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6521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2-09-27
土土
土土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4D打印
4D打印
3D打印时装配饰
3D打印时装配饰
3D打印桌面争夺战
3D打印桌面争夺战
商用3D打印现状考察
商用3D打印现状考察
3D打印真相
3D打印真相
白宫3D打印计划
白宫3D打印计划
全球首款3D枪支
全球首款3D枪支
3D打印迷局
3D打印迷局
香橼唱空3D打印概念
香橼唱空3D打印概念
3D打印机进入美国小学
3D打印机进入美国小学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3D打印的未来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3D打印的未来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北京市计算中心的一间办公室里,一台灰色机器在黑暗中嗡嗡作响。这个差不多有办公桌大小的家伙,看起来像个笨头笨脑的旧式洗衣机。其中的工作台和喷头,就像我们看牙医时张大嘴巴露出的牙齿,呆呆地冲向前方。

北京中华世纪坛数字博物馆,观众在看3D立体雕刻打印机。CFP供图
北京中华世纪坛数字博物馆,观众在看3D立体雕刻打印机

  可是,当这个笨拙的“大嘴巴”合拢起来,只要轻轻按下“打印”键,过上一两个小时,它就会像机器猫的神奇口袋那样,吐出各式各样的稀奇玩意儿:同等比例的人体牙床,有12个齿轮的多边仪器,柔软的运动鞋底,坚硬的头像雕像……如果你愿意,它甚至可以吐出一座原模原样的迷你版“大觉寺”!

  这是一台来自以色列的3D打印机。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实现了打印出一部分建筑外墙、味道堪比鲜肉的人造猪肉,甚至是人体毛细血管。这项只有25年历史的技术也被英国的《经济学人》周刊评价为,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现”。

  “3D打印机将来不是要取代某一个制造业,而是要取代几乎所有的制造业。”作为世界首个公布3D打印机开源数据信息的科学家,英国工程学家阿德里安·鲍耶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未来你想要什么,只需下载图纸,按一下‘打印’键,就可以去喝咖啡听音乐了,剩下的所有事,请统统交给打印机。”

  要是所有模型都能用打印机打出来,那可就好了

  虽然所学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工程师向磊却能像个魔术师一样,变出庄严肃穆的大雄宝殿、惟妙惟肖的无量寿佛……他只需要走到这台价值100多万元人民币的3D打印机前,轻轻按下“开始”键。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要绘出可供3D打印机识别的“图纸”。这种存储在电脑里的模型图,展示了被打印物体的精确数据。如果想要做出一个实际中存在的物体,只需要通过一个长得像电吹风机的扫描设备,就可以将其转换成电脑屏幕上的模型图。

  接下来,再将“图纸”发送到3D打印机上,就可以等待立体打印品的出炉了。这一过程依托的是美国发明家恰克·赫尔创立的“光固化快速成型术”。1986年,他提出可以通过逐层叠加薄层,利用紫外线固化后形成固体模型。

  当时恰克只有47岁。这位费时费力做模型的发明家,冒出这样一个主意要是所有模型都能用打印机打出来,那可就好了!

  如今,这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事。一旦接到指令,大嘴巴模样的打印机就会立刻亮起光来,隔着透明罩的内部工作台上的UV灯放射出紫外线。与此同时,8个比绣花针针头还小的打印喷头来回移动,每个喷头上面有60个小孔,像打水枪一样向工作台上喷射着一层又一层的液态打印材料,先进的机器可以达到每层最薄的只有0.025毫米。

  这些打印材料装在汽油桶大小的容器里,它们决定了成品的质地。目前的3D打印技术大多使用的是树脂、尼龙、塑料或者石膏材料。但实验室也传出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包括支持钛、不锈钢或沙土材料的打印技术。这么一来,打印飞机、汽车甚至是可以居住的房间,都不再遥远。

  由于对光敏感,在紫外线灯照射下,刚刚喷上的液态树脂会迅速固化,就这样一层层累积变成固体。在原本已经空着的部分,喷头会喷上可溶于水的支撑材料。

  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层层地累积,不断下沉的工作台上面会积出一个树脂模型。这时候工程师回到这间小屋,从“大嘴巴”里取出这个模型,到隔壁的阳台上用高压水枪冲洗掉附着在模型上面的支撑材料,就这样,不管图纸上的模型有多复杂,3D打印机都能忠诚地打印出来。根据模型大小不同,整个过程大约会花掉两到数十个小时。

  未来3D打印技术就像傻瓜相机一样,人人都会操作

  为了让更多人明白3D打印技术的原理,身为专利拥有者的赫尔还特意拍了一部短片。短片里的他还是黑白参差的头发,坐在贴满计划书的书桌前,背后还有一个听筒粗大的老式电话,严肃地说:“我们正在研发一种技术,能够把你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的图像迅速转化成实体。”

  跟北京市计算中心略显笨重的3D打印机不同,赫尔的打印机如同一个咖啡机,白色的激光针头像一支削尖了笔头的铅笔,对着装满蓝色液体的杯子来回移动,发出滋滋的声音,过不了一会儿,如同魔术一般,一个成型的立体小杯子从蓝色液体里面浮出水面。

  “等会儿,这短片拍摄于……25年前?!”在这则视频短片底下写着这样一条留言。“原来3D打印在25年前就实现了?”

  事实上,实现3D打印实体的技术还有许多。除了赫尔提出主流技术光固化快速成型术,还有熔融积沉成型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术等。只不过长久以来,由于成本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美元,这项技术只是小范围地运用在工业产品设计上。

  2004年,还在英国巴斯大学教书的阿德里安看到了这项研究。这位热心人士趁着课余时间写了篇文章,发表在巴斯大学的网站上,希望有人能够普及推广这项技术。

  “我本来只是想告诉大家,这里有个好主意,结果我在学校路上遇到的每个人都对我说,为什么你不做呢?”阿德里安一边冲着咖啡,一边笑眯眯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后来我想了想,那我就来试试吧!”

  在他的领导下,一项叫做Reprap的3D打印项目在2006年诞生。这个项目的含义就是“实现自我复制打印”,设计者希望通过“自我复制打印”,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拥有3D打印的能力,“只要一个人买了一台Reprap机器,它可以自我复制第二台、第三台甚至更多,送给这个人的朋友,最后大家都可以用得上3D打印机”。

  他用生物学家的名字称呼自己的机器,第一代机器叫做“达尔文”,后来还有“孟德尔”和“赫胥黎”,“生物是一个自我复制繁殖的过程,我们也是”。

  虽然阿德里安创办了公司,但这个教书匠似乎并没学会商人的精打细算。他花了好一会儿时间才听明白关于销售利润的提问,然后迟疑地回答:“我们本来就没有打算要赚钱!”

  他说,应该让更多人接触到3D打印这项技术,参与到这场变革中。阿德里安开源了3D打印机的数据,任何人都可以在他的网站上获得相关信息。

  现在,阿德里安的技术已经实现了相对低成本。相对于北京市计算中心购置的100多万元人民币大设备,他的设备只需要300美元(折合1892元人民币)。尽管如此,他依然不满意,因为目前组装设备的技术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做到,“以后的技术应该像傻瓜相机一样,人人都会”。

  “好多人问我什么时候这些愿望能够实现,我和这地球上其他的70亿人一样想知道答案。”阿德里安说,“我已经老了,我没办法也没有精力继续我的研究。可我发自内心地相信,这项充满生命力的技术,普及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伟大发明所能带来的影响,在当时那个年代都是难以预测的,3D打印机也是如此

  阿德里安梦想实现的这一天,也许比想象中更近。现在只要变换打印材料,就可以打印出不同材质的东西,五花八门的成果层出不穷。

  “如果你有设计图,现在也有建筑打印机可以为你打印出一个小房间,只不过目前能实现的最大尺度只有5米左右,那房子估计有点窄。”阿德里安打趣地说。

  颇为知名的3D建筑打印机是由意大利发明家恩里科·迪尼推出的,它有6米长、6米高,比一般的3D打印机都要大。“除非打出小部件然后拼接,否则3D打印机总要比所打设备更大,这是它的一个缺点。”迪尼说。

  跟其他3D打印机基本原理一样,它也是通过一层层累积打印材料,把电脑上的虚拟图像变成固体实物。只不过建筑打印机打出的并不是只有0.025毫米的薄层液态材料,而是厚达50毫米的沙土,固定后可形成立体建筑。

  迪尼打印建筑的过程并不需要混凝土,而是普通的沙土和特殊的无机粘结剂,通过喷头逐层喷射混合,构成坚固的墙壁,建筑里的空间也喷满了沙土,但没有喷射粘结剂,所以当混合过粘结剂的沙土构成建筑形态后,这些没有参与构造的细沙会自动脱落,可以留给下一次建筑循环利用。

  迪尼已试验打出了一部分建筑外墙。他还研究着如何把打印材料变成月球尘埃,一旦成功,今后人们就可以在月球上快速建造基地。

  不过,到目前为止,3D打印依然是一项成本高昂的烧钱投资。按照北京市计算中心的打印规格,每1克的成品大概报价100元人民币左右。怀抱着“打印房子”梦想的迪尼,早已经被滚雪球似的债务问题缠身。

  “伟大发明所能带来的影响,在当时那个年代都是难以预测的,1750年的蒸汽机如此,1450年的印刷术如此,1950年的晶体管也是如此。”《经济学人》评价道,“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打印机将在漫长的时光里如何改变这个世界。”

  阿德里安喜欢跟人这样举例:30年前,我想举办一个派对,需要印很多请柬,我只能去工厂,当时打印机很有限,但是现在几乎人人家里都有打印机,自己在家就能做请柬。当3D打印机可以进入普通人生活的时候,许多愿望就可以自己实现。

  “在不久的未来,也许我们可以拥有一个没有工厂、没有商店的世界,大家都是设计师,人人都是制造商,只要身边摆一台3D打印机,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阿德里安说。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3D打印的未来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