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5721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2-12-18
土土
土土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屏奴
屏奴
科技时代的约会
科技时代的约会
脱网一年
脱网一年
数字产品与职业病
数字产品与职业病
自拍
自拍
第一代数码族
第一代数码族
夜店生态圈
夜店生态圈
春节拜年信息格局
春节拜年信息格局
三线城市数字生活
三线城市数字生活
未来的家
未来的家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目录

断网日记编辑本段回目录

网络,究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怎样的世界?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愈发容易,但如今,似乎又在由易转难。没人注意到从何时起,走在马路上、挤在地铁中、坐在会场里,人人的脸庞,都被一个小小的屏幕照亮。微博、QQ、游戏、门户网站……看得愈多,说得越多,隔阂却似乎愈加重重,人们纷纷在虚拟世界中摁出一条条消息。这最多算一个小小的实验:不久前,湖北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4名男生,相约一起关掉手机,封掉电脑,远离一切电子设备,不刷微博,不聊QQ,不打电话,过一周这样的生活,结果怎样?

“断网”日记:没有网络我们能干什么

刘杰和郭保“大战”象棋,另两人观战,一台电脑上还贴着封条。

  断网第一天 差点迟到

  周日晚上,提前通知好家人,4名男生一起关掉手机,电脑放进了抽屉。

  刘杰是个电脑游戏迷,还郑重写了张封条,贴在电脑屏幕上,想万一忍不住拿出来,也能提醒自己。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全宿舍一齐睡过了头。

  原来都是手机设闹钟叫醒,4名男生说起来都有些不好意思。“起初真没想到还有这点。上大学时个个都配了手机、笔记本电脑,就是没人有闹钟或手表,从没想过第一个不方便在这……”

  起初的设想其实简单。这4名男生,都是同一寝室的大一新生。开学军训一过,大学生活刚刚开始,每晚回宿舍后人人都坐在电脑前,宿舍里最多的就是一片噼里啪啦敲键盘声,熄了灯,躺上床,除了偶尔说点闲话,人人都拿着手机,一直到困了睡去。

  来自荆州本地的刘杰第一个有点忍不住,大学生活就这样?离了手机、电脑,还能做点什么?他向舍友提议,大家都有同感,于是一拍即合,就当对自己自制力的一次试验。

  但对这几名90后的学生来说,接触电脑都自小学起,手机最晚高中时也拿到了,习惯了聊QQ、打网游,“谁不是无聊时就玩手机,聊QQ。我记得第一天上课,看别人低着头摆弄手机,自己坐在那心就发慌。”刘杰回忆。

  晚上自习后回到寝室,半个小时作业做完,平时正是玩电脑到10点半熄灯,可这天10点钟几人便都熄灯躺下了。刘杰郁闷坏了,“努力闭眼,脑海里都是游戏里的画面,就是睡不着”。

  也不知是谁先开了腔,以前哪个最爱哭、未来想做点什么,最憧憬的女孩是什么样……躺在床上,4个人打开了话匣,无话不说。

  那叫卧谈会,知道吗?几个人摇摇头,笑了,“挺贴切,这感觉确实不错”。

  断网第二天 怎样发泄

  坐在对面的4名大男孩,性格各异,刘杰是本地人,开朗外向;向镇高高大大,黑黑壮壮,是系里篮球队的主力;郭保显得白净安静,有时还有些羞涩;刘思宇曾在军训后代表全班发言,语速快,想法多,也很有条理,说话时常眯着眼笑。

  不过,才第二天,刘思宇就出现了“幻听”,“那天和同学走在路上,突然觉得裤兜有震动,好像听到我的电话响了。我下意识赶紧捂口袋,一掏才意识到,原来今天手机压根没带……”刘思宇苦笑,好几年了,自己手伸进口袋就是摸手机,摸不着就会着急,一下子没了,心里真的有点若有所失,总觉得有人找。

  再焦虑,看别人沉浸在虚拟世界里,自己的时间还是要打发。周二下午没课,几个人闷在寝室里看书睡觉。“阳光这么好,咱也出去打会篮球吧。”郭保实在有些受不了,几个人顿时兴奋地附和。

  半下午的空闲,就这样被“体力劳动”打发了,心情也好了许多。晚上,郭保又拿出从家里带的象棋,从开学到现在,还真没玩过。“来来来,杀一盘。”刘杰拉上刘思宇,4个人轮流,或战或观,点评两句,笑骂两声。现在回忆,几个人还会笑。那种时间难捱的感觉,早就抛在了脑后。

  “其实,没了手机和电脑,作业和预习都快了很多,空出的时间一起玩,睡觉时感觉好像更充实。”刘思宇笑着说,“除了偶尔担心有朋友用QQ或手机联系,但自己没法回复。”不过,都联系什么呢?“现在想想,好像基本没啥重要事……”

  接下来几天,一有空闲,象棋就成了几人的固定活动,或拉上隔壁宿舍同学,一起玩盘 “三国杀”,他们的604宿舍,一下子热闹起来。

  断网第三天 一个人退出

  其实在第二天晚上,郭保就有些受不了啦。

  开学时郭保参加了学生会,当了干事,过几天学校还要举办科技节,正是忙的时候,随时都可能会有老师找他。没了手机,郭保觉得好像有点失了魂,“总觉得有人找,但找不到”。

  思前想后,他决定向室友们摊牌,“电脑我可以不动,但手机我必须打开,担心……”

  郭保很坚决,舍友们有些想法,毕竟这是大家都同意,要一起经历的事,但最终大家还是同意了,只是要求,尽量不碰,手机只作为联络工具,不能随意聊天。

  做了保证,周三早晨郭保悄悄打开了手机。他的手机没开通未接来电功能,所以不知有谁打过电话,但这一天也没人打来埋怨,为什么前两天联系不上。此外,还有短信六七条,大多是广告信息。

  有没有点失落?其实,没多少人多少事着急找你,是不是?郭保有点不好意思地自嘲,“是啊。失落算不上,但失望多少有点吧,原来,其实自己没想象的那么重要……”

  那平时,用手机和电脑,都做些什么?4个人基本差不多,“做作业,看新闻,玩游戏,看电影,最多还是聊天……”至于和谁聊,班上建立了QQ群,有什么重要事,老师都会发在群里,但班长也会通知;现在和过去的同学,多是彼此用QQ交流;不过聊得最多的,还是陌生人,手机微信的“摇一摇”、漂流瓶、 QQ的查找朋友,几人都常用。对刚刚成年的他们,这就像一扇与社会连接的窗。不过,谈话的内容,几人现在想想,都觉得是在打发时间,打发无聊而已。

  几个人的感觉差不多,“其实不用手机和电脑,最担心的是怕别人打电话却找不到自己。”郭保说。但回过头来想一想,就像有人曾说,会突然讨厌网络、讨厌手机,讨厌微信——每天不厌其烦地打开空间、打开QQ、打开邮箱,仿佛害怕自己被大家遗忘,却发现所有都没有新的记录。

  原来,我们是如此害怕孤单……

  断网第四天 算上一笔账

  与社会中的我们相比,可能大学生的环境相对简单,但那种对网络与手机的依赖,感觉总令人相似。

  几个人也曾算过账,因为在学校上网需要付费买卡,30元一张可上网60小时。4人中平均每月买卡最多的是向镇,一个月用3张,其他3人,一个月差不多都要用掉2张卡。手机上的花费,因几人都用了专为学生办理的套餐,4人每月手机费都在50—60元左右,其中最大的花费仍然是上网,每月流量一般都近300M。

  依此计算,平均每人每月用电脑泡在网上的时间就有135个小时,平均每天4.5小时,再加上手机上网时间,每天每人连在网上的时间都在6小时以上。以每人每天8小时睡眠、上课约6小时,吃饭2小时计,每天剩余时间过半都与手机、电脑相伴。

  几人对此倒也认同,现在谁不是无聊时就玩玩手机,上课发呆时也会摸摸?过去公认的上课“无聊三部曲”:睡觉、看小说、传纸条,现今基本都被手机取代了。

  从费用上看,4人生活费从800元至1000元不等,每人每月用在上网与手机的花费,大约占了生活费20%左右,其价值,也许更像消磨那个在他们口中一再出现的词:无聊。

  可打发无聊毕竟成不了生活,无论网络的优点有多少,这始终并非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有选择地忽略一些东西,应该是更加明智的生活方法。这一点,如今这几人已有了共识。

  断网第五天 “不爽”到顶峰

  周五,是“断网”的这一周,最难熬的一天。

  也可能是叠加效应,忍了近一周,但明天的周末仿佛更提醒大家,平时上课还能多注入些精力,周末怎么办?大家的“不爽”,仿佛到了顶峰。

  为了顺利度过这一天,向镇中午、下午连续打了两场篮球赛,从头至尾没有替换下场休息,一直到有些精疲力尽。

  晚上的男生寝室,更像一个个“小网吧”,不时传出欢快的游戏音效。只有604室安安静静,几人或做作业,或做模型。

  一直觉得不爽时就想打游戏的刘杰,心里更是痒痒的。他憋了好久小心翼翼地试探,“我出去一下,待会儿就回来”。郭保看他神情不对,听到隔壁的声音猜个八九不离十,“咱已经坚持5天了,继续努力下约定就能完成……”刘杰事后坦言,当时多亏郭保发现了他的小心思,自己才扛住了,否则结果还真难说。

  可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就像刘杰所说,他们这一代,早已习惯了网络、手机的联系,习惯了网络式的交流,“生活中的好朋友,大多也是一起玩网游时认识的;过去的同学四散全国各地,都是通过手机保持联系;现在交流的网友,也许在网上聊得热火朝天,一万句不嫌多,可见了面,也许一共说不了几句话……”

  这样的网络,这样的思维,这样的语言,对他们来说,早已谁也逃不脱。

  断网第六天 一起出游

  这一天的经过,让这4位年轻人觉得,似乎更接近人们描述中的过去大学生活。

  早晨,除一人上选修课,其他几个一起一觉睡到了中午。

  午饭后,几人由刘杰做向导,开始第一次全宿舍集体出游——游览荆州古城。

  荆州是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历史上曾为楚国国都,“大意失荆州”等著名典故与伍子胥、岑参、张居正等著名人物都出于此。荆州古城至今仍保存完好,并有众多历史文物古迹。

  虽然下着蒙蒙细雨,但兴致不减,4人一起在荆州古城的东门旁租了自行车,绕着古城骑车游玩。东门的正城门宾阳楼、南门的关帝庙、西门的博物馆、北门的点将台,还有城内的三国公园,一直玩到天黑,几人忘了时间。

  回到学校,全宿舍聚餐,大吃一顿,刘杰不住感慨,“虽然烟雨蒙蒙,但能出来感受自然和文化,比窝在宿舍打游戏感觉更靠谱得多,晚上睡觉,心里都觉得舒服”。

  现在再描述一下自己对网络和手机的看法,几个人都用了一个很常见的词“双刃剑”。

  几人的看法,网络的负面因素几乎已尽人皆知,关键看自己怎么用的想法也不算新鲜,而网络的积极因素,也莫过于“增加交际,拓宽视野,更方便学习,查找资料,提高学习效率”。刘思宇举例说:“还有如学习网页制作等课程,对今后就业也有帮助……”

  可是,电脑的速度并非时刻都是“正能量”。比如查英文单词一事,过去查字典的方式显然与在电脑中输入的过程不同。如今的电脑仅是告知答案,而查阅字典却能触类旁通,不仅能全面了解一个单词,还能同时关注同一页其它词汇,虽速度较慢,但长远来看对学习更有帮助。

  这一点,向镇倒是没有想到,认真思索一番,他觉得似乎手机与网络对学生来说,真的是利弊难说。而且很多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一旦缺乏自制力,弊往往皆大于利。

  周日晚上,大家如约一起打开手机,先向家里报平安,再看看一周未处理的信息,但几人却没有意想中的如释重负,或“报复性”反弹似的玩游戏,宿舍里反而显得有些沉默。

  似乎没有网络与手机的这一周,过得并没有原想中的艰难,反而多了许多乐趣与收获,“手机和网络真的是不可缺少的吗?”刘杰说,“坚持了一周,不论别人怎么说,自己很有些成就感,至少证明了自己的自我约束力。”

  一直盼着快点结束的向镇,也有类似的感觉,那晚的心情真有点复杂。原来认为自己不可能抛下的游戏,不可能每天不看的新闻,不可能每天不联系的朋友,竟就这样一周未触。“到底是别人需要我,还只是我太依赖手机和网络了呢?不过这个星期,至少我多了很多打篮球的时间,和寝室兄弟们一起玩的时间,作息也变得健康,这样的收获,已经足够大了吧。”

  断网第七天 过去的回不来了比“断网”更重要的

  4名男生的实验,在学校论坛内被置顶,引来不少讨论。

  赞者有之,欣赏4人的勇气与创新;疑者有之,这到底有什么意义?既然已有了手机和网络,刻意远离有必要吗?

  议者共通的一点,都觉得自己不会效仿,不会尝试。

  或许,是因为现代人真的已对网络无法割舍,毕竟网络大潮浩浩汤汤,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谁也难以真正置身事外。

  或许,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活真的已与过去不同,至少提到“80分”、“斗地主”,几个男孩都是茫然,“现在还有谁打纸牌?”

  归根结底,手机与网络,人们常将其比作工具。工具之于人,重要不言而喻,但现在被工具裹挟的人们,又岂在少数。

  尤其在熙熙攘攘的城市,在我们自己构建的社会网络中,你来我往,你言我语,搭起了自我,搭起了生活。网络的背后,是生活的百态:还有多少人甘于简单,甘于慢慢,甘于笔尖的划痕和皮肤的气息?

  “手机连着你的嘴,嘴又连着你的心”,几人的实验可以看出,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他人与自己。诸如最初听闻这则实验时,或许是因为他们身上的标签,90后,网络一代……太多的负面信息,令人闻之联想,但实际状况,大多并非如此。

  管老师是几名男生的“宿导”,即辅导员。对这4名男生的做法,她的意见是不肯定,也不否定,保持中立。“他们成功地完成了自己设定的目标,应该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也能够影响到周围的同学,这就可以了。”所以,管老师也没想将这样的实验继续放大,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在老师看来,既然现在的学生已无法离开网络与手机,重要的就是引导与沟通,预防网络带来的安全问题,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利用。而对这些年轻的学子来说,能够独立地判断来自生活的各种纷扰,有勇气尝试改变,并最终有所得有所思,这确实就是一种收获。从他们一周的经历中,我们能看到各种煎熬、各种“不爽”、各种努力与改变,这是未曾经历的人们,永远无法体会的。也许这对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还有社会中的我们,都不无启发。面对生活洪流的裹挟,你是否有勇气不甘自流,做出自己的判断,做出自己的努力?

  比“断网”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选择和坚持。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断网日记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