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人物 企业 技术 IT业 TMT
科普: 自然 科学 科幻 宇宙 科学家
通信: 历史 技术 手机 词典 3G馆
索引: 分类 推荐 专题 热点 排行榜
互联网: 广告 营销 政务 游戏 google
新媒体: 社交 博客 学者 人物 传播学
新思想: 网站 新书 新知 新词 思想家
图书馆: 文化 商业 管理 经济 期刊
网络文化: 社会 红人 黑客 治理 亚文化
创业百科: VC 词典 指南 案例 创业史
前沿科技: 清洁 绿色 纳米 生物 环保
知识产权: 盗版 共享 学人 法规 著作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创建新词条
科技百科
  • 人气指数: 2621 次
  • 编辑次数: 1 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1-11-03
土土
土土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国经济超美
中国经济超美
全球资本主义民主神话
全球资本主义民主神话
李光耀纵论中国
李光耀纵论中国
383改革方案
383改革方案
查韦斯传奇人生
查韦斯传奇人生
创富大户领域
创富大户领域
欧洲新工业革命
欧洲新工业革命
远离学术界
远离学术界
重庆不雅视频情色背后
重庆不雅视频情色背后
推荐词条
希拉里二度竞选
希拉里二度竞选
《互联网百科系列》
《互联网百科系列》
《黑客百科》
《黑客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舆情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网络治理百科》
《硅谷百科》
《硅谷百科》
2017年特斯拉
2017年特斯拉
MIT黑客全纪录
MIT黑客全纪录
桑达尔·皮查伊
桑达尔·皮查伊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阿里双十一成交额
最新词条

热门标签

微博侠 数字营销2011年度总结 政务微博元年 2011微博十大事件 美国十大创业孵化器 盘点美国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盘点导师型创业孵化器 TechStars 智能电视大战前夜 竞争型国企 公益型国企 2011央视经济年度人物 Rhianna Pratchett 莱恩娜·普莱契 Zynga与Facebook关系 Zynga盈利危机 2010年手机社交游戏行业分析报告 游戏奖励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表现 主流手机游戏公司运营对比数据 创建游戏原型 正反馈现象 易用性设计增强游戏体验 易用性设计 《The Sims Social》社交亮 心理生理学与游戏 Kixeye Storm8 Storm8公司 女性玩家营销策略 休闲游戏的创新性 游戏运营的数据分析 社交游戏分析学常见术语 游戏运营数据解析 iPad风行美国校园 iPad终结传统教科书 游戏平衡性 成长类型及情感元素 鸿蒙国际 云骗钱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2011年政务微博报告》 方正产业图谱 方正改制考 通信企业属公益型国企 善用玩家作弊行为 手机游戏传播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值 ARPU 游戏授权三面观 游戏设计所运用的化学原理 iOS应用人性化界面设计原则 硬核游戏 硬核社交游戏 生物测量法研究玩家 全球移动用户 用户研究三部曲 Tagged转型故事 Tagged Instagram火爆的3大原因 全球第四大社交网络Badoo Badoo 2011年最迅猛的20大创业公司 病毒式传播功能支持的游戏设计 病毒式传播功能 美国社交游戏虚拟商品收益 Flipboard改变阅读 盘点10大最难iPhone游戏 移动应用设计7大主流趋势 成功的设计文件十个要点 游戏设计文件 应用内置付费功能 内置付费功能 IAP功能 IAP IAP模式 游戏易用性测试 生理心理游戏评估 游戏化游戏 全美社交游戏规模 美国社交游戏市场 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 Facebook虚拟商品收益 Facebook全球广告营收 Facebook广告营收 失败游戏设计的数宗罪名 休闲游戏设计要点 玩游戏可提高认知能力 玩游戏与认知能力 全球游戏广告 独立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的100个要点 Facebook亚洲用户 免费游戏的10种创收模式 人类大脑可下载 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位硅谷企业家 做空中概股的幕后黑手 做空中概股幕后黑手 苹果2013营收 Playfish社交游戏架构

UFO背后的产业链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UFO背后的产业链编辑本段回目录

外星人还没有正式出现在地球上,就已经被地球人消费了。随着最近几年世界各地频发UFO目击事件,铺天盖地的是大堆加以佐证的视频和图片。真真假假背后,不容忽视的现实却是,一个紧紧围绕“外星文化”展开的庞大产业初具轮廓。

UFO满天飞

8月6日,国内某知名视频网站上,一个名为《广州582公交车上UFO高清抓拍》的视频首次现身。

视频全程只有4秒多,但很清晰,一个美国科幻片里常见的飞碟状物体,出现在上空。视频中呈现的物体颜色为灰白色,底部有6台“推进器”,拍摄地点显示是在岑村公路附近。视频中唯一的话语是拍摄者说了句:“我现在拍下来。”

事隔短短23天,8月30日,网上又出现一个名为《广州岑村巨型UFO 飞碟抓拍》的视频。而这一次,终于彻底刺激了网友敏感的神经——

第二个视频共30秒,这个飞碟状物体又再次出现在广州岑村池塘上空。飞碟状物体由远及近飞来,一度离水面非常近,最后一个镜头更是一个大特写,连飞碟底座的灯都看得清清楚楚。在这个视频中,出现了多名观众惊呼的声音。

这个视频后经网友“三好青年RO-COCO”在微博发布后,短时间内被转载了8万多次,评论达数万条。

短短几小时过后,第一个分析帖高调现身。

在这篇名为《广州582公交车高清UFO》的分析帖中,发帖人自称是一个专业从事摄像后期制作的工作人员,其用专业的口吻逐一解读了该视频:一.镜头感、视觉差配合得天衣无缝;二.前后景合成全无破绽;三.市民频繁推拉变焦情况;四.材质纹理异常真实。

最后,该网友得出结论:“视频应该是真实的,要是国人有能力做出这种水平的短片,那科幻特效就轮不到好莱坞一家独大了。”

如此专业的判断,迅速得到了大批网友的支持。

在视频发布13小时后,知名民间科普组织松鼠会也站出来说话,但提出的却是跟上述发帖人截然相反的观点。

之后几天,各路媒体和专家纷纷介入。有媒体甚至亲赴当地寻找目击者,而动漫专家、电视台制作人、中科院等专家教授也从各角度对视频进行了分析。

除此之外,8月20日,我国多个地方的目击者声称自己看到了UFO,一时间产生了大量的UFO图片和视频材料。没想到仅一个月之隔的9月26日,我国再次出现奇异UFO事件……

几乎每一个目击者都声称自己提供的证据绝无半点造假,事实是否真如他们所言,UFO们竟然集体选择在今年探访中国?

本次事件的UFO视频集锦:http://bbs.ixiaoma.com/thread-55123-1-1.html

UFO的飞行逻辑

试想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有确切证据的UFO记载少之又少,为何一直到商业文明突飞猛进的近十几年,这样的事件才开始层出不穷?

“这不可能只是出于个人兴趣,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眼球炒作!”

当记者联系到国内知名网络营销策划师艳影帝,对于本次UFO事件,他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这样的结论。

仔细观察这次UFO传播事件,的确能从中发现诸多人为操作的痕迹。

据艳影帝透露,任何炒作行为都必须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假定事件或人物真实存在。只有在确定了这一点过后,才能产生争议的焦点。如果一开始就能明确知道事情有假,事件也就缺乏了讨论的意义。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艳影帝曾受相关方委托炒作今年中国达人秀亚军“菜花甜妈”,因为如今的观众对于完全出身草根的明星具有天生的好感,但如何证明呢?就让她去卖菜,那怕是只卖一天,只要把她在卖菜时的视频拍摄下来作为证据上传,基本上就能在第一时间赢得网民的信任。之后当然会有几个回合的真假之辨,这恰恰是炒作方希望得到的结果,毕竟有讨论才预示着炒作行为成功的可能性。

这事实上构成了事件炒作的第一环,这一环上潜伏着大量的推广公司,他们作为事件内容和证据的生产者,承担的是制作素材、第一时间发布及初期人气维护的功能。

跟事件炒作相比,炒作人物的利润来源更直接,不仅仅是被炒作者需要支付炒作费用,业内如尔玛一样的推广公司在炒红了人物之后,还会参与人物的商业活动从中赚取经纪费。

但一个UFO视频中间未植入任何的商业信息,又如何获取利润?

曾震惊中外的“罗斯维尔事件”为我们提供了其中一条参考路径:一名自称是美军摄影师的人,将号称是以16毫米柯达黑白胶片拍摄的90分钟现场纪录片以十万美元卖给了英国影片发行人雷•桑蒂利,并将之翻制成录像带,卖给各国各地电视台。当然,事后被证明这纯粹是一个骗局。

当然,要想做到直接卖片子版权挣钱,对于技术和制作成本的要求过高,而普通的公司或者个人根本无法达到足以乱真的效果。另一种形式的商业合作应运而生。

2008年3月,一个浑身散发着蓝色光芒的飞行体出现在杭州萧山地区上空,一个小时后,名叫“猪猪”的网友在某论坛上发布了自己目击UFO的帖子,随帖还上传了多张照片,之后出现了跟本次UFO视频事件类似的讨论局面。就在大家为照片真假争论不休之际,某地产商果断站出来辟谣称照片中所示“UFO”实为他们公司用来宣传的夜光热气球。

这成为当下事件炒作的一条普遍路径,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埋单”效应,当一个事件炒火之后,谁站出来埋单,谁就能最大程度上吸引住眼球。当然,这些埋单者即是藏在推手公司幕后的客户。

果不其然,就在《广州岑村巨型UFO 飞碟抓拍》视频发布后第七天,一个名为“广州蜕变设计”的视频制作工作室站出来为视频埋单。

本刊记者联系到了这两个UFO视频的制作者廖光华,对于该UFO视频,廖光华的说法是:“完全出于个人兴趣。”这样一个视频,制作时间不到一天,无论是从制作难度还是制作成本上讲,绝对不值一提。

作为整个事件中最靠近真相的一环,事实是否真如廖光华所言,只是一场自娱自乐的小把戏?如果不是,那么接下来要站出来埋单的商家又会是谁?

藏在深处的庄家

事实却是,据相关机构统计,截止到目前,全球共发生过大约11万起有“证据”的UFO事件,这个数字并以平均每年1000起的数量递增。而其中90%以上被揭穿假相,其间既没有植入任何商业信息,最终又无商家站出来埋单,那么这些制作方炒作UFO的动机又是什么?

有利益,才会有动机。

要找到答案,或许我们应该换个角度先分析UFO事件炒热之后,最终获得利益的是那些人。

记者在搜索引擎上键入“UFO”,出现结果最多的除了各式各样的UFO目击新闻,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外星玩具厂商广告,就在国内某知名视频网站上,几个以《全球最畅销飞碟玩具》作为标题的宣传视频点击量同样不低。UFO的大热无疑为其产品的销售带来最直接的带动和影响。

而在文化产业领域,大凡贴上“外星人、UFO”标签的电影和书籍必定受到市场热捧,远到上世纪推出的《外星人ET》,近到刚刚上映的《牛仔和外星人》,外星题材下诞生的票房冠军不胜枚举。

就在2009年11月,电影《2012》上映期间,艳影帝所在的机构曾受到湖南省院线的联合委托,在湖南省范围内进行电影宣传。当时他们进行了为期15天的炒作,但整个炒作过程完全未提到电影《2012》。

“如果是明显的宣传,民众总是会产生天然的抵触,到最后极有可能得不偿失。当时我们主要是充分营造对于‘世界末日’的舆论焦点,吸引和挖掘广大市民的好奇心,而这个时候,市民自然而然会对一切跟‘世界末日’挂钩的事情产生兴趣,电影在此时上映,必然能收获更好的票房。”艳影帝跟记者解释。

这样一场推广的费用大概是50万元。事后据院线方统计,这样一场炒作过后,在湖南省范围内大约拉动了2000多万元的票房。

而据艳影帝透露,大多数UFO事件的炒作更多的其实是一些地方景区在推动。搜索大量的UFO素材,我们发现绝大部分视频是以《某景区惊现外星人UFO》作为标题。“现在各大城市都积极推广旅游,因为旅游是直接可以带动城市的多项发展及消费。而UFO成为吸引游客好奇心最有效的噱头——毕竟谁都希望自己能在UFO曾经出现过的地方成为新的目击者。”

这种地方幕后授意炒作的方式其实在欧美地区早已司空见惯。

美国是UFO最盛行的国家,而美国62号街区如今就以外星人及飞碟纪念品出名,51号地区更是因盛传其保存有外星人的遗骸而成为新崛起的旅游胜地。新墨西哥州的罗斯威尔甚至将外星人文化打造成为城市标签,一直享有“UFO之都”的美誉。

这些人或组织事实上构成了整个事件炒作的第二环,他们长期潜伏在事件背后,授意推广公司维护舆论走向,承担整个炒作事件需要的花费。他们才是推广公司幕后的操控者,同时也是整个事件最大的获利者,但大多数情况下,参与讨论的民众全然感觉不到他们存在。

然而,即便是有商家甚至不止一个商家在幕后操作,商家的信息被公众所知晓了之后,是否就意味着这样的炒作完整实现了跟商业的对接?

产业寄生者

作为炒作的出资方和控制者,庄家最大程度地利用炒作结果带来的价值自然无可厚非。

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却为这样一场炒作提供了另一种生长模式。

一旦炒作启动,单凭推广公司以及无法形成有效互动的水军,根本无法完全控制舆论的走向。这个时候,那些密集寄生在产业链条末端的分散力量则轮番登场,共同构成整个产业链条的第三环。

UFO研究会的存在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目前国内几乎每个省会都至少存在一个UFO研究会,性质均属于民间组织。北京、山西、上海等地的UFO研究会是其中的佼佼者。

记者辗转联系到了山西UFO研究会的资深会员范锐,其关注UFO事件已长达十年时间。而这样的研究协会只需要有固定办公地点、50名以上固定会员,即可到市级以上民政局申请注册,拿到合法组织的认证资格。

而研究会的主要资金来源则是会员缴纳的每年20元~100元不等的会费。范锐在采访中曾多次向记者抱怨“资金相当短缺”。与之相对应的是,研究会除了要承担每月组织讨论的会议成本、每年参加一次国家举行的“科技宣传日”等活动的花费之外,还要定期出版发行内刊,单凭会员缴纳的会费自然是捉襟见肘。

如何创收,成为大多数UFO研究会需要面对的难题。

网络UFO研究会一位不愿具名的会员私下跟记者透露,目前很多UFO研究会在会员义务上都有着这样一条明文规定:定期写作高质量的以UFO作为题材的文章。

相比普通的网络水军,这些会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大多数对于当下发生的UFO事件都有着各自独到的看法——而这些定期被要求撰写出来的文章,则成为在UFO事件讨论中频频出现的“技术分析帖”的来源。借此吸收发展更多会员,收取会费则成为他们最直接的回报。

一般情况下,这样的文章通常会流向下一个接棒者——UFO网站。

UFO研究会与UFO主题网站之间同样存在相互寄生的关系:由于资金问题,UFO研究会根本无力承担网站建设及维护所需的资金压力,其文章又急需发布的出口,UFO网站能提供研究会需要的成果展示平台。作为回报,各地研究会高质量的内容更新、大量的活跃会员成为UFO网站吸引广告商的一大筹码。

就在国内某知名UFO网站的主页上,记者留意到,这里的内容更新频率极快,其下属论坛上一个普通帖子的点击量也可达到上千的数量级。而点开其中的每一个网页,在醒目的右侧广告栏中,总是会有天文望远镜、UFO模型等周边产品的销售链接。

此外,视频网站因其长期稳定的超高流量,也在其中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几乎所有涉及到UFO的视频都是首发在诸如优酷、土豆等视频门户网站上。而这样的视频因为题材的猎奇性,往往能为网站带来极高的流量,因而常常会被网站方主动放到视频推荐位,而流量又能直接转化为广告筹码。据艳影帝透露,目前优酷网在每个视频开播前缓冲时间播放的广告价码已经高达80万元每天。

这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链的上游是隐藏在深处的庄家,他们作为炒作的发起者和出资方,最大程度地享受炒作带来的好处;推广公司成为内容制造者及初期传播者,获取推广费用及承担舆论可能施加的各种负面声音;视频网站成为展示平台;民间研究会负责引导舆论,提供分析素材;专业论坛则提供口水战场。

可即便如此,就真的意味着一切都万事俱备了?

最后的推手

就在岑村UFO视频最火热的那两天,记者留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微博集中注册了大量以“UFO、外星”等关键字作为ID的微博账号,其中一个叫“搜索外星人”的账号仅仅发布了4条微博,就收获了数万粉丝。这样一个账号,之后无论是自己经营,还是卖到推广公司,都将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而这一切,当然全靠粉丝捧场。何以见得粉丝就必然会对UFO事件加以关注?带着这样的疑问,于是有了《商界》记者跟国内知名推广公司“第一推手”某员工的这样一段对话:

“为什么会选择UFO作为炒作对象?”——“因为UFO肯定能炒红。”

“为什么这么有把握?”——“因为现在的网民很无聊很浮躁,出点事就想出来骂,而越来越多的UFO造假曝光,恰恰为网民提供了足够的骂点,当然有人骂就有人捧,这就形成了所谓互动。”

说到底,一起炒作要想成功,能否最大程度地刺激民众神经才是决定性因素。滔滔民众的猎奇心理成为今天UFO满天飞的最后推手。

这就类似于目前大量存在的农产品炒作,一旦有人带头,各方力量则会自发加入到炒作行列,并根据各自对于整个炒作事件的贡献获取不等的好处。而大多数情况下,民众的反应往往是一边开骂一边忙着囤货。

跟传统的事件炒作相比,UFO的炒作更具隐蔽性,庄家乐于出钱、民众乐于参与。即便揭穿真相,承担负面声音的往往是站在最前面的推广公司,全然与商家无关。——担负骂名恰恰成为推广公司承接下一单业务的资本。

至于UFO到底是否真实存在,早已不是重点。频发的炒作事件背后透射的是整个商业时代的集体浮躁,商家千方百计从各个领域拉开可供口水的素材,民众或捧或摔自得其乐。而事实本身如何,对于盘踞在整个链条上的利益方而言并不重要,他们的目的仅仅是收获利润;对于芸芸看客而言,更不重要,他们图的顶多也就是看个热闹。

本文来源:商界 作者:王明勇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UFO背后的产业链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

对词条发表评论

评论长度最大为20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