司在过去一年发生大事的问题,全部答对后,即可获得特别红包。

  公司过去一年的大事?其实,马云已经在邮件中部分列举了。惊喜不再赘述,但关于B2B公司退市、架构分拆成25个事业部的两大挑战,依然在继续。

  前者的后续挑战在于IPO的时间窗口。去年5月,在回购了雅虎持有的20%股权后,阿里与雅虎签署了一份“赎身协议”:阿里必须在2015年12月之前上市,才有权以IPO价格回购剩余20%股权中的一半,而且IPO价格必须为第一批股权回购价格溢价110%。这对阿里来说时间上并不宽裕。

  关于后者,需要明确的是——25事业部并不等于阿里集团的结构。事实上,即便刨去阿里金融,以及理论上不在阿里集团的支付宝,还有大量的业务尚未纳入25事业部这一体系。阿里透露出的信息也显示,类似的拆分调整还未完成。

  不过,摊子铺得再大,也需要人去经营,马云的底气在于公司有足够的储备人才。他在年终奖邮件中透露,“2013年,我们将会对很多岗位加工资”,除了是应对物价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公司对你的岗位有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同时也表示,“有增必有减”,如果能力不及要求可能会被减薪。

  百度:年终奖缩水30%

  刘佳

  呼唤狼性、淘汰小资的李彦宏,在年终奖这件事上给百度员工泼了盆冷水。在百度员工年终奖占据30%比例的公司系数一栏里,这位CEO给出了0分。

  百度年终奖分为两部分,公司系数占年30%,个人业绩占70%,这意味着百度员工的年终奖至少缩水30%。

  不过很快,另一个消息又让他们松了口气:预计在2月份公司会额外补发20%的奖金,算下来奖金和去年的年终奖差别不会太大。

  一位百度员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百度的年终考核,就是“胡萝卜加大棒,一个都不能少”。大棒的压力用来激发员工“狼性”,胡萝卜用来调动积极性,“让立志成为狼的人有肉吃”。

  对去年公司表现并不满意的李彦宏已给百度开出了“狼性”药方。在去年内部一场战略沟通会上,李彦宏曾反思百度已经患上了“恐龙病”,迅速反应能力正在钝化,创新活跃度也在降低。他提出,在战略上,把更多的钱投入到更多的新业务和创新上;执行上,消灭内部滋生的安逸文化,“鼓励狼性,淘汰小资”。

  表面看上去,百度在2012年的业绩并不糟糕。去年全年营业收入为223.06亿元,比2011年增长53.8%;全年营业利润约为110.51亿元,比2011年增长45.9%。但对比2011年的数据,百度的营收与净利的增幅几乎减半。

  更重要的信号是,李彦宏在财报会议上说,百度的基础业务桌面搜索在过去一个季度变得增长乏力,而这种局面还将继续保持下去。

  除了PC出货量一年年下降,还有越来越多的PC用户转向了移动端,百度的无线搜索却还面临着增流量不增收的问题。

  无线搜索自身的挑战也不小。“BAT三巨头”里,腾讯已靠微信圈起3亿手机用户、阿里巴巴移动电子商务渐进春天,而百度传统核心业务搜索入口作用对手机用户的吸引力并不像PC那样明显,一部分流量已被各式各样的APP应用分流。

  在搜索领域安逸太久的百度现在不得不在PC端和移动端双线作战:核心业务传统PC搜索不断遭到竞争对手奇虎360与搜狗搜索的蚕食,另一方面在未来的两三年里,还需要熬到无线搜索商业化的变现。

  而在搜索之外,过去一年百度在电子商务领域尝试屡战屡败,更重要的是,百度已经太久没有推出令用户耳目一新的创新产品了。

  种种不利因素综合发酵,催化百度年终奖缩水30%。

  不过,“狼性”的呼唤和对未来的布局能否换来百度迎来二次腾飞,令百度恢复快速成长?目前看起来,不甘心被超越的百度仍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搜索、移动云、LBS、国际化的战略布局如此宏大,如何确保执行力?对快速变化的互联网行业而言,搜索业务经历一年才看得到变化是否意味着时间线拉得太长?而被寄予厚望的移动产品又将到何时才能羽翼丰满?时间正在给出答案。制图/郑勤韬

  奇虎360:50万股票鼓励士气

  刘佳

  价值50万元人民币的股票年终奖励成了奇虎360(下称“360”)上市后的传统项目。不久前的360年会上,36个优秀员工每人拿到了价值50万元的限制性股票。

  一位360员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受到重金奖励的36人涉及360多条产品线和支持业务部门,均属于中基层员工。接下来的四年里,这些员工可以逐年按照20%、20%、30%、30%的比例分步套现。

  目前看起来,估计没有人会急着套现,去年360曾奖励员工7500股限制性股票,按照当时每股16美元的价格计算在5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一年过后,360的股价已经涨到每股30美元左右,相当于价值翻了一倍。这些员工或许更愿意押注,在未来一年搜索大战上,360的股价还能继续向上冲一冲。

  除了高额股权激励,360在不久前的年会上奖励了优秀团队12支,每支团队10万元;还有116个五年以上老员工则每人奖励一只镀金奖杯;以及众多包括360特供机在内的多重奖励。对于更多数的员工来说,他们的年终奖则是1~4个月的工资,具体金额跟绩效挂钩。

  360董事长周鸿祎在年会上称,在多重员工激励措施下,预计今年360全员持股的比例将从上市前的20%提升到24%左右。

  尽管有人评价“只给限制性股票不给现金的年终奖都是耍流氓”,但并不能否认这是不错的激励手段,对内这也是一个信号,至少让员工看到了企业留住人才的决心,给了一些人继续前进的梦;对外,高额激励赚足了眼球,在360与竞争对手越打激烈之际,借此营销一把吸引人才。

  用周鸿祎的话说,如今360正面临着“二次创业”。过去一年,奇虎360尽管在资本市场业绩增长表现稳定,但靠卖浏览器的导航广告的商业模式增长天花板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去年8月,360借道3亿多的浏览器用户,切入一款综合优化了多家搜索引擎内容的搜索产品,和百度、谷歌等分享搜索的黄金富矿。而在2013年,等待360的仍是一场搜索持久战。

  面对如此紧迫的局面,难怪周鸿祎在重奖员工的年会上鼓动员工,今年360面临着一场更大的战斗,希望新加入360的人能够在这场战斗中建功立业。“那些老战士们,如果你们还没有被打残,我希望你们也加入新的战斗。我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仅能够提高个人能力,获得成就感,而且也能得到很好的物质回报。”周鸿祎说。

  腾讯:60个月工资年终奖只是个别人

  唐文之 刘佳

  “腾讯LOL团队发了60个月的工资作为年终奖。”几天前,这条消息瞬间传遍了微博,引来无数艳羡和热评。

  英雄联盟,LOL(League of Legends)是目前腾讯旗下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从去年9月公测一周年公布的数据显示,LOL全球同时在线用户超过500万人,其中接近200万以上来自中国市场,中国玩家贡献了超过10亿场对决。对于腾讯的LOL团队来说,这样的成绩无疑意味着丰厚的年终奖报酬,只是他们自己也没想到,今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了60个月。

  “和LOL 60个月工资相比,微信团队人手一部iPhone 5和iPad mini简直弱爆了。”一位腾讯员工如是感慨。

  对于游戏收入占据总营收半壁江山的腾讯而言,LOL团队获得高额年终奖并不难解释。一位腾讯内部员工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虽然还未公开收到年终奖发放邮件,但60个月的年终奖福利在LOL团队中确实存在,公司内部对此也已经讨论已久。不过“60个月”的超高年终奖在LOL团队属于个别现象,“个别团队成员应该能拿到这个数字,其他的也不会太低。”

  财大气粗的腾讯年终奖近年来颇受同行关注,各种年终奖传闻也是满天飞。据腾讯内部人士介绍,腾讯的项目组过于庞大,通常年终奖水平为3~4个月月薪,对于一些盈利情况较好的项目组,例如“轩辕传奇”这样的游戏项目组,去年年终奖的平均水平在10~12个月月薪。而对于一些并不盈利,或仍然处于孵化阶段的项目,则按照2个月月薪的水平居多。

  年终奖并非人人有份,不过“开年利是”在腾讯则是一视同仁。往年按照腾讯内部的传统,深圳、上海、北京等各大办公室里,春节后第一天上班,都能看到各个老板的办公室前大排长龙,员工们可以向老板讨要红包,即使相互之间并不认识,也可以大方索要。

  据腾讯员工介绍,“一般来说,深圳总部的红包会多一些,单个50~200元不等,北京、上海的红包则是5~10元,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当天收个几百元红包并不稀奇,甚至有同事去年在深圳收到超过2000元的开年利是。”

  伴随着对员工在2012年业务表现的奖励肯定,过去一年的腾讯所经历的则是一场大规模的变革:去年5月18日,腾讯拉开“二次创业”的架构调整大幕,腾讯开始希望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并加大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不久之前,腾讯再次动刀移动业务。腾讯的管理层也随之经历了大动荡。

  变革凸显了腾讯更大的野心:腾讯正在将业务全面向移动互联网整合的决心。一位腾讯内部人士说,重新调整后的腾讯也将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下“两条腿走路”打响“攻守战”,一是在PC端稳固平台级产品的核心地位,并打通各个产品的用户信息流关联,构成防火墙;二是在内部组织架构的优化下,激发组织中层的自主性,推动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创新和竞争力。

  网易门户:取消年终奖

  赵楠

  [ 这种变化不仅仅针对网易,也同时是新浪、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在移动互联和微博时代都面临的问题 ]

  1月31日,近1000名网易门户事业部(下称“网易门户”)的员工,突然收到了今年取消年终奖的邮件:根据季度和年度考核结果,网易2012年第四季度和年终奖的核定已经完成,其中季度奖金将于2月初发放,但受销售情况影响,2012年度门户事业部均无年终奖金发放。

  这让包括小易(化名)在内的很多门户员工感到意外。小易是网易门户的一名普通编辑,在网易还不到3年。

  小易说,就在邮件接收的前一天,频道的同事一起吃饭,还在讨论怎样花年终奖:有的说要拿年终奖去买数码产品过年带给爸爸妈妈,有的说可以拿去为父母买理财产品,自己则想的是带着家人去海南度假,但现在,这些都得落空了。

  前两年,小易为了好好表现,春节假期申请在京值班,均未能回家。今年1月,在北京已经稳定的小易,计划用自己的年终奖带家人去海南度假。

  网易的年终奖是这样设置的:按照当年的销售业绩划出一份奖金池,再以此划分基础线;个人和所在部门的表现各自再分为A、B、C三等,通常C没有任何年终奖。而各个部门的基础线不尽相同,要根据部门的业绩综合评定。

  按照过去两年的经验来,工作努力的小易年终奖一般能发个1万多块钱。

  2月2日,网易门户在北京鸟巢附近的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了年会,两天前取消年终奖的邮件通知并没有影响到大家对年会的热情。网易CEO丁磊也像往年年会一样专程从杭州飞来助兴。小易说,粉色衬衫、牛仔裤的丁磊依然如“青春偶像”般成为年会最受欢迎的人,小丁也很给力,对于网站编辑们的合影要求,都一一耐心配合。合影的背板是年会主题“海淀利亚的秘密”,一场有网易特色的员工红毯秀。

  在年会上,丁磊给门户事业部发放了团队奖,每个奖项金额都在数万元,但70%的奖项都被销售部门获得。有编辑抱怨,门户不发年终奖,是销售业绩不达标,但年会团队奖励的还大多是销售。还有网易编辑在新浪微博上自嘲道,如今只有靠网易新闻客户端的“摇一摇”功能来摇钱回家过年了。

  小易说,他理解公司对门户事业部取消年终奖的考虑。过去一年,网易门户高管变动较大,新管理层的决策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效果。除此之外,宏观经济的持续走弱,以及视频、社交、移动等新媒体对门户的冲击,也影响着传统门户广告的收入。

  不过,广告收入在网易总营收中的比重越来越大。201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广告收入已占网易总营收的12.2%,当季广告营收达2.43亿(3867万美元),较2011年同期增长10.5%,较当年二季度增长19.1%。

  互联网分析师李成东认为,网易门户应该在组织和各部门协同上有所创新,并借助网易新闻客户端发挥PC和移动互联的协同作用,将网易新闻客户端平台化、ID化,这从长远来看都是对网易门户改变有利的一面。

  小易认为,这种变化不仅仅针对网易,也同时是新浪、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在移动互联和微博时代都面临的问题。

爱恨年终奖:映射行业及业内公司兴衰编辑本段回目录

 编者按

  又到年关,又到年终奖时节。每年这个时候,各家企业和员工互相张望和比拼年终奖是舆论平台上最大看点,今年自然不例外。有的企业发放了125亿元的红包,有的企业送给了员工一袋馒头;有人收到了24个月的工资作为年终奖,有人则收到了一注双色球彩票。年终奖的巨大差异,折射出行业及业内公司的兴衰成败,发放年终奖最大方的企业可能年年不同。

  企业有兴衰,人事有变更。经济发展的动力也许即在于此。

  另类年终奖管用吗?

  刘琼

  “我们公司的年终奖最高可以拿到500万。”“这么多啊?”“每人一注双色球。”

  这是萧晓(化名)2月1日在上海开往河南老家的火车上,在微博上看到的一个段子。

  相比而言,虽然同样也没有现金、物质的年终奖,但是公司在2月初就开始放春节假,自己可以早些回家过年,春运期间更好买票,也避免了过度拥挤,萧晓觉得自己公司的这份“年终奖”还相对实惠。

  是的,在经济不好的年份,对于普通人来说,年终奖也许是个悲催的词,高富帅公司年终奖是一辆车,你可能只能领一桶花生油;高富帅公司发机票旅行,你却要在电脑前一边写工作总结一边抢火车票;高富帅公司发125亿,你的公司可能只发张彩票。

  不过一些公司也想出了各种“另类”的年终福利措施来弥补,“迟到券”、“提前放假”、“在家办公”等弹性福利方案等。这种年终弹性福利,或者通过抽奖的形式,或者让员工可以从企业所提供的一份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菜单”中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福利。

  这种“年终弹性福利”,能不能完全代替物质年终奖的作用呢?

  “弹性福利可以和物质年终奖结合在一起,促使福利多元化、人性化,满足员工多元化的需求,但是,不能完全替代物质年终奖的作用。”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业务总监周学平认为。

  而创意的弹性年终奖,在摹根麦肯立(上海)企业和投资银行部的高级顾问施然雰看来,主要是一种精神激励,目的是补偿员工的失望情绪。“虽然无法等同物质年终奖,创意年终福利也是公司通过人性化情感、企业文化留住员工的方式之一。”她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其实,即便是现金、物质奖励,有些单位年终奖看上去是增加了,但因幅度达不到员工预期,反倒引来不满,其实年终奖的涨幅不仅是效益问题,还有很多综合因素,它考验着老板的智慧。

  一些正规的外资公司在正式发放年终奖前,老板都会与员工进行非正式的沟通,施然雰说,一方面是对年底工作的总结和本年工作的评价,另一方面也让员工与老板有互动的机会。老板在这个时候也会大致告知其年终奖的范围区间,如果员工的预期和老板有差距,就可以及时与老板商量。“关键在于公司对于年终奖的奖励标准是正规和透明的,以及公司与员工的及时沟通。”

  相比而言,弹性福利制非常强调“员工参与”的过程,希望从别人的角度来了解他人的需要。河南省拓城县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董事长孙红军自己也曾是一名打工者,知道农民工买票很难,特意花了70余万元从郑州购买了一辆大巴车和四辆商务车,公司约有500名工人,现在陆续送走了300人,并准备等他们过完年,再用车去接他们回来。

  其实对于农民工朋友最好的年终奖莫过于一张回家的车票啦。施然雰表示,对于企业老板和HR来说,结合公司经营状况,用好年终奖和设计好年终福利,是鼓舞员工来年的工作干劲的重要方式。

  年终奖映射行业兴衰

  刘琼

  年前最能振奋人心的东西是什么?不少人都会回答是“年终奖”。

  不过不同行业的年终奖往往是冰火两重天。济南楼市一位妈妈级置业顾问,去年一年卖楼6.95亿元,一次性获税后奖金500万元,堪比2012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而有悲催者在网上爆料他所在的小型外贸公司的“新型”年终奖,只给员工每人发袋馒头,寓意“蒸蒸日上”。

  “年终奖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合理客观地评价员工当年的工作表现,并给予相应的鼓励。”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业务总监周学平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科锐国际研究中心最近发布的《2012企业年终奖调研报告》显示,就行业而言,70%的受访地产企业将上调年终奖,比例最高。其次是服务业、医疗健康、高科技、零售业、消费品、物流、能源与化工、汽车、机械制造、金融业。

  房地产行业年终奖最“得瑟”的原因,上述报告认为,是抑制了两年的刚性需求在2012年集中爆发,加之开发商降价促销以便回笼资金购买更加有利可图的土地资源,双重因素令十几家大型地产企业提前完成2012年度销售目标。“此时上调年终奖,既能鼓舞士气,也能激励员工冲击今年的销售目标。”

  IT 互联网公司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华为在披露2012年经营业绩时,CFO孟晚舟公开称给员工们的年终奖预算高达125亿元,总额较2011年增长38%。腾讯则被传发了24个月工资作为年终奖,而传说腾讯的DNF游戏部门年终奖高达48个月。阿里巴巴公司则表示,集团将对全体员工在年终奖之外额外奖励一个月薪酬,并将打入员工的支付宝账户之中。

  相比而言,金融、机械制造受访企业上调年终奖比例最低。一位在某造船业上市公司的员工告诉记者,今年年终奖比去年相差很多,“不过这也不奇怪,整个行业形势都不好,去年我们公司不仅新增订单减少了很多,一些以前的订单也被取消了。”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报告,2012年企业景气度低、下滑相对比较明显的主要是钢铁等与投资相关的产业,制造业内部,钢铁、石油加工、化纤等三个行业处于不景气区间。

  基金和券商等行业的年终奖就只能用“雪上加霜”来形容,持续不振的资本市场环境,给从业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不少降薪裁员。就是常常让人垂涎的美国华尔街年终奖也大为缩水,外媒报道,摩根士丹利的数千名交易员、投资银行家和其他雇员今年收到年终奖的方式,或将是欠条而不是现金。

  “年终奖通常是与企业业绩和员工绩效挂钩的,当然不同的行业景气程度不同,年终奖也有较大差别。”摹根麦肯立(上海)企业和投资银行部的高级顾问施然雰表示,不过在整体经济形势不好的状况下,即便要降低年终奖,老板和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在此前用其他形式让员工了解情况,使大家有所心理预期,员工也能比较理智地看待行业发展环境。

  对于整个市场而言,年终奖发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上述科锐国际报告认为,不论是对企业还是整个行业、城市还是整个区域而言,年终奖不再是对员工整年工作的简单奖励,它已经开始成为判断企业或行业或区域发展兴衰、人才吸引与留用的重要参照指标。

  当然,从人才保留来看,周学平认为,年终奖并非企业保留人才的主要工具,企业还是要通过多元化的措施来保留人才,包括各种福利类措施(保险、补贴、员工保留奖、弹性工作时间、海外派遣等等),以及非福利类措施(提高薪酬竞争水平、职业生涯规划、提升雇主品牌、轮岗等等)。

  企业的“小九九”

  唐文之

  125亿、60个月月薪、黄金1000克、豪华宝马5辆、50万元股票……如今企业年终奖晒单的手笔是让人越发眼红了。

  过去愿晒年终奖的企业不多,如今敢晒年终奖的企业各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事实上,年终奖类似于员工工资收入,对于企业来说是个需要“保密”的人事项目,然而为何有那么多企业主动或是被动愿晒年终奖,恐怕在背后偷笑的不仅是拿到奖的员工。

  “随着微博的普及爆发,近几年主动晒年终奖的现象越来越流行。” 罗迈国际(RMG SELECTION)的经理肖亿云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可以看作是借助年终奖进行品牌宣传的行为,是企业展现自身实力的机会。”

  华为、腾讯、360等等,这些平日颇具眼球效应的公司在年终奖的晒单名录上纷纷送上了自家的“大礼”,唯恐落后。虽不知其中的员工是否真正分享到了这笔巨款,但至少已经让圈外人足够羡慕、嫉妒、恨了。

  派发如此具有吸引力的年终奖,企业能够因此带来更多的人才、招到更好的员工吗?对此,肖亿云认为,企业的晒单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圈外人的好奇。“如今的求职者心态都比较成熟,并不会因为年终奖而心动,更重要的还是职位本身带来的平台和发展。”

  罗迈国际于今年1~2月的一项中国人才调查(China Talents-Flow Survey)显示,41.21%的人表示并不在意年终奖的多少,如果有更好的工作机会甚至会不等年终奖到手就选择跳槽。调查同时显示,薪水越高,等年终奖后再换工作的人的比例越低,说明薪酬越高,对金钱的需求会相应降低,他们将从更多方面衡量一个工作机会的好坏,比如工作内容挑战性、工作生活平衡、企业文化等。

  然而,年终奖晒不好,不仅不能吸引到好的人才,而且还有可能引起企业内部的人心动荡。

  “60个月的年终奖属于个别团队,我们今年能拿6个月就不错了。”据腾讯员工介绍,在公司内部的论坛上对于“60个月”的年终奖也已经热议许久,对于不怎么赚钱的项目团队成员来说,即使身在腾讯,也颇感“待遇不同”。

  “晒年终奖无疑是对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一次考验。”在肖亿云看来,通常企业年初会制定各自公司的年终奖考核办法,年末兑现。如果这种机制不透明,很容易引起员工内部的嫉妒攀比心理,也不利于企业内部稳定。

  晒年终奖无疑是把“双刃剑”,晒得聪明皆大欢喜还有不错的口碑,晒不好惹人笑话还遭员工非议。随着年终奖数字的节节攀升,明年,不知这些公司又将如何刷新这些年终奖数字游戏。

  现金激励谁

  李静颖

  天上真的会掉金子吗?答案是,真的有可能哦,而且掉下的很可能还是一笔不菲的现金。

  不久前,常熟仕德伟集团(下称“仕德伟”)年会现场真的拿出250多万元现金当场“砸”向部分员工,在台上收到现金的每个人都高举起手里厚厚的一叠人民币,还有不少人在现场把拿到的现金抛到空中。

  现场幸福得像花儿一样的场景被记录下来并迅速发布在网上,不想一时间引来疯狂转发。“这家企业也太豪爽了吧”、“真想马上去应聘”诸如此类的评论铺天盖地,几乎让所有关注到这条信息的人都发出羡慕的感慨。

  在某房产中介任职的销售人员吴自彬今年也有类似的感受,他告诉记者,今年年会上他所在的企业也当场拿出一部分的现金用于奖励这一年销售队伍里的TOP 10。“我们每年都有用发现金的形式作为年终奖励,今年算下来拿到的还比去年多了。”吴自彬说,“虽然大家都觉得去年的房地产行业低迷,但其实抑制了两年的刚性需求在去年还是有较为明显的体现,我们公司还提前完成了2012年度销售目标,并对今年的行业发展也持乐观的态度。”

  其实,无论年终奖发放形式多么独具创意,职场人最喜欢的还是现金,因为“把钱拿在手里的感觉最踏实”,然而,年终奖用现金形式发放的企业并不多,主要集中在那些依赖于代理商渠道的企业。另外,在翰德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毕琳看来,在一些非上市企业中也会存在年终奖发放现金的情况。

  对企业而言,现金更多时候是一种鼓舞士气、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的砝码。吴自彬说,在现金发放现场,各销售团队负责人还当场签下了军令状,向领导保证完成今年既定的销售目标。

  而仕德伟慷慨拿出的这笔奖金背后也有着一段所谓的“对赌”故事。根据该公司网站提供的信息,去年10月公司的高、中、基层员工90人一起参加了为期10天的“全员智慧生发”系统培训,之后在“全员智慧生发”落地启动大会上公司与部门及员工采取对赌的方法来挑战业绩极限,通过签订阶段目标对赌责任状,让人意外的是之后短短两个半月的销售业绩超过了2010年全年的总额,员工与公司的对赌成功,故而在年会上,董事长全部兑现了对赌现金的承诺。

  毕琳认为,从短期而言,发放现金的形式对员工的工作一定会有刺激,但从长期而言,薪酬并非唯一途径。在她看来,激励员工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企业的发展、员工本身的发展空间、对员工的培训以及员工是否被安排在合适的职位等都将影响员工的士气。“除了重视薪酬,企业需要保持与员工的沟通让员工投身企业的战略愿景并认可自己是团队一员。”毕琳强调。而这对企业而言,或许是比砸现金更为激励人心、凝聚人气的举措。插图/苏益

  隐性福利堪比硬通货

  马可佳

  奖金只是一种形式的福利,而对于另一些企业而言,员工得到的“隐性福利”远远超过奖金。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表示,将大力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确保2013年全年开工建设10万套、基本建成7.5万套职工保障性住房。

  福利分房,是一种堪比“硬通货”的奖励方式。这样的奖励,能抵得上许多公司员工一辈子的工资和年终奖总和。

  此外,一些公司则为员工变相提供了买房机会或住房机会。广州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透露,该公司提供的年终奖是隐性福利,员工首次贷款购房,可以获得一个点的利率优惠,并有20万元、10年还清的无息贷款,可省下10多万元的利息。在腾讯公司也有一项名为“安居计划”的福利,为首次购房员工提供免息借款。

  徐工集团人力资源部长蒋磊透露,徐工在内部花费3亿建立人才公寓,为刚毕业买不起房子的大学生提供额外福利。

  由此可见,隐性福利范围很广泛。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则认为,隐性福利是指某些部门、单位在政策、制度之外发放的各种货币或非货币形式的收益。除了制度内的福利,哪怕是单位发给员工的大米、肥皂、抽纸等日常用品,都算是隐性福利。甚至有些制度内的福利,如果发放额度超过了发放标准,也算是隐性福利。比如交通补贴,“本来应该发600元的,最后发了3000元,超出标准的2400元,也算是隐性福利。”

  近年来,iPhone、iPad这些流行的电子产品也成了一些单位的隐性福利。某事业单位举办的年会上,单位给员工设置了一个抽奖环节。奖品大多是价值5000元左右的电子产品,而且中奖率100%。这也是隐性福利的一种。还有些福利是特殊的待遇,比如一些航空公司,员工可以享受特殊折扣的机票和亲属出国游。

  分期发放年终奖“绑”住员工?

  郑爽

  辛苦了一年,发年终奖、回老家过年成了众多外地工作者年底的一大期盼。然而,今年张浩(化名)却高兴不起来,反而有些窝火,他刚得知:今年年前公司只发放一半的年终奖,剩下的要等到年后6月份才发。

  这可完全打乱了张浩原来的计划。“本来想着一年好不容易回趟家过年,就想在家里多待些日子,年后跳槽再换一家单位,反正现在餐馆都缺人手,不愁找不到工作。”但如今张浩的这番计划怕是要打水漂了,放弃一半的年终奖对他而言着实不舍。

  同是张浩四川老乡的赵亮(化名)虽然没有跳槽的计划,但这样的年终奖也让他感到不爽。“辛苦一年不管公司给多少,年终奖让我们这些员工心里多少感到安慰,但就连这点钱都要拖半年发完,公司丝毫不考虑我们的感受。”赵亮的难受也不无道理。

  过去原本作为老板给予员工一年工作奖励的年终奖,如今有点变了“味道”。但作出如此决定的公司也着实有它的苦衷。先前通过各个环节招聘的人才经过一定的培训与实践之后好不容易能为公司所用,但一些员工领完年终奖就离职的行为让公司犯难,尤其到了春节后的三四月份公司离职率攀升,但一时半会又很难找到合适岗位的人才。

  为了减少年底员工跳槽高峰给公司带来的影响,用年终奖分期发放的方式来绑住员工的腿脚成了很多公司公开的潜规则。这些公司或岗位一般有着较高的人员流动性,而分期发放的具体方式一般为年前发放一定比例的年终奖,第二年的中段再发放剩余比例的部分,也有公司分三次甚至更为多次发放,有些员工直到第二年年底才能领完上一年的年终奖也是现实的案例。

  那么以分期发放年终奖的方式变相留住员工,究竟效果如何?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咨询总监胡彭令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从表面来看虽然公司暂时留住了想留的人,但执行不当,如拖得时间太长、分期的次数太多反而会导致员工产生消极怠工的情绪,影响企业的效率而得不偿失。”

  “另外一方面,这也会让企业的管理文化、理念受到冲击,有失管理的专业性。”胡彭令补充道,“公司能否留得住人才还要看它是否关怀到员工的真实需求,是否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和上升空间,企业的文化、理念能否得到认同。”

  尽管发放年终奖是公司的自主行为,而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无要求用人单位就发放年终奖作出具体的规定,但公司在发放年终奖的过程中不能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胡彭令提醒:“如果公司当初在劳动合同中就年终奖作出具体的承诺,任何违背这一承诺的行为,员工都可以对公司提出申述。”

  坑爹年终奖到底坑了谁

  李静颖

  某小型私企员工王旭最近心情颇为郁闷,只要有人在他面前说到年终奖,他就会拉长了脸。“谁再跟我说年终奖我就跟谁翻脸。”细问之下,才得知其所在的公司年终奖竟然发了两盒山药面和一箱土豆,占体积不说,分量还特别重,为此王旭不得不打车回家,不想打车费竟比这些东西还要贵。

  当华为豪掷125亿元作为年终奖、腾讯LOL团队年终奖发60个月的工资,一边有人在炫耀自家的年终奖丰厚时,另一边的不少职场屌丝们则忍不住地吐槽自己拿到的抠门年终奖。石家庄某公司的员工直到收到年终奖的那一刻才知道一下子从天堂跌到地狱的感觉是什么。“前几天老板还在说我们公司今年的业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大家都盼着能拿到丰厚的年终奖过年,谁知道等来的竟然是20个白面馒头。”该公司员工说,“难道老板是怕大家赶火车饿着吗?”拎着这袋馒头,想必这家公司的员工应该集体唱一首歌:法海你不懂爱,雷峰塔会掉下来;法海你不懂爱,年终奖都发不下来。

  有调查显示,今年有近六成的被访者的年终奖美梦落空。好比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位网友在网上晒出一张牙膏的照片,并自嘲起码半年不用买牙膏了。而自认为最悲催的一位网友说,其公司今年发了两块肥皂,去年也是两块,唯一的区别是,今年的肥皂体积比去年的大……

  年终奖往往是判断企业发展兴衰的风向标。对此,翰德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毕琳告诉记者,目前外部经济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问题持续影响国内市场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成本控制”情况中的企业势必会改变发放年终奖的形式和手段。

  抠门年终奖的背后看似牵制于颇多的客观因素,然而,年终奖却也是员工工作情绪的直接“晴雨表”。“这么抠门的老板,明年谁还帮你好好干活。”王旭颇为抱怨地说。据他透露,年终奖刚发完,部门里已有不少人开始蠢蠢欲动。“我们有好几个同事都说打算年后走人了。”

  毕琳坦言,年终奖的有无、多少的确可能会影响员工的忠诚度。

  另一方面,毕琳觉得,员工有时也应该换位思考。“尽管这些企业看上去是发了一些所谓的‘抠门’年终奖,但是换个角度思考,他们依然希望能够为员工提供些什么作为年底的奖励,尤其是在当前,有时候企业的确是处于‘无米之炊’的境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让员工了解企业在行业中的发展状况,并随时保持有效畅通的交流,让员工与企业互相理解。”

  没有年终奖怎么过年

  唐文之

  “今年过年回家有两防:一防亲戚问我有没有女朋友,二防朋友问我发了多少年终奖。”文刀在微博上的签名档写着“为买房而奋斗”,而当说好的年终奖没有如期而至时,文刀只能在微博上吐槽俩字,“坑爹”。

  和文刀一样没能拿到年终奖的人不在少数。

  科锐国际研究中心于去年年底发布的《2012企业年终奖调研报告》中显示,在一线城市中,广州、上海的受访企业有40%和39%的公司下调了年终奖,其中有10%的外企年终奖缩水超过两成。而在《广州日报》的一项网络调查中显示,有超过三成公司没有年终奖。

  “年终奖并不是企业的标配,”任仕达(中国)市场总监孙海宁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年终奖是各个公司根据自身业绩和员工全年表现派发的奖励性质薪酬,目前还没有任何相关法律规定公司必须发年终奖。”

  这话听着颇有些残酷,但对于广大“白领”打工族来说,这就是事实。

  “年终奖是公司的奖励行为,通常根据年初制定的标准,在年末根据全年业绩进行兑现。”孙海宁补充道,然而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好,导致部分公司受行业影响,“员工期待并且重视年终奖,这是各个公司非常清楚的道理,不过发不出年终奖的情况如今确实存在。”

  虽然年终奖落空对企业形象和员工忠诚度会有极大的影响,但仍有不少公司选择不发。即便是在红包漫天飞的IT行业,今年网易门户的员工们也不得不接受取消年终奖的邮件通知。

  “除了房租,工资职位都没涨,年终奖为零、女朋友为零……”然而不论如何,回家过年依然是全民大事。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心态是抵御年终奖的最佳利器。

  没有年终奖的年怎么过,别灰心,看看微博,逛逛论坛,忽略那些得瑟“晒年终奖”的炫耀帖,多的是寻求共鸣的吐槽者。

  2月伊始,壹读传媒发布了一段《春节衣锦还乡装腔指南》,短短几天,转发超过400多次,甚至有网友戏称将“如法炮制”“衣锦还乡”。

  文刀在微博上晒了张春节日程表,以“吃、睡、上网”为主要事项的节日安排让他暂时忽略了自己的“屌丝生活”。“没有年终奖的年,还不得照样过。”这是所有人年末最真实的心声。插图/苏益

  年终奖并非“拦路虎”

  郑爽

  年关将至,职场暗潮涌动。对于多数意欲跳槽的人,都想着既能拿到丰厚的年终奖,又能不耽误新的发展机遇实现职场上的华丽转身。

  然而如此两全其美的事情并非都能如愿。在亲朋好友看来,Sophia在去年临近年底的11月毅然跳槽实在有些可惜,这意味着她放弃了一年辛勤工作的奖励——年终奖,况且按往年来看,这还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但Sophia自有她的考虑。如果熬到春节前领完年终奖再离职,新东家迫切需要上岗的职位恐怕会另觅他人,将新工作的发展空间、眼界和薪水与眼前几万元的奖金一比较,Sophia觉得自己跳槽的成本并不大。

  当然,目前职场上一般的跳槽多采用与下家约定好离职时间的方式,比如一个月或是三个月后上岗新东家,这样一来年底打算跳槽的人士不仅能拿到年终奖又不耽误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像Sophia这样不等到年终奖直接跳槽的也不在少数。

  “这样的案例多半是新东家需要候选人马上上岗,而新的工作机遇对候选人而言也着实诱人,或是员工对原单位的文化、工作氛围有着很大的不认同感。”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咨询总监胡彭令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分析。

  而对于那些迫切需要上岗的重要核心岗位,新东家还会承诺承担候选人由于跳槽而带来的年终奖损失以此来吸引候选人。这笔“签约费”(signing bonus)在欧美国家一直盛行,目的是用一笔可观的费用补偿跳槽者的损失,它不计算在工资以及转会费和违约金之内。

  胡彭令介绍,通常情况下这笔签约费会一次性付给候选人,金额也足以补偿该候选人的经济损失,如年终奖等,但一次性支付的同时,新公司也会和候选人约定要待满一定的时间。

  但这样的额外补偿只有高层管理人员或是紧缺型专业技术人员才有机会拿到。那么对于一般的离职人员,原来的公司是否应该发放一定的年终奖?

  一制药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中途离职的员工,我们不会再发年终奖,有些员工也不会刻意为了年终奖而多留几个月,因为他们考虑的是长远利益,并且有时新公司也会承诺为他们的损失作出补偿。”

  “目前多数企业会给新加入的员工,按照其该年的工作时间发放一定比例的年终奖,但对于离职的员工,哪怕一年已工作11个月,一旦离职就拿不到年终奖,这样的做法是有背人性化管理的,因为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员工。”胡彭令认为。

  一证券公司总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该员工对公司有重大的贡献,我们还是会发放年终奖,原因是考虑到企业的声誉问题。”

  年终奖下调苦了员工

  马可佳

  “憋屈。”身在北京某私企的员工李力(化名)谈及年终奖这一话题,神情就一下黯淡了下去,“公司员工不多,平时老板待我们也不错。但是今年的年终奖比去年少了大概一半,去年是15000,今年只有8000元。”

  年终奖是个敏感的话题,也是让企业倍感压力的话题。在很多员工眼中,年终奖既代表企业一年的成绩,也代表自己在公司被认可的程度。

  根据科锐去年底对超过1000家企业的调研结果,面对2012年外需放缓与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32%的受访企业选择下调年终奖,另有10%的受访企业维持不变。

  这意味着对于近四成员工而言,这个年过得并不那么舒心。李力就是其中之一。“去年拿了年终奖,带着全家人去了海南玩,开开心心过了个年。而今年,小小失望了一把。”李力这样说。

  科锐本次调研中71%的国企和64%的民企和52%外企上调年终奖。科锐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在国企薪酬结构中,年终奖占比较高,相对平时的薪酬,年终奖对雇员具有特殊重要性,故而多数国企选择上调年终奖。2012年欧债危机蔓延,全球经济波动,外企经营更易受国际形势影响,因此相对国企和民企,受访外企下调年终奖的比例最高,达到39%。

  “年终奖已经成为企业吸引与保留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结合公司经营状况,用好年终奖,如何鼓舞下一年的员工气势与工作干劲,将成为企业HR部门的一门重要学问。”科锐相关负责人认为,年终奖发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论是对企业还是整个行业,城市还是整个区域而言,年终奖不再是对员工整年工作的简单奖励, 它已经开始成为判断企业或行业或区域发展兴衰、人才吸引与留用的重要参照指标。企业通过与雇员分享利润,不仅能保留人才,更期吸引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tech.sina.com.cn/it/2013-02-08/01028054813.shtml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互联网公司年终奖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爱恨年终奖,互联网业年终奖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