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6347 次
  • 编辑次数: 2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2-06-06
土土
土土
发短消息
土土
土土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Facebook微信化
Facebook微信化
扎克伯格入华公关
扎克伯格入华公关
Facebook市值超通用
Facebook市值超通用
Facebook市值突破3000亿美元
Facebook市值突破3000亿美元
Facebook新闻快读
Facebook新闻快读
Facebook无人机计划
Facebook无人机计划
Facebook社交集团平台
Facebook社交集团平台
扎克伯格30岁
扎克伯格30岁
扎克伯格30项成就
扎克伯格30项成就
Facebook完善生态圈
Facebook完善生态圈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Facebook相关犯罪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Facebook相关犯罪 编辑本段回目录

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4日报道,每隔40分钟,英国警方就会收到一次与facebook有关的犯罪报警电话。报道称,仅在2011年英国警方便记录了12300起与facebook社交网络有关的犯罪,包括谋杀、强奸、性侵儿童、绑架、死亡威胁和诈骗等。

uploads/201206/1338959023eYoB1ijK.jpg

  大部分案件是“网上流氓”在虚拟社交网络上的骚扰和威胁,有时网络空间里发生的争吵可能引起真实世界里的暴力。不少低龄儿童也是受到威胁的主要群体,虽然facebook对注册用户的要求是不低于13岁,但很多儿童谎报年龄并擅自注册。危害儿童的案件比比皆是:大曼彻斯特一名恋童癖者要求一名13岁男孩上传自己的不雅照片,男孩的父母报了警。一名遭女友遗弃的男孩则将女友的裸照上传到facebook, 其女友在网上自称年龄为17岁。

  一名高级警探称,人们需要了解,facebook正如一把刀或一辆车,原本没有必然的危险性,人们对其不恰当的使用才造成了危险。而必须承认的是,facebook使得一些种类的犯罪,如偷窥儿童等变得更容易,人们应该对此保持警觉。

分析师猜想Facebook或因暴力犯罪事件遭禁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语:《福布斯》网络版周日发表署名罗布•恩德勒(Rob Enderle)的分析文章。作者指出因Facebook所引起的暴力犯罪事件目前愈演愈烈,并提出Facebook将因此可能惨遭禁令的大胆猜想,但他同时强调禁止使用Facebook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以下为文章概要:

  我最近看了一段在Twitter上疯传的视频,主要内容是讲一位父亲在看到女儿在Facebook上发布对其不敬的言论后,气急败坏地朝女儿的笔记本电脑上开枪。所幸没人在这次事件中受伤。

  不过,在美国的田纳西州却因Facebook引发了一场血案。家住田纳西州芒廷城的一对夫妻被人杀害,不幸中的万幸是,他们年仅8个月大的孩子幸免遇难。而嫌疑犯的杀人动机则是这对夫妻在Facebook将他女儿从好友名单中拉黑。

  Facebook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其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视。据英国《每日邮报》2012年1月29日的报道称,英国司法部表示在过去两年中,至少350名、包括杀人犯在内的罪犯在监狱里上网,利用Facebook嘲弄受害者及其家人。此外,通过Facebook对他人进行威胁恐吓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

  Facebook何时会被禁?

  在我们接受新科技时不得不经历一个初步了解的过程,以便更好地认识其优势和可能存在的危险。我记得很久之前看过一个电视节目,主要讲的是第一次汽车迎头相撞的事故。但这么多年过来了,我们并没有禁止使用汽车,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因此,我认为禁止使用Facebook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们不用Facebook,还可以选择其他社交网站。

  事情的本质是,对于能向大量人群发布信息的这一功能,我们整个社会还未适应。当我们还只是刚刚习惯电子邮件时,却出现了社交网站。对于人类在通讯方面的行为调整期,我们通常用几十年作为一个周期,而现在从电邮到社交网站,我们却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来调整。尽管如此,Facebook仍可能引发类似科伦拜校园事件的惨剧。如果真出现类似局面,政府可能会采取过激行为,关闭Facebook。

  就拿“9•11事件”为例。在那之后,相关政策规定驾驶员座舱门的安全级别将提升。政府的过激反应还使得乘飞机旅行成了一场噩梦,不仅造成航空公司成本上升,其中一些还走上破产的命运。不过,这些改变并未对解决问题带来多大实质性的帮助。政府的举动只为在另一起恐怖袭击发生后撇清渎职的罪名而已。

  所以,我认为基于目前的状况,Facebook等社交网站被禁的可能性很大。在一些国家,政府对于使用Facebook已有严格的限制。在法国,Facebook和Twitter就像是粗言秽语,在播出的节目中是禁止的。在泰国,Facebook在选举期间是被禁用的。事实上,很多家长都被告诫让孩子远离Facebook。现在,你几乎每天都能读到关于社交网站被限制的消息。

  因此,这样的发展环境对于即将上市的Facebook来说无疑是一盆凉水。

  Facebook代表机遇和威胁

  与很多人交流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但其意义重大。与越多人交流使得我们具有包容心,并学会与时俱进。不过,短期来看,在适应新科技事物时,我们将遇到新的问题,这也是需要我们事先有心理准备的。人们对于大范围传播的危险性还未准备好。对于孩子们而言,他们往往是先接触,再思考,因此他们并不能理解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严重性。

  现在是进行教育的好机会,但是我并不赞同用手枪教育孩子的方法,以暴力开始必将以暴力结束。在我看来,人们不喜欢思考,他们总是手指动得比脑袋快,而且一般不会考虑发布信息后会有怎样的后果。

  对于我们自己,我们需要做的是不要推波助澜,在潜在危险出现之前及时报告,在敲键盘时做到三思而后行。假以时日,我们在社交网站上的发言将变得更为理性。(彪赫)

非死不可,Facebook上的犯罪编辑本段回目录

  截止到2011年7月,全球Facebook的用户已经超过7.5亿。对于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的人来说,Facebook已经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Facebook的主要功能当然是交友和聊天之类,不过就有一些思想比较“新潮”的不法分子,把Facebook也当成了犯罪场所,在那里和警方玩起了捉迷藏。

  注意,这里说的可不是什么盗号骗钱的小偷小摸,都是些“非死不可”的大家伙。下面,果壳谋杀站就按照它们的严重程度,为大家总结了最近与Facebook相关的6大犯罪。

  No.6嚣张哥,造个炸弹来分享

嚣张哥,造个炸弹来分享

  在Web 2.0时代,人人都是网络上的主角,发个生活照和大家分享再正常不过了。不过,如果你在非法制造炸弹之后还要上Facebook宣传一番,那只能说明你的大脑出了点问题。

  美国马里兰州大洋城(Ocean City)就有这么一位嚣张哥。此人名叫欧内斯托•加西亚-布里斯托(Ernesto Garcia-Bristo),为在美外籍人士。他在策划一桩谋杀时,顺手在Facebook上发布了一张自己手持2个自制雷管的照片。怎么样,十分拉风吧?

  不过其实这位老兄已经被美国移民局注意很久了。根据官方记录他在2008年已被驱逐出境,但是他在Facebook发布的位置信息显示,他居然还在美国境内,于是他的账号遭到了调查人员的长期监控。

  这张自制雷管的照片让移民局没法再淡定下去。更悲剧的是,照片下面的评论反映了他确实不是在Cosplay:“哥们儿,那玩意儿是你造的吗?”“靠,肥仔,你不记得了么,这是咱俩一起造的啊,这回让那个【哔—】好好享受一下。”根据照片以及评论,警察第一时间逮捕了这位嚣张哥。

  No.5重婚终结者

重婚终结者

  小理查德•巴顿(Richard Leon Barton Jr)是一个34岁的美国男子,前一阵在密歇根州马斯基根结婚。结婚本应是人生一大喜事,可是实际上他在罗德岛已经有一个妻子了,并且尚未离婚。

  要在过去信息不通畅的年代,可能这事根本不会有人知道。而现在,我们有了Facebook!某一天,巴顿的第一任妻子发现自己在Facebook上被巴顿解除了好友,她立刻感觉有点不对劲。进一步人肉调查后,她在某个朋友的相册里发现了他与新老婆的结婚照。这事儿没得商量,重婚可是重罪,警察局见吧!

  其实巴顿一直也不是省油的灯。2004年,在与第一任妻子网上相识之前,他曾经以非法入侵罪和印制、使用假币的罪名被判刑,而在假释期间他却擅自离开住所来到了罗德岛,竟然还结了婚!

  在他的罪行暴露后,他的第二任妻子非常惊讶。其实更值得惊讶的是他的智商——重婚之后将第一任妻子踢出好友,这难道不是等着秘密被发现吗?最终,巴顿被逮捕并以重婚罪被判处4年监禁。

  No.4 你在开心农场偷菜,我从开心农场偷钱

你在开心农场偷菜,我从开心农场偷钱

  阿什利•米切尔(Ashley Mitchell)是一名29岁的英国黑客,侵入了以“开心农场”(Farmville)知名的游戏公司Zynga两名员工的账户,盗取了4000亿虚拟币——据Zynga公司估价,这些虚拟币的总价值可能达到700万镑。

  米切尔偷这么多钱当然不是为了建设自己的农场,而是用来在Facebook上贩卖。交易记录显示,在过去的2个月,他出卖手头虚拟币总量的1/3,得到了5万多英镑的回报。

  可是米切尔又是怎么被抓的呢?所谓成也Facebook,败也非死不可。他在一次侵入Zynga公司系统的时候,可能想炫耀一下自己的农场,不慎登陆了自己的Facebook账号。这一行为被网络运营商记录了下来,于是警方通过这些活动记录抓获了米切尔。在罪行被揭发后,他被判处2年监禁。

  No.3 血腥直播

血腥直播

  “我要杀了我的孩子!”“你个贱人,等着报复吧!”“结束了,一切都是我干的!”这3条惊悚的状态来自澳大利亚人拉马赞•阿卡(Ramazan Acar)的Facebook。在其背后,是一起残忍的谋杀:阿卡用日本刀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杀死后抛尸荒野,而这些状态都是发给他的前女友,女孩的妈妈,达绅特(D’Argent)看的。

  阿卡前不久刚与达绅特分手。在将他们的女儿米米(Mimi)接回家后,阿卡就导演了这一出悲剧。他告诉女儿要带她去买牛奶,结果却将女儿乱刀捅死后开车抛尸公园。法庭上,阿卡毫不犹豫地认罪了。事实上即使他不认罪,凶器、尸体、证人以及他在Facebook上的状态都足以构成他犯罪的铁证。

  此外,Facebook和新浪微博上也都出现过自杀的血腥直播。

  No.2 恋童癖大叔变身妙龄少女

恋童癖大叔变身妙龄少女

  詹姆斯•多林斯(James A Dollins)是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位42岁大叔,这位猥琐大叔使用一组性感的美女照片作为头像,注册了一个Facebook帐号。同时他为这一账号制作了一系列背景资料:姓名是凯莉•莱金(Kelly Redkin),年龄19岁,来自弗吉尼亚的一所学校。他通过这一账号向未成年的男孩提出性要求,或者是要求他们将自己的裸照发过来,可见这个大叔是个不折不扣的恋童癖。

  当然,大叔的行径还是很快暴露了。一位母亲跑到警局报案,声称自己13岁的孩子遇到了陌生女生提出奇怪的要求。警方细致地调查了这一账号,最终揭发了猥琐大叔的骗局。在大叔被捕时,这个假冒的凯莉已经有了很多好友,其中包括不少未成年的孩子,如果得逞,造成的危险将会十分严重。

  No.1 用Facebook谋杀

用Facebook谋杀

  19岁的帅小伙杰森•罗德里格斯(Jason Rodriguez)最近死于一起枪击案,而另一名年轻男子尼弗斯(Nieves)被证明是这起谋杀的制造者。庭审记录揭示,罗德里格斯在死前正与一名20岁的女孩交往,而她就是尼弗斯的前任女友。

  我想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吧,这应该是一起源于感情的谋杀案。不过这可不是一般的谋杀案,尼弗斯紧跟时代潮流,将Facebook作为了制造谋杀案的平台。

  尼弗斯也是通过虚假的Facebook账号作案的,只不过他的布局手法比上面提到的那个猥琐大叔高明一些:他专门注册了新的E-Mail账户并用其注册了名为泰•安(Ty Ann)的女性Facebook账号,同时他又用Ipod Touch软件生成了虚假的手机号,并以此与罗德里格斯联系。

  剩下的内容也就比较明白了:尼弗斯在Facebook上利用安的身份与罗德里格斯搭话,为了让他相信,尼弗斯甚至雇了一位美女与他进行视频通话。勾搭成功后,尼弗斯向其提出单独见面的要求,骨子里花心的罗德里格斯当然接受了这一请求,在深夜独自前往约定的地点,结果不但没有一夜情,反而被乱枪打死。

  不过,上述措施虽然欺骗了罗德里格斯,却骗不过警方。最终,警方通过监控Facebook以及手机所获得的数据锁定了尼弗斯,并顺利将其逮捕。

  相对于传统的不法分子,相信警察更喜欢那些身为“SNS达人”的罪犯。


犯罪分子利用Facebook作案的9种主要方式编辑本段回目录

Facebook这家拥有超过9亿用户的社交媒体帝国似乎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不幸的是,网站的成功也带了副作用——数百万美国人愈来愈暴露在网络犯罪中。

网络犯罪已经横行一段时间了。但社交媒体的出现让许多犯罪变得更加容易得手。在社交媒体中,人们和自己并不熟悉的人成为“好友”,也让自己的个人信息更容易被获取。没有哪一个媒体比Facebook代表了更多的网络犯罪机会。以下就是犯罪分子利用Facebook作案的9种主要方式:

1.破解账号

拥有Facebook账号的犯罪分子,可以利用密码暴力破解工具作案。当你的Facebook账户一旦被破解,将被犯罪分子作为散布垃圾邮件的平台,或者是直接被卖掉。地下黑客论坛上就充斥着贩卖Facebook账号及密码的广告。

2.操纵账号行骗

ID窃贼采用的一种更直接的办法是通过操纵账号行骗。窃贼登陆账户后,获取受害者所有朋友的名单来行骗,常见方式是“London诈骗”——向被盗账号的朋友发信息:自称滞留海外,需要钱回家。这种方式在Facebook上有高得多的成功率,因为在用户和他们的好友之间有一个信任关系。

3.克隆账号

克隆账号是指骗子们使用未经保护的头像和信息建立一个Facebook账号,而这个账号与另一个用户的名称和细节信息一致。然后,骗子用这个账号向受害者的联系人发送朋友请求。收到信息的用户可能会接受这个看上去来自他们熟悉的人的请求。一旦接受邀请,你的信息也就泄露了。

4.跨平台克隆账号

跨平台克隆账号是指犯罪分子用你在Facebook上的头像及信息,在其他社交网站建立一个虚假账号,或反之。这种诈骗方式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被注意和采取补救措施。

5.钓鱼

黑客冒充自己是受尊重的个人或机构,通过涂鸦墙或者私信请求获得你的个人信息。一旦点击链接,用户的电脑将受到病毒感染。典型的例子是:一家网站祝贺你赢得1000美元的奖励并提示你填写你的信用卡和社会安全账号信息。

6.假冒Facbook

还有一种常见的钓鱼方式——建立虚假的Facebook登陆页面。一旦你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就会被收集到数据库中,然后卖掉。买家会继续用你的账号作案。

7.杀熟诈骗

在“杀熟诈骗”中,诈骗老手们用假冒的某个人的账号获取用户熟人的信息,并进一步骗取钱财或信息。Facebook助长了这种形式的诈骗,因为在这个网站的用户拥有不少他们并非知根知底的“好友”并含蓄地信任他们在Facebook上的联系人。

8.盗取未受保护的信息

相比Facebook,少数网站提供了更易获得的个人信息来源,例如用户经常公开他们的电子邮箱、电话号码、地址、生日及其他个人信息。安全专家和黑客都知道,这些信息经常被用来设置为密码或者保密问题的答案。这些未受保护的信息可能被用来克隆、盗窃账号。

9.垃圾邮件

Facebook和其他社交网站助长了一种新型的垃圾邮件方式——点击劫持(clickjacking)。一旦用户点击某个有病毒的视频或者文章链接,程序就会在该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其好友发送广告信息。


2009年:网络犯罪在Facebook蔓延编辑本段回目录

路透波士顿6月29日电(记者 Jim Finkle)---网络犯罪正在Facebook上快速蔓延,欺诈者正瞄准认为这里是一个网络安全港的用户伺机下手。

来自麻省的临床试验经理Lisa Severens则有过惨痛体验。一种病毒控制了她的笔记本电脑,向她的同事发送色情图片。

“在工作时得对付这种情况,这让我感到痛苦,”Severens说道。由于恶意软件无法删除,因此她的雇主不得不给她换个电脑。

安全专家提到,由于很多人不清楚社交网站有缺陷的一面,因此网络犯罪在Facebook上快速扩散。网络犯罪每年给美国公司和个人造成数十亿美元计的损失。

新闻集团旗下的MySpace两年前是网络犯罪最集中的地方,但专家宣称,网络犯罪现在已将黑手伸到Facebook。後者的成员数量已经从去年12月的1.2亿增长到目前的2亿多。

作案者扮作用户的好友进入账户,发送骗局信息,引诱他们进入窃取个人信息和扩散病毒的网站。黑客控制电脑,主要为窃取身份、发送垃圾信息和其他不当目的。

Facebook通过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的总部来管理其网络安全,屏蔽掉很大一部分针对其用户的垃圾信息和恶意软件。这应该可以使其比更大范围的网络世界更加安全,但作案者无孔不入,一些人突破了Facebook大量的过滤器。

网络攻击的增长某种侧面反映了Facebook的大规模增长。公司发言人Simon Axten表示,虽然用户数量已经增加,但成功攻击的数量还维持在原有水平,过去五年里低于1%。

他表示,而联邦调查局数据显示,约3%的美国家庭2005年遭到小偷的光顾。

不过Facebook表示,用户须为自己的安全负最终责任。

“我们尽全力去保障Facebook安全,但我们无法为此担保,”Facebook在一份告诫中说道。

“由于不理解真正的威胁和危险,部分人们默认社交网站是安全的。这就像你走在街上然後信任你遇见的每个人一样,”安全软件制造商ESET研究人员Randy Abrams说道。(完)

编译:程华 发稿:王燕焜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Facebook相关犯罪 Facebook犯罪浪潮 Facebook与网络犯罪 Facebook所引起的暴力犯罪事件 Facebook上的犯罪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Facebook犯罪浪潮,Facebook与网络犯罪,Facebook网络犯罪,Facebook所引起的暴力犯罪事件,Facebook引起暴力犯罪事件,Facebook上的犯罪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