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32090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2-03-03
高兴
高兴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纽约时报》2013年度十佳图书
《纽约时报》2013年度十佳图书
2009年度十本华文电影好书
2009年度十本华文电影好书
2011年度十大电影好书
2011年度十大电影好书
2012年度18大华文电影好书
2012年度18大华文电影好书
2012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2012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新浪2012年度十大好书
新浪2012年度十大好书
FT中文网2011荐书单
FT中文网2011荐书单
FT中文网2011荐书单
FT中文网2011荐书单
FT中文网2012年度荐书
FT中文网2012年度荐书
2012年全球十佳图书
2012年全球十佳图书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官员晒书榜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官员晒书榜编辑本段回目录

小康杂志201202封面 小康杂志201202封面

  官员晒书榜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所肩负的公共职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格外受社会关注。

  那些摆放在机场、火车站中十分显眼的官场小说是否真是他们的生活写照?他们喜欢看什么样的书,他们又在写什么样的书?《小康》杂志社根据各大书店的图书排行榜整理出2011年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官员图书,同时对数十位省部官员的推荐书单作了统计。

  与此同时,《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对官员读书与写书状况的一项书面调查显示:各级官员喜爱的图书种类覆盖面相当广泛,喜欢“传记”的最多,占受访官员的60.9%;其次是“文学”和“政治”著作,均达到了52.2%的比例;第三“受捧”的是“哲学”类书籍,43.5%的官员表示“喜欢读”;“修养”和“历史”类书籍同样受到青睐,均占到了39.1%的比重;接下来依次是“经济”(30.4%)、“生活”和“社会科学”(均为26.1%),“保健”、“旅游”和“体育”(均为17.4%),“职场”、“沟通”、“法律”、“金融”和“科技”(均为13.0%),“成功”、“军事”和“人力资源”(均为8.7%),“美食”、“收藏”、“心理”和“教育”(均为4.3%)。只有“营销”类书籍的得票数为“0”。

  上至国务院前总理,下至县委书记、县长,中国各个阶层的官员们现在都有话要说,都急切地想要表达自己的声音。他们的话语,有的仍带着官腔,有的则充满了真诚,他们的风格,或严谨扎实,或轻松幽默。他们的内容五花八门,有的愿意分享自己的思想经历,有的则提供从政经验,还有的在进行文学创作。另有一些官员,则借助枪手,沽名钓誉,《小康》记者梳理近年来十位落马官员的作品发现:在其背后存在多重的利益驱动,出书成为他们新型贪腐的隐蔽通道。通过不同层级官员的眼睛和文字,揭开的可能只是现实政务运作背后的一角,但从中也足以窥见现实中国最核心的事实。

  “我不是在写书,而是在积累财富。”——靠撰写回忆录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丘吉尔发出的这句感慨,大概只能套用在写书成瘾的克林顿身上。而有些外国政要笔耕不辍,或是重述过往自我辩护,或是借回忆录相互攻讦,将政坛恩怨延续到文坛。西方官员的写书和阅读方式,或者可以给我们提供另一种观察视角。

  官员晒书,无论是自己的阅读视野,还是自己的笔下世界,都清晰地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和他们个人性格、趣味。今天的官员应当是学习型干部,只有不断增长知识才干,才能担负起公共职责的重任。《小康》杂志社特意邀请中央党校教授、经济学者、出版专家,推荐了50本官员阅读的参考书目,为书山之路上的官员们提供一种借鉴和参考。

  非普通读者的选择

  官员读书报告

  文|《小康》记者 鄂璠

  谁在看书、看什么书?既反映了官员群体的爱好兴趣,也折射出他们关注的问题所在。《小康》2011年底的一项调查显示,官员们普遍喜欢看传记,其次是文学和政治著作,哲学类书籍排名第三。他们注重历史,关注经济、保健、旅游,也有人偏爱美食和收藏。但对于营销类书籍,他们全部都投了反对票

  官员们,爱听汇报,还是爱自己读书?《非普通读者》里的英女王如此区分听汇报和自己阅读:“听汇报和自己看书说穿了是两回事……汇报的用意在于浓缩、切割、提纲挈领,阅读则是广博采纳、铺陈扩散,并且持续不断地增长、延展;汇报是一个终结的动作,而阅读,则是开启。”

  那阵子,英国女王与书的故事吸引了不少中国读者的眼球,于是喜欢八卦的人开始猜测,如果把小说中英国女王“你最近在读什么书”这个问题抛给中国的“非普通读者”群体,他们会有什么样的答案呢?在2011年,由求是《小康》杂志社主办的中国转型发展高层峰会、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和第六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当诸多官员直面这一问题时,他们的表情是轻松、淡定,还是疑惑、尴尬呢?

  两个经济大省的“劝学运动”

  一本名叫《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的图书,在这个冬天,卖得很火。2011年12月22日,此书其中一位作者、以色列人索尔·辛格第一次踏上南京这块土地的时候,这本书在中国已经销售了10万册。

  在正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江苏省,很多大大小小的官员将《创业的国度》和《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最新阐释》、《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一起,摆在了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因为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郑重地推荐了这三本书。在会上,罗志军特意讲了推荐这三本书的目的:要求各位干部坚定信念和奋斗目标,坚信江苏“两个率先”一定能实现。

  对于《创业的国度》,罗志军还给出了推荐词:江苏的省情“人多地少、资源紧缺”与以色列颇为相似,因此,江苏除了学习新加坡“创优环境吸引投资”做法外,也要学习以色列“自己创业、创新”的做法。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罗志军推荐这本书的前后,江苏省内至少有3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在公开场合向其手下的干部推荐这本书。但他们的推荐词的侧重点不同于省委书记。

  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认为,“以色列人不安于现状、敢于创新创业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南京人学习。”他还向南京市的官员们推荐了本土作家叶兆言的《南京人》,并评价说,“在作家眼中,‘南京是个非常宽容的城市,南京人好客,不排外,习惯于接受命运的安排’,‘历史的原因,造成了南京人听天由命的懒惰性格’。作家说的可能有些偏颇,但他确实揭示了一种文化现象。”杨卫泽表示,作为南京人,他从书里读出了怒其不争的良苦用心,也希望干部们能读读《南京人》,反思懒惰的习性。

  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则认为,“《创业的国度》揭开了以色列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以色列的崛起是依靠技术创新的经济腾飞,值得苏州学习借鉴。”此外,蒋宏坤还向苏州市的领导干部们推荐了3本书,分别是《“十二五”: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与挑战》、《舆论引导艺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和《中国未来30年》。

  宿迁市委书记缪瑞林则专门在《宿迁日报》上发表了“开启激情创业的新时代——读《创业的国度》有感”一文,他写道:学习以色列人的创新创业精神,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始终保持“我能我行我成功、创新创业创一流”的新时期宿迁气质……让越来越多的百姓通过创业发家致富,让宿迁的经济社会通过创业加快发展。

  在省、市主要领导的带动下,江苏省各级官员中出现了读书热潮,党政机关、单位纷纷团购省委书记推荐的书,不少地方的书店甚至卖到脱销。而这样自上而下的“劝学运动”并非只是江苏省的“专利”。与江苏省一样面临着转型升级问题的广东省,也活跃着一大批重量级的“非普通读者”。

  在今年1月3日召开的广东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透露,前段时间,他和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朱小丹到江苏考察,与当地讨论了两地面临的共同问题。他说,按有关部门的测算,按照这几年两省经济的增长速度来算,江苏要超过广东大概在2017年,“当然,我们现在也不打这个仗了,你愿意超就超吧,我们首先要把结构调整好。”

  汪洋“不打经济增长速度这个仗”的想法其实早已有之,去年年初,他致信省直机关干部和各市党政主要领导,推荐大家阅读两本阐述幸福的书籍,一本是《幸福的方法》,另一本是《对我们生活的误测: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有评论认为,这两本书均体现了汪洋的施政理念。

  在重庆做市委书记的时候,汪洋就要求领导干部“多一点读书学习,少一点吃喝应酬”,他将《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从中央党校带到了重庆,又带到现在主政的广东。他还邀请该书的作者弗里德曼到广东访问,并对弗里徳曼说,“我和我的很多同事通过阅读《世界是平的》,加深了对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了解,对指导工作很有帮助。” 弗里德曼回国后,在《纽约时报》的专栏中称汪洋是“当今中国领导层中最具创新意识的思想者之一”。

  而汪洋到广东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省委全会上,则专门推荐了当时正在读的一本书《1992年邓小平南方之行》,“当时吴南生看到汕头很穷,向省委请缨去办特区,说,如果要杀头,就杀我好啦!”汪洋现场朗读道。

  在汪洋的带动下,广东官员开始集体读书,在“2010图书漂流迎亚运”活动中,广东省的各级官员积极参与并“放漂”了自己的书籍,其中有《经典广东》、《中国机遇:强国之路的中国智慧》、《与中国官员谈经济学》等。广东还出台规定,要求处级以上干部每年集中读书应不少于五天,而其他干部则不少于三天,以建立“学习型的党组织”。

  不学习?也许你就“out”了!

  广东、江苏两个经济大省自上而下推动的“劝学运动”,只是中国官员掀起读书、学习热潮的一个缩影。

  在《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的一项书面调查中,多达87%的受访官员告诉《小康》记者,自己的上级领导向自己推荐过必读书目;75%的受访官员说,自己也向下属推荐过必读书目。而在官员的“荐书录”中,《追逐日光》、《世界是平的》、《曾国藩全集》、《细节决定成败》、《资治通鉴》、《激荡三十年》、《政府新闻学》等书籍被频频提及。

  《小康》杂志关于官员读书与写书状况的调查显示,官员喜爱的图书种类覆盖面相当广泛,喜欢“传记”的最多,占受访官员的60.9%;其次是“文学”和“政治”著作,均达到了52.2%的比例;第三“受捧”的是“哲学”类书籍,43.5%的官员表示“喜欢读”;“修养”和“历史”类书籍同样受到青睐,均占到了39.1%的比重;接下来依次是“经济”(30.4%)、“生活”和“社会科学”(均为26.1%),“保健”、“旅游”和“体育”(均为17.4%),“职场”、“沟通”、“法律”、“金融”和“科技”(均为13.0%),“成功”、“军事”和“人力资源”(均为8.7%),“美食”、“收藏”、“心理”和“教育”(均为4.3%)。只有“营销”类书籍的得票数为“0”。

  “官员读书的专业性比较强,一般会选择自己专业和工作领域内的书籍读。”谈及官员读书的特点,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总结道。

  《小康》杂志的调查结果印证了王长江的说法,超过半数的受访官员表示自己的购书习惯是“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买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区委书记对《小康》记者说,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他买来了思想家梁漱溟的著作以及《世界大趋势》、《苦难辉煌》、《致加西亚的信》等书籍。“不读书?不学习?怎么可能呢!再不学习可就‘out’(网络用语,落伍了)了!”这位区委书记坦承,“以前对读书、学习重视不够,感觉工作已经很忙、很累了,压力也很大,所以一有空就想自娱自乐一下,后来因为市里出台了干部读书的相关规定,我开始加强阅读,从书本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充了电之后,工作反而轻松了许多。”

  官员对于读书的重视程度,在用于读书的时间上也体现得颇为明显。官员们每周会花多长时间读书呢?2009年,人民论坛杂志社关于党政干部阅读状况的调查显示,33.4%的受访者每周的读书时间为0~3小时,27.6%为3~6小时。3年之后,官员们每周读书的时间延长了。《小康》杂志关于官员读书状况的调查显示,每周花10~14个小时读书的官员最多,达到了35.1%的比例,其次是7~9个小时,占受访者的26.0%。

  王长江认为,对于官员来说,不读书是有压力的,因为“读了书才能与更多的人交流。”为了促进官员读书,中央党校的学员们有一个内部交流的活动,每个人发言15分钟,谈自己的读书体会,例如最近看了哪本书,这本书对自己的启示是什么,先是小组交流,讲得好就再到全班去交流,“这项活动的推动力挺大,因为还有竞争的因素。”

  在给官员们授课的过程中,王长江还发现了一个悄然而又有趣的变化。

  中央党校对上课老师提出的要求之一,是在讲课的时候和官员们有互动,也就是说,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学生们有没有听进去,他们关心并且在思考哪些问题,师生们之间需要一个“有来有往”的交流。

  按照王长江的习惯,有时候他会把课堂中间的休息时间从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或者20分钟,如果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和他“聊聊”;他还会在两小时课程中留下最后15到20分钟,让大家提出自己的疑惑,在课堂上交流互动。

  去成都参加第六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之前,王长江刚刚给一个“省部班”授过课,上课的时候,王长江照例给最后的互动环节留出了时间,“大家有什么问题吗?可以提出来。”话音未落,两只手举了起来,王长江感到有些吃惊。他开始回答问题,但没等解答完第二个学生的问题,又有人跃跃欲试地举起手,迫不及待地想要提问题了。当他回答完三个学生的问题后,竟然还有第四个提问的学生。

  “他们还真的挺活跃。”王长江有些没想到,因为往常给官员们上课的时候,最难的事情就是让他们开口说话,“只要我一让大家提问,座位上就全是摇头的动作,这种现象在‘省部班’表现得尤其明显。”

  在王长江看来,官员们现在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积极参与讨论,说明他们平时在思考问题。“而思考问题的前提是看书。”王长江说。

  读书成为既传统又现代的休闲方式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在写给外甥的信里有一段关于人生规划的感悟:“尺璧之阴,以三分之一治公事,一以读书,一以为棋酒,则公私皆办。”他觉得人生的光阴有限,应当把时间合理用于事业、读书和下棋喝酒。

  按照古人的妙论,读书应该与立业、休闲并重,而在现代社会,有人提出,读书也是一种休闲方式,因为这是一种“美丽的精神休闲”。对于“忙碌背后身不由己”的非普通读者——官员来说,读书可以作为他们的休闲方式吗?

  南京市副市长陈刚常乘坐高铁往返于南京和北京之间。他说,每次飞机上都放那几部电影,没意思,在来回8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不如看书,“每次出差的时候,我都会带上自己要读的书,也包括一些杂志,闲暇时间里,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读书、运动和摄影。”陈刚认为,对于官员来说,读书显得非常重要,因为通过阅读,自己可以间接获得别人的思考结果,以及别人的休闲状态。

  淮安市信访局长邱金义读的大部分书都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关,但他同样对“读书也算是一种休闲方式”的观点表示认可,他非常喜欢读书,并且把逛类似于北京单向街之类的特色书店当作是一种享受,在机场候机时他一般都会去逛机场书店。

  在乘飞机或者坐火车的时候读书,成为很多官员“挤时间”的有效方式,云南红河州州委常委、宣传部长伍皓曾在微博上展示自己在候机时所读的书,“一本《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一本新版的《苏联的最后一年》。两个特殊的年份,分别折射两个国家的命运。国家的前途在改革,改革的路径又应怎样?鉴古知今,居安思危。”

  从书中获取了思想、在阅读中寻找乐趣。即便是在充满压力、竞争的环境下,读书也不再成为官员的负担。在参与《小康》杂志关于官员读书与写书状况调查的官员中,超过半数的官员表示,读书是他们闲暇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对于“你喜欢读书吗?”这个问题,34.8%的官员表示“非常喜欢”,65.2%的官员表示“喜欢”,没有官员认为自己对读书的兴趣“一般”,或是“不喜欢”,甚至“非常不喜欢”。

  曾写下“闭户长思难为句,登高放怀易为联”、“医病医贫医天下,徐徐大爱到人间”这些诗句的陕西省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就是博览群书、研究问题,他一直保持着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写了100多万字记录他的所读、所思、所想、所悟。

  在“您对官员读书有何建议”这个问题后面,他重重地写下了两个大字:博览。

  中国的这些非普通读者们也习惯于用自己熟悉的方式享受着读书生活,《小康》调查显示,习惯于去逛综合性书店的官员比例远远超过了在网上购书,或者是逛特色书店和专业性书店的官员。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注重“与时俱进”的官员们也普遍开始倾向于网上阅读。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说,“建设学习型社会,要随时随地学。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是学习,上网浏览信息也是学习。”

  (链接)

  国家领导人的读书清单

  毛泽东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长达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是毛泽东最喜爱的书之一,《资治通鉴》则是他的床头书之一,他去世之前阅读的最后一部书是《容斋随笔》。

  邓小平曾坦言:“我读的书并不多。”他最喜欢中国古典史书,熟读过《资治通鉴》、通读过《二十四史》、特别爱看《三国志》,他是武侠大师金庸在内地最早的一批“粉丝”,他还喜欢看写鬼的书,特别是《聊斋志异》。

  江泽民对美国《时代》周刊谈及自己关于读书的兴趣爱好时说,“我喜欢读唐诗、宋词和元曲,也读过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马克·吐温的一些作品。”在担任上海市长的时候,他的办公室就有超过3000本书籍。

  胡锦涛曾在接见来访的俄罗斯青年访华团时说:“我清楚地记得,在青少年时代,我们曾满怀激情地阅读过贵国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演唱过贵国的歌曲《红莓花儿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后来我们熟知了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

  高层官员推荐书录

  《大众哲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推荐

  《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推荐

  《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推荐

  《人类与大地母亲》——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

  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启德推荐

  《教育大国的崛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推荐

  《中国的威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严隽琪推荐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国务委员戴秉国推荐

  《致加西亚的信》——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推荐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原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推荐

  《毛泽东诗词集》——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推荐

  《中国企业怎么办》——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推荐

  《傅雷家书》——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石孙推荐

  《历史研究》——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推荐

  《大国悲剧》、《货币战争》、《金融危机》——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推荐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杜宇新推荐

  《谁在谋杀中国经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崔波推荐

  《“十二五”: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与挑战》、《舆论引导艺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中国未来30年》——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推荐

  《南京人》——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推荐

  省委书记的读书单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幸福的

  方法》、《对我们生活的误测——为什么GDP增长

  不等于社会进步》

  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现代经济知识简明读本》、《宏观经济》、

  《微观经济》、《国际金融》、《国际投资》、

  《国际贸易》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最新阐释》、

  《中国震撼—— 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

  《六个“为什么”》、《理论热点面对面》

  辽宁省委书记王珉:《木棉花开》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五百年来谁著史》、《把信送给加西亚》、

  《公司的力量》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矛盾论》、《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

  哪里来的》、《资治通鉴》、《三国演义》、《水浒传》

  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解放战争》

  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诸城实践》

  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资治通鉴》、《中国通史》(范文澜)、

  《中国通史》(白寿彝)、《中国人史纲》

  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经典天天读》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中国怎么办》、

  《没有任何借口——企业、政府机关员工

  精神读本》

  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江泽民文选》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地方精神的闪光》

  (图说)

  阅读与悦读 挤时间读书是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休闲方式,《小康》杂志社的一项调查显示,官员们读书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出差途中。

  中国官员笔下的“最核心事实”

  上至国务院前总理,下至县委书记、县长,都有话要说,都想要表达自己的声音。官员出书尽管只揭开了政务运作背后的一角,但却足以窥见现实中国最核心的事实

  文|《小康》记者 鄂璠

  “不久前我到安徽省南陵县去察看粮食仓库,在我没去之前粮库都是空的,后来他们把一些粮站的粮都搬过来,摆得整整齐齐。连我都敢骗,真是胆大包天!”

  “我到某省会城市考察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原来是一个大仓库,空空荡荡的,他们在几天之内把许多个体户都搬进去,里边人山人海。我去参观的时候,那欢呼啊!人人都想跟我握手,挺有劲儿的,热情得很。我一回到北京,就收到一封人民来信,说那些都是假的,不信现在你再去看看,一个人也没有了。我就派国务院办公厅的同志去微服私访了,果然来信反映的情况属实。”

  说这话的,是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1999年2月5日,朱镕基前去看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的工作人员,听取了信访局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后,就提到了上述这两件“连我都敢骗”的事情。

  12年之后,这样充满了真性情的语言跃然纸上,如此真实的下级应付上级检查的事件被披露出来,一个字一个字地被印在了《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三卷第233页的纸张上,同时也深深地印刻在了历史的记忆之中。

  朱镕基为什么要讲真话

  2011年9月8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朱镕基讲话实录》公开发行,引起关注。一个多月后,从事中文图书市场零售数据连续跟踪服务的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开卷2011年第三季度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TOP15”上,《朱镕基讲话实录》的第一卷、第四卷、第三卷、第二卷则分别稳坐“排行榜”的前4位。

  这四本“大部头”的著作缘何热销?“讲真话”是最主要原因之一。有媒体就“实”字向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发问,“‘讲话实录’之‘实’,程度有多大?”黄书元答曰:“没有一句是修改过的,实录程度我敢保证是100%。”

  “请你们看一看,对照眼前的现实,看看我这十几年说的是胡话、真话还是老实话,请你们鉴定。”《朱镕基讲话实录》出版之前,借着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机会,退休之后便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的朱镕基回了趟母校,并将《朱镕基讲话实录》的“试印本”赠送给学校的图书馆,在和经管学院学生座谈的时候,朱镕基还介绍道,这本书的特点是“只讲真话,不讲套话”,并且所有五年总理任期间的正式讲话,包括政府报告全部不收,都是未出版过的讲话。

  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宝成在读《朱镕基讲话实录》这本书的时候,注意到了“即席讲话的录音整理稿”这几个字,虽然书还没有全部读完,但是郭宝成已经从中感受到了朱镕基敢说真话、敢大刀阔斧地干实事的执政风格,“我对他非常崇敬,这四卷书我一定会全部读完,这些他抛开稿子讲话的内容,因为真实,而更显得弥足珍贵。”郭宝成说。

  在2011年底,由求是《小康》杂志社主办的中国转型发展高层峰会、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和第六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小康》杂志社在官员中展开“关于官员读书与写书状况的调查”,在目前比较畅销的官员作品中,表示会阅读《朱镕基讲话实录》这类官员讲话类作品的官员,占受访者的60.9%。“因为这种类型的书写得最真实。”很多官员都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在2011年,还有一位官员,因为将自己看到的“最核心的事实”都写了出来,而在政界颠覆了自己多年来“谨小慎微”的官员形象。他叫朱幼棣,做过新华社记者,在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司长的岗位上干了十年,财经作家吴晓波称他为“高级幕僚”。这一年的1月1日,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了他一本名叫《大国医改》的书,这本抨击中国医改徘徊不前的书,几乎将分布在政策、体制、医院、医保等不同领域和层面的“隐秘的事实”,统统地揭露出来。

  “物价部门的药品行政降价情结、卫生部门的集中招标‘采购’情结——早已经被证明了对抑制药费上涨过快的作用有限——在后面还要进一步论述。把老办法当成新政,显然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有确切的证据表明,药品从生产文号的报批、流通、定价,进入医保目录、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进入医院,一直到医生开出处方,几乎每一项行政审批,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些潜规则,都可能滋生腐败,弥漫着不正之风。”

  朱幼棣,这一次,说了很多实话。就在《大国医改》“面世”的第28天,朱幼棣发微博说,“《大国医改》上了《光明日报》一月份图书排行榜,名列第七。”有网友对他说,“非常喜欢你的《大国医改》,更喜欢《大国医改》的结尾,你就是医改时代的鲁迅,向你表示我的敬意!”朱幼棣回复道,“谢谢,希望大家能喜欢。在当下,讲一点真话不容易,但至少应该不说谎话、假话。我是想竭力这样做的。”

  高层官员提供的“决策参考”

  如果是写一本揭秘历史或是解析决策内幕的书,想说谎话和假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这一类的书籍,必须经得住历史的检验。不过,不是每个官员都有机会操作这样一个宏大的题材,他们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并且德高望重的“高官”。

  在国务院前总理李鹏的《立法与监督——李鹏人大日记》(2006年出版)、《市场与调控——李鹏经济日记》(2008年出版),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2008年出版),原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钱其琛的《外交十记》(2003出版)等著作问世之后,在2009年,曾表示过自己“对做学问、教书的兴趣大于当律师和法官”的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肖扬也加入了著书的行列。

  《反贪报告》实际上是一本“写于19年前”的书。1989年8月18日,中国第一个反贪局——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工作局成立,当时肖扬在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做检察长、党组书记,出于将反贪局的缘起、成果总结和记录下来的初衷,他写作了《反贪报告》。后来由于工作变动、公务繁忙,此书的出版便一再搁置。直至2009年,这本书才经重新整理后出版发行。

  “‘北京地区的局势很紧张。’我刚坐下,系好安全带,坐在左边的刘老(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复之)就直视前方,忧心忡忡对我说。

  我知道他指的是4月中旬从悼念胡耀邦相继出现的大学生上街游行的事。我静静地听。

  刘老认为,‘惩治贪污贿赂’,‘惩治腐败’,‘惩治官倒’,只是一些人的借口、陪衬——不过他又认为,经过这一事件后,他相信我们党将会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惩治贪腐。”

  时至今日,当年中国第一反贪局成立的决策内幕,仍然值得决策者们细细研读。《小康》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官员认为,官员出书、写书“能提供从政经验,值得学习”,虽然官员们普遍倾向于阅读“退休官员”和“国家领导人”的作品,但官员出书,并不仅仅是这些人的专利。

  承德市副市长贾玉英说:“官员出书,在承德已经形成气候,一大批党政干部写书、出书,近几年,仅官员们出的诗集、摄影集,就多达200本以上。”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读过很多学生的作品,有的是县官写的执政体会,还有的是部委领导写的工作体验,但无论哪种形式,都还比较有人情味,能够打动人,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

  在党校教授的眼中,官员出书现象的背后,是一大批学者型官员和专家型官员的迅速成长,他们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虚心向学,发挥专长,善于总结经验,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也是一把“好手”。

  官员出书背后的心境

  因为掀起“网络反腐”风暴而被公众熟知的湖南省国资委副主任、原株洲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平,是一位爱思考的学者型官员,他在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的时候,写下了《创新使命——一个高新人15年工作实践思考》,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是2006年。官员出书还并不多见,而对高新区创新使命的思考,正是当时中国高新区建设面临的历史性命题。

  广州开发区、萝岗区政策研究室(法制办)主任沈奎除了与他人合著过《创新与政府》、《开发区大有希望》、《广州开发区20年》之外,又在去年主编了厚达504页的《创新引擎——第二代开发区的新图景》。

  去年春节刚过,就从山西来到北京与读者交流《芝麻官悟语》创作过程和体会的阳泉市副市长王敬瑞,已经是第七次再版这本书了,2002年出版的时候,副题是“一位县委书记的心声直白”,而2010年第七次再版的时候,副题变为了“一位副市长从政为官的深度思考。”2011年2月26日那天,北京下起了小雪,可是当《小康》记者来到东城图书馆的时候,现场的上百个座位都满了,还有不少读者一直站着听。

  这样的景象还算不上是2011年官员与普通民众以书为“桥梁”展开的最“火爆”的互动。因为这一年,一位有“个性”的专家型官员用一种“另类”的方式出版了一套书,其书,销量火爆;其人,也入选了《南方人物周刊》的“2011中国魅力榜”。

  “政治人物管好自己的裤腰带十分必要,决不能让权力成为情色的保护伞。”

  “当男人把性当成权力的春药时,它同时也是毒药。”

  “如今这世道,房价飙升的苦,是中国人都知道,因此这部讲述房事的电视剧才会如此受到追捧。用性来换钱确实是个方便的途径,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难怪能得到许多好高骛远的年轻女性的拥护。不过,从剧中结局可知,婚外情难结好果子,最后将灵魂也出卖才是真可怕。卖身有风险,男女须谨慎啊!”

  这样的内容、语言、观点,均出自一位“厅级干部”的手笔。并不是每一位有“个性”的官员都有勇气尝试着写作“指点性生活”方面的书,而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广东省人口计生委主任张枫不仅写了一本这样的书,而且还将他的工作赋予了“两腿之间无小事”的重大意义。

  在2009年推出《枫哥说性》10册漫画丛书并引起轰动后,去年光棍节前,张枫再次推出新著《枫哥品性》丛书,从政治、军事、经济、影视、文学、艺术六大领域评说古今中外与“性”相关的著名事件。

  在广东,张枫的写书故事几乎被每一位官员熟知,和广东官员们提起张枫,或许他们会对你讲,有媒体打了个“省政府副秘书长出书教人做爱”的大标题,结果张枫80多岁的老母亲打电话把他骂了一通;或许他们还会对你说那个流传更广的“故事”,张枫出版第一本性学科普书时,他的妻子把书稿藏了起来,不让他写“这种东西”,他给妻子做了几个月的思想工作,才最终说服妻子把书稿拿了出来。

  家人的反对并未影响张枫“说性”和“品性”的热情,在《枫哥说性》中,他化身为一个笑眯眯的、套着红枫叶白色T恤、穿着红裤子的漫画人物,不时地从书中“跳”出来,向读者指点性知识,敲响性警钟。而在《枫哥品性》中,每篇文章都配上了“枫哥”短评,还有漫画、油画、电影海报等插图。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成为广东新目标之后,作为官员的张枫,希望能以一己之力,来为百姓谋“性福”。

  “官员写书是好事,不是坏事。”中国发展出版社社长、编审包月阳认为,如果确实有真学问、真体会,官员写书还是对自己和社会都有益的,但是如果仅是为了捞取某种资本,或者是想借写书的机会“镀镀金”,就不值得提倡了。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对此深有体会。“我出版了七本书,还成了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特约评论员’。出书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沽名钓誉。”2009年,时任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的他在《白天走干讲 晚上读写想》一文中写下了这样的感悟。

  2011年,“高产”的叶小文又出书了,在这本《望海楼札记》的最后,他又放上了这篇文章,代跋。

  “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周而复始,烦也不烦?其实会另生出一番快乐的滋味。享受工作,一心一意,忙并快乐着;享受生活,一茶一书,闲并快乐着;享受天伦,一生一爱,爱并快乐着。”

  “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夜以继日,累也不累?其实进入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便不难体会孔夫子的那股豪迈和痛快劲儿:‘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不知道那些已经加入或者正准备加入出书、写书行列的官员们,是否有着和叶小文一样的心境呢?

  (链接)

  中国官员的“大手笔”

  《科学与爱国:严复思想新谈》

  作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习近平

  《新世纪:闽港经济合作研究》

  主编: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贺国强

  《资源与环境知识读本》

  主编: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周永康

  《立法与监督——李鹏人大日记》、《市场与调控——李鹏经济日记》

  作者:国务院前总理李鹏

  《为人民办实事随谈》、《学哲学 用哲学》、《辩证法随谈》、《务实求理》、《李瑞环著作集》

  作者:全国政协原主席李瑞环

  《李岚清音乐笔谈》、《音乐艺术人生:关于音乐笔谈的讲座》、《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为了13亿人的教育》、《大众篆刻: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作品集》、《上海:中国近现代音乐的摇篮》

  作者: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

  《薄一波文选(1937-1992年)》、《领袖元帅与战友》、《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七十年奋斗与思考(战争岁月)》

  作者:国务院原副总理薄一波

  《张震回忆录》

  作者: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

  《桥和船—新时期领导方法18篇》

  主编:国务院原副总理姜春云

  《外交十记》、《世界外交大辞典》

  作者:国务院原副总理、外交部长钱其琛

  《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2003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西部指南:12省部长纵论开发战略》、《领导干部宏观经济管理知识读本》

  作者: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

  《劲雨煦风》

  作者:外交部原部长唐家璇

  《生命无序:李肇星的家国情怀》、《李肇星诗集》、《从未名到未名:李肇星感言录》

  作者:原外交部长李肇星

  《反贪报告》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肖扬

  《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浦东奇迹》

  作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

  《应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主要问题与对策》、《追求繁荣与舒适—转型期间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若干策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作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

  《朱永新教育作品》、《新教育》、《给中国教育的100条建议》、《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讲演录》、《教育如此美丽:朱永新中国教育观察》

  作者: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

  2011十大最有影响官员书

  一、《朱镕基讲话实录》,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

  著者: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内容:本书选入朱镕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1991年4月至1998年3月)、国务院总理(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文章、信件、批语等348篇,照片272幅,批语、书信及题词影印件30件。绝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二、《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著者: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胡德平

  内容:该书不仅披露了许多政策措施出台的前后经过,更介绍了胡耀邦当年的改革思想,以及父亲在就业、住宅、城市建设和消费等重大民生问题上的见解和思考,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这本书作序。

  三、《生命无序——李肇星的家国情怀》,科学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著者: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原外交部长李肇星

  内容:本书收录了作者为多位名人著作所撰写的序言、随笔与杂感,首次袒露了一位穿梭斡旋于世界外交风云的外交家的内心世界。

  四、《社会主义在中国(1919~1965)》,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著者:山西省原省长、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于幼军

  内容:沿袭了前两卷所采用的中国传统文学章回演义的体裁风格。在内容上,则从前两卷的以社会主义思想史为主线,调整为“四史合一”,即将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史、社会主义运动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内容熔于一炉。

  五、《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著者: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

  内容:该书揭秘了国内外众多外交事件所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同时该书对TWITTER以及维基解密等最新的网络外交中的传播工具和事件都广为涉猎。

  六、《望海楼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著者:国家宗教局原局长、国家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

  内容:收录了作者自2007年以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栏目发表的散文、杂文、访谈等多种文体的若干文章,作者既是以官员身份对国家宗教政策的解读,也有他作为一个个体对政治、对社会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七、《中国信念——直面八个关注热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

  著者: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尚勇

  内容:一本论证中国模式的新作,作者从中国的经济奇迹开始入手,逐步引入政治体制、优势、文化优势等其他方面,同时提出挑战和问题,并阐述我们如何迎接挑战、发挥优势,完善和发展我们的模式。在问题方面,书中也没有讳言政治层面的问题,同时也谈到经济体制一些方面的问题。

  八、《大国医改》,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1月出版

  著者: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原司长朱幼棣

  内容:探究中国医改徘徊不前的书,揭述分布在政策、体制、医院、医保等不同领域和层面的“隐秘的事实”。

  九、《官路》,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著者:姜宗福,原湖南省临湘市副市长,现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院长助理

  内容:《官路》为其自传体小说,真实地再现了他置身官场1738天的从政经历。此前该书曾以《我的官样年华》一名风靡网络。

  十、《枫哥品性》,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著者: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广东省人口计生委主任张枫

  内容:继2009年推出《枫哥说性》10册漫画丛书引起轰动后,张枫在2011年“光棍节”前夕,推出由其主编的《枫哥品性》,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影视、艺术等六大方面评说古今中外与“性”相关的著名性事件。

  (根据北京各书店畅销目录统计)

  省部官员出书录

  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

  薄熙来任商务部部长期间,商务部组织有关高校专家学者和商务部部内专家共同编写了由《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5本书组成的现代经济知识简明读本丛书。这套书于2007年初编写完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

  2009年9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的两册套装书《科学跨越富民强省》。

  辽宁省委书记王珉

  1985年,在南京航空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专业博士研究生时,王珉的毕业论文写的是《钛合金铣削加工中刀具磨损的研究》。

  浙江省代省长夏宝龙

  夏宝龙任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长期间,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题目为《体制转型中的中小企业》。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

  袁纯清博士论文题目为《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1998年,袁纯清的著作《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出版,他在书中运用生物学方法研究经济问题,该书为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之一。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

  2007年9月,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和著名经济学家洪银兴共同主编《基于科教资源优势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南京模式》。

  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

  孙政才博士论文题为《冬小麦-夏玉米两茬间光热资源配置及肥料合理运筹》;在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任上,孙政才于2007年主编《农村形势政策教育读本》。

  江苏省省长李学勇

  在任科技部副部长时,李学勇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地方可持续发展规划指南》。

  河北省省长张庆伟

  2009年1月,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期间,在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航天科技与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

  2009年,在中华书局出版《黄水吟 黄土赋》、《学思录》;2010年,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鉴知录》;2011年,在中华书局先后出版《月读专刊:开卷有益话读书》、《清心集》和《寂聊集》。

  福建省省长苏树林

  2011年9月,苏树林在考察武夷山期间有感而发,以独特的视角写下了词赋《武夷茶道》:“武夷茶道,诚儒之道,佛之道,道之道。禀天地之精华,撷草木之芳润,得圣贤之妙谛;和阴阳,融太极,修仁德;凝于心,化于神,寓于行。武夷茶道,洵无道之道也。”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

  2000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郭声琨与陈晓红合著的《中小企业融资》,当时郭声琨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2007年,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郭声琨的《公共保障均等化研究》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这本书也是他在北京科技大学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时的毕业论文。

  云南省代省长李纪恒

  2003年,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兼南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农业经济管理学博士学位,他撰写的毕业论文题目为《路桥经济研究》。

  青海省省长骆惠宁

  时任青海省委副书记的骆惠宁,在2003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其毕业论文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经济分析》;2004年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作品《综合性制度创新:农村税费改革的必由之路》。

  (图说)

  厚重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背后,官员出书对揭示政务运作,展现人生经验都很有益处。

 新型贪腐隐秘通道

  官员书中自有黄金屋

  官员出书分享自己的思想经历,颇能引人共鸣。但也有一些官员写书却另存目的,《小康》记者梳理近年来十位落马官员的著作发现:在其背后存在多重的利益驱动,出书已经成为新型贪腐的隐蔽通道

  文|《小康》记者 谭畅

  一边是著书立说的文人雅士,一边是治国理政的领导干部,在近年来的中国官场,把这两个身份合二为一者并不鲜见,在官员出书蔚然成风的时候,却也另有一股暗潮涌动。

  作品文稿由他人代写、出书费用由公款埋单、卖书款额进自家腰包的情况不胜枚举。《小康》记者梳理了近年来十位落马官员的著作发现:在其背后存在多重的利益驱动,出书已经成为新型贪腐的隐蔽通道。

  写书为捞“政治资本”

  2011年落马的铁道部原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成为贪官出书最新一位代表人物。据之前《新世纪》周刊公开报道,张曙光为了申报院士,2007年在北京五星级酒店组织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南车四方、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一批国内科研机构专家为其写书,费用由一家为铁道部做进出口代理商的国企埋单,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写了三本书。他在出版时还把出版日期提前了几个月,以免被发现这三本书是因申请院士而写。但在中科院2009年度院士增选评选时,张曙光最终以一票之差未能入选。

  被质疑的张曙光的著作包括《铁路高速列车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超大型工程系统集成与实践》,尤其是后一本,有人公开质疑张曙光专业是车辆运用和检修,书中大部分内容离他的工作很远,很多章节他根本写不出。而且张曙光难以置信地在一年多时间“著”了两本书(119万字),编了5本书,计477万字。

  现实官场中,像张曙光一样请人代笔出版著作并不鲜见。一些官员的作品并非本人所作,“秘书捉刀,领导署名”早已是人人心知肚明、却都不说破的“潜规则”。

  甚至有些官员在刊物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也全部请人代劳,《小康》记者注意到,为官员“作文”早已成了“秘书班子”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包装出来的“文雅”

  但选择把这些文章及讲话稿结集出版的官员并不在少数。原北京市交通局副局长、首发公司董事长毕玉玺,因受贿罪和私分国有资产罪被判死缓,在案发前,毕玉玺还口述完成了名为《我的20年》一书,并准备出版。

  同样因贪污被判死缓的山东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也曾出版《胡建学文集》,其中收录其关于反腐倡廉的文章,共印1万多册,由当地有关部门用党费购买,胡建学还要求本市干部人手一册,结合学“理论”一起学他写的书。

  四川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汪风雄2005年出版了自己的文集《雄风如歌》。一度位列成都书城最佳畅销书第4名的《雄风如歌》,一版再版,其签售会异常火爆。当地一位学校校长坦承“上面要求买的”。该书序言文章为汪风雄在先进性教育学习中的自我剖析材料。2010年,汪风雄被成都市中级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通过出书包装自己,利用职权推广作品,使这些官员博取到了文雅的名声。不可否认,部分官员有相当的才干和文采。但现实中他们口是心非,文不如其人所带来的后果却是,当他们落马时,当年那些华采的章句就会成为最大的讽刺。

  “这些不是作品的准书籍,是对图书出版的一种污染。”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成言教授说。有关专家认为,官员具有特殊的身份,因此出书不仅是个人声誉,更直接体现了政府的水平和形象。如果官员出的书质量低下,甚至言行不一,不但官员的真实水平会遭到公众质疑,更会降低政府的社会公信力,其危害性更大。

  名目张胆的“生财之道”

  较之前两大原因,敛财则是更多贪官出书的终极目的,通过权力资源将书推销给所辖机构及个人,然后“名正言顺”地笑纳卖书款。”

  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张敬礼采取著书立说在本系统内卖天价书的手段,为自己敛财,其中一本书单价就达566元,其非法经营额高达1700余万元。

  通过出书敛财绝非孤例。湖南省郴州市委原书记李大伦在位时出过两本书,均通过市委宣传部向党政机关强行摊派,几年下来,李大伦就“挣”了3000多万元;而另一名贪官原郴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樊甲生则以组织名义,不遗余力地为其推销“书法精品”。

  有的官员干脆直接向个人或者单位索要赞助出书,如四川成都市委原宣传部部长高勇就以“支持出书”或者“买书”的名义,向近百家单位和个人索要赞助费数百万元。山西临汾市委原宣传部长王月喜则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影响,委托他人购买虚假版权页资料,套用书号,非法出版个人及亲友编著的16种图书共计8万册,并出售本人及女儿的非法图书1.27万册,从中获利43.32万元。

  看似文化气十足的书籍就这样成为个别官员敛财的工具,而这种方式被戏称为“优雅式腐败”。对以上官员来说,出书有名有利,且来钱最快。

  “我们并不反对官员出书,这也是他们应该拥有的一项权利,因为官员群体也拥有著书立说的权利。但是官员出书不能越界,如果通过出书敛财,这就有问题。官员是公众人物,也是公共权力的掌权者,他们的出书行为必须要有制约。”中央党校教授林喆评论称。

  据了解,目前我国还没有国家层面的法规来规范官员出书,也就是说这方面处于法律空白。只有部分省份对于官员出书方面做出了规定。2002年9月,湖北省省纪委、省监察厅即规定,“领导干部不准违反规定用公款出版个人编著的图书或举办个人的书法、美术、摄影等作品展览。”2005年3月,四川省委、省政府也明确划定领导干部出书的“红线”。要求“未经组织批准,各级党政干部不得以个人名义参与出版物的编写工作,不得在出版物上挂署党政职务头衔,不得利用职权和影响在出书中谋取不当利益。”

  林喆认为,官员出书行为也应列入其重大事项汇报之中。一个官员要出书,版权收入是多少?印册是多少?是由哪家出版社出的?都须明确填写,并且成为制度公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官员出书,有没有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资助,有没有使用公款,其发行渠道是否正当,一查就能查出来,从而可以对官员出书敛财形成一种有效的制约。

  (链接)

  贪官与书

  前山东省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曾出版《胡氏文集》。(贪污受贿罪,死缓)

  北京市交通局原副局长、首都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毕玉玺:曾出版《首发公司工作讲话汇编》。(贪污受贿,死缓)

  广东省广州原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广州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黎元江:曾出版《社会主义四百年》、《理财十六讲》、《新增值税实用手册》(合著)等。(贪污受贿,获刑12年)

  四川省成都市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勇:曾出版《资本经营与操作》、《省级政府经济调控论》等。(贪污受贿,死缓)

  山西临汾市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月喜:曾出版《心潮》、《王月喜散文集——写在黄河岸边》、《王月喜诗词选》、《王月喜随笔——写在汾河岸边》、《王月喜论文集》等。(贪污受贿,死缓)

  湖南省郴州市原委书记李大伦:曾出版《母亲的回忆》、《大伦书法作品集》、《岁月如诗》、《下乡纪行》等。(贪污受贿,死缓)

  四川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汪风雄:曾出版《走向不惑》、《雄风如歌》。(贪污受贿,死缓)

  铁道部原总工程师张曙光:曾出版《铁路高速列车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超大型工程系统集成与实践》、《青藏铁路高原客车》等。(涉嫌违法违纪被停职调查)

  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张敬礼:曾出版《寿世补元》、《老年急症救治手册》、《百年FDA:美国药品监管法律框架》、《维护公众健康: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探索与创新》、《中国食品药品监管理论与法律实践》等。(受贿,受审中)

  推荐官员阅读50本书

  《小康》杂志特邀中央党校教授、经济学者、心理专家、出版传媒界人士联合推荐——

  国学类

  《左传》(左丘明著)

  《国语》(待考)

  政治与军事类

  《政治学》(亚里士多德著)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

  《论持久战》(毛泽东)

  《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罗伯特·米歇尔斯著)

  《政党和政党体制》(G·萨托利著)

  《政党论》(王长江著)

  《美国智库眼中的中国崛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2011》

  《和谐社会的治理之道:领导者的讲述》(王梦奎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著)

  《民主不是万能的》(王千马著)

  经济类

  《中国经济转型》(魏杰著)

  《城市化》(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著)

  《市场的逻辑》(张维迎著)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许小年著)

  《世纪大迁徙: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城市化》(童大焕著)

  《危机求生:在全球危机中寻找自己的活路》(雅克·阿塔利著)

  社会科学类

  《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刘青峰著)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贾雷德·戴蒙德著)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贾德·梅森·戴蒙著)

  传记类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著)

  《何妨是书生:一个现代学术社群的故事》(潘光哲)

  历史类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

  《西方的遗产》(唐纳德、卡根等著)

  《西方人文史》(罗伯特·拉姆著)

  《新全球史》(上、下)(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

  《何方谈史忆人:纪念张闻天及其他师友》(何方著)

  管理类

  《维基经济学: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一切》(泰普斯科特、威廉姆斯著)

  《宏观维基经济学:重启商业和世界》(唐·泰普斯科特、安东尼·威廉姆斯著)

  《伟大管理的12要素》(瓦格纳、哈特著)

  《现在,发现你的领导力优势》(拉思、康奇著)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奥格威著)

  《首先,打破一切常规》(马库斯·白金汉、柯特·科夫曼著)

  《信任的速度——一个可以改变一切的力量》(史蒂芬·M·R·柯维、梅里尔著)

  文学类

  《飞鸟集》(泰戈尔著)

  《源泉》(安·兰德著)

  心理学类

  《积极心理学》(Christopher Peterson著)

  《让灵魂跟上脚步:公职人员心理调适10堂课》(史占彪等著)

  励志与成功类

  《不可预知时代的可预知结果》(史蒂芬·柯维、鲍勃·惠特曼、布瑞克·英格兰著)

  《你的幸福可以测量》(拉思、哈特著)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著)

  《高效能人士的第八个习惯:从效能迈向卓越》(史蒂芬·柯维著)

  《要事第一》(史蒂芬·柯维、罗杰·梅里尔、丽贝卡·梅里尔著)

  健身与保健类

  《正念之道·每天解脱一点点》(Ronald D. Siegel著)

  《零极限:创造健康、平静与财富的夏威夷疗法》(乔·维泰利、伊贺列卡拉·修·蓝博士著)

  旅游类

  《让灵魂跟上脚步》(王石著)

  亲子阅读绘本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于尔克·舒比格著)

  《当世界还不存在的时候》(于尔克·舒比格、弗朗茨·霍勒、尤塔·鲍尔著)

  专家学者推荐团名单: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文史教研部文化学教研室副主任陈宇飞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教务部政治学博导侯少文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信息服务中心主任、祝卓宏

  中科博爱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傅春胜

  《精品阅读》杂志社社长刘炜

  中国发展出版社社长、编审包月阳

  信孚研究院研究员童大焕

  《小康》杂志“官场镜鉴”专栏作者马宇彤

 外国政要回忆录中的秘闻与恩仇

  文|《小康》记者 罗屿

  “我不是在写书,而是在积累财富。”——靠撰写回忆录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丘吉尔发出的这句感慨,大概只能套用在写书成瘾的克林顿身上。而有些外国政要笔耕不辍,或是重述过往自我辩护,或是借回忆录相互攻讦,将政坛恩怨延续到文坛

  “我不明白为什么美国宪法不允许总统有第三个任期。”——说这话时,担任过两届美国总统的克林顿正在接受自己女儿、立志投身电视圈成为明星记者的切尔西的采访。

  2011年11月8日的这场父女访谈,克林顿的主要目的并非为女儿捧场,而是宣传新书《重返工作》。

  常有媒体评价克林顿“写书成瘾”。自卸任后,这位前总统便笔耕不辍,先后完成回忆录《我的生活》,以及讲述慈善事业与社区活动的《付出:我们如何改变世界》。《重返工作》是他的第三部作品。

  克林顿的“勤奋”也换来了高回报。借用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那句——“我不是在写书,而是在积累财富”。丘吉尔靠在任时“留心积攒”的便条、手令、备忘录完成的“巨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不仅让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还赚到了“20世纪几乎无人能及的稿费”。和丘吉尔相比,克林顿的写书收益毫不逊色。根据2008年希拉里竞选美国总统时,其竞选团队公布的收入纳税申报单显示: 2000~2007年间,克林顿夫妇狂赚1.09亿美元,其中克林顿出书收入超过2900万美元,仅《我的生活》就给克林顿带来近2400万美元收益。

  《我的生活》虽热卖,却被书评界说做“有点水”。900页的内容,从护士母亲扯到多情父亲,又说海地僵尸、庞贝古城,最亮点当属与莱温斯基的绯闻。克林顿在书里回忆,自己“睡了两个月的沙发”,“一边乞求妻子与女儿的原谅,一边忙于应付拉登轰炸美国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使馆事件。”

  不过据小报披露,以上这些文字都是希拉里亲自过目后的“删节版”,克林顿的初稿简直让她“怒不可遏”。克林顿写自己婚后曾和逾百名女性偷欢,莱温斯基不过是其中之一。而他的每桩婚外情都会让妻子暴跳如雷,有一次,她竟抓伤他的脸。

  小报爆料并非完全不可信。毕竟希拉里在其自传《亲历历史》中也提到了对丈夫的“暴力倾向”:“在我知道他与莱温斯基不正当的亲密关系后,我恨不得拧断他的脖子,一了百了。”

  如今克林顿出版的第三本书大概不会再让希拉里愤怒了。作为政治人物,他终于放下自己的爱恨情仇“重返工作”。

  克林顿将新书副标题定为:我们为何需要聪明的政府重振经济。他在书中提供了多个让美国“重振”的方法,比如帮助群众再就业、提高银行贷款和公司投资、使出口总值翻倍、恢复制造基地以及开创新的行业等。

  克林顿对自己这本“经济指南”满怀信心,但却有媒体评价,“他与以往任何时候一样都是在空谈”。

  自我辩护与开脱

  无论空谈与否,克林顿出面“指导工作”,多少会让媒体揣摩起奥巴马的感受。有媒体觉得,《重返工作》描绘了“奥巴马在确定可行性经济政策的问题上苦苦应对,而在以谋略战胜其共和党对手方面也捉襟见肘。”至于书中潜台词是,前总统“想帮助奥巴马推行他那些美国人民不买账的政策。”甚至还有媒体据此剖析起克林顿与奥巴马的“复杂关系”。

  这样看,克林顿和小布什的关系则“简单”不少。克林顿与布什家族素来交往甚密,和老布什更是忘年交,俩人经常一起打高尔夫、看橄榄球。

  正因如此,当小布什在2010年推出回忆录《抉择时刻》后,克林顿一通“盛赞”,多少让人觉得是兄弟“捧场”。《抉择时刻》详述了自“9·11”恐怖袭击至布什下台前,小布什在白宫执政的岁月里所做出的14项重大决策。克林顿认为,《抉择时刻》不仅“从头到尾都有趣”,还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是什么力量和信念驱使小布什做出那些决定”。

  单讲有趣,小布什写自传时的确不失八卦精神。比如,他自己在一次家宴上醉酒,问父母的一位年过50的女性朋友性生活滋味如何。若干年后,布什自己也年过50,那位老太太发来贺电问:你现在知道滋味如何了吗?

  布什的八卦劲头甚至感染了自己班子中的铁娘子赖斯。2011年,赖斯也推出了回忆录。书里的她并不像在白宫会议上一样咄咄逼人,她对“9·11”之后的事情避而不谈,反而努力澄清自己不是同性恋,仅仅是单身。

  但布什却不能像赖斯一样,在回忆录里仅仅谈些“个人问题”。回头梳理当初14个重要的“抉择时刻”,布什表示,自己对卡特里娜飓风的应对应该更快。至于在古巴关塔那摩设立拘留中心,他说,关塔那摩的囚犯得到很好的待遇,“甚至能够读到阿拉伯语版的《哈利·波特》”。另外,他为美方人员对恐怖嫌疑人施以“水刑”逼供进行了辩解。他说,对3名在押人员采取这种有争议的审问方式,帮助挫败了一系列针对伦敦希思罗机场、金丝雀码头商务区、美国外交使团以及美国境内目标的恐怖袭击图谋。“如果水刑有利于拯救美国人的生命,其他总统也会做出同样决定。”

  布什在回忆录中承认曾命令美国国防部制订打击伊朗核设施的计划,并研究对叙利亚采取秘密军事行动问题。他说,为了阻止伊朗的核计划,或者至少达到暂时阻止的目的,“我命令五角大楼研究发动攻击需要采取怎样的必要措施”。另外,布什认为,他当年下令出兵侵伊,“没有做错”。他说,自己肯定“萨达姆不在位,对全世界和现时有机会活在自由中的2500万名伊拉克人民来说,是更加美好的。”

  布什对“抉择时刻”的种种坦白,并未赢得西方媒体及评论界的好感。英国《卫报》称他是通过自传为自己“疗养”。《洛杉矶时报》则认为,布什对于自己犯过的错误无动于衷。美国《新共和党人》杂志则认为布什没有任何反省能力,没法对自己进行剖析。还有历史学家指出,布什出书,相当于对他的政绩表现进行“最后一次辩解”。

  的确,政要撰写回忆录,某种程度能为自己在位时的表现辩驳几句。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真相与自白——戈尔巴乔夫回忆录》就颇能引来同情者。戈尔巴乔夫在书中详述苏联在二战之后的经济增长基本是逐年递减,他接过的是一个滚烫的石头,砸脚已是必然。砸自己还是砸别人?他选择了前者,并因此背负了之后几十年的骂名。

  逃税的一面幌子?

  在回忆录中,布什还不忘对自己的政界朋友评点几句。

  在布什看来,俄罗斯总理普京像个“冷血动物”。法国总统萨科齐是个“精力充沛”、“愿与美国合作”的领导人,前总统希拉克则“喜欢对别国领导人进行说教”。“大到国家政策,小到个人价值观,他似乎总是愿意到处演讲,推销自己的观点。”至于桃色新闻不断的贝卢斯科尼,布什回忆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贝卢斯科尼打来电话,“哭得像个小男孩”。

  在布什书中获溢美之词最多的,是他“在世界舞台上最亲密的伙伴和最好的朋友”,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布什称,他与布莱尔的私人友谊开始于2001年2月一次会面,那天,两人一起观看了喜剧电影《拜见岳父大人》。

  当然,布什最看重布莱尔的一点,不是后者看完喜剧片后,能和自己坐在一起,酣畅淋漓地讨论婚姻与家庭,而是“作为我们的盟友,布莱尔从来不曾动摇过。”在布莱尔担任首相的10年间,让英国参加伊拉克战争可能是他最具争议的决定之一。

  和布什一样,布莱尔离任后也免不了提起笔,回应当年的争议。在2010年出版的自传《旅程》中,布莱尔谈及伊拉克战争时说,他为在战场中丧生的人感到“极度难过”,为“丧生的士兵和平民落泪”,也为遗属感到“痛苦”,但他坚持认为,让英国参加伊拉克战争、铲除“独裁者萨达姆·侯赛因”的决定正确。“如果放任萨达姆和他的儿子们继续掌权,伊拉克的处境会更糟。”

  “我无法对参战决定抱有悔意。”布莱尔在书中表示。

  正是布莱尔“抱歉但不后悔”的态度,让《旅程》遭遇了反战人士接连不断的抗议。在新书签售的路上,布莱尔被扔过鸡蛋和塑料瓶。伊战中遇难士兵的家属更是对布莱尔的抱歉不买账,他们称布莱尔流下的全是“鳄鱼眼泪”,“连近似的悲痛都算不上”。

  布莱尔“眼泪”的真诚度确实让人生疑——离任后布莱尔比在职时还要忙,他带着“人道主义关怀”的政治抱负马不停蹄地在全世界奔波,中东、非洲常能见到他“魅力十足”的身影。人们颇有微词的是:布莱尔慈善家的名号恰好是其谋财的一面幌子。

  当布莱尔信誓旦旦地表示,出版回忆录所获全部收入将捐给英国最大军方慈善机构“皇家英国退伍军人协会”,用以建立“战场归来激励中心”后,很多人怀疑布莱尔捐款“有诈”。按照英国均富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专家迈克·沃伯顿的解读,布莱尔此举“实质上在避免”约250万英镑税务。

  对更多英国大众而言,或许并没分析出“逃税”这种“暗中勾当”,但他们一样对布莱尔的“善心”不买账。因伊战失去儿子的英国人彼得·布赖尔利表示,布莱尔为慈善捐款“当然非常好”,但这不能改变“钱上沾血”,也不能改变他希望看到布莱尔“被绳之以法。”

  即便非议不断,布莱尔自传却一样热卖。这多少和人们对八卦的热爱有关。毕竟布莱尔在回忆录中爆料不少:他说,自己面对压力时常常借酒浇愁。另外,他和女王一度关系很僵。“你可能不会相信,正当我面对空盘子(准备用餐)的时候,女王突然命人把餐具从我面前收走了。”

  相互攻讦与抹黑

  布莱尔最抢眼的爆料倒不是自我生活的“细枝末节”,而是工党高层间的快意恩仇。

  “他长于政治考量,但缺乏政治感觉;善于理性分析,情商则完全为零”。——这是布莱尔送给继任者布朗的评价。为了表示布朗的确如自己所言,“缺乏政治天分”且“难以相处”、 “令人发疯”,布莱尔在自传中花大笔墨举例说明。

  布莱尔说,2006年英国政府深陷“金钱换爵位”丑闻,时任财相的布朗借机敲诈他,他只得答应了布朗的条件。“现在可以说,根据他担任首相时的表现,我应该制止他,”布莱尔说,“但这在那时几乎完全不可能。”“他反复朝我大嚷大叫,说我毁了他的一生。”总之,布朗对他“无情地施压”。

  而这样的“施压”,早不是第一次发生。按照回忆录中的说法,“两布”时常在首相办公室中大吵大闹,甚至摔碎茶杯,愤怒尖叫。有时候布朗和布莱尔的争吵声激烈到睡在楼上的布莱尔妻儿都能听到。

  面对布朗的挑战,布莱尔不是没有想过把这个刺头踢出内阁,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继任者”。最终,布莱尔还是觉得,让布朗“留在里面接受约束”比“放到外面任其行事”要好。

  但这只是布莱尔的一面之词。和布莱尔、布朗并列工党“三驾马车”的前工党政府商务大臣彼得·曼德尔森在其出版的回忆录《第三人》中,也解读了他眼中的“两布恩怨”。

  曼德尔森认为布莱尔“缺点甚多,缺少远见,疑神疑鬼”,而布朗尽管患有眼病,一只眼近乎失明,但却立场强硬,布莱尔在与布朗的交往中优柔寡断,处于弱势。而布莱尔在位时缺乏作为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一直花大量时间处理与“黑手党一样咄咄逼人又很粗鲁”的布朗的紧张关系。

  至于布莱尔为何让布朗留在身边,按照曼德尔森的说法,绝非如前者所言“更好地约束”,而是与更复杂的勾心斗角有关。曼德尔森在回忆录中这样记述:2004年唐宁街曾秘密草拟了一份代号为“泰迪熊行动”的计划,这个计划要将英国财政部一分为二,解除布朗对英国财政大权的控制,以削弱他对布莱尔的挑战。但布莱尔经过反复权衡,认为这样做可能导致布朗辞职,不但会动摇工党和政府的稳定,而且还有可能加速布朗接班的步伐,甚至导致自己提前下台,他最终抛弃了这个想法。

  同样的往事,却在布莱尔与曼德尔森的书中呈现出不同的样子。这多少影射出一些政要撰写回忆录的目的:借文字相互攻讦,将政坛恩怨延续到文坛。

  就像盛赞布莱尔的布什,在《抉择时刻》里就不忘给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抹抹黑。布什在回忆录中写道,施罗德曾经声称要全力支持美国的伊拉克战争,但是后来德国选举,施罗德因为民意压力变卦了。“被朋友出卖,真是震惊又愤怒”,布什说,他从此无法再与施罗德交心。

  然而,面对布什在自传中的指责,施罗德咬定前者是在扯谎。“我从来没有给过布什模棱两可的承诺。”施罗德在接受《明镜》周刊访问时说。

  如果说,布什与施罗德是借文字“明争”,有两位法国总统则是靠写书“暗斗”。

  法国现任总统萨科齐曾推出过一本描述多年心路历程的自传《见证》,书中提到不少与希拉克总统“那些不能说的秘密”。法国几乎人人皆知,萨科齐是希拉克从1975年起像对自己儿子一样亲手提拔培养起来的,然而萨科齐却在1995年公然背叛希拉克,支持他的总统竞选对手。

  希拉克在写作自传《总统时光》时,表面上给萨科齐扣上一堆溢美之词,赞扬他有“工作干劲、战术敏感、炒作才干”,但勾勒出来的,却是一个动辄“谴责对立一方、激化加剧矛盾、拉一派打一派”的政治人物。

  对于希拉克在自传中对萨科齐的评点,不少媒体认为,前总统虽然文字巧妙,但不排除其“终究咽不下背叛事件这口气而借题发挥”的可能。这多少也让回忆录的真实性打了折扣。

  其实,从希拉克、萨科齐、布莱尔、布什、克林顿……他们的写作方式不难看出,政要出书大多都是站在“亲历者”的个人角度。这几乎也是此类图书最大的卖点。但就像一位英国图书经销商评价的“政要自传最初的销量一般都相当巨大,但能否持续热销取决于回忆录的坦率程度。”

  只是,见惯了卸任政要们在回忆录中或自我辩护、或相互攻讦后,人们是否也要忍不住问上一句:“远离权力”的他们,又到底“坦陈”了多少权力背后的真相?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官员晒书榜 高层官员推荐书录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