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产品与职业病编辑本段回目录
英国媒体称,iPhone手机、3D电影和计算机游戏的数字技术引起的晕动症将成为21世纪最大的职业病。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9月28日报道指出,技术专家们已经辨认出由传统“定向障碍”疾病衍生而来的一种叫作“模拟晕动症”的症状,该症状是由注视屏幕而非乘船、汽车或飞机出行引起的。专家们说,随着各种小设备越来越逼真地模拟人们周围的真实世界,这一问题只会变得更糟。当人们的内耳觉察到运动但眼睛并未看到运动时,就会引发普通的晕动症。
报道称,“模拟晕动症”的定义恰恰相反:人们看到了运动,这些运动向大脑暗示人们应该是在移动,而此时人们实际上正站着或静静坐着。下载了iOS7系统的iPhone手机用户已经体验到了这种情况。苹果公司的该款操作系统在数字屏幕上采用了一种“视差”效果,其设计目的是让iPhone手机屏幕看起来更具3D效果。
人们早已知道,导致图像向观察者“逼近”的技术会引起头痛,因为我们的眼睛自然地汇聚于一点,看到一个物体逼近。但是,因为实际上人们仍然在注视一块平坦的静止屏幕,所以人们的眼睛受骗了,并因此处于紧张状态。
对技术迷们来说,坏消息是,预计这种“定向障碍”症状不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缓解。实际上,科学家们已作出预测,3D屏幕以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小设备将只会更逼真地模拟真实世界。这意味着大脑可能会更容易受骗,从而导致更多的“定向障碍”和“模拟晕动症”。
报道指出,预计谷歌公司新推出的设备“谷歌眼镜”也会影响那些易出现“模拟晕动症”的用户。这款把屏幕、文字及画面投射至用户视野的高科技眼镜已被确认存在问题,因为它把运动图像投射至眼镜使用者的静态视野中。谷歌公司在美国测试了其新设备。在美国,25%至40%的人受晕动症困扰。
21世纪最严重的职业病:3D的带来模拟疾病编辑本段回目录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3D画面立体逼真,让人宛如置身现场,进而成为一股风潮。然而,iPhone、3D电影和PC游戏造成的不适现象,将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职业病。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道,科学家已经分辨出传统动晕症与这种称作“模拟疾病”(simulation sickness)不适症状的差异之处,长时间盯着屏幕产生的不适感,与搭乘船只、汽车或飞机产生的不适感并不相同。
研究人员指出,随着这些设备模拟我们周围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这种现象只会更加恶化。
一般的动晕症是因为内耳感觉人体移动,但视觉并未产生相同反映所导致的。
而观看3D电影造成的不适却刚好相反,我们看见物体移动,并告诉大脑身体应该处于移动状态,但事实上我们却是站着或坐着不动。
刚刚下载iOS 7新版本的iPhone用户,就已体会到这种不适。
苹果最新的iOS 7操作系统在数字显示器上,使用一种“视差”效果,这种设计是为了让手机画面看起来更加立体。
长期以来,众所皆知能让画面“跳至”使用者眼前的3D技术会导致头痛,原因是我们的视线会自动聚焦在往前靠近的物体上,但实际上,我们只是盯着一种平滑、不会移动的表面,眼睛被视觉效果愚弄而逐渐感到疲惫。
对科技爱好者来说,坏消息是这种问题并不会随着科技进步而有所改善。
事实上,科学家预期,3D显示器和仿真现实设备,模拟真实世界的能力只会愈来愈强。
这意味着我们的大脑可能更容易受骗,出现模拟疾病的不适将变得加频繁。
数码产品大泛滥 新型职业病缠身早编辑本段回目录
现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对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是极大的便利,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可世间万物有利必有弊,不把握一个度便物极必反。颈椎病、干眼症、鼠标手等“数码病”正逐渐成为严重的都市疾病。
事实上,干眼症,颈椎病、腰背疼痛和鼠标手是特别“青睐”中年女白领的一种电脑“后遗症”。那些在家庭和事业中都起着“支柱”地位的中年“骨干”,一方面要经受来自生活和工作压力的挑战,另一方面也要面对身体各组织出现退行性病变,代偿能力下降的事实,也因此更容易在电脑“后遗症”来袭时中招。
视力篇
干眼症对中年女白领“情有独钟”
现代女性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加上中年女性自身所处生理阶段出现微妙变化、雌激素分泌较年轻时减少,眼干、眼涩、眼疲劳的现象很容易在此时产生。以往都认为干眼症更容易发生在老年人群身上,但近年来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以及每天大量使用,中青年患干眼症的几率也越来越高。
干眼症高发人群:会计、编辑、记者
专家介绍,从事会计、IT、编辑、游戏设计等工作,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作业的人群,都属于干眼症的潜在高发群体。而中年女性尤其要警觉,因为进入围绝经期后,本来自身雌激素水平会有所下降,此时无论是皮肤、生殖系统还是眼睛组织,都较年轻时更容易缺水、干涩。
专家分析:
据了解,正常人的眼睛会不断分泌泪液,然后通过眨眼,使泪液均匀地涂在角膜和结膜表面,形成泪膜,以保持眼球湿润不干燥,这是维持眼睛表面健康的基础。但如果身处缺水的空调环境,长时间凝视屏幕,就可能引发干眼。
专家表示,不仅仅是女性,无论男女老幼,但凡长时间面对变动快速的屏幕,眨眼次数就可能由平时正常的每分钟十几次锐减至每分钟几次,使得泪膜更容易破裂,泪液迅速蒸发。电脑强烈的光线对人眼刺激很大,由于距离近,容易使泪液分泌异常而致干眼产生。
“人体的眼球本身能自动调节焦距,使影像清晰传送到大脑,但如果聚精会神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就会逼迫眼睛也‘定格’在同一焦距,这样久而久之就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引发眼睛过度疲劳。”专家表示,眼干外加视疲劳,会引发眼红、眼涩、眼痒、有异物感等系列问题出现。
专家支招:
1.“翻白眼”、勤眨眼、办公桌上放鱼缸
“无论是看电脑还是看手机,都应稍微俯视屏幕。”专家建议,市民可调高坐椅或降低电脑显示屏,以30度的幅度俯视屏幕,这个角度不仅可使颈部肌肉放松,还可改善脑部供血。向下注视,眼睑微微下垂,还可减少眼表暴露于空气造成泪液蒸发的表面积,预防干眼症发生。
此外,用电脑的时间不宜过长,对成人来说,每隔一个小时就要起身活动活动,远眺;如果是儿童,时间间隔还应进一步压缩,年龄越小,时间间隔越短。电脑操作应保持50厘米以上的距离。
工作时别忘了经常练习上下眨眼,或将眼球尽量向左、右、上方看,类似“翻白眼”,这样的机械运动有助于预防干眼症发生。
调整计算机屏幕上的亮度,既不能太暗也不能太亮;使用计算机时可将屏幕对比度调高,屏幕颜色与文字应该有明显对比。周围环境的光线要柔和且充足。
对于干眼较为严重的人群来说,可遵医嘱开具人工泪液或是眼药水,在用眼间隙帮助补充眼睛水分。
2.光线不足别看手机
专家还特别强调,最好在自然光线或明亮的室内光线下面对屏幕,因为在黑暗环境下聚光看电脑、玩手机,势必强迫瞳孔放大,并且要用力收缩睫状肌、努力实施调节功能,此时用眼十分费力,容易产生视疲劳,这就是所谓的“暗室效应”。
另外,干燥室内使用空气加湿器也是不错的办法,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办公桌上放一盆水生植物或者养一小缸金鱼,这样既可以保持身边环境的空气湿度,在眼睛疲劳的时候,还可以看看绿色植物或者鱼缸中游动的小鱼,放松双眼。
专家提醒,一旦出现眼睛干涩、发红,有灼热或有异物感,眼皮沉重,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眼球胀痛或头痛,休息后仍无明显好转,就应到医院看专科医生。
身体篇
除了眼睛之外,颈部也是另一个最容易因使用电脑而受累的部位。
最近十年来,因长时间使用电脑导致颈椎不适的患者不仅总体人数出现大量增加,而且患者年龄也越来越低。“如今十几岁的孩子在妈妈陪同下来看颈椎病,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专家表示,在那些因长时间使用电脑出现不适的患者中,九成以上首先出现的都是颈部不适。
电脑颈椎病:20岁中招40岁颈僵
专家介绍,年龄介于40至60岁之间的中老年人,是颈椎病最“青睐”的对象。他认为,除了年龄增大导致出现退行性病变及代偿功能下降外,这个年龄段的人往往是家庭的“支柱”和单位的“骨干”,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往往较大,如果这部分人需要长时期使用电脑,无疑更容易遭受颈部不适之苦。
1.腰背酸痛、鼠标手频现
除了颈部,腰部、背部和手腕也逃脱不了电脑“后遗症”的“魔掌”。专家表示,人在使用电脑时,身体的多处肌肉都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当这种紧张状态维持过长时间时,腰背部的肌肉、手腕的肌肉都可能出现劳损而引起疼痛。
以“鼠标手”为例,当手腕和手指不停点击鼠标时,便可能引起腕关节肌腱、筋膜等软组织的劳损。此外,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坐姿,还可能使胸椎受到压迫,出现胸部不适,或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症状。
2.“拇指族”当心腱鞘炎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近年来还有不少整天沉迷于微博、短信和手机游戏的“拇指一族”发生了腱鞘炎。
专家介绍,手部肌腱在跨越关节附近都分布着“腱鞘”,其作用是帮助手指活动。而长期、持续、力量比较集中的活动会引起肌腱的慢性劳损,使腱鞘增生,肌腱长出痛性结节,从而产生无菌性炎症,并出现疼痛。
专家说,以前容易得腱鞘炎的通常是长期练习钢琴的人、打字员、挤奶工、经常要拧衣服、拧毛巾的家庭妇女等。而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一些沉迷于发短信、发微博、打游戏的年轻患者逐渐多了起来。
美国有研究指出,经常用手机写微博、发短信可能导致与长期打字一样的后果,致使肩、颈及手指受损。调查结果显示,每日发送短信数量与肩膀疼痛之间存在联系,而且这一联系在男性身上尤其明显。专家认为,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智能手机,人们应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在办公室:
1.抛弃“大班椅”
办公室里的许多小细节,其实隐藏了不少健康的大学问。比如,许多“老板”喜欢在办公室里摆放的“大班椅”,就被不少医生认为不利于脊柱的健康。
专家建议市民在使用电脑时,最好不要坐在这种又大、又软、几乎让整个人陷进去的豪华椅子,而是尽量选择木质等坐垫较硬,对身体能起到更好支撑作用的坐椅。此外,椅子的靠背最好不要太往后靠,而是尽量与身体垂直。
2.适时起身活动
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已经成为不少电脑族的“通病”。专家提醒说,无论工作多么繁重,都应该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放松一下全身的肌肉。“建议大家在电脑前工作40至50分钟左右,就应该起来活动一下,即使只活动两分钟对身体也有好处。”这个建议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贵在坚持。
3.空调别对着后腰吹
有些白领在办公室使用电脑时,为了让自己凉爽,经常将空调对着自己的后腰部吹,专家提醒说,长时间这样做可能导致后腰部肌肉长期收缩,出现痉挛,甚至压迫局部的血液循环,对腰部健康不利。
还有一些人喜欢将电脑放置在桌面的一侧,使用电脑时不得不长时间扭曲着身体,这种做法也会加重脊柱的负担。
在家:
1.选择合适的床和枕头
对电脑族而言,选择一张合适的床和一个舒适的枕头也能起到一定的放松作用。专家建议要为腰部健康着想,尽量不要睡软床,最好选择比较硬的床垫。枕头的高度也有讲究,无论太高、太低都可能牵拉颈椎,“如果习惯仰睡,枕头可以稍低一些,习惯侧睡的话,枕头可稍高一些,最好与一侧肩膀宽度相同。”
2.少躺着看电视
对工作了一天的市民而言,晚上躺在沙发上或床上看电视,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专家提醒说,长时间躺着看电视并不利于颈椎健康,因为这种姿势可能使颈椎和胸椎交界的位置出现错位,引起胸闷、心慌等不适。
3.运动首选蛙泳
对于电脑族,他认为最好的放松和运动方式是蛙泳,“这种泳姿无论对颈椎、胸椎、腰椎都有好处。每次游半小时左右就能起到不错的效果。”此外,羽毛球、放风筝等需要抬头的运动也被不少医生推荐为电脑族的放松“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