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伦敦的加勒斯·普,是继John Galliano、Alexander McQueen后吸引许多媒体目光的设计师,加勒斯·普建立自己的品牌仅仅两年,却收到了伦敦时装周上最令人渴求的入场券。加勒斯·普大胆诡异的时装,却令碧昂斯等大明星追捧成为最酷的时装。这位时尚怪人,带着厌女症特征的先锋派,属不可穿着时装的“阴暗”派别。S&M 风格的马尾辫,Jelly 铸模的连体衣、疯狂的立方体帽子、膨胀黑色树胶配饰,PVC泳装、爬满毛茸茸“老鼠”的上衣……全由无法分辨性别的模特来演绎。加勒斯的时装美学几乎无法被主流接纳,他的时装秀更像是超越T台的行为艺术。即便是个另类,他依旧被看作伦敦这两年来最受关注的设计新人。
时尚界老记们一提到加勒斯·普的名字,不禁在脑中泛起的一团迷思,Sarah Mower犀利的笔锋完美地诠释了这点,“这个孩子是怎么在时尚界存活下来的?” 加勒斯·普的伦敦处子秀是一群叛逆阴暗风格的青年在大帐篷里走起的,T台上不可思议的“人体的扭曲”在某种程度上把那种英伦的激情撩拨了起来,这样的气氛在整场秀中弥漫,那诡异的味道简直就是Vivienne Westwood, John Galliano 和Alexander McQueen 的混合体。
看官们莫着急,问题的答案就在接下来的故事里。虽说艺术界里没有什么是卖不出去的,在时尚圈里,早晚你都要面临这样的事实——现实规则。当然,这位马上就30岁的“男孩”,虽说年纪不大,可是却有足够的聪明和智慧,在一季又一季的作品中,既不对外妥协自己的表达方式却又能让自己的设计越来越与商业化融为一体。加勒斯·普的铁哥们儿,也是这些秀的配乐作者,多面手英国艺术家Matthew Stone解释道身为怪才的普理解不了普通人认为他怪在哪里。尽管这让他冒着看起来荒谬的风险,那诡异和连贯的风格还是让我们记住了他。这确实需要勇气,敏感和品位才能够继承诡异风格的真传。
随着2008年在巴黎的首次亮相,普清楚人们对于他作品的评价,并且表明了他希望在秀场作品中融入卖点元素的意愿。对于这位年轻的设计师,此刻标志其开辟了一条商业化的新途径,在生产制作环节的变化也体现了这一点,这就好比变成了意大利制造,再也不是几个朋友或者四个裁缝凑在一个工作室里日夜赶工的情景了。正是他前巴黎时期的作品呈现出来的精妙眼光,如同梦幻世界中不知厌倦的精灵一般将她创造者的伟大视角灌注到服装,乳胶制品,zip和施华洛世奇这些产品中。一切都期待着在舞台下被赋予某种生命意义。
直到今天,在普的作品中,历史和未来在同一副画卷上书写着,不过形式更加迂回,最早倒转的三角形是普的代表符号,现在这个符号的边更加柔和且渐渐被A字型取代,小巧的肩部设计和比例可以调整穿着者的体型。普宣布与MAC合作打造的一整套化妆产品将于11月问世。2008年,普赢得了富有盛誉的ANDAM时尚大奖(ANDAM:法国时尚艺术发展促进协会,此协会的宗旨是发掘并帮助年轻的品牌,设计师们在法国乃至世界时尚舞台发展。译者注);在此之前,摄影师Florian Böhm 到位于伦敦East End的工作室看望了普,在工作室给普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氛围抓拍到了“他日常生活的视觉场景”。Böhm解释道:工作室有些杂乱,不过空间中充满了纯粹和激情的能量。加勒斯·普人非常和善,单纯又容易相处。当我们通过电话联系到他时, 他刚好在意大利监制产品,梦幻变成了现实。
当你是个孩子时,是什么样子?
我对现实生活没有什么兴趣。我是个好学生,我和一位非常强壮的女士——我的妈妈,度过了童年。好学生,我和一位非常强壮的女士——我的妈妈,度过了我的童年。
第一次接触时尚是在什么情况下?你又是怎么成为一名时尚设计师呢?
我觉得应该是十岁时候第一次来到伦敦吧,不过,我也受了哥哥的影响。他比我大四岁,是一名对服装很感兴趣的警察。以前我哥哥总买杂志,我就开始翻看它们。他喜欢90年代的东西,比如Calvin Klein 或者Dolce & Gabbana。
这之后你开始为剧院工作。。。
当时我14岁,回到伦敦,开始在英国国家青年剧院的服装部工作,我把整个暑假的时间都花在那儿了,在那个年纪,真是件令人激动的事情。我在那里工作了三年。那里有Tom Ford, Alexander McQueen。。。这看上去有点枯燥不过却吸引我搬回伦敦。2000年我回来了,在圣马丁学院读书。
接下来你为Rick Owens工作了是吗?
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和他一起工作。我去巴黎想找份实习生的工作,跟 Michele Lamy有所接触。其实他们没有要招人,那不是他们工作的方式,实际上这更像我现在的工作模式,自己运营一家小公司,自己干活。不过从一开始Michele和Rick就给了我支持并且在事业上拉了我一把。见到Michele后,她带着我在巴黎好好得玩了一圈。那时赶上时装周,我跟他们在一起呆了10天。。。在Revillon成吨的薄纱中,我给模特儿们帮忙,打扮。
仅仅在几季的时间里,你做到了,形成某种连贯的,定义明确的世界,在这里不管别人喜欢还是不喜欢,你使用自己定义的语言。这可以理解为借此机会你在发展一个世界还是对一个你不喜欢的世界进行的抵抗和保护呢?
我得说两者皆有。不过我不认为这季我在做的东西,下一季我还会继续做。我把自己的所做看成一场旅行。在巴黎的第一场秀,当时我正开始走向市场,色彩定位在黑色和白色。黑白灰已经用了好多年,上一季我引入了蓝色。我喜欢蓝色。嗯,我认为有一种特定的语言很重要。
你更喜欢设计男装还是女装?
应该是女装。有时候设计女装更容易并且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当设计男装时总有一个特定的框架是要考虑的:设计男装的风险在于搞不好会把男人变成娘娘腔或者钢铁侠。这都归咎于对男人的定义,相对而言,女人的定义就宽泛多了,你可以在女性定义上有更多的变化,人们是能够理解的。她们身上的戒条更少。
Tim Blanks评论你的2011 F/W女装展时写道,男人们看起来像祭司,女人们则完全像异教徒。
如果他们懂得时尚的历史,训练过的眼睛就能够抓到要点。事实上,男人看起来安详而女人看起来更强硬。但是没必要非扯上宗教,我更愿意跟动物世界联系起来,女人扮演了更强壮的角色。
你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我的灵感过程有点抽象,没有固定模式,是我对环境的反应。细节很重要,一个窗户也许会启发我想到一个图案。就轮廓来说,我喜欢简单,直的有力量的图形,比如三角形。
你觉得需要为了商业因素而妥协自己的设计吗?
从伦敦事业起步的时候我没有产品,我的设计可以在工厂加工已经是2008年了。如果你看一下我的处子秀会发现没有一件衣服能买来穿。基于隐喻和象征的设计做出来的服装,你不能摸也不能穿。确实有些自私。在最新一季的产品里,我们展示的所有衣服都是卖的。你需要用某种方式去取悦大家,毕竟人们希望穿着在T台上看到的服装。
你会害怕被认为有侵略性或者怪异吗?
没人告诉我做什么,我对这一切负责。我只是不想让事情看起来乱糟糟的,对我来说统一的感觉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我更注重克隆而不是个性。
你认为极端是源于英国式创新吗?
不,我觉得那更多的是对之前所作的一种期望,说到极端我会想起薇薇恩·韦斯特伍德。也有部分原因是在英国创新能得到更多的鼓励。
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
应该是Nick爵士那样的人,他把所有的钱都用来投资到自己和别人的创意上,建立了SHOW工作室。他毫无保留的投入到这场事业并且确实对这一切感兴趣。另外,我觉得还有一位可爱的人物。Michele:她非常慷慨,对商业有第六感,是个工作很努力的人。
有什么地方是你期望能跟现实生活有所不同的吗?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我们是一家小公司,虽然我喜欢这样的方式,不过总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是的,我想要更多的自由时间。